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4200000091

第91章 审美意识制约着逻辑性的艺术技法

{技法与例说}

一、技法叙说

(一)逻辑性是议论文的基本特征之三。

(二)所谓逻辑性,就是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作者对层与层的安排,句与句的连接,都像一环扣一环那样十分严密,都像一链咬一链那样十分有力,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和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举例说明

马南邨的《一片瓦片》,就是一篇运用逻辑性的艺术技法,写的好文章。作者按照历史的发展,来写瓦片。

作者写道:我们的祖先老早就会烧瓦片。相传三国时代西蜀大学者谯周所撰的《古史考》和晋代张华的《博物志》,都说夏代就能制造瓦片了。玻璃瓦是屋瓦的高级品种之一。宋代王子韵的《鸡趾集》和唐代皮日休的《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诗中,都提到了当时盖玻璃瓦的房屋,相当多了。这样的豪华建筑与皮日休、鲁望的卧雪生涯相对照,恰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阶级对立。铁,古人称为恶金。《大明一统志》和明代诗人李梦阳已经提到了用铁瓦盖房屋和寺庙宫殿了。《天中记》中记载用铜瓦盖房子。《新唐书》的《南蛮传》中,记载用银瓦盖房子。五代时期蜀主王建的诗中,写到用金瓦盖房子。以上,作者按照夏、唐宋、明代、五代的历史时期,用瓦、玻璃瓦、铁瓦、铜瓦、金瓦盖房屋和寺庙宫殿,逻辑极为严密,这可以说纵向的构思。作者继续写道:与历代贵族们的各种金属屋瓦相比,一般人民的房屋可就简陋多了。在北方农民们的屋顶铺着石瓦。南北朝时期梁元帝的九贞馆碑文中,就曾提到石瓦用于建筑。在南方,一般人民用竹瓦盖房子。唐代诗人元稹诗中和明代钟惺诗中,都提到了用竹瓦盖房子。还有穷到无立锥之地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既不能盖房子,也不可能有一片瓦片了。以上,作者以横向的构思,从瓦片的对比中,写出了贵族地主阶级与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阶级的对立。这是全文的关键所在,也是论点所在。

总之,作者以纵向构思为主、横向构思为副,以及极为严密的逻辑层次和不可动摇的逻辑力量,有力地表现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例文阅读}

简评拾到手表不还给人家

有个女青年拾到一块手表,当失主知道后,带着酬谢的礼品和表扬信找到她认领时,她却拒绝归还,并说:“手表是我拾来的,不是偷来的,抢来的,不还不犯法。”在两个文明建设的今天,有人拾了人家的东西,不仅不还,还厚颜无耻地说“不还不犯法。”这也算是发生在我们“四化”建设时期的一件奇闻怪事。

一个人拾了别人的东西,这东西不管贵重与否,总要想尽办法还给人家。这种连小孩都知道并遵守的社会公德,为什么在这位拾表的女青年身上,却扭曲变形了呢?同志,难道你连起码的做人的公德都不要了吗?难道商品经济的大潮,把你冲击得满脑子都是金钱了吗?失去了公德,在社会上做人,是很危险的。

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把这种美德代代相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我们没有权力去玷污这种美德,毁坏这种美德,抛弃这种美德。如果这种美德在我们炎黄子孙的某个人或某些人身上受阻失传,虽然无妨大局,但这某个人或某些人的身上,毕竟失掉了美德的光亮,涂上了不干净不光彩的污垢。在两个文明建设的今天,面对着千千万万拾金不昧的道德高尚的人,我们私心很重的沾有污垢的某个人或某些人,当然包括这位拾表的女青年在内,难道不脸红吗?难道不羞愧吗?

一个人拾到了别人的东西,不还给人家是不道德的。这位女青年,拾到别人的手表不还,还厚颜无耻地说:“手表是我拾来的,不是偷来的,抢来的,不还不犯法。”更是错上加错。是的,拾东西与偷东西和抢东西,是有着严格分界线的。前者不犯法,后者便触犯了法律;触犯了法律,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可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仅仅把自己的言行放到不触犯法律这样一个标准,未免有点太低了吧?如果一个人,仅仅以此为标准,受不住金钱的诱惑,稍不留意,便会以身试法。这位女青年,选择了这样一个做人的低标准,不是太危险了吗?再说,我们在社会上做人,把自己的人格放到不触犯法律这样一个低标准上,实在有点可悲。这位拾表拒绝还给人家的女青年,把自己的人格降低到不触犯法律的低标准上,难道不觉得可悲吗?

