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81000000004

第4章

第二明经体性门。先体后性者。泛明体性有通有别。通者体即性。别者性体各殊。如慈恩总章中。约通义说如言。此人体性善恶等体无别也。今此录中约别义说。体即五重名句等不同。性即圆成三门辨别五种之性也。即体粗性细义各细也。能诠性用体者。声是能诠性。名句文三是能诠用。假实合明者。名等三是假。声是实。以名句等依声上屈曲假立。离声无体。其犹忿等依嗔假立。即嗔为体。此二亦如是。即声为体。此依大乘宗说也。若准小乘萨婆多宗。即名句文三离声实有也。亦不即声者。以假实别论名句文三。知声有别。所以名等是行蕴法处法界所收。声是色蕴声处声界所摄。各不同也。由此法词乃至词缘于声等者。四无碍解今依识论略列名义。一义无碍解。论云。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二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此即缘名句文身为境。三词无碍解。即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一音声现一切音声故。此即缘声而为境也(已上两释配录可知)四辨无碍解。善达机宜。次为说故(述曰)既声与名等别为法词。二境明知名等非无体也。二隐假谈实体者。即摄假归实。离声之外无别名等也。故对法有成所引声者。对****声有十一种。一因执受大种声。藉能觉受执四大种之所发故。二因不执受大种声。即外风铃等声。三因俱声。即内外合发如击鼓吹贝等。四可意声。五不可意声。六顺相违声。此三但约顺违俱非说故。即好恶非好非恶三种也。七世所共成声。世谓世间。世间成立言教之声也。八成所引声谓诸圣者。成就无漏所引成就无漏所引之声。此声成立圣教道理。即三藏教是(此即录中所引也。意云。但说成所引声为教体。不说成所引名等为体。故知位用声为教体也)九遍计所起声。即诸外道等。妄情计度成。即矫言所起之声也。十圣言所摄声。即见言见不见言不见等八种净语。十一非圣言所摄声。即见言不见不见言见等八非净语是也。应如色等非实能诠者等取香味触也。以闻是离声实有体故。此意破萨婆多名句文三离声实有。若是实有应非能诠。比量云汝实名等应非能诠。是宗中法。因云离声实有故。同喻云犹如色等。并例准知。三能所诠显体者。能诠是文所显是义。故录云。由能诠文义得显等。此示举一色象理实能诠所诠能显所显。如次是文义两种合为教体也。前二后二。此之四法约能诠以明教体。今此一门兼说所诠义等为体故 彼论云。谓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由文显义。方能解生生解究竟必由文义故。说二法合为经体。又云。然文差别略有六种。一名身。一句身。三文身。四语。五行相。六机请。此与唯识说文不同可知。义差别者。乃至无穷略说十种。一地义。二相义。三作意义。四依处义。五过违义。六胜利义。七所对治义。八能对治义。九略义。十广义。一一指文恐繁且止。四摄法从心体者。即摄境归心也。法者即且声名句文等能诠之法。若假若实。皆不离心。三界唯心者。彼云。三界虚妄唯心所现。又云。诸佛常身知一切从心转。若人如是解。是人真见佛等。又契经说等者。即密严经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楞伽亦云。一切诸法皆是自心现量所作等。论说心心乃至皆不离心等者。瑜伽成唯识等。皆作此说。以色心等五位法。即是大乘百法皆唯识摄也。如其次第。是识自体门。识相应门。识所变门。识差别门。识实性门故。摄五位皆唯一心故。此教体不离心也。二十唯识者。是天亲所造。有二十行颂名二十行颂。名二十唯识论也。二识成决定者。准彼论文有其两义。一自他为二。二善恶为二。今取自他二也。相续者。即是身之异名也。五摄事归如者。即摄相归性也。慈恩释云。诸教广说虽复不同。以类而言不出四种。一约缘论实性。以妄辩真。于际法中有其情。如人言冰有等。二囗囗论实性。直谈真如性非染净。三以实从缘性。即此真性由随染净二缘。即能成彼生死涅槃。其犹冰体水自性不殊。由遇炎凉冰水成异故。涅槃经云。佛性一味。以烦恼故出种种味。四以缘从实性。即染净法体即真如。今此录中依第四义。即摄末归本。唯以真如为体。犹百川之趣海同一味碱。万法归于一如。并皆真性。无有文字者。文字即真如故。圆成等者三性义。略以二门辨释。一列数释名。二出体性。就初门中先列次释。言列数者。一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次释名者。周通计度故名边计。性者体也。此边计以所执实我实法即空性故。持业释也。依他因缘之生起性名依他起性。依主释也。圆谓圆满。成即成就。