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89200000002

第2章 教育实践(1)

张元济是以教育开发民智,培育人才,进而振兴中国的“教育救国”思想的倡导者,又是以出版扶助教育的实践家,是中国教科书出版事业的奠基人。作为近代维新运动和文化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他虽然不是职业的教育家,但很早就立下“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宏愿,通过各种方式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

科举时代,没有近代的普通学校,只有启蒙教育和准备参加科学考试的私塾和书院,初学《三字经》、《百家姓》,进而读四书五经,不存在现代学校所备的教科书。

19世纪末,维新派人士呼吁废科举办学校,出现要求改革教育制度的潮流。至1905年,清廷明令废除科举制度,改书院为学堂,才正式开始有教科书之名。在这以前一些塾师在教课之余也编写过一些教科书,向社会发行,但由于没有专门机构组织及有实力的出版单位支持,大多质量粗糙不成体系。自1901年张元济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经蔡元培提议,组织由张元济、蔡元培、蒋维乔、高梦旦、庄俞等名家及专门人才参加的编写班子,开创了中国教科书出版事业。

1906年清廷学部制订学制,张元济奉军机大臣瞿鸿禨(曾任浙江学政,为张元济之“受知师”)之命,赴京帮助起草章程。这使他对新学制有深入的了解,遂能将教科书按照学制的要求,分成初小、高小、中学三类,编著各级各科的教科书,还附有教授法书相配套。

张元济工作作风审慎周密。在一课题初定之后,往往同时有数人编写,然后择优反复修改才定稿。短短一篇文字,往往花几天时间。从1902年起编,经数年努力,至1904年《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第一册才问世。1906年完成2-10册,第二年又出版《最新高小国文教科书》全套8册,商务教科书风行全国,经营数十年。可以说50多年前就读的中国人,没有不读过商务的课本的,可见其影响的深广。

值得一提的是,张元济所编教材在帝制时代仍具备一定的民主思想。当时清朝的办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四书五经仍被规定为必修课。而张元济的意见是,先代圣人的微言大义,非幼童所能解悟,读经不宜于启蒙教育。他以“勿滥读经书”为由,巧妙地避开清王朝对课程的种种限制,致使教科书没有忠君的内容,而自由平等的新思想却得到一定的展示,因而受到教育界的欢迎,为大多数学校采用。

参与办学

1901年,张元济应创办人夏瑞芳邀请,投资商务印书馆,相约“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不久,张元济担任编译所所长,他开始积极编写出版新式教材。他约请我国近代科学编辑工作者杜亚泉编辑一套《文学初阶》作为启蒙学堂课本,学生读完便可转入小学,读《文学进阶》;请夏曾佑编写《中国历史教科书》。

1904年,清朝公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每周读经12小时,中国文字4小时,实质是强调“谈经”。张元济等人对此很不满,认为“不合教育公理”,于是决定自己动手,编写一套适合国情的新课本。

在张元济等人的努力下,商务印书馆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推出了一整套初等和高等小学最新教科书。1906年前,《最新国文教科书》陆续出版,共计十册,为初等小学所用。不久又出版为高等小学用的国文教科书八册。内容除国文外,还包括修身、格致、笔算、珠算、中国历史、中外地理、理科、农业、商业等。书中极力宣扬我国的悠久文化和古代圣贤的言行,同时极力矫正迷信、缠足、鸦片等社会陋习,“务使人人皆有普通之道德知识,然后进求古圣贤之要道,世界万国之学术艺能。”这正是张元济等人提倡普及教育、反对科举,欢迎西学、但反对数典忘祖的宗旨。

《最新国文教科书》出版后,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全国各地、包括被日本侵占的台湾在内,小学生大多使用这套课本,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冰心后来在《我和商务印书馆》一文中回忆道:“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我从《国文教科书》的第一册,一直读了下去,每一册每一课都有中外历史人物故事,还有与国事、家事、天下事有关的课文,我觉得每天读着,都在增长学问与知识。”

后来,商务印书馆又编了一些教科书,共计16科78册,统称为《最新小学教科书》。这些教科书从普及教育的宗旨出发,根据儿童特点,采取了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儿童熟悉的事物讲起,满足了国人对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如饥似渴的需要,非常受国人欢迎,对近代中国普及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人曾说,商务印书馆之所以能成为出版界巨擘,成为全国最大的文化机关,也是因为此套丛书。

