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02900000008

第8章 冲出去(1928-1935)(1)

长到十八岁,除了一次秋季远足去长城,我还没出过北京城圈儿呢。如今,一下子就远走高飞去中国的东南角——广东汕头,既无从想象那地方是个什么样子,更不知去了干什么。对于未来,我感到迷惘,也感到好奇,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冲出去的愿望。

临行,那位张姓同学看到我脚上的皮鞋已磨出洞来,就把家里新给他买的一双皮鞋送给了我。我不好意思接受,他就说:“穿上这个吧,别去广东给咱们北京现眼。”另外一个同学又送了我一件虽然已残旧却浆洗得笔挺干净的蓝布衫。我的全部家当是个蓝包袱。就这样,他们把我送到东车站。那位越南华侨赵澄已经等在站口了。

火车要开三天才抵上海。兴奋啊,过黄河大桥时,我把前额紧紧贴在窗玻璃上,对那浑黄的河水出神。在浦口登上开往下关的渡船后,意识到如今是漂在长江上了,更是激动不已。我想到它们不但曾在地理书上出现,而且也贯串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

到上海后,我们住进大自鸣钟附近一家客栈,等开往汕头的船。从书本上读到过租界,这回身临其境了。我生平还不曾见过这么高这么多的大楼,有拱顶的,有尖塔式的,有方方正正的,也有多角形的。高楼大厦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街上,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照出诱人的广告,成排的汽车像硬壳虫般沿着临江大道爬行着。不论走到哪里,招牌上写的都是洋行、洋行、洋行:纽约的,横滨的,阿姆斯特丹的,好像全世界精明的商人全聚到这里来了。黄浦江上横里竖里泊着外国军舰和商船。然而在中国的江河上,却见不到中国的船。提着警棍沿街巡逻的净是红头阿三。

我们在一条专跑沿海的太古轮船上买到两个四等舱的床位。它停泊在一艘外国军舰旁边。船要次晨才拔锚。这时,甲板上一片杂乱。一长串苦力正背着一箱箱货物往舱口装运。

出吴淞口后,我生平第一次见到大海了,原来波涛这么汹涌,海面这么广漠无边!都说海底有个龙宫,里边住着龙王爷。我纳闷他究竟是位慈祥老头儿呢,还是个暴君!

到了第三天,成群的海鸥在船头盘旋起来,接着,远处出现了陆地。轮船从两座岛屿之间驶进港口,右岸便是汕头市。沿着海滨,泊着成百条渔船,有的桅杆顶上飘扬着一面面小红旗。

上岸后,朋友把我暂时安顿在一家小水果店里。他给家里打了个长途电话,知道母亲已去世,便匆匆赶潮阳乡下奔丧去了。

那爿水果店只有一间门面。楼下是店堂,楼上住人,到处弥漫着果香。店主是位高颧骨的中年汉子,手里总托着一只波波作响的水烟袋,边说话边喷着白烟。他将过道上那张木床指给我看,我连连会意地点点头。从此,我就开始了一种奇特的、用手势比划交谈的生活。到吃饭时候,他就用左右食指作往嘴里扒饭状。然而生活中不少是无法用手势来表示的,我们就只好相互瞪着眼睛干着急。这时我才知道,同是中国人,却还有着语言不通的问题。

水果店是在一条小巷里,门前川流不息地过着人力车和自行车,不断地传来叮当的铃声,夹杂着清脆的木屐声。偶尔还走过食品小贩,挑着担子,敲着梆子,嗄着声儿叫卖着。约摸掌灯时分,还传来一阵悠扬的笛音,勾起了我的乡愁。

我多么想念北京,以及我那些知心朋友,想念东直门一带我熟稔的大街小巷,巴不得重新过上人家懂得我、我也听得懂人家的话的日子。

灯下,我给一个同学写了这么一封信:

