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3100000038

第38章 圣贤论为政(1)

【导语】

本篇汇集整理了古代圣贤在为政方面的一些精辟论述,希望初出仕的年轻人对几个重要的为政理念有所启蒙和感悟。

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

“民惟邦本”一语,源于古文《尚书·五子之歌》的“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是说,对于百姓,只能亲近他们,而不能轻贱他们;百姓是立国的根基,根基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

民惟邦本的“邦”是什么意思呢?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说:“邦”就是国。民惟邦本,就是指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民惟邦本是中国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总纲。它从理论上阐明了人民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本思想的其他内涵如“民贵君轻”、爱民仁民、利民富民、顺民得民等,都是建立在民惟邦本的基础上,是民惟邦本在政治、道德、经济、心理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和展开。所以,把握了民惟邦本,是全面理解民本思想内涵的关键,同时,对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对进一步树立甘愿做人民公仆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⒉“德主刑辅,教化为本”的理念。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用行政权力来命令百姓,用刑罚来惩治百姓,百姓只是为了免于犯罪被戳,却没有廉耻自尊之心;而用道德教化来引导百姓,用礼制来规范百姓,百姓就会有廉耻自尊之心,而且会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走正路。

西汉刘向说:“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汉书·礼乐志》)意思是说,道德教化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而刑法只是治理国家的辅助。

“为政之体,德化为先。”(《晋书·符坚传》)意思是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是把道德教化放在首要位置。

“德,国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就能安乐,安乐就能久。”(《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意思是说,道德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而又不受破坏,这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以德治国百姓就能安乐,百姓安乐国爱才能长治久安。

一个社会固然需要制度、法律等来维系正常运转,但决定人们日常行为和社会活动的最本质、最深层因素还是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和文化价值观。一个人若无羞耻,无所敬畏,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道德是一国之基,是为人之本,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一种无限的力量,是国家的颜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是关系到党、国家和人民命运前途的大事!从目前社会上出现的道德滑坡的严峻形势来看,不赶快惊醒,不赶快建立社会道德价值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不在德治上花大气力,真的不行了!

⒊为政以正,廉政勤政的理念。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意思是说,政的本质就是正。为官者带头走正路,下面的人谁敢不走正路?孔子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意思是说,为官者自身正了,对于治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正自身,又怎么去正他人呢?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意思是说,为官者自身正了,不用命令,百姓就会自愿去做,自身不正,即使强迫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为官者如何正自身呢?孔子又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以道德来治理政事,就可以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安居于所在的位置上,而别的星辰都围绕着它。也就是说,只要为政以德,就会受到大家的拥护,并自觉地团结在他的周围。

清张廷玉说:“为官第一要廉。”南朝颜延之说:“清者人为之正道。”《周书·裴侠传》里说:“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宋苏轼说:“至公大义之为正。”清张伯行说:“人只有一个公私、天下只有一个邪正。”清汪汲说:“‘公私’两字,是宇宙人鬼关。”“人生一大罪过,只在自利自私四字。”(民国《古今格言》)“有公心必有公道。”(晋·杨泉)“公生明,廉生威。”(清·李煜)“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清·刘鹗)“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从以上至理名言中足以可见,廉政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

清正廉洁,拒贪拒贿,为民惜费,办事公道,是廉政的基本条件和内涵。东汉杨震不受故人幕夜所赠之金,对赠金人讲:“天知、神知、我知、尔知,何谓无知?”他成为私下拒贿的典范,而这“四知”也成为后世廉吏的座右铭。对当今的官吏也很有震撼作用和教育意义。

勤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成功地开创基业和励精图治与居官奉职的勤政者的操劳付出是分不开的。国事、公事为先,是历代勤政者共有的思想基础。范仲淹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是这种思想的升华。“尽忠守职”也是历代勤政者的又一共同特点。“鞠躬尽瘁”是勤政者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突出表现。诸葛亮立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操抒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人民的好总理******日理万机、克已奉公、********的好榜样焦裕禄、人民公仆孔繁森等等,他们的可歌可泣的精神激励着广大立志兴邦的为政者奋发进取,他们事必躬亲,勤苦自励,任劳任怨,不懈奋斗。一心为民,反映了勤政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的奉献精神。受到人民的永远怀念和赞颂,也是广大为政者学习的楷模。

