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73900000023

第23章 神采篇(13)

延德郡别驾冯崇债是个佛教徒,久仰鉴真大师的佛学修养。听说鉴真大师来到蛮荒的海岛,喜出望外。立即调遣400兵马,一路护送到州郡。设斋供奉,殷勤款待。冯崇债更亲自跪伏墀前恭候,并在太守府内设坛,请鉴真登坛讲法。并安排在大云寺下榻。鉴真大师一边在寺中讲律授戒,一边主持修缮佛殿,并将自己准备带往日本的佛具、经典捐献大云寺。这样在海南停留了差不多一年时间,但一日东渡日本传经之愿未实现,鉴真就一日不安。他坚持要回扬州,再行东渡。冯崇债见拘留不住,也只好放行。他亲率800人马,一路护送40天,护送鉴真一行直至万安州。在万安州受到当地大首领冯若芳的款待,供养3日。然后从海路抵达崖州(海南文昌)。崖州游奕大使张云也是十分敬仰鉴真,亲自到城外拜谒。并安排大家在开元寺,设斋参拜。请鉴真上座为因火灾烧毁,重新修缮好的开元寺主持重开仪式,鉴真欣然答应。开光那天,鉴真登坛讲律,主持法事,传授佛学义理,讲经度人,成为当地一时盛事。事后,用官船送鉴真大师北渡。

鉴真大师在雷州登陆,接受众人礼迎后,马不停蹄赶赴扬州,一路上深受僧众,官民隆重的礼拜。到达肇庆,在龙兴寺稍事休息。不幸的是,荣睿因长期辛苦跋涉,染上重疾,奄然圆寂。荣睿的去世,使鉴真深感哀恸。并将其埋葬在寺后山岗上。荣睿五次邀请鉴真东渡日本讲律不果,屡遭灾难挫折而不移志,终于客死异乡,葬身岭南。明代雷州高僧憨山法师曾来肇庆凭吊荣睿,有诗悼念:

海国千秋留胜迹,乾坤终古落尘埃。

登临莫问飞仙事,一啸高空成壑哀。

办完荣睿的丧事后,鉴真启程往南海郡(广州)。逗留一春后,复乘舟北行,至始兴郡(广东韶关)分别。天宝九年(750)年,鉴真因长期受暑热,身心不佳,患了目疾,虽经一胡人治疗,仍不能奏效,双目终于失明。63岁的鉴真回到扬州。扬州僧侣闻得鉴真和尚回来,真如喜从天降,在鉴真从扬子亭既济寺小憩入城至龙兴寺的途中,陆上迎接者奔填道路,江中迎舟舳舻相接。鉴真回到龙兴寺安顿下以后,立即在龙兴、崇福、大明、延光等寺,讲律授戒,从无停断。

鉴真最后的一次东渡是天宝十二年(753年)十月,这时他已六十六岁了。这一年日本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大伴宿祢胡麿、吉备真备、安倍朝衡等到扬州来访鉴真,更请东渡传戒,他即毅然允许,乘日本使船出发。同行的有扬州等地高僧共二十四人。带去的经像法物有:如来舍利,弥陀、药师、观音、弥勒等造像,金字《华严经》、《大佛名经》、《大品经》、《大集经》、南本《涅槃经》、《四分律》,法砺、光统《四分律疏》,天台《止观法门》、《玄义》、《文句》、《四教仪》、《小止观》、《六妙门》等,定宾《饰宗义记》,观音寺亮律师《义记》,南山道宣《含注戒本疏》、《行事钞》、《羯磨疏》,怀素《戒本疏》、《比丘尼传》、《西域记》、《戒坛图经》等共四十八部。菩提子、青莲华茎、天竺革履及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之真迹行书等。

经过五天航行终于到达日本,受到日本朝野僧众热烈欢迎。鉴真大师登坛为天皇、皇后、皇太子授菩萨戒。鉴真曾经主持过法事的奈良唐招提寺被日本国人视为国宝,鉴真当之无愧地被日本佛教界奉为律宗始祖。

五、第七洞天

1、抱朴子

道教是中国古代传统宗教信仰,奉先秦道家老聃为教祖,以《老子千字文》为主要经典,渐臻形成。南海沿海地区的广东罗浮山就是方术之士活动的中心。秦代就有郑安期来游,以金丹法授朱灵芝,传阴长生、苏元朗、葛玄等。还有华子期、周隐(毛公)等也来罗浮山修道,周隐的弟子有七十二人。

