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7900000024

第24章 以色列文坛之音:奥兹访谈之一

采访时间:1997年4月1日。地点: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校园。

问:中国译林出版社计划出版你的五部长篇小说《何去何从》、《我的米海尔》、《沙海无澜》、《了解女人》、《费玛》,据我所知,这是我国翻译以色列作家作品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此次,我想请你谈谈你个人、你的作品、你的创作经历与体验。

奥兹:中国和以色列地处亚洲大陆两极,我们的犹太民族和你们中华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应该而且能够进行交流。我很高兴我的作品能在中国出版,也非常愿意接受访谈,回答你的具体的问题。

问:你生于耶路撒冷,可你父母却来自乌克兰……

奥兹:对。我的父母30年代从乌克兰和波兰来到巴勒斯坦,在他们的心目中,巴勒斯坦是犹太人的独立土地。他们怀揣着复国主义梦想,讲希伯来语。我生于1939年,当时的耶路撒冷是英国托管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做一个英雄,建立一个独立的犹太人国家。我从小就目睹了那个悲剧性的历史时期,目睹了无家可归的犹太人争取独立的艰辛斗争。我还清楚地记得,当联合国宣布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这一决定后,犹太人说,好,我们接受这个决定,而阿拉伯人却说,不,我们不同意。双方于是大动干戈,当时我们正住在耶路撒冷,爆炸、宵禁、停电、缺水、缺粮。

问:就像你在《我的米海尔》中所描述的那样。

奥兹:是的,我在其他书中也写到了这种情形。也就是在那时,我清醒地意识到,任何争斗对于争斗双方都是一个悲剧。也许这正是我很小就想写作的一个原因。

问:你什么时候便开始进行创作?

奥兹:几乎在我父母刚教会我写“阿莱夫”、“贝特”时,我便开始把想法形诸笔端,上小学时便在校刊上发表诗歌,当然那不等于一个真正作家的创作。

问:你怎样看待你们的希伯来语?它在犹太人数千年的流亡中几近消失,而今又人为地得到了复兴。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阅读希伯来文学与文化以色列文坛之音:奥兹访谈之一奥兹:现代希伯来语正处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因为它既古老又年轻。正如你所知,古代希伯来语正像古希腊文一样已经死亡,几个世纪后又开始复兴。用这样的语言进行创作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为作家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形成与推广,使之更加灵活,更加富有神采。不幸的是,我正是希伯来语复兴时期一代作家中的一员。

问:你曾告诉我,你的父亲是一位学者,能够讲十几门语言,向往做一名比较文学教授。所以我想你最初提笔写作、表达自我时,你一定读过许多东西,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最大?

奥兹: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我在年轻时,读了许多书,从每个人那儿都学到了许多东西。但是在希伯来语作家中,阿格农、别尔季切夫斯基、布伦纳对我的影响最大。

问:还有俄国文学以及欧洲文学的影响……

奥兹:对。尤其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如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我看不懂俄文,读的均是译作。但作品本身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我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描写恐惧、负疚、罪与罚等诸多复杂的情感。

问:你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以及第一个长篇《何去何从》均以基布兹为背景。据我所知,基布兹的生活在以色列建国之初虽然比较艰苦,但却极其丰富。你在那样一个集体主义色彩极其浓郁的地方,为什么却开始了创作这一孤独的活动?

奥兹:那时,我们白天在棉田劳动,夜晚能听到田野里传来的胡狼叫声,偶尔也听到枪声。我似乎听到了基布兹人的呻吟,这些人大多是来自不同国家的难民,许多人亲眼见过魔鬼,他们思旧,偏执,富于幻想,企盼救世主的来临。我情不自禁地想:我们为什么到此?我们一直希望在此寻找什么?又真正找到了什么?为什么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都憎恨我们,希望我们死去。在基布兹这个一切公有的地方,除了经历与回忆,人什么也留不下。我写作是想归纳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基布兹是由理想主义者们建立起来的集体农庄,但理想主义者们必须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处理好原始情感与伟大动机之间的矛盾。《何去何从》就是这样一部以描写基布兹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我试图探讨人性在集体农庄中受到怎样的压抑。倘若在人的天性与理想追求及社会观念之间真的存有矛盾,我则设法寻找是否有能够使其谐调一致的方式。我对基布兹持批判态度。人不是神,人有其弱点,基布兹的生活应该灵活一些。

问:《我的米海尔》是你发表的第三部作品,第二部长篇小说,我觉得书中有你个人的影子,表现出你自己的性格。格肖姆·谢克德教授说这部小说带有自传色彩,你认为是这样吗?