五官中,没有比耳朵和嘴更宝贵的了。如今我才知道,没有它们就失去了同人交谈的可能。这里,我成天听人们在咭哩呱啦地说着,却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兴许议论的正是我。小自“吃饭”、“点灯”,大至自己的抱负,不论表达什么,全凭手势。人简直还不如只鹦鹉!走时,我曾说要去南洋。可我现在恨不得立刻插翅回到我梦绕情牵的古城。在这里,我成了没有根的浮萍。

于是,我把自己的名字也真地改成了若萍。

朋友办完母亲丧事,赶回汕头。这一天,我真如见到了亲人。他把我带出北京时,并没考虑到下一步。如今,他要走了,得先给我谋个差事。

他就像个推销员那样带着我这个“商品”到处转悠。倒是有一家店铺缺个账房先生。可一听说我一句潮州话也不会,便马上摇头。

后来,朋友打听出对海角石一家教会学校想聘个国语教员,就托人去介绍我的情况。学校听说是刚从讲标准国语的北京来的,倒挺高兴,就问起我的学历,表示希望至少是专科毕业的。朋友信口开河,告以我念过北京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班——其实,那正是他所上的学校。我就凭借着假冒的学历,得到了这个位子。

这样,我就搬到蜈蚣岭那青翠可人的山谷来了,当上月薪二十五块钱的国语教员。不想就在这里,我尝到了初恋的滋味——一场很甜美、结果却很惨的恋爱。

我在北新书局看过一些包括《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爱情小说,一颗心也为书中的一些情节和对话而颤动过。但我同异性没有过接触。一次圣诞节,看女校演戏,曾为一个扮演天使的姑娘所倾倒。然而连她叫什么我也不知道,她更无从晓得观众中有我这么个崇拜者。

这家学校分高中初中。我每周担任二十来节课,从初一教到高三,学生中甚至有比我年长的。上课用的是赵元任的《国语课本》,从勹夊冂匚教起。为了使课堂不至于太沉闷,并启发学生对国语产生感情,我还特别选了黎锦晖编的一些小歌剧,作为辅助教材。

那些歌剧曲调优美,是以自由、平等、博爱和人道主义为主导思想编成的。其中既有纯粹的中国曲调(如《朝天子》),又有用西方民歌(如《我怎能离开你》)改编而成的。歌词下面还有注音字母,十分适宜国语教学。

起初,有些学生对于学另一种中国话并不热心,个别人甚至很反感。他们更想学的是广州话,因为从日后就业来说,对他们更有实际用途。然而那些小歌剧很快就帮助我克服了他们区域性的成见。《月明之夜》开头描写夜静人稀,月亮里的嫦娥多么寂寞凄凉。她从天上降临人间,结尾的合唱是:

小朋友,我的好朋友,

大家都是好朋友。

鼓吹人人相亲相爱的乌托邦理想。

《麻雀与小孩》开头描绘老麻雀教小麻雀飞翔的本领,接着是小朋友同麻雀之间的对话,宣传的也是博爱思想。

当学生们对国语从冷漠变得热烈起来时,我就帮他们组织起一个以提倡国语为宗旨的“天籁团”。就在这个团排演一出独幕剧的过程中,我同一位名叫萧曙雯的女生之间产生了超出师生关系的感情。

满清政府由于怕边远省分发生暴乱,就在南方许多大城市郊外驻扎绿营兵。它是由满族子弟组成的,并且接受朝廷的直接指挥。曙雯的祖父是由北方开去的绿营成员,因而家里一直有说北京话的传统。何况她又是班上最活泼伶俐的学生,很自然地就被选为主角了。

事情发生在话剧演完之后的庆功会上。一出戏演成功了,参与者紧张地劳累了一段时候,都愿再欢聚一下。记得那晚月色朦胧,晚会是在学校草坪上开的。学生们一个个上来唱歌,跳舞,讲笑话。快结束时,有人提议我也来表演点什么。这很突然,我事先没有准备,就唱了老姐姐教我的《小白菜》。那是一首描绘孤儿生活惨景的小曲。

