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73900000024

第24章 神采篇(14)

白玉蟾书法也同样达到很高的造诣,明朝人唐顺之《史纂左编》,评论其书法,“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兼善篆隶。”清康熙皇帝的《御定佩文斋书画谱》,也谈到白玉蟾的草书,说是“有龙翔凤翥之势”。无论“若龙蛇飞动”,还是“龙翔凤翥”,都说明白玉蟾的草书流转升腾,《宋元宝翰》收录宋元两代的书法精品,其中的第十三幅,就是白玉蟾的草书四言诗。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变体,道教有符书,而白玉蟾的符书同样也很精妙。

白玉蟾还善画梅竹及人物像,《绘事备考》卷6载,他曾在湖北鄂州城隍庙的墙壁上留下一幅画,画的主题是林竹,以道教内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等人物配之,“观者无不叹异,画之传世者”。《式古堂书画汇考》载白玉蟾传世画作,有《修篁映水图》、《竹石来禽图》、《墨梅图》等十六幅。

白玉蟾的才华包括儒释道三教在内的各种文史知识的掌握,能达到一意圆融的境界。如他的弟子留元长在《海琼问道集序》说:“三教之书,靡所不究,每与客语,觉其典故若泉涌然,若当世饱学者未能也。”寻常诗友以诗相赠,也赞誉他“莫笑琼山僻一隅,有人饱读世间书”。

3、问法禅宗

庆元四年(1199年),白玉蟾再往武夷山结茅修道。“闻者如堵,从者日众”。当时,儒学大师朱熹正在武夷山冲佑观讲学,彼此互有往来。朱熹“外示儒术,内慕道法”,屡次想从白玉蟾处讨教丹道,却碍于一代儒学宗师的身份,未能谦虚请教,故都被白玉蟾婉拒。两年后,朱熹病逝。近千名学者冲破朝庭禁令送柩安葬。辛弃疾,陆游作文哭祭,白玉蟾则作悼诗《题精舍》:

到此黄昏飒飒风,岩前只见药炉空,

不堪花落烟飞处,又听寒猿哭晦翁。

凄清惜叹之情,尽在字里行间。白玉蟾展现其才华的时间,前后仅十余年,也就是从公元1208年到1224年的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正当三十六岁名扬天下之时,白玉蟾便归隐山林。

嘉定五年(1212年)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嘉定九年(1216年)冬,陈楠仙解。白玉蟾在罗浮山得陈楠临终嘱咐,云游罗浮、武夷、天台、龙虎、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

嘉定十年(1217年),白玉蟾入住武夷止止庵,收留门徒广众,著名的有彭耜、留元长、叶古熙、赵牧夫、詹继瑞、陈守默、潘常吉、周希清、胡士简、罗致大、庐山太平兴国宫道士洪知常、陈知白、方碧虚、王金蟾、林自然、桃源子等人,形成较大的教团,创衍金丹派南宗法脉。

嘉定十一年(1218年)宋宁宗降御香,建醮于洪州玉隆宫,都宫门请白玉蟾“为国升座”,随后又邀至九宫山瑞庆宫主持国醮。诏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命馆太乙馆”。道教南宗至此发展最盛,这与佛教禅宗在岭南的传播最盛有着密切的关系。

嘉定十五年(1222年)四月,白玉蟾来到南宋都城临安(杭州)。“伏阙言天下事”分析当时由宋金元三种力量所构成的天下形势,为南宋朝廷出谋划策。但他所遭到的待遇,却是“阻不得达”。侍宠骄吝的宫廷内宦横亘在白玉蟾与最高决策层之间,不给白玉蟾留下任何陈述其策略的机会。

京都高僧孤云大法师率僧众相迎,问及禅宗之法。白玉蟾答道:“吾中国人也,生于中国,则行中国之道,理也。禅宗一法,吾尝得之矣……夷夏之道固有所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孤云为之感动,乃弃僧衣从道。白玉蟾是以蓬头赤足入廛市,或青巾野服以游宫观的云游道士。其弟子留长元《海琼问道集?序》记“吾所以混俗和光者,不欲自异耳。鱼欲异群鱼,舍水跃岸则死;虎欲异群虎,舍山入市则擒。”白玉蟾踏遍南宋江山的十余年游历,与那些玩赏山水的文人墨客迥然不同,与王公贵胄们锦衣玉食的恣意遨游更加不同,他在品藻山水、平章风月的同时,更关注不同地域的文化,留意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所以白玉蟾的游历,是心有所系的文化之旅,是坚毅而行的求道之旅。

