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30400000018

第18章 现代欧洲文学(8)

里尔克(1875~1926)是出生于布拉格的奥地利作家。他在现实中感到孤独痛苦,但仍希望现实能有所改变,他不像格奥尔格那样完全逃向远离现实的纯艺术的虚幻世界中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表现主义兴起,《蒸馏瓶》是奥地利表现主义的一份重要刊物。表现主义诗人特拉克尔(1887~1914)曾在《蒸馏瓶》上发表过作品。克劳斯(1874~1936)在表现主义文学中占有特殊地位,他利用所主编的《火炬》杂志猛烈攻击社会的各种弊端,在奥地利国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他的代表作剧本《人类的末日》(1918~1919)广泛地反映了战前奥地利的生活,是奥地利第一部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哈布斯堡王朝崩溃,奥匈帝国解体,这是奥地利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在人们思想中引起巨大的震动。探讨哈布斯堡王朝由盛到衰的原因就成为战后文学的重要主题。约瑟夫·罗特(1894~1939)的《拉德茨基进行曲》(1932)和《先王墓室》(1938)是两部内容衔接的长篇小说,描写1859~1938年奥地利的历史变迁。穆齐尔(1880~1942)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没有个性的人》(1930~1943)通过众多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战前奥地利的社会画面,把奥地利社会看作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缩影。他的小说不仅内容深沉,而且写作手法也别具一格,是这个时期奥地利成就最大的作家。

另外,布罗赫(1886~1951)的三部曲《梦游者》(1931~1932)写德国从1888~1918年的发展,试图揭示德国帝国主义崩溃的过程。他对现存世界持否定态度,认为在这个专讲“实用”的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失去了本来的价值存在。斯特凡·茨韦格(1881~1942)和霍瓦特(1901~1938)在这个时期也分别在传记文学和戏剧方面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从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1938年希特勒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大部分作家投身反抗法西斯统治的斗争,或流亡国外,或保持沉默。1945年战争结束,奥地利文学在战前文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策兰(1920~1970)和巴赫曼(1926~)是战后初期的两位著名诗人,他们继承了霍夫曼斯塔尔和特拉克尔的传统。他们渴望在一个虚幻的世界找到真正的“人性”,认为现实世界充满欺诈和谎言,甚至连与现实相联系的语言也说不出任何真实的东西。

维也纳的诗人结成了“维也纳派”进行所谓“语言革命”,他们认为诗歌不再是通过表现现实来激发人的感情,给人以娱乐和安慰,而是进行“语言革命”的试验场所。这些诗人是阿特曼(1921~)、阿赫莱特纳(1930~)、吕姆(1930~)、维因纳(1935~)和拜尔(1932~1964)等。

1958年,格拉茨的画家和摄影师等在“城市公园”咖啡馆结成“城市公园论坛”俱乐部。1960年以后一些作家也加入了这个俱乐部,因而在格拉茨出现了奥地利战后文学的第二个中心,它的成就主要在戏剧和小说方面。战后,奥地利戏剧继承了战前古典剧和民间戏剧的传统,西方出现的各种时髦戏对奥地利并无多大影响。格拉茨中心的作家彻底否定了传统的戏剧手法,采用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派戏剧的表现手法,创作所谓“反戏剧”。这些剧作家标新立异,从事“语言革命”。其中最著名的是汉特克(1942~)、鲍尔(1941~)。

战后奥地利的小说也经历了类似戏剧的发展过程。多德勒尔(1896~1966)继承了战前的传统,探讨奥地利的历史发展。他的代表作《斯特鲁德霍夫梯道或梅尔策和深重的年代》(1951)和《恶魔》(1956)是两部内容呼应的小说,分别展现了奥地利从1911~1925年和1926~1927年的社会画面。战后登上文坛的艾兴格(1921~)写作超现实主义的小说,而贝恩哈特(1931~)否定传统,从事“试验”。在这一时期,成就最大的是“城市公园论坛”的首领汉特克,他的“反小说”没有连贯的故事,层次错杂,时空混乱,语言含混。

20世纪70年代,萨尔茨堡两位青年小说家英纳霍夫(1944~)和沃尔夫格鲁伯(1944~)通过写自己的经历,反映下层人的命运,在写作手法上也有现实主义成分。有人认为萨尔茨堡是继维也纳和格拉茨之后奥地利的第三个文学中心,并可能代表奥地利文学今后的发展趋向。

