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11200000021

第21章 人的潜能之谜

除了上面所说的之外,人还能够扛起比自身重量要重得多的物体,能够自行恢复体力和精力、自行修复创伤、自行避开危险,这说明人除了具有化学潜能、物理潜能外,还具有机械潜能和生命潜能。

潜能就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一般的说,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潜能的,有的话也是遗传遗留的,或者是胎教促成的。潜能是以往遗留、沉淀、储备的能量。如人一生下来就要学走路,并且每天都在走路,到了18岁,即他18岁那年的脚走路的潜能就是自他学走路以来所沉淀下来的能量。曾报道,有人曾经在逃命时跨越4米宽的悬崖,所以在某个环境下,人的潜能就会发挥出来。

人体及其大脑既然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和进化的产物,它就是自然进化的浓缩,就是最复杂的,它不仅仅直接就是生命现象和精神意识现象,而且还包含着化学运动和物理运动。可以说,整个宇宙的运动形式都能在人体及其大脑中得以完全地体现出来,它具有巨大的潜能有待开发。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和大脑都包含着化学运动和物理运动。有一种名叫“腺三磷”的化学物质,好像微型电池一样,平时分布在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里,不肯轻易抛头露面。但每到危急关头,它就像闪电一样集结拢来,在一种酶的作用下迅速释放出一种巨大的能量,形成一种超级的能力,使人做出平时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如救火时,为了抢救财物,一个人可以将平时需要几个人才能搬走的东西抢救出来,但事后面对着同样的东西却再也搬不动了。又如鏖战中的战士,往往负伤而不觉,中弹而不倒,可以一个顶几个,做出平时难以想象的事情。其中虽然包含了信念、意志和心理作用的因素,但人体中“腺三磷”的化学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1943年,瑞士化学家霍夫曼在实验室里,偶然吸了乙基麦角酰胺,竟产生了奇异的幻觉。据说印第安人咀嚼了南美仙人掌,伊朗人吃了“赫西希”,也曾产生过各种色彩的幻觉。以上说明,人体具有化学潜能,人的大脑也具有化学反应能力。

英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视神经能放出一种“电脉冲”,引起肌肉收缩;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许多生理学家,都认为神经细胞内有钾离子,细胞外有钠离子,细胞膜两边有1/1伏的电位差。细胞通过电位差放电,约有2/1秒的“不应期”时间,由此输送而导致神经冲动发生兴奋作用。

1929年,德国一个名叫伯杰的精神病学家,把电极放在人头部的不同部位,发现了一种名叫节律性的电波。德国生理学家用一种精细的电流计,探测出在被刺激的神经上有细小的电流。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克莱因斯根据脑电波波型,能探测出人注视的颜色。这些事实说明人的大脑内存在电的物理运动。有电就有磁。科学家们认为,磁性微粒群集在人的大脑附近,加上遍布全身的感觉器官、“感觉潜能”,使得梦游者在夜间漫步如同白日、履险如平地。科学研究证明,我们是化学的、分子的生命,同时也是物理的、电子的生命。电脉冲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神经中枢里弹琴、唱歌,生物电流时刻在我们体内通过,只不过电压极小而已,一般人是感觉不到的。

除了上面所说的之外,人还能够扛起比自身重量要重得多的物体,能够自行恢复体力和精力、自行修复创伤、自行避开危险,这说明人除了具有化学潜能、物理潜能外,还具有机械潜能和生命潜能。也正因为这样,人才能与大自然中的各种运动形式发生相互作用和全面的关系,并且能够做到如荀子所说的“善假于物”,从而具有广泛、巨大、深刻的机械潜能、物理潜能、化学潜能和生命潜能。

同类推荐
  • 必知的外国将帅

    必知的外国将帅

    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
  • 必谈的科技趣闻(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谈的科技趣闻(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不容忽视的全球污染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不容忽视的全球污染

