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67900000008

第8章 讨论和比较是文字工作应掌握的主要方法(2)

鲁迅病后,有人建议他去苏联疗养,或者去日本,他经过比较,坚持自己的战斗岗位在中国,价值在中国,责任在中国,也没有答应。他爱惜生命,但不吝啬生命。既不无谓牺牲,也决不退缩妥协。他甚至说过,有些人拿愚蠢的冒险当勇敢,总怂恿人赤膊上阵,我总疑心他们属于敌人那一面;自然,其中也有老实人,但总是轻者遭殃,重者送命。为此,他沉痛地说,生物具有保护色,在残酷的斗争中怎么就不可以学习呢?他在比较中审视生命的价值,在比较中识人鉴事。所以,他的眼睛特别锐利,看问题特别深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总是高才卓识,高识远度,高瞻远瞩,实事求是而又高步云衢。

他通过比较深刻认识到,“王道”确实有各色各样的牌号,但都是骗术,实质都一样。他由此看到当时的中国,比但丁《神曲》中的《地狱》还要黑暗,切实感受到直面的现实超过伟大的但丁设想的残酷。他在这残酷的现实中求索、苦战、奋斗,有痛苦,有彷徨,却从没有放弃过。他说自己“怀疑过自己,怀疑过中国和中国人,怀疑过人类为之而奋斗的一切事物的价值,但通过比较,在怀疑自己的怀疑中学会以比较乐观的观点看待生活了”。进而,他在比较中看到,希望在苏区、在共产党,坚信“中国一定要走向共产主义,通过社会主义来拯救中国,此外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将来中国也一定会是这样的。”

乡下人误将硫化铜当金矿,告诉他不是,还疑心别人要骗去他的宝贝。鲁迅先生说,只要拿真的金矿一比,就不会再受骗了。在学术上也是一样,“随便翻翻”,采用经常拿各种矿来比的方法,也就不会上假学术的当了。

他在长期的比较中,看穿“世家子弟有三变,一变而为鱼”——卖图书、字画之类;“再变则为蛀木虫”——卖木器、房产之类;“三变则为大虫”——卖去家奴,像恶虎一样要伤人。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他在比较中对择业也有自己的看法。一次与日本的作家增田涉谈到,“希望自己的儿子做跟政治没有关系的工作,数学呀或者别的什么都可以;关系到政治的工作,总是像穿湿衬衫一样不愉快。”

他将自己的作品与外国名家的作品作比较。说《药》与俄罗斯作家安特莱夫的一篇《齿痛》相类,描写耶稣钉十字架那一天,附近一个患牙痛的商人,也和老栓和小栓一样,觉得自己的疾病,比起革命者的冤死来,重要得多。他拿当时的管理者,与阿Q比较。当美国记者斯诺问到:“难道你认为现在的阿Q依然和先前一样多吗?”他的回答是:“更坏。他们现在管理着国家。”

他谈到自己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说后者“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这都是因为“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颓唐得很了。”不过在比较中,他“又怀疑自己的失望”,明白自己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他提笔的力量。他说自己的《呐喊》是“遵命文学”,所尊奉的,是那时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自己愿意尊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

他的比较是痛苦的,甚至有在黑暗中找不到前途的失望。但他永远是一个求索者,永远是一个思考者,永远是一个呐喊者,即使是一个彷徨者,也是在求索中彷徨,在求索中比较,他永远是一个比较者。从《呐喊》到《彷徨》深深地印记着他的心路历程,凝聚着他“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求……”的“抉心自食”,“创痛酷烈”的比较。

当然,他也将自己的小说作品与旧小说作比较。承认看过不少旧小说,所受的影响很深,但并不有意模仿那种风格,他肯定自己还是喜欢新的技术,他的《故事新编》即是在这比较中实践的产物。故事是旧的,如此之编,却是前所未有的。

他对古代的作家知之很深,有很深的比较。说屈原的“离骚》是一篇自叙和托风的杰作,《天问》是中国神话和传说的渊薮。”“陶潜、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头等人物。”他谈到自己比较的感觉说:“我总觉得陶潜站的稍稍远一点,李白站的稍稍高一点。”“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他通过比较认为:“杜甫的《北征》就远在韩愈的《南山》之上。韩愈用力学他,差得远。”他还对人说过:“集美堂本的《柳河东集》,集子里有那篇《天对》,你可以同《天问》对着看,很有趣。”对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唐宋八大家,他通过深层阅读和比较,提出自己的看法:“所谓唐宋八大家里,只有柳宗元的文章最好。”