奥兹:我不否认我的许多作品中留有我实际生活的痕迹,但我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不是纯生活的自然反映,而是一个创造,是在讲故事。毋庸置疑,我的童年及青年时代经历过的许多东西被写进了《我的米海尔》中,但它不是我耶路撒冷生活的纯然反映。我创作《我的米海尔》是想去理解婚姻生活中的某些真谛,理解家庭生活中的某些真谛。我一直认为,家庭生活最玄妙莫测,富有神秘色彩。不同宗教习俗、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体制下的家庭生活具有许多相类似的成分,我非常想了解家庭生活的这种神秘性。当然,《我的米海尔》描写的是黎明后的时代,因为40年代,人们只是渴望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到了50年代,人们则应当开始独立的生活。就像人们经历了一个漫漫长夜后迎来黎明,黎明后则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与奔波,我只是想集中探讨现代人怎样生活这一主题。两个普普通通年轻人的婚姻究竟错在了何处?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在于过于沉重的生活负担。

问:我觉得汉娜是一位情感丰富、个性极强的女性,不知以色列人如何看待这一形象?

奥兹:也许有许多人喜欢她,也许喜欢她的人寥寥无几。但是人们对这个人物的反响却很大。也许人们意识到梦想与实现梦想之间的差距。梦想本身也许更加完美。可以说汉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想嫁给学者就嫁给了学者,她想组建家庭就组建了家庭。但她也丢失了梦想中的某些东西,她自己并不真正知道丢失了何物。她丢失的是某种火花,某种内在的火花,某种灵魂的火花。也许这是人性的普遍弱点。但以色列人对此却极端愤慨,他们问:理想主义哪里去了?政治哪里去了?乐观主义哪里去了?国家信仰哪里去了?但我创作《我的米海尔》的初衷却不止于此,而是要探讨日常生活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问:我想这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曾把汉娜的故事讲给一位离过婚的朋友听,她对我说,真不知道这位作家为何如此了解我?

奥兹:许多女读者跟我讲过类似的话。

问:有人说,你笔下的男主人公是文化,而你笔下的女主人公是人物。前者比较易于理解,因为犹太文化源远流长。但后者却让人不得不发问:你写作《我的米海尔》时只有二十几岁,为什么却有如此丰富的体验?对女性如此了解?

奥兹: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问自己。也许现在年近花甲的我再也没有勇气去描写像你这样的年轻女性,我可能并不了解你们。但当时,当我只有二十五六岁,开始创作《我的米海尔》一书时,我认为我非常了解女性,了解她们的喜怒哀乐。我所要表达的亦是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这种情感能够超越时空,具有普遍色彩。

问:你的另一本带有自传色彩的书是《费玛》,书中相当多的篇幅在描写父子关系。有人说费玛是你的负面,你对此有何想法?

奥兹:就像刚才所说,我把自己融进了我所创作的每本书中。但我的世界远远要大于费玛的世界。费玛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在现实生活中却无能为力。其实,本书是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一个同样的问题,即崇高的理想与残缺现实生活的矛盾。

问:本书的希伯来文书名是《第三种状态》,按书中所述,“第三种状态”是指梦醒之间的状态,你能详细解释一下吗?另外,把书名从“第三种状态”易为“费玛”是你的意思还是尼古拉斯·德朗士的意思?为什么?

奥兹:改书名是尼古拉斯·德朗士的意思,因为这是一部人物小说。“第三种状态”实际上具有哲学意义,指梦醒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折衷状态,这也正是喀巴拉哲学所追求的神秘境界。

问:我曾在其他访谈录中读到,你很偏爱《了解女人》这部作品,能够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

奥兹:说实话,若是让我说我的哪部作品最好,就像是让我说出我哪个孩子最好一样困难。《我的米海尔》是部相当不错的作品,影响最大。《了解女人》也让我感到十分亲近。因为这部书写一个男人对自己内在世界进行深入探索的故事,写他对与之相依为命的几个女性了解认知的过程。这对一度是摩萨德特工的人来说绝非易事,但约珥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试图去了解母亲、岳母、女儿及故去的妻子。这是他自我意识萌醒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在这个世界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也是男人。我把间谍从间谍背景中拉出来。通往自我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死亡和孤独,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征。

问:此次一并译成中文的另一部作品是《沙海无澜》,这也是一部以基布兹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早于它12年的《何去何从》相比,有何区别?