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改革旧政,侧重在教育方面,张元济主张废科举,兴学堂,注重时务和造就新人。而培养维新人才,必须从西学开始。因此,张元济最早参与教育的方式是直接办学,而且办的是西学堂。他在1896年给友人的信中说:“今之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在“吾辈不操尺寸,惟有以身先之,逢人说法,能醒悟一人即救一人”的思想指导之下,他认为“时至今日,培养人才最为急先”。于是,便与陈昭常等人在北京宣武门象坊桥创办了西学堂,并于1897年2月12日正式开馆。设英语、算术、地理等课程,待外文精熟,再分科专习兵、农、商、矿、制造等等。由于西学堂以“国子之教,六艺是职,艺可从政,渊源圣门”为教育方向,综合了文学与艺术,故后来由严复改名为通艺学堂。通艺学堂提倡西学,培养维新人才,介绍欧美新理,讲求实学,吸引了不少子弟入学,一时声名大振。张元济的办学成绩受到了清廷大臣徐致靖的注意,徐在上书光绪的奏折中保举康有为、张元济为维新救时之才,说张元济“熟于治法,留心学校,办事切实,劳苦不辞。在京师创设通艺学堂,集京官及大员子弟讲求实学,日见精详,若使之肩此大任,筹划新政,必能胜任愉快,有所裨益”。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张元济被革职,应盛宣怀之聘,至南洋公学创办译书院并任院长,后来继任总理。曾邀请蔡元培任南洋公学经济特班主任,讲授新学。不久后辞职。此后,张元济热心于家乡的教育事业,使海盐县的新学得到迅速发展。1907年,他专程回乡视察新办学堂,出席海盐县办学会议,为如何办好新学堂提出了具体的意见。1946年,他又捐出祖传住宅两进,包括大小房间36间,并宅基地六亩半全部捐赠给海盐中学,使之从抗战遭受的重创中恢复过来,得以复校。

此外,张元济任职的商务印书馆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机构。从1915年起,这里附设函授学社,张元济亲自过问函授学社的师资和教材。函授的内容,由开始的英语增至国文、数学、商业、图书馆等各科;函授的对象,则大多是立志自学的青年职工。这种办学方式别具一格,是张元济的创举。

编撰新式教科书

“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在张元济心中,一直有个理想,即开通民智,教育救国。张元济认为,国家的政治全靠国民的意愿形成,而中国民众的知识水平太低,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难以很快达到最佳状态。国民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人都受教育。学习的内容不需太高深,只要能了解处于当今世界不可不了解的事物,这样就可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否则难免不被别人奴役,遭到灭绝。

而当时中国的现实是怎样的呢?号称四万万人,但受过教育的人估计不过40万人,而这些人也只不过能背诵四书五经,写点八股文章罢了,对于生存于世所必须知道的事物,却是茫然无知。张元济心里非常担忧,因此他呼吁广设学堂,改掉“大厦将倾,群梦未醒”的弊端。

1902年1月,张元济在上海《教育杂志》上发表《答友人问学堂事书》,以答问的方式详细表述了他的教育观点。在文中,他提出了两条办学宗旨:一为勿存培植人才之见,不要只培养英才,而是要人人通过读书提高自身素质,要做到“无良无贱,无智无愚,无长无少,无城无乡,无不在教育之列”,“重普通而不可言专门”,得以“民智大开”;二为勿标讲求西学之名,反对教育上全盘西化。他这是针对当时办教育盲目崇尚西学而提出来的,尽管他本人比较仰慕西学,但他指出,各国教育之法都是以本国的民情、风俗、宗教、政体为基础,“各有其独立之道而不可以强同”,一切教育皆以国民精神为主,“故学成之辈,无不知爱其国、卫其种。”这些中国应学习。同时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史,“亦自有其不可不学之事,何必舍己芸人”,要中西结合,振兴中国。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张元济积极行动起来。当然,他所说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设立学校,开班上课,而是运用各种文化设施和教育手段对民众进行教育。他认为实现自己“智民”理想的最佳办法就是办出版事业。为了适应废除科举和兴新学堂的需要,他出任编译所所长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着手编辑小学教科书。他特聘日本人长尾桢太郎和小谷重为顾问,借鉴日本编辑教科书的经验。又以高梦旦等名士为编辑,共同组成“圆桌会议”,采用张元济所谓“每一课程,互相研究,反复推敲,必定多数以为可用而后止”的方式,经过半年努力,我国第一本小学教科书《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在1904年出版发行。还出版了《最新中学教科书》和《英文初范》等读本。这些教科书的销量日见增长,确立了商务印书馆在编印教科书方面的地位。

此后,商务印书馆几乎每年都对教科书有修订和新编。中华民国成立后,编印了《共和国教科书》。1920年,为适应新文化运动将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需要,编辑出版白话《新法国语教科书》和《新体国语教科书》。同年出版中学国语教科书《白话文范》,开始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并提行分段。教科书的出版,对启迪和培养新一代的知识分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蔡元培曾这样评价道:“印刷之业,始影响于普通之教育。其创始之者,其为商务印书馆。《教科书》审慎周详,无不如是,大受教育界之欢迎。于是书肆之风气为之一变,而教育界受其影响者大矣。”

