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6900000020

第20章 《庄》、《易》关系析论(2)

值得注意的是,《周易》不只是沿袭了先秦经典中的传统命论观念,重要的是《周易》对命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和至高的境界。在《周易》看来,先王之号令,上天之使命,人生之命运,尽管其对人而言不可抗拒,无可违逆。但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主观态度、精神境界如何,却对于改变天命之困扰,纽转命运之束缚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人何以改变天命之困扰、纽转命运之束缚?在《周易》看来,首先,人应“顺天休命”。所谓“顺天休命”即人应效法自然天道之则,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如是,人便可以迎接好的命运。因而,人生命运的好坏不是取决于人对现实社会的攀比与参照,而是取决于人对天地自然之性的认知和领悟。故《易·象·大有》言:“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其次,人应“乐天知命。”所谓“乐天之命”即人应以乐观旷达之心态去对待天之使命与人生命运。如是,人才能消解思想上的忧郁和精神上的困扰,不为物使,不为利往,不为欲迁,从而使自已处于一种自乐与自由的精神境界。故《易·系辞》言:“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再次,人应安身立命。所谓安身者,个体生命之周流。所谓立命者,生命本源之尽现。所以,安身立命即谓个体生命本源力量的无蔽展现。而这种生命本源力量的无蔽展现,对生命个体与个体而言,不是等齐划一,而是以个体而异。但无论生命个体之间有何差异,只要自身感到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人生即为极,不苛于已,无求于人。如是,个体生命的自身价值也就得到了实现。故《易·系辞》言:“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可以说,《周易》将西周至春秋以来的命论学说发展到了至善、至美、至高、至极的境界,为人们透过宇宙,洞察人生,确立自身之价值理念提供了终极根据,表现出了无尽的人生智慧。

而《庄子》的命论学说不是出自《老子》,而是源自《周易》。正是在《周易》的启迪下,《庄子》发扬了《周易》的命论精神。

如所周知,《老子》中无天命概念,唯有“命”字二见,一曰“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一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言命,其一是说不要强加任何外在力量而任万物自生自化,其二是说万物芸芸,最终必返其本根,返其本根即为虚静,虚静者为复归本性,复归本性就是万物变化之规律,知此者即为明智。可见,《老子》之命既非天命,亦非命运,乃为万物之本性。而在命论问题上,《庄子》不同于《老子》,倒与《周易》十分接近。诸如:《庄子·达生》言:“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庄子·天地》言:“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在《庄子》看来,命对人与万物来说都是一种无法知晓而又无可把握的必然性。人们的一切遭遇都是由这种外在必然性所决定。

正因为如此,《庄子·德充符》言:“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故“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正因为命不可变,因而,人也就无须抗拒命运的安排,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顺天安命”。《庄子·人世间》言:“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德充符》亦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故“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在《庄子》看来,人只有以一种恬然达观之态度来对待人生命运,才能保持个体心灵的宁静、淡泊和自由,而这种心态与心境对人而言比什么东西都重要。只有如此,人才能不为物累,不为物役,不为物使。什么贵与贱,荣与辱,统统都是人之物欲所致,正如物一样,无所谓大,无所谓小,无所谓好,无所谓坏,说大则大,没有比它更大的,说小便小,没有比它更小的,因而,只有消除物欲,人便可以逍遥而天乐。“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岂私贫我哉”。很明显,《庄子》的命论学说与《周易》是一脉相承的,《周易》之“顺天休命”、“乐天知命”、“安身立命”是《庄子》“安之若命”的直接理论渊源。

三、从《庄子》的文句看,《庄子》与《易》有关

秦汉以前,文献中引述《周易》文句或以《易》义论理者,诚如上言,唯有《论语》与《荀子》,而与《论语》《荀子》相比,由引述《易经》文句演变到《易经》《易传》同引者,当推成书于秦汉间之《礼记》。《礼记》不仅大量引述《易经》经文,而且广泛征引《易传》原文,并首开了引《易》直述《易》理而不加“《易》曰”之先例。诸如《易传·系辞》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礼记·礼运》则言:“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易传·系辞》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礼记·乐记》则言:“天地尊卑,君臣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大少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矣。”如此等等。《礼记》尽管成书于秦汉间,然如所周知,《礼记》各篇之成非秦汉作者所为,盖出于先秦。

