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2100000021

第21章

1.从“贝贝”们说起来。让我们一起反思一下这样一个教学内容:《听父母的话》(思品教材第三册),一则美丽的童话故事。鸭妈妈领着小鸭学游泳,贝贝和亮亮当然就是坐在课堂里学习的正在换着门牙的那些男孩女孩们。那么,我们需要他们听父母的是哪一句话呢?“那边通向大河,水深浪大,你们现在还小,千万不能游过去啊!”课文在一开头就让鸭妈妈定下规矩:不仅仅是“不能”,而且是“千万不能”。我不知道是否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曾允许贝贝游向大河,哪怕是变通一些的办法。当然,结果很可能是“被卷入急流中挣扎”。也许,许多教师的内心深处是希望自己所传的“听父母的话”这样的“道”,让学生奉为圭臬吧。诚然,思品课有引导学生作出善的选择的使命,但道德行为并非单纯的顺从行为,况且个人欲望并不属于善与恶的道德范畴,它是一种中性的精神现象,恰恰选择的自由倒是自主性、主体性发展的前提。我们不是经常讲“教育不只是告诉吗”?思品教学更不例外。面对社会裸呈的多元价值趋向,当“在小河里捉小鱼”已不再是“贝贝”们追求的目标时,我们的“道”还能称其为“道”吗?

2.由“山鹰”们想下去。北大五个非常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雪山之上,这些“山鹰”们不知道西夏邦马峰“水深浪大”吗?他们当然知道甚至时刻准备着雪崩的发生。他们在大自然面前所表现的不是屈服,不是畏惧,只有热爱才真正属于他们自己。对北大五位登山队员的牺牲,当然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那么,在课堂上,学生若是提出“要到大河里去捉大鱼”,这到底是对是错?这是不是一种创新呢?对于这种游离于既有道德观念之外的价值取向有异的思想观念,我们原有的评价框架就不再适用,正如我们根本无法用牛顿力学来评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必须要有一把尺子来加以评判,而我们没有至少很难提出真正合适的评判标准。

这就是悖论。二、寻寻根源:自由与限制,两难为之由于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作为个体的学生社会化,这就使思品教学成为社会生活价值制度化的典范。我们总试图通过教学铸造出一种共同的生活标准和模式,甚至想“毕其功于一役”,这本身就有悖于新课程所追求的“个性发展”这一理念。

1.审视一下现象。毫无疑问,小时候只能在“小河里捉小鱼”并不是所有孩子的愿望,但当我们在思品教学中把这种价值制度化后,在“小河里捉小鱼”对小学生而言就成了一种权威性的生活原则。课文中的贝贝因为“悄悄地游向大河”,不仅没有捉到大鱼,还被卷入了急流,因此受到了同伴的批评:“妈妈不让我们去大河,你为什么偏要去呢?”也受到了妈妈的指责:“你太任性了,刚才多危险啊!”试想,我们在思品课堂上借助制度化的力量统治着学生的选择,使他们越来越顺从诸如此类的既定性生活标准,那么,我们的学生又岂敢“造次”?

2.分析一下本质。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超越与突破,它的显着特点是外向与开放。如果我们把思品课堂上所传的“道”比作是一个限制系统,那么创新就意味着冲破这种限制,这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当然,必须明确,这里的创新并不牺牲原则和真理,恰恰相反,它是在坚持正向价值的前提下,发展每个人的普遍价值感和各种行为方式。事实上,思品教学的目的理应不是禁锢人、束缚人,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但由于各种陈旧的(或不陈旧的)社会价值观的限制,使思品教学越来越离开自己的本原。我曾以《遵守公共秩序》(思品教材第八册)课后的“辨一辨”为例,说明一味强调服从准则,从儿童道德心理的发展着眼,不利于儿童道德水平的发展。现再以此为例,对造成思品创新教学悖论的根源作一争鸣。

下面的做法对不对:排球邀请赛开始了。小林见小海时而站起,时而坐下,轻轻地对他说:“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影响别人看球赛。”

