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11800000025

第25章 明代文武百官的服饰

明代皇帝的服饰图案以龙为主,以此来显示帝王威严的气势和显赫的地位。文武百官开始以补子来区分官阶品位,而补子上所绣的图案在当时有明确的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

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

四品绯袍,绣云雁;

五品青袍,绣白鹇;

六品青袍,绣鹭鸶;

七品青袍,绣;

八品绿袍,绣黄鹂;

九品绿袍,绣鹌鹑。

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

三品绯袍,绘老虎;

四品绯袍,绘豹子;

五品青袍,绘熊;

六品、七品青袍,绘彪;

八品绿袍,绘犀牛;

九品绿袍,绘海马。因此,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当时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赞美之词。但明代中晚期,由于官场腐败,“衣冠禽兽”就演变成为非作歹、如同牲畜的贬义词。明代官服上的图案被绣在两块正方形的织锦上,人们把这两块织锦称为“补子”。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后,朝廷官吏,不论文武,不论级别,都必须按规定在袍服的胸前和背后缀一方补子,文官用禽,武官用兽,以示差别,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装束。

明代官服上的补子以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用金线盘成各种图案,五彩绣补子较少见。明代补子四周一般不用边饰。明代有些文官(如四、五、七、八、九品)的补子,常织绣一对禽鸟。明代官员除了穿有补子的服饰外,还有蟒服、飞鱼服、斗牛服。这三种服装的纹饰都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代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明代莽袍

明代只有皇帝和其亲属可穿五爪龙纹衣服,明后期有的重臣权贵也穿五爪龙衣,这种五爪龙被称为“蟒龙”。一品官、二品官都可以穿飞鱼服和斗牛服。飞鱼服是根据《山海经》中的鳐鱼形象想象而成的,它是一种龙头、有翼、鱼尾形的神话动物。斗牛服中斗牛的身子与龙相似,既有鳞又有爪,头部的角向下弯曲。

除了蟒服、飞鱼服、斗牛服外,还有什么服装?

除了蟒服、飞鱼服、斗牛服外,明代官员服饰还有燕居服。这种服饰规定三品官员以上的服装只能用云纹,而四品级以下的就不能使用云纹,只能用蓝青色镶边。这套服饰中的帽子叫“忠靖”,忠靖冠实际上也是一种乌纱帽,是参照古时玄端服的制度而定的。由于当时的服制极其混乱,故用“忠靖”之名,勉励百官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要忠君爱国,不能有贰心。

明代官员的乌纱帽有什么来历?

乌纱帽原来只是民间常戴的一种便帽,定为官帽则始于明代洪武年间。

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时,这种帽子又在民间流传开来。于是,乌纱帽便成为民间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

明代开国皇帝朱洪武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作出决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等,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殊标志。

大开眼界

明代帽子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软帽是用圆形布帛作帽顶、下缝布帛帽圈而成的便帽,后垂双带;乌纱帽是乌纱制作的圆顶官帽;

烟墩帽的檐是直的,而帽顶稍细,上缀金蟒或珠玉帽顶。冬用鹤绒或纻丝、绉、纱制作,夏用马尾结成,内臣所戴;

边鼓帽是一种长尖顶带檐的圆帽,元代遗制,为一般市井少年、平民、仆役等常戴,明嘉靖时极流行;

瓦楞帽因其帽顶折叠似瓦楞,故名。或用牛马尾编结。嘉靖初生员戴之,后民间富者亦戴。或即《留青日札》所说官民皆戴的形似古代兜鍪,其檐或圆、或前圆后方的帽子,也是元代帽式的流传;

奓檐帽是一种顶圆、帽檐外奓如钹笠、可以遮阳的帽子;

笠是一种用莎草皮编织的斗笠,用以避雨,皇帝所戴;

大帽的形状像烟墩帽,有帽檐,明太祖在烈日中接见生员时,就赐给他们这种帽子,以便遮挡阳光;

毡笠的帽形尖圆而有帽顶,卷帽檐前高后低,为游牧民族传统帽式;

鞑帽是游牧民族传统帽子,它用皮缝成瓜皮帽形,帽顶挂兽皮为饰,帽檐沿毛皮出锋;

方顶笠多劈细竹篾作胎,外罩马尾漆纱罗,明代农民常戴的。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是一部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从人类历史、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技术、风俗传说、名胜古迹七个方面讲解世界文化常识,展示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读者提供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大家尽情畅游在辽阔深邃的世界文化知识的海洋中。
  • 感受红色格言

