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3400000015

第15章 修身篇(3)

富贵人家聘请老师来教育自己的子弟,都非常用心,也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那些学有所成的人,却大多出自跟着他们一起学习的贫贱之家的孩子,富贵人家自己的子弟则大多碌碌无为。用不了几年的时间,从富贵变为贫贱:有的寄人篱下,有的忍饥挨饿,到处乞讨,也有的仅仅能守住自己中落的家业,虽然温饱不成问题,但却目不识丁。当然,偶尔也可能在上百号这类人当中,有一个发达者,可是他们写的文章一定不能沉着痛快,刻骨铭心,被世人欣赏和传扬。这难道不是富贵能够使人变得愚蠢,而贫贱能够让人立下宏志,变得聪明吗?我虽然官职不高,但我的儿子也算是富贵子弟,他将来的成功与失败,我先暂且不论,但如果那些跟着他一起学习的好孩子学有所成,也是我十分乐于见到的。

至于如何延聘老师,对待同学,也不可不慎重。我的儿子现在六岁,在同学中年龄最小,对同学中年龄较大者,应当教他称某先生,稍小一点的也要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

笔墨纸砚一类文具,只要我家所有,便应不时分发给别的同学。有的贫家或寡妇子弟,连买纸钉做写字本的钱都没有,应当体谅他们的难处并热情地帮助他们。如果遇到雨天不能马上回家,就挽留他们吃饭,若天太晚,要把家中旧鞋拿出来让他们穿上回家。因为他们的父母疼爱孩子,虽然穿不起好衣服,但一定做了新鞋新袜让他们穿着上学,遇到雨天,道路泥泞不堪,鞋袜弄脏,再做新的就非常困难了。

选择老师比较困难,而尊敬老师则更加重要。选择老师不能不审慎,一旦确定了,就应当尊敬他,哪能再死盯着他的缺点?像我们这些人,一进官场,就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机会。为孩子聘请的老师,不过是某一地方的优秀人才,未必是国内外知名人士。若有人暗中讥笑老师讲得不对,有的学生当众指责老师所讲有错误,这样,会使老师内心惶惶不安,自然不会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孩子们如果再有蔑视老师的想法而不努力学习,这就是最令人头痛的事了。与其如此,不如以老师的长处,来教育弥补孩子们的不足。如果老师水平太差,不能胜任,也要等到来年再另请高明,而在老师任期之内,一切礼节待遇,一定不可随意废弃。

又有五言绝句四首,小儿顺口好读,令我儿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与二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娘听,便好骗果子吃也。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认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猎蚤出。

解读 这封信从内容和精神上,与前面一封都可以看作一脉相承的:不要以“人上之人”自居,不要有特权思想,要警惕富贵之境、温柔之乡对人的精神的腐蚀作用。这些道理,我们就不去重复说它了。需要特别关注的,也是这封信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关于如何对待同学和老师这一段。

同学之间相处,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以礼相待,必要的时候还需互帮互助。同学之情往往是最纯真最美好的,但很多孩子却意识不到,做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这点一定要注意改正。对待老师就更需要尊重了,一些孩子仗着自己家里有钱,仗着父母的权势大,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自以为是。老师当然不会去计较,不会跟孩子一般见识,但他的工作必然仅仅止于工作,而不会掏心掏肺,尽心竭力去教,结果吃亏的还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孩子。

老师的水平有高有低,不能一概而论,但给予尊重是必须的。郑板桥自己就是大艺术家,学问渊博,官职不低,但对老师的尊重却值得所有人学习。

信末的几首诗,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古诗,其内容都是叹息民生多艰的,教育孩子要珍惜劳动成果。这跟思想品德课上要求大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是同一个意思。但郑板桥的引用,少了几分说教的味道,而且声明是用来“骗糖果吃”的,这就显出了他“寓教于乐”的思想。这样的好诗不妨多读读,最好能背下来,慢慢地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对青少年朋友的成长无疑很有好处。

4.温斯顿·丘吉尔: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先生简介: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英国政治家、演说家、作家。丘吉尔最知名的成就是在二战期间(1940-1945)出任英国首相,并兼国防大臣,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实际上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

丘吉尔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早年曾在英国军队服役,当过随军记者,在印度、南非等地参加过多次战斗,并被南非土着军队俘虏,历经九死一生,独自越狱成功。1900年首度当选议员,先后任商务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等要职。除了在二战中出任首相力挽狂澜,还于1951-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

