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700000012

第12章 探索比较文学教材的新类型(5)

在比较文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往往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方法不当,教学效果就不理想。有时,我们一开比较文学课,学生兴冲冲而来,座无虚席,可是,上着上着,人越来越少。为什么如此热门的课程未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就我们粗浅的了解,原因是有些老师未能发挥比较文学的特点,把它讲成了一门单纯的理论课。其实,比较文学的魅力在它的实践成果。它能发现国别文学视野不可能发现的有趣的现象,能提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能得出宏观性的更加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如果割断了实践这一个环节,比较文学就失去了它的迷人的魅力。关于教学方法,我们在建议里提出这样的意见:

比较文学课程的核心是理论,但如果把比较文学变成纯理论的课程,就会使一门饶有兴味的课程变得枯燥无味。这一点,已经为多年的教学实践所证实。比较文学本科教学所面临的一大困惑也在这里。

我们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同样重要的学科,在比较文学的教学中,个案分析和范文解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较文学教学切忌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许多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采用理论讲授、个案分析和参与实践三结合的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三结合”的方法,即讲授理论知识必须结合个案分析,而且要在适当的时候,安排学生参与实践。这样,学生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而且通过个案分析来消化理论,通过亲身的比较实践进一步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关于具体的个案,既可采用范文,也可以采用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时,教师讲授自己的研究成果,会使教学更生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这里强调的“实践”,包括学术界的实践和学生自己的实践。所谓“个案分析”,就是从已有的实践成果来学习。所谓“参与实践”,就是从学生亲身的实践经验来学习。说实在的,真正属于比较文学本身的理论并不那么多,如果不求甚解,只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东西,那并不复杂,并不难。真正的功夫在实践。

关于提高比较文学

本科教学质量的两份提案

2007年10月,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将在福建举行第3次年会,重点讨论如何提高大学本科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问题。为了事先有所准备,出席2006年5月在太原师院举行的“新人文精神研讨会”的研究会部分理事,就年会的开法进行了磋商。大家一致认为,如何明确教学规范,是当前保证与提高比较文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空谈规范又无济于事,因此决定向大会提交两份提案,一份是《关于提高比较文学本科教学质量的建议》,另一份是适合本科教学用的《比较文学教学大纲》,希望能为大会提供一个讨论的基础,以便集思广益,为实现本科生比较文学教学的规范化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果条件可能,争取在这基础上编出配套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编目)。

参加研讨的有北京师范大学陈惇、潍坊学院刘献彪、天津师范大学孟昭毅、首都师范大学杨乃乔、山东师范大学鹿国治、浙江工业大学王福和、福建师范大学葛桂录、太原师范学院刘蜀贝、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黄燕尤、河北师专朱红素等,文字稿由陈惇、王福和起草。乐黛云教授帮助修改了草稿。

A.关于提高比较文学本科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要区别比较文学教学的不同层次

大学本科的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生的比较文学教学属于不同的层次,应该有所区别。研究生教学是培养比较文学的专门人才,是专业性的教学,所以要强调学术性和理论性。然而,在本科生的教学体系中,比较文学只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众多基础课程中的一门,其学时一般只有三十几个课时;比较文学教学只是基础性、普及性的教学。所以,对大学本科教学来讲,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在比较文学的学科原理的探讨搞得多么深奥,体系搞得如何完整,而在大学生是不是真正弄懂了什么是比较文学,明白了学习比较文学有什么必要,进而喜爱这门课程,有兴趣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之中。总之,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决定了比较文学的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在教学要求、教学计划、教材编写等各方面,都应有各自的标准,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于教学内容

在中文系开设比较文学课程,理应结合中文系的实际,考虑中文专业的需要。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和本科生的培养方案,我们认为,在引导学生学好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之外,加强有关文学交流(特别是中外文学的交流)和中外文类比较(包括中外诗歌比较、中外小说比较、中外戏剧比较等)等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三、关于学科现状