而《庄子》一书则与《礼记》有其相似处,或直述《周易》《易》理,或套用《周易》论理之路数,表现出了浓厚的崇《易》倾向。我们知道,《庄子》语言荒诞,且多寓言。但《庄子》中的诸多思想确与《周易》相近。诸如:《周易·系辞》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意谓太极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而《庄子》论“道”亦使用“太极”概念。《太宗师》言: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并将《周易》之“太极”发展为“太一”学说。《易传·系辞》言:“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乾坤成列,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设位,易立乎其中矣,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意谓《易》为天地之源,万物之本,天地万物之成之毁莫不与《易》有关。然而,《易》却无思无为,无形无体,视之弗见,听之弗闻,它只是在冥冥中支配着万物的生长与变化。而《庄子》论“道”亦是如此。《大宗师》言:“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易传·系辞》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以述天地分化,万物不易之则。而《庄子》同样有此义,《天道》言:“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故“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周易》重时,《易传·彖丰》言:“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而况于鬼神乎。”《易传·彖损》言:“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庄子》亦重时,《秋水》言“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山木》亦言:“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田方子》再言:“至阳肃肃,至阴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周易》尚中,《易传·彖临》言:“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易传·彖节》言:“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故“中无尤也”、“中不自乱”、“中有庆也”。若“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庄子》亦有尚中之意识。《庚桑楚》言:“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者无为而无不为也。”《易传·系辞》言:“日往则月来,月往由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以述四时交变之序。《庄子》亦有四时之序之述。《知北游》言:“六合为巨,为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无天莫不沈浮,终身不改,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行而神。”如此等等。

可以说:《庄子》之意出自《周易》。

从《庄子》一书看,除其思想有似于《周易》外,更有语言与文句与《周易》相类者。诸如:“《易传·彖·乾》有:“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句。《庄子》亦有“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易传·文言坤》有“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句。《庄子》亦有“天下有道,则万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易传·说卦》有“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句。《庄子》亦有“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传·系辞》有“天以大生”,“地以广生”,“天地之大德曰生”句。《庄子》亦有“生者,德之光也”。《易传·系辞》有“阴阳不测之为神”,“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义配日月”句。《庄子》亦多有表述阴阳之文句,如上所引,《大宗师》有“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在宥》有“阴阳并毗,四时不止”。《天运》有“阴阳调和,流光其声”等等。

可以说,《庄子》不仅其思想有与《周易》相似者,亦有文句与《周易》类同者。《庄子》的诸多文句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其端倪,尽管其文、其句或与《周易》经传之原文略有出入,但《庄子》或直述《易》理,或套用《易》路,或借用《易》语已属明显,勿庸置疑,《庄子》之学与《易》有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庄子》内篇之结构也可以清晰的看出,内篇之结构模仿《周易》《坤》卦之象而成。《周易》六十四卦,每卦以六画而成,故有“易六画而成卦”,“易六位而成章”之说。而唯《乾》《坤》两卦多出“用九”与“用六”。这是因为《乾》《坤》两卦为纯阳和纯阴之卦。阳为刚,阴为柔,乾刚健,坤柔顺。故《易传·彖·乾》言:“大哉亁元,万物之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易传·彖·坤》言:“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成天,坤厚哉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故《易传·象·乾》言:“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象·坤》言:“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庄子》乃道家一派,《庄子》继承了道家贵柔尚弱之德,故《内篇》之结构模仿《周易·坤》卦之象,以七篇而成,体现了道家贵柔、尚弱之意。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庄子》与《易》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它表明《周易》特别是《易传》在战国中后期已广泛流传,引起了战国诸子的广泛关注。以《庄子》而言,《易传》之思想已渗透到了道家学说之中,这可能也就是魏晋之时《老子》《庄子》《周易》并为“三玄”的思想根源。

同类推荐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20世纪以来,在西方分析哲学、语言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符号”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符号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符号学便得到了迅速发展,一跃而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M·C·比尔兹利指出:“从广义上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
  • 弗洛伊德的智慧

    弗洛伊德的智慧

    本书是弗洛伊德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是集弗洛伊德思想之大成的作品。书中作者以大量实例阐释了其理论,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人的心理结构,了解病态精神及其起源的相关知识,了解人类的性爱问题,还可以了解精神与梦的关系。当然,原著亦有不足之处,比如书中存在很多令人费解的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理论,并且书中的某些内容由于缺乏连贯性和用词晦涩难懂,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对原著的用词和段落进行了适当的删节和改动,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弗氏的理论。读弗氏的书,可以使我们认识现代生活造成人们某种精神疾病的根源,从而有效地调节、完善我们的人生。
  •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本书包括《哲学大纲》《美学与美育》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简易哲学纲要》《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怎样研究哲学》《孔子之精神生活》等四文,简要介绍哲学定义、内涵、学术史与研究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收录蔡氏关于美学、美育的文章、讲义、采访记录等,是作者美学思想的系统记录。
  • 中国哲学的历程(修订本)

