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3100000035

第35章 圣贤论处世(10)

君子口无戏谑之言,言必有防;身无戏谑之行,行必有捡。言必有防,行必有捡,虽妻妾不可得而黩也,虽朋友不可得而狎也。是以不慍怒,而教行于闺门;不谏谕,而风声化乎乡党。传称“大人正己而物正”者,盖此之谓也。

——《中论·法象》

【译文】

君子口中不说玩笑的言语,说话必定合于规范;自身不会有玩笑的行为,行为必定约束谨慎。说话合规范,行为有约束,即使是妻妾也不敢因亲近而无礼,即使是朋友也不敢因熟悉而轻慢。所以,君子不用严厉训斥,而身教就影响整个家族;不用规劝告诫,而良好的风气就能教化整个乡里。经传(《孟子》)中称赞,“圣人端正己身,而身边的万事万物也随之端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诫,无行所悔。

——《孔子家语》

【译文】

要引以为戒啊!不可太多话,多话则容易使心轻慢不细腻,而常常说错话,招致许多祸害;不可太多事,多事则容易使心浮躁不安稳,而常常做错事,引来许多祸患。处于安乐要提高警戒,不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

【原文】

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为之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周易·节卦》

【译文】

孔子说:“祸乱之所以发生,是言语作了阶梯。君主言语不慎密就会失去臣子,臣子言语不慎密就会惹祸上身,机密大事不慎泄漏就会造成灾害。所以君子谨慎守密而不随意出言。”

【原文】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老子·六十三章》

【译文】

随便的许诺,必定很少讲求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将遭遇很多困难。因此圣人处事还要抱着艰难之心,所以终究没有难成之事。

【原文】

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

——《周易·否卦》

【译文】

君子遭遇困顿险厄时,应以节俭为德来避免灾难,不要以追求利禄为荣。

【原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译文】

两手围抱的粗壮大树,是由细小幼苗长成的;九层高的楼台,是由泥土堆积筑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迈开脚下的第一步开始。

【原文】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河海。

——《荀子 劝学篇》

【译文】

不积累半步前进,无法远行千里;不汇聚滴水细流,无法成为浩瀚江海。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是由小渐大累积而成,没有一步登天的道理。

【原文】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周易·恒卦》

【译文】

恒卦第三爻象征:不能永恒地保持美德,或许将蒙受羞辱。不能永恒地保持美德,必然丧失操行,无法立足容身于社会。

【原文】

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富;离本守末,****贫;贫则阨而忘善,富则乐而可教。教训者,以道义为本,以巧辨为末;辞语者,以信顺为本,以诡丽为末;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孝悌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人臣者,以忠正为本,以媚爱为末。五者守本离末,则仁义兴;离本守末,则道德崩。

——《潜夫论·务本》

【译文】

使百姓富裕,以农事生产为本,以流动性职业为末;各种工艺,以实用为本,以雕琢装饰为末;买卖经商,以流通货物为本,以出售珍奇之物谋利为末。这三者若能守本弃末,百姓就会富裕;若弃本守末,百姓就会贫穷;百姓贫穷就会陷入困境而无心行善,百姓富裕就会安乐而可以接受教化。教育训导,以道德仁义为本,以巧言善辩为末;言辞话语,以诚信顺理为本,以奇异华丽为末;读书之人,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本,以交友应酬为末;落实孝悌,以尽心奉养为本,以图表面讲排场为末;为人臣者,以忠诚正直为本,以谄媚讨好为末。这五者若能守本弃末,仁义之风就会兴盛;弃本守末,道德就会崩溃。

【原文】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丰末;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反本修迹,君子之道也。”

——《孔子家语》

【译文】

孔子说:“立身处世具备了六大根本,然后才能成为君子。立身有仁义,孝道是根本;举办丧事有礼节,哀痛是根本;作战布阵有行列,勇敢是根本;治理政事有条理,农业是根本;安定国家有方法,慎选继承人是根本;创造财富有一定的时机,辛勤经营是根本。根本不巩固,就不要追求枝叶小事的完美;亲戚都不能团结和睦,就不要致力于跟外人交往;做事情有始无终,就不要去从事多种事业。回归根本从近处做起,这是君子采取的原则和方法。”所以假如本末倒置,不只徒劳无功,还会产生严重的流弊问题。