国际比较文学发展到今日所出现的不同声音,学术界对比较文学的不同期待,国内比较文学在复兴之后所面临的问题,中国比较文学对国际比较文学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在21世纪所面临的挑战等,既是比较文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当然不可回避。我们可以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结合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地将当前比较文学的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但是,这些问题理论性较强,而且一时不好作出结论,我们只能适当联系,量力而行。

四、关于教学方法

比较文学课程的核心是理论,但如果把比较文学变成纯理论的课程,就会使一门饶有兴味的课程变得枯燥无味。这一点,已经为多年的教学实践所证实。比较文学本科教学所面临的一大困惑也在这里。

我们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同样重要的学科,在比较文学的教学中,个案分析和范文解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较文学教学切忌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许多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采用理论讲授、个案分析和参与实践三结合的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三结合”的方法,即讲授理论知识必须结合个案分析,而且要在适当的时候,安排学生参与实践。这样,学生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而且通过个案分析来消化理论,通过亲身的比较实践进一步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关于具体的个案,既可采用范文,也可以采用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时,教师讲授自己的研究成果,会使教学更生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B.比较文学教学大纲

说明

一、本大纲适合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使用。开课时间应该在学生学习了文学理论、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和世界文学之后,以便从一个新的角度打通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和会通,所以,一般应该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上学期。

二、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教学以传授本学科的入门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初步实践为目的,不可能要求太高。

三、教学总时数定为34课时,即每周2课时,共17周。当然,也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对总课时和各章的课时分配作适当的调整。

四、比较文学的教学应密切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各门文学理论、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多联系实例,采用理论讲授、个案分析和参与实践三结合的教学方法。

大纲第一章什么是比较文学(2课时)

大纲第一节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一、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二、比较文学专以跨界限(民族、语言、文化体系、学科)性质的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进行跨文化、跨学科的思考与研究。

三、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开放性、宏观性、包容性。

大纲第二节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一、比较文学倡导新人文精神,化解文化冲突。

二、比较文学提倡多元化,有利于保护文化生态。

三、比较文学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学发展。

大纲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8课时)

大纲第一节影响研究及其拓展

一、影响研究主要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国家的和民族的文学之间所存在着的相互影响和实际联系。

二、影响研究的内容:渊源、流传、媒介、异国形象等。

三、影响、接受、变异、误读。

大纲第二节平行研究

一、平行研究主要研究那些没有直接关系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各方面的异与同。

二、平行研究的内容:文类、母题、主题、艺术方法、思潮流派、文学理论(诗学)等。

三、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和科学性。

大纲第三节跨学科研究

一、跨学科研究主要研究文学与人类其他知识领域的相互联系。

二、跨学科研究的性质和范围。

大纲第四节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的实证的方法

二、美学的批评的方法

三、异同比较法

四、阐发法

五、对话法

大纲第三章比较文学与文学交流(10课时)

大纲第一节比较文学是文学交流的产物

一、文学交流是推动人类文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比较文学是文学交流的产物。

二、研究民族文学的特点、清理文学交流的历史与经验,是比较文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三、文学交流的基本原则:平等对话与互识、互惠、互补。

四、翻译在文学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大纲第二节世界文化与文学交流史概观

一、四大文明古国及其对人类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贡献。

二、古希腊文学对罗马文学的影响;罗马文学在西方文学交流史上的作用。

三、基督教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及其对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影响。

四、阿拉伯文化的兴起及其对西方文艺复兴的贡献。

五、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六、19世纪以来欧美文化与文学的繁荣及其世界影响。

七、“世界文学”概念的提出以及“全球化”概念对世界文学交流的影响。

大纲第三节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史概观

一、古代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的三次高潮。

二、印度佛教的传入与变异;佛教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影响。

三、东北亚文化圈的形成与中国影响。

四、儒学、道教的西传。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

五、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与西方影响。

大纲第四章中西各体文学比较例释(10课时)

