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75700000010

第10章 砚里有乾坤(2)

叶秀才见了,异常高兴,重重赏了那位雕工。从此,叶秀才每日里便用这方砚台写字作画。

叶秀才得到宝砚的消息在乡里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歙州太守的耳朵里。太守和随从亲自登门拜访了叶秀才,见到此砚果真品质不凡,便出了个高价,收买了这方宝砚,之后,辗转献给了当时的南唐元宗皇帝李璟,也就是著名词人李煜的父亲。

李璟虽为一国之君,但吟诗作画,也是行家里手。如今得了这方宝砚,其兴高采烈之态,自不必说。这一天,他正欲命左右往砚池内注些水来,一边亲自研墨一试其优劣,只见那砚上的龙嘴里不知什么时候已渗出一串串晶莹的水珠来。李璟当时也顾不得一国之主的尊严,拍案叫绝:“宝砚!宝砚!真真神龙宝砚!”高兴之际,乘兴挥笔写下了“歙砚甲天下”五个大字!

后来,为了大量生产歙砚,以供宫内使用,在歙州设置了“砚务官”。经当时歙州太守举荐,一个名叫李少微的杰出砚工当了第—任砚务官。从此歙砚得与端砚齐名,并开始大批量生产了。

歙砚以雕琢精细,纹理奇特,质地细腻,发墨益毫,呵气可研等优点而久负盛名。自开采问世以来,为历代文人所珍爱。在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藏有一方珍贵的歙砚,竟用它换得一座豪华宅邸。著名书法家蔡襄把歙砚视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一样珍贵。

歙砚又称龙尾砚,这是因为歙砚的大多数砚石均采自江西婺源的龙尾山。而当时的婺源又隶属于古歙州。天然生就的纹理和独具特色的雕刻艺术,可以说是歙砚区别于其他名砚的特点之一。歙砚的砚品十分丰富,但大体上可分为四类:金晕石、金星石、眉子石和螺纹石。金星石历来被推为上品,金星呈谷粒状,融结于砚石中,多者如秋夜星空,少者亦二三百粒。而且久研不退,越研越亮,堪称砚海明珠。

“眼中丁”与子石砚

据宋史记载,有个叫丁谓的人机敏强记,诗画琴乐无不通晓,但却为人狡诈。

传说丁谓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时,常常拍名相寇准的马屁。有一次参加宴会时,寇准的胡须沾上了酱汁,丁谓竟然殷勤的起身为他拭去,被寇准当场嘲笑道:“参知政事是国之大臣,怎么也要为长官擦胡子?”呛得丁谓一脸狼狈。后来丁谓和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当时老宰相寇准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便用计谋将寇准排挤出京城。丁谓的所作所为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不久,民间出现了一首民谣:“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指的就是丁谓。于是,“眼中丁”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

丁谓也喜欢收藏各种奇珍异宝。任宰相时,听说端砚闻名天下,随即嘱托好友,四处钻营,最后终于与端州知府交好,并托他为自己搜求佳砚。

有一天,端州一砚工外出寻砚,远远望见前方水潭之中有白鹤翘首驻足。于是差人潜入水底看个究竟。探得水下有一块孤石,大小有如米斛。砚工觉得甚是奇怪,心想石上有白鹤驻足,应该是块奇石,便将此事禀报给了端州知府。

知府也感到奇怪,当即调集数只渔船,将石头从水中捞出。翻转圆石,隐约听到石内有流水声。砚工看后大喜,向知府说道:“相传天产至宝滋荫此潭,此宝孕育于崖石,其祥瑞之气散衍为文字。此石内必有宝石藏于其中。”知府便命人将圆石剖开,顿时有一泓清水从石中泄出,内有鹅卵子石一块,色如紫玉。知府大喜,把宝石交给砚工,命其将宝石一剖为二,制成两方佳砚。过了几天,佳砚制成,知府即派人将其中的一枚送给了丁谓。

丁谓见砚,欣喜万分。但当听说尚有一枚砚台在知府处时,又心生贪念,便写了一封信质问知府:“此砚应有两枚,你莫不是想效仿剑师铸干将、莫邪二宝剑,而自留莫邪剑的旧事?”知府回信说:“天下至宝,不可集中于一家。”又托言自己只是一时喜好,待卸职后自当将另一方宝砚原物当面献呈,这样,丁谓才没追问。