丘吉尔的写作生涯是从战地记者开始的,着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6卷、《英语民族史》4卷等。其中,《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据语言学家对其作品的统计,他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达到12万多,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较多的人之一。由于良好的文学功底,丘吉尔的演说也十分精彩,美国《展示》杂志将他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另外,从1929年起,至1965年临终,他还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校长。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在伦敦去世。37年后,即2002年,英国BBC电台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培养好习惯,不能急于求成

丘吉尔给儿子的信

我亲爱的孩子:

你在来信中说要在几周时间内养成某种习惯。你的用心是好的,但却急了点。须知培养一个好习惯急于求成是不行的。培养好习惯就像犁地,是个慢功夫。好习惯必须由内部形成。好习惯一旦形成,还会产生其他好习惯。激情让人开始行动,动机让人的行为不偏离轨道,而好习惯则让人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产生。

人的许多能力,如在灾难面前表现出勇气,在诱惑面前具有一定的自制力,在受伤害的时候保持乐观,在绝望的时候显示个性,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看到机会等等,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心理和生理方面经过持续不断的训练的结果。在灾难面前不管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只能是训练的结果。如果在小事上人们经常表现出懦弱、不诚实这样的特性,就不能指望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处理重大的事情,因为人们没有经过这个这方面的训练。如果一个人让自己说了一次谎,那么说第二次、第三次会非常容易,直至成为一种习惯。人的大多数行为都属于习惯行为,无须考虑就自动产生。

性格则是人的一切习惯的总和。如果一个人有各种各样的好习惯,那么人们就会认为他有良好的性格;如果他有很多坏习惯,人们就会说他性格不好。习惯往往比逻辑推理有力得多。不过,习惯在最初时是很不起眼的,往往感觉不到,但久而久之变得很顽固,想改都改不掉。错误会成为习惯,决定也能形成习惯。记得小的时候,你的祖父母对我说:“你应该养成好习惯,因为好习惯会构成人的性格。”那么你应该怎样养成好习惯呢?

任何事情反反复复地做就会变成习惯。人的许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做中养成的。例如通过勇敢地做事,就能学会勇敢;通过诚实、正直地做人,就能学会诚实和正直。通过实践,人们培养起许多好品质。同样,如果一个人经常表现出不诚实、不公正等不良行为,或有了这样的行为又没有受到惩罚,这个人就会渐渐习惯于这些行为。态度是人的行为模式,也属于习惯的范畴。态度会成为一种心理状态,从而控制人的行为。

一切习惯在刚刚形成的时候都是很不起眼的,但最终往往会变得难以打破。态度属于习惯,是可以改变的,问题是要用新的良好习惯去破除和取代旧的不良习惯。防止坏习惯的形成比克服那些已形成的坏习惯容易。要形成好习惯就要战胜诱惑。快乐和不快乐都是一种习惯。优秀品质的形成是有意识地付出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的结果,它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直到变成一种习惯。

由于每个人都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所以人们常常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那么,就自己去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用15分钟的时间列一张自己的不良习惯一览表。我们都知道,下决心很容易,忘掉也很容易,而形成一种好习惯则不然。如果不是经过一番努力,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不要祈求在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能养成一种好习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行为过程,只有不断地继续下去,才能养成。

就谈到这里吧。祝你健康!

永远热爱你的父亲

解读 这是一封系统阐述“习惯”问题的书信,对于堂堂英国首相、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来说,如此长篇大论,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方能从中体会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说到习惯的重要性,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个故事:有一年,众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聚集在欧洲某城市举行会议,一个前往采访的记者充满好奇地问其中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您认为,是哪一个学校对您的何种教育,对您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有帮助?没想到,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是幼儿园,它教会我饭前要洗手、把食物分一半给小朋友等等。他的话得到了几乎所有与会者的赞同。

这个故事说明两点: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好习惯要从小养成。当然,培养好习惯,什么时候都不晚。

但有一点必须牢记: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不是一天养成的。正像俗话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问题就在于,很多人偏偏不信,总是巴望着用最短的时间,培养出最好的习惯,并由这样的习惯带来巨大的成功。这样的心态过于急功近利,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如果你正面临上述窘境,不妨来听听丘吉尔对此是怎么说的:培养一个好习惯急于求成是不行的。培养好习惯就像犁地,是个慢功夫。从他接下来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由习惯的特点决定的:1.渐进性,习惯来自于反复训练;别单说习惯了,练什么技能能短时间内练成?2.发展性,好习惯一旦形成,还会产生其他好习惯——可见,慢也有慢的好处。3.顽固性,一切习惯在刚刚形成的时候都是很不起眼的,但最终往往会变得难以打破。4.日常化,习惯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大多数行为都属于习惯行为,无须考虑就自动产生。这也正是咱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