现代波兰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于1939年9月被德国法西斯占领。在波兰被法西斯侵占期间,一部分流亡在外的作家创作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的作品,另一部分作家在国内参加游击战争的同时,创办了地下刊物并发表了许多反法西斯战斗性的诗歌。

这一时期的文学流派虽然很多,但进步和革命文学仍占主要地位。现实主义作家玛·东布罗夫斯卡的长篇小说《黑夜与白昼》是一部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支持无产阶级革命的作品。卓·纳乌科夫斯卡、扬·维克托尔、古·莫尔青内克、波·戈亚维琴斯卡和海·古尔斯卡的作品反映了波兰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民族压迫。诗人尤·杜维姆、安·斯沃尼姆斯基、亚·伊瓦什凯维奇等人在20世纪20年代末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他们的作品抨击了帝国主义战争狂人和法西斯政府压迫人民的罪恶。莱·克鲁奇科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科尔迪安和乡下佬》(1932)、万·华西列夫斯卡的《祖国》(1935),描写了工农群众为民主、自由的波兰而进行的斗争。弗·布罗涅夫斯基的诗歌继承了19世纪末革命诗歌的传统,歌颂了广大工农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

1944年波兰解放初期,涌现了许多反映波兰人民战前、法西斯占领期间、战后初期的生活的作品。如纳乌科夫斯卡的报告文学集《颈饰》(1946)、卡·布兰迪斯(1916~)的长篇小说《不可征服的城市》(1948)、耶·安德烈耶夫斯基(1909~)的短篇小说集《夜》(1945)和长篇小说《灰与金刚钻》(1948)、塔·博罗夫斯基(1922~1951)的短篇小说集《和玛丽亚告别》(1948)、耶·普特拉门特(1910~)的长篇小说《现实》(1947)和康·伊·加尔琴斯基(1905~1953)的诗歌等。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批反映波兰解放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与此同时,伊·聂维尔利(1903~)的《一个人的道路》(1952)、布兰迪斯的《公民们》(1954)、《两次大战之间》(1948~1951)、普特拉门特的《九月》(1952)、博·切什科(1923~)的《战斗的青年一代》(1951)等,也反映了波兰人民战前的反法西斯斗争和战后生活。亚·伊瓦什凯维奇于1956~1962年间发表的长篇小说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在戏剧方面,莱·克鲁奇科夫斯基的《德国人》(1949)、《罗森堡夫妇》(1954)等写得较为成功。

1956年以后,波兰文学中出现了所谓“黑色文学”(指反映波兰社会阴暗面的文学)和“清算文学”(指反映波兰过去在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马·赫瓦斯科(1935~1969)等。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波兰文学作品的题材和流派较多,如生产题材、战争题材、政治小说、历史小说和黑色幽默小说等,从各方面反映了波兰的社会生活。

现代捷克文学

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际,捷克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现代捷克文学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发展。反映在文学上的各种流派有自然主义、围绕在《现代评论》杂志周围的颓废派以及未来派。他们多从无产阶级观点出发,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道德观。诗人彼·贝兹鲁奇(1867~1958)在他的诗集《西里西亚之歌》中,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表达了工人群众对社会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强烈反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捷克共产党成立。为无产阶级解放而斗争的作家和诗人成了第一共和国时期文坛上的主力军。伊·沃尔凯尔(1900~1924)、斯·科·诺伊曼(1875~1947)、约·霍拉(1891~1945)、亚·塞费尔特(1901~)等无产阶级诗人,在作品中展示革命的美好未来;玛·玛耶罗娃(1882~1967)、伊·奥勃拉赫特(1882~1952)等共产党员作家努力塑造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兹·尼耶德利(1878~1962)、伊·沃尔凯尔的文艺批评,力图用阶级观点分析一切文艺现象。与此同时,以“旋覆花”社为代表的捷克现代派诗歌开始兴起。现实主义主要作家有亚·哈谢克(1883~1923)、弗·万丘拉(1891~1942)、卡·孔拉德(1899~1971)、卡·恰佩克(1890~1938)的散文,从各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抨击了反动的军国主义和残酷的帝国主义战争。所有这一切,使20世纪20年代的捷克文坛呈现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