【原文】

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后汉书·韦彪传》

【译文】

孔子说:“奉事父母能能尽孝道,故可将忠诚移于奉事君主。”因此寻找忠臣,一定要从有孝子的家庭中选拔。

【原文】

夫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者,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者,然后可以使人。

——《孔子家语》

【译文】

懂得如何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可能做一个好父亲;懂得如何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可能做一个好君主;唯有懂得如何事奉人,然后才懂得如何任用人。

【原文】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六十七章》

【译文】

老子说: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珍惜它们。一是仁慈,二节俭,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原文】

人主有六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奸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

——《荀子· 不苟》

【译文】

国君有六大隐患:让贤能的人为政,却与不贤的人去限制他;让有智慧的人谋虑政事,却与愚昧的人去评论他;让品德良好的人施行政令,却与奸邪的人怀疑他。虽然想成功,怎么可能办得到呢!

【原文】

子曰:“人而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深远的思虑,他必然随时遭遇不可预测的忧患。”意谓,就办事方面,无论大小,目标要远大,办法要周详,又要预防流弊;做人方面,也要有远大的志向、长久的规划,否则忧患就在眼前。

【原文】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老子·五十八章》

【译文】

灾祸啊,幸福倚傍在它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之中。谁知道它们转化的究竟微妙呢?意谓人遭祸而能悔过责己,修善行道,则祸去福来;人得福而骄奢淫逸,则福去祸来。

【原文】

“教人曲突远薪,固无恩泽;焦头烂额,反为上客。”盖伤其贱本而贵末,岂夫独突薪可以除害哉?……后世多损于杜塞未萌,而勤于攻击已成,谋臣稀赏,而斗士常荣。

——《桓子新论·见征》

【译文】

“教人改弯烟囱、移开柴草的,却不认为有恩泽;帮助救人而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反而成为座上客。”这是痛感失火人家的本末倒置,哪里仅仅是指改灶移柴可以免除灾祸的这件事情呢?……后世的人大多在防患于未然方面做得不够,却努力于抢救已经造成的后果,谋臣们很少受到奖励,而斗士常常受到尊崇。

【原文】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旅獒》

【译文】

不尊重他人,随意轻慢戏弄,就会丧失做人应有的道德;沉溺于所喜好的事物之中,乃至于不能自拔,就会丧失自己原有的志向。

【原文】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六十三章》

【译文】

图谋难事要在还容易的时候下手,实现远大目标要从细微处做起。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时入手;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处做起。所以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大,因此能成就大事业。

【原文】

煖曰:“王独不闻魏文侯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也。’文侯曰:‘可得闻耶?’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割肌肤,而名出闻于诸侯。’”

——《鹖冠子》

【译文】

庞煖说:“大王难道没有听人说过魏文侯曾这样问过扁鹊吗?魏文侯说:‘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位医术最好?’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是最差的。’魏文侯说:‘为什么?能讲给我听听吗?’扁鹊说:‘我大哥治病是看病人的神色,在病变还没有形成的隐微阶段,就把病治好了,所以他的名声不出家门。我二哥治病是在病情刚刚发作之时,就能把病治好,所以他的名声不出巷子。而我治病,扎针疏通血脉、用有副作用的汤汁、做手术来救治病人,因此我的名声响遍诸侯。’”

【原文】

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周易》

【译文】

在上者轻慢,在下者暴虐,盗寇就思谋侵伐了。财物不妥当收藏,就引人偷盗;在容貌打扮上太妖冶,就会引人****。

【原文】

民之过在于哀死而不爱生,悔往而不慎来。善善作喜语乎已然,好争乎遂事,堕今日而懈于后旬,如斯以及于老。

——《中论》

【译文】

民众的过失在于对死者悲哀而不爱惜活着的人,对过去的事后悔不已而不慎重地对待将来。总是喜欢谈论往事,爱争辩已了之事,荒废于今日,更懈怠于将来的时光,这样一直到老死。

