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64900000010

第10章 明太祖(上):大权独揽(3)

在明初,这些特务无孔不入,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有一次宋濂请客吃饭,朱元璋便派锦衣卫前去监视,看看这个有忠厚老实之名的人是不是表里如一,有没有在背后说他的坏话。第二天他一上朝,便问宋濂昨天吃的是什么?请的是谁?宋濂一一据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看来你没有瞒我,还真是个老实人。”满朝文武就是这样无时无处不处于朱元璋的严密监视之下。

朱元璋的子孙虽然能力不行,一代不如一代,许多朱元璋所制定的制度都没有办法遵守。不过他们却对特务制度情有独钟,甚至把它发扬光大。

在朱元璋的影响下,明成祖朱棣建立了“东厂”。众所周知,朱棣的帝位是从他侄子的手中夺过来的。帝位的不合法取得,自然构成了朱棣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加之朝廷中的大臣对新政权并不十分支持,这样他无时无刻不心存危机感。为了巩固政权,以及慰藉自己高度紧张的神经,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机构成为了朱棣此时的迫切需要。这样,他就在自己信赖的人群——太监中找出了一部分人,予以重任。

永乐十八年(1420),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建立了一个由太监掌领的侦缉机构。由于其地址位于东安门北侧(今王府井大街北部东厂胡同),因此被命名为东厂。和锦衣卫一样,东厂也是专门进行特务侦缉活动。起初,它只是负责侦缉和抓人,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镇抚司审理,本身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力。但到了明末,情况就不一样了,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权力更是大了。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他们之间最初是平级关系。但由于东厂头子主要来自大内,与皇帝的关系密切,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所以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到了后来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甚至要下跪叩头。

也许皇帝仍嫌锦衣卫与东厂监督力度不够。在明朝中后期,又先后建立了西厂和内行厂,皆由太监主持,内部组织也大体仿效东厂,但权力却超越东厂之上。

西厂为明宪宗时期成立的又一个特务机构。成化十三年(1477),宪宗任命汪直提督厂事。比起锦衣卫和东厂的恐怖,西厂则更变本加厉。本来,西厂的成立意在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怎奈太监汪直为人贪婪,奸诈而冷酷。为了要哄骗皇上以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他极力地构置大案、要案,以至手下冤假错案无数。其办案数量之多、牵扯人员之众,更甚于东厂和锦衣卫。西厂行事是在全国布下侦缉网,对象主要是京城内外的官员,一旦怀疑某人,必定立刻逮捕,而后严刑逼供,下场不言自明。一般百姓更是人人自危,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被西厂拉去重重处置。后来,由于汪直的失势,以大学士商辂为首的阁臣集体向宪宗上书,痛陈西厂之弊害,并将汪直所办下的不法之事一一禀明。宪宗收到奏章后为之震惊,于1482年撤销西厂,遣散了西厂的人员。在武宗时期,大太监刘瑾专权,于正德元年(1506)再开西厂,太监势力又再度复兴起来。

内行厂,又成为内办事厂,也是由大太监刘瑾于正德元年建立的。它的重要职责就是监督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由于内行厂威胁到整个太监集团的利益,在大臣和太监的合作下,刘瑾被处死。正德五年(1506),内行厂随着刘瑾的失宠而被关闭。

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的先后建立,标志着明代的专治统治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势。其本意只不过是为加强皇权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柱,但适得其反,这反为太监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机遇。在太监的领导下,锦衣卫、东厂这些特务组织愈发猖獗,乃至于威胁到大臣、皇帝的安全。

(第五节)杀儒:文人的屈服

朱元璋设计了如此精密、完备的国家权力机构。任何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可能性,都被扼杀于萌芽之中;任何官员妄图从中渔利,都成了痴人说梦;朱元璋非常自信。在这一整套的模式下,人民必然会从中获利。可是说来说去,必须有一批为他工作的官员存在,国家机构才能运转起来。如何寻找这些官员,却把朱元璋给难倒了。

朱元璋首先想到的就是元朝旧吏。这些人熟悉典章制度,对机构运作有着清晰的了解,是现成的人选。但是,朱元璋自幼受尽了这些元朝旧吏的欺凌,看够了他们鱼肉百姓的行为,所以对他们的任用,朱元璋慎之又慎。之所以明朝针对吏治迭兴大狱,与这些元朝旧吏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弟兄们,是另一个选择。可是他们先天不足,多为斗大字不识几个的粗莽武夫,根本无法胜任。加之功臣武将的居功自傲,让朱元璋彻底伤了心。

