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81900000010

第10章 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中国散文发展史(3)

在《史记》写作过程中,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写了一封信,即著名的《报任少卿书》。信中以激愤的心情叙述了自己因李陵事件蒙受宫刑的冤屈,同时说明自己写《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鸿门宴(戴敦邦)

鸿门宴上,波诡云谲,风浪迭起。范增亡刘心切,先“数目项王”,继而“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敦促项王清除心腹大患。然而刚愎自用而又优柔寡断的西楚霸王“默然不应”。无奈之下,范增只得授计项庄,假以舞剑助酒兴,伺机击沛公于座。一时间,刀光剑影。风云突变,沛公性命情同一发系千钧。刘邦危在旦夕,张良趋出告急。张良话未及出口,樊哙便从其匆匆之步履中察觉鸿门宴上早已是剑拔弩张、杀机四伏,焦虑关切之情不由冲口而出:“今日之事何如?”没有寒暄,没有客套,有的是一种机警、一份责任、一颗赤胆忠心。当得知“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樊哙迫不及待请命:“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寥寥十字,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其性急、其情切、其心忠,跃然字里行间,充分显示了樊哙与刘邦生死与共的手足之情、君臣之谊。

这三句话的意思是说,《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研究“天”和“人”之间的关系,把从古到今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大势搞清楚,形成司马迁自己的学说。如果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在史学、文学上的巨大成就的精当褒赞,那么司马迁自己所说的这15个字则是他本人对《史记》内容的概括评价。

《史记》艺术风格之美在纵横几千里、上下三千年的广阔历史背景上,以传神妙笔,刻画了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描述了一桩桩雄奇悲壮、婉丽缠绵的事件场面,达到了史学的严谨性和文学的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书中的角色,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写法也不同,但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忍辱复仇的勾践;志得意满、欷歔悲歌的刘邦;功高盖世、蒙冤千古的韩信;坚贞豪迈、奋身蹈义的田横;王陵母劝子忠心事主,不惜伏剑而死;卫太子事亲至孝,不逆父命求生;侯嬴行年70犹迭献奇计,一心报国;甘罗年仅12已挟策说赵,立取五城;伯夷孤奋激烈;蔺相如智勇磊落。写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秾纤柔婉,备极风流妩媚之妙;述项羽壮怀激烈、惊天动地之后,与虞姬离别时,呜咽悱恻,柔肠寸断。无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与主人公共呼吸、同生死的强大感染力。书中的历史事件也大都具有紧张、热烈、粗犷的特点,各种想象不到的惨事、奇事、怪事、神秘事及风云变幻的大事纷至沓来,交互迭出,读来令人惊心骇目,魂悸魄动。

寓论断于叙事,是《史记》记人记事的一个基本手法。它往往不是先发一套议论再讲事实,也不是把事情说完了,再来一个架空的分析,而是通过历史过程的叙述,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例如,《叔孙通列传》全篇都在写一个不讲是非曲直、与时进退、以谄谀得势的小人。文章一开始,主人公叔孙通就以一个马屁精的身份登场。那时正当陈涉起义,攻势凌厉,秦二世召博士儒臣问如何是好,有三十多人主张发兵平叛,二世恼了。叔孙通却上前说天下太平,不必用兵,因为上有明君,下有法令,谁敢造反?陈涉不过一伙偷鸡摸狗的小毛贼,何足挂齿。于是二世龙颜大悦,当场赏给他帛20匹、衣一袭,还拜他为博士。叔孙通回到宿舍,诸生问他:“先生的话怎么这等谄媚?”不久叔孙通就投降了起义军。他喜欢穿儒服,然而刘邦非常讨厌儒生,叔孙通便改穿短衣,刘邦很高兴。刘邦当皇帝后,叔孙通替他制定朝廷礼仪,到鲁国一带寻找儒生。有两位儒生不肯跟他走,当面骂道:“你事奉的主子已经有十位了,都是靠当面奉承得到亲贵。你自己去吧,不要污损我们的人格!”通过简单的白描,借别人的话,就把叔孙通蝇营狗苟、固宠邀荣的嘴脸刻画得一清二楚。

《史记》还常常捕捉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琐事细节,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甚至一个时代的风气。《李斯列传》开篇说:李斯年轻时,在郡里当小吏,常看见官衙厕所中的老鼠吃秽物。每逢有人或狗走近的时候,鼠就惊慌恐惧。后来,李斯走进仓库,发现仓库里的老鼠,吃的是囤积的粟米,住在大屋檐的屋子里,用不着担忧人或狗走近。于是李斯叹息说:“一个人的贤能或者不肖,好像老鼠一般,就看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了。”这样一个轻松的小故事,写在著名政治家的传记上,似乎有点浪费笔墨,但我们在看完全篇之后,便会明白,李斯一生都在为活在好的环境里而钻营,老鼠的故事实际就是李斯一生的缩影和他的全部人生观。

