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98800000005

第5章 骑驴走贺兰(1)

这一天收获最大

为了考察大西峰沟的“皇城”(西夏遗址),缸沿瓷窑等地,我们雇了房东老代的两头毛驴和当地农民张建中的一头骡子,由张建中当向导,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好生气派,有了驴骑大伙高兴得又说又唱。

我们沿着插旗口沟行至约8公里处,拐进另一条山沟,然后登上了一个巨大的山峁,四周山峰耸立,林木葱茏,一泓泉水飞流而下,这儿就是叫缸沿的地方,还是贺兰山育种林场。在育种场东南角,面积约1800平方米,除了1958年大炼钢铁时留下的几座土高炉外,有4个较大的古代瓷窑残坑,一般直径8~9米,深1~2米,西北角最大的残坑直径13米,深2米,文化层厚约2~3米,坑内和四周堆满了残碗、缸、罐、盆的碎片。器物的釉色有白色、黑色、褐色、酱色、青色,烧制一般,但胎骨坚实,粗中有细,在文化堆积层中发现有高足碗,以及挖足过肩的碗、盘等器皿残片,西夏瓷器历来由于稀有珍贵而被视为神秘的瓷器。这处西夏古瓷窑遗址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西夏瓷窑的认识,也填补了西夏瓷器研究的空白,并且为我们研究西夏社会、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翻过了几道山梁,我们进入了大西峰沟,漫山遍野是次生林,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大约向西行进约10公里,转了几个山弯,来到了一座高山之下,坐西面东有一处台地,三面环山,遗址依山开辟为3个石砌的梯田平台。下部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70米,顶部比底部略小,有一排现代人居住的平房。在遗址的地层剖面仍可见到大量埋在土里的板瓦、简瓦、长砖、方砖等建筑材料。这里树木茁壮,环境幽雅,避风向阳,是一处难得的避暑胜地和幽静去处。

此处遗址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尚保存完好,后来被开发为人参育种场才盖了住房和修了梯田,变成了今天这种模样。如今,人去房空,除了放牧的在此歇息外,几乎无人问津了。

离开遗址沿沟东行,只见山沟两侧山石光滑平整,不由得引起我的注意,一般情况下在这种石面上会发现岩画,果然行至二关处,终于在山石上发现了不少岩画,有狩猎图、人面像、动物形象,尤以骆驼、鹿、牛形象生动优美,寥寥几根线条就活灵活现地绘制出了骆驼、牛、鹿的形体,不由令人赞叹叫绝。

快到沟口时又发现了一幅狩猎图,猎人着装简单,似披兽皮,手执弯弓,形象生动。在沟口北侧的山石上又发现了野牛图以及人面和鹿等。

出了大西峰沟,我们终于踏上了归途。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路过小西峰沟时,我忽然发现山口北侧突兀的山石又黑又亮,好似等待的亲友立在山边。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乘着夕阳的余光,我看到了众多的岩画,简直刻满了岩石。大伙都拥了过来,高兴得又跳又喊。此处岩画西侧30米处还有一个突出的高大山石,我又跑了过去,哇!岩画更多,在有一间房子大的石面上刻满了画,尽管天色已经黄昏,隐隐约约的岩画好似仍在欢跳,一个一个精灵似的招人喜爱。

这一天收获最大,可以说满载而归。

由于头一天回来太晚,道路不熟,只得雇小张做向导,我们沿着山边直奔大西峰沟。路过小西峰沟时,把小西峰沟的岩画拍摄了一部分精彩的。并且沿着山脊又发现了一小部分零星岩画。没有久留,又转向大西峰沟,除了看到头一天看到的岩画外,又零零星星发现了一些岩画。我们从头关、二关、马场将近10公里处的山石上发现了不少岩画。

