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8000000040

第40章 如影相随(1)

“真假美猴王”之流

吴承恩先生在《西游记》中写唐僧与孙悟空闹矛盾时,运用了一个“真假美猴王”的计策,让包括唐僧在内的佛界诸神用自己的法眼来辨别真假。结果,两个猴子不仅长得一般模样,就连说话的语气也大同小异。百般辨别之下,谁也不知道真猴子是谁,就连观世音面对打得不可开交的两个猴子也束手无策。后来,真假美猴王又去找龙王试金箍棒,找阎王看生死,找唐僧辨真伪,但谁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没办法,只好到佛界最高领袖如来那儿见分晓。如来先是给观音提了一个带有哲学意味的问题,让其回答,但观音无言以对。连观音都说不上来,如来也没有办法。最后自己的法眼一眯,从身上取出金钵将个六耳猕猴一盖才见分晓。

虽说故事离奇,但对于以浪漫主义为风格的魔幻小说《西游记》来说,却是合情合理的。历经多次艰难困苦,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孙悟空应该说用自己的一片真心、忠心一次次地在危险时刻救了唐僧的命,也一次次地帮他化险为夷、消灾避难。但就是这样,肉眼凡胎的唐先生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对这位实诚猴子实施念咒处罚,并将孙悟空三番五次地撵跑驱逐。而任凭孙悟空如何解释,沙和尚、猪八戒如何求情,唐僧都不饶恕。结果出力不讨好的孙悟空又一次委屈而走。于是在劝回悟空的情节上,吴承恩先生设计了一个“真假美猴王”的计策,来试验佛界诸神的智慧。这个“试慧”之策不仅让天上的玉帝老儿、水中的龙王、地下的阎王、佛中的观音犯了难,还让那个面似柔弱、心里却敢下狠心的唐僧捉了鳖。到底谁是谁非,一概不知。

吴先生设计的这个套儿实际是一个常人思维,但放在众大仙、众神灵之权贵阶层面前却没有一个能搭上边的。而最终竟让如来佛祖一笑破解之。论能力,孰高孰低,一眼以蔽之。

在真假美猴王的智力测试问题上,唐僧应该算是幡悟了。但思前想后,唐僧的举止远不是一个智者的表现。他目光短浅,心胸狭隘,是非混淆,全然一个保守领导的样子。特别是那些佛家禅语在唐僧那里只有一条“戒杀”是最真实的。好人、坏人、妖魔鬼怪,只要悟空为了正义而杀一恶魔,唐僧心里就不舒服。在这个慈眉善目的领导眼里,变成美女、壮汉的妖怪再可恶也是可爱的,他哪里知道“一转身就是欺骗”的道理。而唐僧的种种行为与佛家向善惩恶的教义是多么的不相符合。连最起码的审视、分辨能力都没有了,一门心思到西天取真经的志向到底有多少真实度可言呢?

“真假美猴王”也折射着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伦世态。阎王那里,掌管生死簿的青面鬼在分不清真假的情况下,对两个猴子都称大圣爷爷。更可笑的是,猪八戒在唐僧面前分辨俩猴子时,说两个都是真的。猪八戒的行为就是现在那些骑墙派的代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不管谁真谁假,只要自己没啥事就行。

联想现在,多少事不是这样呢?明明有些事情是错的,明明有些话有鬼,可某些人却偏听偏信。比如项目投资,比如商品打假,明明“李鬼”们在那里唱空城计,可就有人千依百信;明明有人在那里提供假证伪词,试图以假乱真,但还有官家在那里“葫芦僧判葫芦案”;明明有一些弱势群体的案子能打赢,但到了庭堂上却“各打二十大板”。有一些事情出来了,称之为精明的人都溜走了,只留下不知深浅的人物在那里给别人擦屁股。谁对谁错,真是没办法让人评定。但有一种现象和唐僧差不多,一遇事情便开始盘腿打坐。有时非要让说上个子丑寅卯来,就不偏不倚地说些空话、大话、套话、虚话,不让人知晓其到底说了些啥。如果有人说了真话、实话,却又评点人家是傻子,而相比之下,还认为自己成熟得很呢。

