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64900000011

第11章 明太祖(下):狡兔死,走狗烹(1)

(第一节)驱刘伯温:“国朝军师”的边缘化

胸有大志的人永远是辛苦的,或者说“能者多劳”。统一了全国的朱元璋,并未停止脚步。他深知“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的道理。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朱元璋感到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如何处置为他出生入死的功臣武将,成为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刘基的被边缘化,让他感受到了这些功臣武将对朝政的左右能力,也感觉到了他们对皇权的威胁。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出身于浙江的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由于天资聪慧,除了诵读儒家经典外,涉猎广泛,经史子集、天文兵法、历算星相无所不窥。而且博学多识,文才出众。我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就学过他的名篇《卖柑者言》,其中提出了着名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见解。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仅二十三岁的刘基便高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可惜,在元朝的腐朽统治之下,刘基的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处,只能赋闲在家,以诗酒自娱。

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陷南京,其势力稳步向外扩张,渐及刘基的家乡。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同时也为了笼络人才,对所辖区域内的士绅频频挥动橄榄枝,刘基、宋濂等人都在招揽的计划之内。面对朱元璋至诚的邀请,不甘心老于山林的刘基颇为动心。通过对朱元璋统治政策的考察,刘基下定决心出山辅佐朱元璋。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刘基抵达南京。

刘基刚刚抵达南京,朱元璋就迫不急待地召见他,从经史直至时政,无不成为交谈的话题。刘基提出“时务十八策”,分析天下形势,为朱元璋制定了一个伟大的战略计划。他指出:虽然在江南地区,朱元璋有两个强大的敌人陈友谅和张士诚,处在两面夹击的不利位置,但这些都不足为惧。以张士诚的个性来说,如果说朱元璋挥师进攻陈友谅,“自守虏”的张士诚很可能按兵不动;但是要是先进攻张士诚,力量强大的陈友谅就一定会趁虚而入,在腹背进行攻击。所以战局的关键在于陈友谅而不是张士诚。如果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就一定会闻风丧胆,一击即破。并且,陈友谅虽看似强大,但他胁主夺权,上下离心,并不是一点弱点都没有。如果先攻下陈友谅,则朱元璋王业可成。刘基还给朱元璋设立了着名的“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战略。经他这一分析和指点,朱元璋被刘基的才华横溢和高瞻远瞩所折服。刘基成为朱元璋的第一谋士,并把他与张良、诸葛亮相提并论。民间则叫他“后朝军师”,以区别于“前朝军师”诸葛孔明,认为他俩都是神仙下凡,智慧盖世,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刘基在至正二十二年(1362)的几个预言,更让朱元璋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一年,刘基的母亲病逝。为了给母亲尽最后的孝道,刘基恳请朱元璋准其回家为母奔丧。此刻大战在即,朱元璋苦苦挽留刘基,刘基也只好先以国事为重。过了一段时间,对垒双方之间出现了一段空隙。这次,刘基无论如何也要回家葬母,朱元璋只好答应。临行前,刘基交待朱元璋说,浙东投诚的苗兵和洪都新附的降将,都有叛变的可能。果不出刘基所料,二支队伍不久都发动了叛乱。因朱元璋事先有所准备,所以并未酿成大祸。刘基此次预言虽是以天象变化为名提出,但实际上是根据对局势的判断所得来的推论。这让朱元璋在心中惊叹不已,对刘基更是言听计从。

但朱元璋的推崇,却未能阻止大臣们对刘基的排挤。朱元璋能够稳坐天下,主要是由于淮西武人集团和江南文人集团的支持。在战乱时期,武将冲锋陷阵,文人出谋划策,没有任何矛盾。一旦国家安定,到了论功行赏之时,隐藏的矛盾马上就暴露出来了。淮西集团的武人,多半是与朱元璋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都是一群自泥腿子成长起来的统帅。经过战争的洗礼,他们有幸存活,脱颖而出,成了新贵,他们瞧不起江南文人。“老子们出生入死,和当今皇上都曾称兄道弟。你们这些穷酸文人,靠一张嘴就飞黄腾达,没有资格与老子平起平坐。”而江南文人同样看不起这些淮西武人,觉得他们只不过是一群草莽武夫,凭着一身蛮力,靠着与朱元璋的关系而获得高位。“如果不是我们运筹帷幄,你们怎么可能打胜仗?”