不料我还没唱完,就听到了嘤嘤的啜泣声。哭着的正是萧曙雯。事后我才知道她自己也是个孤儿。她那位当中医的爸爸续弦后,她在家里成了个受气包。小学毕业后,由于交不起学费,就去一家百货公司当店员。一天,原来的小学校长遇到她,满口答应供她念初中。那时她就是在校长的资助下求学的。

最能把两颗心拴在一起的,莫如共同的遭遇了。我们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情。照广东习俗,同姓男女是绝对不能成为配偶的,因此,同姓就成了我们的天然保护色。我们曾偷偷在月下去海滨散步,一路互吐着情愫。在山脚乱石间找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就坐在那嶙峋的岩石上拥抱和亲吻。南方姑娘喜欢打赤脚。有一次我伸手去摸她那白嫩的脚,说:“真可惜,北方姑娘总把这么美的部分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她微嗔地说:“碰上你这样的男人,就应该用布包起来才好。”

我们时常一道对那些停泊在港湾里的轮船出神,希望有一天能乘上一条,漂得远远的,去闯南洋——那是我们心中的乐园。

西洋人说爱情是“甜蜜的折磨”,是“傻子的智慧”。对我来说,它更像一颗好吃而扎手的毛栗,或蜜糖裹着的苦果。很快,我就尝到它的苦味了。

首先是离别。我从北京出走时,和同学也有些依依不舍之情,对古城也颇留恋,然而那毕竟不同于跟情人的分手——哪怕是短暂的。进入六月,我们在海滨散步时,再也不是无忧无虑的了。然而我又不能不走。用假学历担任教职的事我再也干不下去了。我心中有鬼,时时刻怕人戳穿。同事中,常有人盘问我燕大的事。有一次,一个正在北京上那个专修班的校友回来了。他们兴奋地告诉我,中午可以在饭厅见到他。我听了,急得浑身大汗。最后,我只好装作得了什么急症,没去饭厅,饿了一顿。我拿定主意,一定得回去进那个专修班,圆上这个谎。那样,我还可以取得同她去南洋教书的资格哩。她也决心转学韩山师范,同样去取得教师的资格,好一道远走南洋。

然而一张血盆大口一直隐藏在那里,准备吞噬她。原来那位校长决不是个慷慨的慈善家,他早就存心要霸占她。回到北京后,我如愿以偿地考进了国文专修班,但在他的指使下,所有我寄给曙雯的信都被扣留了,他也不准她写信给我。左盼右盼也盼不到回信,我预感到了不祥。1930年初夏,我丢下学业,借钱买船票,只身返回汕头,辗转设法在潮阳乡下一家小学里找到了她。那个歹人正以求婚者和债主的双重身份对她施加压力。这情形她没有据实告诉我,只是无限怅惘地面对着我。我硬把她的行李搬到汕头,买了两个人的船票,约好一道北行。

然而上船那天早晨,她失踪了,只留下一张劝我立即北归的短信。我认定她变了心,足足咒骂了她好几年。1937年,我动手写了《梦之谷》。在这部自传体的长篇小说的结尾,我把她描绘成一个没有灵魂、无情无义的女人。

半个世纪后的1987年2月,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完学路过汕头时,才晓得当时那个居心不善的校长曾威胁她说:“要是你们两个人一道上船,我就把那小子干掉。”他是那里的地头蛇,当天在码头上确实做好了这样的布置。曙雯为了不让我为她送命,才违心地写了那封绝情绝义的信。我在小说中错怪了她,其实她完全是由于爱我而丢弃我的。