说到自己的杂文,鲁迅比较的范围就更大了:向古比,是“古已有之”,以为“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向今看,是:“况且现在是多么迫切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者抗争”;向更深处去看,“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向更大的范围比去,“当然不敢说是史诗,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百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这当中,他好像把自己说得很低,实则期许很高,心事很重,自信很深,估价的作用也很大。也即虽然“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们用处的东西。”我读这段书后,在心里说,你看,这比较有多深,有多广,有多重,有多热,有多冷……读这样的文字,我的心,总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感觉。我不敢像毛泽东那样说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但是,总是不由自主地与他贴在一起,为他悲,为他喜,为他痛,为他快,像他一样抉心自食。

鲁迅先生对绘画艺术也有很深的研究和广泛的比较。他抄写古碑,收集汉画拓片就不用说了。关于画的评论,有人集为两大卷,叫做《跟鲁迅评图品画》,分为中国卷和外国卷,涉及国画、油画、版画、木刻、连环画等。仅外国画家就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梵高、陀莱、米勒、高更、罗丹、丢勒、凯绥·珂勒惠支等一大串。这也不用一一说了。单是关于画册的印刷,他就有很好的比较之论。他说:“在中国,校对,制图,都不能令人满意。例如图画罢,将中国版和日本版,日本版和英德诸国版一比较,便立刻知道一国不如一国。”“从印画上,本来已经难于知道原画,只能仿佛的了,但在这样的印画上,又岂能得到‘仿佛’。书籍既少,印刷又拙,在这样的环境里,要领略艺术的美妙,我觉得是万难做到的。力能历览欧陆画廊的幸福者,不必说了,倘只能在中国而偏要留心外国艺术的人,我以为必须看看外国印刷的图画,那么,所领会者,必较拘泥于‘国货’的时候更多。——这些话,虽然还是我被骂了几年的‘少看中国书’的老调,但我敢说,自己对于这主张,是十分确信的。”

我们也应该确信鲁迅的话,确信鲁迅比较的方法。由于他的比较是全方位的,比较已融入他的生命之中,凝结为他的伟大人格,放射在他生命光辉里。所以我敬佩之余,一不留心就抄出这么多。我的几位朋友看后,说这一部分文字多了,意思是要考虑累赘的问题。或许是有点多吧,但却也是我费心血最多的地方。我相信,有心研究写作,研究文章,研究文字,研究思想和方法的朋友,是会耐心从中找到自己的需要的。或许也是我的偏爱所在吧。

写作离不开知人论世。鲁迅通过深刻的比较,对一些人的看法,尤其一针见血。每每三言两语即勾画出一个人的特征,甚至只言片语就揭示某人的个性,而且这样的揭示总是很发人深省的。比如他对瞿秋白只置以“真有才华”四个字。当然,他还对瞿秋白的一篇论文给以很高的评价,说“真是皇皇大论,在国内文艺界,能够写这样论文的,现在还没有第二人!”也是由于知心知人吧,一天,他收到三弟周建人转来的署名“林其祥”的信,一看便说:“瞿‘字上面是双目,目木同音,双木为林,至于’其祥,那是一个很普通的男人的名字。”真可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信正是瞿秋白化名写给鲁迅请求营救的信。说到毛泽东,他说毛的诗词有“山大王”气概,想不到他还是个学者。毛泽东说,他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鲁迅则说他“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只是受时局所限,“关山”阻隔,鲁迅只能通过文字,通过友人之口和国民党的报纸了解毛泽东,从有限的材料的比较中得出对毛泽东的印象。说到丁玲,说“丁玲女士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这是从丁玲的作品和生活两方面得出的结论。说“雪峰太老实,斗不过他们。”“夏衍表面上是一个上海绅士,笑嘻嘻,其实诡计多端,是站在背后的军师。”说“胡适之有考证癖,时有善言,但是对《西游记》却考证不出甚么。”说“陈独秀早离开了革命阵线。国民党逮捕他,并不是要杀害他,而是要利用他组织一个合法的党,跟共产党进行斗争。”说“周作人的批评应有尽有,只是不很深刻。”

他对胡适、陈独秀、刘半农的比较,尤为深刻。在《忆刘半农君》中,除了说“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尤其是通过对三人的比较,指出:“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他进而指出:“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

鲁迅知人如此之深,论世如此之彻,是不能不令我们特别敬佩的。他自己,他的人生,他的阅历,他的写作经验,不能说全在这比较之中,但是,只要耐心琢磨,细加体会,我想,一定是可以明白许多的。文字工作,说到底,不仅是世事的提炼,人生的复写,而且是自己生命的再造。而这提炼,这复写,这再造,也全在比较之中。