丁谓狡诈欺罔,在真宗朝营建宫观,伪造祥异。后因负责营造真宗寝陵时,擅移陵址罪,被解除宰相职务,家产悉数充公,那枚子石砚也由此而不知去向。

包拯掷砚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臣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在庐州当知县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包拯少年时便以孝闻名。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进士,当时28岁。后被任命到建昌(今江西永修境)县、监和州(今安徽和县)当官,但他都以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由,辞官归养。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这段时间前后达十年之久,故以孝行闻名乡里。之后,又先后出任天长县(今属安徽)、端州(今广东肇庆)等地地方官。因政绩卓著,回京升任监察御史。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享年64岁。朝廷赐官吏部尚书,谥孝肃。

相传包拯任端州知郡事时,听说历任地方长官借进贡端砚为名盘剥百姓,砚工苦不堪言。为探寻究竟,便穿上便服,约当地一名开明绅士徐乐天,一起前往砚工最集中的地方黄岗村了解砚工的生活情况。走至一处,听茅棚中叮当之声不绝于耳,进去一看,只见砚工们三三两两,正在凿砚坯、刻图纹。茅棚破烂不堪,砚工们更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包拯深感不安,回到衙门,便立即向经办贡砚的官员了解情况。原来,上面规定,端州每年只向宫中供奉十块端砚,但地方官吏却层层加码,扩大贡砚数目,遂使砚工苦不堪言。包拯听后大怒,即刻张贴告示,儆戒官员、士绅不得任意扩大贡砚数目,不准向砚工摊分工钱。这份告示反映了群众的心愿,开明士绅也表示拥护。

传说,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开时,船出羚羊峡,本来风和日丽的天气却突然狂风骤起,水面波浪翻腾,浊浪排空。包拯事感蹊跷,心想莫非手下人背着自己私受贿赂,藏于船上?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的敬仰,提出要给包公送砚的要求,于是没有禀报便收下了。包拯命人取来端砚,看都不看一眼,便抛入了江中,刹时风平浪静,云开日出。后来,在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渚州,这就是如今的砚洲岛。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也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的“黄埔沙”。当地人据此传说在砚洲岛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犹存,且香火不断。这即是西江二十景之“砚渚清风”。

掷砚止蛙声

宋朝,有一位大书法家叫米芾。他是湖北襄阳人,因此人们又称他为米襄阳。他的书法各体均精,尤其擅长行书。在当时和书法史上,与蔡襄、黄庭坚、苏轼一起,被称为:“苏黄米蔡”。

米芾能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主要是由于他学习书法异常刻苦。他自己曾说,平生写字的纸恐怕有十万余张。冬天,砚都结上了冰,手指冻得弯不过来,还是笔耕不辍。

那年,米芾来到安徽无为州做官。常言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米芾当然离不开练字。于是,他便在屋外搭个亭子,天天在这里练字。

米芾练字,有个习惯,从不闭门谢客,人来得越多,他便练得越有兴致。起先,当地人晓得他写字写得好的人不是很多,所以人来得较少。但渐渐地,知道他写字写得好的人多了,来看的人也就多起来了,常常把小亭子挤得严严实实的。一些官僚政客、财主绅士们虽然对书法一窍不通,但为装风雅,讲门面,也凑到亭子里来,一边是为了凑热闹,—边也想找个机会要上几幅字画。

这一天,当地几个文武举人、富商、财主好像有了约会似的,先后陆续来到了亭子。这三方面人士,一个个厚着脸皮,腆着肚子,站在米芾练字的桌旁,—边看着米芾写字,一边自充内行,絮叨不止。

一个文人阿谀说:“真是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刚劲有力。米先生的字写得好,真是名不虚传。”

一个武举人奉承说:“刀光剑影,上下翻腾。就像我在演兵场挥刀舞剑一般,真是滴水不进,风雨不透啊!”

一个富商溜须说:“每个草字如锭锭银子般,闪人眼目;行行楷书像块块金砖一样,耀人眼目。米先生,你说可是?”

一个财主拍马说:“财是精神粮是胆。米先生的字写得比王羲之差不了多少,从今后,凭这般本领可不愁钱粮啦!”

……

阿谀奉承,嚷成一片,搞得米芾心烦意乱。他平素秉性耿直,为官清正,光明正大,看到这群市侩浊物,便像吃饭吞了苍蝇一样恶心。别说向他要字画,就是一张白纸,米芾也不愿送给他们,怕的是因此玷污了自己的清白。

这时,刚好亭子旁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地鼓噪齐鸣。米芾当时眼睛—亮,心中暗想,我正好没法打发走这些浊虫,何不借机行事。只见米芾把一张白纸展开,提笔蘸墨,在上面写了个“止”字,然后用这张写有“止”字的纸,包上砚台,向池塘里掷去,并高声说道:“呸!又不是你娘老子的生日,谁让你们这样,呱呱地叫个不停!”