岩画真找起来就全凭“认真”二字。许多岩画由于年代久远十分模糊,不走到跟前辨认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过去,还有一些岩画就藏身在高处远处的山石上,走不到就看不到;往往是跑冤枉路的多,跑空路的多,千辛万苦爬了上去结果一无所获,这时最令人懊恼沮丧,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只有坐在山头上望山兴叹。此时,歇一歇,看着千山万壑,满山青翠,听着山风的嘶鸣,听着山雀的歌唱,好像一切烦恼、疲劳顿时消失了,又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了。

这种单调的重复,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新的发现,一次次扫兴,又一次次兴奋,组成了文物普查抑扬顿挫的旋律和乐章。为了搞清岩画的分布,数量并取得准确的资料,必须经过多次调查,就像梳头一样,反复梳几遍才能捋顺。

第3天去大、小西峰沟我们已经熟悉山路了,为了节省经费就不雇向导了。出发时仅租了老代两头驴,我和马兴国一人骑一头,雇来的知青小孙和小杨年轻,他们多走走。我骑驴技术不行,拣了头老慢驴骑,马兴国骑术好,自称小时候放过几天驴,就骑了头小驴。一路上我们扬鞭赶路又说又笑好不惬意,过了乱石沟,上了山包,快到白虎沟时,突然马兴国的小毛驴惊吓狂奔,我不知所措之时,只见马兴国从驴身上摔了下来,跌得很重,爬也爬不起来。我立即从驴身上跳下来去扶他,只见他面色苍白,晕晕乎乎,120相机的手柄也被摔歪了。原来是小杨穿的红色运动衫,把毛驴吓惊了。我们只得把马兴国搀扶到白虎沟金山林场的羊圈去休息,安顿好他才又骑驴去考察岩画。

下午我们回来时,远远就看见马兴国站在小山包上等我们,相见时他已经完全康复了。他神秘兮兮地对我说:“你们辛苦了,我慰劳你们。”“你怎么说反话了,该我慰劳你。”“真的,真的我慰劳你们。”“拿什么慰劳?这荒山野岭,你拿空气慰劳?”我们都把他的慰劳当成了一句玩笑话。没想到来到房前果然闻到了一丝肉香味,他说他同小羊倌商量花5块钱买了羊圈叫鸣的小公鸡。一只鸡太少了,吃鸡时三下五除二,还没解馋,一只鸡变成了一撮骨头。

跋山涉水的日子

从山里回来时我们坐着拉石灰的汽车,又呛又扎,一个个几乎成了“白人”,在沟口打听到了一名我在县上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的学生张兰花。她在金山乡一带小有名气,住房宽绰,特意给我们腾了一间大房子,大伙很满意。

从苏峪口地理环境看,风景如画,同贺兰口相似,我打算从山口南侧开始调查,没料到在检查站后面的第一块巨石上就意外地发现了岩画。第一步就踏上了成功之路。

这是一幅狩猎图,画面不小,但形象很小,研磨制作,久经岁月风蚀已经模糊,但尚可辨认出群狗在追赶猎物,还有似飞来器的捕猎工具。

在山弯开阔地带的公路边巨大山石上,又发现了不少岩画,有人面像、马、北山羊、重圈、符号等,在山石西北角旮旯的石面上有一幅研磨岩画,画面宽43厘米,高68厘米,有人面像、重圈、手掌、脚印、符号,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幅岩画细细分析,原意是爱情的表现,是男欢女爱的象征。

此处巅峰的一块巨石上有一个人面像,隐隐约约可见到,小孙自告奋勇爬了上去,也仅可以看见侧面,想拍照都不行,真拿它无可奈何。这块大石头向外突出,只能仰着看,而且巨石狠劲摇它还活动。我急忙让小孙下来,免得发生意外。坐在山石上,我思忖了好一会儿才琢磨出,这块巨石下面的石块都脱落了,才造成悬空现象,在这么高这么险的地方作画,真正用意非同一般。