《史记》的传记还善于运用扬抑法和对比法来造成文势的波澜,增强人物形象的立体感。《淮阴侯列传》中,先写韩信乞食漂母,胯下受辱,以及投奔项羽、刘邦等,处处不得志,给人以很窝囊无能的印象。拜将之后,波涛骤起,写他向刘邦阐明天下大势,表现了非凡的政治眼光;又通过一系列战役,表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最后写他拒绝蒯通劝说,对汉朝忠心耿耿,说明他的思想品质也是无可指责的。从思想到行动,全面铺开,层层深入地塑造主人公的高大形象。文章跌宕有姿,引人入胜。

熔史学、文学于一炉,《史记》不仅作为我国史学史上的绝唱而彪炳千古,而且在文学史上成了一脉相传的传记散文主流。它所记载的许多历史人物、事件,成为后来小说、戏剧的题材。它的艺术手法,特别是它那简洁明练、通俗生动的语言,更成为历代散文大家们揣摩效法的典范。

二、“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韩、柳、欧、苏

(一)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弘扬儒学,排斥佛老。他拥戴统一,反对割据;主张仁政,抨击时弊;弘扬师道,奖掖人才。他倡导和发起了“古文运动”,大力提倡秦汉以前的“古文”,并以自己的实践实现了自己的主张,树立了一代文风:强调文以明道,以仁义道德为其道的内涵,而以文为明道的手段;主张学古创新,反对骈文,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重视学养,他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不平则鸣,他提出了“不平则鸣”的观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后人尊称他就是“文起八代之衰”、“百代文宗”。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汪洋恣肆,“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

他的议论文内容广博,体裁不拘一格,《原道》《论佛骨表》《原性》从不同角度提倡儒道,反对佛老。《师说》倡导师道,抨击世俗。论证严密,层次分明,犀利透辟;论证之文有理有据,雄辩务实,切中时弊。《进学解》《杂说》等不平之文,讥讽时弊,寓庄于谐。

他的记叙文多为传记,他创造性地把《左传》《史记》的传记手法运用于碑志,“随事赋形,各肖其人”(《韩愈志》),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碑志这种历来枯燥无味的文体增辉生色,其中有的作品已成为优秀的传记文学,如《柳子厚墓志铭》等。

他的抒情文,常用祭文、书信、赠序等体裁。《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赠序,手法多样,使赠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文学性的实用性的文体。《答崔立之书》等书启,因人陈词,情真意切。《祭十二郎文》,追叙兄嫂养育之恩及他与十二郎的患难经历,絮絮道来,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

(二)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成就与韩愈其名,并称“韩柳”。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进士,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十一月逝于任所。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

柳宗元和韩愈的散文一起代表着唐代散文最高成就。“深”是其散文最大特点,“雄浑雅健,似司马子长”(刘禹锡《唐故柳州刺使柳君集》),命意深,蕴涵深,牢骚深。他的散文大致为五类。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和骚体杂文等五类,而游记成就最高。

同类推荐
  • 新编经典祝酒辞全书

    新编经典祝酒辞全书

    高朋满座,一席洋溢热情的祝酒辞,不仅能为热烈欢乐的气氛助兴添彩,更能显出说话人的水平;款待贵宾,一番客气周到的祝酒辞。既捧得来客高兴,又缓和严肃的气氛;老友重聚,几句声情并茂的祝酒辞,可以畅述自我情怀,加深彼此情谊。本书精选了数十种场合的千余例祝酒佳辞、祝酒佳句、祝酒妙语等大量精彩绝伦的祝酒辞素材,将之灵活运用于您的祝酒辞中,您的祝酒辞必将与众不同,让人印象深刻。书中更详解了祝酒辞的来龙去脉,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下祝酒辞要点及应用技巧,以及酒场规则、酒史趣谈等酒文化,很全面的祝酒辞。
  •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讲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这本书就像一部入门级的国学大辞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每一个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让读者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对整个国学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更从中撷取精华,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完美呈现。
  • 西藏生死线

    西藏生死线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衣上酒痕诗中字

    衣上酒痕诗中字

    中国人建立世界,是从一开端而生万物,层层更迭,每一步都是锦上添花。这个锦缎天下从没有经历过裂帛之痛,每一个字都可追溯到伊始,仓颉造字的初端。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隶书的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字靠着一个稳固的模件体系继承和发展,并得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无穷焉。而从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形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又体现着中国人标准化生产之外的艺术创造力。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热门推荐
  • 海噬

