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17700000030

第30章 什么是九歇(1)

一、神话的九歌

传说中九歌本是天乐。赵简子梦中升天所听到的“广乐九奏万舞”,即《九歌》与配合着《九歌》的韶舞。(《离骚》“奏九歌而舞韶兮”。)《九歌》自被夏后启偷到人间来,一场欢宴,竟惹出五子之乱而终于使夏人亡国。这神话的历史背景大概如下。《九歌》韶舞是夏人的盛乐,或许只郊祭上帝时方能使用。启曾奏此乐以享上帝,即所谓钧台之享。正如一般原始社会的音乐,这乐舞的内容颇为猥亵。只因原始生活中,宗教与性爱颇不易分,所以虽猥亵而仍不妨为享神的乐。也许就在那次郊天的大宴享中,启与太康父子之间,为着有仍二女(即“五子之母”)起了冲突。事态扩大到一种程度,太康竟领着弟弟们造起反来,结果敌人——夷羿乘虚而入,把有夏灭了。(关于此事,另有考证。)启享天神,本是启请客。传说把启请客弄成启被请,于是乃有启上天作客的故事。这大概是因为所谓“启宾天”的“宾”字,(《天问》“启棘宾商”即宾天,《大荒西经》“开上三嫔于天”,嫔宾同。)本有“请客”与“作客”二义,而造成的结果。请客既变为作客,享天所用的乐便变为天上的乐,而奏乐享客也就变为作客偷乐了。传说的错乱大概只在这一点上。其余部分说启因《九歌》而亡国,却颇合事实。我们特别提出这几点,是要指明《九歌》最古的用途及其带猥亵性的内容,因为这对于下文解释《楚辞·九歌》是颇有帮助的。

二、经典的九歌

《左传》两处以九歌与八风,七音,六律,五声连举(昭二十年,二十五年),看去似乎九歌不专指某一首歌,而是歌的一种标准体裁。歌以九分,犹之风以八分,音以七分,……那都是标准的单位数量,多一则有余,少一则不足。歌的可能单位有字,句,章三项。以字为单位者又可分两种。(一)每句九字,这句法太长,古今都少见。(二)每章九字,实等于章三句,句三字。这句法又嫌太短。以上似乎都不可能。若以章为单位,则每篇九章,连《诗经》里都少有。早期诗歌似乎不能发展到那样长的篇幅,所以也不可能。我们以为最早的歌,如其是以九为标准的单位数,那单位必定是句——便是三章,章三句,全篇共九句。不但这样篇幅适中,可能性最大,并且就“歌”字的意义看,“九歌”也必须是每歌九句。“歌”的本音应与今语“啊”同,其意义最初也只是唱歌时每句中或句尾一声拖长的“啊……”(后世歌词多以兮或猗,为,我,平等字拟其音。)故《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然则“九歌”即九“啊”。九歌是九声“啊”,而“啊”又必在句中或句尾,则九歌必然是九句了。《大风歌》三句共三用“兮”字,《史记·乐书》称之为“三侯之章”,兮侯音近,三侯犹言三兮。《五噫诗》五句,每句末于“兮”下复缀以“噫”,全诗共用五“噫”字,因名之曰“五噫”。九歌是九句,犹之三侯是三句,五噫是五句,都是可由其篇名推出的。

全篇九句即等于三章章三句。《皋陶谟》载有这样一首歌。(下称《元首歌》)

元首起哉!股肱喜哉!百工期哉!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庶事隳哉!

唐立庵先生根据上文“箫韶九成”“帝用作歌”二句,说它便是《九歌》。这是很重要的发现。不过他又说即《左传》文七年郤缺引《夏书》“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之九歌,那却不然。因为上文已证明过,书传所谓九歌并不专指某一首歌,因之《夏书》“劝之以九歌”只等于说“劝之以歌”。并且《夏书》三句分指礼,刑,乐而言,三“之”字实谓在下的臣民,而《元首歌》则分明是为在上的人君和宰辅发的。实则《元首歌》是否即《夏书》所谓九歌,并不重要,反正它是一首典型的《九歌》体的歌(因为是九句),所以尽可称为《九歌》。