就这样,互不相容的两个集团,开始了漫长的明争暗斗。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代表,在淮西集团颇有影响力。他也是最早出来辅佐朱元璋的知识分子之一。本来李善长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左右逢迎,沟通与协调双方的矛盾,但他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在江南文人的包围之中,尽量拉拢淮西集团,打压江南文人势力。江南的文人自然也不甘打压,群起抗争,深受朱元璋器重的刘基自然成为领军人物。作为朱元璋的开国第一谋士,刘基为人刚直不阿、清廉公正、执法如山,他不会趋炎附势,也不屑于阿谀奉承。

这一切都逃不过朱元璋的眼睛。李善长同淮西集团一干人等拉党结派,已对朱明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某种威胁。于是,朱元璋将计就计,利用这种矛盾,在重用淮西集团的同时,又用江南势力来监视淮西集团,使两派的矛盾日趋尖锐,借此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权力。所以在开国伊始,朱元璋在封李善长为丞相的同时,又封刘基为御史中丞,借以互相牵制。

洪武元年五月,朱元璋到淮南、开封巡视,并布置北伐事宜,命李善长和御史中丞刘基在南京留守。城中大小事宜,二人协调处理。临行之时,朱元璋特意嘱咐刘基,让他大胆放手去惩歼除恶,肃清朝廷,对官员的不法之事进行纠正。正巧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赃枉法,被逮捕起来。李彬为李善长的亲信,他的弄权正是在李善长的纵容之下干的。李善长于是亲自去说情,希望刘基能够卖他几分薄面。但刘基坚决不允,并派飞骑禀报朱元璋,请诛李彬以正法纪。这时京城大旱,李善长正在组织人员祈雨,恰在这时,朱元璋同意杀李彬的批文也到来了。李善长问刘基:“在祈求上天下雨之时,可以杀人来冲撞上天吗?”刘基回答到:“杀李彬,天必雨。”遂杀了李彬。自此,李善长与刘基的矛盾公开化了。

这年秋天,旱情仍在继续。李善长等淮西集团之人,不断以天谴为由攻击刘基。最终,朱元璋借口天不降雨是因御史台制造冤狱而导致的,遂把巡按御史下狱;接着又命大臣上书,直言时弊以求雨。一向耿直的刘基,马上上书朱元璋,他在奏折中说道:“不降雨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为战死士兵们的遗孀被集中在一起,又不准改嫁,又不准与家人见面,数万名寡妇心中的怨恨凝聚成的阴气太重;二是死亡工匠的尸骨被暴尸野外,未得安葬;三是把张士诚的降族都编为军户,民怨太大。这都有违天意。”朱元璋马上按刘基的意思,把这些事情办妥当了。但是十天过后,仍未下雨。刘基的料事如神大打折扣,朱元璋对刘基的能力产生质疑。刘基面对淮西集团的攻击,加之朱元璋的不信任,已经嗅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了,于是借口妻子去世,而告老还乡了。在与淮西集团的斗争中,刘基甘愿败下阵来。

刘基并未能因自己退出朝廷而远离是非。洪武十年,淮西集团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胡惟庸升为左丞相。他同样是较早跟随朱元璋的人。加之心胸狭窄,胡惟庸始终没有忘记得罪淮西集团的刘基。他借口说此地有王气的征兆,话锋一转,说刘基一心想得到这块宝地,为自己营造坟墓,让子孙积阴德。本来就迷信的朱元璋听罢,当即派人逮刘基父子进京。事后刘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已经深深感到即将到来的危机。胡惟庸借刘基生病之机,送药毒死了刘基。

刘基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而驰名天下。但是他却未能像张良、诸葛亮那样获得皇帝充分的信任和褒奖。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他仅仅得到一个诚意伯的爵位,而功劳不及他的人却位居公、侯。可以说,他得到的勋位,根本无法与其功绩成正比。这固然与朱元璋自身个性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基实际上是党同伐异的牺牲者。作为淮西集团控制大权的绊脚石,刘基一次次地被陷害,最终惨死。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淮西集团的权力已经膨胀到无法无天的地步,连刘基这样被朱元璋倚为左右手的人都难逃他们的毒手,其他不附己的大臣的下场便可想而知。

面对淮西集团势力的日益膨胀,朱元璋有些坐立不安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为了自己的皇位着想,为了朱明王朝长治久安打算,朱元璋深知自己必须要有所行动。既然利用刘基为首的江南集团来制约淮西集团的办法行不通,留给朱元璋的只有屠杀一条路可走了。

