登陆注册
25825300000025

第25章 第六讲(7)

“琉璃为地,金绳界道”。极乐世界以黄金为地;药师如来的东方净土是以琉璃宝为地。地面是由天然的琉璃宝所成,通明透亮的。“金绳界道”,众生往来经行的道路都是以黄金绳子为分界。

“城阙宫阁”,“城”是城墙;“阙”就是楼台,城墙上的楼台;“宫”是宫殿;“阁”是小楼。都是用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等七宝所成就的。

“轩窗罗网,皆七宝成”。“轩”本来是指房子上的飞檐,也是可以指那个小房子。这个屋上的飞檐,以及窗户和空中交织的庄严宝网、璎珞之网也都是七宝所成的。

“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极乐世界风吹树动的声音、水流声,都是在演说妙法;东方净土,亦复如是。

极乐世界宝网之间,可以显现十方诸佛净土,可以显现诸佛在说妙法,众生要想听法,不用离开都可以马上听到、马上见到;东方净土,亦复如是。我们在此地学习《药师经》,东方净土的众生要想知道、想看到也都是可以的,在这个宝网之中部可以显现出来。

东方净土也如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是想衣衣来,想食食至。无!的种种殊胜的庄严、种种的功德,两个净土“等无有别”,相等,没有差别。

另一个方面,我们不要单单从外在的相上来理解经文。如果从修行上来说,净琉璃世界就是指我们的身体,“一向清净”,是指我们的自性清净,不生不灭,就是指我们的心法;“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这个是讲息法,讲在呼吸上面起修,修如来禅;“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这个是讲色法,把我们的身体都转化过来,在饮食上修,在物质上修,成就琉璃身,这个是讲色法。

【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

东方净土,不但有药师如来,还有无量无边的菩萨辅助药师佛来教化众生,好比国家有最高元首,还有辅弼治理国家的文武百官。东方净土亦复如是,还有两位菩萨摩诃萨,为药师佛教化众生的得力助手,一名日光遍照菩萨,二名月光遍照菩萨,是东方净土之中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中的上酋者、首座、领导者。

日光遍照、月光遍照,如果我们展开来讲,是与《妙法莲华经》上面所讲的药王菩萨、药上菩萨他们的修法有相通的地方,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与药王、药上是同体的。不过我们这次讲《药师经》,只是讲她浅层的;深层的意思,秘密层和密中密层,是没有讲解的,所以就不展开来说了。

我们看法华上面所讲的《药王菩萨本事品》,他能够燃臂供佛,燃身供佛,他不是把这个身体烧掉,不要这么理解。她里面都是很深妙的修法,与我们此地的两位大菩萨有相通的地方。据说孙思邈是药王菩萨的化现。

“次补佛处”,是说候补佛位,是作为等觉位的大菩萨。这两位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也正如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样,他们都能够“次补佛处”。无量劫以后,阿弥陀佛示现人涅槃,观世音菩萨就示现成佛;再过无量劫观世音菩萨成佛以后,示现人涅槃,大势至菩萨也示现成佛。东方净土也是如此,无量劫以后药师如来示现人涅槃,日光遍照就示现成佛;又过无量劫,月光遍照,也就补日光遍照的佛位。所以都是“次补佛处”的大菩萨,都是药师佛法王之位的继承者。

“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两位大菩萨功德智慧广大,都能够完整地受持彼东方净土的世尊,药师佛的正法宝藏,悉能受持。

悉能受持,要具足信、解、行、证,才能够叫做悉能受持。因为信受药师佛的正法宝藏,而得到理解;因为正确地理解,而能实行;因为实行而能够现证佛果功德。所以具足信、解、行、证,才可称为悉能受持。

“正法宝藏”是诸佛的心印,是众生的慧命,是修行的车轨,只有位居补处的大菩萨,才能够真正地完整地受持“正法宝藏”,并且传承不失。只有信、解、行、证的大菩萨,才可圆滴地宣说流通。因此药师佛的教化是由这两位大菩萨来流通,得以行于世间,利益众生。