大纲第一节中西诗歌比较

一、中西诗歌特性的比较。

二、中西诗歌题材与主题的比较。

三、中西诗歌音律的比较。

大纲第二节中西小说比较

一、中西小说起源的比较。

二、中西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的比较。

三、中西传统小说的结构布局的比较。

四、中西传统小说在人物塑造以及场景、细节等描写的比较。

大纲第三节中西戏剧比较

一、中西戏剧起源的比较。

二、中西戏剧观的比较。

三、中西戏剧特性的比较。

四、中西戏剧结构的比较。

大纲第四节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的文化诠释

一、中西不同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不同的文类、题材、主题、人物和表现方法等。

二、中西文学在差异之中的某些共同的文化取向。

大纲第五章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4课时)

大纲第一节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以影响研究为特征的法国学派代表了比较文学发展的初创期。

二、以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代表了比较文学的拓展期。

三、以维护和发扬多元文化为指归的、跨文化的文学研究为特征的第三阶段。

大纲第二节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

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

二、中国比较文学的创新:文学人类学、译介学、海外华人文学(流散文学)、比较诗学等。

参考文献: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乐黛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乐黛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比较文学》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比较文学概论》(修订本)陈惇、刘象愚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比较文学教程新编》张铁夫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比较文学通论》孟昭毅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比较文学教程》刘献彪、刘介民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比较文学学科新论》王向远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外文学交流史》周发祥、李岫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李岫、秦林芳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王向远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刘洪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世界文学:学科整合与历史承担

1997年,国家教委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进行调整,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两个独立的学科合并,组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样一个新的二级学科。这次调整在学科内部引发讨论,一些深层次矛盾也由此暴露出来,其中一个基本矛盾是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共同构成新学科不可或缺的两翼,但实际上学者们对比较文学热,对世界文学冷,对世界文学的性质和学科地位认识严重不足。其直接后果,是世界文学不能在新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发挥充分作用,在学术和高等教育的组织建构中,它的功能也在弱化,长此以往,这种局面势将威胁新学科的整体发展。在此,我谨从世界文学本位出发,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深入分析,并尝试提供解决的办法。

一、作为比较文学基础的世界文学

众所周知,歌德在19世纪初最早使用了“世界文学”这个概念。他说:“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按照歌德的理解,世界文学是“把各民族文学统起来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体的理想”,它指各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打破孤立割裂状态,互相影响互相融合而形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符合人类进化和完善的信念与追求,因此歌德给予了积极评价。20世纪中叶,韦勒克提出了世界文学的“三层次”说,他认为世界文学除歌德赋予的含义外,还指全球各民族文学的总和,或指那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世界文学的后两层含义具有共同性,即以世界为幅员看待文学的实际存在。区别在于,前者描述世界范围内文学的量,后者指向世界范围内文学的质。

世界文学在比较文学理论体系中占据什么地位,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考察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世界文学从两条途径进入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第一条途径,是把歌德所指的世界文学看成是比较文学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比较学者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学的伟大进步,而“比较文学是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通途和桥梁”。论者确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临近,相互影响日益深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学正在向我们走来,而比较文学的使命就是推动和呈现这个壮丽的文学美景的到来。

同类推荐
  • 向来痴,从此醉

    向来痴,从此醉

    《向来痴,从此醉》是一段段记录心情的断章,不成文也不成诗。从天际而来决然投向大地的雪,泥潭中无奈挣扎的落花,枯败的叶子,彷徨的蝴蝶,都可以在我的笔下演绎成唯美的爱情故事。而黄昏里你回眸浅笑,小雨中你忧伤转身,不正是一首首婉约而又凄美的诗吗?
  • 有一个人

    有一个人

    《有一个人》是一本让你发笑、让你动情、让你释放、让你思考,让你翻开后舍不得一次读完的书。每一篇文字都记录着我们成长中的那些熟悉的心情,比如恋爱、比如分手……看多了会感觉这就是某个侧面的自己。如果你正值无聊,或者心情不好,赶紧让这本书帮你忘掉不快吧。
  • 名人佳作——散文随笔篇