实者诸法实性故名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圆成即真如性。持业释也。二出体。遍计所执性。据护法师义。即有漏六七二识所执蕴等起自心相计为实我实法。如兔角等。其体即空为体性也。问。体既空无。如何立性。答。情有理无。随彼妄情教所诠故立为性也。问。有漏第六通缘诸法可名遍计。有漏第七唯缘第八。如何名遍。答。是此类故且名遍计。理实言之。计而非遍。由此应作四句分别。有遍非计。谓无漏识有漏善识等。能遍广缘而非计执也。有计非遍。谓有漏第七有亦遍亦计。谓有漏第六我法二执。有非遍非计。谓有漏五识及赖耶识也。依他起性者。即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见相分有漏无漏诸有为而为体也。圆成实性者。谓依他起。且彼妄执实我实法。二空所显真如为体故。唯识云。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也。摄事归如。即圆成等者。此下约上五重教体以辨性也。第五门是真如故。是圆成性摄也。亦依他性者。亦圆成故。意云。摄法从心门中。有其圆成。兼亦有依他。以是因缘法故。据性相二种为二性所收也。下皆准知。据本质教者。如来所说声名句文名之为本。闻者识变名之为影。谓由闻者善根增上缘力引佛利他无漏种子。于佛识且文义相生等名本质教。此唯无漏闻者。识变通有漏无漏。是影像教也。随小乘宗者。以萨婆多宗说佛身。十八界中唯意界意识界法界。此三通无漏。余并唯有漏。然大乘宗中对法论说十五界有漏者。是且随小乘宗义。佛地论成唯识等。皆说十八。唯无漏故。声名句文皆无漏也。菩萨第八有漏性收者。即第八识也。一切菩萨要至金刚喻定。为菩提时方转第八异熟识。成大圆镜智故。十地已还一切菩萨。生第八识。皆是有漏故。所变相分五尘等亦是有漏。若于无漏心说神通第六七者即六七二识也。准成唯识论等说。菩萨八地见道已去。即许转六七二识成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故。通无漏。此显像教之唯无漏等者。即六二识所变相分声名句等。名影像教也。以六七二识见分是无漏故。所变相分必无漏也。以唯识道理诸识起时。必自实相而缘 即能变为见分。所变为相分。其见分是无漏所变。相分亦是无漏。有漏亦然故。录云。由见相分性类同故。即漏无漏性也。问。何故不言前五识耶。答。转前五识诸论有二师释。一云。菩萨修道位中。后得智引眼等诸识得成无漏故。成事智亦得初起。一师云。要成佛位方得现起。以十地中眼等五识依异熟根。彼根即是异熟识变非无漏故。依有漏根发无漏识。不应理故。故摄大乘论云。平寺性智妙观察智。于初现观最初现行修道位中。缚后清净大圆镜智成所作智。佛果始证一得已后无有增减。诸论皆取后师为定。皆至佛果方缚五识故。说菩萨无漏唯通六七也。二我虽有游观无漏入灭尽定等者。以二乘人入灭尽定时。要依游观无漏为加行入言游观者。意简根本无分别智显是后得智所摄。即取游履观察之义也。故唯识论云。此定初起必依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次第定中最居后故。下文又云。随应后得所引发故等。今此意显二乘人后得所摄无唯有。此入灭定时加行左有余位即无故。云少不足言也。以力劣故。法智类智等。但能断或证理不能缘事。以说谓教时是缘事知后得所摄故。二乘无。若准小乘。灭定是有漏所摄。不同大乘也。是性境故者。慈恩极要总摄诸境有其三类。一者性境。诸真法体名为性境。色是真色。心实是心。真实法不定随心三性不定。如实五尘唯无记性。不随能缘五识。通三性故等。此即见相二分各别种生也。二者独影之境。唯从见分。性系种子皆定自故。如第六识缘乱色空花石女儿等。皆定随心无别体用。假境摄故名为独影。三者带质之境。谓此影像有实本质。如因中第七所变相分。得从本质是无记等。亦从见分是有覆所摄。亦得说言从本质种生。亦得说言从见分种生。义不定故等。如彼颂曰。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性谓三性。种谓种子等。即界系等。随应者是不定义也)以许见相杂引生故者。识论第十云。善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缘杂引生故(述曰)此约有漏位说见分识等。虽是其善所变相分声等是无记也。论说色声非善恶性等者。显扬论第十八说也。即大乘五尘皆唯无记。经部亦体。萨婆多宗色声通善恶。余三唯无记。由大乘等。以思为业体故。色声无记。萨婆多以色声为业体故。通善恶宗不同也。名等如何者等句文也。此已下唯问名句文三也。汝小乘师声界有漏等者。汝萨婆多宗执佛声是有漏。虽通善恶名句文三。离声实有。唯是无记。我大乘宗佛声无漏。名等三种依声假立。摄假归实名等即声故。唯是善也

