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6900000021

第21章 《吕氏春秋》易学思想探析

战国中后期,随着《易传》诸篇的相继问世,以观象取数为基本特征的《周易》逐步衍化成以阐发易理为主要形式的哲学理论,人文化、哲理化成为易学发展的基本趋势。而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则正是易学人文化、哲理化的产物。《吕氏春秋》虽非易学专论,其中直接引《易》论理的文句也并不多见,但是《吕氏春秋》的思想体系却体现出了易学哲学的基本精神。探讨《吕氏春秋》的易学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吕氏春秋》在中国易学哲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一、《吕氏春秋》的宇宙生成论体现了易学哲学的基本思想模式。

《吕氏春秋》的宇宙生成论与《易传》是一脉相承的。《吕氏春秋》认为,大化流转,生生不息是宇宙自然万物生成衍化的本质和本性。阴阳交接,刚柔相荡是宇宙万物生成衍化的动力和源泉。《吕氏春秋·大乐》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长或短,或刚或柔,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萌芽始震,凝寒以形。”就是说“太一”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和始基,阴阳变化是宇宙万物生成的规律和法则。《吕氏春秋》关于宇宙万物的生成摸式与《易传》“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以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宇宙生成论是一脉相承的。这说明自然宇宙万物的生成是一个有规律的动态发展过程。万事万物本于“太一”始于“阴阳”。

《吕氏春秋》的宇宙生成学说,其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吕氏春秋》发展了《易传》的“太极”学说。“太极”是《易传》的宇宙本源。如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云云,但“太极”为何,《易传》却没有明确介说。而《吕氏春秋》则以《老子》的“主之以太一”取代《易传》之“太极”,提出万物“本于太一”、万物“造于太一”的观点,以“太一”为宇宙之源和万物之本。何谓之“太一”?《吕氏春秋·大乐》言:“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看来,“太一”就是“精”。何谓之“精”?《管子·内业》言:“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这说明“太一”就是精气。“精气”即指类似“云烟”、“若云雾耳”、“飘风也”的精细之物质。正因为“太一”为精气,故不可为形,不可为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吕氏春秋》把“太一”理解为精气,这就明确了宇宙本源的客观物质性。也正是在《吕氏春秋》的启迪和影响下,成书于西汉中期的《淮南子》便以“太一”解说宇宙的本源和万物的生化,《诠言训》言:“洞洞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淮南子·要略》亦言:“浑沌万物,象太一之容。”以此可以看出《吕氏春秋》对汉易学风的影响。故三国吴虞翻在其《易注》中明确肯定“太极,太一也。”

其二,《吕氏春秋》以精气解说宇宙的本质和本源,发扬了《易传》“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学说。《易传》属儒家经典,而儒家大都不谈气说,所以,精气说在《易传》中仅有此一见。而《吕氏春秋》则对精气学说作了广泛的论述和深入的探讨。如《吕氏春秋·下贤》言:“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行,莫知其端,莫知其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吕氏春秋·尽数》言:“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正由于《吕氏春秋》把以精气为内容的“太一”作为宇宙的本源,开了汉易以气解易的学风。《河图·括地象》就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伏者为天,偃者为地”之语。《易纬·乾凿度》亦有“变易者,其气也”的说法,从而形成了汉代的卦气说。据此,我们可以说,汉易以气解易实由《吕氏春秋》开其端。