花这么多功夫,培养好习惯,值得吗?值得,因为习惯与性格有着紧密的联系。照丘吉尔的说法:性格是一切习惯的总和;好习惯就等于好性格,坏习惯就等于坏性格。而性格的重要性咱们就不说了,不是有那么一句名言吗:性格决定命运。如果做一下简单推理的话,就是:习惯决定命运!看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了,其实还真没有唬人的意思。坏习惯往往阻碍一个人前进的脚步。而一个有很多坏习惯的人,往往给人印象不佳,谁会去结交一个印象不佳的人?

最后一个问题,万一不小心养成了坏习惯,怎么办,是不是没救了?当然不是。丘吉尔也有妙招:首先,认识坏习惯——由于每个人都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所以人们常常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那么,就自己去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用15分钟的时间列一张自己的不良习惯一览表。其次,改正坏习惯——用新的良好习惯,去破除和取代旧的不良习惯;另外,就是下定决心,持之以恒。

顺便说说丘吉尔早年的糗事吧: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先生,小时候可不是什么“三好学生”,据资料记载,他7岁时被送进一所贵族子弟学校读书,很快就成了那里最顽皮、最贪吃、成绩最差的学生之一,为此常常遭到老师惩罚,最后不得不转学!就是这样一个“坏孩子”,努力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克服身上的坏习惯,最后居然成了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可见,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下定决心去改正的时候,他具有多么强大的潜能。

5.田中角荣:惊涛骇浪中浮沉的庶民首相

先生简介:田中角荣(1918-1993)日本政治家、第64、65任首相(1972-1974年在任)。

田中出生于日本新澙县,早年家境贫寒,凭着坚忍的意志,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并创办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二战期间应征入伍。战后,他一度患上重病,差点死掉,后来经商致富,并逐渐迈入政坛,最终官拜首相。他也因此成为日本政治史上第一个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首相,被日本民众亲切地称为“庶民首相”。

田中角荣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他开启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大门。1972年,刚刚出任日本首相仅几个月的田中就冲破国内右翼势力的阻挠,毅然率领超过200人的庞大代表团访华。并在两国签署的《联合声明》中这样表述:“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地反省。”这在今天,中日关系再次趋于紧张的情况下来看,尤其难能可贵。

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交往也一直被传为美谈。田中角荣曾经专门写诗,称赞周总理“躯如杨柳摇微风,心似巨岩碎大涛”。据他的女儿田中真纪子说,当年周总理送给田中的茅台酒在他家里现在还保留有最后的一瓶,这瓶酒将作为田中家最珍贵的礼物永远保存。

生命的蓝图自己绘就

致女儿的信

女儿:

你好。

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有一个雕塑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面貌越来越丑了。“丑”并非指肤色、五官(他原来长得很不错的),而是指神情、神态,怎么就那样的狡诈、凶恶、古怪,以至于使面相本身也让人可恶可怕。他遍访名医,均无办法。因为,吃药也好,整容也好,都无法医治五官之间的关系——无法医治一个人的愁眉苦脸,无法医疗“满脸横肉,凶神恶煞”。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游历一座庙宇时,把自己的苦衷向长老说了,长老说,我可以治你的病,但不能白治,你必须为我先干点儿活——雕塑几尊神态各异的观音像。

雕塑家接受了这个条件。在佛教文化中,观音是慈祥、善良、圣洁、宽仁、正义的化身,她的面相神情,自然就是人民群众心中这些概念的形象化、典型化。雕塑家在塑造过程中不断研究、琢磨观音的德行言表,不断模拟她的心态和神情,达到了忘我的程度。他相信自己就是观音。半年后,工作完成了,同时,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相貌已经变得神清气朗,端正庄严。

同类推荐
  • 适合中国宝宝胎教童话

    适合中国宝宝胎教童话

    对于胎教而言,最佳的方式莫过于母亲对胎儿的爱。母爱的表现方式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母亲对胎儿的关注和互动。每天睡前,妈妈给肚子里的宝宝讲故事,正是这不经意的一读、一听,就让宝宝受用一生,也拉近了妈妈和胎儿之间的距离,为建立亲子感情打下坚实的寄出。宝宝出生后,妈妈可以继续这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从故事中教会宝宝做人的道理,教宝宝认识诚实、孝顺、机智、勇敢等良好的品性,把自己的期望告诉孩子,让本书能成为一把开启宝宝幸福人生的钥匙。
  • 妈妈当医生

