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3100000034

第34章 圣贤论处世(9)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春秋末期,吴越两国开战,吴国击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在这十年中,他与农共耕,与民同乐,食不加肉,衣不重彩,礼贤下士,厚遇宾客,赈贫吊死,终于使国富而兵强,在范蠡与大夫种的辅佐下,灭掉了吴国,称霸诸侯。但范蠡深知越王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于是便离开了越国。离开后,范蠡从齐国派人送给大夫种一封信,在信中他劝大夫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大夫种还没有来得及离开,便被越王勾践逼得自杀了。范蠡后来隐居于陶地,经营商业,成为天下首富,被人称之为陶朱公。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曾经涉西河、虏魏王、擒夏说、下进陉、诛成安君、徇赵、协燕、定齐,为汉室天下立下不朽功勋,就在天下即将平定之前,曾经有一个叫蒯通的人,以大夫种和范蠡的不同命运来劝说韩信拥齐地自立为王,但韩信因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不忍背叛刘邦。但后来,由于韩信功高盖主,刘邦非常不高兴,听信了谗言,借机想杀死韩信,韩信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虽然因为上面这一番话,刘邦不仅没有杀韩信,还封他为淮阴侯,但最终韩信还是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被吕后以图谋造反的罪名杀死。

由范蠡与大夫种、韩信的不同命运可以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确实为至理名言,想想自古以来的历代君主,哪一位不是可患难而不可共享乐的人呢?但又有几位贤臣猛将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呢?遍观历朝历代曾为统治者立下过不朽功勋的贤臣谋士,又有几位能够免于身首异处的悲剧命运?这很值得我们深思。深思的结果就是:无论你曾经立下过多大的功勋,千万不要居功自傲。功成身退,功成而不居,才是真正能够得以全身而退的法门,否则,难以免于以身被戳、自取其辱的结局。

【原文】

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

——《后汉书·傅燮传》

【译文】

天下的所有祸患,无一不是由内部兴起。

【解读】

这是东汉末年的忠臣傅燮劝说皇帝的话。

东汉末年,巨鹿人张角以太平道为依托,发动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史称黄巾起义。傅燮曾与黄甫嵩一起讨伐黄巾军,就在起行之前,他上书皇帝说:“臣闻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是故虞舜升朝,先除四凶,然后用十六相,明恶人不去,则善人无由进也。”傅燮认为,像张角那样的农民起义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奸臣当道与宦官专权,若是上下同心,皇帝能够做到亲贤臣,远小人,即是国家有暂时的困难,也会在万众一心下得以解决。但若是外臣拼死在外,内臣构谗在内,使有功不能赏,有失不能罚,那么,谁还能为国家卖命呢?真到那时,国家就真的不可救了。这就是他所说的“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的意思。

让我们纵观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傅燮说的是至理名言。就以南宋为例,岳飞忠心耿耿,为收复疆土,与金国拼死拼活,但却经不起秦桧的一句谗言,最终落了个以身受戮的结局。同时,国家也遭受严重损失。

【原文】

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三国志·王昶传》

【译文】

担心人们只知道进取而不知道退守,只知道欲求而不知道满足,因此有困辱之害,悔恨之失。

【解读】

这是王昶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王浑的话。王昶,在魏文帝时曾做过散骑侍郎、兖州剌史等职,魏明帝继位后,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加封京陵侯。王昶为人做官谦虚恭谨,知进知退,是一个富有道家意味的儒家人物,他的《诫子书》也充分表明了他的这一思想特征。王昶多有精辟之言,他说:“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行之而立,身之本也。”又说:“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又说:“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患。”这些话都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这句格言,就是其《诫子书》的主旨,他劝诫儿子,不要急功近利,要知足常乐,进退适宜,只有这样才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禄。

人们一般情况下都是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但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物壮则老,物极必反,任何事情只要到达顶点,就必然要走向反面,所以,在进取的同时,其实也正是在走向衰亡,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试想在历史上那些曾经大福大贵的人,有多少能够得以善终?富贵而骄,功大而矜,这是人之常情,骄矜之下,难免会有困辱之累与悔吝之咎。因此,要想常保富贵利禄,就要明白动静适宜,进退有度的道理。