你看,两位大菩萨的功德都是如此的殊胜,更何况是他们的老师,药师佛的功德更加是浩瀚无边,不可思议的,这是赞伴显主。

第七讲

劝信愿生彼

【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这一段是劝信愿生彼,劝我们有信心、有愿力,求生东方净琉璃世界。我们已经明白了药师佛因地的十二大愿和果地东方净土的依报、正报庄严功德,所以佛陀就劝有情要发愿求生东方净土。不单单是资生的物质无限的丰富,大众很和谐、很快乐,并且能够受到药师佛的教化开导;并且后面的经文又说,生到东方净土,也是能够得到不退菩提,“皆是阿鞞跋致”,都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毕竟不退,所以在十方净土之中,也是非常稀有难得的,正如西方极乐世界一样。

佛陀劝众生发愿往生,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想我们还是应该要在此生此世以药师法门来转化我们的身心,当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面的经文讲到“诸佛甚深行处”,东方净土和西方净土是无有差别的;我们要懂得以后,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同时具足能够往生到东方净土和十方诸佛净土,所以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好了。

我们修药师法门,将自身转变为琉璃光身,就是生东方净土。因为身土不二,照而常寂名为常寂光土,寂而常照名为清净法身。药师法门的殊胜就是在现前修,在生活之中修,所以这是我们要特别地重视和弘扬药师法门的原因。因为我们没有懂得药师法门,你看,我们学佛很久了,身体还是病歪歪的,做事也还是不能成就,事业也没有成就,福报也没有增长,智慧也没有开发。药师法门的殊胜就在现前能够让我们成就。

这里面讲到,“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愿生彼佛世界。”“有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善男子、善女人”,一个方面,是通指七众弟子;再一个方面,也是我们净土法门里面的净业三福所讲的:“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乃至于“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就是世间和二乘,以及大乘的“善男子、善女人”。

而且从药师法门来说,“善”首先要能够成就真,成就真以后,才是真正地能够不变地修善法;真就是能够悟到自性;真善美,然后圆满成佛,才可以称为美。我们开悟,我们了解佛法,深入了解真谛这个真;然后自利利他,行菩萨道,可以称为善;圆满成佛才能够称为圆满和完美。所以药师法门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其实标准比较高的。

第七讲

明机益(善巧方便)

底下是讲善巧方便,就是讲明机益,我们了解药师如来因地的愿力、果地的功德以后,对众生有怎样的方便力用,能够怎样来具体地帮助众生呢?这是明机益。义可以分为药师如来加被的利益和有情众生奉持修行的利益。

药师如来加被的利益,可以分为闻名的利益和诵咒的利益。

闻药师如来的名号就能够得到四种利益——

从灭罪来说,有四种利益:第一个是灭贪吝罪,众生的贪吝心能够转化过来;第二个是能够得持戒的利益,圆满持戒;第三个是得到解脱的利益;第四个是得到究竟安乐的利益。另外还有往生的利益,是能够化生宝华益和或生天人益。还有后面讲到药师咒的功德利益。

我们前面讲过,正宗分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如来开示,二部分是菩萨弘传,三部分是药叉誓护。释迦如来已经开示了药师佛的依正因果,由这个依正因果的本体上来起妙用,就是能够利益众生,就是明机益,当机众生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利益。

第一种利益,灭贪吝罪得能施益,能够行布施。要知道这一段就是药师如来的事业成就七法。不过我们这次主要是讲怎样调身体,所以这七法我们不会详细讲,只是略略地说一说。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唯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