白玉蟾的游历备涉艰辛:“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下有钱三百足。思量寻思访道难,今夜不知何处宿”(《云游歌》)。这是离家出游的最初情形,对未知的前程尽管有些忧虑,生存毕竟还不算是一个很大的危机。然而,三百大钱甚至经不起最节俭的旅途花费,不久,白玉蟾就只好典卖衣裳等生活必需品,聊以维持生存。典卖后的日子,还能让白玉蟾寄宿江边孤馆,虽说是荒郊为路,昏鸦为伴,仍然不妨碍他蹀躞而前。而当典卖所得也一无剩余时,他就只能忍受“荒郊一夜梧桐雨”了,没有斗笠,没有蓑衣,沿途乞讨,还要忍受种种怀疑的目光,就像当真形迹可疑的人那样,遮颜过市。

旅途的艰辛,不曾阻挡住白玉蟾求索的脚步,他以餐风露宿所实现的游历之广,也可见于《云游歌》,“江之东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西蜀,广闽淮海数万里”。据此自述,白玉蟾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南宋治下的每一个区域。而从后来各地的方志看,其自述的足迹所到之处,几乎可以一一证实,并非浪漫的诗人“神游”。他确实到过四川,并且在成都青羊宫留下手书碑石,“字径半尺”,此事见于《蜀中广记》记载。至于两湖闽广、浙江江西,则关于白玉蟾曾经驻鹤的记载,比比皆是。湖南零陵县(今永州)的花月楼,祁阳县的祁山,皆因白玉蟾曾经登临赋诗,被《湖广通志》载为本地掌故;浙江钱塘县的三一庵,据《西湖志纂》记载,是白玉蟾的修真之所;永嘉县的巽吉山,《浙江通志》记载白玉蟾曾经驻鹤;广东长宁县的岳城山,据《广东通志》记载,是白玉蟾炼丹之所;福建崇安县的止止庵,据《福建通志》记载,是白玉蟾栖息之地。而江西,则正如虞集在谈到白玉蟾行踪时所说,“江右遗墨尤多”(《道法会元》卷108《景霄雷书后序》),是白玉蟾求道之旅的魂牵梦萦之地。据《江西通志》记载,含山县祷应山、丰城县始丰山、南昌府白仙岭、安福县武功山等等,到处都有白玉蟾云游的踪迹。

旅途既是如此艰辛,游历却又如此之广,若非出于求道信念之坚毅,谁还能做出其它的更好解释?至于白玉蟾所求索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道”,恐怕就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了。

从白玉蟾的诗文来看,道家道教之“道”,是他的本位立场,但对儒释二家之说,也不存门户歧见。他曾作《朱文公像赞》,表达出对儒学大师朱熹的真诚敬仰;也曾作《寒松序》,推许禅僧寒松的禅学境界。对于白玉蟾来说,儒释道三教都是“道”的载体,是求道悟道的门径,就三教殊途同归于“道”而言,是没有高下深浅之分的,而分出高下深浅的,只是求道者个人境界不同。

当然,作为道教内丹派南宗的开创者,白玉蟾的道教本位立场也是明确的。这个本位立场,不是在言辞间受到特别的强调,而是在行止中体现为他的精神追求。也正是这样的追求,注定江西要成为白玉蟾游历的魂牵梦萦之地。

4、一封不可能发出的信

对道教有所研究的人可能都知道,南宋时,江西是嗣汉天师道派、灵宝派、净明派、神霄派等道教大宗派的聚居地。嗣汉天师道在龙虎山,灵宝派在合皂山,净明派在西山,神霄派的传衍在王文卿故乡南丰一带,庐山仙人洞,也相传是钟离权、吕洞宾传法论道之所。对于这些道教宗坛,白玉蟾不仅一一参访,而且再访、三访,这些事迹,是研究道教的专家们大抵都了解的。专家们可能不曾注意的是,白玉蟾参访这些宗坛所完成的著述,包含着整合道教文化的深深用意,绝非游艺于文章或偶然的有感而发。

神霄派雷法是北宋末兴起的一种道教法术,用于祈晴祷雨、祛邪驱魅等,南宋时,这一套法术在南方流传甚盛,其中就不免有流俗道士妄称法术,欺世诳俗,冒法术之名而行巫觋之实,使道教为世人所诟病。也可能是为了防范其流末之变,所以北宋时倡导这种法术的王文卿,就曾作《玄珠歌》,以内炼精炁为外施法术的根本。但《玄珠歌》很简略,只是神霄派雷法的纲领性表述,而且语意深晦。一般流俗道士既难通其奥义,则雷法纲领对于流俗道士,也就不能发挥检束的作用。