    中国哲学的历程(修订本)

    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其哲学思维在后来的发展中多么宏富博深,人们在对其开端的探寻中也总是感到茫然和困惑。中国哲学和古希腊罗马哲学可以说最初都是“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的,在发轫的初期,其形态往往是朦胧的、混沌的,经历过与原始宗教意识、神话形式的若即若离的分化、过渡、转化阶段。
热门推荐
  • 王牌杀手在花都
  • 炮灰不甘心

    炮灰不甘心

    奈何桥上人满为患,望乡台边上孟婆急得冒汗。肿么办,一个个的过了奈何桥,却不喝孟婆汤。问,为何?答,不甘心。于是乎,无所事事在地府游手好闲的姚二灵走马上任了……
  • 终极爱人

    终极爱人

    地球存在至今,原来有宇宙神秘组织一直保护!可保护忽然撤回,地球面临灭顶之灾!机械蝗虫,噬魂者……相继到来!这背后是银河系两大势力——星际文明联盟和宇宙暗黑部落的较量。一个来自双日星,到地球实习,研究人类学的男孩,爱上了一个叛逆的地球女孩,他们离别之后,才发现意外有了一个混血的女儿……爱让他们重聚在双日星,可女儿却留在即将灭亡的地球……被保护者遗弃的地球,背后有多少阴谋和见不得人的故事。好人原来如此贪婪,坏人原本善良?生存和原则哪个重要?读心术、意念控制、易容术、隐形术……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家人,保护地球!!终极爱人,在宇宙的血雨腥风的考验中,在谎言和真相的追寻中,会不会抵达爱情最终的模样?!!
  • 火影之永恒灰烬

    火影之永恒灰烬

    暗红的身影所过,留下永恒的灰烬。祈祷净土的高歌,为世人留下光明。在那落寞的黑暗,不为人知的喘息。庸人在尽心祈祷,祈祷火焰的影子。只是影子的背后,还是阴暗的影子。……主角后来变身,不百合,不喜勿入。由男变女了,不喜勿入。
  • 魂经

    魂经

    人有三魂七魄,天魂在天,位于天牢,为天神所收押,天魂有失则人无气运,乃人之元神。地魂在阴曹,为地府所管,地魂有失则不得轮回,乃人之阴神。命魂在身,为生命之根本,命魂有失则性命不保,乃人之阳神。修炼之道,聚合三魂,从此不入轮回。茫然无知的少年,被迫踏上魂修之道,死亡如影随形,最大的愿望就是活下去。身边的一切,仿佛被人操控,我究竟是谁?记忆中的事情,可以相信吗?我真的是我吗?
  • 签订契约就可以爱我

    签订契约就可以爱我

    可爱的小女孩,成为童养媳,被欺负,被虐待,在爱情上出现了,问题,他?还是他?他是曾经的同桌,他是班里的班长……,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 浪涌烽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浪涌烽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落木萧瑟

    落木萧瑟

    她,毕业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却误打误撞进入娱乐圈成为一名菜鸟经纪人,凭借独立坚强努力的个性,一路向前,可最终却迷路了,她是否还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他,知名歌手兼演员,隐忍善良却将真实的自己隐藏在欲望的背后。在物欲横流,节奏快到飞起的大都市,人们似乎没有时间停下片刻来思考。于是,对与错对很多人来说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可是,真当大家回首过往,又是否能坦然面对自己所作的决定而不后悔呢?
  • 趣味科学馆丛书:飞向蓝天的历程

    趣味科学馆丛书:飞向蓝天的历程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飞向蓝天的历程》为丛书之一。《飞向蓝天的历程》内容涉及飞机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魔神杨戬

    魔神杨戬

    “二哥,你说这世界上有公平吗?”一白衣女子,望向身边一个高大的背影问道。听到女子的疑问,这个身影发出讥讽的笑声“呵呵,公平可笑的谎言,所谓的公平,不过是弱者的自我安慰罢了。对于强者来说,公平从来不曾存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力量才是唯一的真理。”(这是不一样的杨戬,不一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