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3100000039

第39章 圣贤论为政(2)

【原文】

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仪表),民者景(同影)也,仪正而景正。”

——《荀子·君道》

【译文】

请问如何治理国家?回答说:“我听说过如何修养自身,不曾听说过如何治理国家。君主好像日晷,百姓好像日影,晷正影子就正。”

【原文】

婴闻之,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

——《晏子春秋》

【译文】

晏婴听说,统治者行政要从民众出发,谦卑但不失去尊严,以旁法行政但却不失去正义,以民众作为国家的根本。

【原文】

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故反义而谋,信民而动,未闻存者也。

——《晏子春秋》

【译文】

道义,谋事的法宝;百姓,成事的根本。’所以不符合道义去谋事,背弃百姓去行动,我没有听说过生存下来的。

【原文】

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春秋齐】管子

【译文】

齐国的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原文】

民者,君之本也。

——《春秋·谷梁传》

【译文】

人民,是君主的根本。

【原文】

天下民为主,君为客。

——【清】黄宗羲

【译文】

天下百姓是国家的主人,君主是客。

【原文】

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君亦一民也,且较之寻常之民而更为末也。

——【清】谭嗣同《仁学》

【译文】

君主是次要的,老百姓才是根本。世界上没有因为次要的牵累根本的,又怎么可以由于君主反而牵累了老百姓呢?……君主也是一员,况且和寻常的百姓相比更为次要。

【原文】

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民恃衣食,犹鱼之须水;国之恃民,如人之倚足;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

——【北齐】刘昼

【译文】

穿衣吃饭是人民的根本,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依靠衣食,像鱼儿需要水;国家依靠人民,好像人民依仗脚;鱼没有水就不能生存,人失去脚一定不能走路,国家失去人民也不能安定。

【原文】

国以民为本,无本安得有国乎?重社稷必爱百姓也。

——【南宋】吕祖谦《东莱别集》

【译文】

国家以百姓为根本,没有百姓怎么能有国家?重视国家一定要爱护百姓。

【原文】

臣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帝兴王成,未有不得民而能立邦家之基也。得民有道,仁之而已。省徭役,薄赋敛,益蜀其疾苦而使安之,使民力有余而其心油然知厚德之抚我。

——【南宋】范成大《范成大佚著辑存》

【译文】

我听说过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定,帝王的兴起,王业的成就,没有不是得到百姓的拥护,才能建立国家的根基的。得到百姓的拥护有方法,就是对待他们仁爱。减轻徭役,减轻赋税,免除他们的疾苦而使他们安定,使百姓财力有余,他们心里自然而然地就会知道君主的厚德在抚慰他们。

【原文】

民者国之本也,惟本固而后邦宁,邦宁而后国治。是以自古帝王,又贵能保民育人,乃可以受天享国者。

——【唐】张九龄《千秋金鉴录》

【译文】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而后国家才能安定,国家安定而后才能得到治理。所以自古以来的帝王,又重视能够保护养育人民,这才可以成为受命于天在位长久的人。

【原文】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

——《荀子·王霸篇》

【译文】

统治国家的人,能得到百姓为之从事生产,国家就富庶;能得到百姓甘愿为之牺牲,国家就强盛;能使得人民称颂赞誉的,国家就荣耀。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天下的人都会归附他;失去了这三个条件的,天下的人就会背叛他。天下归附他的称王,天下背离他的叫灭亡。

【原文】

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

——【汉】王符《潜夫论》

【译文】

国家以百姓作为根基,位尊者以位卑者为根本。

【原文】

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立已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舍其本。得其未而舍其本,不闻安居。

——《吕氏春秋·用众》

【译文】

凡君主能够得以立,就在于他是众人的出色代表。被立为君主后却舍弃了众人,是得其未而舍其本。得其未而舍其本,没听说有安稳居其位者。

【原文】

高以下为基,鸿以纤为积,君以民为依,理以事为丽(附着)。

——【明】王夫之《诗广传》

【译文】

高地以底部作为基础,强盛以细微作为积累,君主以百姓作为依靠,道理以具体的事情作为依附。

【原文】

大霸主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固国,本乱则国危。

——《管子·霸言》

【译文】

霸主都是以人为统治根本作为施政开始的。以人为本,国家政权就稳固,不以人为本,国家政权就危险。

【原文】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尽心下》

【译文】

诸侯有三样宝贝:土地、人民和国家政务。把珍珠、美玉看成宝贝的人,灾祸就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2、德主刑辅,教化为本。

【原文】

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

——《汉书·礼乐志》

【译文】

道德教化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而刑法则是治理国家的辅助。

(这是刘向的一句话,它充分体现了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对于德与刑的关系,孔子极力主张“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用政令来诱导人们,用刑法来惩罚人们,只能使人们因不敢犯法而免于被戳,但却不能使人们知道羞耻;但如果用道德来劝诱人们,用礼乐来教化人们,人们不仅会有廉耻之心,也能心悦诚服。)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君子的操守,从修养之身开始,然后去影响别人,从而使天下太平。”

