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3100000045

第45章 圣贤论为政(8)

不久被封为中书令,回家后面带忧色,他的母亲很奇怪,问他这是为什么,文本说:“我既非元勋又非先王旧臣,承受了朝廷过多的宠信和荣耀,责任重、官职高,因此忧惧。”亲戚朋友有来庆贺的,文本就说:“现在只接受哀悼,不接受庆贺。”又有人劝他置产业,文本叹息说:“我南方一平民百姓,空手进京,当初的愿望,不过做个秘书郎、县令而已。没有战功,仅仅凭着文章官至中书令,这已经到了极点了。承受那么重的俸禄,已经很不安,哪里谈得到再置产业呢?”对他置产业的人感叹着退下了。

【原文】

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

——《三国志·蜀书》

【译文】

爵位高的人忧虑必然深,俸禄多的人责任心必然重。

【原文】

致治之术,先屏四患,乃崇五政。一曰伪,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四者不除,则政无由行矣。俗乱则道荒,虽天地不得保其性矣;法坏则世倾,虽人主不得守其度矣;轨越则礼亡,虽圣人不得全其行矣;制败则欲肆,虽四表不能充其求矣。是谓四患。兴农桑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是谓五政。

——《申鉴 》

【译文】

达到政治清明的方法,先要除掉四患,才能推行五政。四患是:一是虚伪,二是营私,三是放纵,四是奢侈。虚伪就会扰乱风俗,营私就会破坏法令,放纵就会逾越正轨,奢侈就会败坏规章。这四大祸患不除,那么德政也就无从施行了。风俗混乱,道德就要沦丧,即使是天地,也不能保全人们的本性;法制破坏了,社会就要崩溃,即使是君主,也不能坚持守卫那些法度;常规被逾越了,礼仪就跟着消亡,即使是圣人也不能维护正道;规章败坏了,欲望就会横行无忌,即使国土辽阔四方,也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这就叫做「四患」。提倡耕织来养育人民,明察人们的喜爱和憎恶来纠正习俗,宣扬礼乐典章来昭示朝廷的教化,建立军备来确保国家的威严,严明奖赏惩罚来统理国家的法律。这就叫做「五政」。

【原文】

太公曰:“将有三礼。冬日不服裘,夏日不操扇,天雨不张盖幕,名曰三礼也。”

——《六韬》

【译文】

太公说:“将帅要率先遵守‘三礼’的礼法。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执扇子,下雨天不张伞盖,以与士卒同甘共苦,这就是将帅遵守的‘三礼’。”将帅不亲身力行礼法,就无从了解士卒的冷暖。

【原文】

夫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

——《刘廙政论》

【译文】

治理政事,没有比使官即清廉更好的了。

【原文】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译文】

对于那些能够竭尽忠诚,泽被当时的人,即使是仇人也一定要加以奖赏;对于那些违犯法令,懒怠轻慢的人,即使是亲人也一定要惩罚。

(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诸葛亮的话。)

【原文】

以言取士,士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

——《梁书·武帝纪上》

【译文】

若根据言论来选拔士人,士人必然粉饰其辞;若根据行为来选拔士人,士人必然竭尽其行。

【原文】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论语·颜渊》

【译文】

季康子患虑鲁国多盗,求问于孔子。孔子对道:“只要你自己不贪欲,纵使悬令赏民行窃,他们也不会听你的。”

【原文】

君不密(细致),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隋书·贺若弼传》

【译文】

君主要是不能缜密,就会失去臣下;臣下要是不能缜密,就会丧失性命。

【原文】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宋史·赵普传》

【译文】

刑法是用来惩罚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功劳的,这是古往今来共通的道理。况且,刑罚与赏赐是天下人的刑罚与赏赐,并不是陛下您一个人的刑罚与赏赐,您怎么能以个人的喜怒来独断专行呢?

