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60800000033

第33章 永远用作品感谢神农架

李更:应松兄,又是几年不见面了,这几年几乎被湖北文学界说成是陈应松年,不断地听说你获得这个奖,获得那个奖,其实在我看来,这都有点追认的味道,早在十几年以前,我就认为你的小说不仅是湖北的,也是中国的,我应该是最早为你写评论的人之一吧,在《李更如是说》中就有专门论述你的章节,那本书可卖了不少钱的。我至今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你、叶文福、王家新、饶庆年、野夫,当然还有我,一大批写诗人到蒲圻、京山、纸坊等地去开诗歌笔会,那是中国文学黄金10年的时期,那个时候大家没有获得什么奖,更没有什么奖金,但是精神好像非常愉快,文学似乎不是个人的事情,甚至也不是小众的事情,而是广大老百姓的事情,如果那个时候你就获得这么多奖,是不是和现在的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陈应松:那个时代的文学是幸福的文学,这个时代的文学是痛苦的文学。那个时代是青春的,这个时代是中年的,甚至快到了暮年了。现在获什么奖也没有快感了,不是获奖本身,而是年龄。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获奖也要趁早。人到中年,获奖没有任何意义了。时间太快,只有嗟叹。那个时代也没想到获奖,写点诗,认识一些外地的朋友,就是目的。如果那时获奖……没有如果啊!只有一种结果。我不是那种很灵光的人,只有靠扎实的积累,才有可能收获,一步一步。

李更:你是1975年开始诗歌创作的,一写就是12年,我记得你当时的诗歌和王家新、方方的诗名是差不多的,如今,只有王家新还在写诗,并且以诗名于文坛,很少有人知道你和方方还写过不错的诗歌,湖北是屈原的故乡,诗歌和诗人一直是湖北文化的关键词,你不写诗很多人为你遗憾,当然,许多诗人都为生存问题而改变了发展方向,饿死诗人,在今天几乎还是一种口号,你是怎么开始写小说的?

陈应松:就是想多拿稿费,也是受到了些刺激。当时我在武汉大学插班,一个班里大家都在写小说。他们很瞧不起写诗的,他们认为写小说可以得到大名,有几个人跟我这么说过。但我认为小说不能算作文学,我认为最纯粹的文学是诗歌,小说所表现的生活太芜杂了,它不纯粹。我是酷爱诗歌的。但是他们刺激我,总觉得我不会写小说,好像说我只能写那么几首小诗。就这样我改行开始写小说了。

李更:一直想问个问题,你是农民吗?我指的是家里有土地的。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谈到“作家出于乡镇”,本意是赞扬中国真正有成就的作家多来自农村,这似乎也是中国文坛的特别现象,但是让不少作家误解了,连池莉也写长信骂我,因为我看你的小说多也是农村题材,所以在这里还是多一句嘴吧。我觉得农民背景有很多优势,尽管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逐步摆脱了对农业的依赖,农民大量地进入城市,却并没有被城市同化,反而是城市居民被农民同化了,我们看见的许多所谓小市民意识,其实就是小农意识的城市版本,所以我以为“三农”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是作家们极其好的表现对象。

陈应松:我家里没有土地,但是有菜园,还有一片小树林。后来我全家下放,自留地更大了,有好几分田,庄稼活我是懂的。我生在一个公社小镇,其实是与农民杂居,隔壁左右全是农民,所以我基本上是农民。但纯粹的农民也有问题,就是见识有问题。我在一篇《又见凤凰》小文中倒是写过,许多大作家都出生在小镇,可以举出一大串:沈从文、鲁迅、徐迟、郭沫若、李劼人、茅盾等。至于为什么,我也有过分析:“小镇是文化和风俗的汇聚地、杂交所,因她总是通衢大道,能接纳各路军民人等;小镇繁华热闹,又是有限度的繁华热闹,不像大城市,人们见怪不怪。小镇人保有了一种好奇心,能探索一些新奇的东西,而总能探究到;小镇人因能看到有限的新奇,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小镇人的想象力比大城市和深山中的人更活跃,且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却又不声色犬马——小镇人有一种纯朴和丽质,聪明而真诚,他们对人生和他人都有一种温情的宽容,这恰恰是写小说和弄艺术最应具有的情怀,所以小镇人生就是写小说的。小镇人的心态也适合写小说和弄艺术——他没有野心,却有耐心;他不狂妄,却有激情;他言辞不利索,却心有千秋结;他善于观察,揣摸,决没有故作的粗放。这样的心态如何不是艺术的敏感。”