    名人佳作——散文随笔篇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鲤·我去二〇〇〇年

    鲤·我去二〇〇〇年

    在世界正准备去往2020年的时刻,我们在《鲤·我去二〇〇〇年》中潜入上世纪90年代的回忆,这也是80后作家们给予逐渐远去的少年时代的一次集体性省察,试图共同追溯当时的经验如何影响了现在的自己。在访谈部分,导演毕赣和作家笛安分别讲述了90年代的经验如何塑造了他们独特的表达。在专题板块,批评家杨庆祥和《单读》主编吴琦从宏观层面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特点,李静睿、周嘉宁选取喇叭和台风天这两个私人记忆深刻的意象进行书写,魏思孝和龙荻分享了自己的童年经验。班宇、郑执、春树、张玲玲奉上同主题小说新作,以虚构方式再次回到90年代,带领读者进入大雪中的逃亡,千年虫逼近的时刻,及那时的北京与南方小镇上。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哀伤那么长

    哀伤那么长

    是谁,在青葱岁月里允诺陪她到老;是谁,在盛景年华里毅然背身而立;是谁,在花信之际又将她苦苦追寻。四年前,是谁将她带入背叛的旋涡;四年里,是谁将她带离强迫的泥潭;四年后,又是谁,对她求而不得。飘飞的蒲公英落了地,那生命也归了尘。
  • 无爱总裁囚宠

    无爱总裁囚宠

    一开始是为了在他身上找寻我要的真相,可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我才发现,那一切不是我想要的。而他在离我最近的距离我却感觉如此遥远。“相信我,梦醒了,这不是最美丽的慌言,是我对你的承诺。”我轻笑,是我还不够傻吗?承诺,那是世界上最不能做数的伪证,在被伤害后,连疗伤都不能够,只能一边细数着伤口一边从此不在相信任何人。
  • 找到你成功的运气

    找到你成功的运气

    运气并不是多么神秘莫测,也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不可捉摸。它只不过是一个喜欢捉迷藏的淘气小精灵。你必须知道如何寻找它、捕捉它、等待它,知道投其所好,才能揭开它的本来面目,看到它对你灿烂的微笑,最终俘获其心。
  • 纯真彷徨
  • 兽界情缘

    兽界情缘

    玄幻大陆星辰为界,异魂因缘而起,穿空园前世之愿。(无太多热血剧情,大多以抒情为主,属于玄幻温情类。
  •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智慧(经典版)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智慧(经典版)

    2008年9月14日,雷曼兄弟轰然倒下,仅仅一个月,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尽数沉没。纽约,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正面临崩溃。谁将取代华尔街?有人乐观预测,伦敦有可能成为全球新的金融中心。但一个月之后,金融危机就蔓延到欧洲,英国最大的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不得不靠政府的200亿英镑艰难度日。
  • 黎少又见面了

    黎少又见面了

    亲密?亲密你奶奶的嘴!怀念?怀念你个老鬼!云清涵简直想要破口大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折羽传说

    折羽传说

    上天好像给他开了个玩笑六岁的君折羽莫名通过空间们成为了世上第一批“回归者”然后.....传说开始了......
  • 惟吾独仙

    惟吾独仙

    天羽大陆元气纵横,这里有强大的修元者,有诡异莫测的元魂之力,有神秘高贵的星魂师……这是一个宏大缤纷的世界乱世之战开启,九幽魔族与域外仙裔纷纷踏足天羽大陆,争夺那万年一现的成仙机缘,人族危在旦夕,何人可堪救世穿越而来的神秘少年,跳脱天地的命格,魔龙铸体,神凰炼魂,且看他如何一步步搅动这异世风云星辰幻灭,吾亦不朽,神消魔散,惟吾独仙——天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