据称曾于黎母山得神人传授雷法的白玉蟾,大概见识过流俗道士的种种积弊,所以他起而为《玄珠歌》作注解,将王文卿内炼为本的雷法宗旨,阐述为一意之诚,认为雷法修炼的要旨在于身心诚悫,而行使雷法的要诀,则在于以一意之诚感悟天地造化之理。无疑,这是对雷法的深层改造,试图涤除其巫觋之污垢,彰显其精诚之深蕴。这种文化改造,可能是白玉蟾异常关注的教义改革,因为在传世的白玉蟾著作中,只有三种是注疏体例,其一为《道德宝元》,按照南宗的内丹修炼方法注解《道德经》,另外两种都是雷法经书,即《玄珠歌》和《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白玉蟾内丹学说以“精、气、神”说为中心,强调炼丹以“神为主,精、气是客”,归结内丹于心性,修炼心性要过炼形、炼气、炼神三关。“炼形之妙,在乎凝神,凝神则气聚,气聚则丹成,丹成则形固,形固则神全。”南宗五祖中,以白玉蟾的著述最丰,对南宗的发展和传播也贡献至大。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玄关显秘论》、《阴阳升降论》、《金液还丹赋》、《静余玄问》、《海琼问道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金华冲壁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修仙辨惑论》、《海琼传道集》,并撰有雷法著述多种,由其弟子整理和收录要著作,达十多种之多。

由此奠定了道教金丹派南宗的实际开创者和内丹理论家的地位。其内丹理论融合了儒、佛思想,对宋、明理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南宗毕竟被开创出来了,而真正的开创者,其实是第五祖白玉蟾。按南宗传承谱系,初祖是北宋时人张伯端,以下依次为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据称,张伯端的内丹修炼法得自刘海蟾,刘海蟾则因吕洞宾的点化而得道,这是南宗与钟吕金丹道的渊源脉络。

张伯端当然是内丹学的大宗师,其所着《悟真篇》,对内丹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内丹学经典中的经典。但张伯端毕生游宦,并不曾开宗立派。以下自石泰传至白玉蟾,都是单传私授,直到白玉蟾挟其所学以云游四方时,始有卓然自立一宗派的气象,而石泰、薛道光、陈楠,都可以说是师因弟子而显。

白玉蟾曾写过一封不可能发出的信,因为在他写这封信时,收信人张伯端早已羽化。但时间的鸿沟,丝毫也不能阻隔他对张伯端的情感寄托,不妨碍他向张伯端陈述自己开创南宗的立场。信中说:

会万化而归一道,则天下皆自化,而万物皆自如也;会百为而归一心,则圣人自无为而百为自无着也;推此心而与道合,此心即道也;体此道而与心会,此道即心也。道融于心,心融于道也。心外无别道,道外无别物也。所以天地本未尝乾坤,而万物自乾坤耳;日月本未尝坎离,而万物自坎离耳。(《修真十书》卷六《杂着?指玄篇?谢张紫阳书》)

所谓“万化”,既是万物的大化流行,也是人文的开化养育。“万化”千姿百态,所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如此绚丽,如此斑斓。但绚丽斑斓的世间万物,又总是被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哪怕是最美丽的花朵,也只能开放在不那么美丽的枝干上,不能遗世而独立。所以世间万物,是被普遍的联系性融合在一起的。能够融合万物的,必然是超越于万物之上的某种存在,不是万物之中的某物。

5、文笔峰

南宋时局动荡,京城社会混乱,白玉蟾意兴阑珊,他毅然选择了“名显不如晦,身进不如退”的归隐之路。连御旨命建的太乙宫,还未入驻,便悄然离去。以借水遁去的方式悄然返回他的故乡海南岛,结庵隐栖于文笔峰。道教自北宋开始由内陆传入海南岛。若干年后,南宋政权被蒙元推翻。

道士们先后在琼山、临高、儋州、文昌等州县寻龙虎宝地,筑庐潜修;采火中之莲,成化登仙。此后倡道重玄之风开始弥漫琼岛。此一时期,文笔峰已有道士在此隐栖苦修。《儋州志》有记南宋时有海南道人僧和靖,先在儋州松林岭修行,“后往凌霄福地面壁六年,淳熙冬功成腾化,有南天白衣慈父之号”。这里的“凌霄福地”即是文笔峰。白玉蟾在此正式开坛传道和故乡隐居著述的生活。

在南中国海的海南的历史上,只身独行侠游大陆,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以海南人为中国文化创造出奇迹,白玉蟾应是第一人。留元长《海琼问道集序》说他不仅在当时就拥有众多的追随者,毋须自谋扩充门庭,以致那些自以为颇有社会地位的官绅们,“虽敬慕之者不可得”。