这是我在刚进入青年时期就饮下的一杯苦酒。

很快我就发现燕大这个专修班不合我的口味。金石学、音韵学、古代批评史等课程,都需要一定的国学根底,而我几乎没有。

这一年,我为现代文学所吸引,讲者是清华来的客座教授杨振声。上半年讲的是本国文学,下半年讲外国文学。这位老师本人是五四运动中的闯将,写过长篇小说《玉君》。他身材颀长,讲话慢而有条理。也许由于留学时专攻教育心理学的关系,他讲课娓娓动听,十分引人入胜。通过他的讲授,我对五四以后的文学创作获得了一个轮廓的印象。同时他还引导我去读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以及英国的托马斯·哈代的作品。

此外,我还去旁听了英文系的“英国小说”。包贵思也是一位极富有启发性的教授。她把重点摆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和狄更斯上,却也介绍了像乔伊斯和维吉尼亚·伍尔芙那样的现代派作家。

燕京大学那时有个学生辅导委员会,其职务之一是替穷学生找工作。我就是靠勤工俭学维持下来的。按规定,无论干什么,每小时都是两毛五分。

我为教授住宅周围推过草坪,也负责看过三个苏格兰娃娃。有时还给访华的外国人当过向导,马昆德就是其中的一位。最有意思的要算是以北京人的资格教外国人中国话了。我教过捷克汉学家普萨克和《乾隆传》的作者孟特夫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同一个美国青年威廉·阿兰的合作。

我和他结识也是从教中国话开始的。他是个二十四五岁的美国青年,带着妈妈给他的一笔钱来见识一下世界。他来到中国就迷上了这个古老的国家。我在教课之余,常同他谈中国新文艺运动,把从杨振声老师那里贩来的讲给他听,他越听越兴奋。那时上海有个英文的《密勒氏评论周报》,办得很成功,他决心把袋里的钱,全部投到一份起名《中国简报》(《China in Brief》)的刊物上。我负责其中介绍当代中国文学部分。阿兰还常请教清华哲学教授贺麟。我选择了鲁迅、茅盾、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等人的作品片断,并为沈从文出了个专辑,其中除了作品介绍之外,还有一篇颇长的访问记,称他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讽刺作家。

当时,住在北京的不是外交官就是传教士。他们的兴趣在高尔夫球和赛马上。谁会对现代中国文学感兴趣!所以刊物仅仅出了八期,阿兰袋里那点钱就赔光了。他没能周游世界就回了老家。《中国简报》问世数年后,斯诺才动手编译他那本《活的中国》。

同类推荐
  • 安邦定国

    安邦定国

    姜越主编的《安邦定国:千古流传的大清名臣故事》介绍了清代重要的名臣人物,他们是:清初文臣、皇太极重要谋士范文程,康熙年间重要大臣纳兰明珠等。
  • 帕斯捷尔纳克—历尽沧桑的诗人

    帕斯捷尔纳克—历尽沧桑的诗人

    读《诺贝尔奖百年英杰学生读本》这样的精品书是智慧上的愉悦。青少年朋友从这些巨人的足迹中,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顺利与磨难,懂得应该如何对待人生,如何正确地设计自己,塑造自我,把握未来。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开清首功——洪承畴

    开清首功——洪承畴

    本书对洪承畴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洪承畴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无论从道德文章,还是文韬武略各方面看,英雄都是旷世奇才。他们知识渊博,论天下形势如同掌中观文;他们腹藏玄机,帷幄之中可决胜千里之外。
热门推荐
  • 九世异闻录

    九世异闻录

    这世上有很多我们无法利用曾经所学的科学去能够解释的事,而更多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不能确定那究竟是不是我们自己的一场梦或者它本身就是真实的存在,作为这些事的主要经历者之一的本人,则想作为见证者将它记录下来,写出来,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全当故事听也行,因为它本身就是我们的故事…面对命运的安排,是否真的是无法躲避,突明身前身后事,万载千秋事已空,当我们自身背负的使命和职责被唤醒,这个世界,注定便成了奇人异士最后的舞台,因为机缘我们走到一起,九个人九世命运……当所有人将故事的内容叙述到了一起,究竟是我们选择了命运,还是命运选择了我们?正所谓梦里梦外皆虚幻,且看命运巧成书……
  • 穿越之数码宝贝