    感受红色格言

    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在于红色。故此,要探究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必须由红色谈起。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回族史话

    回族史话

    本书介绍了回族的历史文化和杰出人物,以及回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崛起之虎踞东亚

    崛起之虎踞东亚

    枭雄虎鉴堂穿越到清末,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却不耽误人家牛逼。兴军事,上战场,杀得各路列强军阀个个跪;善内斗,玩官场,耍得旧官僚新议员团团转;通人情,搞亲民,举国上下无不唯其马首是瞻。在这波澜壮阔,而又腥风血雨的大时代中,看虎鉴堂如何豪情潇洒,笑傲天下!——————————————————————————————————(建了个群,进来陪我说说话吧:170056700)
  • 仙骨姑娘和一个和尚

    仙骨姑娘和一个和尚

    为何一位普通姑娘竟是仙骨之身,为何有仙人庇护,为何前往仙界,为何有此奇遇,为何有一位大和尚,为何有一段是非故事?
  • 余生不爱你了

    余生不爱你了

    余笙和任淮曾经爱过,在之后在双方父母的约定下结婚了。余笙在任淮的不信任,在他前女友齐冉陷害下,孩子被任淮杀了后,竟被查出得了胃癌晚期,在最后的日子里,余笙用尽全力查找齐冉陷害她和陷害孩子的证据后告诉任淮。可任淮却说“就算是这样,我也不会爱你”余笙彻底死心后,拿着刀子,到任淮面前自杀,告诉任淮“这样我就不用爱你了”之后,任淮辞去总裁一职。在她和余笙的约定终生的地方,绝望的死去。
  • 绝世逆天:相府四小姐

    绝世逆天:相府四小姐

    曾经,毛爷爷教育过我们,要相信科学,但是这个大陆的神奇事件太多,神马科学,神马技术,都让它见鬼去吧!她,21世纪的金牌杀手。一次任务穿越异世,她是废柴?看她如何斗气,训魔兽,当知道自己母亲的强大身世后又该如何踏上自己的寻亲之路。他,神渊大陆的待选统治者。一次历练是他们相遇。“你是谁?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你未来相公。”“想占老娘便宜,小子看你有那本事没有。”“那好,我们来打赌,看我能不能然你成为我的娘子。”“好啊!赌注是什么?”反正到时后自己不同意就行了。“胜者为王,败者暖床。”“。。”某天,她通过自己的本领来到了神渊大陆“少主,少主夫人来了。”“很好,送一个门派去给少主夫人当见面礼。”。。
  • 穆子笑

    穆子笑

    北方有穆子,遗世而独立;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手持桃花扇,覆灭他人国。我是穆子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废土回收霸主

    废土回收霸主

    叶小飞是战前遗民后裔,一次地面遇袭死而复生,意外获得智能回收系统。从此,别人视废品为粪土,他视废品如黄金,一心沉迷于捡垃圾无法自拔。“武器耐久度为零,是否选择修复?”“修复!”“滴,前方发现废弃坦克,动力装甲,是否回收处理?”“我靠,垃圾太多,仓库装不下啊!”本书不定期更新,全本免费呦。
  • 怨鬼录

    怨鬼录

    人死虽如灯灭,但是灯芯(灵魂)依旧存在,它在宁静的黑夜中等待着重新点燃的一天...但是却有一些灵魂因为执念而无法轮回,化为了厉鬼!!!从而不断吸取世间怨气,开始了无尽的杀戮...纪翼暗恋何茜已经四年了!四年来他都没敢开口,何茜见他这个木头迟迟不敢表白,于是借着毕业之际与他的好哥们儿张昊串通一气,用离别聚会的借口,邀请班里所有的人到她老家举行聚会,其实是想借机和纪翼确定关系!可是当他们来到山村后,却发现这个村子里门门挂白,户户奔丧,村子里的村民接二连三的无故惨死!他们所有的人都被卷入了这一场噩梦之中,为了查明真相,随着种种蛛丝马迹,却牵引出了这个村子隐藏了百年的惊天秘密!!!
  • 天后的文娱爱人

    天后的文娱爱人

    作为佛系青年,咸鱼一般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低调的享受生活,这才是钱彦认为最美好的生活。直到某一天,下一站天后开始了她的炫夫之路!
  • 关于修仙不得不提的那些事

    关于修仙不得不提的那些事

    修仙,是一个艰苦的事情。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自找苦吃,那么努力,总之,咸鱼文化至上。———某个不想透露姓名的热心市民白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