(这是北宋初年宰相赵普劝说宋太祖赵匡胤的话。)

【原文】

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

——《元史·刘斌传》

【译文】

为官应当清廉公正,严持操守,不要因贪财而导致丧身家败。

【原文】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汉】黄石公

【译文】

恪守信义而无半点改变,受到嫌疑,而能居义不反顾。

【原文】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汉】黄石公

【译文】

志向坚定绝不动摇,以此建立理想的功业,勤勤恳恳不断追求完美,以此使人身心与功业立体交叉以完善。

【原文】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译文】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

【原文】

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元】张养浩《为政忠告》

【译文】

在职勤勤恳恳,尽忠做事,离开岗位则谦虚谨慎地去反省。

【原文】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

我做的事后人会褒贬不一,但我认为是有价值的,不论别人如何评价都坚持做下去。

【原文】

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加惕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虽陷刑戳可也。

——《荀子·修身》

【译文】

懒惰怕事,没廉没耻,只贪图吃吃喝喝,那样就叫做坏的年轻人;再加上放荡凶悍而不驯服,阴险狡诈而不尊敬长者,这就是坏透了的年轻人;这样的人虽然被杀头也是罪有应得。

【原文】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尧曰》

【译文】

孔子说:“君子使百姓得到好处,而自己不浪费;使唤百姓,而百姓不怨恨;追求仁义,而不贪图财利;性情安宁,而不骄傲;态度威严,而不凶猛。”

【原文】

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

——《资治通鉴·隋记》

【译文】

自古以来,没有爱好奢侈而能长久的帝王。

【原文】

乱其教,繁其刑,其民迷惑而堕焉,则众而制之,是以刑弥繁而邪不胜。

——《荀子·宥坐》

【译文】

使道德教化混乱,使刑罚更加苛重,那么老百姓就会因为动辄得咎,无所适从而变得怠惰,于是国家又因此而制裁他们,因而导致刑罚更加繁苛而奸邪刁猾之徒却不能消除的恶果。

【原文】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宋】赵匡义

【译文】

你有你的俸禄可以收取,(还要)去搜刮民脂民膏,天底下的百姓是好欺负的,(但)上天的神明是不可欺负的。

【原文】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避私怨。

——《墨子·尚贤》

【译文】

有能力的就举用他,没有能力的就罢黜他。

【原文】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周官》

【译文】

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原文】

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

——《后唐书·魏征传》

【译文】

天下的事情,既有善又有恶,多任用善人国家就会安宁,多任用恶人国家就会混乱。位在公卿的高官,也有喜爱与憎恨的情感,对自己憎恨的人就只见他恶的一面,对自己喜爱的人就只见他善的一面。对喜爱与憎恨的问题,不得不详加审慎,如果能够做到喜爱一个人却能看到他不好的一面,憎恨一个人却能看到好的一面,毫不犹豫地去除邪恶,毫无二心地任用贤人,国家就能兴旺发达。

【原文】

名与利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四十四章》

【译文】

名声和生命相比哪一样亲切?生命和货利相比哪样一样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样为害?过分的爱名就必定付出重大的耗费;丰富的货藏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能保持长久。

【原文】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

——《孟子·离娄》

【译文】

孟子说:“可以获取,可以不获取,获取了损害廉洁,还是不获取;可以施与,可以不施与,施与了损害恩惠,还是不施与。”

【原文】

人君能俭,则百官化之,庶民化之,于是官不扰民,民不伤财;人君能俭,则因生以制取,因取以制用,生十余一,取三余一,于是……可使菽粟如水火,金钱如土壤,而天下大治。

——【清】唐甄《潜书·富民》

【译文】

国君做到节俭,就会使百官受到感化,这样官吏不侵扰百姓,百姓不损伤财富;国君做到节俭,就能凭借生而节制取,凭借取而节制用,生出十而节余一,取用三而节余一……这样,就能使菽粟多得像水火,金钱多得像土壤,天下就会太平。

【原文】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明】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译文】

不廉洁就会无所不拿,不知羞耻就会无所不作。

【原文】

斗子文三舍令尹,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粮一筐以馐子文。至于今,令尹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返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是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