(第二节)扫除路障:“庆功楼”里一把大火

相传在大明建立之初,朱元璋大封功臣。并于南京城外一块空地上,建了一座“庆功楼”,把诸位功臣之像挂于其上。并于建成当天,在庆功楼大宴诸位功臣。诸位功臣都很高兴,觉得朱元璋自己做了皇帝,还想着他们,并给予他们这么大的荣耀。于是在受邀之后,兴致勃勃地前往。徐达在家,刚要出门,这时已经告老还乡并且私交不错的刘基前来辞行。谈话之间,刘基得知徐达将要赴宴,告别之时,他抓住徐达的手嘱咐道:“徐兄此去一定要紧跟皇上,寸步不离。”徐达问为何,刘基摆手一笑而去。徐达满腹疑问地来到庆功楼,正要落座,忽听门外传圣上驾到,于是众人连忙起身迎驾。在起身之时,徐达的手触到墙上,墙体发出“咚咚”的声音,徐达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朱元璋把这楼修得十分牢固,一旦有变故,没有人能够冲出去。于是徐达一直寸步不离地跟着朱元璋。酒过三巡,朱元璋起身说:“众卿家继续畅饮,朕有要事回宫,不能陪大家了。”众人马上起身恭送。徐达赶紧跟在朱元璋身后,走了出来。朱元璋问:“徐元帅为何不继续留下来畅饮?”徐达回答道:“臣要为皇上护驾。”朱元璋道:“不必了。”徐达含泪问朱元璋:“真的一个不留吗?”此时朱元璋不禁心头一热,遂道:“那就随朕来吧。”君臣一行人刚走出不远,就看见庆功楼火光冲天,徐达终于逃过一劫。

这不过是一个传说。如果这些功臣武将真的这么好解决,朱元璋就不必操那么多心了,没准可以多活几年。但实际情况要艰难得多,刘基的死就充分证明:朱元璋想要解决的对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对付的。淮西集团都是与他出生入死、共同打江山的好兄弟,他们个个都是朱元璋精心挑选出来的文臣武将。事实也证明他没有看走眼,这些人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如果处理不好,一不小心,可能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保。所以朱元璋非常小心地等待机会的到来。

从洪武二年到三年,朱元璋先后两次大封功臣,六人封公,二十九人封侯,其他身居高官显位的更是数不胜数。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劳,朱元璋给予他们大量的土地、佃户、奴仆,并让他们享有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特权。朱元璋甚至还特意为他们颁发了子孙世袭的免死铁券,规定:“除犯大逆、谋反之罪不赦之外,其余一切罪责皆可赦免。”这表明朱元璋赋予了这些功臣一种不受国家法律约束的特权。可以说,这时朱元璋对待功臣是非常宽容的。

但朱元璋的善意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些勋臣武将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毕竟是他们冒死让一无所有的朱元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现在天下太平了,他们应该享受胜利所带来的一切财富、荣耀和权力。于是功臣们渐渐居功自傲起来,恃功犯法的事也屡屡发生。朱元璋从起家开始,一向以治军严谨而闻名。但是在明朝建立之后,竟出现了将帅纪律松弛,沉湎于酒色的情形。徐达、李文忠镇守北疆,任人狂饮烂醉,不问防务,汤和嗜酒妄杀、不守法度等。他们的放肆行为,对明初整个吏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针对功臣武将的有恃无恐,朱元璋曾不止一次予以戒饬。洪武元年,在所有人都沉浸于开国的喜悦之中时,朱元璋就已经为这些功臣武将们指出了全身而退之路。他借汉高祖刘邦的典故来告诫他们:“开邦创业之主,并不是在开始就抱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想法,但像韩信、彭越这样的人,实在是自作孽,不可活。到了承平之后,旧臣多有获罪的,那是因为他们自恃功高,胡作非为,才招致了失败。你们要引以为教训。”他又对康茂才等人说:“你们能有今天,不仅是因为你们个人拼杀,更不应忘记军士们在为你们卖命,不要挟功骄纵,轻视下人。朕今天对你们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古代君主都是以权术驾驭臣下,不以诚相待,彼此易生猜疑,故变从中生。今天我直言相告,希望你等引以为戒。不光是你们,还要以朕的话告诫你们的子孙。这样,你们的富贵才可以同国运一样长久。”朱元璋的这些话发自肺腑,他希望通过这些话,能够点醒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功臣武将们。