在苏峪口北侧台地上,我们发现了几个大块石头上有各色各样的人面像,由于年代久远,石面大块大块地脱落,许多造像斑驳、漫漶。但从仅存的可以看出与贺兰口岩画中的人面像十分相似或相近。经过鉴别、比较,我深信人面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题材,也可以说是岩画艺术的最早篇章。这种人面像岩画其实就是神灵的形象,是最早的太阳神形象,也是人们使用的面具形象,是古老的巫傩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以及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到澳大利亚北部都有分布,而最多最精彩的部分则是北半球的北方草原地带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安加拉河、叶尼塞河、内蒙古草原都不少,但唯独贺兰山地区,包括贺兰口、苏峪口、海渤湾召烧沟最多,最集中,是巫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

沿着村庄的山边到底有没有岩画,我决意去探查一下。一天下午进山时我们就沿山边走,这一带酸枣刺特多,一丛一丛密不透风,我们只得踩着园子围墙走,边走边看,老天不负有心人,在庄子边的大松树旁的突兀山石上果然发现了岩画。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岩画点。有人面像,有群鹿图,虽然漫漶严重,但仍有个别鹿的形象逼真,长长的角,长长的吻,还有一组虎扑群鹿的形象。在这处山石上,我意外地发现了鱼的形象,一个鱼的轮廓,有嘴,有尾鳍,既有神似,又有形似,是一条活灵活现的鱼。在游牧民族的岩画中出现鱼的形象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其实并不奇怪。这里背靠巍峨雄伟的贺兰山,面对着的却是举世闻名的黄河洪流和银川平原,沃野千里,湖泊星罗棋布。早在公元5世纪,北魏大学者郦道元在他的名著《水经注》中就记载了:“河水又北,过北地富平县西,河侧有西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也谓之青铜峡……河水又东北,经廉县城东。”此段记述了1400多年前黄河出青铜峡往北到廉县城东。据考古发现,汉代廉县的位置就在现在贺兰县暖泉地区,由此可见那个时候黄河远在现在的西边,其故道距贺兰山不太远。加之那时湖泊相连,如串珠一般,有水则有鱼,自然鱼类不少。鱼形岩画正是先民们在山上狩猎,在河湖里捕鱼的生活写照。

我们在酸枣树林里、在蝎子草丛中又发现了狩猎岩画和人面像。使我又一次体会到,寻找岩画得有耐心,不能偷懒,甚至一步都不能少走,一定要到岩石前仔细察看才能有所发现。

我们调查岩画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张兰花的儿子说回回沟有一头大牛。吃饱了早饭我们就出发了,我把人马分成两组沿着沟的两侧探查,边走边看边聊,不觉来到一个叉路口,一条沟向西,一条沟向北,不知选哪条道走。干脆马兴国的那个组向北去查,我的组沿着大沟继续前进。

终于在沟北侧的一块近似长方形的山石上,发现了岩画,石头顶部有3人跪下的祈祷图,双膝着地,双手上举,一副虔诚的样子。这种3人祈祷在过去的岩画中尚未发现,单人的祈祷图发现过。在祈祷图的下方有“太平天国”四个字,“国”字里面是王字而不是玉字。相传清同治年间马化龙回民起义,义军失败有数十人在这条山沟中被害,故名回回沟,说不定这几个字就是起义军所为。

当我们走到一处山石险峻之处时,山石相峙,沟深谷邃,我仰面观察时,忽见在南侧山顶立崖的石龛下有一头岩画巨牛迎风而立,好不威风。就像巨大的牛牌广告竖立在群峰之上。巨牛岩画在一个直立的山头之上,两侧是深沟,爬上山头仅有很小的一点回旋之地,向下一瞧顿觉头晕目眩寒风嗖嗖。巨牛很有特色,首先是大,宽2.01米,高1.01米,与真牛一般大小,磨刻制作,由双复线组成,并配有装饰性重圈,避免了单调和单薄,有了厚实凝重的感觉,另外,在牛身上和旁边又加了6只北山羊,不仅使画面活跃了起来,而且这种填空补白的方法显示了古人布局谋篇的高明。这幅巨牛图仍是巫术活动的反映,是巫术模拟的复壮表现,制作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壮,从双复线就十分明显地看出壮大的形象。这种巫术是把“灵力”的意念传达到牛的粗壮和膘厚肉肥上,使牛生长旺盛茁壮成长。这种巫术操作既有复制又有复壮。表现了原始先民的美好愿望和祈盼丰收的心情。每次操作都比前一次操作有收获,每一次操作都见长,这才是先民的本意。直到现在,人们仍然保留着这种风俗,把牛赶到山沟里,用石块和树枝把山口封住,过一个时期人们进山看一看牛在不在,壮不壮,然后就放心地走了。牛身上的几只北山羊则是借助牛的“灵力”增产和复壮,同样有着模拟巫术的作用。