释迦牟尼佛再一次叫着曼殊室利童子,叫着文殊师利法王子的名号,说:“曼殊室利,有一些众生不识善恶。”“不识善恶”是心迷的缘故,善恶都是起于心,众生“不识善恶”,所以就是不识自心。五祖大师所说的,“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我们要能够识自心,才能够识善恶。我们如果不识自心,就不知道世间的一切万事万物,山河大地,一切的世界都是从心建立,不是心外实有的,不是离缘独立的。但是凡夫众生因为心迷的缘故,就会妄认为实有,妄执万物为实有;就迷心逐物,迷了本心,而去追逐外在虚幻的、不停地在生灭变化的万物,就是“有诸众生,不识善恶”。

“唯怀贪吝”,因为他心迷了,所以心里面不断地起贪吝心。“贪”是自己没有的想据为己有,用种种的巧取豪夺的手段,把人家东西想占有过来,这个叫“贪”。“吝”就是自己所有的,不愿意布施出去,不愿意帮助其他人。也就是说,我们两个没分别,你的也是我的,我的不是你的。这样子就是贪吝,这种众生就是一直起贪心,自己东西不想拿出来,牢牢守护,人家的东西想据为已有,这个就是“贪”。我们要了解,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不要妄起执著,哪一样东西是你的。没有一样东西是我的,但是一切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你要这样子地来利益众生。

“不知布施及施果报”。不肯修布施,因为他不懂得增长福报的方法就是修布施,并且他不知道修财布施、法施、无畏施,能够成就智慧,财富自在,健康长寿,不知道布施的殊胜果报,所以导致他不知布施。不肯修布施的原因是因为“愚痴无智,阙于信根”。

“愚痴”是指心迷,“无智”就是指心迷以后,外在做事情颠倒,没有智慧,因果错乱,这是“愚痴无智”。

“阙于信根”,是不信自己本具佛性,背离觉、正、净,背离我们的自性三宝,所以就背觉合尘,迷心逐物,这样子就会一直地去追逐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因为愚痴的缘故,将来招感到傍生道畜生的果报;不信众生都是无始以来的父母,所以就一毛不拔,不肯布施,招感饿鬼的果报,这是“阙于信根”。

“多聚财宝,勤加守护”。对于自己所没有的,就起贪求之业,“多聚财宝”,甚至以种种的手段,巧取豪夺;对于自己已经所拥有的物品,就起悭吝之业、鄙吝之业,“勤加守护”,不肯布施,“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不肯修布施。

“见乞者来,其心不喜”。如果见到有贫穷的人来向他乞求衣食,或者是有慈善机构来向他募捐,他心里面便生讨厌心,不开心,不欢喜,这个是招感堕落饿鬼道的果报。

我们学《盂兰盆经》,七月十五要做盂兰盆供。最初的缘起是目犍连尊者,目连尊者神通第一,他在母亲过世以后,以神通力观察母亲堕到饿鬼道之中去了。他起悲悯心,拿一个钵装一钵饭,去送给母亲。他母亲在生就不肯布施,贪吝,然后到了饿鬼道之中受苦,看到目连尊者送来的饭,她还是不肯布施,一个手挡着这个钵,防止人家来抢她的,另一个手又去拿饭,但是拿到手里面都变成火了,目连尊者都没有办法让母亲吃到饭,没办法了,神通也不起作用,就请求释迦佛。

释迦佛说:“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僧自恣日,无量的大德在山中静修,经过三个月,已经有成就了,所以佛陀生欢喜,你要设斋来供养他们,以大众僧团的加持力,就可以救度你的母亲。”

目连尊者就观察,他的母亲为什么会堕落到这个饿鬼道之中去呢,为什么会去做饿鬼呢?就因为有一次目连尊者出去办事,他预先知道他的朋友会要来看望他,就跟母亲说:“我的朋友今天会来,请母亲好好招待。”他母亲说:“好。”这位朋友来了以后呢?母亲一看看,这个东西好,不愿意拿出去给他吃;那个东西也好,也不愿拿给他吃,什么东西都不拿出来。然后恶言相向,把他朋友骂跑了。目连尊者回来的时候,问她。他的母亲还是说:“哎呀,你朋友来了,我招呼得很好。他很开心,然后走了。”这样子,以此之业就堕落到饿鬼道之中受苦了。

