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8000000004

第4章 乡村晚照(2)

风风雨雨一个世纪,村庄从一块荒蛮之地成为村里人延续生命、生活的依存地。但不管到什么时候,生活在村庄里的人并不是每天都能松宽地入睡。好些时候,躺在炕上还得睁着眼睛掐算一月的投入,一季的收成,一年的心情。很多人为了这个,头顶烈日背朝天地往土地里使劲,图的就是有个好收获。可总有一些不期然的不测紧随其后。我的一位爷在夜里淌水时,因犯困靠在渠边一棵小树休息,结果一不小心掉到浅浅的水渠里被淹死。我的一位堂叔在某年开春犁地时,因天黑误把手扶拖拉机开进自留地旁的渠沟而被压死。我的一位上了年纪的本家爷大热天锄草时,一抬身的功夫就天旋地转撒手人寰了。在村庄与村庄之间,用田野和各种小路构织的史家血脉圈子里,不少人就这样突然地谢世。他们猛地喘不上一口气,就从村庄的某一间房子里永远地告别了。还有一些同代人,看着与自己同辈份的人一个个走了,也开始计算自己奔向另外一个境地的归程。直到有一天,最后一个同辈人下世后,下一代的人才知道,村庄的一茬生命庄稼全部收割完毕,只留下一些种子继续生根发芽。而这种事情经历得越多就越明白一个道理:生活在村庄里的每一个人,就是村庄情怀里的一棵庄稼,再长寿也有叶落归根的一天。

人世匆匆,村庄匆匆。人的生与死只在于一个季节的变换。当春天的景象不经意地漫入我们的视野时,一缕挣破冬季的绿意让人在希望间兴奋。而在这种兴奋里细细揣摩春天的每一个细节,也是一种收获。我望着父亲描摹的老宅子平面图,体会着这些年来母亲安顿我的一次次叮咛,突然觉得村庄就是我在春天里呼吸的一口最清新的空气。它让我留恋,让我牵挂,让我倾心,让我记忆,更让我在村庄之外的行走中产生一份份力量。

我长长地吸了一口春天的空气,发现自己像一棵庄稼早早地长在村庄的田野里。

初冬十一月

院子被金黄的玉米覆盖了。小花猫懒散地躺在墙角下,不时用爪子扑打飞来飞去的苍蝇。小黄狗游游晃晃地从门外进来,摇着尾巴往厨房门前走。我坐在院子里,端详着刚脱粒下来的玉米。天空纯洁得没有一片云彩,任由初冬的阳光赤裸裸地闯进院子。然后,两颗枣树用干枯的枝条将天空分割成不同的领地。

一缕风都没有。

我闭着眼睛躺在玉米堆上,血红的视野改变了村庄的一切。女人用锹铲起玉米将我的四肢全部埋住,只露出眼睛让我看天。整个天空清澈得如同一面镜子,只有成群的麻雀来回飞掠,不时把我的视野丰富。它们像我小时候扔出去的土坷垃,从这个墙角扔到另一个墙角。不一会儿的功夫,玉米散发出的热气将我的四肢焐得热热乎乎。女人坐在一旁,一缕一缕地把玉米撒到我的头上。院里暖洋洋的,一览无余地被阳光照射着。屋里,一长串笑声不断溢出,就像初冬暖暖的天气,把整个院子陶醉了。小喜骑着摩托车进了院子,姨母坐在车后。我从玉米堆里赶紧起身,让女人为我拍去身上的玉米屑,远远问候着迎了上去。屋里做纸活的人也出来了。母亲、舅母,还有姑奶奶,一边笑着一边把头发花白的姨母往屋里接。满院子的笑声唬得麻雀一惊一乍。它们扑腾着从院墙上飞起,一股脑儿地扑向院外的荆棘树,然后齐刷刷地站在枝头上看院里的动静。躺在墙角的小花猫站了起来,弓着身子向东屋跑了过来。那只闲得要命的黄狗跑到我身边,摇着尾巴让我抚摸。满是玉米的院子,不时传出滑溜溜的声音。等姨母进了屋子,女人趁我不注意,从我的脖子后塞了一大把玉米,等我转过身来,女人早跑到另一间屋子,把门关得紧紧的。