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年)冬天,这个才华横溢而且神思通透的英灵人物,竟在三十六岁时就从尘俗的视野中消逝得无影无踪。然而,玉蟾的一些文章是在晚年写成的,应该说白玉蟾不是在这个世上消失,而是出避尘世了。到底是何方山水依偎着他最后的身影呢?有人在海南发现了白玉蟾的升仙崖。

升仙崖在定安县一座叫做“文笔峰”的山顶上。此峰奇特。一柱擎天,无挂搭,无匹偶;山不太高,亦不甚险,在峰顶有一水成岩巨石,遥指东南西北,作腾空状。岩上依稀踏出两只很大的脚印,立以俯瞰,山势陡峭,顿生凌虚而御风的感觉,飘然欲仙。相传此两脚印,就是白玉蟾飞升登仙的遗迹。

崖之所指,方圆百里之内有乌盖岭、龙门岭、金鸡岭、旧州岭,皆火成岩,山下周遭亦火成岩,独此峰水在火上,所以山上的岩石呈灰黑色,而山下的岩石呈赭红色。说是当年真人白玉蟾玩赏此山奇异,感悟水火既济的炼丹道理,所以此山虽然不高,却有异常灵性,因而感悟归隐。峰顶上的那块平台,是白玉蟾“礼斗台”遗址。传说他在台上瞻星拜斗,能挥动五雷,扶正祛邪。尤其雨季来时,山上滚雷大作,煞有介事,令人惊悸。

此正应道教内丹派南宗“坎离既济”的核心玄机。坎为水居北,黑色;离为火居南,红色。南宗丹法认为,坎水为肾中元精;离火为心中元神。“既济”卦离下坎上,正是精气神融会周流“三花聚顶”的象征。白玉蟾有《酹江月》词咏此丹法:

因看斗柄,运周天,顿悟神仙妙诀。一点真阳生坎位,点却离宫之缺。造物无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先圣此日闭关,不通来往,皆为群生设。物物含生育意,正在子初亥末。自古乾坤,这些离坎,日日无休歇。如今识破,金乌飞入蟾窟。

文笔峰或是白玉蟾归隐之地,他在游历过大陆道教名山之后,重归故乡海南,因为琼州海峡远隔大陆尘世千里于一隅,使之身影遁入一片渺茫的视野。这有白玉蟾的诗为证,如《华阳吟》写道:

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

夜来梦乘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

海南一片水云天,望眼生花已十年。

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

其实,白玉蟾有如此浓郁的乡恋情结,选择归乡之路,是循先师陈楠前例的。白玉蟾所著《道法会元》第108卷中《翠虚陈真人得法记》说陈楠“家世为琼州人”,师事薛道光得传内丹修錬法,“丹道既成,复归桑梓”。一个求道者游历大陆只为求道,无意功名,不贪繁华,得道后当然不会羁留在政局动荡的大陆,不如重归纯朴清静的故里海南。

6、漱珠岗纯阳观

同类推荐
  • 天道百家

    天道百家

    封神之后再无仙,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寻得残存道统,重现百家争鸣,这人间天地的正统之道,究竟花落谁家?
  • 南北朝后三国演义

    南北朝后三国演义

    三皇五帝夏商周,始祖挥鞭万里投。汉武英雄图霸业,建安文雅度风流。铁骑胡虏千年笑,木马衣冠百世愁。两岸相隔白骨立,烽烟战事几时休。汉末经历漫长的乱世之后三国归晋,天下进入了太平盛世,可惜好景不长,八王之乱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窝里斗,汉人竟衣冠南渡,偏居一隅,两晋之后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南北朝对峙时期,南方刘裕建立刘宋之后归齐,齐之后萧衍建立的梁朝,北方拓跋鲜卑一扫群雄建立北魏。那北魏传到宣武帝元恪时已经历八帝,宣武帝对外多次征伐失利,对内任用外戚高肇专权,残害诸王,搞得国家乌烟瘴气,及宣武帝亡,高肇被诛,又有那胡太后扰乱纲常,导致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北魏帝国几代人拼搏开创的太平盛世正摇摇欲坠。
  • 回到三国打天下

    回到三国打天下

    已届不惑之年的老刘穿越回到了公元180年的真定,成为19岁的刘备。依靠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老刘在三国不断培养壮大自己的势力,开始了与群雄争霸天下的漫漫征程。
  • 立唐