    海噬

    水:生命之源,木:生命之力,当大海有了意识之后,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毁灭人类,当一个人类承接了大海的力量之后——生存,还是毁灭?肖冰,一个对现实失望透底的人,却要保护人类和夺取地球生命之源的创世纪公司对抗。
  • 墨画卷下

    墨画卷下

    前世她被自己的亲生妹妹设计,被爱了一辈子的三王爷亲手杀害,而自己却间接害死了爱自己入骨的四王爷墨谦郎今生报仇雪恨墨谦郎是她负了他,今生她定会与他风雨同舟而那些负了他二人的,都得灰飞烟灭
  • 梅:吴府嫡女

    梅:吴府嫡女

    上一世是最倒霉的女人,这一世穿越重生了势必要当幸运的人,好吧她错了,这一世的运气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罢了,不过比上一世好多了!这一世她想要当一个逍遥的女子,不食人间烟火,只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喂吴梅,你头上掉香蕉了!”走着路的吴梅。吴梅看着那坨不明物体,炸毛了。卧槽这还是很倒霉啊喂!作者和你说的不同啊!好吧,十八岁后的她还是有些倒霉……【不会写简介…初次写请多指教…】
  • 岁月为你优秀

    岁月为你优秀

    这是一个,女孩儿为了那个极其优秀的男孩子改变自己的故事。我曾经内向,跟陌生人多说几句话都会哭的孩子,在台上说话,面对二十人也觉得是人山人海,紧张得腿抖,心中有万千想法,也不善用语言去表达,公众场合,从来不敢主动,被动的接受人生,被动的来到这里。唯有你,是我做过唯一主动的事,当我在万千星辉的舞台之上畅所欲言,在鱼龙混杂的场合干练应酬,我活成了优秀的样子,活成了终于能够与你比肩的模样,我做过最大胆的事,便是穿着美丽的婚纱,来到你的婚礼上,告白
  • IC事件簿

    IC事件簿

    这是一部新时代的推理作品。这是一部拥有魔法、道术、超能力的推理作品。这是一部不是科幻就是玄幻的推理作品。修仙的话,好像也能插入一点吧?搞笑?不不不,他不是搞笑,他经过训练,不是特别好笑的他绝对不会笑。新人处女作,请多多指教,世界。
  • 修真家族平凡路

    修真家族平凡路

    山不在高,有家则安。泉不在渊,入口甘甜。闲时养花种草,坐颂黄庭;忙时赤脚踩田,站在垄边。成仙得道皆在望,修真家族累断腰。公布一下群:418906405,欢迎喜欢灌水或者讨论剧情的朋友。
  • 时光机与流浪者

    时光机与流浪者

    在那么动荡的青春里,为何我遇见你,在那么偌大的城市里,我能够爱上你,却不能在一起。爱只有那么一节,为何我们只能止于那么漫长的时光里的寂寞?
  • 灵界剑皇

    灵界剑皇

    诸天有万界,万界有界主,可是牵动诸天局势的只有七界,七界大战来临,诸天万界又有多少能够独善其身,又有多少会化作尘埃。
  • 长剑于天

    长剑于天

    万年前,一柄长剑铸就一个宗门,万年后,宗门凋敝,他该如何?
  • 失忆后我救了豪门太子爷

    失忆后我救了豪门太子爷

    正文已完结!(可爱大妖&病弱人类1v1男主苏,女主甜,入坑不亏,日更中)京城席家这一代的继承人,才貌双绝,是众人皆知的天之骄子。只不过,他生来体弱,被众多医生专家证明活不过二十五岁。实在让人叹息,天赋之人却是早逝之命。那人好像毫不在意,无意间得到了一只看不出种类的小兽,细心娇贵的养着,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后来,过了二十五岁,他的身体越来越好,完全没有早逝的迹象。再后来,他走到哪里都带着一个小姑娘,几乎将人宠上了天。(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又一版文案:妖界的小殿下重伤失忆,意外落到了席家太子爷修养的山间别墅,成了太子爷的心尖宠。海上宴会,因敌对富二代,小兽意外掉进了大海。席慕安痛苦之际,小兽站在鲨鱼的背上,周围各种海洋生物护驾,毛发未湿。……妖王刚说了谁也不许抢他的小女儿,小殿下就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父王再见,我去找人类啦。”……人类前世今生记忆混乱,抱着自己的小姑娘,几乎成魔,小姑娘推他,“你弄痛我了。”人类赶快松手,软声软气的道歉,再温柔不过。(前世未能护你安稳,生死相依,以后必将与你长相厮守,永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