【原文】

为政之体,德化为先。

——《晋书·苻坚传》

【译文】

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是把道德教化放在首要位置。

【原文】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汉书·贾谊传》

【译文】

礼仪法规的作用是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规范人们的行为,法令的作用则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再进行处理。

(贾谊认为:“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道德教化与法律制裁是统治者巩固政权,稳定统治不可或却的两种重要手段,虽然礼与法在社会作用上有根本的不同,礼的社会功能是防患于未然,法的社会作用是惩治于已后,但这恰好一内一外,一前一后,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统治策略,礼离不开法,法离不开礼,只有礼法并治、刑德兼用,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会因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会知道羞耻并且可以走上正善之途。

【原文】

子曰:“上好礼,****易使也。”

——《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要是重视礼仪道德,那么百姓就好管理统治了。”

【原文】

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原文】

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周易·旅》

【译文】

君子明察审慎地动用刑罚而不拖延狱讼。

(善于治国的人,对刑罚一定很慎重。为政以德不以刑,是古代仁人志士的追求。如果推行仁政,以德治国,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老百姓只会歌颂拥护,哪里还会反抗?即使非用刑不可,也是非常审慎,不会轻易使用。当政者不能掉以轻心。)

【原文】

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译文】

礼仪用来推行道义,信用用来保持礼仪,刑律用来纠正邪恶。

【原文】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为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管子·牧民》

【译文】

国有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不稳;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不稳还可以扶正;危险还可以挽救;颠覆还可以再起;只有灭亡了,那就什么办法都没有了。什么是四维呢?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有礼,人们就不会超越应守的规范;有义,就不会妄自求进;有廉,就不会掩饰过错;有耻,就不会趋从坏人。人们都不越出应守的规范,统治者的地位就安定;不妄自求进,人们就不会巧谋欺诈;不掩饰过错,行为就自然端正;不趋从坏人,邪乱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原文】

人须是有廉耻。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耻便是羞恶之心。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今有一样人不能安贫,其气销屈,以至立脚不住,不知廉耻,亦何所不至。

——【明】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

【译文】

人应该具有廉耻之心。孟子说:“羞耻心对于人关系重大。”耻就是羞恶的心理。人具有羞恶之心,才能知道有些事情不应该做。现在有一种人不能安于贫困,他的意气就会消失屈服,以至于不能立身处世,不知廉耻,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做得出来。

【原文】

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墨子·天志上》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义就能生存,没有义就会灭亡;有义就会富足,无义就会贫困;有义就会安定,无义就会混乱。

【原文】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荀子·荣辱》

【译文】

荣誉与耻辱的根本区别,安危与利害的根本标准是:先义而后利的人光荣,先利而后义的人耻辱;得到荣誉的永远通达,得到耻辱的永远穷困;通达的人永远制服别人,穷困的人永远被别人制服,这就是荣誉与耻辱间的根本区别。

【原文】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克其欲利也。故义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

——《荀子·大略》

【译文】

义和利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两种欲望。虽然是尧、舜那样的圣人也无法去掉百姓希望得到利的欲望,然而能使百姓贪图利的欲望不超过喜好义。虽然是桀、纣那样的暴君也不能去掉百姓的好义之心,然而能使民好义不胜其好利。所以,义胜过利是安定的时代,利胜过义是混乱的时代。君主重视义就会使义胜过利,君主重视利就会使利胜过义。

【原文】

夫化之以德,理之上也,则人日迁善而不知;施之以政,理之中也,则人不得不为善;惩之以刑,理之下也,则人畏而不敢为非也。刑则在省而中,政则在简而能,德则在博而久。德者,为理之本也;任政非德,则薄;任刑非德,则残。故君子务于德,修于政,谨于刑。固其忠以明其信,行之匪懈,何有不理之人乎!《诗》云:“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忠经.政理章第七》

【译文】

用道德教化天下臣民,这是治理国家的最佳办法。因为使用这样的办法,民众就会不知不觉地日益向好的方面发展;用政策法律来管理国家,这是治理国家的次等办法。因为采取这种办法,民众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不得已按照规定好的条例去办,以求得向好的方面发展;动用惩罚的手段治国,这是治理国家的最差的办法。因为采取这种办法,人们容易产生畏惧感,而不敢再为非作歹了。用惩罚治国,应该尽量减轻刑罚的使用,并做到用刑适度。用政策治国,讲求政令的精简有效。以德治国,讲求道德推行范围的广泛和时间的持久。德治应该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法。如果用政令法规去统治社会而不讲德治,就会使人情变得淡薄。如果使用法制治国,而不注重道德教化,就会使民风变得残忍。因此,君子首要的任务应该是以德化民,适度地辅以政令手段,并小心谨慎地使用刑罚。只要因循忠道,并且坚持不懈,那么哪儿还会有什么统治不好、管理不好的人呢?《诗经》上说:“实行政令很宽和,百样福禄就会汇集。”