和《元首歌》格式相同的,在《国风》里有《麟之趾》《甘棠》《采葛》《著》《素冠》等五篇。这些以及古今任何同类格式的歌,实际上都可称为《九歌》。(就这意义说,九歌又相当于后世五律,七绝诸名词。)九歌既是表明一种标准体裁的公名,则神话中带猥亵性的启的九歌,和经典中教诲式的《元首歌》,以及《夏书》所称而郤缺所解为“九德之歌”的九歌,自然不妨都是九歌了。

神话的九歌,一方面是外形固守着僵化的古典格式,内容却在反动的方向发展成教诲式的“九德之歌”一类的九歌,一方面是外形几乎完全放弃了旧有的格局,内容则仍本着那原始的****冲动,经过文化的提炼作用,而升华为飘然欲仙的诗——那便是《楚辞》的《九歌》。

三、“东皇太一”“礼魂”

何以是迎送神曲

前人有疑《礼魂》为送神曲的,近人郑振铎、孙作云、丁山诸氏又先后一律主张《东皇太一》是迎神曲。他们都对,因为二章确乎是一迎一送的口气。除这内在的理由外,我们现在还可举出一般祭歌形式的沿革以为旁证。

迎神送神本是祭歌的传统形式,在《宋书·乐志》里已经讲得很详细了。再看唐代多数宗庙乐章,及一部分文人作品,如王维《祠渔山神女歌》等,则祭歌不但必须具有迎送神曲,而且有时只有迎送神曲。迎送的仪式在祭礼中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了。本篇既是一种祭歌,就必须含有迎送神的歌曲在内,既有迎送神曲,当然是首尾两章。这是常识的判断,但也不缺少历史的例证。以内容论,汉《郊祀歌》的首尾两章——《练时日》与《赤蛟》相当于《九歌》的《东皇太一》与《礼魂),(参看原歌便知。)谢庄又仿《练时日》与赤蛟作宋《明堂歌》的首尾二章,(《宋书·乐志》:“迎送神歌,依汉《郊祀》三言四句一转韵。”)而直题作《迎神歌》,《送神歌》。由《明堂歌)上推《九歌》,《东皇太一》《礼魂》是迎送神曲,是不成问题的。

或疑《九歌》中间九章也有带迎送意味,甚至明出迎送字样的,(《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河伯》“送美人兮南浦”。)怎见九章不也有迎送作用呢?答:九章中的迎送是歌中人物自相迎送,或对假想的对象迎送,与二章为致祭者对神的迎送迥乎不同,换言之,前者是粉墨登场式的表演迎送的故事,后者是实质的迎送的祭典。前人混为一谈,所以纠缠不清。

除去首尾两章迎送神曲,中间所余九章大概即《楚辞》所谓《九歌》。《九歌》本不因章数而得名,已详上文。但因文化的演进,文体的篇幅是不能没有扩充的。上古九句的《九歌》,到现在——战国,涨大到九章的《九歌》,乃是必然的趋势。

四、被迎送的神只有东皇太一

《东皇太一》既是迎神曲,而歌词只曰“穆将愉兮上皇”(上皇即东皇太一),那么辞中所迎的,除东皇太一外,似乎不能再有别的神了。《礼魂》是作为《东皇太一》的配偶篇的送神曲,这里所送的,理论也不应超出先前所迎的之外。其实东皇太一是上帝,祭东皇太一即郊祀上帝。只有上帝才够得上受主祭者楚王的专诚迎送。其他九神论地位都在王之下,所以典礼中只为他们设享,而无迎送之礼。这样看来,在理论原则上,被迎送的又非只限于东皇太一不可。对于九神,既无迎送之礼,难怪用以宣达礼意的迎送神的歌词中,绝未提及九神。

但请注意:我们只说迎送的歌词,和迎送的仪式所指的对象,不包括那东皇太一以外的九神。实际上九神仍不妨和东皇太一同出同进,而参与了被迎送的经验,甚至可以说,被“饶”给一点那样的荣耀。换言之,我们讲九神未被迎送,是名分上的未被迎送,不是事实的。谈到礼仪问题,当然再没有比名分观念更重要的了。超出名分以外的事实,在礼仪的精神下,直可认为不存在。因此,我们还是认为未被迎送,而祭礼是专为皇太一设的。

