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700000013

第13章 探索比较文学教材的新类型(6)

世界文学进入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第二条途径是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角度,这主要是后两个层次上的世界文学。韦勒克较早认识到世界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性,他把比较文学建立在世界文学的基础之上。他为比较文学下的定义是“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从韦勒克的理解和论述看,这里的“文学”是一个复数,一个集合名词,指世界范围内所有的文学。“国际的角度”指把世界范围内的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韦勒克的意见不是孤立的,与他持相近意见的还有约斯特。后者在《比较文学导论》中说,比较文学“要求有一种国际的角度,能够看到整个文学史与文学研究的未来理想”。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两种含义的世界文学:一个着眼于理想规划,一个侧重实际描述;一个立足于比较文学的功能,一个划定了比较文学的对象、范围和角度。由此看来,在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中,世界文学是一个核心概念,是比较文学理论的基石。

然而,在中国比较文学界,上述两种含义的世界文学的重要性却很少受到重视。它只是作为“重要的术语”而存在,却没有在理论构建中真正发挥作用,起支配性作用的是“文学关系说”。定义通常是对学科本质属性最浓缩的概括,比较文学定义可谓五花八门,却难以找到世界文学的位置。以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为例,这部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著作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定义:“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比较文学的“文学关系”说还在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一书中作了具体的限定:基于影响的亲缘关系,基于类型学相似的类同关系,基于跨学科的交叉关系。20多年来,中国学者在对比较文学本质的认识上,尽管具体表述各有不同,但把比较文学界定为对各种“文学关系”的研究,这一点没有格局上的变化。有些学者在给比较文学下定义时,通常也会借用韦勒克等西方学者所用“世界眼光”、“国际角度”等字眼,但立足点仍是文学的跨民族、跨国别、跨文化存在,仍是有上述限定的文学之间的关系,其实与韦勒克等学者对比较文学本质的理解有很大出入。一些教材回避对“什么是比较文学”这个问题直接表态,而通常会引用法国学者梵·第根、基亚和美国学者雷马克在“文学关系”的范畴内解释比较文学的意见,借此曲折地反映自己的态度。他们奉这些西方学者的意见为圭臬,殊不知自己在以偏概全。还有一种情况比上述给比较文学直接或间接下定义的做法来得隐蔽,却更能说明问题,这就是中国学者在著述中所设论题和举例向“文学关系”,甚至“中外文学关系”的严重倾斜。一些在西方主要被用来从事世界文学研究且行之有效的“主题学”、“文类学”、“文学思潮与运动研究”等角度和类型,在中国,或逐渐淡出比较文学理论体系,或用“文学关系”及“中外文学关系”的经验和实例进行求证;另一些从事文学关系研究的角度和类型如“形象学”、“译介学”、“比较诗学”等后来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世界文学和文学关系,虽然同属于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角度,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世界文学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它着眼于世界范围内文学的自主生成和内在统一性,“文学关系”是一个差异性概念,它注重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学的多样性、外援性和相互依赖性;在世界文学研究中,对文学共同规律的探讨建立在诸如文类、思潮流派、母题等文学内部因素的整合与统一上,或以特定时间和空间为基础构建文学的独立单元,描述文学的独立发展,在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别、民族、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是其关注的中心;世界文学的角度凸显了文学自身的纯粹性和尊严,文学关系的角度则按国籍、族类、文化身份来分配文学成就的份额。因此,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我们需要世界文学,即“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我们也需要文学关系,以使不同民族、国家间文学的双边、多边交往有所依凭,为文学的多样性保留一块天地。缺少其中任何一项,比较文学都是不完整的。

从比较文学的功能看,世界文学与文学关系一起承担着弘扬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双重使命。文学中的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是一对矛盾,而这一对矛盾却共同构成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众所周知,比较文学诞生在19世纪初欧洲弱小、后进民族追求独立和解放的浪漫主义时代,它一开始就成为确立民族身份的文化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英国学者巴斯奈特对此十分形象地指出:在那个时代,“比较的方法是被用来评价文化之间的高低优劣的”。比较学者借此寻找自己民族的文化根源,确立自我民族的文学经典和传统。早期法国学者借助于影响研究,把民族主义发扬到了极致,其情形如韦勒克所讽刺的,出现了“计算文化财富的多寡,在精神领域计算借贷的弊端”。作为对早期法国学者强调文学关系的事实联系的反拨,韦勒克祭出了世界文学这面大旗。他在《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的结尾十分动情地展望了文学的世界主义时代:文学“不再是各民族之间赊与欠的账目的清算,甚至也不再是相互影响关系网的清理。文学研究像艺术本身一样,成为一种想象的活动,从而成为人类最高价值的保存者和创造者”。

在中国比较文学界,文学关系,尤其是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是促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途径,它为民族主义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轻视世界文学而重视文学关系,反映了中国作为后进国家在文学领域展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强烈愿望。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世界范围内的文学趋同性日益增强,中国比较学者视野的逐渐“国际化”并培养起由衷的自信心,对文学关系的研究,将越来越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甚至会成为制造文学纷争的根源。届时,世界文学将以其宏大视域、整体意识和相对的客观性,承担起比较文学的国际主义责任。