关于三农问题,关于题材的说法,现在作家已意识到不妥,农村题材?乡村题材?写农民?我的小说就是写高寒山区人民的生存现状、写山区。我认为我是写山区的作家更贴切,这也是一种喜好。我认为那种山区的生活、景物与诗很贴近,与我内心对诗的喜好也有关系吧。

李更:说说“底层叙事”吧,评论家们普遍认为你是代表人物,作为“当事人”,肯定有不少话要说,谁是底层?谁在底层?这是两个概念吗?是农民?还是城市赤贫?

陈应松:有人要我写一篇文章,否认我是“底层叙事”作家。因为“底层叙事”现在被批评界妖魔化、简单化了,好像这些作家只沾了题材的光,沾了道德的光。我被弄进“底层叙事”,倒把我艺术追求的更丰富的东西遮蔽了。我现在对“底层叙事”这个词是又爱又怕。可总归我是脱不了干系,至于别人怎么谈论这个东西,我还是少插嘴为妙。要说几句的话,底层肯定是指现阶段被社会抛弃了的工人农民,他们曾经是这个社会的主人,现在不是了。他们曾经很神气,现在边缘化了。随着权贵资本的兴起,这些人将永难翻身。穷人依然是多数,有钱人是少数。这样,面对底层,是写作者很重要的课题。如今的文学界和批评家们,基本上不知道社会的真相,或者说他们丧失了对社会百姓的同情心,没有了良知,起码的社会正义判断能力也失掉了,他们的立场出现了巨大的问题,甚至成为了这个社会扼杀底层的同谋和帮凶,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这也表明,我们的社会出现了问题,你完全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如此憎恨和厌恶底层,甚至极力阻止你表现底层人所遭受到的苦难、沉默、无助。我真的感到悲哀,为写作这个行当。

李更:给你带来声誉的是你的“神农架”系列,有人说你是受到高行健的影响,去那里找你的“灵山”,也有人说你是受到《黑暗传》的吸引,能够产生这样文化的地方,肯定是作家们的天然宝库。我去过几次神农架,当然是走马看花,我实在没有感觉到那里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说的主要是风景,除了个面积大,几乎没有看见什么动物,连保护区的动物笼子里面也没有他们作为招牌宣传的金丝猴、熊猫,更别说什么野人。20多年以前,我就有许多朋友去那里找什么野人,他们是非常虔诚地,有的在那里居然呆了十几年,自己都差不多变成野人了,现在,他们几乎都认为,那是一个骗局,就像现在的“华南虎事件”,你认为呢?

陈应松:你要深入进去,你要把你书写的对象神化,不然,到哪儿也无法找到令你激动的东西。我去神农架挂职时《灵山》还没有出现,《黑暗传》还没有出版成书。我去神农架是因为那儿有朋友,我想写一本森林的随笔,哪知道后来写成了小说。神农架还是很美的,我与一群金丝猴在一起的照片你都见了。野人也是有的,见过的人何止千百,未必他们全在撒谎?这几年有几个人在神农架目睹了老虎,也就是华南虎。还有人在神农架看见了花熊,就是熊猫。因为那里箭竹遍地,有熊猫不足为奇。野生华南虎绝对有,照片假不假与华南虎有无没有关系。大自然充满了神秘性,不要轻易否定什么。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神农架收购皮张统计中,虎豹皮骨甚多,每年数百斤。我不相信都被打绝了。神农架的森林非常深,我走过几处,外人到了神农架,以为就那几个景点,开发了,什么都没有,可没开发的地方太多太大。你站在神农谷往四下里看,群山叠叠,几乎荒无人烟。我有走了一天没见着一个村落的经历。

