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76200000018

第18章 父业子承的长子蒋经国(4)

蒋经国形容此时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华民国的危急存亡之秋”。由于众叛亲离,在国民党大溃败的生死关头,蒋介石所能倚重者只能是自己的儿子。蒋经国虽被任命为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但并未去就任。他随侍在蒋介石身边,形影不离,从此成为蒋介石最有力的助手。

1949年春节前夕,蒋介石、蒋经国父子返归故乡溪口。在丰镐房,蒋氏父子度过了自1921年安葬王采玉之后38年来的第二次“居家守岁”的春节,当然,也将是最后一次了。蒋氏父子自知滞留家乡来日无多,何日方归遥不可期,因此,抓紧一切时间,祭扫祖坟,遍酬族中父老,流连于家乡的湖光山色,做辞别故园的准备。当然,蒋介石同时也并未真正做到“个人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是隐而不退,继续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遥控危局,以溪口取代南京成为新的政治中心,国民党的军政要员,纷纷就道。李宗仁空有头衔,而无实权。

此一时期,蒋经国以蒋介石全权代表的身份,全面介入国民党军政要务,无论是大西南组织反攻,还是东南、华南撤退,蒋经国往返奔波,台前幕后,亲自操纵指挥。194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公布内战战犯名单,蒋氏父子均赫然在列。4月15日,国共和谈代表在北平举行第二次会议,中共代表团提出《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指出4月20日为最后签字期限,逾期不签字,将表示谈判破裂,人民解放军将立即过江。是日,正值蒋经国40生辰,蒋介石特书“寓理帅气”四字匾额,蒋介石又题:“立敬立极”、“法天自然”8个字。蒋经国接到父亲的题词,显得非常激动:“凡此所言,希望于我愈深,亦鞭策于我愈力,此后修养治事,定以此为准绳。”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3路强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蒋家王朝在大陆的统治正式宣告覆亡。

4月24日,也就是南京失守的第二天,蒋介石决意永别溪口。他嘱咐蒋经国安排妻儿飞台,以绝后顾之虑。25日,蒋氏父子悄然辞去家乡,至象山港登“太康号”军舰,驶往上海。

5月27日,上海失守。7月16日,蒋介石在广州成立国民党非常委员会,自任主席,由幕后转至台前,公开指挥国民党军队残余最后一战。蒋经国亲侍其父左右,频繁往返于大西南和台湾之间,组织抵抗和反攻,力图保住这“最后一块反共堡垒”。无奈大势已去,补天有心,回天无术!随着昆明、重庆等重镇相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攻占,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已无苟且之地,只得败居台湾孤岛。12月10日,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由成都飞往台北,永别了中国大陆。

三、蒋介石着力培养

蒋经国到台湾后,先后以“国防部政治部”主任和“总政治部”主任身份插手军界,并负责情治和向大陆派遣游击队。掌握了台湾的特务和情治系统。

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之初,形势至为险峻。政治上,众叛亲离,人心涣散;经济上,百业凋敝,入不敷出;军事上,残兵败将,防备废弛。尤其严重的是,长期以来一直是蒋家王朝后援的盟友美国“落井下石”,公开发表抛弃台湾的宣言:“美国此时不想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它也不利用武力以干涉台湾现在的局势。美国并不采取足以涉及中国内战的途径。同样地,美国政府也不供给军援与军事顾问于台湾的中国军队。”坐待“尘埃落定”,而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兵集结于台湾海峡对面,万事齐备,只欠“台风”。借用江南的评点:“就全盘形势而言,台湾只是个等待爆炸的火药库。”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50年6月朝鲜战争突然爆发,美国派出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蒋家王朝在台湾的命运也就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机。江南云:“朝鲜战争的爆发,把已经患了癌症的国民党政权,从病榻上起死回生。中美关系,最后因兵戎相见,冻冷三十一年,所谓‘台湾问题’,了无尽期。其最大的受益人,自是国民党政权,因势利便得以在夹缝中生存下来。”

当然,台湾国民党政权的“生存危机警报”并未解除。朝鲜战争的历史契机,美国对台湾政策的转变,只不过暂时性地阻滞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使得国民党政权有了偏安孤岛的可能,但是国民党政权退居台湾时所面临的一系列从历史到现实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国民党政权能否在台湾立住脚,并重建蒋家王朝,这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从经营台湾之日起就开始反复思考的问题。

