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81900000016

第16章 曲苑杂谈——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2)

1.中国戏曲之母——昆剧

昆曲,又名昆山腔,昆剧。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汲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其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剧目丰富多彩,文辞华丽典雅,曲调清逸婉转,表演细腻优美、载歌载舞,武功技艺卓绝,富于诗的意蕴,画的风采,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中国戏曲之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昆曲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崇高的声誉,欧美许多学者将中国昆曲称之为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美的典型代表。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东方“歌剧”——京剧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公元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在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京剧被西方人称为“东方歌剧”,是因为它和歌剧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在形式上极为类似;同时,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们都获得了经典性地位。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作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第一代演员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而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四大名旦”的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

3.芬芳的泥土气息——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它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喜爱。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

黄梅戏人才不断涌现,除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郭宵珍、汪静、张小萍等相继活跃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严凤英、王少航合演的《天仙配》,曾两度被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

4.委婉优雅的江南奇葩——越剧

越剧,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最早是贫苦农民为了生计,使出善唱民歌小调的本领,沿门唱书以乞求施舍。后来,唱书进入城镇、茶楼、大户人家的厅堂,最后转为上台演出,这标志着越剧的诞生了。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陕西、湖北等地,包括东北许多地区,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

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姐妹,为了抗日救国,振兴中华,树起新的越剧的旗帜,对越剧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在越剧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越剧走上了全面繁荣发展之路,流派纷呈,名人辈出。《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碧玉簪》等优秀剧目不断涌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剧新秀不断崛起,出现了以茅威涛为代表的“小百花”和许多优秀剧目,如《五女拜寿》《汉宫怨》等,越剧又一辉煌时代到来。

5.幽默机趣的巴蜀“绝活”——川剧

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流派。在这些流派中,除像旦行浣(花仙)派、丑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派等以杰出艺人称派外,主要是按道(即流行地区)分为川西派、资阳河派、川北派、川东派等四派。川剧不仅行当多,流派多,而且精彩的特技多。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善于利用绝技创造人物,叹为观止。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近年来,川剧在推出精品剧目的同时,也涌现出一批表演艺术家,其中晓艇、刘芸、沈铁梅等影响广泛。

6.百花齐放各地戏剧

“地方戏”是相对于京剧而言的。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指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方言不同,除了京剧以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据统计,中国的地方戏遍及全国各地,有300多种。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是河南省最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地区分布甚广,是我国最有影响的戏曲之一。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表演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传统剧目有600多个,流派纷呈,日趋完善。一些有成就的艺术家突破了地域局限,形成了以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为代表的五大艺术流派,其中著名演员还有高洁、魏云、马琳等。

评剧,发源于河北唐山,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的地方戏。它最初是在河北民间说唱“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先后吸收了其他剧种和民间说唱的音乐和表演形式,于清朝末年形成了评剧。评剧具有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擅长表演现代生活。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新凤霞等,代表剧目有《秦香莲》《小女婿》《刘巧儿》等。

粤剧,是广东省的主要剧种,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闽南、香港和澳门一带。居住在东南亚、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华侨、华人也十分喜爱粤剧。明清时代,中国的许多剧种流传到了广东,这些剧种的声腔与广东音乐、民间曲调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粤剧。粤剧用广东方言演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著名演员有红线女、马师曾等,代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沪剧,是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因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此外,还有河北梆子、秦腔、吕剧、湖南花鼓戏等。

(第四节)京剧旦角流派

1.梅派——由梅兰芳创立

梅兰芳毕生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用自己的表演创造出大量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

2.程派——由程砚秋创立

主要以深邃曲折的唱腔,通过娴静凝重的舞台形象表现古代的女性,尤其善于塑造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的女性。

3.荀派——由荀慧生创立

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4.尚派——由尚小云创立

以刚健婀娜为特有风格,唱、念、做、打均不尚纤巧,以气与力取胜,具有阳刚之美。

(第五节)京剧脸谱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脸谱是中华民族戏剧特有的面部化妆造型艺术,它是图案化的,也是性格化的,它以夸张的色彩,变幻无穷的线条为人物增添了强烈的审美效果。

脸谱色彩的表现十分丰富,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切性格特点尽情流露于色彩中。

紫色象征忠贞、耿直、果断、沉稳,如廉颇、李密、庞统、尤俊达、严良等。

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姜维;作为副色,暗示人物命运,如蒋忠、马谡、华雄、高登等。