总之,“讨论”和“比较”是写材料应该掌握的主要方法。既为主要,我就多说几句,应该算不得犯禁吧。

同类推荐
  •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提出要加强“文化统战”后,我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现在提出的“文化统战”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局限于文化界的“文化统一战线”相比,内涵上要宽泛得多,今天的文化统战应该是大文化、大统战。应该定位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因而提出要抓紧编写一部《文化统战概论》,为全区文化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决定由我担任主编,组织一批科研骨干尽快完成这一《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编写任务。
  • 全脑超能分析力

    全脑超能分析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

    全书分为上篇、下篇和比较篇三篇,以时间顺序为纲:上篇按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阐述和分析1860—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历程、模式和促使这种形态产生的不同大学社会价值取向;下篇则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发展进程,阐述和分析1949年至当前中国现代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历程、模式和其对应的社会价值取向;最后本书以中国近现代大学演变进程为坐标,比较同时期基于不同国家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因素中不同大学社会价值取向引导下形成的中西方大学校园形态。
  • 武威通志·古浪卷

    武威通志·古浪卷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居住着汉、藏、土、满、回、蒙古等25个民族。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驰名的白牦牛产地。
热门推荐
  • 欲来风满楼

    欲来风满楼

    莫名其妙穿越到异世界的李山雨曾是个任人宰割的破小孩,在分别与折磨后她明白,弱肉强食的法则才是第一位,心中善都是可以抛弃的东西。她讨厌这个世界,讨厌自己活着,可她依旧眷恋那丝丝缕缕的温暖。遇见他,大概是她的此生的幸运了。李山雨:这个世界我不喜欢,但我喜欢你。我曾心疼过,悲伤过,看见你,我看到了希望。 这大咏国的风雨吹着,而她并不是浮萍,而是一颗参天大树。
  • 懵懂公主的纯美爱恋

    懵懂公主的纯美爱恋

    一个懵懂公主茉雨离,从小就生活在富裕家庭,开学第一天就遇到生命中注定的王子,懵懂的她还不知道。不久又遇强大情敌。落水,失忆,可怜的她又遇四大家族最强者冥氏,锐变,杀手,她又该如何逆转?
  • 神世避尘

    神世避尘

    与世无争的皇子摊上众人眼红的皇位,于是多了个饭后谈资的太子
  • 花卷和豆包

    花卷和豆包

    国师大人上辈子死的不明不白,魂魄只能跟着自己捡的小乞丐,眼睁睁地看着小屁孩在乱世也能风生水起,心里的小石子终于落了地,可惜一闭眼,又回到了需要养孩子的时间。“小屁孩,吃糖吗?”“那小孩,今天你把奶喝了,让你出去玩。”“生病就要吃药!不能撒娇!撒娇也得吃!”国师大人心很累,养孩子真要命。小屁孩比国师小三岁,天天“姐姐”“姐姐”的叫,叫的国师没了脾气。自以为诱拐白兔的国师vs白切黑超绿茶小乞丐
  • 无影召唤

    无影召唤

    悲剧少年姜无影,一生奋斗,却难逃宿命。自从得到无名戒指后咸鱼翻身,什么校花,护士,御姐,萝莉,千金美女,爆红明星接踵而来。刀剑、枪械、丹药、进化药剂、神器、圣宠、未来武器要啥有啥。你是黑社会老大?小弟成千?看我随便召唤个神宠就能让你落花流水!你是武术高手?飞檐走壁?看我随便来点进化药剂一只手打你俩!你是政府高官?手眼通天?看我未来科技搜寻贪污证据马上倒台!
  • 烈火青烟之黄大宝传奇

    烈火青烟之黄大宝传奇

    小妖黄大宝不情不愿地走上了修仙路,好男儿当上天入地,自由自在。尝人间百味,品七情六欲。待他日归来,与君把酒言欢,纵情高歌。
  • 春风伴暖

    春风伴暖

    自从14岁的夏悠悠,第一次看到了身穿白衣的大哥哥之后,她就下定决心,自己一定会成为像他那样温暖别人的人,成为别人生命中的那一抹暖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竹马先生请接招

    竹马先生请接招

    一对一甜宠,喜欢甜的进来,男主女主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男主小病娇,女主温柔俏皮,同样的家世显赫,同样的背景让他们一起相遇,展开了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爱情线,请让我们一起来看。
  • 穿书后反派总是撩我

    穿书后反派总是撩我

    【1V1腹黑软萌女主,宠文宠文!】林玖被室友推荐的小说中,穿书了。——原女配被男女主双双打脸,不仅被娱乐圈嘲笑花瓶,名媛圈嘲笑草包,父母哥哥们皆失望,落下个名声狼藉,孤苦而死的下场。穿书后的林玖?哥哥:小玖,这是你最喜欢的零食。林霸总:玖玖,你看你最近又瘦了。当然还有一个男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浓郁的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