李更:你的小说让我又想起来文化大革命时期,关于打豹英雄陈传香的事迹,那个女人可能把神农架最后一个野生金钱豹消灭了,可那个时期,所有的宣传机器都在歌颂她的先进事迹,而今天,她应该是中国生态环境的犯罪嫌疑人,可见,真理也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在中国,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真理。中国真理的灵活性造成中国的国民性,使得老百姓都像现在的股民,不做多头,不做空头,要做滑头。你的小说,一不小心成为具有全球化意义的作品,那就是环境保护的问题,还可以上升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说说心得体会吧。

陈应松:我写了《豹子最后的舞蹈》,说的是最后一只豹子被猎杀的故事。湖北最后一只老虎也是在神农架被猎杀的——这当然只是林业部门的记录,我还是认为神农架有老虎,或者说老虎又回来了。豹子在近几年出现却是不争的事实,林业部门也不否定,豹子咬死家畜的事时有发生。它们是从空中降临的?有人会这么问。还有人会说:没有一定数量的种群,物种就退化了,因为是近亲繁殖,根本不可能生存下去。但老鼠是典型的近亲繁殖,还聪明透顶哩。有支持我观点的给我发了一个专门研究猪近亲繁殖的资料,这些近亲繁殖的后代,一代一代繁殖下来,抗病力很强。有些很小的种群慢慢大了,近年在湖北落户的麋鹿不是这样吗?过去神农架引进了一些梅花鹿,后来也就是那么几只繁殖,现在种群也大了,不也是近亲繁殖的?我再次重申我的观点:大自然是神秘的。

陈传香我采访过她,也到了她打豹的现场,那个地方不在保护区,依然森林森森,恐怖吓人。陈传香的命运很可怜,她成为英雄后更传奇的故事我没有写,怕伤害了她。这个英雄后来在林业局也就是打扫厕所而已。环保意识是现在才出现的,七八十年代我们都写过歌颂伐木工的诗,认为伐树是天经地义的,动物野兽是应该打死的。那个时代没有环保意识,等现在人们觉醒了,可已经晚了。但神农架如今的环保绝对是出色的,自然植被恢复得很好,他们感到搞旅游赚的钱比伐树更肥,树就不会伐了,账还是会算的。树多了,人们的保护意识强了,动物也多了起来,每年都会有农民救护动物的事。我当然也被称为环保作家,我是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委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资深会员,这个没有问题。可我的那个小说是写动物被人类猎杀的悲愤心理,孤独感的极致,当然还有另一种寓意,比如持枪者和手无寸铁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我要表达的。

李更:再谈点文学专业的问题,你不断强调自己写作的出发点,有三个关键词,感动、疼痛、尖锐。怎么理解?

陈应松:不能感动自己,焉能感动他人?小说不疼痛能够让如今麻木不仁的读者有兴趣吗?不仅要疼痛,而且要痛得嗷嗷乱叫,疼得满地打滚,要锥人心窝;尖锐当然是指要写的内容,要表达的思想。艺术当然非常重要,我比较注重艺术的表达,时刻不忘自己是个作家,只是个作家。但想想有时候你还真要振臂一呼,愤世嫉俗,表明你对生活,对世界,对现实的态度,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能含糊,必须参与我们社会的正义的斗争。是斗争。知识分子是时代和社会的良知,作家更是。当今已不是文学的时代,文学已经被抛弃了,变态了,舒服死了,所以我要对文学下重手,下猛药。不过说到底,还是我自己的喜好,我从来就喜欢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这么过来的,喜欢重锤子砸石头一样的故事、语言,追求力度,下笔凌厉痛快,图个一泻千里,一舒块垒。

李更:你说过现实主义并不代表现实,并不代表现实本身?我们知道,现实其实比文学构想更加荒诞,与其在书本上复写第二自然,不如直接对社会现实进行描红,你现在认为自己仍然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吗?