魔幻小说详尽人间事态,而现实中人却沉迷其中不知所以。这是进步还是后退?说不清楚。

还是看看真假美猴王吧。

大地,在行走的想象中延伸

随风生长的根苗伴着阵阵狗吠,一寸寸将夜色送到天明。沉睡中,一盏灯惊醒梦中的情节。一个人改变了睡觉的姿势,忍不住咳了两下,然后又陷入梦境。站在安静的时空里,黎明前的大地正在行走的想象中延伸某一个季节的脚步。一个方向,被呼啸而来的车声碾碎了。一个记忆,被村庄的炊烟唤醒了。

天亮之前,许多潜伏的神情就要出动。远处已经开始的打桩声又重新将昨天的劳作延续。至于楼下,匆匆的高跟鞋正一步步地逼近大地的梦境。沉浸在乐章的思考中,我想极力掩饰心灵的恐慌,试图将天亮之前的迷蒙全部淡忘,但散发最后晕色的月光已在低吟浅唱中改写着生活曲调。此时的大地正在进行昼与夜的交替手续,从前的故事正把一株株成长着的花草改变成黎明前的露珠。然后,我的思索由不住自己的控制,任凭夜的星移一步步向另一个世界延伸。也许,当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大地的轻歌会崛起一座高山,让我没有回旋地往上攀登。也许,当我敲响沉睡的心灵时,行走的想象会成为鸟的翅膀,让我与山水相依。只要一滴水,风中的根苗就会茁壮成长为一片遮阴蔽雨的树阴。只要一阵风,吹弹茄鼓中就会留下飞翔的痕迹。

眼睛苏醒了。思索之外,沉陷在迷雾中的船坞白花花地印着我的神情。作为大地的一部分,船坞在夜的包围下袅袅升腾着灵魂的香气。关于世俗与神圣之间的诸多细节,此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苏醒后的灵魂能否透过大地,寻找到原来的方向。

木桨划动水声,一圈圈远去的波浪如同游移的目光,不断在黯然中平息。我端坐在清冷的曲调中,一一想象原来的样子,却找不着任何一个属于自己的细节。行走,作为一种活着的方式,在穿越时空的交割中,依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只不过,在稀释的流淌间,心灵与魂魄已深深隐入大地深处。只有些许安静,没有缘由地陪在身边。其他的,都在匆匆行迹中消失。

大地,在行走着。

想象,在延伸着。

我按捺住心头随时而来的冲动,向着远方一缕清风呼唤。声音迢遥传递,一片云遮住了月光,也将我的梦紧紧缠绕。放眼看去,一切来得容易的过程都被模糊了,只有一曲歌谣,还让我在大地的乐章上寻图索骥。之外,蛙鸣偃息,蝉鸣停叫。

我发现,躺在大地怀抱里的一颗颗心灵正睁着眼睛出神。

摊开自然的阳光

我摊开一张纸,南北西海固的情形全部涌了上来。当摇晃着的感觉从枯燥的焦黄大地中挣脱出来时,我的视野被一丛丛长在半山坡的山花改变了。这个时节,一种宁静悄悄笼罩在心头,把过去的慌张一一抹去。

我把脚伸进小南川的水里,隐在石子下的水蛭悄然游来亲吻。坐在水中的石头上,清澈的流水丝丝缕缕地抚摸着我的神经,将大自然的恩赐渗进我的肌肤。抬头,小南川两侧山坡上的山花竞相绽放着,像是用芬芳的气味追赶流云的踪迹。一个季节陶醉了。一只红尾鸟振着翅膀从华北落叶松中翔起。山坡上,一队游客踩着松软的草甸正款款而来。想象中的金钱豹始终没有露面。其余的,是绿树和草甸构成的宁静。

聆听潺潺流水,看着儿子欢快地行走在水石间,我和妻子相视而笑。任何日子都是一种心情存在。欢乐的、痛苦的、吵闹的、平静的,都可以成为一种日子。谁都逃脱不了日子的缠绕,也少不了日子的浸润。日子是人收缩与延伸生命的一种方式,也是封闭和开放心情的一种选择。比如在小南川,流水的日子容易让人暂时放下某些东西,一任山花烂漫,泉水激响。我站在小南川的眼神里,不想拾起枯草般的心灵,也不想回忆喧嚣的吵闹,只任流水将我的臆想淘漉。视野之外,一大群人的来往还抵不住一只鸟的逍遥。那只穿梭在山花之间的红尾鸟随时把天空划成一道道痕,然后站在某个树枝上喳喳叫个不停,像是炫耀什么。而人,只能呆呆地停留在某个地方,面对一些事情强装坚强。