五、九神的任务及其地位

祭礼既非为九神而设,那么他们到场是干什么的?汉《郊祀歌》已有答案:“合好效欢虞太一,……《九歌》毕奏斐然殊。”《郊祀歌》所谓“九歌”可能即《楚辞》十一章中之九章之歌(详下),九神便是这九章之歌中的主角,原来他们到场是为着“郊欢”以“虞太一”的。这些神道们——实际是神所“凭依”的巫们——按照各自的身份,分班表演着程度不同的哀艳的,或悲壮的小故事,情形就和近世神庙中演戏差不多。不同的只是在当时,戏是由小神们做给大神瞧的,而参加祭礼的人们是沾了大神的光而得到看热闹的机会;现在则专门给小神当代理人的巫既变成了职业戏班,而因尸祭制度的废弃,大神只是一只“土木形骸”的偶像,并看不懂戏,于是群众便索性把他撇开,自己霸占了戏场而成为正式的观众了。

九神之出现于祭场上,一面固是对东皇太一“效欢”,一面也是以东皇太一的从属的资格来受享。效欢时是立于主人的地位替主人帮忙,受享时则立于客的地位作陪客。作陪凭着身份(二三等的神),帮忙仗着伎能(唱歌与表情)。九神中身份的尊卑既不等,伎能的高下也有差,所以他们的地位有的作陪的意味多于帮忙,有的帮忙的意味多于作陪。然而作陪也是一种帮忙,而帮忙也有吃喝(受享),所以二者又似可分而不可分。

六、二章与九章

因东皇太一与九神在祭礼中的地位不同,所以二章与九章在十一章中的地位也不同。在说明这两套歌词不同的地位时,可以有宗教的和艺术的两种相反的看法。就宗教观点说,二章是作为祭歌主体的迎送神曲,九章即真正的《九歌》,只是祭歌中的插曲。插曲的作用是凑热闹,点缀场面,所以可多可少,甚至可有可无。反之,就艺术观点说,九章是十一章中真正的精华,二章则是传统形式上一头一尾的具文。《楚辞》的编者统称十一章为“九歌”,是根据艺术观点,以中间九章为本位的办法。《楚辞》是文艺作品的专集,编者当然只好采取这种观点。如果他是《郊祀志》的作者,而仍采用了这样的标题,那便犯了反客为主和舍己从人的严重错误,因为根据纯宗教的立场,十一章应改称“楚《郊祀歌》”,或更祥明点,“楚郊祀乐皇太一《乐歌》”,而《九歌》这称号是只应限于中间的九章插曲。或许有人要说,启享天神的乐称《九歌》,《楚辞》概称祀东皇太一的全部乐章为《九歌》,只是沿用历史的旧名,并没有什么重视《九歌》艺术性的立场在背后。但他忘记诸书谈到启奏《九歌》时不满的态度。不是还说启因此亡国吗?须知说启奏《九歌》以享天神,是骂他胡闹,不应借了祭天的手段来达其“康娱而自纵”(《离骚》)的目的,所以又说“章闻于天,天用弗式。”(《墨子·非乐篇》引《武观》)他们言外之意,祭天自有规规矩矩的音乐,那太富娱乐性的《九歌》是不容搀进祭礼来以亵渎神明的。他们反对启,实即反对《九歌》,反对《九歌》的娱乐性,实即承认了它的艺术性。在认识《九歌》的艺术性这一点上,他们与《楚辞》的编者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在运用这认识的实践行为上,他们是凭那一点来攻击启,《楚辞》的编者是凭那一点来欣赏文艺而已。

同类推荐
  • 九十年代诗歌研究资料

    九十年代诗歌研究资料

    《九十年代诗歌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结合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九十年代诗歌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反映九十年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展现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等,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伊犁河畔

    伊犁河畔

    该书旨在展示一幅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西域乡土风情画面,使人们在消费文化盛行、精神生活日益平庸粗鄙的时代,获得一份生活的甜蜜的同时,也能关照边远,为越走越远的身躯招回魂魄,让快节奏的生活暂时慢下来,进而保留这个社会应有的精神品质。
  • 陌生的中国人