陈应松:承认不是,否认也不是,两难啊。承认了,就把自己的追求弄窄了,把过去我许多非现实主义的、艺术性很好的小说给忽略了,排斥在外了,使人看不到我的丰富性;不承认吧,这又是一次机会,让主流文学接纳我。有时候我承认,有时候我又不承认。或者缄口不语。有时候我是坚定的承认的,我这么说过:现实主义是有感召力的,并使作家有一种巨大的归顺感。现实主义是一种苛求,是对作家写作才智和能力的一种考验。我所理解的现实主义,或者说我的现实主义就是“打破头了往前冲”的强势介入生活和艺术的一种姿态。生活本身是无比惨烈和残酷的,是痛苦的,是坚硬的,也是充满了理想的。那么,我所理解的现实主义应是残酷的、痛苦的、坚硬的、理想主义的。然而,它的出发点应是真实。在如今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现实主义没有任何冒险性,倒是在强烈地考验一个作家脆弱的良知。在文学对作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时,现实主义的美妙和她所承载的精神重量与指引的宽度,可能会让文学更加自重,并有可能使文学更加精粹,更加经典,它的强有力的触须将向社会的深处蔓延。也不排除有人借所谓现实主义向权力话语谄媚,不过这些人注定会被读者暗暗嘲笑并遭到历史无情唾弃。在光怪陆离的诱惑和浮躁面前,现实主义意味着一种坚守,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写作。我认为,在当今这个道德崩溃、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时代,只有现实主义才能满足历史进程的召唤,她像“深喉”一样,说出了社会的真相,让人民在角落里欢呼。现实主义将像细菌和病毒伴随生命一样——与文学生死与共,休戚相关。如果要我给这种现实主义取一个名的话,我称她为:真实的现实主义。——这就是我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和追求。但更多的时候,我认为我的小说什么都不是,没有主义,什么都没有,它只是小说,与众不同罢了。

李更:我注意到你在一些场合演讲,提出“文学的突围”这个概念,文学什么时候被围困的?你是个悲观主义者吗?获奖对你来说是希望还是迷惘?是解脱还是束缚?因为大家明白今天的许多文学奖因为许多人为的因素而失去权威性,甚至有反面的影响,你会在意吗?

陈应松:“文学的突围”我已用不同的讲法讲过两三次了,还是没讲清楚。但我的内心确实有一种突围的冲动,这是我成功的原动力,我知道我冲出去很难,这个时代出一个正儿八经的作家,不是炒作的作家很难,我抱定了冲出那些包围圈的野心,因为从神农架回来我有了资本,这就是生活,大量的生活,野得不得了的生活,文坛上、小说里闻所未闻的生活,加上我认为自己有了冲出去的力量,还有一股别人对你没在意的疏忽,你还有可能偷袭和突击成功,结果我真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是这样的想法,我发表了“突围”的观点。我是一个表面悲观,而内心乐观向上的人,一个内心比较强大的人,外表谦逊,常常被人羞辱,且能忍耐,但我骨子里是一个瞧不上谁的人,我只崇拜国外作家,国内的一个也瞧不上,这有点狂,我是第一次同你说这话,却是我的真心话。瞧不上,并不是说我最行,很牛,瞧不上与我自己不相干,我是以一个读者的眼光来看的。我对我自己很清醒,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会很狂妄的。我要努力,我对自己有新的标准。至于获奖,我获了,我就不会对奖用酸葡萄心理说话了,获奖的人很多,写出好东西的不多,被承认的不多。我获奖的是《松鸦为什么鸣叫》,后来我又写出了更有名的《马嘶岭血案》和《太平狗》——这两个明年都会拍电影,这证明我的成名与获奖没有太大的关系。把奖这个东西看淡些,你才会写出好作品。我做梦也没想到我的小说还能获鲁奖的,我认为我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的小说不是为获奖写的,是为我的内心写的,是内心召唤的结果。

李更:在武汉,到了吉庆街,人们会想到池莉,在湖北,到了神农架,已经有人想到了陈应松,至少,你让中国的旅行社又觉得那里是个好地方了,希望以后到神农架,能够有你这个导游在场,和你在神农架一起照相,我想应该是张极限明信片吧?