    穿越之数码宝贝

    主角在不同的数码世界里的故事罢了。新人新书,心血来潮的绝世深坑,入内请深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学霸驾到

    学霸驾到

    同辈的人都说林安心是一个对得起她的名字的妹子,从小到大都是那么的云淡风轻。小时候显得略成熟,大点了让人一看就觉得岁月静好,让人安心。老一辈的人却说“安心可怜啊,这多年过得一点也不安心!”林安心说:“我挺好的。”林安心内心:“OS,不就是爸妈离婚了,跟着外公外婆有吃有喝,咱成绩不错长得漂亮。隔壁王大妈你为啥老一幅看小可怜的眼神儿瞅我,鸡皮疙瘩都掉了好吗?”
  • 寻找消失的花精灵

    寻找消失的花精灵

    千年之战,妖族乱党与魔族勾结一同对抗神族。神族兵力少之又少,不幸被灭族。然而神族只剩下最后一位幸存的神--花神。花神掌控着花精灵,经过战斗后,花精灵分散各地,而花神却陷入了沉睡。直到千年之后。
  • 王爷夫人又跑了

    王爷夫人又跑了

    当代普通高三狗许洛安,阴差阳错居然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古代国家?!莫名其妙穿越到了古代也就算了,可是连这个朝代她都没听过!明明历史也不差啊…不知道朝代也就算了,还碰上个莫名其妙腹黑霸道的王爷,天呐,人生何苦…下人慌慌张张跑来:“王爷|!不好了!夫人又跑了!”墨逸承眼睛一眯:“马上找!就是把楚玉国掘地三尺也给要我把夫人找出来!”
  • 是块肉还是头狼

    是块肉还是头狼

    辛亥革命前夕,官场和江湖都是暗流涌动风云突变。汉湘交接的水陆码头,官场遭害的师爷,赌场失意的米铺老板,生计遭劫的马帮脚客,家遇变故的赌场掌柜,四个落魄人,为了摆脱困境实现各自的私欲,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完全失去控制的冒险。陷害,利用,联手,冒险的赌注在偶然和必然中被一次次放大。为求子嗣而想弃恶从善的码头霸主,贩卖烟土的马帮,称霸烟土贩路的劫匪,怀了劫匪孩子的霸主小妾,和自己赌场伙计私奔而被劫的赌场掌柜女人,窥视霸主产业的本家侄子们,因有通联革命党嫌疑被罢官的守备,陷害自己上司的守备下属,和东家女人私奔而被劫沦落成土匪的赌场荷官,绑架自己所伺候的女主人的丫头,因为男人赌光家当而离家的米铺老板娘,都被裹挟其中。所有人在欲望和恐惧的驱使下,拼尽全力想摆脱当下的困境,彼此依靠利用,转而又相互撕咬恶斗。命运的掌控与失控在巨变的大时代洪流中朝得夕失,每个人在无奈中患得患失,所有的初衷都以面目全非,再也没有了归途期待,只剩下当下的挣扎。
  • 杂说志异

    杂说志异

    我记录的一些我认为有趣的事,希望能给大家在无聊能解闷。(更新不稳定)
  • 重生之龙归大海

    重生之龙归大海

    轮回之中,记忆不灭。醒来之后,你还是你,我却已非昨日之我。这一世,我要不留遗憾。
  •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成功都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不管际遇如何,不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好,不去为自己的人生打拼,则基本与成功无缘。雪莱的诗句有禅思,而本册书将精选出雪莱赞美希望、赞美新生的诗句,管中窥豹,使读者能够在诗意的语言中获得振奋的力量,实现自我激励。当你掌握了这些,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之时,内心就不会被一时的逆境所打垮,而是在品味雪莱的诗句中,用哲学从源头解决问题,锤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比以前更自信、更乐观、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