——【宋】真德秀《政经》

【译文】

斗子文三次作令尹而三次离职。家里没有一天的积蓄,是因为他体恤百姓,俸禄家产都给了百姓了。楚成王听说了子文吃了早饭没有晚饭,便每天早晨送给他干肉一块,干粮一筐,以为作饭食。到现在,成王还是要给他令尹的俸禄。成王每送给他俸禄的时候,子文必然逃跑,待成王不送了,子文才回来。有人对子文说:“人们生下来都在追求富贵,你却逃开他,这是为什么呢?”子文回答道:“所以要当官从政,那是为了保护爱惜百姓。现在百姓好多缺吃少穿,而我却取得财富,是看着百姓劳苦而自己捞得好处,这就离着灭亡不远了,我是逃离死亡,并不是逃离富贵。

【原文】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寘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

【译文】

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把它献给(国相)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雕琢玉器的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所以敢献给你。” 子罕说:“我把不贪作为珍宝,你把玉作为珍宝;如果(把玉)给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宝。” 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璧玉,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于是,子罕把这块玉石放在自己的手里,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卖出去后,把钱交给献玉的人,让他富有后再让他返回家乡。

【原文】

杨文定公溥执政时,其子自乡来省。公问曰:“一路守令闻孰贤?”对曰:“儿道出江陵,其令殊不贤。”公曰:“云何?”曰:“即待儿苟简甚矣,乃天台范理也。”文定默识之。即荐升德安府知府。甚有惠政。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译文】

文定公杨溥为相时,他儿子从家乡来探亲,文定公问他:“一路上的地方官听说谁贤明?”儿子说:“我路经江陵,那县令很不贤明。”文定公问:“听说什么了?”儿子说:“就是招待我马虎随便得很。”那县令是天台人范理。文定公暗中记住范理,不久就推荐他升任德安知府,他也很替老百姓办了些好事。

【原文】

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

——《尚书·盘庚下》

【译文】

君主不任用贪财聚敛的人,喜欢举用能引导百姓致富的人,养人用人要考虑按功劳大小进行适时赏赐。

【原文】

吏不廉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

——《汉书·宣帝纪》

【译文】

官吏不清正廉洁,国家就必然衰败,现在小官吏都勤于政事而俸禄却太少,想要他们不勒索百姓,岂不是太难了。

【原文】

有司之政,风俗为首,习俗侈靡,乱由此生。

——《阳明全书》

【译文】

官吏行政,以正风俗为首,习俗奢侈,乱由此而产生。

【原文】

治乱之类必在人心风俗。

——《顾亭林文集》

【译文】

治乱的关键在于人心和风俗。

【原文】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明】王夫之《噩梦》

【译文】

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不正派造成的。官吏失去道德,是宠幸、贿赂和阿谀奉承造成的。

【原文】

左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右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黄埔军校大门彩楼原对联

左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右联“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黄埔军校现在大门对联

6、忠安社稷,孝治天下

【原文】

人臣之行,有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

——《说苑 》

【译文】

作为人臣的操守,实行六正就会获得尊荣,触犯六邪就会自取其辱。

【批注】

同类推荐
  •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所选的中国经典神话,在故事的类型上,与世界神话学及中国神话学的体系是相同的,既对应了神话学的学理要求,也对应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北欧神话的类型。也就是说,本书的四辑分类从学术的角度上看是科学的,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上看也是严谨的。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本书精选了包括鲁迅、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石评梅以及布拉克、海明威、卡耐基、培根等二十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真挚。作家们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亲人的琐事,写自己对亲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真切感人,从而能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 在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

    冰心散文奖的获得者周芳,进入具备新闻与文学特质的非虚构写作,也是她对自己创作极限的一种挑战。这部近二十万字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神秘的领域——精神病院,面对疾病和痛苦,面对人类癫狂,作者试图寻求人之意义、社会之意义,阐发爱与尊严。《在精神病院》原名为《17路车》,17路车是一辆开往精神病院的公共汽车,周芳曾经坐着这辆车去精神病院工作了大半年的时间,她以义工、病人口中“周医生”的身份,观察医院机制,观察人间故事,挖掘这些让人望而生畏却与生死、命运相联发生在精神病院的故事。她通过观照这些癫狂生命的存在,呼唤理解与爱,正如她书中所言:“在这里,我看到‘人’的存在,即便他们被冠以‘那样’。我仍旧渴望看到爱,自由和尊严。”
  • 闲适中的挣扎