葛玄

东晋元兴三年(404年)道教五斗术道士卢循率孙恩败兵余众,攻入广州,据七年之久,在岭南传播五斗米道。东晋时期,有郑隐、鲍靓和葛洪。鲍靓是南海太守,葛洪则更是魏晋以来神仙道教最杰出的理论家。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江苏丹阳句容人,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生于士族之家,其父悌,仕于吴国。葛洪十三岁时丧父,家道中落。但好学不倦,采樵以易纸笔,夜间写书诵习。16岁时通读《孝经》《论语》《诗》《易》经典,他不图虚荣名利,不善与人交往,却不怕远涉千里寻书问义,因而遍览书籍,以儒学和好“神仙导养之法”知名。

据广东省文史馆专家黄淼章《葛洪在罗浮山》一文记述,葛洪从祖父葛玄是三国东吴著名道士,得道于江西阁皂山,被尊为葛仙翁,称太极仙翁。葛玄招郑隐为徒,而郑隐又招葛洪为学生,把炼丹秘术传给了葛洪。西晋太安元年(公元302年),江南处于兵燹之乱,郑隐负笈持仙药,携入室弟子东投霍山,唯葛洪仍留丹阳。葛洪为避“八王之乱”来到了较安定的广州,得遇南海太守鲍靓。

鲍靓,原籍东海人,生于吴景帝永安九年(260年),自小博学强记,尤好道学,精于仙道,有神仙太守之称。葛洪在广州拜鲍靓为师,继续修道。鲍靓知葛洪好学高志,道行修养,将独生女儿鲍姑嫁他。葛洪与鲍姑情投意合,承袭鲍靓道学,并对医学、化学、药物学多有研究,学问大长。

建兴四年(316年),葛洪回丹阳家乡。朝廷多次礼聘为官,但葛洪坚辞。后闻岭南交趾饶有炼丹汞料,即求为其县令。葛洪到岭南赴任经广州,刺史邓岳留住了他,提供给他丹砂,于是葛洪就隐居在东樵罗浮山,从事炼丹。

粤岳罗浮山是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第七罗浮山洞,名曰朱明辉真之洞天。葛洪在其《抱朴子外篇?自叙》写道“荣位势利,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留也……于是乃绝弃世务,锐意松乔之道。”他就放弃官职,隐居在罗浮山,一心炼丹采药济世,潜心著述,开创了岭南的道教圣地。

葛洪和鲍姑在罗浮山隐居和修炼,采药济世,创建九天观、黄龙观、冲虚观、酥醪观、白鹤观。葛洪在罗浮山的活动,对岭南道教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使岭南在中国道教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罗浮山因此成为岭南道教名山。葛洪是岭南道教圣地的开创者。在罗浮山冲虚观内还有葛仙祠,供奉葛洪和鲍姑,祠后有“葛洪炼丹灶”。

葛洪在罗浮山著书立说,治学严谨,笔耕不辍,著述甚丰,有《抱朴子》内篇20卷、《抱朴子》外篇50卷,《金匮药方》100卷、《肘后备急方》4卷、《神仙传》10卷、《隐逸传》10卷等等。《抱朴子》一书为其代表性著述,分为内篇和外篇。《内篇》是神仙家理论,论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之事,并集魏晋时代炼丹术大成及炼丹理论。这20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化学实验的系统记录,他在炼丹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丹药的药性并应用于医疗实践。《外篇》是政论性著作,论述人间得失,社会政治观点。葛洪从小喜欢读有关医药、保健和炼丹制药的书,还很留心民间流行的一些简便的治病方法。他把在广大的农村里搜集到的验方,结合自己学到的医药知识,写成了一本书,取名叫《肘后备急方》。这部书里的治病药方,都是容易得到的到处都有的草药,又便宜,又方便,更重要的是灵验有效,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葛洪在罗浮山的十三年,是他一生中最有成就的十三年。

葛洪之妻鲍姑在岭南民间也是为百姓尊敬的人物,对道教的教义十分有兴趣,深受道教影响,嫁给了葛洪后,成为葛洪炼丹、著述的得力助手。鲍氏医术精湛,尤长于灸法,以治赘瘤与赘疣擅名。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盛产的红脚艾进行灸治,取得显著疗效。在广州三元宫内建有鲍姑殿,存有鲍姑针灸的穴位图,对骨节经络腑脏都有清楚的说明,指出舌为肠的表征、目为肝的表征、肺为呼吸之根、肾乃精气往来之道等,此皆符合医学科学。三元宫内有虬龙井,相传为鲍姑所掘。据说当时广州发生几次瘟疫,葛洪夫妇用此泉水煎药向百姓施药、救人。后人为纪念鲍姑,将此井称为“鲍姑井”,可惜早已煙灭不存,但因井得名,广州三元宫一带至今仍被称为“清泉街”。传说中,鲍姑也随葛洪修炼成仙,被称为“鲍仙姑”。