二、世界文学学科的独立存在及其历史

在中国的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在与比较文学合并前,曾经是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当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具体落实为学术和高等教育的组织建构时,它的涵盖范围只限于外国文学,应该包含的本土文学存而不论,只作为背景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世界文学就是外国文学,与此学科对应的教研单位是外国文学教研室,由它承担本科生的骨干课程“外国文学史”、相关选修课的教学,以及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文系的世界文学学科与外语系的国别文学学科相比,它的特点是强调外国文学的整体性。在学科内部,它一般超越单个国家的界限,将对象按文化和区域划类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众多次一级学术概念,如“西方文学”、“东方文学”、“拉美文学”等等。但是,当研究者各以其所长,进入具体的研究对象时,某一个国家的作家、作品也成为他们的选择。

世界文学学科在中文系的存在和发展,可以追溯到1917年。这一年年初,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聘周作人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主讲欧洲文学史课程。1919年,北京大学废科设系,周作人在国文系继续开设欧洲文学史课程。此外,三四十年代周作人在国文系还开设过“日本文学及其背景”的课程,梁实秋开设过“英国文学史”课程。

周作人用中文在国文系开设欧洲文学史课程,是世界文学学科的发端。开设这门课程的直接后果,是作为教材的《欧洲文学史》于1918年的出版。《欧洲文学史》是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世界文学史类著述,无论在体例、观念等方面都有开创之功。这部世界区域文学史上起古希腊神话,截止于18世纪末,19世纪文学只在后记中一笔带过。周作人如此厚古薄今,一方面是他曾准备把19世纪文学写成专书,但更因为他的文学史写作理念。周作人认为,文学本质上是人性的反映;人性二元,即情感和理性。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希腊文学代表情感,另一源头希伯莱文学代表理性。其后的欧洲文学,就是希腊精神和希伯莱精神的交替出现,也即是人性二元的交替出现。这种历史循环论的观点强调源头的原创和规范作用,欧洲近代文学作为“余脉”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周作人《欧洲文学史》的写作范式影响了他后来更重要的文学史著述《新文学的源流》的写作。以欧洲文学史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与著述活动,是周作人参与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主要方式。除《欧洲文学史》外,他五四时期的一系列重要文章,如《人的文学》、《文学史上的俄国与中国》、《圣书与中国文学》等,都与这一课程有关。

国文系有世界文学类课程,北京大学是开风气者。其后若干年,全国多所大学先后开设了同类课程,如燕京大学、安徽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等。其中最突出者是清华大学。自1930年朱自清主持清华大学国文系以后,对世界文学的重视形成了这所学校的传统。按朱自清的设计,中文系的必修课程应该分为两大类:“以基本科目及足资比较研究之科目为限”。什么是“基本科目”呢?朱自清解释说:“是指工具科目与国学基础而言”,如中国文学概要,中国音韵学概要,中国文学史等,所谓“足资比较研究之科目”,是指“西洋文学概要及英文文字学入门两科而言”。朱自清从“比较”的高度理解世界文学类课程在中文系的意义,他说:“比较研究不独供给新方法,且可供给新眼光,使学者不致抱残守缺,也不致局促一隅。”更值得重视的是,朱自清不把“比较”只看成是一门课程内部采用的对两国或多国文学进行研究的方法,他认为世界文学类课程在中文系独立存在的事实本身,与其他“基本科目”间就形成了“比较”关系。世界文学类课程在中文系的存在,朱自清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抗战前,清华大学开设的世界文学类课程有“西洋文学概要”,由外语系的教师用英文上,抗战南迁后,开有“世界文学名著试译”等课程,由杨振声用中文上。

同类推荐
  • 军营往事

    军营往事

    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在12年军营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战友情谊,并对作者所在部队经历的战史进行了研究,包括:走进军营、团史教育、魔鬼训练、战术演习、生死经历、参谋集训、重回部队、八一情怀等内容。
  • 朱湘精品集

    朱湘精品集

    朱湘的诗形式完美、章法整齐、韵律和谐,对新诗格律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是新月派中最讲究形式美的诗人。朱湘的散文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而说理散文、叙事散文也很有自己的特点。本书选编了朱湘作品的大部分,读者从中可以领略作者的思想和艺术才华。
  •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的《雅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爱情诗歌集之一,作者是公元前960年登基的以色列王所罗门。历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文人雅士对《雅歌》进行了许多美好的解读,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但《雅歌》真的只是在讲所罗门与书拉密女的爱情吗?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 罗生门