“咕咚”一声,砚台落入水中。水中的蛙声顿时停止了。一些官僚政客、财主绅士们的嘈杂声也停止了。那些人愣了—会儿,仔细—想,米芾的话里有话,他们互相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讨个自找没趣,十分尴尬。

有位武举人还算聪明,自找台阶下坡说:“哎呀,到了练武的时间了,我得走了。诸位,失陪了,失陪了。改日见,改日见……”说罢,走了。

接着,一个跟着一个,走的走,溜的溜。米芾也不相送,照旧练他的字。

从此,“练字亭”被当地人称为“掷砚亭”。池塘的水由于墨染,也变黑了,人们就叫它“墨池”。

这个练字亭,或者叫做“掷砚亭”,就座落在如今的安徽省无为县图书馆院内。据说,直到如今,附近池塘里的青蛙还是不敢长时间的鼓噪。

吕道人制澄泥砚

澄泥砚是中国的“四大名砚”之一。在宋代众多制作澄泥砚的砚工里面,吕道人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制作的澄泥砚“质坚如石,可以试金”,但又温润宜墨,磨出的墨汁光亮如漆。

相传吕道人早先并不制砚,而是以制墨为主。但是他制作的墨并没有什么特色,后来便想改学“炼金”之术。他离开故里,四处拜访名师,终于在常山遇到一位异人,得以相传“炼金术”。回到家后便建炉搭灶,依法烧炼起来。但不知为何,金子没有烧炼出来,却得到一些类似砖块、石头一样的东西。吕道人一筹莫展,虽然依旧坚持不懈,但还是屡屡失败。一天,他灵机一动,心想:我原是制墨的,对文房用具都有些了解,既然制墨不成,何不以“炼金”之法改制砚台呢?没想到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将澄泥砚烧制成功。

宋人米芾在《砚史》中说:“有吕道人陶砚,以别色泥于其首,纯作吕字,内外透;后人效之,有缝,不透也。”吕道人制作的澄泥砚,“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颇似中国道教的炼丹术,“水中取泥譬若生药,火中成砚终似结丹”。这样制作的砚在烧制时不会产生任何气泡和微小的裂纹,其密度和硬度都非常适合研磨和发墨。而且经吕道人制作的砚,在砚首上都刻有—个“吕”字,以示和别的砚相区别。

吕道人制作的澄泥砚终于名扬天下,但是他高超的制砚方法却没有流传下来。所以他死后,其制砚之法也就失传了。曾有人用十万钱来搜购他制作的砚,却不能得,以至于后来竟出现了假冒的“吕”字砚台。

岳飞爱端砚

在历代名人所用过的端砚中,抗金英雄岳飞的端砚恐怕最富传奇性了。

据清人梁绍壬所著的《秋雨庵随笔》记载岳飞使用的端砚“砚色紫,体方而长,背镌‘持坚、安白、不磷、不淄’八字,无款”。没有题款,怎见得是岳飞的砚呢?原来在岳飞遇害一百年之后,宋末爱国诗人谢枋得不知从哪里买到了这方砚。他一看砚铭,发觉砚铭的字体很熟悉,于是找出了家藏的岳忠武(岳飞)的墨迹,一对照,证实砚铭是岳飞所书。岳飞的砚铭显示他抗敌卫国的意志,绝不动摇,操守清白,表明他在对敌斗争中坚韧不拔,绝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心迹。

谢枋得是个有心人,他为了使后人能认识和妥善保藏岳飞这方砚,在砚背刻上一行字。

“枋得家藏岳忠武墨迹,和铭字相若,此盖忠武故物也,枋得记。”

谢枋得与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同榜进士,两人意气相投,交情甚笃。谢枋得对文天祥的品德深为敬重,就在文天祥起兵抗敌的前两年,他不惜割爱,交珍藏的岳飞砚赠给文天祥,文天祥在砚背上镌铭以记此事:“岳忠武端州石砚,向为君直(即谢枋得)同年所藏,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十二月十有三日,寄赠天祥。”文天祥还写了一首砚铭同时刻在砚背以明其志:“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岳飞那八个字是行书;谢枋得写的是真书;文天祥的是草书。三人的书法“皆道古”。

一方端砚在一百多年间先后为三位历史名人所用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巧合,而最有意义的是先后使用这方砚的岳飞、谢枋得、文天祥都能用“持坚、安白、不磷(薄)、不淄(黑)”的信守来严格要求自己。岳飞抗金,矢志不移,英勇善战,最后为秦桧所害。文天祥也是历史上—位伟大的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给后人以深刻的教育和鼓舞。谢枋得作为—位爱国诗人,也保持了凛然不拔的气节。谢枋得是宋末江西省弋阳人,宋理宗时的进士,乃爱国直臣,忠义自任。宋帝显德祐年间(公元1275年),他守卫信州(今江西上饶县境)。元兵来犯,战败城陷。公元1276年,宋朝灭亡。谢枋得于是就遁隐山野,发誓不向元朝投降,元世祖后来,强令其出仕北行,结果他绝食而亡。谢枋得与文天祥凛然的民族气节,完全实践了岳飞在端砚铭中所制定的做人准则。