【原文】

故礼烦则不庄,业众则无功,令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

——《吕氏春秋·离俗览》

【译文】

所以礼节繁琐则不庄重,事业繁重则绩效不彰,政令烦苛则群众不听从,禁令过于众多,则会行不通。

【原文】

鸟穷则噣,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逸。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孔子家语》

【译文】

鸟被逼到了极点就要啄,兽被逼到了极点就要用爪夺取,人被逼到了极点就要欺诈,马被逼到了极点就要逃奔。从古至今,没有见过一个君王逼迫臣民到走投无路,而自身还能没有危险的。

【原文】

古人阖棺之日,然后诔行,不以前善没后恶也。

——《晋书》

【译文】

古人在盖棺论定后才写诔文来哀悼,不用以前的善行掩盖后来的罪恶。

【原文】

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前惟训,人惟贤,镜惟明。

——《申鉴》

【译文】

君子用三种事物来自我明鉴:明鉴于前事,明鉴于他人,明鉴于铜镜。以前事为明鉴,可吸取教训;以他人为明鉴,可求得贤德;以铜镜为明鉴,可看清自我。

【原文】

君子博学而浅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欲先人,言欲后人,见利思辱,见难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

——《曾子》

【译文】

君子博学,而以浅薄自守;言语简约,重在切实地履行。行动在别人之前,说话在别人之后;若有利可得,要想想是否会招来耻辱;面对困难,如果退缩逃避,要想想是否会招来辱骂;贪求嗜欲就想到羞耻;忿恨怨怒就想到祸患。君子终生小心翼翼地坚持这样做。

【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毋欲速,毋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篇》

【译文】

子夏当莒父县的县令,向孔子请示政事。孔子告诉他:“不要求其速成,不要着眼于小利益。因为求其速成,反而不能达成;见小利,则不能成就大事。”

【原文】

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得十利剑,不如得一欧冶。多得善物,不如少得能知物。知物者之致善珍,珍益广,非特止于十也。

——《桓子新论》

【译文】

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位能相马的伯乐;得到十把利剑,不如得到一位能打造好剑的欧冶子。得到很多好的物品,还不如得到少数善于识别物类的人。善于识别物类的人能搜集美好珍贵的物品,美好珍贵的东西就会愈增愈多,就不仅仅是十倍之数了。

【原文】

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靡而已矣!

——《荀子·性恶》

【译文】

古书上说:“不了解儿子,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不了解君王,看看他的左右近臣就知道了。”这就是相习同化的道理啊!

【格言警句 延伸阅读】

防事于未萌,避难于无形。

——【西汉】刘向

上帝要让他灭亡,必先让他猖狂。

——《圣经》

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象鹰那样高。

——【苏联】列宁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韩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

写鬼写妖

高人一等

剌贪剌虐

入骨三分

——郭沫若题蒲松龄《聊斋》联

志士惜日短,愁人嫌夜长。

——《增广贤文》

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伸能屈。

——《明贤集》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增广贤文》

孔雀开屏常显耀,蜜蜂采花不居功。

——民谚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战国楚】屈原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同类推荐
  • 重点所在(译文随笔)

    重点所在(译文随笔)

    《重点所在》延续了苏珊·桑塔格一贯的敏锐和视角的多元,在她《重点所在》这本最新的论文集中,她的目光投向了现当代的重要诗人、作家、戏剧家、舞蹈家,以及各种类型的艺术、文学形式,由于其独特的敏锐性,使得她的文章的意义不局限在某个领域,透过文章本身,我们看到永恒的人性,永恒的正义感,永恒的批判精神、永恒的激情以及永恒的冷静。
  • 我心飞翔:风丫头观鸟随笔

    我心飞翔:风丫头观鸟随笔

    本书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候鸟的迁徙,大量记录性图片反映了群鸟的生活,并附有作者的心灵随笔,让读者能够在欣赏摄影作品的同时产生心灵共鸣。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辉煌三周年:河南省南水北调通水三周年征文及新闻作品选