我站在门外,使劲地往外抖玉米。

小舅开着改装后的手扶拖拉机给人打玉米去了,满院子只剩下玉米陪着我。重又坐在玉米堆上,安静地接受正午阳光的沐浴。伸眼望去,院前的田野平展展地延伸着。天是蓝的,地是平的,几个灌冬水的人小得像个点,老远就能听见他们互相喊叫的声音。该是冬灌季节,田地里得灌些冬水,才好保墒越冬。再过几日,这满荡子的田地就会成为大地上的一块块镜子,不时照出天空的神情。大地是肥沃的庄稼地,到了时节,玉米、水稻、小麦,都会顺着规律长了出来。点种、扎根、分蘖、抽穗、结果,只要种下一粒种,大地就会长出一道风景。

母亲们做着祭祀用的纸活,边剪裁边折磨。东家的儿子,西家的女儿,大烦小事全都有。乐的、忧的、好的、坏的,在小屋里成为不同的主题。这个冬季,出去的男人还没有回来。捎了口信的人说,冬天不冷,活儿还有,几个人继续东下找活去了。几个没出去的男人攒了点钱,买了小车在村庄周围跑出租,长远不等,多少不等,有个活儿干就行。大冬天的,太闲了容易让力气生锈,还不如出去找几个钱花花。小舅妈说山里的妹妹很吃苦,自个儿开着车在红寺堡拉砖。自个儿搬,自个儿拉,一年下来也能挣些钱。她屋里那辆新买的摩托车,还是妹妹凑了点份子鼓励让买的。妹妹劝舅妈,干活挣钱,就图个享受,能享受的时候千万不要亏了自己。舅妈是山里人,自小生活就苦。嫁给舅舅后,生了三个儿女。虽说日子苦点,但勤劳总能换回些收获。这些年,儿女长大了,舅妈和舅舅精耕细作着家里的田地,也有了些积蓄。提起这些,舅妈一脸的笑容。说话间,小姨说她家里的男人都一耙子年纪了,又抽神经似的上学培训去了。这段日子,小姨父每天早早起来,收拾收拾里里外外的活,就骑着车把儿子送到镇上上学,然后到镇政府开办的农民培训班学电工维修。连续几个月,小姨父像着了迷一样,陷入到电线电路中。每天下午一把儿子接回来,就翻书捣鼓起电器来。家里活虽多,可看着男人好进求学的那个劲儿,小姨也挺高兴的。小姨没上过什么学,姨父也是上到半浪辍了学。两口子结婚生子后,老觉得缺点啥。现在,小姨父青春焕发地重新学些技术活,虽然没什么文凭,但能学到一技之长,总比不学强。看着姨父天天晚上搬弄电器的那个样儿,小姨心里甜甜的。每天里,小姨父和儿子相约一样地出门、回来。在村庄里,其他的人也有了些变化。同村的建军原来在家里务农,农闲的时候鼓着腮帮子为人吹唢呐。后来结婚单另出来,自个儿背着爹妈和媳妇弄了辆富康出租车跑起运输来。早起晚归,每天围着村子,从这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没黑没夜的虽然有些苦,但也算是种了一块地。还有沈家兄弟,长期在外贩运瓜果,成了方圆数百里有名的瓜果贩子。杨家三兄弟走村串户收生猪,哪家养什么猪清楚得很。这两年,哥仨每个月都要往外省贩运上千头生猪、猪崽,钱真是挣了不老少。一个村庄的情形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会守着一亩三分地。现在的村庄,里里外外的脚步都有。走南闯北的,进城打工的,开车出租的,长途贩运的,开店经商的,美容理发的,但凡有个挣钱的路,都有村庄的影子。留下来种田的,也想着办法多收入。男人闲了出去找活干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也闲不住,养个鸡鸭、牛羊,或者搓草绳,打草帘,编织个衣服什么的,千方百计增加点收入……

太阳西斜,家里的纸活也干了一大半。伴着各样的话题,屋里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门外的小花猫不时喵叫着,蹲在荆棘树上的麻雀也成群地从院外飞了来,又从院里飞了去。灌满冬水的大地之镜将整个村庄反衬得异常安静。我从屋里走出,满院子的玉米尽情享受初冬十一月的阳光。我拉过女人的手,坐在夕阳里,看着晚霞一寸寸把村庄包围。

隔日,冬小麦疯长在田野里。漫野的绿延伸着季节,也把初冬的寒冷一推再推。阳光翻过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不放过任何一个院落拐角。温棚,牛圈,车库,手扶……还有满院子的玉米,全落下阳光的痕迹。