泉水流淌,乱石间杂。四处乱窜的泉水变着法子吸引人的脚步。一会儿一只脚走过,一会儿又一只脚走来。穿越泾河谷的时候,仿佛胎记一样的绿苔斑斑驳驳地丛生在乱石间,以诉说的方式延伸着流水的生命。那些绿苔是水的生命,那些乱石是大地的音符,那些盛开在山坡上的花儿是天空美妙的旋律。仰望天上流云,季节的另一侧早早被各种花儿代替,而来时的方向也被一大片绿阴遮挡。我携着女人和孩子的手,刚从小南川走出来,又陷入泾河谷的神秘中。

匆匆行走中,千万种语言都成为阳光的记忆。从山头往下看,如绵般的庄稼紧紧缠绕着起伏山峦。几缕炊烟散淡升起,直戳戳捅向天空。而从山下往上看,漫无边际的山花正以烂漫、奔放的形式追赶白云。一忽儿化成行走的想象,一忽儿成为自然的倾泻。只有依山而筑的小村庄,纹丝不动地站在山脚下,守候着季节变幻的风景。

泾河谷盛满了绿、开满了花,将我的脚步紧紧粘贴。走进一片白桦林,躺在松软的腐殖上,心里纯净得如同天上白云。散落在桦林间的阳光一一穿过视线,将大片光阴更改。只有纯粹的呼吸,助长着五月的心灵。

山花长在树上,山上山花烂漫。那些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粉的花朵齐齐傲放着色彩的斑斓。远远望去,宛若深藏在西海固内心深处的一缕缕笑容,站在六盘山的一角迎接我的到来。之前的许多日子,我时常想起西海固,并单纯地反问:为什么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西海固人还那样乐观地面对一切呢?望着眼前的风景,我的心突然释然。枕着漫山遍野的山花入睡,谁肯轻易放弃心中的追逐呢?西海固人美美地沉浸在山花一般的向往中,谁也不愿把大片的花香舍弃。在山花烂漫的日子里,只要有一缕清香,就能把长在一座座青山之间的心灵全部陶醉。于是,在进山的那一刻,大自然的垂青将我的初衷全部推翻,并将西海固的色调全部改变。跟随成群结队的蜂蝶,我的形迹循着四处生长的香气狂欢。大片萦绕在心头的郁积早已隐藏在身后,成为过去的故事。身陷偌大的六盘山地,生命不过是天地间一粒微弱的花蕊。那只只嗡嗡作响的蜂蝶,那层峦叠嶂的山花以及时时窜出来的鸟鸣,不时吸引着我前行。

携着妻儿,一路上山,经过老龙潭、泾河谷、小南川、凉天峡、野荷沟……步子轻盈得如同乐谱中的音符,时时踩出心灵的欢乐。小儿东跑西窜,前仰后合,仿佛要把整片大地都变成自己的乐园。我跟在后面,浸着尚未消去的五月清气,不停端详山花出神的情形。那一株株襟山带水如同花纽扣一样系在山坡上的花儿,欢欣地绽放着,流露着簇簇清香。耐过一个季节的时候,又将花瓣完全地倾洒在一个个山坳里。大片的花瓣如同少女美丽的眼睛,一阵儿张开,一阵儿微闭。一缕风吹过,花儿张开眼睛妩媚地笑着。周围,野蜂与蝴蝶伴舞相戏。它们沾着花香、带着花泥,满身缀满快乐的曲子。有时,它们来回飞翔,为着大地放歌,然后,随着山花无影而去。

行走在大地的乐章里,山花是西海固最美丽的色调,也是一个季节最令人出神的风景。

山花绽放着,一只蝴蝶从脑后冒了出来。

也许它比人更眷恋生命的精彩。

在苏峪口半山腰,一只黑蚁挡住了去路。

我俯下身子与它商量,看谁给谁让路。可它不理,就是站在山路中间不动。我想,就这么狭窄的路,总有一个要让路吧。我心想,我先让吧。但我的好意失算了。黑蚁一步步向我走近,走一下,停一下。我往这侧躲,它也往这侧移,我往那侧走,它又往那侧挪,好像存心和我过不去。