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只剩下一种选择,就是广搜各地儒生。因为在战争年代里,朱元璋从刘基、李善长他们身上,已经充分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便下诏设科取士,重新恢复了科举,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又命令各级官吏荐举人才,希望让现成的知识分子参加到政权的建设中。为了进一步培养新的统治人才,朱元璋还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早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就在南京创办了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382)改名国子监,作为全国教育的最高学府。在地方上,还设府、州、县学。洪武八年(1375),朝廷甚至下令在各地农村设学。同时,朱元璋对这些学生还特别地优待,根据他们不同的能力授以官职。国子监的学生,成绩优异的,可以直接做官,或者再通过考试做官。其中有些人甚至被授以地方大员或朝廷官吏。至于州县地方官,更是大批地任用。另外,在学的监生还被赋予各项职责,如奉命巡行、监督水利、清丈田亩、在各衙门实习办事等。

很可惜,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愿意入仕,有很多人瞧不起出身贫寒的朱元璋。朱元璋自幼失学,没有多少文化。虽然在戎马倥偬之中,朱元璋虚心向身边的文士学习,到了登基之后,朱元璋已经能够粗通文史、操觚成文了。但是,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仍把他当作一介武夫看待,对他努力学习根本是充耳不闻。文人的鄙视,让朱元璋敏感的神经更加脆弱。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洪武一朝,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文字狱。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卫作《谢增俸表》,因为文中有“作则垂宪”之语,被诛。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表》,以“垂子孙而作则”被诛,因为“则”有“贼”的嫌疑。尉氏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以“体乾发坤,藻饰太平”被诛,因为“藻饰”与“早失”音相近。怀庆府学训导吕睿,为本府作《谢赐马表》,以“遥瞻帝扉”被诛,因“帝扉”与“帝非”相似,有指斥朱元璋的嫌疑。亳州训导林云,为本府作《谢东宫赐宴笺》,以“弑君父以班爵禄”被诛,朱元璋怀疑暗讽他杀死韩林儿。德安府学训导吴宪,为本府作《贺立太孙表》,以“永绍亿年,天下有道,望拜青门”,被诛,怀疑暗指朱元璋的过去。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表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朱元璋以“光”寓意为光头,“生”是“僧”的谐音,暗指他当过和尚,被诛。一连串的杀戮理由,都是很牵强的无稽之谈,但却是事实。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的神经已经敏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了。

朱元璋如此恩威莫测,加之大狱迭兴,官员成为主要的受害者,这让许多的知识分子望而却步,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采取自杀、自残肢体、逃往漠北、隐居深山等办法,躲避朱元璋的征调。甘愿老死山林,也不愿每天战战兢兢地当官,但朱元璋却不允许。朱元璋还特意发布一道命令:“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这就是说,在我大明的国土内,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子民,应该为我所用。如果你不为朝廷所用,就是欺君之罪。这道诏令并非是空头文书。元末举人钱仲益,是一位读书过目成诵的奇才,元末供职杭州路录事。朱元璋几次征召他不到,就派人将他锁进京城,将他的右手钉在木板之上,造成了终身残废。贵溪儒士夏伯启叔侄俩,斩断手指,誓不入仕。朱元璋亲自把他们带到南京审问,最终处以极刑。苏州人姚涧、王谟,因为不肯奉诏入京,被朱元璋砍了脑袋,抄没了家产。士大夫想隐逸都不行,仅有的一点点的自由,在洪武朝也消失了,所有人都被完完全全地成了朱元璋的私有物。

朱元璋还特别留意江浙一带的文人。江浙原为张士诚的根据地,许多文人曾是张士诚的座上宾,这使得朱元璋对这一地区的文人一直持有特别的偏见。朱元璋需要文人对他的支持,所以大批地招揽江南才子。但这些人的下场,往往都十分悲惨。吴中诗人杨基、张羽、徐贲、高启被称为“明初四杰”,在明初都被征入仕。杨基官至山东按察史,因为一件小事被罢官、戍边,最后死在戍所。张羽被任命为太常寺丞,后被贬到岭南,走到半路时,朱元璋又传圣旨招他回来,张羽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是何用意,在恐惧之下投水而死。徐贲做到河南布政使,朱元璋说他对西征军队疏于犒劳,就把他逮捕入京,徐贲最后死在狱中。高启被征召修纂《元史》,后来又被任命为诸王的老师,可惜好景不长,苏州知府魏观把府衙修在张士诚宫殿的旧址上,被人告发,由于府衙中的《上梁书》为高启所做,朱元璋马上命人将高启逮捕入京,处以腰斩极刑。

文人们最终屈服了。面对皇权的威力,他们渺小的身躯根本无法同屠刀相对抗,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在各种大狱中被杀掉。而与此同时,更多的知识分子在利禄的诱惑与屠刀的威逼下,步入仕途。面对这一切,朱元璋笑了,皇帝的权力是谁都无法抗拒的;知识分子却哭了,没有了脊梁,他们成了朱元璋手中摆弄的工具。