考察过回回沟岩画之后,我们又去了韭菜沟,没有找到岩画,只找到一处寺庙遗址。经过了无数个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日日夜夜,文物普查工作终于结束了。贺兰县文物普查队被评为先进集体,我和马兴国被评为先进个人。我们的辛苦终于换来了累累硕果,贺兰县发现古遗址24处,古墓葬6处,调查古建筑9处,发现古代岩画、石刻13处。

当上了文物编辑

为了深入研究岩画,看到更多的岩画,也是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很显然贺兰县这块天地太小了。正在盼望之时,1985年3月11日文化厅向区宣传部呈送了《关于确定〈宁夏文物〉编辑人员的报告》,经商定袁宗杰厅长为主编,另有6人组成编委会,把我定为《宁夏文物》的专职编辑。

《宁夏文物》编辑部当时就我一个人。除了约稿、编稿,还要忙些杂事,一时根本顾不上调查和研究岩画的事。

就在这年2月14日收到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学语言研究所陈兆复先生的来信,他说:“我们想搞一个全国岩画的展览,想请您提供或推荐几张质量较好的底片。展出后要署提供者或拍照者的姓名。同年12月17日我又收到由盖山林执笔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发来的公函,要我为《中国美术史》原始卷提供岩画照片,我哪有时间出去,急得人如媳妇坐月子公公跺脚——有力使不上。

忙了半年,总算理出了头绪,我又惦记起上山搞岩画的事。转过年,上班的第一天我就递上了《关于进行贺兰山岩画调查和整理的报告》。这是我手头现存最早的一份报告。在写报告之前,单位另一位头头曾对我讲过出岩画书的事,我自然很感激他,以为遇到了知音。不料报告打上去以后却如石沉大海,马鸣信同意了,那位仁兄不表态,以我不是业务人员为由打入冷宫。

时隔不久,因接待日本人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日本《朝日新闻》驻北京记者松某访宁,我参加接待工作,他先后考察了银川地区、银南地区和固原地区的重要文物古迹,先后考察了一个多星期,全部由我们包吃包住,还专门为他租了一辆越野车。考察结束宴请他的那天晚上,他出人意料地提出第二天下午乘飞机前再到中宁石空去看看石空寺,并且一再强调石空寺如何如何珍贵、重要、有历史价值,领导当场也就答应了他,满足了他的要求。没想到从石空寺返回时不幸发生了车祸,我眼睁睁看见一个牧马人从路西跑到路东,谁知鬼使神差地又返身从路东横穿马路跑向路西,在那一刹那间,司机为了保护这位日本大记者,撞上了牧马人。没想这人命大,把车脸撞了一个大坑,他却没有伤什么要紧的地方,照样能走能说。一场虚惊把松某吓得够呛,没有神魂颠倒也魂不守舍,忙乱中我们发现松某在一个帆布书包中装满了整叠整叠10元人民币,分文未动。

送走松某,我留下来处理事故。那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一股莫名之火在肚里燃烧。一个日本记者带了那么多的钱却一个子未动。我们心甘情愿地为人家花钱效劳,花几千元不心疼;而我打的岩画调查报告,要求的经费也不过松某花费的一小半而已,却如剜心割肉一般。反差太大了。

同类推荐
  • 世界著名宫殿(下)

    世界著名宫殿(下)