【原文】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译文】

既往之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可以努力。

【解读】

我们每个人都对往事怀念或懊悔的时候,但“往事已矣”,过去的永远不能重新回来,时光永远不会倒流。所以,只有注重当下,注视当前,展望未来才是出路。孔子还说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回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这种对待已往的态度,豁达而切近现实。西方人说:“不要再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了!”往事如风,如其让懊悔伤心毁了斗志,何不奋发向上,抓住今天,抓住机遇,迎接明天的灿烂和光明。

【原文】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尚书·太甲篇》说:“天降的灾害还可以避免,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

【解读】

人,只有奋斗不息,只有自强不已,才能实现愿望和理想。只要心中藏有希望,决不放弃,终将取得成功。倘若自己面对微渺的希望甚至成功的极大可能,都放弃了,失败就很自然。所以,古人很早就说了上面的话来警示大家。天意难测,它降下的祸端也不可揣摩,但是只要我们有理想有目标,不放弃,不抛弃,即使天灾也不能打败我们。然而我们自己自暴自弃,自己祸害自己,没有理想,没有希望,意志薄弱,即是前途本来光明也将变得黑暗。孟子的这句话很富有深意。现在演变成了“天作孽,尚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它的意思相差不远。

【原文】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

即使天下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那它也不能够生长了。

【解读】

这里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恒心,没有恒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有心下蛋无心抱”,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想要取得成功,而采取“一暴十寒”的态度是绝对不行的。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成功才会向我们招手,美好的希望才会挂在枝头。

【原文】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菩提本无树》

【译文】

人们生活处世,如果了解了并没有一定的法则,然后才体会到:其实没有固定的法则就是最好的法则!天下所有烦心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并且都有很难了却的烦心事,那么不去了却那些事情也许就是最好的一种了却方法!

【原文】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唐】王勃《上刘右相书》

【译文】

如果想要让水流清澈就必须保持水源的清澈,如果想要端正其行为(或者是末端)就必须端正其思想(或者是根本)。

【原文】

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三国蜀汉】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

【译文】

在事情发生前就预先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并且采取了应对的措施,这样当事情发生时,就不会发生危险。反之,此前没有考虑,没有应对的措施,一旦事情发生,后果就不堪设想。

【原文】

审微于未形,御变于将来。

——【宋】朱熹

【译文】

在事物还未显露时便研察其细微之处(进行推测),在将来的变化还未发生时便有防备,不是知晓事理的人谁有这本事!

【原文】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喻老》

【译文】

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原文】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韩非子 》

【译文】

招致光荣和耻辱的事,责任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

【原文】

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肖也。故人愿告之而不厌,诲之而不倦。

——《中论·虚道》

【译文】

真正的君子,常能心胸谦虚,举止恭敬有礼,不因有超群之才而把自己置于众人之上;把别人都看作贤能之士,而把自己看成不贤之人。因此别人愿意告诫他而不觉得厌烦,教诲他而不觉得疲倦。

【原文】

汝惟弗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弗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老子》

【译文】

你不夸耀自己的才能,因此,天下的人没有谁与你争才能的高下。你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因此,天下的人没有谁与你争功劳的大小。意谓君子不自骄慢好争,只尽道义之本分。不骄慢而能力无穷,不好争而功绩永固。

【原文】

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

——《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

【译文】

人有善行,很少有不自夸的;有能力,也很少有不自傲的。自夸就会掩盖别人的优点,自傲就会凌驾于别人之上。掩盖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掩盖他;凌驾于别人之上的人,别人也会凌驾于他之上。

【原文】

“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周易·乾·上九》

【译文】

“处于极尊之位,应当以高傲为戒,否则会有败亡悔恨之祸。”何以要这样说呢?夫子说:“地位极其显贵,没有比这再高的位置;身分极其崇高,没有人能亲善接近。贤人都处在下位,而无法在旁辅佐协助,因此一举一动不谨慎就会引祸上身。”……“亢”字的意义,只知进取却不知退守,只知存在却不知会衰亡,只知获得却不知会丧失。这只有圣人的智慧,能知道如何进、退、存、亡,而不失正道,只有圣人才能如此吧!