道家分丹鼎派与符箓派,葛洪是道教丹鼎派最主要的代表,也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葛洪对后世道教流派影响甚大,他死后不久,其地位即上升到可以与三张(张陵、张衡、张鲁)相提并论。

葛洪以后,岭南地区的道教以丹鼎派为主。葛洪的弟子黄野人,亦于罗浮山修道炼丹,深得民众信奉。又有唐代惠州道士轩辕集,号罗浮山人,为当朝统治者赏识。但南北朝及隋唐,岭南地区佛教盛行,道教发展缓慢,更无著名道士出现。虽唐代李氏尊崇道教,唐武宗亦曾一度废佛,广州著名的佛寺乾明法性寺被改为西云道宫,但岭南地区的道教并没有因此而兴盛,佛教在统治者和一般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仍高于道教。五代时,南汉主刘爱在今广州教育路一带开凿西湖;聚方士炼丹,意求长生不老药,但佛道两教相比,南汉统治者更重佛教。

2、白玉蟾

《中国道教》2003年第4期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主任卢国龙研究员所著《浊世佳公子,蟾宫谪仙人》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所研究员,哲学博士李大华所著《岭南道教的真精神及其历史影响》谈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可作参详。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浙江天台道教大炼师张伯端开创以修命为主的炼养一派,为丹鼎派之南宗。张伯端下传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赡,此五人被后人尊为南宗五祖。陈楠字南木,号翠虚,后人称为陈泥丸,为广东博罗县人,以箍桶为业。师从薛道光,受符箓派影响兼修雷法,设坛关请雷神驱妖除魔,以内炼金丹与外用符箓合而为一,后归罗浮以道法行于世,以精、气、神为核心的南宗内丹学亦影响了符箓派,神霄、清微、净明等新道派,也都主张兼行“内炼成丹”。主要著述有《紫庭经》、《丹基归一论》。他继承并简化炼丹方法,使之接近于禅,并主张和会禅、道:“人若晓得《金刚》、《圆觉》二经,则金丹之义自明,何必分别老、释之异同哉!”陈楠还以内炼金丹与外用符箓合而为一,称内丹炼就便能“役使鬼神,呼唤雷雨”。南宗自陈楠起,兼传行雷法,从而使南宗有了广大的徒众,建立了群众性的教团。

陈楠平日衣裳褴褛,尘垢遍身,终日烂醉,吟诗歌咏,出口成章,皆成文理,但世人多不解其意。曾有诗云“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虚道人在罗浮……还以金丹火候诀,说与琼山白玉蟾”。

南宋淳熙二年(1176年),陈楠在惠州遇白玉蟾,白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陈乃携之周游天下,修道传教。随后,陈楠遣其北向洞庭,经潇湘折至武当山,于北极经邪院研习符法。又复入西蜀之青城,进访金堂,遇老道人授传《度人经》。在外勤求7年后,白玉蟾回归罗浮复师命。随后陈楠又授白玉蟾“太乙刀圭之说”和“长生留命诀”。

绍兴年间(1134年),清朝初年编修的《浙江通志》上说,白玉蟾生于海南岛琼山县五原都显屋村(现今琼山遵潭镇),出生时其母因应蟾蜍入梦,遂取石蜍为乳名。原名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自称海南道人。6岁丧父,随母改嫁于澄迈县老城九曲涧白氏而改姓白。

《少室山房笔丛正集》卷27引《江湖纪闻》说,“白玉蟾本姓葛,除去草头,以谢天地父母;除去勾曲,以谢兄弟妻子。以中曰字,加撇为姓”。去掉葛字的上下部分以谢天地父母、兄弟妻子,意味着将由此获得精神自由,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

南宋儒生诸葛琰为白玉蟾诗文之友见《梦蟾图》,图中月光斜照高岩,上有雪白蛤蟆,旁立二道士,手持经卷。谓雪白蛤蟆,为“上界真人”。白玉蟾的才华学识、非凡智能,非尘世间的寻常人物,蛤蟆即蟾,雪白蛤蟆为白玉蟾从天上降生凡世之兆,手持经卷的二道士,为白玉蟾两大弟子彭耜和留元长。