    《不容忽视的全球污染》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汇集这些跨国界的污染话题,引起人们的警示与反思。在社会朝着更加快捷、现代的方向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毕竟,人是要靠一定的环境才能够生存发展的。如果环境被污染破坏殆尽,人类也就失去了依存的空间。
  • 历代科技概论(下)

    历代科技概论(下)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世界文明故事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世界文明故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些。
热门推荐
  •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坛独具特色、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散文则如天马行空,纵情任性,随意铺染。这位自然之子,一生都被诗意浸透,随遇自有乐土。他的诗文,情爱,还有那云游飞升般的离去,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仍被世间传说不尽。斯人已去,我们唯有从诗文中,触摸那传奇一……
  • 二度梅

    二度梅

    该书写的是唐朝梅良玉与陈杏元的爱情故事,梅父遭宰相卢、杞陷害,梅良玉在盛开梅花被狂风全部吹落的当晚设祭,祈祷梅花重开二度、父冤得以昭雪。后来,梅花果然二度怒放。梅、陈历经患难,终得圆满结局。“梅开二度”从此广为流传。
  • 当爱只剩下伤害

    当爱只剩下伤害

    也许一段感情走到尽头的时候也就真的覆水难收了,那种大波大浪伴随着的决绝,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执意的放弃,任凭花多少力气都阻拦不了。最怕的一种情感状态就是明明是两个人的世界,却只靠一个人在争取幸福,独自的努力不仅得不到安慰,反而是不理解的埋怨,日久天长也就累积成了最终的放手。
  • 带着百度穿越异界

    带着百度穿越异界

    茫茫宇宙中,人类是如此的渺小且又自大,永远满足不了的欲望,对于未知充满恐惧,对于熟识自相残杀,坐井观天,自喻为主宰一切,殊不知只是被更加强的存在所饲养的肉食而已,可悲可叹!本文将带你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玄幻世界,让你见识不曾听闻的鲁班们,诡异而神秘的诅咒术,残酷而无情的肉食之争,见证百晓生在异界的威力!不多说了看书吧!!!
  • 另一个世界的我之沫沫有情

    另一个世界的我之沫沫有情

    顾沫有一天梦里发现了另一个平行世界的自己,在那里有相同的爸妈,相同的姐妹,但是时间确比自己的世界晚二十年。她突然暗喜,之前所有的遗憾和错过好像都可以在这里弥补了,但是怎样让另一个自己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并且不错过年少的他呢?这让顾沫头疼……
  • 非营利组织营销

    非营利组织营销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构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而且还是活跃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一支经济力量,是各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成为最大的“雇主”,而且也是一个最大的买主,构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对于促进竞争、活跃市场、吸纳就业、扩大内需、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倡导文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

    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流云尼玛

    流云尼玛

    神秘的手链“贡觉玛之歌”把都市女孩连早喻和无夏引入了西藏神秘部落之中,而藏人边巴的突然出现却为她们的寻觅之路带来了转机。宗贡桑寺的画像、回归喇尔扎措部落,以及美丽人鱼贡觉玛的出现都使她们更加迷惑。前世的梦境不断纠缠,无人区的大雪山之中神在等待凡尘爱人的回归。作为流云尼玛转世的连早喻究竟命运如何?在爱与色相之间,山神西亚尔会如何选择?而这场仙凡之恋的结局又将怎样呢?奇幻之后,情幻降临,敬请关注来自西藏秘境的爱情神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巴盐淖尔湖

    巴盐淖尔湖

    《巴盐淖尔湖》是继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之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深沉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画卷,一个展示的真实的自然与一个不展示的幻化的自然互为映衬,互为呼应,时而相悖相离,时而相即相融,从两个不同层面演绎出一个纷繁复杂而又变幻莫测的世界。小说既不掩饰生活中的龌龊,又发掘了现实社会中许多闪光的东西,同时又真诚地向读者敞开心扉,倾诉追求生命真谛的梦想。这样的追求无论是否值得肯定,但这种不倦的探索精神至少反映了当代某一社会群体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