    立唐

    【起点】一个普通的八路军战士牺牲后穿越到了隋朝,成为混世魔王程咬金,他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一个全新的唐朝,一个更强大更独立更有侵略性的唐朝,征高丽,灭日本,平突厥,收吐蕃,征南方群夷,收西域诸国,对抗大食,平分东西天下。这个唐朝注定要与众不同,因为他的创立者是一名八路军战士,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本人第一次学着写点东西,蒙起点编辑青眼,竟然顺利签约,这是给我的最大的鼓励!让推荐和收藏来得更猛烈些吧!!!谢谢“随便聊聊”支持的群53682688
  • 昭理司

    昭理司

    昭理,昭昭天理!定正义之基,行纣虐之事,强权畏如虎,昭理何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然手握权柄,安奈平甘?屠龙者,终成恶龙!
热门推荐
  • 商界第一夫人

    商界第一夫人

    曾经集万千宠爱的千金公主误信他人含恨而死,一朝重生,势必守护好所爱之人。弃我者我弃之,伤我者我十倍还之。
  • 读档2013

    读档2013

    彼时:BAT三分天下,jd虎视眈眈,罗锤子磨刀霍霍,贾会计如日中天,雷布斯艰难起步,王外卖创立美团,黄多多望“洋”兴叹,张头条寂寞不甘,互联网风云激荡,房地产群雄逐鹿,云计算曙光已现,4g网全国铺满。一个男人的黄金时代……大数据、生物科技、机器人、无人技术、3D技术、新材料、互联网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无系统,无异能,传统商业故事
  • tfboys之你就是我的阳光

    tfboys之你就是我的阳光

    三位家世顯赫的萌妹子跟三个帥氣暖男的愛情缘分天注定,卻經曆了無數风暴。最終,有情人终成眷属,還是有情人终生不能相见呢?
  • 第一个的她

    第一个的她

    他一开始就误会她是一个很开放的女孩,但是她也是因为他才变成这样,,,,误会被一点一点的融化,他们的情意也开始慢慢的上升,,,,
  • 花样年华之情感围栏

    花样年华之情感围栏

    爱情的这道围栏,是情愫的依托。情至深则栏愈固,栏愈固而心越安。爱情如围栏。如篱笆一样的桩木围绕,把热恋中的两人隔离在众人之外、围栏方圆之内。世上最少不了的是醉心于爱情的人,还有那些陷入爱情却试图寻找缺口、挣脱束缚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家宿主她渣的明明白白

    我家宿主她渣的明明白白

    “啊啊啊啊啊宿主霸霸我错了。”冰冷的电子音响起。“别啊我还没玩够呢。”女子恶劣的笑声传来。系统:……造了个孽。————奉月被迫绑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系统,这个莫名其妙的系统居然要她去跟女主抢男人!哔了狗。就这样,奉月每天活在跟女主抢男人的恐惧之中。系统:宿主我相信以你的美貌智慧v587分分钟秒掉这群小婊砸!奉月:……默默看着缠上自己的男猪脚。某猪脚:宝贝从了我可好?奉月:……不好。N次循环后,某猪脚黑化了………
  • 邪魔狂徒

    邪魔狂徒

    这是一个主角渡劫失败后,回到了他高中时期的把境界都修到圆满的小说
  • 我的武器与众不同

    我的武器与众不同

    【末日】+【异兽】+【位面】末世来临,方冬搞不懂了。给把锉刀也就算了,末日基本的丧尸或者怪物呢?给个胖头鱼、蒜头蛤蟆、黄皮耗子是什么鬼?别以为我不认识,你当时在打游戏啊,专业点可以吗!
  • 神级修真农民

    神级修真农民

    种灵谷,养灵宠,玩灵鬼……乃是消遣。炼丹制药、法宝制器、布阵画符……乃是副业。逍遥修真、纵横无忌!一界秘武、天下无敌!十方百万世界、唯我独尊!可本质上,还是个农民!
  • 人生三眼

    人生三眼

    人之面乃心之表。你的神态表情无论怎样掩饰,也会在不经意中把心中的秘密外泄出来。巧于察颜观色,是慧眼识人的基本功。世间最深藏不露的莫过于人心,世间最捉摸不定的莫过于人心,世间最变化无常的也是人心,世间最险恶难测的还是人心!心眼,曾被人们看低了、想歪了,其实它无非是处世的灵活思维,做人的机变方式。无论是谁,也无论办任何事,缺少心眼或心眼不活都是不利的。财眼如同人的第三只眼,只不过很少有人去真正的发现和使用。思维是行动的先导,要想睁开自己的财眼,先要为大脑“充电”,把强烈的致富意识当做开启财眼潜能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