为了稳定人心,蒋介石不惜弃自己亲订的“中华民国宪法”于不顾,于1950年3月1日在台北自行宣告复“总统”职,“名正言顺”地走到台前,大权统揽,再建独裁统治。痛定思痛,蒋介石也曾从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总结过国民党政权大陆惨败的血的教训,认为要“守得住”台湾,并进而“反攻复国”的,首先必须在经济上建设台湾,而要发展经济,又必须改革政治,改造已腐败不堪的国民党。正是在台湾国民党的改革运动中,蒋介石重建蒋家王朝于台湾的最重要的战略部署——“父业子承、培植蒋经国接班”计划,开始逐步实施。

大陆时期,虽然蒋介石也曾安排蒋经国多方磨砺,全面介入党、政、军、青、团要务,以树立形象,网罗班底,并且也积累了一些政绩,毕竟由于资历太浅,根基不深,加上国民党内派系错综复杂,蒋介石把蒋经国摆在决策圈内之措,阻力重重。偏安孤岛之后,因蒋介石年事已高,传子之策已呈刻不容缓之势。蒋家王朝大陆覆亡的激烈动荡,对蒋经国的异军突起,反倒是因祸得福,“党中有党,党外有派”的国民党经过大动乱的淘汰、清洗,能够与蒋介石相抗衡的各种力量均已溃不成军,蒋介石说话再也无人敢违。此种情形下再推荐蒋经国出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有利条件俱备。

国民党政权败亡台湾后,关于政权核心的人事安排问题,蒋介石曾煞费苦心。行政院长一职,由心腹陈诚出掌,当在“情理”之中。而吴国桢就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职,孙立人就任陆军总司令职,明显得益于他们与美国朝野关系密切的特殊背景。这3人无论计资历、计声望、计才干就此三职也可说适人适事。但是,“新人”蒋经国的位置怎么摆?则颇费斟酌。

蒋经国在台湾国民党政坛正式亮相的第一个职位,是“国防部政治部”主任,后改“总政治部”主任,编阶为二级上将。此乃蒋介石让蒋经国全面涉足军界、抓枪杆子的精心安排。江南讲:“政治部主任,交给经国,当时环境下,众望所归。青年军时代,经国已初试锋芒,仅限于浅尝辄止,配合政工改造,环顾国民党的高级军政干部中,只有这位共产党出身的小蒋,能够胜任。这年,经国四十初度,年龄、体力、经验,均属黄金时代。一般相信,只有他能对国军的再生赋予活力和希望。”

由于蒋经国在国民党军队中资历甚浅,素无军功,高官陡升,自然有人不满、不服。原“空军”总司令周至柔与蒋经国“总政治部”主任任命令发布的同时,晋升为一级上将参谋总长。据传周至柔曾对前来“贺喜”的人发牢骚:“现在连老百姓都可以当上将,我在沙场拼了几十年命才升了这么一个一级上将,想想也没有什么可喜。”这话后来传到蒋经国耳中,他始终在“总政治部主任”的任期,从未穿着上将军服在公共场合露面。

蒋经国深知自己涉足军界,根基不深,因而采取了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策略。为了培养自己的子弟兵,蒋经国上任后不久即开始筹划建立政工干校。1952,蒋经国的“黄埔”——政工干校在台北北投的复兴岗正式开学。任命嫡系胡伟克、王永树、王升先后出任校长,为他培养门生,准备干部。蒋经国对于政工干校,一直抓得很紧,从不容他人染指。以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身份出任第一任政工干校校长的胡伟克,一度曾“忘记”了自己蒋经国副手的身份和地位,将政工干校搞成了“胡记”的“势力范围”。结果,蒋经国不得不经常到政工干校去上班,主持升旗仪式,进行训话,并进而设“总政治部主任办公室”于政工干校校内。最后,胡伟克只得交出校长位置,退隐赋闲去了。