本题要求学生明确遵守公共秩序,是维护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要求。作为一种社会需求的约束,我们习惯于让学生在看球赛这样的公共场合保持安静,其实这在今天显然已是一种保守。无论是学生看到的,还是他们亲身经历的,几乎所有球赛场合都是喊声震天、观众此起彼伏。在这个弘扬个性的时代,这里是激情燃烧的地方,一味压制,只能导致个性的离析。

3.揭示一下根源。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本质是自由自在的,没有自由就不会有自律,更不会有创新。我们的思品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处理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使他们盲目服从。如果我们将思想品德从生活实际中剥离出来,生搬硬套太多的规矩,这非但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反而禁锢并窒息了他们的生气,消弭了活力。朱小蔓教授在上海一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许多入园不久的孩子因恐惧过多的规约而要求回家,这就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初衷而沦为了反道德教育。这是道德教育价值的背离,学生想从教育中获得解放,但却被教育所束缚,想从教育中获得自由,却被教育所压迫。德育也是把双刃剑,它具有培养或压抑创新精神的双重力量,创新需要自由,而我们的思品教学总在约束,自由源于个体,约束来自教学。我们不允许“小海时而站起时而坐下”,因为这将“影响别人看球赛”;我们更不允许小鸭贝贝游向大河,因为“那里水深浪大,你们还小”。我们总想在思品教学过程中改造学生,而不是着眼于塑造。

这就是悖论产生的根源。

三、找找对策:让创新成为一种权利从社会需要约束和发展学生个性这一层面看,上述悖论是合理必然的矛盾,因而也是积极的良性矛盾。我们的思品教学是否继续徘徊在这一矛盾中,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抉择的问题。更为困难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将新的教育观念变成我们的血肉,用正确的道德文化承接标准,将先进的思品教学观变成我们自觉的教学行为。

1.转变静态的课程观。思品教学内容是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它总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因此,我们应把思品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把自己和学生同时当做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一方面,让学生尊重我们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把思品德目相对化,把思品教学内容放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对有关内容作必要的“扬弃”。另一方面,要能够欣赏其他道德文化的价值,包括西方道德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民主意识、对个性的崇尚、对自由的尊重等一切有益的东西。明确德育是具有时代性的,今天被认为腐朽的东西,明天可能化腐朽为神奇,今天备受称颂的东西,明天也许会走向它的反面,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种情况的存在。我们的思品教学首先是人性的而非功利的,学生应成为课程的主体,而非接受灌输的客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这种真正的道德人文关怀才是思品教学最本质的作为。

2.建构动态的标准观。思品教材要求达成的德目,教学中如何承接,最终的标准是实践标准。但实践标准在时间上有不可超前性,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博大宽厚、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不能因自己的某种偏见静态地利用旧有的观点任意贬斥学生的观点,而应对学生在思品教学过程中显露的各种观点作宽泛的理解,用“宽”的艺术去诠释“严”的规范。事实上,在文化学视野中的思想品德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人情道义与法制往往尴尬地面对,合理与合法也是不同的,两者甚至是有冲突的。那则古老的“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已对此作了很好的佐证。实际上,我们应把一切标准看做是暂时的、相对的,以便激发我们创新的理念。美国为了突破传统的单一价值传递的所谓“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曾认为不必明确提出某种正向价值,而是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中进行自主的价值选择。这在理论上得到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支持。因此,我们不要因为“贝贝游向大河”而于心不安,也不需要由于“小海看球赛手舞足蹈”而认为孺子不可教。在德育已不是WTO世外桃源看客的今天,节俭、谦虚、勇敢……都已赋予了新的内涵,思品已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3.树立平等的学生观。我们已从课程观和标准观上为解决思品创新教学中的悖论寻找了对策,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思品创新教学需要我们把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孙云晓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中间都有一些较为可贵的道德品质。他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道德教育理念,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这就需要我们在思品创新教学中放低姿态。李镇西博士也曾直言不讳:“面对学生晶莹剔透的童心,我们常常感到自己心灵的斑斑迹迹。我们教师并不都是道德圣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之初,性本善,在很多方面,学生要比我们纯洁得多、可爱得多。”因此,今天的思品教学需要我们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需要在对话和讲座中展开。我们既要让学生在我们所代表的时代与文化里找到不断走向未来的生长点,也让我们从学生那里看到纷繁多变的世界的活力与希望。在教学中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在自由与约束的悖论中,让自由引导约束。当创新成为一种权利时,思品课堂必将开出绚烂的创新之花。