【原文】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孝经·诸侯章》

【译文】

身居高位,敬上爱下而不傲慢,尽管地位再崇高,也不会发生倾覆的危险;实行节俭,谨守法度,纵使财富再充裕,也不会奢侈浪费。处于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这样就能长久保持尊贵;财物充裕而不浪费,这样就能长久保持富有。能使富有和尊贵不离于身,然后才能安定自己的国家,使人民和乐相处。这就是诸侯应尽的孝道啊!《詵经·小雅》说:“(诸侯)要戒慎恐惧,好比身临深潭之旁,足踏薄冰之上,事事要小心翼翼,处处要提高警惕。”

【原文】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说苑·敬慎》

【译文】

地位愈高而态度愈要谦恭,官职愈大而内心却愈谨慎,俸禄愈优厚而愈要谨慎不敢妄取贪求。

【原文】

生而贵者骄,生而富者奢。故富贵不以明道自鉴,而能无为非者寡矣。

——《文子》

【译文】

生来就显贵的人,容易骄纵;生来就富足的人,容易奢侈。所以富贵之人,如果不以明白做人道理来自我反省观照,而能够不做错事的就很少了。

【原文】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周易·乾》

【译文】

乾卦九三爻辞说:“君子整天勤奋不懈、自强不息,即使夜晚也警惕戒惧,如同处于险境中而不敢松懈,这样才能免于危难。”怎么说呢?夫子说:“这是譬喻君子要增进道德、建立功业。做到忠诚信实,由此可以增进道德;对人民大兴文教,自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保持真诚,由此可以积蓄功业。所以处在上位而不骄傲,处在下位而不忧虑。因而能够整天勤奋不懈而又随时警惕戒惧,虽处险境也能免于危难。”

【原文】

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仪,以终其身,名功之从之也,犹形之有影,声之有响也。

——《尸子·四仪》

【译文】

言行有四个准则:一是遵循志向行动,时时不忘仁爱;二是运用智谋而不忘道义;三是用力办事而不忘忠诚;四是开口说话时不忘信实。终身能谨慎恪守这四个准则,功名就会相随而至,犹如形有影相随,声音必定产生回声一样。

【原文】

同类推荐
  • 话说《水浒传》

    话说《水浒传》

    本书从谜一样的《水浒传》作者、《水浒传》的人物形象、《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水浒传》的文化反思等几方面做了探究,不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而且趣味横生,描写生动,有很高的可读性。
  • 大口喝酒小声说话

    大口喝酒小声说话

    本书是一本杂文作品集,全书分为“清闲时,看点书”、“喝酒时,犯点酸”、“上进时,码点字”、“无聊时,吹会牛”、“郁闷时,怀点旧”五部分。作品有“京城杂吃”、“冬夜”、“手潮”、“周日”、“有多少爱需要表白”等。
  • 红唇与领带

    红唇与领带

    本书系台湾当代知名作家、东海大学教授周芬伶的散文自选集。作者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动,亦有精细的修饰,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读起来有忧伤,有畅快,有愉悦,有悲戚,有坚韧……
  • 当沉思穿越时空

    当沉思穿越时空

    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一本文集,收自1982年至2015年发表在省内外报刊的散文、随笔、评论、报告文学等作品计111篇,另有4部电视片解说词和文学脚本。以体裁为单元,分三辑汇编,皆为作者业余兴之所至的篇什。内容以散文、随笔为主,散文多以描述乡情、亲情、友情、民情等为主调,随笔多以叙议文艺与人生、与生活、与社会风气、与思想观念等为主调。文章虽小,但贴近现实,注重思想倾向性与文字可读性的结合。
  • 美好心态,灿烂未来

    美好心态,灿烂未来

    同样的一件事情,看问题的角度变了,结果就大为不同。幸福从心开始,快乐从心开始,希望从心开始,几乎生活中的一切美好都是从美好的心态开始的。山不过来,我们可以过去。倘若现实无法改变,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而心态改变了,就会反过来影响现实。所以说心态是你的真正的主人,心态决定你的人生走向何方。
热门推荐
  • 卿挽天下