本篇共编入了10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包罗所有为政之道。然而,这些圣贤至理名言对今天颇有借鉴意义。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原文】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译文】

对于百姓,只能亲近他们,而不能轻贱他们;百姓是立国的根基,根基稳定了,国家才会安宁。

【原文】

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

——《管子·霸言》

【译文】

争夺天下,必须先争取人心。明白大局的人得到人心,专注小计谋的人失去人心。

【原文】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一切为着使老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得了。

【原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译文】

人民最为重要,江山社稷次之,国君为轻。

(这是“民本”思想,就是把老百姓看做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存在以民心向背来决定,只要有老百姓的支持,即使国家灭亡了也将复兴。没有老百姓的拥护,国家就是完整,统治也将难以为继,国运也将衰竭。唐太宗李世民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原文】

文子问德仁义礼。老子曰:“德者民之所贵也,仁者人之所怀也,义者民之所畏也,礼者民之所敬也。此四者圣人之所以御万物也。”

——《文子》

【译文】

文子请教关于德、仁、义、礼的学问。老子说:“德是百姓所崇尚珍重的,仁是百姓所仰慕向往的,义是百姓所崇敬佩服的,礼是百姓所恭敬端肃的。这四个方面,是圣人用来统领万物的。”

【原文】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说苑·建本》

【译文】

老百姓是统治者的主宰。百姓辅佐他,他的国家就强大。反之,百姓反对他,他的国家就要面临危殆,如果百姓背叛他,那他的国家只有灭亡了。

【原文】

国以人为本,害其本则非国;神以人为主,虐其主则非神。

——《册府元龟》

【译文】

国家把百姓作为根本,如果伤害了根本,那么国家就不能成为国家;神灵把百姓作为自己的主人,如果虐待主人,那么神灵就不能成为神灵。

【原文】

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

——【北宋】程颐《二程集·遗书》

【译文】

百姓可以明达,不可以愚弄;百姓可以教育,不可以威吓;百姓可以顺从,不可以强迫;百姓可以役使,不可以欺压。

【原文】

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凡居于上位者,简士苦民才是谓愚,敬士爱民者是谓智。夫愚智者,士民命之也。故夫民者,大族也,民不可不畏也。故夫民者,多力而不可失也。呜呼!戒之哉!戒之哉!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必能为善矣。故民不善也,吏之罪也;吏之不善也,君之过也。

——【西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译文】

百姓,是历代的根本,是不能欺辱的。凡是处于高位的人,如果怠慢士人,劳苦百姓,就是愚蠢,而尊敬士人爱惜百姓就是明智。无论是愚蠢还是明智,都是以对士人和百姓的态度而决定的。所以百姓是巨大的群体,是不能不让人敬畏的。所以百姓具有巨大的力量而不能与之抗衡。唉!应该有所警戒啊!应该有所警戒啊!和百姓为敌的人,百姓一定会战胜它。如果君主能够做善事,那么诸官吏也一定能做善事;官吏能做善事,那么百姓也一定能做善事。所以百姓为恶,是官吏的罪过;官吏为恶,就是国君的罪过。

【原文】

蛟龙,水虫之神者也,乘于水,则神立;失于水,则神废。人主,天下之有威者也,得民则威立,失民则威废。蛟龙待得水而后立其神,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

——《管子·霸言》

【译文】

蛟龙是水中动物中的神物。利用水,它的神威就能显示出来;失去水,它的神威就显示不出来。君主是天下有威势的人,得到人民的拥护,它的威势就能树立,失去人民的拥护,它的威势就不能树立。蛟龙要待有水才能显示出它的神威,君主要待获得人民的拥护才能树立它的威势。

【原文】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者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译文】

我们的祖先大禹曾有训示:对待百姓,要亲近他们,而不能卑视他们。百姓是立国的根本,根本巩固了,国家才会安宁。在我的眼睛里,那些所谓愚蠢的男女百姓都胜过我。一个人有许多失误,易招致百姓的怨恨,岂能在失误铸成大错时才去考虑?应该在细微而不易发现的时候引起警觉。我面对亿万百姓,常像用一根朽烂的麻绳驾着六匹马那样心惊胆战,作为百姓的管理者,怎么可以不谨慎、不小心呢?