蒋经国就任军职之时,正值台湾国民党政权内外交困、朝不保夕的危难关头。从大陆败退下来的国民党残兵败将,人心涣散,武备废弛。为了“挽狂澜于既倒”,蒋经国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对国民党军队进行全面整肃,淘撤冗枝,强化精干,在全军重建政工系统蒋经国还模仿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军队中的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方法。用“三民主义”来训练国民党官兵,要求他们明确“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他喜欢以“士兵利益的维护者”面目出现,经常出现在“海防”第一线和各基层单位,和士兵们同吃同住,一起“谈心”。当一江山岛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以及国民党被迫主动放弃大陈岛时,身为“总政治部”主任的蒋经国都坚持到最后撤离,赢得了国民党官兵的折服。几年工夫,蒋经国就在国民党军队中奠定了自己的不拔之基。

除了“总政治部”主任的任职外,蒋介石复职“总统”后赋予蒋经国另外两项重要的使命:负责监督筹划情报业务和对大陆游击活动的指挥派遣。

1949年7月,蒋介石在高雄成立以唐纵为召集人包括蒋经国在内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基本任务就是“统一所有情报工作,并使之充实、强化”。1950年蒋介石将“政治行政委员会”改组为“总统府机要室资料组”,由蒋经国出台总负责,举凡一切党政特务机构,统归其管辖调动。为了统揽全权,排解异己,蒋经国采取打拉结合的战术,建立起“惟我独尊”的特务王国。

在蒋经国之前,台湾最权势炙人的特务头子是彭孟辑。彭孟缉以台湾“二二八事件”之后长期主掌警备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直接指挥台湾最大的情报单位保安处。蒋介石1950年复职“总统”当日亲笔所书的3个手令,其中一道就是给彭孟缉的。这3个手令的主要内容是:派蒋经国负责主持军中政工重建,迅即恢复“国防部总政治部”;派俞鸿钧负责设计台湾财政、经济秩序,成立“财经联席会议”,由俞鸿钧为召集人;派彭孟缉为“台湾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协调指挥各情报单位在台之工作。但彭孟缉很乖巧,居安思危,知道“势威震主”非万全之道,所以很早就将大权拱手让于蒋经国,向太子输诚,将保安处变成了蒋经国“总统府机要室资料组”的执行机构。

50年代初,为防止中国共产党在台湾的渗透而实行的“杀戒大开”笼罩全台的白色恐怖,就是由蒋经国在幕后、彭孟缉在台前一手策划和导演的,彭孟缉替蒋经国背足了骂名。1954年,彭孟缉“急流勇退”,向蒋介石力辞“台湾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要职,竭力荐举由蒋经国出掌台湾特务全权。这样,蒋经国领导的“总统府机要室资料组”就按管了“台湾情报工作委员会”。

在此之前,蒋经国已经通过总政治第四处主管保防,实际上等于夺取了一向对自己介入情报系统不买账的毛人凤“保密局”的业务。对其他戴笠旧部,则对愿归顺效命者,收容己用,对拒不从命者,则排斥打击。最典型的例证,是“输诚”的彭孟缉官运亨通,最后竟爬至一级上将参谋总长的显赫之位,而“不服气”的毛人凤则被架空,几近赋闲,时值壮年,竟抑郁病亡。

几年时间,蒋经国就全面掌握了台湾党、政、军各个领域内控外防的特务组织的大权,呼风唤雨,生杀予夺,一统天下。“保密防谍”的口号,在蒋经国统掌情报系统的时代,竟“普及”到全岛的每一个角落,妇孺皆知,人人不寒而栗。所以,有人评论说:“由此时开始,蒋经国真正掌握到威势显赫的权力之柄。”后来,蒋经国也意识到“特务头子”的名声,毕竟有损日后“父业子继”的形象,干是报请蒋介石成立“国家安全局”统辖之,由郑介民出任局长在台前,自己则退居幕后操纵,以避嫌疑。

在蒋介石的精心安排下,蒋经国在国民党党内的地位也稳步上升,开始全面介入到决策层。1950年七八月间,蒋介石酝酿已久的“中国国民党改造方案”正式公布,开始实施。这场“改造运动”的领导机构“中央改造委员会”,摒弃了国民党的元老级大员,大多以“新生代”充任,16名成员中,最引人注目的新人,则属年方四十,党龄仅12年的蒋经国。与此同时,原来人数庞杂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撤消,改以25人的中央评议会代替。