村庄依然没有风。几个人约着进城。

偌大的村庄一时空了,只有阳光守着。一只被水灌得无洞可逃的田鼠沿着田塍,一窜一跳地往村庄奔来。清晨,它刚刚钻进洞里,一股冬水猛地灌了进来。它左冲右突,好不容易才爬出洞子。到了地面,一看,四野里全是水。冬灌将宽敞的大地变成一片片镜子,静静地映着天上的景色,也渗进田塍沟渠里的每一个洞子,揪出许多窝藏在里面的老鼠。地上的霜气很重,冻得田鼠浑身发抖。转过身,田鼠模糊的视线里看见了村庄。夏天的时候,田鼠沿着驴的蹄印从村庄偷回来了许多东西。每一回,躲躲藏藏地往回赶的时候,心里乐滋滋的。现在,田鼠的窝进了水,再回去还要等些日子。朝着村庄的方向,小田鼠深一步浅一步地向村庄进发。溜到路边的时候,几辆摩托车嘻嘻哈哈地驰了过去。趁着灰尘,田鼠加快脚步窜了过去,然后顺着谁家的猪圈墙脚一步步地往前走。听见什么动静,小田鼠便溜进旁边的石头缝。等动静没了,又溜了出来。阳光赤裸裸地照着村庄。天空突然出现一只鹞鹰,它懒懒地盘旋着,好像地上发生的一切与它无关。地上的小花猫仍然躺着,时不时舔着爪子。小田鼠在院门前停下了脚。院子里大片的玉米让它的眼睛兴奋。它伏在门洞旁,侧耳倾听里面的动静。然后用模糊的眼线扫描了一下,便悄悄往里窜。快到玉米堆的时候,后面恶狠狠的声音传了来,小田鼠刚回头,小黄狗的爪子就拍了下来。田鼠左躲右闪,赶紧往玉米堆里钻。听着小黄狗的声音,花猫噌地窜了来。它喵的一声,悚得田鼠的身体都僵了。没等田鼠回过神来,小花猫的一只爪子已经将它的身子死死地按住了。然后,小花猫放了田鼠,让它跑,跑一下,再逮回来。

小黄狗看笑话一样地围着猫与鼠。天上的鹞鹰在院子上空来回盘旋。蹲在枣树上的成群麻雀早已吓得掉头飞了。一个院子的风景,被猫与鼠撕扯了。

整个村庄重新归于自然。鹞鹰渐渐从视野里消失。村庄被前前后后的田野拥裹着。白花花的大地之上,镜子般的田塍不时地映照着天空的痕迹,也把刚才的一切全部记录。院子之外,沟梁之间的冬小麦依然强劲地拔节、分蘖。有些刚刚枯了叶的桃李,重在初冬的情怀里结出了苞,似乎要在寒冷冬季来临之前给人一份惊奇。望着院外的风景,我发现季节的规则被阳光改变了,连同进村时的心情也有了异样的悸动。

院子被十一月的阳光占领着。

背后的土墙

一缕春日阳光暖融融地晒着我的背。惬意之间,几片云彩涌向天边,以无比庞大的形式覆盖脚底下的土地。在我的背后,乡村依旧。那没有改变多少容颜的土墙,长长地延伸着一个人走出去的步伐,又默不作声将多年的回忆吸引着。

从这块散放记忆的土地上走出,土墙只成为一道背影越离越远。砌这堵墙时,我还在儿时。家里人下了好大决心才决定砌这堵院墙。村子周围没有什么可以用来砌墙的石头,只能就地取材打墙。在天下所有的村庄里,故乡是一个平原地区上的小村落,在微缩的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它的名字。它的存在和地里的蚯蚓一样,悄无声息。每当一个季节来临时,它的气息便在人群中蠕动。很多时候,村庄如同一尊土塑。中间有多少人来来往往,只能听到过往人群蹬车的咔嗒声和小步走过的窸窣声。对于熟悉的群体,很多话说出来也是重复。如果没有新鲜事,柴米油盐的细节根本无需更多的缀述。