【原文】

法贵简而能禁,刑贵轻而必行

——【清】梁章钜

【译文】

刑法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是维护政权的必要的重要的手段,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手段。

【原文】

治之经,礼(法)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正四海平。

——《荀子·成相》

【译文】

治理国家有准则,就是法律和刑罚,君子守礼修养好,百姓守法国安宁。提倡美德慎用刑,国家安定四海平。

【原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译文】

道是时刻不能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即使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谨慎检点,不敢疏忽。在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恐慌惧怕,不敢怠惰。

【原文】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论语 ·子张》

【译文】

同类推荐
  • 风雪莫斯科

    风雪莫斯科

    1941年10月2日,德国陆军元帅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发起进攻,就此拉开了二战德军第一次大失败的序幕。
  • 常春藤诗丛华东师范大学卷·宋琳诗选

    常春藤诗丛华东师范大学卷·宋琳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上)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上)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对于培养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书精选了部分中学生的作文,以阅读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中学作文写作有很好的帮助。
  • 当一棵小草有了梦想

    当一棵小草有了梦想

    本书精选了青春作家的数十篇成长类经典短篇作品,抒写了青葱少年时光里的美好和遗憾、困惑与蜕变,给青少年以正确的引导。
  •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这是一本当代最为传奇的诗人海子的诗传,主要讲述了诗人海子的一生,从他生命的开始讲到最后留有许多疑团的自杀。里面穿插了海子的诗,增加了此书的可看性和收藏价值。是每一个海子迷不可错过的传记。
热门推荐
  • 什么时候微风吹过

    什么时候微风吹过

    角落里的沙不会被阳光照耀,流下的泪也永远不会是最后一滴
  • 神魔之恋—天城篇

    神魔之恋—天城篇

    “就算全世界不同意我们在一起,我也不会在意,我会冲破世俗的枷锁,只愿与你在一起。”“不,梦儿,对不起,我不能这么自私,天城不能没有我,对不起,梦儿。”自从夏晟骁与梦儿分手后,天城每隔几天就会出现命案。出于无奈,只好求救于居住在研兮山的封家,封家家主想让命香瑞雪历练,就把这件事交给香瑞雪处理。
  • 都市生死簿

    都市生死簿

    仙界小混混洛川死后竟重生到了地球,而且他发现手里还死死抓着一本蓝底黑字线装本书籍,书名——生死簿!当洛川一步步发掘它的功用后,无论天上还是地下都再也没法安宁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之全能掌门

    修仙之全能掌门

    孤儿黄炎玩网游意外重生异世,闭关全门修炼提升技能,下山历练激斗宿敌山洞斗蛇得宝物,霸气归来一统千羽门,驱除尸毒斗僵尸凶魂解救天下苍生,踏仙途称雄。
  • 最强魔少

    最强魔少

    溪风桥上,红衣染血,卿之血,便是吾之泪。血泪落地,魔尊重生!若为情故,天地可杀!若为义故,神魔可灭!吾道,以战止战,以杀止杀!
  • 有钱谁还谈恋爱呀

    有钱谁还谈恋爱呀

    【快乐的一只小沙雕x关爱沙雕协会会长】路之瑶穿越成为了狗血娱乐圈女主,喜提优柔寡断小圣母人设被全家吸血,被公司压榨,被同行欺负,被渣男劈腿对此路之瑶表示:和前男友分手后,我完成了我的梦想。成!为!富!婆!我要蹦最野迪,涂最贵的口红,吹最自信的牛皮。谁也管不了老娘。楚辞:可是我想谈恋爱。/委屈巴巴~路之瑶:不,你不想。【苏爽甜轻松搞笑沙雕文只求博君一笑】【不要跟我讲逻辑,因为我讲不过你】【女主美美美男主宠宠宠请勿深究】
  • 魔法学院之北上岸花

    魔法学院之北上岸花

    “小恶魔,你究竟是谁?”结城问。“你创造出的人。”蓝回答,她笑得很是邪恶。“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所以我是最了解你的人。”女主与恶魔的伴行,错综复杂的关系,魔法学院的兴亡盛衰,背叛的感情,王国覆灭的原因,长久的阴谋爆发…糅合在一起,究竟会展现怎样的故事呢!
  • 小妖,让本君欺负下

    小妖,让本君欺负下

    一棵寂寂无名的小草妖,一个被毁了肉身的魔君大叔,一位天人般的仙尊师父,外加一只害羞的白兔师兄和冷面表哥,这修仙的道路春色好不灿烂。星沉月落,风云变幻,当她体内的魔君被发现时,当仙门要将她与魔君一道驱散魂魄时,魔与仙,大叔与师父之间终究谁才是她最深爱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龙合一

    九龙合一

    本人首发作品,有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点.本作品以上古九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