可惜一切都是徒劳。事态的发展,与朱元璋所期盼的恰恰相反。功臣武将们非但不听劝戒,而且根本就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他们依然故我,任意胡为。这时,朱元璋不由得想起当年邵荣、赵继祖在三山门的那一幕。邵荣和赵继祖都是朱元璋在濠州的旧人。特别是邵荣,勇冠三军,与徐达、常遇春并称“三杰”。朱元璋对他们非常器重。但随着他们权力的增长,他们越来越不满于自己的地位,总是认为自己大材小用。他们在言谈中,时不时地流露出对朱元璋的不满和不屑一顾。至正二十二年(1362),他们甚至发展到与元帅宋国兴等合谋叛乱的地步。八月,朱元璋在三门山阅兵,邵荣便设下埋伏,欲图阴谋杀死朱元璋。也是朱元璋命不该绝,因天气原因和刘基的警告,朱元璋更换了衣服,由亲兵护送从另一条路归府。事情败露后,两人皆被处死。

前车之鉴,让朱元璋痛下决心。他决定以屠杀的方式,结束功臣武将的肆意妄为。随着局势的稳定,如何处理功臣武将的问题被提上日程。首先被拿来开刀的,就是当年溺死龙凤小皇帝韩林儿的廖永忠。这也怪廖永忠太缺乏政治头脑,竟拿溺死韩林儿之事作为邀功资本。事关朱元璋隐私,岂能容他?于是,洪武八年(1375),廖永忠被砍了脑袋。接着,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在1370年受封的他,却在1384年暴死。1385年,大将徐达背生痈,食朱元璋送来的鹅肉而死。这两人的死都是历史上的无头公案。但不管如何,屠杀已经开始了。

此后,对功臣武将的屠杀愈演愈烈。甚至到后来,连朱元璋本人都已无法控制。但朱元璋无怨无悔,今日的杀戮乃是万世太平的前奏。朱元璋、朱标父子之间的谈话表明了这一切。皇太子朱标对于朱元璋的滥杀行为十分不理解,委婉地劝说朱元璋收手。于是,朱元璋便命人把一根长满刺的木棒拿到太子面前,让太子把它拿起来。太子说,这般刺手,如何能拿呢?朱元璋又命人把木棒上的刺全部削掉,问太子道:“现在是不是好拿了呢?为父若不是如此,今后你又怎会天下太平呢?”

同类推荐
  • 湖中鱼

    湖中鱼

    人像鱼,世界是湖!里面演绎的是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这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从一个湖进入到另一个湖,谭飞会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谭飞最先想的是活着!若是安安稳稳的娶妻生子,在大梁度过余生,也算不错!可怀璧其罪,谁让自己带来了一把枪!有时候活着就是鱼跃龙门,哪管结局是否粉身碎骨!
  • 中国近现代史论

    中国近现代史论

    本书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以历史、现实、未来为逻辑主线,研究近现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和基本国情,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着重展现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民族独立和解放,从贫穷落后走向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着重揭示了中国人民是如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进程;着重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向北重生

    向北重生

    临安皇家画院的年轻才子唐慎言因为一手“龙凤双舞”的绘画绝技而闻名于世,可深受皇帝喜爱的他却被自己的好朋友齐封给坑了,并因此无奈卷入进朝廷的内斗中,还毁掉了自己与未婚妻李秀容的婚约。可极富野心,睿智果敢的李秀容不愿意错过唐慎言这个深受皇帝器重的绘画天才,就在她设法挽回两人的婚约时,唐慎言却对好友齐封的未婚妻,来自北方的丽人王心兰一见倾心!可就在三人情感纠葛愈演愈烈时,最严酷的事情发生了,北方金国国主完颜亮正在筹备战事,妄图一举南下吞并大宋河山,这时满腹才气的唐慎言陷入了有生以来最迷茫的时期……
  • 山海经之上古世界

    山海经之上古世界

    在参阅各典籍,以山海经为背景,写下的一点小随笔
  • 穿越清朝之咸丰大帝

    穿越清朝之咸丰大帝

    一个学习不怎好的学生仅在一次事故中穿越,成为大清的四无皇帝,但他却是一个愤青,决心成为千古一帝。灭朝鲜,毁俄国,株日本。创咸丰之盛世。,,,,,,,,,,,,,,,
热门推荐
  •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星云大师的著述涵盖甚广,包罗万象,从佛心禅意出发,启发世俗人生的精进与和谐。继《宽心》、《舍得》之后,推出本书,内容涉及自身修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提出诸多启发性的哲辩思语,以使读者在工作生活同时在心灵上获得教益和抚慰。
  • 属于你的我的一世芳华

    属于你的我的一世芳华

    小白甜文。记录女主郗颖和男主王子程从小到大一起一路走来的一些琐碎生活。。。没有恶毒绿茶的女二号,也没有横刀夺爱的男二号,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有的只是两人相伴着走过的点点滴滴。。。想看勾引斗角,抱歉,此文没有。。。捂脸中但是看了以后可能会让你回忆自己的美好青春,仅此而已。。。
  • 请叫我冒险王