村庄的安静就是这样。

四季一往无前的重复生活和村里人朝夕之间的流动仅仅是一种简单生命的延续。没有外人的干扰,村庄会继续它的程序。那堵砌了几十年的土墙作为村子的一部分,和村里人的面庞一样,枯黄地在风雨之中延续着自己的形象。在它砌护之前,后面是几间住人的土坯房。房子里的主人被某种政治氛围扼去了自由。主人只能晨起暮归重复着一种机械般的生活。他的子女,他的家境以至后来的事情都随他的命运起起伏伏、上上下下。一个时代能让一个人的生命孱弱或坚强,都是由不得自己的事情。在任何一个由人群组成的时代,一个人群对另一个人群的方式并不能趋于平和。中间总是有很多不可明说的争斗毁坏着人的梦想与境界。可以压制,可以抬举,更可以剥夺。房子主人的命运属于后者。他在自己的生命中,在自己七十多年的岁月中很平朴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后想着一切办法尽着自己人生的责任。就因为自己多识了几个字,就因为自己经了两个不同时期,命运在后一个时期便发生了改变。种种莫名的罪过全部压到他的头上。就是自己小一辈的乡党也因为他的不白之罪而肆意地打他、批他、斗他。他每每被批累了、斗累了或是苦累了,就会找一个地方坐在那里独饮孤苦。他所休息的地方是整个村庄最背阴的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或许是十几年的时间里,那几间低矮的土坯房任凭风吹雨淋也引不来几分温暖。要来的人随时都可以走进这个没有院墙的院子,直呼其名地把他叫了出来,然后大帽子一扣就游斗去了,剩下的家人眼泪汪汪地看他被众人抓了去,没有多少言语地等待他能早早回来。

没有院墙,随时而来的担心害怕都会闯进来。

没有院墙,什么风都会在这个院子里打旋旋。

一个村庄的默不作声虽然能暂时地压过黑夜让院子安静片刻,但一到白天,谁也不能保证它的平静。从这个村子或另一个庄子来的人,会猛不丁地冒出来,并拿各种理由来找他。至于让他干什么,家里人不知晓。村里人见了,经不住另一个人群的强力,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没了正确的标准,人的口实是随时改变的。哪怕他对你说了一百句吉利的话,但打了照面,他的笑不会让你感到安全与信任。

没有院墙的院子里不住任何语言,也经不住任何一种笑意。

有些本来就充满恶意的人,一旦到了院子里也会变得伪善起来。很多年,这些真实都被时间包藏着,有些一直被保存到一个人的生命尽头也没有展现出来。后来人总以为眼前的人都是真实的,都是可信的,毕竟同在一个村子的乡亲多少有些血缘或亲情。但事情抖搂了出来又能怎样?经历的人去了,那堵打好的墙又说不出任何语言。

打一堵墙,把院子围起来。

同类推荐
  • 一鱼三吃:李国文杂文自选集

    一鱼三吃:李国文杂文自选集

    本书收录了杂文家李国文50余篇杂文精品,每一篇杂文均以一种独特的视野,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打开我们的惶惑之门。内容包括:《阳桥鱼》、《海大鱼》、《钓鳏鱼》、《三石之弓》、《羿操弓》、《惊弓之鸟》、《你疼你的儿子,但你的儿子不一定疼你》等。
  • 几乎每个天使都有翅膀以及一些奇怪的嗜好

    几乎每个天使都有翅膀以及一些奇怪的嗜好

    这是诗人明迪最近六年的诗歌精选,分为《飞行》《音乐疗法》《新寓言诗》《图像诗》《小说诗》《微博体》六个部分,共收录诗歌一百多首。视野开阔,写法独特。诗集是诗人近五年来创作的诗歌精选,有旅行诗、音乐诗、图像诗、小说诗等多种诗体。
  • 纳兰容若词传

    纳兰容若词传

    容若的一生,仿佛是一个纯真的孩子,赤身露体地走在命运的丛林里。终其一生,他都在实践孩子的艺术:放弃理智与逻辑,忽视人类社会道貌岸然的生存规则和价值观,听从感觉的蛊惑,让心灵成为指引。不要蔑视曾经幼稚的自己,就算对过去的天真无法欣赏,至少可以怀着凭吊的心情。
  • 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畅销书作者张其姝深情书写古代奇女子的芳颜傲骨与爱恨情愁:她们隐在深闺,却声名在外,上官婉儿、柳如是、唐婉、苏小小、卫子夫……纵有芳颜傲骨、聪慧过人,但生逢乱世、所托非人,注定深情漂泊。而满腹才情,又让她们有着遗世而独立的一生。以“念”为主题,引发情感共鸣:无论是古代奇女子,还是当下芸芸众生如你我,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一份曾经得到却最终失去,或者此刻热恋却分割两地的情感?忆起来无论是遗憾叹息,还是甜腻欣喜,都是真心付出。你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一个人,想对他说:“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每篇文末都有“微疗愈”:在每篇的文末,作者对古代奇女子的情感做了进一步解读和总结,深情付出后,情感无古今,让人深思的同时,更看到真实的自己。
  • 打破天荒: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与洋浦风波