我们生法在社会上,不去触犯法律,那是一个最低的标准。除此之外,还应树立一个最高的标准:共产主义新人的标准。我们应该以共产主义新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所谓共产主义新人的标准,就是自觉、主动、积极、热情地一心为人民,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祖国、一心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奋斗,不断前进。这共产主义新人的标准,当然包括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扶老携幼、舍己为人等等的好品质,好思想在内。

生活在改革和开放这经济大潮时期的每一个人,应该自觉地加强两个文明的建设,以共产主义新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和品质的最新最美的人。

一、美学思想

在审美意识地强烈制约下,笔者在本文中运用了逻辑性的艺术技法。

二、名人名言及其他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做一个自由的有道德的人,无视财富与物议而傲然自得,才是最伟大、最美好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尚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好的社会公民的。

印度民族运动领袖甘地说: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

作。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

三、畅想裂变与悟语流泻

道德的花,少枯萎一些。

道德的叶,少飘落一些。

道德的红花,应该盛开在每个人的心里。

道德的绿叶,应该绽放在在个人的心里。

当道德的红花,红遍了华夏大地时,我们的社会——是多么和谐美好啊!我们的长城——该是多么的——雄伟壮丽啊!

当道德的绿叶,绿遍了神州大地时,我们的人民——是多么美满幸福啊!我们的黄河——该是多么的——豪放奔腾啊!

把那些道德的模范们,写在人们喜爱的鲜花上——即绿巨人——合果芋——红宝石——绿帝王上,也写到高山的——叠彩峰岭上,更写到宇宙的——南天星座的——船帆星座上。当我离开船帆星座之后,忽然听见了歌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天宫里的神话人物——朱雀陵光神君。他运用苏州弹词——赞美那些道德模范们——给宇宙里的众神听。

把那些道德的英雄们,写在人们喜爱的鲜花上——即银皇后——福建茶——三角枫——一串红上,也写到大海的——渔雪波浪上,更写到宇宙的——南天星座的——罗盘星座上。当我离开罗盘星座之后。忽然听见了歌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天宫里的神话人物——玄武执明神君。他运用扬州弹词——赞美那些道德英雄们——给宇宙里的众神听。

四、结构提纲

一、概述女青年拾表不还给人家。(非论证部分)

二、拾表不还给人家是丢掉了公德。(分论点之一)

(一)拾了东西要还给人家。(分析论证)

(二)拾东西不还,丢掉了公德。(分析论证)

(三)失去了公德,在社会上做人是很危险的。(分析论证)

三、拾东西不还给人家,是玷污了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分论点之二)

(一)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分析论证)

(二)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是我们的义务。(分拔论证)

(三)我们没有权力玷污这种传统美德。(分析论证)

(四)这种美德受阻失传,某些人身上,涂上了不干净的污垢(分析论证)

(五)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玷污传统美德的人,不脸红吗?(分析论证)

四、用拾东西不还不犯法这样的低标准要求自己,低而可悲。(分论点之三)

(一)拾东西不还给人家是不道德的。(分析论证)

(二)这位女青年拾表不还给人家是错上加错。(分析论证

(三)拾东西与偷东西是有区别的。(分析论证)

(四)人一旦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分析论证)

(五)一个人把自己的言行放到不触犯法律的标准,未免太低。(分析论证)

(六)一个人倘若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稍不留意,便触犯了法律。(分析论证)

(七)这位女青年把自己的言行放到不触犯法律上,太危险了。(分析论证)

(八)这住女青年把自己的言行放到不触犯法律上,有点可悲。(分析论证)

五、在社会上做人,我们应该以共产主义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分论点之四)

(一)在社会上做人,不触犯法律是一个最低标准。(分析论证)

(二)在社会上做人,应该有一个最高的共产主义的标准。(分析论证)

(三)共产主义标准的内容。(说明)

(四)共产主义标准包括拾金不昧等好思想。(说明)

六、生活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每一人,都应以共产主义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做最新最美的人。(结尾,希望与号召)

五、简单评析

《简评拾到手表不还给人家》,就是一篇运用逻辑性的艺术技法,写的文章。

笔者首先从一则消息谈起,即一个女青年拾到手表不还给人家,还说了一些不合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话。笔者对这个问题,先从道德切入,指出拾表不还给人家,是丢掉了一个人应有的公德,在社会上这样做人,是很危险的。这是分析的第一层。

按照人们的思维规律,对女青年拾表不还给人家,还应该做进一步的认识。拾金不昧是一种传统美德。这位女青年拾到手表不还给人家,不仅是丢掉公德的问题,而且还是玷污了传统的美德。这是分析的第二层。按照人们的思维规律,还要进一步剖析这位拾表不还给人家的女青年的错误言论。是的,拾表不犯法,但在社会上做人,把自己降低到了不犯法这样一个最低标准,岂不是太危险了吗?这是分析的第三层。笔者针对在改革开放时期,这住女青年和某些人们道德滑坡的事实,进行了善意的批评。按照人们的思维规律,笔者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上做人,每一个人都应以共产主义新人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当然包括拾金不昧等等许多的好思想和好品质的人在内。这是分析的第四层。最后,笔者希望社会上每一个人,做具有共主义道德和品质的人。