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文学的影响下,捷克文学中的社会主义倾向增强了。涌现出许多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主要有贝·瓦茨拉维克(1897~1943)、尤·伏契克(1903~1943)等。他们始终坚持文艺批评中的党性、阶级性原则。还有写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为了社会主义理想而进行英勇斗争的玛·玛耶罗娃、玛普伊曼诺娃等,以及运用现实手法、描写社会生活的著名的诗人维·奈兹瓦尔(1900~1958)、弗·哈拉斯(1910~1949)。

在德国侵略者占领时期,由于法西斯的残酷迫害,爱国作家难于直接地暴露黑暗的现实,他们只好利用历史题材,抒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表示他们对捷克民族的光荣历史传统的怀念。

这类作品如万丘拉的《捷克民族历史图画》,通过描写捷克历史传说和故事,运用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激发人们反侵略和保卫祖国的斗志。但同时也产生了像伏契克在德国秘密警察监狱中所写的《绞刑架下的报告》那样的作品,歌颂了共产党人在同敌人的斗争中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解放后,捷克文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奈兹瓦尔、弗·什拉麦克(1877~1952)、亚·塞费尔特、弗·赫鲁宾(1910~)以及散文家扬·德尔达(1915~1970)、娅·格拉扎罗娃(1901~1977)等人的作品中的常见的主题,是反对法西斯战争,歌唱解放,赞美新生活和要求和平。

50、60年代的散文,大多描写新与旧的斗争、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农业合作化等问题,其中以扬·奥青纳谢克(1924~1979)的小说《公民布里赫》、博·日哈(1907~)的《老乡》较为著名。

20世纪70年代捷克诗歌与散文的主要特征是进一步探索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维·扎瓦达(1905~)、伊·斯卡拉(1922~)、约·里巴克(1904~)是有代表性的诗人。作家扬·科扎克(1921~)的几部描写合作化运动的小说,展示了广阔的农村生活画面。

现代匈牙利文学

19世纪末,匈牙利文学界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阵营。一方是美化现实的保守派作家,另一方是与官方对立的文学团体。

现实主义作家米克沙特·卡尔曼(1847~1910)在小说中运用讽刺与幽默的手法,暴露现实的丑恶。他的小说《年轻的诺斯季和托特·玛丽的故事》(1908),反映了外国资本的渗透和国内阶级分化的过程;长篇小说《奇婚记》(1900)揭露上流社会的无耻和堕落。

1908年,出现了“西方社”的文学团体,并形成西方文学流派,它标志着匈牙利文学的复兴阶段的开始。这一流派的著名小说家莫里兹·日格蒙德(1879~1942)的作品反映了农村的贫困与落后,表达作者急于改变这种状况的急切心情。他在《七个铜板》(1908)、《饱吃一顿》(1910)等作品中,提出了只有民主和进步才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主张。他的长篇小说《火炬》(1917)、《亲戚》(1930)等,在匈牙利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派著名诗人奥第·安德莱(1877~1919)认为,只要匈牙利能获得独立与民主,就能繁荣和富强。他的诗歌《向革命迈进》(1913)、《无产者儿子之歌》(1909)等,开始歌颂工人阶级,为匈牙利无产阶级文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期的另一个诗人巴比契·米哈伊(1883~1941)是具有保守观点的资产阶级唯美派诗人。科斯托拉尼·德热(1885~1935)是这一时期的印象派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颓废色彩。尤哈斯·久拉(1883~1937)的诗带有感伤情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文学在匈牙利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成长过程。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许多作家流亡到柏林、维也纳,后来在苏联形成了匈牙利文学活动中心。伊列什·贝拉的《蒂萨河在燃烧》(1929)、《喀尔巴阡山狂想曲》(1939)、《祖国的光复》(1954),以及加博尔·安道尔(1884~1950)的报告文学,均为两次大战期间匈牙利流亡作家的代表性作品。