【原文】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孟子·离娄下》

【译文】

禹、稷处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孔子认为他们很贤能。

(传说尧时发大水,命令大禹去治水,因为水灾严重,大禹工作繁忙,多次经过家门口都不进去看望。大禹以工作为本,以民生疾苦为己忧,以仁德道义征服了天下的人,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故能实现王图霸业,声明久播,流芳百世。)

【原文】

为国(治理国家)者以民为基(根基),民以衣食为本。

——《三国志·华歆传》

【译文】

治理国家的人应该以老百姓作为根基,而老百姓的生活则以丰衣足食为根本。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人家,不远千里到来,将有什么有利我国吗?”孟子回答道:“大王为什么讲利?有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有什么有利于我国,大夫们说,有什么有利于我家,士和庶人们说,有什么有利于我们,(这样)上下互相求利,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原文】

(梁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译文】

孟子拜见梁襄王……梁襄王突然问孟子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孟子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梁襄王)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孟子回答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

【原文】

(齐宣王问孟子)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译文】

齐宣王问道:“要有怎样的德操才能施行王道呢?”孟子答道:“用安抚人民的方法去实行王道,那是没有谁能阻挡得了的。”

【原文】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自身。”

【原文】

孔子曰:“得之身者,得之民;失之身者,失之民。不出于户,而知天下;不下其堂,而治四方。知反之于己者也。”

——《群书治要·尸子·处道》

【译文】

孔子说:“修养自身有所得的人,就能得到民众;不修养自身有所失的人,就会失去民众。不出门户,而能知道天下的事情;不走下殿堂,而能治理好四方,就在于知道加强自我修养。”

同类推荐
  • 露珠上的太阳

    露珠上的太阳

    洪立于1983年在《朔方》发表诗作,写诗已三十多年,《露珠上的太阳》却是他的第一部诗集。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荷塘月色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荷塘月色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丛书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作品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大家小集:冰心集

    大家小集:冰心集

    本书精选冰心1919年至1993年间所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等作品。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热门推荐
  • 梦境挣扎

    梦境挣扎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而若是连佛本身都是虚妄,那何为现实?有没有人告诉你,你现在所处的现实是一场梦。身处其中,即便长生不朽,也不过是别人梦里短短的一瞬。当一个个恐怖的梦境缠绕着所有人,所有的喜怒哀乐在“他”看来不过是场无聊的游戏,生老病死也只是他制定的规则。在这个规则以内所有一切逃脱不了,迷失其中,所有人类认为自己便是现实。一梦醒来,一个普通的少年悚然发现这一切的虚幻,带着所有的疑惑,他唤不醒别人,却反被认为精神病。世人皆醉我独醒,面临着这个梦境规则的追杀,他四处躲藏,流浪漂泊。在人类看不到的角落为了正真的清醒而战。
  • 君临天下:妖孽赖上女皇

    君临天下:妖孽赖上女皇

    被亲生妹妹背叛,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了。穿越就穿越,还成了一个皇子?喜怒无常,手段血腥,这真的是她?端木梓莘表示很头疼。还喜欢当朝王爷?这点端木梓莘倒是表示了解,毕竟,原主只是女扮男装。不过既然她来了,那么那个什么王爷就可以抛到一边了。嗯?反被缠上?无视,赶走。王爷走了,突然冒出这个妖孽是闹哪般?偏偏还一身金线织成的长袍,怕自己不够显眼?端木梓莘表示,自己喜欢金子并不代表自己喜欢金色。某妖孽立马换成一身白衣。没有丝毫违和感,符合她的审美观念,可以留着养养眼。只是端木梓莘没想到,这一留就是一世…
  • 虎在异界修神仙