陈应松:神农架还是很感谢我的,他们的书记说过多次,在网上可查到。书记说我对神农架是有大贡献的,要为我开作品研讨会云云。各神农架网站上都会有我的消息,他们把我当成了神农架名人。但我不会太在意神农架怎么评价我,我甚至不想把自己的小说送给他们,怕他们误解,不想让他们知道我的小说。我认为我的小说与真正的神农架没什么关系,我小说中的神农架是虚拟的。但我与神农架的关系又很好,很多朋友,很铁。从领导到群众,还有农民。以后如有机会去神农架结伴同行,我很高兴当你的导游。我已经多次带朋友们去神农架了,有说好,有说不好的,甚至把神农架说得一无是处,但不管怎样,我爱神农架。还是那句老话:是神农架拯救了我,让我走出了迷茫,脱离了苦海,让我出了名。我将永远用作品感谢神农架,在我的心中,她永远是一座神山。

同类推荐
  • 拯救大地

    拯救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 晚安,俄罗斯

    晚安,俄罗斯

    《晚安,俄罗斯》是俄罗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自传。作者从幼年写起,写自己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在莫斯科文化圈子里的交际,写他与那些文艺名家的交往,更写他对艺术、对文学的热爱。俄罗斯叙事文学的伟大传统,赋予了他瑰丽奇特的想象力,行文诗意、深邃、极富魅力。
  • 西方文学史

    西方文学史

    本书中对如何进行西方文学提出了精深的见解。作者探讨了西方文学的性质、范围等问题,结合西方文学史上的实例进行了阐述。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冲动的青春——泪水飞扬

    冲动的青春——泪水飞扬

    《冲动的青春——泪水飞扬》描绘了主人公短暂而曲折的一生,是一部关于诗歌与死亡的个性传记,也是一曲年轻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挫败的时代挽歌。
热门推荐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绝代妖君

    绝代妖君

    位面战场,紫黎妖君、离天恨渡仙祖之劫,却意外的回到了那年,呵呵哈哈哈哈,所以的仇恨,所以的痛楚,本君将百倍、千倍的让你们尝到。
  • 植物无敌

    植物无敌

    乡村少年偶得植物大战系统,从此开启两界称雄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赘婿之都市修仙

    赘婿之都市修仙

    这一世,他携带一世丰富的修仙记忆重生归来!春来赵昊不开口,哪只虫子敢出声。这是一个扮猪吃虎,轻松愉快的故事。
  • 地狱归途

    地狱归途

    源大陆,一个被人已经遗忘的名字,这里曾经辉煌一时,但都已经成为过去,2000年过去,这里又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一个精灵族的落魄王子,也踏入了这场腥风血雨里,迎接他的是新生?还是毁灭?
  • 江湖之高手无敌

    江湖之高手无敌

    高手是什么?摘花飞叶即可伤人,这是高手。抽刀可断山河,这是高高手。一剑碎天穹,这是神一样的高手。但高手就无敌么?李寒羽在他的故事中这样回答:我剑碎天穹,刀断山河;我拳崩地府,脚踢灵霄;我棍扫极乐,枪挑神明。我仙岛斩仙人,深海战龙神。江湖之中,我是高手无敌!
  • 灵兽文明

    灵兽文明

    灵兽是这片大陆上武力、经济、人文等一切的基础。有人说,拥有了灵兽,你就拥有一切可能。墨迪,一个小家族的仆役,兼职着灵兽配方猎人,梦里总是成为这片大陆最强者……直到有一天,他得到了……本书从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出发,重点构筑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是套路也不是爽文,我只是想给大家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完整的,精彩的世界。催更请加群237029441
  • 虫王棋

    虫王棋

    地球历2020年,来自银核边缘的七级生物文明初晓族的逃亡舰队途径太阳系,在冥王星上采集了大量幽能资源并顺带从地球上拐走了不少用于填充基因库的本土生物后,再一次开启了星际逃亡之旅。廖是非便是那被初晓族拐走的地球本土生物之一,因为是二级文明的智慧生物,所以有幸成为了初晓族风暴女皇琉月的下仆,拥有能力种子为风之刃,随后被投放道来自宇宙上古时期太虚族的产物:方寸星上,参加虫王棋,为赢得自己的生命而生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