二、《吕氏春秋》的宇宙自然变化论反映了易学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向。

《吕氏春秋》的宇宙变化论与《易传》是完全一致的。《易传》认为,宇宙自然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终则有始”,“无往不复”,“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可见,日出日落,天天如斯;月亏月盈,月月如斯;寒暑更替,年年如斯。或进或退,或消或长,来而复往,周而复始。就连人们的活动也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可见,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有规律的不断循环往复,永无终期。始则终,终则始,无穷无尽的反复着、重叠着、周转着、循环着。故《易传·系辞传》总结说:“易之为书出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正因为如此,《易传》把“原始反终”,“周流六虚”作为天地万物变化的总纲,提出“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的命题,认为周而复始体现了“天道循环”的总规律。“是故蓍之德园而神。”正是基于此,《易传》将六十四卦的顺序也作了如此安排。从六十四卦的大系统看,六十四卦,卦卦相连,表示事物发展环环相扣,急进增长的趋势。如《易传·序卦传》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从每一卦的各爻来看,从初爻到上爻表示一个周期的完成,所以上爻称为穷爻,多为忧郁之象。所谓“穷”者极也,故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之说。如《易传·序卦传》言“升而不已必困,……困乎上者必反下。”即任何事物一旦发展到极点,必然转化为其对立面,在运动形式上表现为不再保持其上升的趋势,穷极而反,折头而下,开始由极点向终点的“转易”,这样就又出现了“往来卦。”如《易传·杂卦传》言:“乾刚坤柔,比乐师犹;……”故“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易传》之所以把事物的运动变化看成周转循环,得益于上古之人的直观思维,即“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而《吕氏春秋》虽然没有直接引易论理,但是《吕氏春秋》提出的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周环式循环则与《易传》周环运动是完全一致的。在《吕氏春秋》看来,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莫不为“园道。”即呈显为周环式的不断运动和无穷变化。故著《园道》篇以明其意。《吕氏春秋·园道》言:“天道园,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说天道之园也?精气一上一下,园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园。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园,臣处方,方园不易,其国乃昌。日夜一周,园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园道也。精行四时,一上一直,各与遇,园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园道也。云气两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体。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园道也。黄帝曰:‘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以言不刑蹇,园道也。人之窍九,一有所居则八虚,八虚甚久则身毙。故唯而听,唯上,听而视,听止,以言说一,一不欲留,留运为败,园道也。一也齐至贵,莫知其原,莫知其端,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而万物以为宗。圣王法之,以令其情,以定其正,以出号令。令出于主口,官职受而行之,日夜不休,宣通下究,瀸于民心,遂于四方,还周复归,至于主所,园道也。令园,则可不可,善不善,无所壅矣。”

可以看出,在《吕氏春秋》看来,日月星辰,四时更替,万物生长,人君致治等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莫不呈现着一种周而复始,“还周复归”的周环运动。正是由于天地万物的这种周环运动,才维持着天地万物的持久平衡,“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吕氏春秋》所言之周环运动当然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但它通过事物的周环运动看到了事物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则是正确的,它将事物永无休止的运动变化看成是事物存在的根本特点也是很有价值的。如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具有着永恒的真理性。

三、《吕氏春秋》的宇宙一体论运用了易学哲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吕氏春秋》的宇宙一体论与《易传》是基本相同的。《易传》认为,宇宙的根本精神是生,生命是宇宙的主体,“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为圣德,生生之谓易。”而人类史与自然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和人类社会是宇宙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易传·乾·彖》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易传·坤·彖》言:“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就是说天、地为大德之始,万物的发生就是从天地开始,由于天地阴阳刚柔相互推摩,终于化生了万物,产生出了人类并建立了国家。

《易传·序卦传》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易传·序卦传》言:“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说明人及人类社会是宇宙自然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史是自然史的延续和延伸,是自然史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在《易传》看来,万物与人都是有生命的存在,“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人与万物同为天地所化生,同以天地为父母,同为生命的载体,故人与万物性如同类,休戚与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当然,人类毕竟与自然界有所不同,用《易传》的话说,就是“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道曰仁与义。”故“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天地之道是自然原则,人之道是人为原则。天道始万物,地道生万物,人道成万物。可以说,《易传》关于宇宙万物一体论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吕氏春秋》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着力运用了《易传》关于宇宙一体化的思维方法。它的天人关系论与《易传》是基本相同的。《吕氏春秋·情欲》言:“人之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人与自然界尽管殊类异形,但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相应互动,休戚相关。“同类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在《吕氏春秋》看来,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人是自然界阴阳变化的结果。《吕氏春秋·知分》言:“凡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故言:“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可见,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与万物有着相同的秩序和结构,同受天地阴阳的制约和影响。