    卿挽天下

    她,肆意洒脱,目中无人,身怀武艺,从小便受尽呵护,却在有朝一日发觉自己不过是一直被宠爱的牵线木偶;他,疏傲清冷,医武双绝,如明月清风,宁愿为她背弃天下,负尽族人;笙歌终于明白,她这一生,都中了名为花柃的毒,虽死不休,梦境中是他,梦醒时念他,即便他欺她利用她,如今他站在高台之上睥睨众人,她也容不得身边的人说句他的不是。但是唯独在这间小小的竹亭内,笙歌望着花柃如深潭古井一般深幽的黑眸,眸底唯独剩下的只有憎恶。“若是几年前,我可能会杀了你,但是如今……”她抬头看向夜空,初雪如同鹅毛一般纷扬落下,如同他们故事开始的那一夜,“……花柃,且放我走罢。”
  • 爱走薄刃

    爱走薄刃

    她是一无所有寄人篱下的孤女,她是天真甜美的洋娃娃小妹妹,她有阴森的心机和冷酷的手段。她唯一的弱点就是爱他——若是不爱他,她就彻底的无忌了,彻底的无敌了。
  • 她心头的晚莹

    她心头的晚莹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他就注定成为她心房的常驻客,她大大嘞嘞却因为他的一句话学会小意温柔,他明明有许多无可撼动的原则却一次又一次为她打破底线。他们深知自己都不会是彼此最合适的人选,却选择在这青春年华疯狂的做一回自己...(第一次写青春校园恋爱,有些表述有问题还望各路高手给我指点迷津!)
  • 最强斩仙

    最强斩仙

    极天之上,一剑斩仙;沧海之下,一指封妖;昊宇之间,一火焚魔;我辈岂是蓬蒿人,欲要成仙必斩仙!这是一个青葱少年踏上仙途,最终逆天而行,斩掉挡在前面的一切仙魔,成就万古至尊的仙侠传奇。简介老套了些,不过相信我,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 极品嘲讽系统

    极品嘲讽系统

    罗辰:我乃谦谦君子,凡事尽量多动口,实在不行再动手。某武圣:我呸!某灵尊:我呸!某妖王:+1PS:非种马,无后宫,热血青春,肆意绽放!
  • 赏金杀神

    赏金杀神

    进入盖亚空间成为赏金猎人的沈泽,本以为生活即将顺风顺水,谁曾想危险却接踵而来。为了复活女友,他接二连三的进入不同位面完成盖亚愿望。传说中的十三使徒竟然破封而出,毁灭能量不断入侵各个位面。主神空间与生肖军团接连出现,自己的记忆又被无端抹去。为了探明一切的真相,沈泽只能拿起武器选择战斗。与冥王雷利大战谜之使徒,与泰瑞尔共斗迪亚波罗……有时候真相似乎太过突然,经历无尽世界的沈泽又将何去何从?敬请关注《赏金杀神》,所有谜底即将一一揭开!
  • 老舍自传

    老舍自传

    老舍先生著述丰富,文笔生动,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老舍先生的这本自传是著名老舍研究专家、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徐德明老师权威选本,记录了老舍先生爱茶、爱花、爱猫,柔而刚的一生。
  • 许是余生将遇

    许是余生将遇

    “我姜九歌,不在乎!”“当年众叛亲离都扛过去了,这点无事实黑料我还怕么?”这是扛过全网黑,她对大众的回复的唯一一句话,让所有人印象深刻,重新认识了姜九歌。“你好,我的梦想”这是她的开始“再见,我的青春”这是她的改变爱她入骨的余长启,是她一生的遗憾......结局是悲,故事是真,爱你是无法抹去的事实余生遇你不悔......
  • 李先生的烦恼

    李先生的烦恼

    侦探戴飞先生的回忆录,一则离奇的案件,戴飞先生选择了沉默。
  • 都市除妖录

    都市除妖录

    《左传》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一个人是否会遇到他所顾忌的事,是由于他自己的气焰所招致的。妖孽是由于人才起来的。人没有毛病,妖孽自己不能起来。人丢弃正道,妖孽就自己来了,所以才有妖孽。”背弃正道的人异变成妖魔,坚守正道的人成长为除魔师。繁华都市下,阴谋,争斗,厮杀,逐一上演。新人新书,码字不易,求推荐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