    虎在异界修神仙

    沈虎十死一生的危险情境之下,打进基因诱变剂,身体里带着最顶尖的科技穿越到了异界,一个古朴的修仙世界,且看沈虎如何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闯出自己的天地。
  • 秘境探宝

    秘境探宝

    上世纪初,某国元首野心勃勃,企图征服世界。由于该国当时经济正在走向崩溃,元首为了有足够的资金和武器来支撑其征服世界的野心,便想到了东方传说中的宝物“龙珠”。传说“龙珠”可以凭空复制一切物品,元首派人打探出“龙珠”的下落后,又派了一批西方魔法师前往东方夺取“龙珠”。元首派出的这批魔法师没能打败守护“龙珠”的东方道士,元首便想到了“以华制华”的办法。元首派人在东方寻找能够帮助他夺取到“龙珠”的术士,最终选定了三个人。一个是擅长符咒和法术的少年居士秦风;一个是钻研金丹和法宝的游方道士吴明;一个是精通奇门遁甲的官家小姐王岚。秦风、吴明和王岚或受胁迫,或受利诱,最终皆与西方魔法师一起组队为元首窃取“龙珠”,开启了一场奇幻之旅。。。。。。
  • 雨后绽放

    雨后绽放

    她叫纪劰,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纪家千金,因为年幼喜好音乐却因父母阻拦,易容变装,离家出走,成为普通的中学生。他叫叶明,学校校草,叶家少爷,同时也是纪劰的房东合租人。——————————————当含苞初绽的时候,众人不肖,嘲讽。当破茧成蝶的时候,谁与争疯?
  • 塔罗牌的秘密

    塔罗牌的秘密

    一段没法释怀的爱情,一件看似结案却隐藏着极深背景的案件,在真相和情理面前,天平偏向于谁,没有人能逃避这场用生命做赌注的游戏,在这个偏远的小山庄里,人性的善良和丑恶不断交替地展现在蔚蓝的天空下,这场悲剧中,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谁才是真正哭泣的那个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罗的打卡日记

    斗罗的打卡日记

    (新人作品,不喜轻喷)闲散小青年一朝穿越到了斗罗大陆。本以为又是稀里糊涂过完一生,谁知打卡小辅助莫名上身。“叮,打卡:斗罗降生恭喜宿主获得新人大礼包一份。”(魂师大赛以前偏原著,之后看情况发展)PS:大家要是真的很想喷,别忍着,手下留情就好。能提意见最棒。
  • 异世重生:废材五小姐

    异世重生:废材五小姐

    她“冷艳玫瑰”沐紫情世界第一的金牌杀手,惨遭爱人与好友的背叛,穿到了青龙国沐府的五小姐身上。天生废材?看她如何打败沐家长老;天生无灵力?那她的全属性灵力怎么来的;样貌丑陋?看她倾国倾城的样貌。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奥秘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奥秘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江湖怪谈

    江湖怪谈

    月明中天、鱼沉湖底,淡淡地就如寒暄那张永远也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这个世界上似乎本就没有他关心在意的事情,就是他的生死也一样。可是花如雪呢?长安最繁华地带一个红尘中的女子,又怎么能成为他的死穴?他们之间本就不是同路人,可却是紧密相连。他是武林公敌,各大派锲而不舍地追杀,但却是连面也不曾见到。可明月呢?她本是阻止他的杀戮,却怎地为他泪水长流?而秋凤凤又与他有什么关系?为何一再为他宁愿舍去生命?断亭边,他抱着奄奄一息的明月:她说:如果让我选择我依旧愿化作一叶浮萍尾随你此生他说:我答应你他又说:请让我再为你抚一曲如果真有来世我希望我们不再相遇就不再有痛苦和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