其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吕氏春秋·恃君览》言:“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扞寒暑,筯骨不足以从利辟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载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弗能害,不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利之出于群也,君道立也。故君道立则利出于群,而人备可完矣。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覆带宫室蓄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此无君之患。故君臣之义,不可不明也。”《吕氏春秋》的这一段话,蕴含着三个重要观点,肯定人类是从自然界发展而来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肯定了人类的漫长进化,区分了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的不同社会生活;以“群”为基础的国家(君道立)的出现,使君臣,上下、父子、长幼、夫妻、兄弟等伦理关系(即社会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可以看出,人类史是自然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人与生命是宇宙的主体。《吕氏春秋》认为,宇宙的自然本性是生,人是宇宙生命形式的最高体现。故人以重生为德,以爱生为性。因而,人类的衍生与天地的运行是相符相称的。所以,《吕氏春秋》提出:“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审知生,圣人之要也,……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故“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把生生看作宇宙的本性,把生命看作宇宙的主体,把重视生命看成人的最高目标。在此,《吕氏春秋》与《易传》一样,它也不仅看到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同构性,而且也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差异性、独立性。这是因为,人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具有着不同的物质内容。《吕氏春秋》通过“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的观察,明确表述了人与自然的不同特点。《吕氏春秋·序意》言:“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地维宁,人曰信,信维听。三者咸当,无为而行。”《吕氏春秋·本生》亦言:“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从而摆正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了《易传》天地人一体论的思想。

综上所述,《吕氏春秋》的易学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它对中国古代易学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启迪和影响,在中国易学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同类推荐
  • 与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

    与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

    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三个人都被卷进了一个毁灭性的激情旋涡中,过早地终结于可怕的精神错乱、致命的感官迷醉以及疯狂或自杀中。他们与时代毫无联系,不被同时代人所理解,如流星般闪耀着短短的光芒迅疾地冲迸了他们的使命的暗夜。他们生命中的跌宕起伏几乎从不接触现实世界。某种超乎人性的东西作用于他们内心,这种力量超越了他们自身的力量。他们感觉到自己完全陷入了它的控制中:他们不是听命于自己的意志,而是变成了依附奴隶,成为一种更高之力——魔鬼之力下的中魔之人。
  • 罗素的智慧

    罗素的智慧

    罗素以哲学家名世,但真正纯哲学的著述,尚不及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他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如那篇嘉奖辞所说:他拥护人道主义的理想及自由的思想,写下了多姿多彩而意久深远的著作。他的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正是这一贡献的总结,春内容包括:道德的准则、自由之路、不幸之源、幸福之路、爱情与婚姻。罗素的道德哲学给我们许多启示,罗素的思想使我们受益无穷。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 跨越时空的对话

    跨越时空的对话

    没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就不可能有社会的任何进步。李华平的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就是“批判一切”,“批判一切”就是“怀疑一切”。思想界要想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只有“怀疑一切”和“批判一切”。作者通过与27位已故名人的对话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探讨和理论思考,要想和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进行对话,必须了解他们时代的背景、著作精华和社会评价,可以想见作者读书之广、思考之深。与其说这本书是作者与已故名人的思想交流,不如说这是作者以超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超越时空对话主题的自己的价值判断。“政治”和“思想”,在作者身上已经和“生命”高度融洽在一起了。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价值论美学

    价值论美学

    美学不仅是知识学,而且是价值学的建构。基于此,从比较美学方法出发,《价值论美学》先行论证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结构。然后,着力探讨了审美价值形态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内在机制。在确立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问题之后,作者从价值论美学的思想渊源与价值论美学的艺术实践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价值论美学的文明根性。作者认为:康德与马克思的价值论美学,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价值追求;道家和新儒家的价值论美学,则展示了中国文明生活的诗性价值追求。不过。也应看到,乡土中国生活的悲歌,则突显了现代价值论美学重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全书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激情和理性,显现了现代人诗性生活价值的创造意愿。
热门推荐
  • 未来棱镜