不过资料表明,“白玉蟾”这个名号,是白玉蟾自取的,与神仙信仰有关,与宗族姓氏无关。如《图绘宝鉴》、《书史会要》、《绘事备考》等等,都说是“自号白玉蟾”。另据《日闻录》记载,白玉蟾还曾在自己的画像后题过辞,说是“这先生,神气清,玉之英,蟾之精,三光之明,万物之灵。大道无名,元亨利贞”。白玉蟾还用过许多名号,作为诗文的题署或落款,比较常见的两种是海琼子和神霄散吏。海琼子的名号,则表达出白玉蟾的乡恋情结,他出生在海南,接受海南环境的熏陶和教育,他就是这方水土养育出的生命精灵“海琼子”。

白玉蟾年少即谙经书,能诗赋,长于书画。享有“海南第一才子”美誉,其画见载于《中国美术史》,诗章录于《千家诗》。其《道德宝章》经论由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抄写,收入清代《四库全书》。文集字书被历代纂集刻印,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他的道行历炼和颖悟,丰富和臻善了中国道教南宗的理论体系,实际创建了中国道教南宗一脉。

白玉蟾心灵的自由,对于艺术更具敏锐感受力,创造力。无论诗文还是书画,白玉蟾都达到很高的艺术造诣。名山胜景,若能得白玉蟾神来之笔的诗文记叙,便顿时生色增辉。白玉蟾的佳作是一股清新的风,蓦然从南海飘来,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也足让人文荟萃的江南社会的才子们,精神为之一振。

幼年的白玉蟾,就已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九岁时能背诵包括《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等在内的儒家九经;下笔则文不加点,动辄数千言,出口成章。离开海南故乡参加“神童科”考试的时候,白玉蟾年仅十二岁。据《武夷集》记考官南宋一代抗金名将韩世忠以《织机》为题考科。这题目具体而微,创作空间有限。但他熟悉当时领先的海南黎族的纺织技术,天纵其英才,就注定了白玉蟾不接受逼仄题目的束缚,他也不需要审题,揣摩考官的意图,他只是不假思索地随即吟道:

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

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

这是将天地造化万物当成织布机了,表现出何等丰富的想象力!此诗尽显仙逸气象。他是作为天才少年被推荐到京城去的,按照中国古代品评诗文的通常标准,诗文的高下不仅仅在于主题、立意、修辞等等,还要看诗文的气象,也就是表现在诗文中的精神气质和境界。恐怕再苛刻的考官也不得不承认,白玉蟾必定非池中物,迟早是要腾飞的。然而,白玉蟾终究未能以科举博得一分半节功名。

16岁时,他出家云游,流转于黎母山寻师,曾驻留文笔峰和儋州松林岭养真。23岁时只身渡海拜师学道。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天台、庐山等诸地。他在《少年游》中写道:

寸心铁石壮,一面冰霜寒。

落笔鬼神哭,出言风雨翻。

气呵泰山倒,眼吸沧海干。

怒立大鹏背,醉冲九虎关。

飘然乘云气,俯道视世寰。

散发抱素月,天人咸仰观。

艰难困苦的云游之途,砥砺着他“三教之书,糜所不究”的求道精神,煅养着他自身蕴积的天成大气。

同类推荐
  •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那一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还没有露出她迷人微笑。那一年,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还没有屹立在佛罗伦萨的市政厅前。那一年,马丁路德振聋发聩的九十五条论纲还没有震撼教廷。那一年,征服了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苏丹正窥伺整个欧罗巴。那一年,遥远的新大陆刚刚揭开神秘的面纱。那是漫长黑夜即将结束的时刻!那是灿烂黎明就要到来的前夕!那是“曙光的时代”!!本书Q群:79180533“征服天国的朋友”,欢迎大家参与进来,共同探讨
  • 奴隶天下

    奴隶天下

    一场驱逐侵略者的战争,却因为刻骨的仇恨,转变成了两个民族之间疯狂的大屠杀。在战争开始的那一刻,交战的双方就再也没有能力使战争停止下来。战争唯一的目的就是征服,而被征服者唯一的命运就是做奴隶。君王只有一个,而奴隶却遍地都是。天下,终将只有一代君王=============================================本人作品《美少女魔法师》已经全本
  • 天机神断:我是李淳风

    天机神断:我是李淳风

    隋末唐初,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超凡至圣之人:李淳风。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精通算术,他的《推背图》直言江山大事,直至后世千年,准确率达到99%,成为旷世传奇。本书中的李淳风以历史上的人物为蓝本,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他传奇的一生。万年之后,世界大统,宇宙归一,天癸星宇宙科技学院古地球历史学专业“老学霸”李淳风穿越到了隋朝末年。只不过他比正主早生了十年,世界却因此发生了异变……金口一张,祸乱隋唐……(郑重声明:本书高能,YY小白请进,正人君子绕行!)
  • 楚汉之我的天下