综观全文,笔者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知识,特别是运用辩证逻辑,对女青年拾表不还给人家,进行了层层逼近的分析,展示了文章内在的不可更动的环环相扣的逻辑美和感人的艺术效果。

同类推荐
  • 普希金诗集

    普希金诗集

    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普希金传略,介绍普希金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为普希金的抒情诗,共50首;第三部分为童话故事诗,共5首,都是普希金的名作。本诗集译文准确,图文并茂,别具匠心。
  •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本书让读者在世界文学背景下重新认识托尔斯泰的小说,并提高我们对其小说的理解。这本不朽的作品将托尔斯泰置于世界文学的中心,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探讨托尔斯泰小说,将托尔斯泰的作品与司汤达、福楼拜、歌德、普鲁斯特、兰佩杜萨、马哈福兹的作品相联系,?对他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及《哈吉·穆拉德》提出新的见解。《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学者的指南和灵感来源,始终清晰的阐明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化流动中的核心人物。更广泛的说,这本令人称赞的作品是二十一世纪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本书不仅提及托尔斯泰作为穆斯林倡导者的天赋,还展现了他在世界文学上最持续的影响力。
  • 小小的履印

    小小的履印

    美无言,爱无声。那么,所有的路过可以是静静的;所有的履印可以是浅浅的。只需要把路当风景量,把自己当风景长。真善美散布天地间。它们有多高,我就长多高,宁愿变成植物;它们有多远,我就追多远,宁愿变成小鸟。眼睛看不到的风景,我的想象会看到;脚印到达不了的胜境,我的心灵会到达。都是不说的。
  • 喃喃

    喃喃

    行者多多继续她漫长而美好的心灵旅程。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多多将视角放在旅行途中那些不经意的人和事上,虽然不经意,却让人久久不能遗忘,也许,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缘分。
  • 雨夜的列车

    雨夜的列车

    散文的文体,说起来相对自由,仿若它门槛儿不高,人人都可把握似的,可若孔子所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般总是要有对文采讲究的文章,才可视作散文。
热门推荐
  • 再次相遇,丫头,我还爱着你

    再次相遇,丫头,我还爱着你

    她,凌飞妮,本想好好的度过她的大学生活,可老天爷偏偏不如她愿,先是初吻被抢,失被恶魔缠上,然后又得知自己是捡来的,好不容易找到亲生父母,又与男朋友的家人是世敌……
  • 神瞳主宰

    神瞳主宰

    少年萧晨穿越异界,双眼异变,拥有神灵之眼,携神秘小鼎,如同彗星崛起!
  • 《因为爱你,所以爱你》

    《因为爱你,所以爱你》

    他,是仁爱医院精神科有权威的医生,受父母的影响,他对精神病人有特殊的感情,他希望离精神病患者更近一点,所以他报告大学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医学院精神科。而他,是汤氏集团人见人怕,花见花凋谢,车见车爆胎的小恶魔,为了逃避父母定下的婚约。他装成神经病,父亲汤震为了他花大价钱请来对这方面有权威的他,让他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 豪门重生之亿万娇妻要抱抱

    豪门重生之亿万娇妻要抱抱

    重生前她是他的小跟班,为他做了很多错事,而他的无情让她无助,他的冷漠让她绝望,重生后 她发誓要所有线害她的人复出代价,可却逃不出他的手心,他无赖的说是你让我爱上你的你要对我负责,他把她逼到墙角说老婆我想要你了……
  • 四库全书——伤寒论

    四库全书——伤寒论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遗世妖颜:胭脂错

    遗世妖颜:胭脂错

    为救那个如水一般的少年,她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可她不是一般人,她做为猫之圣王的后代,拥有强大的妖力,所以她没有死,却到了另一个时空,而眼前这个拥有如深潭一样幽深寒冷的眸子的人又是谁?那梨花树下,温润如玉,笑得如水般清冽的人又是谁呢?原本她以为再次找到了她心中的爱人,到后来却发现,不是如此。
  • 我把你写进了书里

    我把你写进了书里

    一场暗恋,从校园开始的故事,从W市的动心,到A市的死心,最后换来C市的幸福,那年她开始动心,他高冷婉拒,多年后,再次相遇,冰山都融化了,但她开始犹豫。
  • 血染微尘

    血染微尘

    清冷如她,与他十生十世的纠缠,在这一世,他一如当初义无反顾的追寻,她又能否被打动?故事不会结束,在桃花芬芳的日子,她终是许了他下一世的等待。
  • 乐乐的竹马

    乐乐的竹马

    她的存在就像握在手里的彩色粉笔,在我生命中划上最为鲜艳的一道色彩。这浓厚的一笔,像天空之上的流云,像高悬夜空的星星,像夏日炎炎中西瓜的甘甜,像寒冬腊月时暖炉带给我的温暖……这些对我来说缺一不可,但我完全可以为了她把这些全都摒弃了,可是再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