为了在台湾建设“蒋家天下蒋家党”,蒋经国步入国民党决策圈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向多年把持常务的CC系开刀。由于有蒋介石的直接撑腰,班底已散的陈果夫、陈立夫二兄弟自然得败下阵来。陈果夫有病卧床,膺选中央评议委员,姿态多于实质,真正的CC系巨头陈立夫则被蒋介石以5万美金,打发到美国新泽西州休闲养鸡。行前,陈立夫向宋美龄辞别,宋美龄赠以《圣经》一本,说:“你在政治上负过这么大的责任,现在一下子冷落下来,会感到很难适应,这里有本《圣经》,你带到美国去念念,你会在心灵上得到不少慰藉。”陈立夫的反应,则颇出宋美龄的意外,他指着墙上挂的蒋介石肖像,言语低沉地表示:“夫人,那活的上帝都不信任我,我还希望得到耶稣信任吗?”

赶走了CC系的势力,蒋经国在国民党党内当权的阻力也就随之破除。1952年,国民党“七全”大会召开,蒋经国被推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随后的七届一中全会,蒋经国又被蒋介石指定为国民党中常会委员。至此,蒋经国在国民党的权力中枢享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

蒋经国一向是以“青年领袖”自诩,大陆时代曾长期经营三青团。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经国为了配合乃父蒋介石的“反共抗俄总动员”运动,再次把手伸向青年。1952年10月“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成立,蒋介石兼任团长,蒋经国亲任主任。为什么要成立这个组织?蒋经国在第一次台北救国团的宣誓典礼上的讲话表达得非常清楚:

三十八年(1949年)大陆的失败,大家只看到军队给人家打垮了,虽然这也是事实,但是要注意,除了军队,我们的青年也被中共解除了精神武装,青年组织也被瓦解。我们感到军队的整顿非常重要,这三年以来,我们集中全力在整顿军队上,但是我们领悟到三十八年(1949年)失败的教训,更知道要打倒中共,复兴国家,还需要组织青年,团结青年,给他们一种新的教育,灌输他们新的精神。

国民党大陆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尤其是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乃至最后形成推翻蒋家王朝的“第二条战线”。对此,蒋经国有“切肤之痛”。因之,他决意通过“救国团”这一组织在台湾青年中牢固树立起“三民主义信仰”。蒋经国为“救国团”规定了“信仰三民主义”、“拥护领袖”、“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自立自强”、“实践力行”、“自助合作”、“服务牺牲”8款信条。同时,在蒋介石的支持下,蒋经国将所有学校的军训由“救国团”统揽下来。所以江南评判“救国团”的性质:“这是第二个三民主义青年团,是国民党的预备队。”

同类推荐
  • 光荣与道路:中国大时代的精英记忆

    光荣与道路:中国大时代的精英记忆

    本书是当今中国各个领域翘楚、行业领袖人物、国家高层智囊的集体传记,通过他们的口述,重现了他们的成长与创业历程,并以此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重塑,以及时代变局下,中国社会不同寻常的发展轨迹和成长逻辑。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中国大时代成就了他们的辉煌,而他们也以自己勇气和创造力,引领和改变着这个时代。作为站在中国各个行业最顶端的人,在本书中,他们也分享了相关领域最前沿,而且是最富前瞻性的真知灼见与相关资讯,有助于广大读者准确把握行业的脉搏和走向,理性看待中国社会的真实状貌,探索未来的发展与转型之路。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本书品读三毛,看她的人生、读她的文字、品她的洒脱。书中呈现了这样一个女子:洒脱穿梭于撒哈拉沙漠,有义无反顾说走就走;在路上,寻一座座城,行遍千山万水,只为在流浪中接近梦想。跟随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一个潇洒的女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灵性的笔触写下人生的修行,教会我们领略世间最平和的快乐,最美的爱情。
  • 点点梅花为我愁