    辉煌三周年:河南省南水北调通水三周年征文及新闻作品选

    2017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水三周年纪念日。三年来,河南境内南水北调干线和配套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工程发挥出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本书是2008年浙江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将卡夫卡的文本世界及其背后的隐在世界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研究其“迷宫”式的形态,人的经验世界如何得到展现,拼贴与变形,以及这种变形的意义,从中体现卡夫卡对人与世界的命运、对文学艺术的功能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全能天才混都市

    全能天才混都市

    清纯校花、可爱萝莉、霸气御姐围绕左右;痴情学妹、暧昧情人、王室公主应接不暇!植物人陈尘,意外获得古武传承,从此练神功、修异能、提升境界;建势力、掌黑道、控金融且看他如何搅动乾坤,登顶强者巅峰,将众多美女一一征服!
  • 洪荒大熊

    洪荒大熊

    新书《无限仙缘》上传求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杀无生传

    杀无生传

    我明明是正道栋梁,你们竟然骂我妖邪?主角的成长是我一手策划的;反派boss也是我砍死的;数不尽的妖邪魔鬼葬送在我的剑下!你们以为能在正魔大战中取得胜利是因为什么?因为我,我砍死了老魔尊,让魔道群龙无首!你能以为能阻挡妖世入侵是因为什么?还是因为我,我泡了妖族圣女,把岳父踹回去了!就连主角追妹子关键时刻都是我在助攻,我才是最最正义的正道栋梁啊!
  • 回到古代教老公

    回到古代教老公

    现代的沐小白,自己照看宝宝,自己解决工作,自己照顾家庭,不懂事的老公只会颐指气使。一次偶然的机会,沐小白回到古代十一岁的年纪,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不过人算不如天算,阴错阳差的又嫁给这个年代的老公,就是现代的王一帆的古代。一切又回到了悲剧,但是等等,那个肯给自己洗衣服的男人,那个偷偷对自己崇拜的男人,真的是自己老公吗?现代的王一帆好像也这么做过,好吧,开始老公的改造计划,趁着没有小布丁的时候,好好地老公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加油吧,comeonbaby!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迷途之未归人

    迷途之未归人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讲述农村80、90、00的真实生活经历。希望能给有过相似经历的小伙伴们一点启发。
  • 月色下的你

    月色下的你

    嫁衣红妆,喜堂里,跟他拜堂却不是她,那些曾经对她许下的承诺,通通实现了,但很遗憾的是实现这些承诺是为了另一个女子,当她在绝望时,他出现了,他说“岸儿,你愿嫁我为妻吗?”她应了。那天新婚之夜,倾城绝世的她,在他掀开了红盖头的下一秒钟,说“可不可以别碰我?”他神情复杂的看着她“岸儿,你还想着他,是不?”她不语,算是默认了。他将她推倒,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那可不行,岸儿今夜可是我们的洞房花烛夜,我不想再等了。”她刚想推开他,浑身却没力,殊不知在她喝下的那碗粥里被下了药....
  • 最强平民NPC

    最强平民NPC

    陆晨,原名卢尘,莫名进入《星辰皇者》的游戏世界当中,成为了一个分别拥有一半玩家模板和一半NPC模板的NPC陆晨,职业是平民。等等,平民也算是一个职业吗?这不是一个最普通的群体吗?其中平民的职业介绍是“勤奋好学是良好平民的优秀品质”。等等,这不应该是好学生的介绍吗?这个游戏系统是坏掉了吗?【群号:647100191】新书已发布,书名为《我有一个假修仙系统》,欢迎大家试毒!
  • 通天

    通天

    一个普通少年山匪,机缘之下习的魔道圣典,被正道宗门弟子拒之门外后,进入到魔道宗门,并成为了一名记名弟子。在弱肉强食的修真界,他以毫无背景的身份下,如何在门派之中立足,又如何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小魔与山海内外魔头巨枭并肩存在,从而笑傲三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