    陌生的中国人

    本书是一本人文纪实作品,记录了不同人群的乡愁。有异乡求学的学生,外出打工的青年,出门在外的生意人,漂泊在他乡的艺人。他们对梦想的执着,对故乡的怀念,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生活的态度,都让我们对生活和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是一本让我们读懂乡愁,热爱生活的作品。
  • 冯骥才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冯骥才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活跃在课本中的文坛奇人,守护着文化根脉,收录《母亲百岁记》《老母为我“扎红带”》等新作。《冯骥才散文》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精选珍藏本,优中选优,遴选40余篇散文,既有《花脸》《珍珠鸟》《挑山工》《快手刘》《黄山绝壁松》《捅马蜂窝》等经典代表作,也收入了《母亲百岁记》《老母为我“扎红带”》等新作。书中散文有对人生岁月的回忆与感悟,有对大自然生命奇观的描写与礼赞,有对亲朋的怀念与人间温暖的珍惜,有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有对域外旅行的感想。
  • 大风歌:风之激

    大风歌:风之激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热门推荐
  • 带着骷髅闯三界

    带着骷髅闯三界

    来来来,看我带着骷髅上斗天帝,下揍冥君,纵横大陆,演绎异界大陆的爱恨情仇!
  • 异界熊皇

    异界熊皇

    南宫腾飞穿越了,而且是穿越到一头熊的身上,还好他有外挂,否则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毕竟这个世界对与他来说还是很危险的。
  • 我站在云端看我的前世今生

    我站在云端看我的前世今生

    愿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高冷美女学霸遇到阳光纨绔校草同桌,两人互生情愫,本应有的幸福生活,却因世事变幻,一场意外,才发现原来我们前世就缘分已定~
  • 青龙曜日

    青龙曜日

    大夏国皇子李天一因宫变逃到拜月商业联盟,变成一个普通人的他不甘寂寞,用他一身本领开创新的天地,带领跟随他的兄弟们征服这片天,这一方星空。
  • 请大声说爱我之此生至爱

    请大声说爱我之此生至爱

    那年,静怡13岁,尚是个不懂世事的孩子,叶飞是位难相处的冷漠少年。两个本无交集,却因一场车祸相识。风云忽变,让人措手不及。两人都遇变故,平静生活被颠覆,静怡与父母分离,叶飞入了黑道。五年后,他们在巴黎重逢。一切的爱恨情仇在那一刻重新改写。只是叶飞对她已不如当年那么温和,而静怡也不再是不懂情事的小女生,他们若即若离,不断误会,争吵,和解,疏远,又在多哥的政变中历经生死劫难。但叶飞将自己摆在不可亲近的长辈位置,让静怡爱得辛苦。两人相距咫尺,却是永远也到达不了的天涯。静怡因事故变成盲人后,刻意疏远的叶飞回到她身边,但这却不是故事的最后结局。一场爱情历经十七年,最后,到底可不可以大声言爱?
  • 年少青芒

    年少青芒

    年少初见,青涩的心动,纯粹得像一场被玻璃包起来的梦。那一年夏天,十三岁的白恬遇见十七岁的林绍,心动的陷阱被早早设下,等待女孩懵懂的跌入。
  • 倾城弃妃

    倾城弃妃

    “说,这是怎么回事!”男子眸光赤红,满身酒气,猛地将一摞照片狠狠摔在床上,一双僵硬的手遽然将她从床上拉起,钳住下颌,恨不能捏碎她的骨头。冷锐的黑眸,几分残忍,几分犀利,俊美无波的脸,扭曲得比地狱里的撒旦还要冷酷。她没再祈求,只是淡然转身——若不相惜,何必相守!整整三年都不能博取一份简单的信任,那么,还有什么是可以值得的期许?来世,但愿你我再不相逢,如此便可不相念……
  •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若知终有一天我们将会永久永久地相失相忘,我定会耗尽余生去寻找你的身影,哪怕红颜白发,哪怕枯骨空埋,哪怕功名虚妄。只有你才是我的唯一,只有你,只是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虚拟现实A

    虚拟现实A

    你想了解VR么?你想知道虚拟现实究竟是什么么?现实与虚拟交错着,这是一个崭新的VR时代~(故事完全虚构,切勿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