这是“见乞者来,其心不喜”。就会招感到将来饿鬼道的果报。

“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或者因为面子关系,或者因为人事关系,或者因为是处在强有力者之下,有人要求他捐助,他没办法,“设不获已”,非要行布施不可的时候,“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就好像要割他的肉一样,觉得很痛苦,觉得这个财物太可惜了,很舍不得。

【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

前面那种人不肯布施,但是为自己还是肯花钱,自己享受还是愿意的。另外有一类,他不单单是不肯布施,自己也舍不得用,只知道把财产、物质都积累起来,对于自身尚且舍不得受用,更加不会用之于孝养父母,供给家庭妻子儿女;对于家里面的佣人就更加刻薄了;对于来乞讨的人一毛不拔。

“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他们此生此世命终以后,会生到饿鬼道里面去,或者畜生道里面。这个是典型的守财奴,巴尔扎克就写过一个守财奴,叫做葛朗台;还有我们看中国小说《儒林外史》里面就讲到一个守财奴。

一个人很富有,他要死了,但是一直不肯断气,他就一直竖着两个手指,人家不知道他说什么,就说:“为什么不肯断气,竖两个手指,是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吗?”他老婆回来了,知道怎么回事了,原来那个灯盏里面放了两根灯芯,烧油太多了,她拿掉一根灯芯,他的气就断了,就走了。居然有这样子的守财奴。

财迷心窍的守财奴心目之中,钱是越多越好,至于要钱有什么用呢,干什么呢,他是从来不曾想过的。这类的有情,因为悭吝不舍的缘故,等到离开此世界,在人世间命终以后,就必定是生到饿鬼界,或者堕落于畜生道之中。

这个是因为心非常迷的缘故,一直很贪钱。你看,中国人写这个钱(钱)字,繁体字,一个“金”,那边是两个“戈”,戈就是两把刀,为了黄金,两个人拿刀来互相砍,这个就是“钱”。因为金钱而刀戈相向,乃至于兄弟之间都反目成仇。我们了解佛法的人就知道,如果兄弟之间为了争财产来打官司,败象已露,不管他现在好像怎样顺利,实际上败相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因为给自己的儿孙作了一个坏的榜样。你看,就给儿孙看,为了钱,兄弟的情分,亲情也可以不顾了。在这样子的家教之中长大的儿孙,相对而言道德很差的。

你看,春秋五霸的齐桓公,他晚年的时候要死了,他的几个儿子就争夺国君之位,互相打仗,把他关在一个宫殿里面,不让他出去,就饿死掉了。饿死掉以后,也没有人理他。一直等到身体烂掉了,这个蛆虫由门缝里面爬到路上来,大家才想起来,把门打开,早就死掉很久了。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作为般若系统典籍的精华,言简意賅,揭示了般若思想的精髓。自三国以来,被译出21次,历代为之注疏者有百人以上,流行至今超过80种。在般若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心经》的千古魅力,就在于它仅用260个字,揭示了究竟解脱的不二法门,对修学佛法来说是必不可缺的根本典籍之一。济群法师长期从事佛教教育及研究工作,现为闽南佛学院研究部导师。
  • 一念间:星云说喻

    一念间:星云说喻

    本书是《舍得的艺术》、《定不在境》、《宽容的价值》三本书的合集。主要讲述了星云大师所主张的对待他人与环境的态度。要懂得取舍,舍得放下,与人方便于己方便。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调解人世的悲欢离合。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 安心:星云禅话(禅画本)

    安心:星云禅话(禅画本)

    本书收录星云大师所写的禅话与高尔泰为之所作的禅画,古今富含意趣的禅门事迹与栩栩如生、意境悠远的禅画相得益彰,为读者学习参禅悟道提供一种艺术的方式,借由星云大师的娓娓讲述,传递出中国古代禅者的博大智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曾满眼是你似星