后来岳飞砚的命运又如何呢?它在清代仍为私人珍藏,其中的曲折难以查明,但砚背的铭记印记载着它的经历。清代所见的岳飞砚背面刻有小印:“宋氏珍藏。”还有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所书的题识,全文是:“康熙壬子二月四日,朱彝尊观于西坡立斋中。”西坡者,就是宋牧仲。

明才子偶得佳砚

明代有有个著名的书画家名叫唐伯虎。他作诗别具一格,洒脱自然,但他为人不拘礼法,晚年尤其明显,这在他的诗里常有流露。祝枝山其实名叫允明,号为枝山,因手有六指,故自号枝指生。祝枝山是家喻户晓的才子,他家学深厚,能诗文,工书法,“五岁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是位地道的天才型人物。唐寅、祝枝山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祝枝山由于与唐伯虎遭际相似,性情目投,故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同类推荐
  • 甘肃民间民俗美术

    甘肃民间民俗美术

    本书讲述了甘肃民间民俗美术不仅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浓郁的各民族文化情调和特点,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妙手回春术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妙手回春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本书是人民警察所用的礼仪课程教材。分为绪论、基本礼仪、语言礼仪、公务礼仪、社交礼仪、职业礼仪、涉外及部分民族的民俗礼仪和警察礼仪实例解析及训练等8个部分。
  • 老北京的神话与传说

    老北京的神话与传说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泡沫之夏:化身孤岛的蓝鲸

    泡沫之夏:化身孤岛的蓝鲸

    简介:自从遇上他,陈妍雪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要崩溃了!!!什么高冷无情,明明就是逗逼一个好咩。什么温柔少爷,明明就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这些还不算什么,不是说好的不许越界嘛,你这又是干什么?!“雪儿,人家饿了~~”“拜托,不要叫得这么渗人,鸡皮疙瘩都要掉一地了!我去给你煮面。”“人家不想吃面。”“那你想吃什么??”“当然是吃你喽。”说罢,欺身上前,把妍雪扑倒在身下,大手抓住她那乱动的小手,一下就把他吃干抹净!“雪儿,你可得对人家负责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真元妙道要略

    真元妙道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妃逆天下:纨绔浮尘

    妃逆天下:纨绔浮尘

    一生只爱一个人,一世只怀一种愁。世人人人都说着爱,但真正的有过爱的又有几人?她,希望她无心……傅尘,阜尘,你将如何面对这世俗的千变万化呢?傅尘,看透了世间世俗,对生活无感,不想眷恋世俗的一切。一场意外,穿越的降临她会对世俗认知有所改变么?阜尘,霸道无礼被宠惯的阜相府三小姐,连天子都不给面子的小恶魔。一场意外,她结束了她生命,而傅尘降临与此,傅尘会改变她从前的命运么?但傅尘成了阜尘,她将重新转动罗盘吧。冷傲如她?霸气如他?毒舌如她?妖孽如他?红颜旧,任凭斗转星移,唯不变此情悠悠……
  • 地球玩家入侵异界

    地球玩家入侵异界

    苦逼孤儿王岩,被逼穿越。受尽欺辱!系统激活日,就是老子带领天灾剿灭尔等之时!
  • 超拽灰姑娘的恶魔王子

    超拽灰姑娘的恶魔王子

    她,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小姑娘。他,是一个跨国集团的少爷,因为曾经受过情伤,所以变得冷酷,冷酷得让人不敢靠近。但当他遇见了她,一切渐渐有了变化。
  • 夜鸦记

    夜鸦记

    大晋天子虽然六十年不上朝,但是国中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威服四海内外。在南安有位少年书生李南风,为偷取天道那一线登仙的机会,甘愿入赘成为大晋天之娇女王天娇的夫君。且看他如何逃出生天,从此开启一位强者的逆天之路。“修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日复一日,脚踏实地的实践。”——李南风请关注书生李南风修仙之路。
  • 花开半夏夜微凉

    花开半夏夜微凉

    今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你,如果是你,我愿意相信,因为是你,我愿意去努力。所以请你不要去放弃。
  • 系统求你放过我

    系统求你放过我

    主角A:我有无敌升级系统。主角B:我有神级炼丹系统。主角C:我有超级抽奖系统。......吕小布:我有......,算了,不提了,系统求你放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