奥兹:我这部作品不仅仅是要写基布兹生活,而且是要描写新老一代人之间的代沟,爱与恨的矛盾。爱深而生恨。我想《沙海无澜》一书的秘密主题当是对人性的再一次探讨。

问:此次译成中文的五部作品的中心事件基本上发生在基布兹和耶路撒冷,这也是你全部创作中的两大背景……

奥兹:我写背景置于耶路撒冷、基布兹、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希特勒统治的欧洲的长篇小说。写犹太难民,复国主义先驱以及新型的以色列。我也写文章呼唤和解。

问: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说你在创作《我的米海尔》之前,脑海里便有了人物原型。这是否你创作构思上的一个特点?

奥兹:不仅是创作《我的米海尔》,我创作每部小说之前,脑子里便先出现了人物。他(或她)在我脑海里久久不去,令我非要讲出其故事、写出与其相关的人和事不可。例如在创作《我的米海尔》之前,我试图驱逐脑海中汉娜的影子,我对她说,离开我,去找一位女作家吧,也许她更了解你、更适合你,但无济于事。至于采取何种框架,要视人物关系的发展而定。就像音乐演奏,先有了旋律,再看哪种乐器更适合表达。

问:除阿格农、布伦纳等现代希伯来文学作家外,你的创作是否受到古代希伯来文学传统的影响?比如说《圣经》中的“圣著类”作品……

奥兹:《圣经》中的许多句子极为优美、简洁、凝练,具有很强的张力,我试图在创作中保留住这种传统。你正在译《我的米海尔》,这本书中的许多句子非常简明、短促,你读过《何去何从》,那本书具有很强的抒情色彩,这是我受希伯来古典文化影响的结果。用希伯来语创作,就像是在大理石上雕刻一种文化,石头的质料很坚硬,你需要殚精竭虑。

问:我深有同感。最初翻译此书时,我的希伯来文水平还很不够,不参照英译本则无法工作。但就在上月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如果光持英译本则让我不敢下笔。希伯来文很简洁,让人一目了然,但英文相对来说比较灵活。

奥兹:对。希伯来文和英文就像两种极为不同的乐器,希伯来文不像森林,不像迷宫,而像一片沙漠,你可看清楚一切。这大概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在传统这盏明灯的映衬下,一切都尽收眼底。所以你要是问我的风格,就请想想耶路撒冷的石头。

问:耶路撒冷的石头……每块石头都有一个故事,每块石头都有很多层面?

奥兹:完全正确。

同类推荐
  • 红楼梦之谜

    红楼梦之谜

    林黛玉和薛宝钗分得出优劣吗?贾宝玉为何要送林黛玉旧手帕?焦大的年龄为何算不清楚?《红楼梦》里葬了几次花?曹雪芹家族因何败落?大观园有原型地址吗?[金陵十二钗]的含义如何王熙凤对[木石姻缘]持何态度?
  • 边缘处的言说

    边缘处的言说

    本书共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心灵的迷狂——张承志现象批判、个体人生与社会政治的亲密拥抱——论王蒙小说中个体人生的价值指向、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山西三次小说创作高潮之再审视等内容。
  •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

    本书收录了80篇楚雄师范学院校友文集,抒发了他们对母校的眷恋、师恩的感激、求学的收获、奋斗的干苦、人生的感悟。
  • 你曾拨动了谁的心弦

    你曾拨动了谁的心弦

    《你曾拨动了谁的心弦》青春是五颜六色的,很难想象没有争执、没有暗战、没有误会与遗憾,没有和解、没有点拨、没有了悟甚至没有甜美的青春该会是怎样的苍白。不要嘲笑稚气,也不要嘲笑傻气,成长的路上跌跌绊绊才会有感受和收获。在青春年华里,我们所经历的种种困惑与迷茫,便是我们积攒的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的青春也因此有了深度与硬度。
  • 莎士比亚情诗录

    莎士比亚情诗录

    本书收录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全集》等书中的情诗录百余篇。书后还附有莎士比亚年谱。
热门推荐
  • 三千点尘劫

    三千点尘劫

    我叫洛玄,我是一个天才。“只可惜,天妒英才!”没关系,至少我长得很帅。“哦,你没有女朋友!”问题不大,宇宙星主是我爹。“醒醒,现在是万纪历公元前三千万年,你爹还没出生!”无妨,我还有系统。“叮!警报警报,系统能量不足,能量不足,本次服务,到处结束!”多大点事,我还……“呵忒,啥也不是!”洛玄:“……”----本书又名《洛玄特烦恼》、《我真不是纪元bug》、《我只是跨未来而至》、《这个仙帝是我捡来的》、《我不要变女人》、《呜呜,我想我妈,我要回家》
  • 龙族血脉之觉醒

