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40500000075

第75章 梁实秋居渝轶事

梁实秋是北平人,青年时代就学于清华大学文学系,后又赴美深造,研习英美文学。1926年他学成回国,先后在几所大学任过教,帐下多出高徒。他课余不忘根本,从事写作活动,还翻译过沙士比亚戏剧八种。

抗战爆发,平津沦陷,梁实秋避往华中,于1938年春在武汉被选为国民参政员。不久武汉亦失守,梁实秋又辗转来重庆,应教育部之约,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是年冬,他接编重庆《中央日报》副刊《平民》,发表《编者的话》一文,其中的要点,是认为文学乃基本的人性的发扬,谈不到什么阶级斗争。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等人,立即撰文予以批判,引起一场关于“文学与抗战有无关系”的论争。

其后,教科书编写组与国立编译馆合并,迁往北碚,梁实秋亦随迁,于1939年在那里与龚业雅合伙购置平房一幢,取名为“雅舍”。自此,他但凡写文章,都以“雅舍”为名,终生未改。

躲离了喧嚣的闹市区,梁实秋的心境不由得松弛下来,仿佛找到一处泊船的良港。他退出了《中央日报》,也退出了争论,心平气和去做他的学问。他翻译了沙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下篇)、长篇小说《呼啸山庄》、中篇小说《吉尔菲先生的情史》,极受青年读者的喜爱。

其妻程季淑病居北平,未能来大后方,因而梁实秋的生活极其简单,粗茶淡饭则知足。他把钱花在购书上,几年中,“雅舍”内处处皆书,随处摊放,偶有客来,一时竟找不到落座之处。

梁实秋既为参政员,自然要轮到出公差。

1940年1月,他奉派参加华北慰劳视察团,向前线进发,两个月中,访问了七个集团军司令部。原定行程中有延安一站,惟因他发表过《编者的话》,边区方面拒绝让他入境,且声称如果他真的要来,则只能以高粱酒、玉米面招待。

梁实秋很扫兴,改而去中条山战场巡视。此行,他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残暴,士兵的辛劳,同时也看到了敌占区民众的困苦生活。联系到“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社会现象,对于未来的局面,他也开始产生隐隐的担忧。

抗战方殷,国事正多艰难,他不敢颓唐,自认应以所学之长,报效国家。回到重庆后,他自动加码,除了继续翻译外国作品外,还以“子佳”为笔名,在《星期评论》及《世纪评论》两刊上撰写专栏文章,开辟的栏目命名为《雅舍小品》。

梁实秋的文章大多一气呵成,底稿极少涂改,但他在动笔前总是反复推敲,斟酌再三,务去繁缛枝节。这严于律己的文风,直到他的晚年仍未稍弃。

由于有了被延安拒之门外的教训,梁实秋的作品从此极少与政治沾边,多为直抒人生的胸臆,其中有不少是关于故乡、朋友、往事的回忆。但这已不是一种简单的怀旧,实际上表达了他对战乱年代的焦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他写文章很投入,因而交际不广,惟有三五知己却时相过从,丝毫不吝惜时间。

他的朋友中有冰心夫妇、老舍、朱光潜、王云五等人,都是宽袍大袖、浑身书卷气之辈。只要这些文友来访,他必定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喜滋滋地参与高谈阔论,偷得半日清闲。有的时候,他还给远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的闻一多、吴晗写封信,他们也是老朋友。

其时大后方物资匾乏,生活清苦,各公教单位都奉命设立消费合作社,也就是要搞点“创收”。不知国立编译馆的同仁是怎么想的,竟然公推梁实秋为消费合作社的理事会主席,委托他为全馆员工谋福利。梁实秋虽然学富五车,做生意却是大大的外行,没办法,他只好另请一位经纪人代劳,自己在旁监账。

每到月初,从重庆开来的粮船抵达北碚码头,主管部门发出通知,公教人员便一窝蜂似的往嘉陵江边跑,排队领取配给的口粮。这种时候,戴着一副厚眼镜的梁实秋也乐呵呵地跟去,热心地为大家张罗。每次均分口粮后会剩下一些,他就去市场卖掉它们,以所得之款分给众人。他照例秉公行事,从来不占任何便宜,自然也深得同仁的信任。

有了米还得去领油,还得去搞布。幸而物资局局长是梁实秋的老同学,对他多方关照,除了平价供应油和布,还以平价多供应一些毛巾、牙刷、肥皂之类的日用品,使他的消费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年终还能给大家分点红利。编译馆的人都说,真没想到梁夫子还有这一手。

梁实秋在重庆住了8年多,1946年才返因北平,出任北师大英文系主任。1949年6月他移居台湾,历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87年11月病逝于台北。他一身著述涉猎甚广,包括文学评论、翻译、教育等等,但尤以其所作散文脍炙人口,畅销不衰。他是大师,是巨匠,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天空中,他堪称一颗耀眼的星座。

同类推荐
  • 不一样的今天,是某一天的想念

    不一样的今天,是某一天的想念

    作品用朴素的文字,表达真切的感受,字里行间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聊的是柴米油盐,写的是天南地北,寻着烟火的味道,体会着生命的感悟,捡拾着生活的哲理,有酸甜苦辣,有春风化雨,有哭笑不得。不管生活是多么平凡,它都是美好和难忘的。
  • 中华文化书系——宋词三百首