同类推荐
  • 三国醉

    三国醉

    王圣,穿越到三国,和曹操结拜。“我会助你一统天下,除了你,谁也不能当皇帝!”三国争霸,实力第一,兄弟第一,媳妇也第一。书生意气,指点江山,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不听话,呵呵。。那就灭了吧。”
  • 东汉枭雄路

    东汉枭雄路

    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之际。一个现代人穿越千年,回到群雄逐鹿的时代。这里是世族的天下,看这平凡人如何在乱世苟存如何寻得真爱,如何看遍人世冷暖成为一代枭雄。
  • 江山豪气

    江山豪气

    这是一段穿越到异世的热血传奇!有征战沙场,有庙堂斗智,有江湖风雨,有爱恨情仇......最后,当帝国大厦将倾之际,是他率领一支威武之军,以勇猛无畏的决心,誓死捍卫着帝国的寸寸山河与可敬的苍生......******PS:本书是热血爽文,预估会写七卷。不过,第一卷的前半段,各路逗比人物会轮番登场,无节操无下限的卖萌,so_读者君阅读请慎重啊…..
  • 九等赘婿之冠盖天下

    九等赘婿之冠盖天下

    大月皇朝,危机四伏,末日狂欢。寒烽咬牙发誓,要改变这一切。
  • 执魏

    执魏

    排山掌诀有曰:‘上元甲子一宫连,中元起巽兑下间’ 而这上中下三元既为一个元会,共一百八十年。元会之始,皆为朝代最盛,如上元立国之唐,如在位一百八十年的清朝五帝,其所铸钱币,也就被玄学中人‘捧’为五帝钱,是因这五帝在位一个元会。历史上,有那么一段波澜壮阔的时代,是为上元甲子年二帝继位的时代。在这元会之初,南北二帝一号元嘉,一号始光,一位是武功卓绝的北地雄主,一位是文略治世的南朝明君,此,即为南北朝.......时值北方始光登基,未来人来此乱世,巍巍宫阙,何人所执?PS:严谨文,科普北朝文,群:963207907
热门推荐
  • 我真不想当学霸之林凡

    我真不想当学霸之林凡

    蠢笨小学生林凡莫名其妙开了挂。……你扶了一次老奶奶、品德+1你翻看了一本书,智力+1你削了一枝铅笔,体力+1你照了一次镜子,外貌+1……你又照了一次镜子,外貌+2……你反复照镜子,毛团鄙夷的撇了撇嘴:请不要反复臭美!…………——多年后,身为大学一霸(学霸?)的林凡已是长风破浪时时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却对着明绣,装了个悠悠的逼道:我真不想当学霸……
  • 后宫泪之竹喧归浣女

    后宫泪之竹喧归浣女

    后世皆言皇家梦,宫闱深深谁人懂?泪落绸披竹喧归,绮罗香梦已随风。
  • 傲弑

    傲弑

    成神?成魔?一个小小的逆字,便足以颠覆整个乾坤……新人新书,望各位大大多多照顾,多多提携!只求一张推荐票,一个收藏点。投张票又不会怀孕是吧!《傲弑》讨论群:289124635
  • 孽龙在天

    孽龙在天

    一头来自东方的孽龙瑭雷,为避追杀辗转逃入西方艾伦大陆,在生死挣扎之余,竟被魔法师安德列相中!为求生存,瑭雷被迫签下血契,受控于人……四百年过去,瑭雷几乎忘却兄姐被杀之仇,诡异的不死巫妖,赫然出现眼前……当东方仙气在魔法大陆尽显神通,孽龙,将掀起巨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三生武魂

    我的三生武魂

    身负三魂,奇幻大陆,邪恶势力,少年因为身边亲人被害,踏上了一条复仇之路……
  • 王者荣耀之女神驾到

    王者荣耀之女神驾到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我们组cp吧!”某人突发奇想,“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带你上分!”“不要,你刚玩了几天就说带我,怕是想坑我。”“我就是要坑你一辈子。”(游戏言情)
  • 十里红妆铺山河

    十里红妆铺山河

    “江湖”二字儿语道来无足轻重,却圈限了多少满志儿郎,是斗酒三升,拔剑快意恩仇,还是承载家族使命,负重前行,命贱如狗,却臆为天神救世,多少鸿鹄志赤胆心也消磨江湖中,发酵变味!
  • 不知道为啥我成了玉帝

    不知道为啥我成了玉帝

    都说建国后不准成精,作为根正苗红的无神论者,却突然飞升成了实习玉帝……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封神榜是小广告聚集地,为什么不处理完这些小广告,自己就不能转正,还要打入轮回?还有没有天理了?哦,不对!我特么现在就是天理啊!某妖孽衣衫半解,眉目流转中带着妖媚:“嗯,你就是我的天理”(本文串联小广告中的诸多分枝故事,大家可以分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