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65500000035

第35章 夜读残卷

夜幕降临,一天的忙碌渐渐平息之后,我喜欢蜷曲在沙发里读书。灯下读书,心最平静,平静中翩然走进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大千世界;人静月清,躺在床上,寂静中仿佛能听到天籁之声;眼睛在黑暗中穿过天花板,向远处望去,陈年旧事如山涧中的一股剪不断的溪流,从大千世界的缝隙中汩汩而来。

那一阵子,我常想起姥爷。姥爷就像是一本书,一本字迹模糊,缺行少页,然而却又是耐人寻味的书。我喜欢这本书,常常独自躲在黑暗中用心地读这本书。

姥爷去世至今已经三十年了。

从前,家里墙上挂着的镜框里,有两张姥爷的单人照片。一张照片上的姥爷,花白头发,蓄着长胡,微笑着,一个典型的慈祥老人形象,而且不太像城市里的老人。那是暮年的姥爷,也是我生活中熟悉的姥爷。

20世纪70年代初,舅舅下放,姥爷在我们家生活了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

那时人们的装束都很“革命”,一律冷色调,军绿、铁灰和深蓝,且样式单一。妇女们头上的长发、烫发、盘发都革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短短的直发,一个个素面朝天,像是随时准备上战场的女兵。姥爷胸前挂着长长的胡子,比妇女们的头发还长。姥爷老了,衣着不讲究,常穿深色的中式衣服,姥爷的装扮似乎专门与潮流背道而驰。虽然姥爷的衣着显得很落伍,但和当时家里的环境倒挺协调。家里本来摆设就很简单,几条亮丽的绸缎被子还被遮遮掩掩,不见天日。被子先被褥子裹住,外面又蒙上单子。父母的几件像样的毛料丝绸衣服被打入冷宫,压在大红箱子的最底层。好像是做贼,藏着掖着,免得漏出蛛丝马迹,给别人抓住什么把柄。

也难怪母亲那么胆小。母亲不工作,连临时工作都没有,是个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但每周必须参加由居委会组织的学习和开会。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居委会不是世外桃源,家庭主妇也不能逃离“革命”运动。母亲的家庭背景就引起居委会主任的怀疑。在家庭出身一栏里,母亲填写的是教员。通常,家庭出身由好到坏分为:贫农、下中农、中农、富农、地主;或是职员、小业主、资本家。在居委会主任的警觉里,“教员”分明是想避重就轻,其中十有八九暗藏着罪大恶极。为了查出个水落石出,工宣队派专人去母亲的老家进行调查。两位工宣队员辛苦了数日却是一无所获。全村上下没人知道母亲这个人。母亲少小离乡已四十多年,年轻人自然不认识母亲。母亲幼年在村里时用的是乳名,后来离开老家,从上洋学堂开始,凡正式场合都使用学名,可是上了年纪的长辈和与母亲同龄的人哪里知道母亲的学名。学名成了母亲的护身符。

姥爷在我们家住的那年冬天好像特别阴冷漫长。人老了怕冷,在家里,姥爷总是穿着厚厚的棉衣,坐在炉边不声不响地取暖。偶尔出门,冷眼看着世态炎凉的世界,见了邻居也不打招呼。院子里到处是冰,姥爷出门怕滑,拄着拐棍,步履蹒跚,更显得老态龙钟,没有精神。住了近一年的时间,竟然没有引起居委会的注意,来查姥爷的祖宗三代和历史背景。

姥爷虽然沉默寡言,但眼睛却是格外地炯炯有神。目光里,有着看穿一切的高傲,有着不可侵犯的冷峻,更多地流露出他的尊严。

姥爷老了,但姥爷的尊严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我对姥爷是惧怕三分。

在温饱中挣扎的年代,姥爷的尊严首先从饮食上表现出来。那时,主食以粗粮为主,副食是凭票供应,食油每人每月三两。在那缺油少肉的日子里,每天晚饭,姥爷的饭比我们早开一两个小时。姥爷单吃,吃的是细粮,常喝一两樽酒,说是酒能舒筋活血。凭票供应的肉不够天天吃,姥爷就常常从兜里掏出五块钱,指派我去小卖铺买两瓶肉罐头,红烧牛肉和五花猪肉。我那时十多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看着姥爷桌上那红烧肉罐头里白白的油花,闻着那甜美的肉香,馋极了。偶尔偷偷地从罐头里夹一块吃,也是拣小的,大的怕被姥爷发现。

父亲要在家,姥爷的话就多了,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旧友故事。可是那阵子父亲工作的大学在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的统筹之下,被疏散到了外地,不常回家。姥爷每天没事做,也没有朋友,常常干坐着,很是寂寞。