    这套24卷本的《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织在一起。
  • 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本书是国内外舞蹈学研究领域首次对“手舞”进行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的概念,试图通过确立中国古典舞三个流派中的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并以此来剖析中国古典舞手舞的一般性规律,进而对中国古典舞的文化脉络进行深入的研究。
  • 盐池1936

    盐池1936

    当对家乡发生在七十多年的那场早已淡出视野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重温时,依然能够从仅存的回忆录、民谣集、地方史志等文字资料中,感受到它的波澜壮阔、如火如荼和生动浓烈。历史早已远去,我们尽其所能再现这段烽火硝烟的岁月,激励今人与后人永记历史。这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瓷器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瓷器鉴赏及收藏

    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制作是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在制作陶器的基础上,积累丰富的经验,在一定的历史与地域条件下,选用优质粘土矿物原料,改进操作技术,最后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工艺。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反派大佬转性了

    快穿之反派大佬转性了

    [本文1V1,女主有点甜,她有些精分,每个世界的男主全部都是一个人,男女主一见钟情,剧情有点甜宠哦。]
  • 腹黑总裁:强势追妻99次

    腹黑总裁:强势追妻99次

    她不是娇纵的公主,他却是情深的王子,他本想一错就错,做个负责的好男人,却没想到第二天,她却抱着包子跑了。“你还能去哪呢?”“我去看看我可爱的包子。”那天起,无辜的包子便忙的无影无踪。“我觉得,我更可爱。”这不是一场烂漫的旅途,她和他相遇,她却哭的一塌涂地。
  • 重生之异能保护者

    重生之异能保护者

    女主惨遭背叛,穿越到了一个异能世界,她和男主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尽情期待!
  • 请以伱的名字呼唤我

    请以伱的名字呼唤我

    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如有岁月可回首,愿以深情共白头。
  • 画中人渡红尘

    画中人渡红尘

    神和仙,两种极致,亦是两种争端起源。每一个人都是红尘中的争渡者,都像是画中人被永久的禁锢在那里。唯有踏上那永久不会熄灭的路,才会登临绝巅!这红尘大道终究会改变,一个人默默的从时空的另一端来临,这一切都将会改变!他将书写不朽的人生,无论是诸天万界,无垠星空,星斗日月,都将会改变!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卢乡公牍

    卢乡公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魂坠太平

    魂坠太平

    王朝末世,夕阳山河,兵戈起,狼烟作,通天路上血泪滂沱。同患难易,共富贵难,弄机关,争权柄,到头来哪个成就哪个。异世过客,飘零浮萍,风雨摧,雷电灼,鞭体肤,锥筋骨,锻造铁石心肠,练就刀枪不入。层叠身世,无常人事,刻疮痕累累,留伤恸难计。纵是柔情百转,悱恻痴缠,奈何心难乐。大变在即,一朝顿醒,点玄机,传密语,改命更史,保己及人,自是断绝古与今。谋曾取胡,逐鹿中原,扫平边患,一统江山,方知守业更比创业难……——————————————背景太平天国,偏考据描群像,不黑不谑,以一个时刻身在风暴中心的女性视角尽现近代大变局下的激荡风云。
  • 朝代与官署历史纵横谈

    朝代与官署历史纵横谈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中国历史的大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多幅珍贵图片,配以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
  • 《修真艳名录》

    《修真艳名录》

    主角:西门冠希、南宫云锋、依晴、梦雪芝、缪妃娇、西门明月等等……元婴修士南宫云锋竟然被炼气士西门冠希戴上了‘绿帽子’踢下了比武台……此后‘绿帽子’成了天下人称呼南宫云锋的代名词,深仇大恨已经结下……西门冠希竟然与南宫云锋双方家长指定的未来道侣梦雪芝阴阳交合乐逍遥……本书幽默风趣,很多猛料呼之欲出,本书已签纵横
  • 一池青兰

    一池青兰

    始于陪伴,终于流年满树繁花皆辞树春风拂袖暗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