同类推荐
  • 证治准绳·类方

    证治准绳·类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本草经解

    本草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普门显禅师语录

    普门显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知医必辨

    知医必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ntony and Cleopatra

    Antony and Cleopat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错乱世界线

    错乱世界线

    梦境,亦或现实?错乱的世界线,选择迷惘还是让心底的梦发芽......
  • 破镜难圆:前妻难驯服

    破镜难圆:前妻难驯服

    她本是富家女,一夜之间家破人走,成了最孤独的人。遭人陷害邂逅一场婚礼,却不想婚姻说碎就碎。再见时步步为营,谁将谁推向高处,摔向低谷。看她浴血凤凰如何涅盘而生?
  • 大宋枭王

    大宋枭王

    历史系大学生赵棣意外穿越到了北宋靖康元年,成为了宋微宗的第十四子徐王赵棣。看他在动荡中如何指点江山,驱除虏寇,一雪中华前耻,扬我族威,雄霸天下!
  • 夏花已尽

    夏花已尽

    第一次发现,我喜欢他,你却绯闻流传;第二次决定,我要表白,你却一无所知;最后一次决心,我要让天下皆知,你却佳人相伴。夏涵,我莫浅依只愿今生不再爱你。
  • 怎么能够不爱你

    怎么能够不爱你

    爱的太深,会成执念。苏筱对秦湛的执念深入骨髓,但却卑微的可笑。如果重新再活一次,她愿意放下执念。贵族名校德威公学这一届最出名的两个新生。第一名,女的,最穷最古怪。第二名,男的,最帅最多金。看似毫无交集,又跨越了前世今生的两个人能还能否再擦出火花?爱情,是否还能让他们真心相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本王比你先穿越

    本王比你先穿越

    “好好,听说有人让你跟狗拜堂。”“那我就让他跟狗洞房!”“好好,给你安排一个不直不举还恋兽的男主,你有什么看法?”“呃?!我要杀了你!”“哦,那——那我换一个吧。”“别——别换,这口味,我喜欢!”穿越人陈好好一直想要玩转古代,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可是愿望很美满,现实却很骨感。
  • 重生之我成了妖族大能

    重生之我成了妖族大能

    一场车祸,我来到了玄天大陆,怎么办,这里全是神,修仙者,妖怪,我要怎么办!
  • 唤仙帝元

    唤仙帝元

    恶兽横世,六古陨落,帝源破碎,血临于世,再临毁灭,只为生存,追寻传说,再创无上,这一次,为生,为你,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