姥爷会下棋,且棋艺不错。那阵子我对下象棋着迷,可是院里的女孩子们都不下棋,只有三姐是我的对手。三姐住校不在家,我就央求姥爷和我下,结果总是遭到拒绝。大概在姥爷的眼里,我的棋艺太差,不肖跟我瞎耽误功夫。

那时候,学校里没有功课压力,我求知欲旺盛。姥爷通中医,会把脉,懂经络穴位,我想让姥爷教教我。姥爷能说古论今,我想听姥爷讲历史。姥爷对我的请求是不理不睬。我的要求虽然被姥爷拒之门外,非但没有怨气,更是对姥爷敬畏不已。

记得姥爷从前可不是这样。舅舅下放前和姥爷住在一起。那时候姥爷已经退休,常跟院里的人下棋。姥爷见到我总是叫我四毛毛,给我买吃的,买玩具。其实父母给我起的小名挺文雅好听,不是四毛毛。三姐生下来头发长长的,而且是立着的,父母因为三姐“怒发冲冠”取其小毛。我想姥爷叫我四毛毛大概源于三姐。

姥爷除了不让肚子委屈之外,还爱抽烟,抽好烟;爱喝茶,茶喝的极浓。有一次,姥爷心情好,跟我聊天,说他的胃就是浓茶的颜色,他这辈子抽的烟足够买辆小轿车。我惊讶地望着姥爷说:能买辆小卧车,那您为什么还抽烟。姥爷笑了,笑得开心慈祥。难得见姥爷那么开心。

母亲没有撒谎,姥爷的确作过教员。

从前家里墙上挂着的镜框里,另外那张姥爷的单人照片,就是姥爷当教员时照的。黑发浓眉,鼻梁挺拔,大眼阔嘴,留着唇须,身着深色中山装。那是姥爷退休前的模样。

姥爷晚清时出生在乡村里一户殷实的读书人家,其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姥爷幼年上私塾,大些后出外念书,学的是林业,20世纪20年代初毕业。

姥爷有旧文人的气质,讲仁义道德。姥爷对别人慷慨大方,对自己也不吝啬,不让自己受委屈。姥爷喜欢说:人来到这个世界,是赤身而来,赤身而去。姥爷教书时,人缘很好。姥爷喜欢与合得来的同事喝酒聊天,因此有些至交。从前学生少,老师和学生彼此都认识熟悉。有些学生家境贫寒,姥爷就常接济些米面,放假时还给凑上盘缠。学生们都喜欢姥爷。晚年时的姥爷和舅舅下放时,还得到从前学生的不少帮助。

那时的姥爷,人精神,嗓音也好,逢年过节,学校开联欢晚会,教师登台表演,远远地都能听到姥爷洪亮的歌喉。

姥爷是民主人士,每逢国庆节时,姥爷便修发剃须,穿戴整齐,胸前别上代表红条,坐在省城广场的观礼台上,参加庆典活动。

姥姥20世纪60年代初病逝,姥爷也在“文革”前退休。那时候,姥爷的退休金不菲,日子过得相当宽裕,悠闲自在。“文革”时既不需要开会学习,接受革命“洗礼”,也没有受过冲击。

姥爷作教员算是半路出家。大学毕业后的姥爷,并没有从事教育。

20世纪初,读书人喜欢去日本留学。姥爷的长辈和学长中不乏留学日本的,其中,亲戚中有在日本加入同盟会,与阎锡山结为拜把兄弟的;学长中有学成回国,靠着学业成为栋梁之材的;也有像姥爷的二姐夫那样,日本学成归来,在家养花弄鸟,靠祖上家业过日子的。据说姥爷考进留日预备班,学了一年,但不知何故没去。是姥爷不愿意东渡扶桑受那份洋罪,或是有别的原因?

姥爷因为学业优异,被招进阎锡山办的育才馆。于1918年成立的育才馆,是阎锡山专为山西政府培训文官的地方。培训结束后,姥爷被分到大同地区税务局任职。

那时候的姥爷,英俊潇洒,且讲究衣着打扮。洗脸放花露水,头发油光乌亮,穿长袍马褂,手拄文明棍,派头十足。家里雇着专人做饭、做衣,打理家事,生活颇宽裕。直到军阀混战,姥爷卖了大同的宅子,搬回太原。

在太原过了几年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之后,一位教育口上的老同学,看着姥爷坐吃山空不是回事,将姥爷拉回到学校教书。从此,姥爷开始教书生涯,一直到退休,前后近二十年。