    请叫我冒险王

    在这个充满幻想的世界,没有不能实现的梦想,只有没为梦想付出代价的人!这个世界很神秘,在宇宙的深渊又会有什么呢!在探寻宇宙深处秘密的时候又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当冒险王马里奥作为先锋引领着一群冒险家冲出了银河系走上了伟大的航路,进入了神秘的宇宙深处,究竟发现了什么竟然会被联邦政府通缉最后冒险王得知自己命不久矣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蓝色海洋星自首并被联邦政府处死。在最后的时刻马里奥讲到“想要我的财宝吗?想要的话就去拿吧.....你们去找吧!我把世界上的一切都放在那里了!”于是世界沸腾了,所有的冒险家们组成了自己的团队冲向了伟大的航路寻找着梦想!迎来了大冒险时代....这是一艘乘载着一群人梦想的船在伟大的航线上一直寻找着梦!
  • 大学 中庸 鬼谷子

    大学 中庸 鬼谷子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鬼谷子》一书,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
  • 夜黎的茶馆

    夜黎的茶馆

    这里是夜黎的茶舍,然而,这个茶馆不卖任何茶或者饮品,卖的,是一个个故事,以及一首首诗。
  • 恶魔对对碰,这个杀手有点软

    恶魔对对碰,这个杀手有点软

    阴暗的地下室内,散发着阵阵腐臭味,暗红的血液在地上蔓延,横七竖八的尸体让这里看起来像地狱一般……
  • 快穿宿主拯救计划

    快穿宿主拯救计划

    祈鸢原本不叫祈鸢,她叫祈渊因为她是从深渊里爬出来的——*祈鸢为了能早日“减刑出狱”,前往三千世界修正世界bug,清除掉抢夺主角气运的一切事物。祈鸢:“她就是抢夺主角气运的那个人?”系统乖巧点头:“对的没错,大人。”祈鸢(一本正经掏出武器):“好,那我马上就杀了她,夺回气运。”系统:“!!!!=????(?ò?ó?)?,不可以啊大人!!”*暗处,某男一脸痴汉笑,“我媳妇儿真厉害!”
  • 烟花中的尘埃

    烟花中的尘埃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离死亡很近吧,亲人、朋友,他们的离去是否也曾让你痛不欲生?除去所有的意外发生,导致死亡的会是什么?无疑是疾病。他的名字叫江白樱,原本的他是一个善良的中学生,可天不饶人,他患上了一种新型癌症,而且无法被治愈。但他的心态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他的善良从未消逝,他改变了身边的罪恶,使这个人人自私的世界重新相信了“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世界很大,很多孤独的人都选择在黑夜中哭诉、释放。而黑夜却往往都是冰冷的,就好比一座座钢铁铸造的城市。但人心不是,人心往往充斥着温暖,就如同在黑夜绽放的烟花,尽管它的生命短暂,转瞬即逝,但它仍用自己的温度去温暖了整片天空,为黑夜带来一丝光明。每个人,都是烟花中的一粒尘埃,很小很小,在天空中根本无法找到,但是每个人都加起来,就能组成一团烟花,去照亮一片天空,温暖一座城市。而江白樱也是这团烟花中的一粒尘埃,即使每天他都需要承受着病魔的折磨,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内心的那份善良,直至他的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别放弃生命,哪怕是失去尊严,哪怕是身处绝望,哪怕是像狗一样卑微,也要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活着,才能看到希望!
  • 温商是怎样赚钱的

    温商是怎样赚钱的

    温州处于浙江省南部,三面都是高山阻隔,唯有东面邻海,另外还有一条瓯江贯穿东西。正是这一独特的地理生存环境,赋予了温州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他们既有大山般的沉稳、坚韧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又有大海般的开阔、奔涌和无所畏惧的气魄。
  • 寻仙大冒险

    寻仙大冒险

    仙、可以长生不死的人。一人一山谓之仙,意为人往高山登,不畏惧困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意。他在异界重生,出生时伴生一颗神秘黑石,自此给家族乃至全镇带来了祸端。他不相信命运,不想被命运驱使。不管前路有多坎坷毅然坚定的走下去。他有情有义,对爱人执着,对兄弟奋不顾身。自修炼升仙诀踏上了寻仙之旅,剧情曲折,紧张刺激,更有美人青睐,有朋友誓死相随,不一样的路不一样的冒险,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