    打破天荒: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与洋浦风波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提出在海南建特区;海南实行准经济特区政策;中央给予海南优惠政策;正式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走出汽车事件的阴影等。
热门推荐
  • 顾先生和影后我都要

    顾先生和影后我都要

    她,上辈子被最好的闺蜜背叛,最后被闺蜜折磨致死,而她的隐婚老公却为了救她,也因此...重生一世,她手撕白莲花,虐渣男……却不知她已被某人牢牢吃死……她:“老公老公……你听我解释啊……事情不是这样的……”他:“解释什么?嗯?解释你跟某位知名男星深夜出入酒吧?还是解释围脖网传你被某位大佬包养?”她:“那些都是假的啦!”
  • 我是亡灵法师领主

    我是亡灵法师领主

    神域,战场上。天榜高手怒吼:“我经验比你足,意识比你强,反应比你快。”“不好意思,我属性是你五倍。”亡灵法师冷笑道:“我有亡灵过万。”一道圣光从天而降。“抱歉,你刚才说什么?”圣骑士说道:“我——防御无敌。”数万亡灵,纷拥而上。“打赢我的奴仆再说。”半神自虚无中跨步而出:“蝼蚁,受死吧。”传送门开启。魔法傀儡降临,魔法炮光束破空而至。“请记住,我是一名领主。”……
  • 红尘绝世君不见故人

    红尘绝世君不见故人

    现代青年顾炎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某一时空,却发现自己一直暗恋的女孩也在这个时代,,,,,,,,,
  • 寻爱少女大翻身

    寻爱少女大翻身

    根据父亲临终前的遗言,布丁去了一个大宅里寻找她的外婆,起初她以为外婆是这个家里的佣人,谁知道她的外婆,不但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而且还是国际有名的相田企业的董事长。当布丁以为丑小鸭能变天鹅,灰姑娘也能成为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会在她身上真实呈现的时候,美梦马上被唤醒。如果她想得到地球人都梦寐以求的这一切——财富、名誉、地位的话,她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三个月之内,她必须完成比炼狱般还要艰苦的十项全能测试。
  • 苍黎山海传

    苍黎山海传

    茫茫苍黎界,寻人之路远踏遍苍山黎海,走尽无边轮回一滴泪,化作苦情海一抹笑,消失苍茫道一生情,故人云深处
  • 修正时间

    修正时间

    仙凡有路,全凭着足底一双凫,翱翔天地,放浪江湖,东方丹丘西太华,朝游北海暮苍梧。
  • 花木兰在现代

    花木兰在现代

    【农梦者“反穿”力作】南柯一梦,梦回千年!巾帼英雄花木兰该如何在花花世界生存下去?花木兰在马路上,看到一个打扮得妖媚,穿着暴露的女孩,大怒道:“你这孩子,光天化日之下,怎的不知廉耻……”那女孩愣住了,接着如躲避瘟神般的躲开!“这小盒子是什么宝贝,竟然可以千里传音,真是太厉害了……”“这个是手机,手机。”花木兰突然指着马路上的四方大盒子大惊:“哎哟我的亲娘,那个手机竟然可以跑那么快?”“那是卡车,大卡车……”花木兰指着电视机播放的古装剧,突地大怒:“呔,何方贼人,不可陷害皇上。”说完便随手抓起椅子砸了过去……“别砸,别再砸了,那是电视机,那是电视机……”许年华欲哭无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秘事

    三国秘事

    咱们结束吧。这么多年了,你确定。确定。可是大师兄说了什么
  • 苹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苹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作者长期在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有关果树病虫害方面的彩色照片和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介绍了各种果树常见重大病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重点介绍了田间症状及治理技术,使读者能够参照生动形象的病理图谱,对病虫害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提高病虫防治的技术水平,避免错、乱、盲目用药,生产优质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