    龙族血脉之觉醒

    龙的传人,龙族血脉!数万年的等待!这一切是巧合吗?亦或是宿命?重生?回到过去?这是一段充满热血的传奇......龙族血脉·觉醒
  • 穿越之天天有喜

    穿越之天天有喜

    “我曾经教过九妹、八妹练过太极,我也救过聂小倩和白灵,我也骗过青女,不过这些不重要,主要是……呵呵……”有一种太极叫以柔克刚,有一种喜欢叫做骗,有一种救人叫以身相许,有一种改变叫穿越。
  • 跨界联姻

    跨界联姻

    神界女神X霸道总裁陆玹:你要回神界?那我怎么办(可怜兮兮样)洛淼:乖,我会回来的,乖乖等着我(冷漠脸)陆玹:你会不会始乱终弃,在神界有了别人就不回来了!(快哭了)洛淼:额,不会的,我不是这么花心的人,但是要是有帅的…嘻嘻(花痴样,口水都流下来了)陆玹: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女人,你成功挑起了我的火(霸道总裁脸)自己作的死自己负责,自己挑的火也只能自己灭了本文甜宠文,不虐没小三没没备胎,不止有爱情也有亲情友情,霸道总裁狂宠狂撩心如止水的女神,最终成功追到手吃到嘴的故事!
  • 神战记

    神战记

    这个世界上几乎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可以觉醒出拥有战斗力的武魂,而如果觉醒了足够强力的武魂,之后的修炼就会通顺无阻。而没有武魂的人也可以修炼,技能叫做武技。龙家的“废物”龙凌在获得前世力量之后成为绝世先天双武魂天才,光宗耀祖,站立在了大陆巅峰!
  • 月影长歌

    月影长歌

    【短篇完结】血月满,江山鬼魅显尽。“山女,如何?”“梅凉,非要置我于死地么?”携月楼——忘古城中最高处,可俯瞰整座山城,是梅家大少为山女所铸,也成为她的坟墓。山女——忘古城中湖心山,独居孤女美若仙。梅凉——忘古城中第一商,放荡不羁风流郎。《娇颜赋》虐文完结,《流年之劫》现代甜文连载中。
  • 七界灵珠

    七界灵珠

    道有千百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道!这是一个小人物的道!为生存,为道义,他只手抗天!为魔亦或为道,生死之间,他必须做出抉择,我道由我不由天!-----------------------窥天镜前,正道七大宗哭喊着道:“上界仙尊,您还是直接派人来拿他吧!再这么追杀下去,我宗门就绝后了啊!”仙界无奈地回复道:“让妖界派人吧,我们也损失不起啊!”妖界当即拒绝道:“还是让魔界出面给求求情吧?那些魔头跟他都有交情!”
  • 吴亦凡你就是我的全世界

    吴亦凡你就是我的全世界

    “颜夕我喜欢你,我可以为你放弃一切,除了你,我可以给你我的一切,还有我的心。”吴亦凡抱着颜夕深情款款“吴亦凡,就算全世界都背弃你,我也会站在你身边背弃全世界,不管结果如何。”颜夕信誓旦旦的说着,真的能做到吗?“对,我就是喜欢你,我爱你爱到骨子里,可是我们能怎么办?”苏荷转过身去,泪如雨下。“你终于承认了,不管别人说什么我爱的是你”吴世勋从后面抱住苏荷辛福的留下了眼泪。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命元归

    天命元归

    盘古大陆,上古时代,人类祖先洞悉生命意义——同为人,但生而有异。少数人天赋异禀,他们通过修炼便长生不死,无所不能。他们居住在神魔之境,每日修炼古武秘籍,讲经论道,利用自身所能,带领人类前进。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有所分歧,一派主张各安天命,安之若素;一派主张人定胜天,逆天改命。随着时间推移,两派分歧越来越大,终有一天战争爆发,神魔之境陨落。几经世代更替,到了现代社会,长生不死,无所不能早已不复存在,神魔已然成为传说。此时青年科学家程一发现经道之说与人体超能的关系,由此引发各方势力不惜一切代价争夺,各种超能人开始浮出水面……种种迹象表明他不小心揭开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神魔之争始终未曾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