    楚汉之我的天下

    金陵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心中之痛。21世纪三省绿林总霸主死于非命,灵魂穿越至楚汉时期,化身少年项羽,开启新的征程,称霸天下。
  • 日本还是第一吗(傅高义作品系列)

    日本还是第一吗(傅高义作品系列)

    哈佛大学日本和东亚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傅高义教授二十年磨一剑;社会学惊世之作《日本第一》续作;重新审视“日本第一”的合理内核,对日本经济和社会进行深入思考;精准概括日本模式的优长与有待更新之处,提出日本需要第三次改革浪潮,美日中三国也必须学会共事。在这本八九万字的书里,傅高义以回应其名作《日本第一》在学界和社会层面的影响为线索,书写了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回顾其日本社会研究的学术生涯,尤其着力早期到日本学习并做田野调查的经历、与各阶层交往的观察和收获,一个是回应《日本第一》1979年出版成名后,来自美国、日本及东亚社会和学界的反响。
热门推荐
  • 寻找到你

    寻找到你

    因为生活的艰辛,迷失在生活里的灵蓝打算去旅行,但在途中发现背包里有一个小时候的洋娃娃说要和自己一起旅行,经历一路艰险,最终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 上神的公主小娇妻

    上神的公主小娇妻

    朝槿怎么也想不到,她作为花灵族的公主人生中第一次与魔族进行友好的商务洽谈就遭此横祸,更惨的是她还害得那清冷无双的澜止上神差点就此殒身,这样的祸她怎么闯得起啊。澜止上神更想不到,他作为天族战神随随便便去除个梼杌妖兽竟遇此突变,就为了救一个小小花仙竟然差点被小小梼杌给打死,不得不下凡历劫才能重聚神识,这样丢人的事他活了几十万年还从没经历过啊。弥翱小王子哭诉,有我惨吗,你们打得昏天黑地,我堂堂魔族小王子竟然当了无辜炮灰。……“喂,朝槿小殿下,你跑什么”“澜止来了!此时不跑更待何时?”远处踏浪而来的澜止上神眯了眯眼睛:看你能跑到哪里去。……万万年的岁月,澜止将六界苍生扛在肩上,时光流逝,日日月月年年没有什么不同,直到那朵鲜妍的木槿花势不可挡地闯进他的世界,他才知道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留恋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朝槿爱玩儿爱闹,活得自在快活,直到得罪了那个高座云端的上神,她竟渐渐懂得了何为缱绻入骨。朝开暮落木槿花,缘起缘落皆是你。
  • 致命逃亡路

    致命逃亡路

    一张通缉令,让一个警察变成了杀人犯他是该逃,还是该复仇
  • 认定你

    认定你

    她喜欢他很久了,他却一直把她当成妹妹。所以他的怒火、他的任性、他的蛮不讲理,以及他的恶作剧等等,而她统统接受了,不会为了这些讨厌他,而是想方设法讨他欢心。他夺去她的初吻,完全是因为一个游戏,他甚至还调侃她的吻技很懒……真过分!
  • 大红棺材铺

    大红棺材铺

    驱过邪,抓过鬼,乱坟岗上劈过腿,红棺材里睡过觉,还和女鬼亲过嘴。柳州老宅子里,我莫名其妙的睡进了红棺材,自打这以后,我八字奇弱的命就踏入了一条不归路。红棺材封煞,阴阳局,生死棺......我一路走来,听我说说这一路的邪乎事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界装逼从斗罗开始

    万界装逼从斗罗开始

    一切从斗罗开始。开局一个系统,一条穿越狗。到处装逼,到处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茗然如风

    茗然如风

    一直一直,有那么一个梦,只是想要开心的活着,没有束缚,没有压迫,这便是茗然这一世唯一的愿望。世界上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一场宿命的穿越究竟是为了什么,又和什么互为因果?
  • 万能皇后哪里逃

    万能皇后哪里逃

    他捏起她的下巴,语气霸道又冰冷:“记住,你这一辈子都是朕的女人。”一朝穿越,被迫入宫……他温柔又霸道地攻陷了她的心,却因为旧情人的阴谋,又亲手毁了这段感情……日渐残暴,剥夺她的自由,看着他与别的女人缠绵不清,她痛彻心扉,撕心裂肺……可是直到她万念俱灰,跟着另一个男子逃到别的王国时,他才顿时醒悟,他的爱带给她的全是伤害。当他后悔莫及时,面对冷冷的宫殿,已是人去楼空。再次听到她的消息时,她却是依靠在另一个王国的帝王身上,他双眼充血,两国开战,只为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