思品教学所能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它只能提供一种价值引导环境而已,唯有创新精神才是教育的主导精神。如何处理好不同道德文化间的吸纳与排斥、渗透与抵御、融合与斗争,并达成多元价值之间的协调,是解决思品创新教学悖论的出发点。一位哲人说得好:“人只能领着别人走路,而不能代替别人走路。”让我们把创新作为思品教学的永恒时尚,尽管这条路将很长很长。

(该文发表于2004年《小学德育》、获无锡市2002年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感悟数学——一种跨学科视野

——新课程下酿造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方法论

【摘要】课程改革对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的探索。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力求“深入浅出”,用质朴反映数学的本源。同时,我们强调数学教学过程要“注意滑过”,重视学生在发现中去诠释数学的实质。实践中,我们酿造着自己的方法论:让学生在感悟中发现数学。

【关键词】感悟非形式化“注意滑过”

英国大哲学家、数学家A·N·怀特在他的教育代表作《教育目的》中指出:“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沦落到教材知识,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失败。”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现状,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概念和法则所束缚,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这是应当引起警惕的。“数学是理性的音乐”“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些都早已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抽象也固然是数学的特性。然而,一味地讲抽象、严谨,除了把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吓跑之外,并没有给数学带来多少好处。要知道,“理性”和“思维”一旦远离了它实践的源泉成了“无源之水”,太多“抽象”的近亲繁殖,就会使数学学科处于退化的危险之中。目前,正在逐渐深入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数学入门阶段,减少纯数学语言,给予他们更多形象化的东西,“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课程标准》)。在这些基本理念的观照下,我们的数学教学正在“返璞归真”。

A深入浅出,用质朴反映数学的本源

引言:有过这样的小事情:一个小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发筷子,先把筷子在桌上顿一顿,然后选出同样长短的一双筷子才发出。这在小孩是一个平常的发现或者平常的做法,但在他的作为数学老师的祖父看来,却大有深意。于是,他在教两条线段长短比较的时候,举了孙子顿筷子的例子,在教通分的时候,又举了这个例子。在他看来,这样顿一顿就把原来筷子两头的矛盾面转化为一个矛盾面,因而,它反映了一种思想方法。在不同分子,不同分母的分数大小比较问题上,只要像把筷子的一头顿齐一样,然后,要比较的只有分子了,问题就简化了。对生活中事件的感悟,可以形成观察事物的观点,数学的学习同样如此。

视点: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首先不是逻辑,而是对这个问题的某种感悟。

案例:分数大小比较的复习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么比较大小。

生1:只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就可以了。

生2:我觉得不一定要先通分再比较,有时也可以先约分,再比较。如8/20和3/5,8/20=2/5,因为3/5>2/5所以3/5>8/20。

生3: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或约分再比较。如4/5和6/7,因为4/5比单位“1”少1/5,而6/7比单位“1”少只少1/7,所以可以直接知道4/5<6/7。

(师和生共同为他鼓掌。)

生4:老师上次说过“顿筷子”的故事,我想随便顿筷子的哪一头都可以比较筷子的长短,所以分母和分子不相同的数,还可以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如3/4和2/5,3/4=6/8,2/5=6/15,因为6/8﹥6/15,所以3/4﹥2/5。(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为之鼓掌)

师:刚才几位同学都根据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感悟提出了比较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独特方法,你们觉得这些方法,哪种最简便?

生5:我认为还是书上说得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比较好,因为容易记住。

生6:我认为不一定,应该看具体情况而定。

……

同类推荐
  •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淡然是一种心境,于繁华尘世修得此心境,才能收获幸福人生。本书以“修炼淡然心境”为主题,告诉你如何淡然看待世事、修得宁静之心的人生智慧,培养淡然、淡泊、淡定之心境,学着摆脱烦忧,平衡成败,看淡得失,拥有淡然处世的智慧,获得简单的幸福。
  • 有一种境界叫包容