    妈妈当医生

    本书从让妈妈们困惑的宝宝难题入手,对照每一种问题给出相应的家庭识病和养护方法。
  • 宝宝常见病调养与配餐

    宝宝常见病调养与配餐

    本书从宝宝健康的基本原则、婴幼儿疾病的辨认方法和就诊标准、家庭护理方法、宝宝常见问题预防调养食谱等方面给你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并从专家角度介绍了一些基础知识,同时还针对宝宝不同的常见疾病,介绍了近200多道菜品。
  • 培养完美女孩全书

    培养完美女孩全书

    本书围绕女孩的生理、心理个性特征以及科学的教育方式展开,分别从心理、气质、美德、学习、性格、习惯、交际、能力等方面为父母献上一套立体式的教育方案,全面揭示了女孩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众多问题,为家长们提供了许多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经验。
  • 母婴护养与保健

    母婴护养与保健

    本书专为年轻夫妇而设计,希望成为婚嫁孕育的“葵花宝典”,“怎样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疾病、服药、饮食、起居等的问题时,人们如何去面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热门推荐
  • 最强绝世反派

    最强绝世反派

    有一天人畜无害的苏明获得了一个反派系统然后穿越变身成了苏瑶,从此走上反派巅峰!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胖妞很忙

    胖妞很忙

    意识流写作,小胖妞重生不爽文,练笔之作练笔之作
  • 末日病毒

    末日病毒

    纽约郊区,鼎鼎大名的占星家暴死在书房中,令人费解的是他的遗体被发现时,保持着奇异的姿态“结跏趺坐”,而且面部流露着神秘的死亡微笑。让警方始料不及的是,致占星家死亡的是一种新型病毒,而且传染性非常强,最先发现遗体的几个人都被传染,在半天时间内相继死亡,整个美国立刻拉响了红色防疫警报。很快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爱丁堡大学考古系的博士生姜无为,纽约的占星家被害前曾与他通过电话,死于香港的闻燕是他的师母,而最后一位死者是姜无为的导师。师母去世前留下了一串神秘符号和数字。姜无为从师叔周公那里了解到师母原来是道教中一个最隐秘道派的末代掌门。为查出真相,在国际刑警思凌的帮助下,姜无为从隔离医院中逃出来,姜无为了解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历史,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问题,并且知道了师母坚守秘密的真相。而在真相之后,还有更大的危险在等着他们……
  • 智慧咖啡在飘香

    智慧咖啡在飘香

    本书通过幽默、机智的文字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并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普通的哲理,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才能活出真的自我。
  • 青帝九世转生

    青帝九世转生

    一世御鬼、二世御尸、三世乱世、四世为妖、五世赶尸、六世因果、七世得道、八世入魔、九世仙帝。青帝的道,道路慢慢,何为道?几生几世轮回转世?经历千辛万苦九世轮回最终休得正果…
  • 封神之哪吒新传

    封神之哪吒新传

    向来英武开明的子受为何在一阵香风之后便题诗侮辱女娲娘娘?神仙杀劫如何牵扯到人间王朝更替?以人族万年天地主角的地位,人王最后竟低头成了天之子?还有他,本是一世无双,却落得个天憎人怨的下场,成为天庭一条著名的看门狗。当伏羲圣皇在纣王题诗女娲庙之前心血来潮算了一卦,一切便就此改变,他,这一世无双,人族不再为牵线傀儡。
  • 贼殇:不做宠妃做山贼

    贼殇:不做宠妃做山贼

    新婚前夜,阿楚无意中发现自己即将要嫁的夫君并不仅仅是一个山贼头子那么简单,那是一个连当朝王爷都要忌惮三分的黑阎殿少主,而那冷漠孤傲的冷焰十一早已经在三年前与那传说中心狠手辣的蛇蝎仙子天心谷主定下了鸳盟…而那三番两次救了自己性命的花魁冷霜霜竟然从八岁开始就已经深深恋上了少主…
  • 被注视者

    被注视者

    神,存在,不可名状,全知全能,触不可及。
  • 修灵破魔录

    修灵破魔录

    普通人天生七窍,而修灵者之所以能修灵,便是因为七窍之外生有灵窍。灵窍有九,且看这位仅生一灵窍的修灵者云梦,如何一步步成为世界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