    未来棱镜

    自己创作的短篇科幻小说,请大家多多支持。
  • 网王之鸢然

    网王之鸢然

    她,依夜紫鸢。他,幸村精市。两个性格极其相似的人,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花火?腹黑是ta们的本性;笑容是ta们的伪装;护短更是ta们的写照。鸢然鸢然,相思尽染。市,遇见你。三生有幸!如有来生,定与你相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在时光败退后

    爱在时光败退后

    初次相遇的时候,江凯16岁,青箬11岁。他受了伤,她为他包扎伤口。他从此把她放在心底,她却浑然不知。人海茫茫,阴差阳错。青箬在最好的年华里误打误撞,先是遇见了郑塬,几个月的懵懂相惜换来几年的辛酸等待;后来又碰见了杨冠超,给了她温暖又伤的她支离破碎,几度与死神擦肩。对爱绝望的青箬,一次次放逐了那些爱她的人,独独囚禁了自己。江凯的守候与坚持,又可否与她“白首不相离”?
  • 郡主出没之侯爷请退避

    郡主出没之侯爷请退避

    晋王嫡女要进京选婿,世家公子人人自危。世人传言宁安郡主(名兮煌)生性懒惰,能躺绝不坐,能坐绝不站;大骂其父,掌掴晋王侧妃。兮煌笑言:此生最大心愿,有房有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惜天不遂人愿。渣爹整日想着造反,要做天下最大的王。侧妃娘娘温柔贤淑,宽容大度。王府长子龙章凤资,文武双全。可惜兮煌天生反骨,当着晋王的面都敢骂他傻;又渣又傻又深情。到头来,未负功业未负卿,只不过毁了一个女人的一生而已。深情否?无情否?恨否?兮煌答曰:与我何干。?
  • 桦希韵

    桦希韵

    皇宫里举行了“选妃大赛”……桦希韵成功了成为了皇宫里的妃子,可是在皇宫里。桦妃过上了不辛的生活,因为宫里有着阴险、狠毒的皇后。每一次都想尽一切能让桦妃出丑的办法……一次,桦妃怀上了龙胎,当所有人都十分高兴的时候,皇后却板着一张脸。似乎在想一些什么事情……
  • 律动全城

    律动全城

    他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律师,却已高达年薪数百万元;他是出道不久的毛头小伙,却能叱咤律界呼风唤雨;他是冉冉升起的律界新星,口若悬河,舌战群雄,笑傲法庭。一起扑朔迷离的刑事案件让他声名鹊起、一飞冲天,从此他的人生悄悄改变。上市公司的千金小姐,电视台的当家花旦,能言善辩的女检察官,身世成谜的律师助理,谁会成为他的最终眷属?高深莫测的官场,热血冲突的黑帮,风云变幻的商战,看他如何游刃有余穿梭其间!
  • 都市小花农

    都市小花农

    诗云的新书《女配拒绝当炮灰》已经签约,希望小伙伴们多多支持,谢谢!洛桐在大三那年暑假出去旅游,无意中误入了一片原始森林,误打误撞地吞食了一颗碧绿色的果实,洛桐也因此拥有了木系异能。从此她不仅能看到植物的生命力,更拥有了与植物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毕业后,洛桐放弃了爸妈安排好的某学校的教师工作,转而不务正业的在她母校附近开了一家花店,闲时养花种草,撩猫逗狗,坐看云卷云舒,故事就从这儿开始了……诗云开读者群了,欢迎小伙伴们加入诗云的读者群,群聊号码:663990967
  • 南梁纪

    南梁纪

    因为一次事故,来到平行世界的他,会怎么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
  • 魔道浮屠

    魔道浮屠

    因为一场意外,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切从零开始,却没有任何优势,生难,活更难。我只想和心爱的人,苟活于世。命运却偏偏不依不饶,可笑我看得开,却放不下。怎能修得浮屠道,不负如来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