无产阶级文学的主要代表主要是作家尤若夫·阿蒂拉(1905~1937)的主要作品《工人们》(1931)、《在城市的边缘》(1933)、《我的祖国》(1937)等诗篇,是匈牙利工人阶级同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颂歌,表现了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抗议。劳德诺蒂·米克洛什(1909~1944)惨死在纳粹的屠刀下,卢卡契·拉斯洛、埃泰·日格蒙德、维托·米克洛什等死在德国集中营里,他们都是匈牙利无产阶级文学的先驱。

1945年匈牙利解放后,许多流亡作家例如伊列什·贝拉、盖尔盖伊·山陀尔、加博尔·安道尔等返回祖国与共产党员作家和民粹派作家之间增强了团结。

解放初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例如萨博·帕尔(1893~1970)描写土地改革的《新地》和描写农业合作化的长篇小说《一寸土》。里德格·山陀尔(1902~)的小说《参孙》,塑造了一个同地主进行斗争的英雄人物形象;维雷什·彼得的短篇小说集《考验》,描写农民的新生活。还有希蒙·伊斯特万(1926~)、尤哈斯·费伦茨(1928~)的诗歌作品,歌颂了农业合作化和工厂国有化以后生产发展、工人阶级以主人公身份管理工厂的事迹。

20世纪60年代,一些曾经因为“匈牙利事件”被捕的作家得以释放,例如戴里·蒂姆尔等人又恢复了创作活动。他们同其他作家一道,为繁荣现代匈牙利文学作出了贡献。

现代罗马尼亚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罗马尼亚文学,现实主义流派仍占主导地位,但西方文艺思潮,如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和艾尔梅主义等都在文学中有所表现。有些现代派作家走上了民主进步的道路,如杰·博格扎(1908~)和阿·巴兰格(1913~1979)等。

同类推荐
  • 想过情人节

    想过情人节

    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锐,结合自身的经验和阅历、感受和体会,笑谈男人的优劣,戏说女人的忧乐,漫侃恋情、亲情、友情。幽默风趣,寓庄于谐,轻松活泼,清丽率真,是本集突出的特色。
  • 地下: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实录(套装共2册)

    地下: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实录(套装共2册)

    1995年3月20日,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地铁沙林事件,事件发生后,村上春树亲自花了一年时间,面见亲历事件人士,进行录音采访,加以必要的文字加工,集结整理成这部《地下》。这是村上春树追踪地铁沙林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描写逼真,也是村上春树首部非虚构类作品,意义重大。《地下》是村上春树转型之作,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是对日本这一“责任回避型封闭性社会”的深刻反思。《地下2》是继《地下》之后,村上春树的第二部纪实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原邪教成员口述的邪教黑幕,与《地下》同样详细逼真,触目惊心。寻求疗愈的他们为何制造了“地铁沙林”这一毫无救赎可言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他们为何难以在现世中正常生活?他们追求的梦想国到底在哪里?直面奥姆信徒进行的彻底访谈,和河合隼雄先生之间的不设防对话实录,揭示现代社会包裹下的内心阴暗的一面。
  • 新写实小说研究资料

    新写实小说研究资料

    《新写实小说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新写实小说研究的发表论文,反映新写实小说的发展脉络,展现该领域研究的优秀成果;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词韵人生

    词韵人生

    《词韵人生》收录了作者1983年至2011年间的部分词作,共计59首。主要以其经历的四个工作阶段为背景,以词为表现形式,刻画了真实生活的所见所闻,反映了作者的志情感受和成长感悟,展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美好追求和良好心态。
  • 十诗人

    十诗人

    《十诗人》是翟永明、韩东、杨黎、周亚平、吉木狼格、王敏、石光华、乌青、何小竹的诗歌作品合集,九位诗人都是当代诗坛的具有代表性的重量级人物,这一诗歌选本也是一代人诗歌风格的集中展示。为了集中呈现这九位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我们特编辑、出版《十诗人》这部诗歌合集,为将来有兴趣关注和观看“十诗人电影”的读者提供一点诗人们的背景资料,理解他们为什么要“拍不一样的电影”。
热门推荐
  • 澪羽恋