    中华文化书系——宋词三百首

    本书主要包括:晁补之、晁端礼、陈人杰、陈与义、戴复古、范仲淹等。
  • 我说出了风的形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说出了风的形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对文学活动的回忆,对诗歌艺术的探索,自己的文化立场和人生体悟;大到世界文化潮流,小到一个生动的文学关键词,本书读来趣味盎然。
  • 雅典人泰门

    雅典人泰门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大约写于1607—1608年。雅典富有的贵族泰门慷慨好施,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些阿谀奉承的“朋友”,无论穷人还是达官贵族都愿意成为他的随从和食客,以骗取他的钱财。泰门很快家产荡尽,负债累累。那些受惠于他的“朋友们”马上与他断绝了来往,债主们却无情地逼他还债。泰门发现同胞们的忘恩负义和贪婪后,变成了一个愤世者。他宣布再举行一次宴会,请来了过去的常客和社会名流。这些人误以为泰门原来是装穷来考验他们的忠诚,蜂拥而至,虚情假意地向泰门表白自己。泰门揭开盖子,把盘子里的热水泼在客人的脸上和身上,把他们痛骂了一顿。从此,泰门离开了他再也不能忍受的城市,躲进荒凉的洞穴,以树根充饥,过起野兽般的生活。有一天他在挖树根时发现了一堆金子,他把金子发给过路的穷人、妓女和窃贼。在他看来,虚伪的“朋友”比窃贼更坏,他恶毒地诅咒人类和黄金,最后在绝望中孤独地死去。
  • 你听懂了没有

    你听懂了没有

    国民网红教授戴建业随笔精选集。陈引驰、骆玉明、六神磊磊推荐!火辣辣的文字写人生百态,有才有识,有情有趣!“妙境只在自己意念的一转换间,人生的陷阱转眼就成为人生的福地。”——戴建业。这本随笔集精选戴教授的八十篇随笔,所谈内容五彩纷呈:从爱情婚姻到前尘旧梦,从品味生活到人物剪影,从社会关怀到旅游见闻……戴教授既书写个人经历,又书写时代记忆,将自己对人生、婚姻、爱情、世道、时事等的看法和感悟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着戴教授的才识和情趣。
热门推荐
  • 初矢

    初矢

    这是我一直想给我妈妈的礼物,也是献给天下所有母亲的礼物。我很爱我的妈妈,了解她的痛苦,怜惜她的付出,欣赏她的品格,佩服她的坚强……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妈妈,我愿做你的小太阳,永远照耀着你,温暖着你!
  • 长生缘凌中月晔

    长生缘凌中月晔

    青丘帝姬白月遥与天族神君的恩怨是否会重蹈东凤?神魔大战中她还会救他吗?再次的历劫会在哪处凡世?
  • 我家师父凭实力单身

    我家师父凭实力单身

    大龄单身女大佬梅宴,养了一只小徒弟,却发现这只狼崽子一直想追自己。“小师弟,醋海无边,回头是岸!咱师父是棵不开花的老铁树,你撩不动她的。”“难道她修行全真道?”“不,但是……”“没什么但是。我不要什么天下第一,我要师父永远是我的,是我一个人的!”“……实话说,跟这个目标相比,还是争霸天下更容易些。”战神梅宴:老娘实力单身二百年,不服来战!沈鱼:那我只能凭实力把师父敲晕了。
  • 柒的万界旅游史

    柒的万界旅游史

    柒…在原本的世界实力突破了极限,被某个至高无上的存在(作者)丢进了万界,却意外的进入了某个萌妹世界,当获得这个世界上真正意义的绝顶实力,将允许带两个人前往下一个世界(作者施加设定),会在这万界中擦出怎样的火花呢…?………………………………………ps:歪歪成分较多,从零开始作者目前只看过第一部动漫,以后的剧情还没有看过,一些坑都不知道怎么挖,请见谅……这应该是唯一一部将这两部动漫相结合的小说吧?
  • 喜欢你想见你

    喜欢你想见你

    我看遍天下病,行尽天下医,却为你病如膏肓。——华佗
  • 冷刺集

    冷刺集

    工作之余,闲写的一些杂感随笔。它们象冷刺一样,常常使我麻木的身体忽然一痛,觉得自己有幸在这世上活了一回。
  • 我站在蚂蚁这一边

    我站在蚂蚁这一边

    民谣歌手邵夷贝的首部主题随笔集。不涉及音乐,不谈经历,此时此刻,她并不是歌手,不务正业,写一本也许不太正确的主题随笔集。她的文字简单平白,个性,但不激进,不玩晦涩,不装深刻,甚至不玩所谓的诗意和艺术。试图在这个把所有复杂事情被简单化和把所有简单事情都复杂化的年代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她的自我检查和激励,也是她送给同龄的文艺青年们的鸡血良方。
  • 道剑问仙

    道剑问仙

    我有道剑一柄,可问仙道.白羽,白云观中一杂役,且看他如何问鼎仙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阿这

    阿这

    “嗡……嗡……”周身都迷迷糊糊的,昏红的颜色在眼前朦胧着感觉十分梦幻。“这大冬天的怎么还有蚊子啊……”她伸手无力的挥了挥耳边,嗡嗡声也随之而去又隐隐约约转到另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