    闲适中的挣扎

    本书收入的文章分为四辑,“阅人”部分以亲历及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所涉主要是做编辑的父亲和他熟悉的作家朋友:“涉世”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下乡、就业、旅美及退休生活;“读书”部分包括旧案钩沉、读书札记和影评,其中涉及刘大杰、程鹤西与鲁迅的纠葛,吴清源的民族操守,各依据前所未见的资料做出了澄清;“译文”部分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所作,那时作者泛泛关心过日~本文学,所以译文也包括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 同桌的致命弱点

    同桌的致命弱点

    这是一本散发青春气息的学生经典散文。这些作品隽秀、清新、抒情、内容丰富多彩,谈到了人生百味、生活感悟、心灵对话、爱情真谛等。语言优美、故事生动,它点滴着生活的篇章,采撷人性的光辉。是每一位青年读者都不可不看的经典读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EXO:审判黎明

    EXO:审判黎明

    我,白晓。特殊的混血。我,许黎。不甘于命运。我,是白晓亦是许黎。但,不管我是谁。我,不想活的那么可悲至奄奄一息。他说:我许你黎明。他们说:你不配拥有黎明。黎明到来之际,我在这里,接受你的审判。判我黎明又或黑暗。他说:你的罪,是我错,我来判,我来担!就算万劫不复,只需有你在,有你一笑,我便无所畏。审判如何,末世如何,我,依旧狂欢!只因涅槃浴火之后,我才是王!
  • 花落忆流年

    花落忆流年

    她,面对青春无限的考验最终还是放弃了……
  • 穿越之小白脸上位记

    穿越之小白脸上位记

    俗套点说,这是一本主角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通俗点说,这是一本逆袭记,一本扮猪吃老虎记。认真点说,这是一本正经的小说,写主角为了妻子,甘愿成为配角的小说。写那些女强人她们丈夫的小说。
  • 不要再遇见

    不要再遇见

    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有开心、有幸福、有委屈、有激动,在这里,愿你我都能遇见自己曾经的不将就。
  • 农家将后

    农家将后

    文案一元丰十一年,村里的小霸王和城里来的小病秧子定了亲小霸王看上了小病秧子的美貌。小病秧子看上了……咳咳咳……小病秧子什么也看不上。元丰十五年,一封圣旨将小病秧子招回了京。可就在这一年,他弄丢了他的小霸王……文案二那年,初见桃花纷纷,树下那翩翩少年,她躲在墙后偷偷瞧着,一眼成痴。那年,他说,我们定亲吧。她大大咧咧,可红霞悄悄的爬上了耳尖。那年,他说,十里红妆必定回来娶她她点头,为他披上战甲,所向披靡。那年,他十里红妆……娶的却不是她。欢脱版男主:不好。不要。你走开。男主:真香!女主:好的。可以。对不起。女主:滚蛋!这是一个追妻火葬场的故事。男主不渣,男主不渣,男主不渣!重要事说三遍!双C,高洁,小虐
  • 小草记

    小草记

    这是一个迷失的修炼世界,初出无知,学府扬名,屹立天火......终踏归路。主角余小鱼如何坚持厮混,混成一个大逼哥;如何由脑残小屌丝成功逆袭,变身倒霉屌神。余小鱼:“什么屌神,我是吗?我才不干,懒得干?给多少元珠都不干!”圈子:“你忘了你那天签的条子了吗?”余小鱼:“什么条子,我什么时候签条子了。”圈子:“给,自己拿去看。”余小鱼拿过白条疑惑:“这,这,这,我什么时候签条子呢!”说完,一把丢进嘴里,口里打个转,便将条子吞了下去。圈子:“饿了啊,来来我这里还复印了二十斤,随意啊!随意!”余小鱼:“圈哥,圈哥,您就饶了我吧!!!”
  • 倾斜在掌心的城市

    倾斜在掌心的城市

    本书收选有“一线情缘”、“与陌生人打牌”、“昆蛋”等10部中篇小说,展示了中国年轻作家的作品,异常尖锐地呈现了当下中国写作的可能和困难。
  •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回到昨日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回到昨日

    在梦醒后,一场关于心灵、关于救赎的戏剧拉开了帷幕。
  • 仙剑奇途

    仙剑奇途

    剑修那可成道,有情剑道,绝情剑道。那可成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