    有一种境界叫包容

    今天,我们又将面临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冲击,许多人说,中华民族将在这一次机遇中会变得更加强大。变得更加强大,要靠什么来做保障呢?当然,还得凭“包容”之道。
  • 用思想来改变一切

    用思想来改变一切

    圣保罗说:“你可以通过重整心灵来改变外在。”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就必须从自己的思想上开始改变,只有改变了自己的思想,才会有能力去采取行动,去改变世界。本书作者多年来潜修于哲学、心理学、成功学等,在书中他针对中国社会当前现状与中国人面临的情绪困惑,运用潜意识和思想境界改变的方法技巧,启发和引导人们认清自我,消除负面情绪,启迪智慧,激发潜能,并极力倡导:只有改变思想才能改变生活状态,创造美好的未来。本书极具原创性,既有大量真实的案例展示,具有现场感,同时语言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人们用来提升思想境界和获得更高精神能量,迈向成功的心灵佳作。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礼仪小至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声誉,大至决定一个人的前程和命运,礼仪上的一点小小的疏忽,都会为你带来危害和麻烦,使你的形象一落千丈,事业功败垂成。30岁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标志性阶段,如果你30岁前还没有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和准则,30岁后你在人生的各种场合将会举步维艰。本书总结出了最重要的33堂礼仪课,解说了仪表礼仪、社交礼仪、谈话礼仪、应酬礼仪、用餐礼仪、生活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等生活中必须要接触的所有礼仪规范,让你在趣味而活泼的礼仪课堂中,领略礼仪的魅力,学习礼仪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己的优雅形象,提高自己的礼仪技能,在30岁后的人生中用礼仪走遍天下,赢得一切!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三十六计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三十六计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立意对古典36计谋作现代释析,融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于一体。
热门推荐
  • 我为反派开前路

    我为反派开前路

    这是一首关于反派的歌,一场战争!主角在刻苦修炼,开挂逆天的时候,反派何尝不是在兢兢业业地逆天而行呢?反派也配赢!
  • 魔王剧院

    魔王剧院

    午夜时分,郊外一所废弃的剧院。几个人影站在聚光灯下,讨论着手中的剧本。他们既不是剧院的负责人,也不是精神病院的患者,而是被“魔王”选中,被迫来此演出的表演人员。午夜的钟声一旦敲响,这些人就会被“魔王”送入剧本构建的场景当中,进行一系列令人肝胆俱裂的表演。染血的人偶,恐怖的幽灵,残酷的法则,虚伪的人性……如果你不慎得到了那本剧本,那么……摆在你面前的路,就只剩下了一条。多加思考,多加防备,在暗与血的帷幕之下,努力活下去吧!
  • 淑女总裁不爱我

    淑女总裁不爱我

    他是被最残暴的主人送到兰絮家的,他以为等待他的是一次更比一次的虐待。谁知道他看见的,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子。顷刻间血洗兰城,真正的兰絮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 总裁专宠:空手道萌妻

    总裁专宠:空手道萌妻

    他为她挡了一刀,这一刀让他昏迷不醒三年,而她不紧要照顾好他,还要帮他打理公司,为了替他报仇,她踏上了复仇这条路,“伤害过他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孽,我和你扛你了!

    妖孽,我和你扛你了!

    我是一个连我自己的身事都不清楚的人,我到底是谁
  • 从崩坏开始的攻略之旅

    从崩坏开始的攻略之旅

    简介什么的,我不会写啊,只要有剧情就够了。
  • 山海招提

    山海招提

    主人公原本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中,突来的变故,让他感悟到是世事无常,有了解决烦恼生死的求道之心,从而与伙伴们共同踏上奇幻的求道之路....透过主角的故事与经历,阐述了一位懵懂无知的少年修道者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探讨,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善恶因果哲理、山海经中的奇人异兽、诸天界与人世间的差异类同、宗教信仰的探讨分析、人性中的善恶及中华文明的魅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身的秘密

    女身的秘密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大学的高中生,林鹰炎因一次意外的嘴馋改变了性别,面对以后的路,迷茫的她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走出怎样不同寻常的路呢?作者第一次写文,权当练手,写得烂的话,大家笑笑就算了,而且更新也不一定会准时,毕竟作者不是专业的写手,码字的速度也不快,希望大家多多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