这是一只很健硕的黑蚁,它的身体比平时下雨前出来搬家的普通蚂蚁要大得多。我蹲下身子与它对视,看看它到底想干什么。黑蚁颀长的触角悠闲地耷拉在石头上,俨然一副山主人的样子。我俩就这样对视着。静静地,没有一丝喧闹。一股云气挟着雨飘了来,把我的头发与肌肤浸润着,也把黑蚁浸润着。它悄悄看了我一眼,便傲慢地掉过自己的眼神准备爬我的脚。在它眼里,我的脚和山石一样,都是要爬行征服的地方。不管冰冷的山石,还是温热的肌肤,黑蚁从不计较。在一个小动物眼里,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它短暂生命里的征服领域。我不知这只黑蚁活了多长,走了多少路。从它肥硕的身躯,我猜测它可能活了好几年。好几年,黑蚁也许从这座山爬到另一座山,也许从谷底爬到山顶,也许从一个人的身上爬到另一个人的身上,但谁也没有给它带来生命的威胁,至少那些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没有砸上它,那些匆忙旅游的脚步没有踩上它。至少它还很悠闲地在山路上能够挡住一个人的去路。

黑蚁用灵敏的触角抵我的脚,仿佛试探我能不能跟它抗衡。我没动,任凭它爬了上来。它爬上来了,把我的脚丫子弄得发痒。我知道它没有多少坏心眼,顶多嗅嗅我身体上的汗味就下去了。果不其然,过了一阵黑蚁就下去了,然后像找退路一样找行走的方向。我的两条腿像两棵高大的树木成了黑蚁走路的障碍。看它的样子,像是迷路了。

我想,这只黑蚁可能失了群。失群是迟早的事。偌大一座山,一支队伍总不能老集结在一块地方,总有失群落后的时候。到一定程度,队伍都得解散,每一个成员都得重新思考自己的出路,都得寻找自己的方向和位置。更何况,它们自幼就练就了一身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松树丛、石头缝、沙石滩……只要有呼吸的地方,就有黑蚁的身影。这山很大,一山过后一山拦。休息了一阵的黑蚁慢慢地移动着步子准备绕过我。我猜想,它和我一样准备绕过这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我们都有相同的想法,都想绕到另一个地方看看那里的风景。对一个长着眼睛的生灵来说,变换不同的角度欣赏世界是一种本性,只不过欣赏的角度不同而已。黑蚁往前行的速度不是很快。它的行走很不连续,总是一跑一停,然后又选择另一个方向前行。它不紧不慢,走一截停一下,好像走了牙长的半截路就喘得不行。我盯着它走,它往哪个方向走,我就跟在后面走。黑蚁走一截换一个方向,但永远没有直线。我怀疑这只黑蚁有一只眼睛看不见前方的路,它只凭另一只眼来辨别方向。要不然,它会和我们一样,笔直地走路啊!

黑蚁东一截,西一截,只往前走,不往后退。一只蚂蚁天生就是往前走的。它没有后退的选择。这时我才明白这只黑蚁失群的原因。它一直往前走,一直没有回过头看自己身后的队伍。结果走了很长时间再回头时,自己失群了。它的失群是自己走得太快,远远地把队伍甩在了后面。再后来,它故意地放慢脚步想等等后面的蚁群,但等来的却是更多的失群者。它碰到那些失群的黑蚁,既熟悉又陌生,但见面还是要用触角打打招呼:

“你走哪儿?”

“你咋一个人走着呢?”

“大部队在哪里?”