    罗生门

    夜幕降临,一位被主人扫地出门的家将来到了罗生门下。生逢乱世,罗生门常年无人修葺,如今早已成为尸体成堆、乌鸦聚集的恐怖之地。家将无家可归,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只能不择手段,可是他又无法下定决心。犹豫之际,家将在门内发现一个正在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家将惊恐不已,细问之下才得知,老太婆此举也是被生活所逼,迫于无奈。家将听后大受触动,最终下定决心,抢了老太婆的衣服逃离罗生门,不知所踪。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曲折,描述了社会底层人物在面临生死时的抉择,传递出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发人深思。本书收录了芥川龙之介最具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有的作品虽已发表近百年,但生命力依然顽强,反复被世人追捧和传颂。20世纪50年代,《罗生门》由黑泽明搬上电影银幕,同名影片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极大赞誉。
热门推荐
  • 宠妃有毒:本宫甚乏

    宠妃有毒:本宫甚乏

    “哎,昨晚看到东边的大火没,听说啊,是宫里头那位,烧了整个荣福宫!那火势还真的不小!”说话之人不禁摇头叹息。“这一年,那位娘娘的劣迹还少吗?瞧着咱的圣上可是责怪了一言半语的?”另一妇人附和道。“难怪一年前,这位娘娘出嫁,那可比得上皇后的排场了。可为啥,至今还是个妃子呢?”“不可知,不可知啊……”众人皆摇头。这是一个甜到心坎里的故事,放心大胆的收藏吧!
  • 你的爱像迷雾

    你的爱像迷雾

    第一次相见,她是懵懂的拖油瓶,他是面目冷峻的小少爷,经历过年少不更事的虐爱与伤痛,又一次相遇,将会发生什么?
  • 狼牙兵王在都市

    狼牙兵王在都市

    狼牙雇佣兵兵王回归都市,看连云各种装逼各种浪~
  • 黄昏预言

    黄昏预言

    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恋情,两岸彼方的互相召唤让两个人相遇。她是预言,他是神话,他们并肩杀出一条血路,却在最后一刻回头守护。千万年的等待,昔时的火神再临人间,不为其他,只为她凄凉的背影。少女的蜕变在他眼里皆如刀锋针尖,刺进骨髓,青春的约定你还记得吗?——我的主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皇尊

    天皇尊

    三年前,他是拯救了整个宗门的少年,三年或,他再次以高傲的姿态,再次付出。一块神秘的玉佩,一个小小的少年,究竟在这片大陆上,创造出怎样的传奇。
  • 最老外

    最老外

    走下飞机,一个陌生的世界出现在我的面前。奇奇怪怪的树、各种肤色的人、要命的天气、与奇奇怪怪的语言。“好多老外啊!”“在这里你才是老外”“额。。。既然要做老外,就要做最帅的老外、做最有性格的老外、做最突出的老外,”
  • 混沌规则

    混沌规则

    混沌初开,一大法则和一大规则支持着宇宙的延续。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天地规则,以及生命法则。然而,宇宙之中至高无上的一大规则“天地规则”却被一名感情受挫折,在黄河边上寻死的少年以凡人的身躯所领悟。同时观周天星辰有所感悟,并创下一套惊天地、泣鬼神的招试。同时,拜天为师,认地为母,天地传法,靠领悟天地规则而修炼。天地规则与武术精华的融合,生命法则与天地规则的结合。
  • 流浪者之歌I

    流浪者之歌I

    一个农民的儿子,高中时候辍学,做过很多工作,阴差阳错又上了大学,毕业后创业失败欠下了不少债,深爱着的那个女孩也嫁给了别人,最好的朋友也有了隔阂。但他依然相信生活,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着,他告诉自己:世界是精彩的,我是不平凡的。
  • 我家先生是病娇

    我家先生是病娇

    “教了你三十世的数理化,今生,我只想教你怎么谈恋爱。”好好做人。……重生30次的佛系重生者黎梦雨,这一世遭遇了地狱难度级别的重生。不仅体弱气虚,还被砍了金手指?!不怕,姐死了之后又是一条好汉!可眼前的这个频频阻止她自杀的男人是谁?!为什么在前面的三十世里都未曾遇到过?皇夜阑笑得优雅,人畜无害:“你再敢寻死,我不介意把你锁起来,好好给你指导辅正。”开局这么烂,还不许她重开一局了?!无奈将这手烂牌继续打下去,却意外发现……嗯?竟然还不错?……他是F国年仅27岁的脑科专家,京城大学的特娉教授,顶级豪门的三公子。他白衣翩跹,一身皓洁,仅是一笑便能俘获众生。人们赐予了他“天使”的美称,他却是她唯一的“恶魔”。“梦梦,达者为先,师者之意,你可以叫我…‘先生’。”“梦梦,我教了你一身的本领,不是让你受委屈的,看着,人渣应该这样虐。”“梦梦,我做了你三十世的老师,这次,我要做你的老公了…”这是一个腹黑病娇在拿了30世男配剧本之后,洗心革面追妻的故事。本文又名《在寻找真结局的路上越走越远》、《猫系女主的饲养手册》、《我的狐系老公》【甜宠一对一,白切黑男主VS小野猫女主,双洁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