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李逵、张飞、牛皋、尉迟恭、杨七郎、项羽等。

蓝色表示刚强、粗犷、骁勇、桀骜不驯,如马武、单雄信、窦尔敦、吕蒙等。

紫色红色黑色蓝色

绿脸象征刚勇、强横、猛烈、暴躁等性格,如青面虎张青、太史慈、马强、程咬金、公孙胜、柳仙等。

黄脸象征慓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如宇文成、庞涓、晁盖等。

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严嵩、董卓、赵高、秦桧、贾似道、毛延寿、司马懿、高俅等。

(第六节)精彩唱段

1.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2.《贵妃醉酒》选段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是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

3.豫剧《花木兰》选段

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第七节)唱脸谱

唱脸谱

【本章参考资料】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余秋雨.中国戏剧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余秋雨.戏剧思想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6]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郭涤.中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咚咚锵——中华戏曲网http://www.dongdongqiang.com/

[9]中国文化网http://www.chinaculture.org/

[10]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

[11]中国传统文化网http://www.chinactwh.com/

[12]中国文学网http://www.cnwxw.com/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上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上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 舞蹈艺术(上)

    舞蹈艺术(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姓名的故事

    姓名的故事

    本书道出姓名背后的故事,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快一点文化知识,为学科学技术者提供一点“谈助”资料。初民社会时,任何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姓一名,表示她或他属于某一氏族的成员,因此每一个氏族成员都能背诵自己祖先的名字和世系、谱牒,可以背诵四五十代以上至七十余代。姓从女生,最初人类父家长为首的宗族成员,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及其妻妾、奴婢等人,这父家长及其族人不常称姓而称为氏,就是说,姓是氏族的分支,氏是宗族的称号。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以通俗的语言,逐句为我们解读了这部经典,并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全书分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知礼仪敬父母、认识我们的世界、经典的永恒绽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少壮多努力这六章。
  • 老北京的地名与典故

    老北京的地名与典故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栖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微雪初晴时

    微雪初晴时

    他们的相逢始于一场意外,却在暗潮汹涌中携手同行,为家国而战。原来,有些相遇是命中注定,有些爱,不过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 山河日月都是你

    山河日月都是你

    本文轻松欢乐修真文,无女主,只有穿越男主抱上24k纯金大腿在修行路上披荆斩棘,升级打怪的故事。无感或介意者慎入。季长空身为穿越男主,拥有宛若人型自走挂一般的师傅祁玉。拥有这样一个无敌又无聊的师傅,季长空发现自己的修真路上哪里都有师傅保驾护航,就是别人的修真路上也总能看见师傅的标记。这个仙草好厉害啊,师傅说是他当年闲着没事种的。这个秘境有好多至宝啊,师傅说好的他已经带走了,剩下的拿不动,留了个标记放着。后来季长空发现,自己师傅简直就是修真界最大的冠名商,因为管你什么山河日月、典籍至宝的,仔细看看都有他师傅的标记。就是篇师徒二人升升级、打打怪、渡渡死劫的日常轻松文。
  • 安徒生童话全集8

    安徒生童话全集8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有着独特而又无穷的魅力,其中著名形象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想穿新衣服而又因此上当受骗的皇帝等,栩栩如生、形象生动。阅读这些故事,小读者们可以感受到真、善、美的巨大魅力,并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染。
  •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是作者个人创作的古典诗词与歌词的结集。分上下两编。上编《忍寒庐吟稿》作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八年,下编《葵倾室吟稿》作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六年。作者藉助诗词这一文学形式咪事味物,抒发个人的感情襟怀。此外,作者还借鉴古典诗词在文字及韵律方面的规律,创作新体歌词以适应时代需要。
  • 毒医疯后

    毒医疯后

    医术决绝的她却因飞机事故穿越成为一个又疯又傻的皇后,依靠医术,从一个被太监宫女欺负的疯皇后,一步步逆袭,别人给的百倍还回,演绎一部精典传奇的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星空下的恋爱

    tfboys星空下的恋爱

    三只不管怎样都要过得好好的不要让四叶草担心,四叶草会一直守候下去,一直守候属于我们的那个十年之约,坚定着希望勇往直前,梦就会在未来绽放!
  • 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肉兔(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肉兔(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肉兔养殖实践证明,发展养兔业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变人们的食物结构等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尤其对贫困地区,是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的好项目。本书通过问答的形式,主要解答了肉兔养殖中涉及到的肉兔的品种、选配、繁殖、饲料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常见问题,旨在帮助农民朋友科学、高效地饲养肉兔,从而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 大唐美人

    大唐美人

    陆啸天,乃千古绝美之俊男,本性又十分多情。引得那天下美人,一再垂青。哪一个都是美艳如花,柔情似水。教他如何取舍。无奈只有敞胸接纳,任你如何千娇百媚,刁蛮泼辣,最终都成为他的股上宠物。一时间震荡江湖,人称他的十二个美人,为“十二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