同类推荐
  • 大师讲堂:梁启超讲清代学术

    大师讲堂:梁启超讲清代学术

    本书是有关清代学术的第一部专著。它系统评述了明末至梁启超以来200多年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概况,就有清一代的哲学、经学、史学、等自然科学进行了全面论列,把每一时代的学术作为思潮进行总的历史考察,探讨起因,分析点,剖析衰落之根源,并对各个时代、各学科的代表人物及著作详尽阐述。《儒家哲学》是1927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的讲义,其中全面论述了儒家哲学的内涵、沿革、代表人物和研究方法。
  • 叙述的走神

    叙述的走神

    东西的叙述就像一匹马在奔跑。但是他知道这匹奔跑的马常常会离开他的意思,一路撒欢而去。这种自我的出卖或者说变节,也许是缘于一次心跳、一个电话、一个响亮的喷嚏以及一阵冷风,但更多的是走神,也就是叙述在叙述时开了小差。七十篇散文随笔,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条分缕析,谈文学写朋友,或智慧,或幽默,是作者从文三十年的忠实记录和深刻思考。
  • 丁玲全集(7)

    丁玲全集(7)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荒凉中的永恒:张爱玲小说审美现代性研究

    荒凉中的永恒:张爱玲小说审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张爱玲的小说为剖析对象,对张爱玲的人生道路和诗性情怀进行全面的梳理。
  • 一场游戏一场梦(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场游戏一场梦(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跳动的涟漪,岁月如诗,爱在心灵深处,真爱无疆,温馨的亲情,爱的世界,生命中的那些感动。
热门推荐
  • 黎中梦

    黎中梦

    梦,似真似假;似虚似实梦中的世界,虚虚实实。她来了,因为一个吻,我和她签订了契约。我和她的故事,从一个吻开始
  • 宿命暗允

    宿命暗允

    苏玖诺(冥诺羽)虐文合集,不是rmb,做不到人人喜欢,不喜自离。
  • 融罪之虫

    融罪之虫

    欲望是一颗种子,生根发芽,不断膨胀。当他超过一定的限度,将会唤醒邪魔,人亦魔。混乱将至,最卑微的爬虫,死而复生,保持心中的善,斩断世间一切罪恶,熔炼万物。
  • 剑影一帝国之乱

    剑影一帝国之乱

    帝国2808年,王室衰微,诸侯割据,群雄并起。作为天选的剑师,少年沐阳毅然参军。帝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外国的强大威胁,官场的阴险狡诈......刚刚成年的他能战胜这些威胁吗?与此同时,在不为人知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势力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故事才刚刚开始,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所有的故事都从一个梦开始......
  • 重生之凤女归来

    重生之凤女归来

    她是一个废物,从小不能凝聚幻力,受尽屈辱而死,一朝穿越她,华夏将军之女变成了她,恢复美颜,废物变天才,在凤天大陆叱咤风云,当她遇上同样腹黑强大的他,“娘子,求抱抱”“滚开,妖孽"....."娘子,咱们生娃娃去“某女在他不断”骚扰“下最终沦陷...且看他们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共登帝位
  • 快穿之女配黑化之旅

    快穿之女配黑化之旅

    “欧,你不是爱她吗?”白棠笑眯眯的说道。“所以我成全了你啊!”“什么?什么?你说你爱的是我?”白棠睁大了咕溜溜的黑瞳。随即她捂嘴一笑:“呀,怎么办呢,其实我知道你爱我呢,可是很可惜我是个黑心肝的女配呢。”“作为女配,我怎么能不成全你和你的真爱女主呢。”总之这是从头黑到尾的女配,穿越各个时空做任务,并且收获别样的爱情故事。
  • 一个女生的高中生涯

    一个女生的高中生涯

    一个普通城市里,普通高中里的,普通高中生的普通生活
  • 决定孩子一生的三大商数

    决定孩子一生的三大商数

    智商、情商、财商一个不能少。主体的素质,就是主体的结构与功能。结构有序、平衡的层次高、功能强,就是素质高,否则就是素质低。所以,一个人要提高自身素质,就要全面发展。人类是个复杂的动物,既可以“人穷志短”,也可以“人穷志不穷”;既可以“富贵不能淫”,也可以“饱暖思淫欲”。智商、情商、财商三者只有有机统一、和谐统一,才能发挥出最佳功能。智商离不开情商。人人皆可为尧舜,关键是要有成尧舜的愿望。理想固然不等于现实,但没有理想则肯定没有现实。只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再加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必将有志者事竞成。情商教育的核心,是从小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理想。
  • Stories Of The Supernatural

    Stories Of The Supernatur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