    点点梅花为我愁

    胡适、张学良、林语堂、胡宗南、黎元洪、冯玉祥等,他们的名字,在那些年月里,如来势汹汹的风一样,四处激荡。爱,这是一个宽广无限的字。我只和你说,男欢女爱。给你看的,关于他们的,亦是男欢女爱之爱。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沉醉的东西了。也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忧伤的了。尘世最使人情不自禁沉醉的,往往最容易令人忧伤。可是,倘若爱了,忧伤亦是无比动人。当然,这份动人,不隔了时光之河回望,望不到。再说此书中的他们。我猜不出当你望见他们的爱情——也有一些人没有爱情,一生不明爱情为何物,仅有的是爱欲——当你望见,我猜不出你会怎样思想。
热门推荐
  • 中国剑组

    中国剑组

    新书已开,名剑时代!
  • 毒骨美人

    毒骨美人

    这世界上,真的有像话本子里一样可歌可泣的感情吗?她无数次的问自己,又一次次的被否定。在这宫廷里,又有多“纯洁”的感情呢?怕是都染着数不尽的人血吧。而她自己的感情又何尝不是呢?从一个华丽的牢笼里去到另一个华丽的牢笼里。为了去见一个男人,奋不顾身的嫁给另外一个男人。他说:“我从未见过像你一样恶毒的女人。”她却只是笑笑,我们,谁又比谁干净得到哪里去呢?命运把他们这些孽缘不断的人死死的锁在了一起,谁又说,笑到最后的,才是赢了的人呢?
  • 玄月弯弯

    玄月弯弯

    一身红衣调皮灵动的她,不小心跌入了完全陌生的世界,莫名其妙入了白莲教,遇见了白衣胜雪、霸气绝美的寂玄岚,他愿抛却所有,带她一起离开江湖。奈何,这个世界上,偏偏有个清冷孤绝的八阿哥,让她倾心神伤,他身在帝宫,只是默默注视,不能情动。原来,爱情从来不是两不相欠,而是各有亏欠。这一场匆匆来去,动了心劫,坠了凡世。最终,命运尽头,三生石畔,等待她的是无穷无尽的思念,还是白首到老的幻梦?
  • 梦回千年之倾城

    梦回千年之倾城

    一场车祸,让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古代世界,在那里,她借尸还魂成为当朝太后的女儿华夜,但是,因为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她不得不继续隐藏自己的女人身份,以皇帝最疼爱的“弟弟”华夜侯的身份生活下去。苦苦隐瞒的身份却被人一朝看穿,随之而来的,是山盟海誓?还是惊天阴谋?危机四伏、步步惊心中自己早已坠入宫廷阴谋的漩涡之中。直到一切都真相大白,生死,只在一瞬之间……温良谦和的风云卿,强势如火的北堂旌,究竟谁才是最爱她的人?而谁,又是她最爱的人?冥冥之中的命运,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和她开着一个又一个玩笑。
  • 风铃之歌

    风铃之歌

    年少轻狂的离家出走,艰难路途的美丽邂逅,青春的懵懂,全部定格在了那一刻.......年少的无奈总是让很多事情变得未知,包括那段像银铃般飘荡在西藏高原上的爱情,甚至是那座坟墓......
  • 快穿之男神养成史

    快穿之男神养成史

    阮馨,一名内外科双修的天才医生,在连续几天高强度的手术因过度劳累猝死。再一次醒来却绑定上了坑宿主的系统,从此走上卖萌卖惨卖身的攻略之路。本文1v1,男主至始至终是一个人,女主前期不知情,后期逐渐揭晓,最后会回归现实世界本人第一次写快穿文,请多指教本文有虐有宠(看心情看投票)主打宠,不喜勿喷
  • 雏菊的塔罗牌

    雏菊的塔罗牌

    一条神秘的双鱼项链,一副神秘的塔罗牌,给清丽如雏菊的她带来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他朗如星辰,与她一见钟情,而他英姿勃发,和她生死与共,雏菊女孩用真爱诠释雏菊花语的全部含义。
  • 纨绔的三国

    纨绔的三国

    莫名来到三国,本想出人头地,结果现实让自己不得不去当一条咸鱼,就算是咸鱼也要做最咸的那条鱼
  • 星战王牌

    星战王牌

    勇猛的星际战士?星际强人苏三,带着美女上司和太阳系总长逃离塞克族人的追杀,但是仍未逃脱太阳星系灭亡的命运!他们来到凯撒帝国,苦练功力,囤积“兵马”,只为复仇,然而面对亲信的背叛以及无数的强敌,他能够恢复泛太阳星系的荣光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