同类推荐
  • 重建的世界

    重建的世界

    亨利·基辛格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外交家、世界历史的重要人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本书为基辛格的处女作,部分为政治传记,部分为外交史,既有基于历史文献的严谨历史叙事,也有基于其理论的客观分析和评论,集中研究了俄国击败拿破仑后世界各国为构建新的国际秩序所做的努力,尤其关注外交的局限性和国际稳定的要素。该书所阐发的“均势外交”思想奠定了基辛格战略思维的基础,本书的成功奠定了基辛格作为现实主义学派中第一流学者的声誉。《重建的世界》看似一部讲述欧洲历史的著作,但基辛格在书中亦描绘了均势外交的基本原则,而我们也不难在他日后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时采取的政策当中发现这些原则。本书清晰地表明了基辛格的观点:国际和平最好不是由法律或者国际组织来确保,而是要依靠分散权力以克制强势者的野心来实现。
  • QQ王子马化腾

    QQ王子马化腾

    马化腾,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现担任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被称为“QQ之父”,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学士学位。1998年和好友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任职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从事寻呼软件研发工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0多年经验。这本《QQ王子马化腾》是“小蓝狮子财富名人”其中一册,讲述了马化腾的故事。《QQ王子马化腾》的作者是俞志荣。
  •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曾经的大先生们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对西方的民主科学也感同身受。在那个百无禁忌的年代,文化不断碰撞、交流,在空地上横站出了与中国皇宫、西式城堡迥然不同的精神建筑。本书辑录了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胡适、林语堂、金岳霖、梁漱溟、陈寅恪、钱穆等大师们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借以通过这些片段,感受他们的种种风范。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岳麓风云(上下)

    岳麓风云(上下)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过巨大的作用。岳麓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具有神奇色彩的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年。期间讲习绵延,弦歌不断,一直是湖南的最高学府,湘楚人才的摇篮。在有关资料所列的世界万.所大学中,其历史悠久仅次于摩洛哥加鲁因大学。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南宋初年,理学进入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学家纷纷以创办或主持书院为契机进行讲学和传播学术思想,岳麓书院成为重要理学学派之一——湖湘学派的主要活动基地。
热门推荐
  • 浴血天帝

    浴血天帝

    小城叶天身上的一块玉佩,贯穿上古如今,隐藏着惊天秘密,而叶天也因这块玉佩开始了他的传奇!
  • 魔语少年

    魔语少年

    一个初知人世的男孩,被迫与世抗争,忍受非议的同时,想要守护住心爱的人又需要几多努力………当他登上世界顶端时,又有什么等待着他呢?
  • 再见提拉勿忘米苏

    再见提拉勿忘米苏

    总要和心中一些割舍不下的说再见,总会有人代替你心中新的位置,但心里有些柔软的地方别人始终代替不了。
  • 普洱溯源

    普洱溯源

    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业界业外人士也是莫衷一是各有见地,有褒扬者,有贬抑者,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框在框子里去统一,但不管怎么说,商业炒作也好,市场规律也罢,毕竟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普洱茶,使普洱茶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为还普洱茶之真正面目。
  • 国民妖精可否撩

    国民妖精可否撩

    “如果有一天我们找不到彼此了,那我们就站在最亮的地方,等待对方来找自己。”十六年前的那句承诺,那年,他八岁,她六岁。十六年后记者:请问程影帝这次回国发展最期待和国内哪位女艺人合作?程以恒:叶言星! …… 国民妖精变成绯闻女王?究竟是巧合还是蓄谋已久?国民妖精VS多情影帝
  • 战争之风

    战争之风

    新时代的开始不仅仅是文化的变化,更多的是书卷气息无法掩盖的无尽烽火与硝烟,贪婪的巨魔和食人魔、山林中漫步的矮人和精灵、统治暗夜的亡灵与恶魔、信奉战争的兽人……非人智慧生物在这片古老的大陆重铸着自己的传说,战争之风已然吹去,他是否又能放弃过去在这片血与火的大陆中竖立起自己的战旗,无论过程怎样,一场史诗般的冒险已然开启……
  • 厉害的人,从来不靠情绪表达自己

    厉害的人,从来不靠情绪表达自己

    抖音著名沟通力博主、个人发展学会创始人郭大侠励志新书。成熟不在于你是否西装革履、谈吐文雅,而在于你是否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无法掌控情绪,哪来自我命运的跃升?而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清醒的自制。这本书将帮助你直面职场上、人生中的至暗时刻,挣脱负面情绪的枷锁,成为真正能掌控人生的少数人。
  • 贰婚

    贰婚

    刘维民在建筑队打工。他偶然认识了在餐厅打工的月萌,两人开始恋爱,并瞒着父母私奔到北京。刘维民的运气很好,通过自己的诚实和努力,他成为一家装饰材料公司的部门经理,他本来要打算和月萌好好的过日子,一起奋斗来创造美好未来,但现实却出现了波澜……
  • 永陪易峰

    永陪易峰

    追星的粉丝,永远不变心,男粉们不是不可以喜欢男明星的,我要做岀证明,给所有男粉做岀证名。
  • 快穿之夏日欢情

    快穿之夏日欢情

    我叫夏欢性别女19岁我来自未来。我是职业女配。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