    澪羽恋

    我是极致的黑,是世间所有的罪。——澪初轩我对它没有什么归属感,也不懂你为什么这么做,但你爱的,我也会学着去爱。——羽鉴泽她从小就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长成一个根正苗红的女娃娃,也顺利达成了她的梦想。他是国际上的人,隶属于z国,一次任务,他不慎受伤,倒在断墙之下。雨夜,他被她救回了家中,他和她的命运之轮开始转动,谁明谁暗,究竟又有谁可知?风轻云淡,表面古井无波;一朝暴起,搅动一潭池水。【1v1双洁,非正统言情小说,主线非男女主感情,致敬SOLDIERS】(不喜勿喷,作者玻璃心)
  •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我们已经知道得太多,但我们仍然一无所知,这不是矛盾,这是事实。知道的我们知道了,该知道的我们还不知道。本作是出于对人自身存在的直接追问和根本思考,是多个问题及多种追究的短文合集。这不是纯粹的理论著述,也不是专门的哲学研究,文中这些可能从未有过的观点不出自任何既有理论,更不同于任何现成观念,笔者并非刻意颠覆一切,却又不得不否定太多既有观念。其实,文中使用的论点元素早已存在,只是没有这种说法,也没有这样议论。读者可能对核心观点非常诧异,这些看似别扭的理念怎么没被先前众多大哲圣贤们说个明白?这指示了一个极简单的道理,两者方向不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成女权世界里的猫耳小公主

    穿成女权世界里的猫耳小公主

    原为痞子的龙茂穿越成猫耳小公主,她发现自己成为了魔界女王的俘虏。什么?!在这个异世界里,可爱即是正义?!等等,龙茂前世的生存模式可是猛男啊!……她竟然还得到了一个看似鸡肋实则能征服三界的可爱系统?!原痞子为了活命只能卖萌。【总体轻松愉快的异世界日常(存疑),主要内容以沙雕卖萌为主,混有绮丽的冒险正剧。】——【和正文可能没多大关系的】正经简介如下——被掠夺的异域公主渡过荆棘与蔷薇的纪元,双刃如恶龙嘶鸣……炼五平二极之源术,歌七之宗罪,使画、念、替、形、生终得以登峰造极,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人间。界领域,吞山河、踏地狱、斩荆棘、灭魔门、复光祖,猖獗的罪孽匿于皮囊之下,猎魔的号角吹响于燎原之野,以源为点,起于大荒。
  • 我一眼看出你不是人

    我一眼看出你不是人

    婀娜多姿的红衣少女缓步走来。傲然的身体,让人垂涎三尺。陈锋笑着拿着一把刀将红衣少女直接给砍了。“妖孽,我一眼看出你不是人。”
  • 爱情公寓里的懒癌晚期病人

    爱情公寓里的懒癌晚期病人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一名懒癌病人带着系统在爱情公寓里的咸鱼人生。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 灵石新传

    灵石新传

    唐玄宗开元年间,书生刘玺路过华山,得到三圣母杨婵的垂青,两人喜结连理。他们的仙凡之恋却不为天庭所容,二郎神杨戬在玉帝的逼迫下,把自己的妹子杨婵压在了华山之下。杨婵把自己的儿子沉香托付给石矶娘娘和铁扇公主。沉香长大后,拜师孙悟空,开始了劈山救母之路……
  • 那一世的温情

    那一世的温情

    天道无情,以万物为刍狗!然人非草木,谁能无情!修仙本是逆天而行,看一个穿越异世的灵魂怎样寻找自己的修仙问情之路!
  • 穿回夏年止步于前

    穿回夏年止步于前

    “铛铛,铛铛。”芷夏在附近的街区巡游了好久,才找到失踪一段时间的小金猫。“你这么不乖,我可是会生气的喔。”芷夏这才发现,自己再次来到了废墟前。“如果能够回去,再看看以往的他们,就好了。”芷夏摸着小金猫的皮毛,往前迈了一步。小金猫忽然抓伤她的手,往废墟里跑去。阳光忽然格外刺眼,芷夏冲进了废墟。一阵大风掀起周边的废弃物,往少女砸去。等少女在醒来时,发现自己变回3年前学生的样子,还多了一个神秘又亲切的伙伴铛铛。已经拆卸的校园现在完好无损的呈现在她眼前,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梦还是一场骗局?
  • 霸道冥王与温柔魔君的争夺

    霸道冥王与温柔魔君的争夺

    她枫情是一个不知情为何物,情窦未开,但却偏偏有人爱上了她这个天真又单纯的傻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