    曾满眼是你似星

    “羽墨霆我曾未爱过你下辈子放过我吧”“寒心我爱你我们不会分离”你给我带了快乐给了我希望但也是你让我破灭了我的希望抢走我孩子伤我爱人我永远不会爱你我原谅你了你走吧离我远点“我的爱怕是不及你万分之一”“可是你从未看过我,我们走过那么多路,我们还有孩子”本文架空,真真假假,的地理
  • 异界之一剑擎天

    异界之一剑擎天

    逆天剑仙转世重生,逆修双修凌驾异界......
  • 逍遥行之侠客风云传

    逍遥行之侠客风云传

    主角时代百年前传奇侠客小虾米收集十四天书开启圣堂秘密消失武林,留下圣堂钥匙流落武林,数十年后西域崛起势力天龙教迅速壮大,天龙教与中原武林纷争四起,争夺圣堂钥匙,主角父母遭人追杀,主角成人后机缘巧合拜入逍遥谷无暇子门下,日常生活中与大师兄谷月轩二师兄荆棘结下深厚情谊,结识诸多好友,与红颜知己,共同与江湖恶势力龙王带领的天龙教与杀手组织天意城朝廷东西厂势力斗争,过程主角中结识天龙教中天王部署了解天王事迹被天王胸襟折服,师兄弟三人联手破坏天龙教,天意城惊天阴谋的故事
  • 封神问道行

    封神问道行

    这是一个在封神世界成了申公豹徒弟后的故事。——群:275057332,欢迎大家到来
  • 晓夜星沉

    晓夜星沉

    暂时目标应该是一篇短篇故事集。内容应该偏向脑洞集和情感集。更新看缘分,短篇集应该不会再太监了吧……至于文章具体内容梗概……写出来再补吧………于曦:明明我只是写个数学题,咋写完就老了十岁?小火车开动啦,车上载着的,又是谁的过去。高高的阁楼上,藏着谁家的秘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离阁:放不下的意

    龙离阁:放不下的意

    怀着恨意,永远离开了那个所谓的家,他再也无法相信任何人,特别是女人。但一次不经意的逃亡,遇上了那位老者,从那时起无知的少年终于长大了,他放下了。但一直到那次外出,他又遇到了她,内心的怒火无法再掩饰,还差点毁了他亲手创建的龙离阁。。。。。。新创建一个群,群号:450205323,欢迎加入。
  • 时代的浮萍

    时代的浮萍

    西方的雇佣军来大明?是的。火绳枪,滑膛炮,勇猛的骠骑兵...杀人的技术突飞猛进,不断的征战让人身心疲惫。一些军人离开了战场去东方寻找财富,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居然成为了明朝最后岁月的见证人!从陌生到熟悉,从隔阂到亲密,这些西方的冒险者会在大明的土地上发生什么故事,大明王朝的垂暮之年又会因为他们的出现而发生什么变化?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到底是他们改变了时代,还是时代改变了他们?听吾辈来讲故事吧!文艺复兴的后期,王国军队以其高度职业化和精良的武器在大陆争霸,骑士的时代已经终结,新式军队登上了战争的舞台。ps:本书故事里的王国雇佣军是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取材于明末的西方雇佣军为大明战斗的故事。不过,除此之外,所有的年代,国家,人名都是虚构的,历史大大请不要拍砖。小弟新人,求大家多来看,只求不挨骂,小弟谢过。
  • 花开半朵

    花开半朵

    十个都市男女,三段刻骨柔情,不够完满的爱,不够完美的心,在恋恋尘世中缱绻沉浮。她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自立,自强,自爱,却做起初恋男友的婚外情人。她在爱情与友情之间不断挣扎,走出一场错爱,却又陷入另一段感情纠葛。她在爱与被爱之间展转抉择,历尽千帆,她终于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却一次又一次与美好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