有一年,我去天津搞现场设计,碰到同院勘测室的张工。我对张工是久闻大名。从舅舅和母亲嘴里知道,张工的父亲和姥爷是要好的朋友,交情颇深。为人爽直的张工见到我这个晚辈是喜出望外,寒暄之后自然提起已过世的姥爷。张工说姥爷当年回到太原闲住的几年里做了三件事:一是自学中医;二是写作想出书;三是抽大烟。

第一件事,早听母亲说过。姥爷不仅自学到能给人把脉、开药,而且还会治疗妇科的疑难杂症。第二件事,让我敬仰,暗自思忖:我这个学工的爱好文学,或许血液里流淌着姥爷那不安分的追求。第三件事,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也不敢向母亲和舅舅求证。母亲去世多年后,有一次我和大姐聊天,问到此事,小时候在姥姥家生活过的大姐肯定了藏在我心中多年的疑问。

母亲说从前家里有很多书,也有一些老照片。日本人来了,家里把书和照片都烧了。

虽然我不可能见过那些照片。但是母亲的口述像是把声音变成了图像,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变成一张张照片,或者真实存在过,或者是我的想像。

这张照片是1912年拍的。照片中有两个人。一个男孩子,有些瘦小,长袍马褂显得过于臃肿肥大。礼帽下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眼睛瞪得大大的,有些恼怒,有些拘谨,紧闭的嘴角露出倔强和不快。男孩的身边站着一位高大的女人,怯生生的眼睛有些彷徨。女人身上的衣服颇为讲究,衣服边镶有宽窄不同的三层丝条。

那男孩的恼怒是可以理解的。十四岁,还是个念书的孩子,还没到喜欢女人的年龄,却在父母的安排下让他娶一个大他五岁,素不相识的女人。

姥姥娘家姓王,王家是当地有钱的大户人家,但不是书香门第。姥姥的父亲没有文化,但人很聪明,因为没有文化,就特别看重读书人,于是把女儿许配给姥爷,和不是很有钱的郭家结成了亲家。

姥姥虽然不识字,没上过学,但是无师自通,简单的账都会算,人也本分守礼。

姥爷从开始就不喜欢姥姥。姥爷在外面读书时期,正是中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动荡年代。姥爷接触的都是新的思潮。姥姥极为保守,严守礼教,在村里封建落后的大院里,整天应付婆婆和姑嫂们的说长道短。要强善良的姥姥心里很苦闷。姥爷放假回家,一旦听到他母亲诉说媳妇的不是,便会对姥姥横眉冷对,甚至还动粗。

姥爷和姥姥都很苦。姥爷十七岁那年,母亲出生。出生没两天,母亲的奶奶就去世了。母亲被看作是一个煞星,罪过都归在姥姥的身上。姥爷年轻还不懂得疼爱自己的骨肉。幼年时的母亲见到自己的父亲,总是像小耗子见了大猫一样,吓得不知往哪里躲藏。那时候,姥爷在外面读书,姥姥带着母亲和舅舅在大家庭里生活。姥爷对孩子的疏远冷淡,对姥姥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给母亲幼年的心灵打上深深的烙印。母亲一辈子提起那段日子,都是唉声叹气。

读完书后,姥爷在外面有了安稳的工作,就将家小接了出去,家里有佣人操劳,姥姥做起了太太,随着年纪增长,姥爷开始懂得疼爱孩子了。但是多少年后,姥爷提起陈年往事,还免不了要对姥姥说:如果不是有了一双儿女,我早就把你休了。

这本书的“引子”和“后记”是这样的。

1898年农历十二月十七日,腊月,正是山西晋北最寒冷的季节。在管涔山属县宁武县化北屯村,房顶树梢上都挂满了雪。寂静的夜晚,北风呼啸着,从一个郭姓人家,传出阵阵婴儿的啼声。这家人已有一儿两女。刚出生的婴儿是个男孩,全家人喜出望外。这个婴儿取名为守义,字宏斋。

“文革”后期,姥爷的小儿子下放,全家人回到老家宁武。后来,小儿子到公路局工作,能干的小儿媳盖了新房,准备在老家安家落户。姥爷落叶归根,回到他出生之地,后来在1967年7月过世,长眠在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同类推荐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书林佳话

    书林佳话

    往昔袁叶劝学文曳唱道,院野娶妻莫恨无良媒袁书中自有颜如玉。曰富家不用买良田,袁书中自有千钟黍曰。安居无需架高堂袁,书中自有黄金屋遥冶。其实,袁读书本身就有。福袁何必拿书去做名缰利索,遥倘若达不到这种境。
  • 茶话人生

    茶话人生

    茶,是中国的特产,中国人喜欢喝茶。中国喝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俗语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中最重要的七件物品,茶就位列其中,由此可见国人对茶的看重。茶,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从日常饮食到养生保健、从品茶论道到以茶修身,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虽然日本也有茶道,但茶的真髓,从骨子里散发着中华文明的味道。
  • 点燃激情:北京残疾人奥运会成功举办

    点燃激情:北京残疾人奥运会成功举办

    《共和国故事·点燃激情:北京残疾人奥运会成功举办》为“共和国故事”系列丛书中的一册,选取了北京残疾人奥运会成功举办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细节事件,详细讲述了北京残疾人奥运会成功举办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 啸天说诗六:只留清气满乾坤

    啸天说诗六:只留清气满乾坤

    本书是“啸天说诗”系列的第六本,也是很后一本。本书主要赏析宋元明清、近现代很好诗词。姜夔、元好问、马致远、王冕、唐寅……无论是认可有大成就的诗人,还是曾无数次被选入各种集子的诗篇,在本书这里,都一一展现出不同以往的美感。作者周啸天是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期耕耘于古典文学,曾获“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作者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唐代浩如烟海的诗人、诗作中,撷取很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将古典之美引入现代生活。周啸天的讲解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本文对诗词的鉴赏文笔佳、观点别致。
热门推荐
  • 世上只有一个房宏姣

    世上只有一个房宏姣

    我无法用华丽的词汇来形容我的人生,因为我的人生不允许有优美出现
  • 旋风少女第二季:梦之初

    旋风少女第二季:梦之初

    旋风少女第一季已完结,对结果很不满意,希望我写的能符合大家心中的结局,谢谢!大家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的新浪微博:董镇玮nancy我会回复的哦!
  • 进化末世降临

    进化末世降临

    末世降临,底层求生,尸潮攻城,绝地逃生,偶遇勾玉,转世重生
  • 风华绝代之绕世轻尘

    风华绝代之绕世轻尘

    陌紫璃,冷血杀手,一朝穿越,竟被人心暖化。天注定她要牺牲自己,万兽之王,琉璃传承。在搜寻暗紫琉璃碎片道路上,危机重重,众叛亲离,而暗紫琉璃的重聚,又是否对这局面有所转机呢?
  • 乱世道侠

    乱世道侠

    一侠一道,一件白衣一道青衫,尸横遍野哀怨四起的乱世里,心明如镜的道士,看破世俗的大侠,“百鬼夜行”、“流水送瘟”,“肉魇食人”。一件件灵异恐怖的相互交织,一场黑暗灵异的江湖之行,这场乱世之殇的背后竟是如此!看不透的都在局里!看热闹的都在局外!到底是局内人破局,还是局外人控盘,且听细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秘事件调查局

    神秘事件调查局

    神秘的黑影窥视着地球,神明在此处共舞,黄昏终将来临,就如同古老的预言,山海经的世界开始复苏,巨龙与神龙盘旋在穹顶,神明终将凋零,人类背水一战。神秘的游戏降临在地球,陈默经历一个又一个神秘而又熟悉的世界,一个又一个疑问出现在脑海,他终将触碰世界的真相。
  • 大清第一镖师

    大清第一镖师

    草根之悲,悲在稻粮谋;草根之欣,欣在身自由。无常大于有常,偶然多于必然,晚清风雨飘摇,他,入镖行,建镖行,参公选,如何脚踢南北一十三省,享誉武林?道光过寿,他护送七禽图,为何被誉为“大清第一镖师”?获圣誉,被人嫉,遭暗杀,他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惧身陷囹圄?老年回乡,办武学,开武堂,仍被朝廷盯视威胁……他如何再次命由己造?经历大悲大喜大痛大难,人生一路景致谁见?这枚草根是谁?听亘古一照娓娓道来!
  • 魂武狂神

    魂武狂神

    武者,血气方刚,一力降十会。魂师,操纵精神,杀人于无形。一个普通的少年,意外地得到魂师传承,怀揣着纯粹的武道之心,一步步走向终极的巅峰...
  • 斗罗之我有一把魔刀

    斗罗之我有一把魔刀

    一颗星辰起,一颗星辰落。——————前世作为scp基金会的顾少柒在执行一次任务重身亡,意外穿越到《斗罗大陆三龙王传说》。一把由上千块碎片组成的刀身能有多么的强大?一柄被千年恶灵诅咒的魔兵会是多么的诡谲?这是一个三观有点儿不太正常的少年从万千世界偷去力量的紧张而又刺激的冒险。————充满诡异的占卜家、被仇恨诅咒的写轮眼、强大且无法掌控的尾兽之力、一个高精密精准的天体计算机……我愿以仁慈之心,掌修罗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