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20700000023

第23章 外戚干政,机缘有四

“外戚干政”已经成为惯用术语,也是封建政治的一个重要特色,但并非所有外戚都有干政行径,通过以上对外戚的简要归类亦可有所体察。确切地说,一般外戚与外戚势力或外戚集团是有明显区别的,只有当外戚形成一股炙手可热的势力,并凭借一些特殊情况和机缘,外戚干政才成为可能。概言之,在三种情况下,较易导致外戚干政。

(1)帝王幼小之

幼君继位需要臣僚辅政,而一旦外戚与后妃联合辅政、摄政,便为外戚干政的最好的契机。赵翼《二十四史札记》卷四《东汉诸帝多不永年》条言:汉代“人主既不永年,则继位者必幼主,幼主无子,而母后临朝,自必援立孩稚,以久其权。”其实,幼主继统早见于西汉。西汉第二、第三、第四代皇帝均年幼即位,吕后因而临朝称制,分封吕台、吕产、吕禄诸吕为王侯,控制禁军,干涉朝政,政出吕氏一门。第三代皇帝刘恭、第四代皇帝刘弘也是吕氏擅立。其余像汉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外戚霍光等受遗诏辅政。汉平帝即位时,年仅九岁,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其侄王莽以大司马的身份操纵政权,“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东汉的情况也很典型,前举赵翼《东汉诸帝多不永年》条又云:“殇帝即位,时生仅百余日,冲帝即位,才二岁,质帝即位,才八岁,桓帝即位,年十五,灵帝即位,年十二,宏农王即位,年十七,献帝即位,才九岁。此诸帝即位之年岁也。”因而,汉和帝即位时,窦太后临朝,其兄窦宪执政;冲帝即位时,其兄梁冀执政,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幼君继位给外戚干政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有权势的外戚与后妃往往又有意选择幼君继位,以便擅权,如西汉平帝死后,无人继位,当时有资格继位者不乏其人,但王莽:“恶其长大,曰:‘兄弟不得相为后。’乃选玄孙中最幼广戚侯子婴,年二岁,托以为卜相最吉。”又如东汉和帝死后,本有长子平原王刘胜可以继位,但邓太后宣称刘胜有痼疾,而拥立“生始百日”的少子刘隆;冲帝死后,朝臣李固等人建议在皇族中择长者而立,遭到梁太后与梁冀的反对,依旧选择年仅八岁的刘瓒即位。这就是所谓的“贪孩童以久其权,抑明贤以专其威”。

盖汉之盛在西京,至元、成之间,气运已渐衰。故成帝无子,而哀帝入继;哀帝无子,而平帝入继;平帝无子,而王莽立孺子婴。班固所谓国统三绝。光武帝乃长沙定王发之后,本属旁支。譬如数百年老干之特发一枝,虽极畅茂,而生气已薄,迨枝上生枝,则枝益小而力益弱,更易摧折。晋南渡后,多幼主嗣位,宋南渡后,亦多外藩入继,皆形势使然,非人力所能为也。

(2)外戚占有要职

在这种情况下,帝王虽不见得幼弱,最高权力也还控制在帝王手中,但外戚靠帝王赋予的权力,也往往拉帮结派,形成尾大不掉的势力,从而独断专行。如汉武帝时的外戚田虫分,先后任太尉、丞相等要职,任人惟亲,结纳群小,“士吏趋势利者,皆去(窦)婴而归虫分”,“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田虫分又贪婪腐化,“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后房妇女百数,诸奏珍物狗马玩好,不可胜数。”又如汉成帝时的外戚王凤,身兼大司马、大将军数职,专权用事,王氏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同日封侯,世称“五侯”,内外官吏多出王氏门下,“威权尤盛”。如遇帝王昏庸不理朝政,外戚集团的干政就更为突出。即使没有外戚干政,也会有其他权臣或宦官操纵权柄。

外戚专权多因女主临朝,而女主临朝实因幼主之立。两汉时代,以外戚辅政,国家受害很深,几覆社稷,皇帝权威,有名无实,实假权之缘故。人君生长深宫之中,法家、贤士接耳目之时少,宦官、女子共相处之日多,后二者,佞幸之梯媒。刚明之主亦有佞幸,明好偏察,彼佞幸者一投其机,为患日深。袁著上书汉桓帝曰:“木实繁者披枝害心。若有抑损盛权,将无以全其身矣。”即言外戚擅权,国家必乱。历观前代昏明之主,若能亲贤并建,则功致升平;若亲党后族,必身倾辱之祸。汉自吕后王诸吕,使产、禄掌兵,几致夺国,故诸大臣以薄太后家仁善,遂立文帝,固有鉴于外戚之祸。乃武帝又以祖母窦太后弟子窦婴为丞相,母王太后之同母弟田虫分,亦为丞相,已而卫后弟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后姐子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于是外戚又日以宠贵。其后去病之弟光,遂以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政。自此大司马兼将军一官,遂永为外戚辅政之职。宣帝祖母史良娣死于巫蛊之祸,帝乃以良娣弟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又许后为霍氏毒死,乃以后叔父延寿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辅政。然武、宣二帝皆英断,不假以权,故刘向谓正所以安全。元帝又以延寿子嘉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辅政,嘉女为成帝后,成帝又以嘉辅政。后又以母王太后弟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凤卒,从弟王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辅政。音卒,又以其弟王根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辅政。根荐兄子王莽自代,会成帝崩,哀帝即位,莽避帝外家,退就国,哀帝以祖母傅太后从弟为大司马辅政。寻罢,又以母丁太后兄丁明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辅政。然帝亦不假以权,不如王氏在成帝时。哀帝崩,成帝母王太后仍诏莽为大司马,立平帝,莽辅政,遂以篡汉。

封建时代,君主常因生前未立嗣君,一旦晏驾,宦官、外戚于仓促之际,援立所厚者,“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不可胜言。此两汉宦官外戚专权之所由来,亦两汉衰亡之始因。推原祸本,总由于柄用辅政,故权重而祸亦随之。西汉武、宣诸帝,东汉光武、明、章诸帝,皆无外戚之祸,由于不假以权。成帝柔仁,长任王氏,王莽借其势以辅政,援立幼弱,手握大权,诡托周公辅成王,由安汉公而宰衡,由居摄而即真,权势所劫,始则歌功颂德,继则诸王侯议加九锡,最后终于篡位。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安心腹,于是权势太盛,不肖者辄纵恣不轨,其贤者亦为众忌所归。外戚既擅权又误国,而其祸亦随之。故两汉外戚之祸极为惨烈,覆辙相寻,国家俱敝,此形势之所使然。

迄至唐代,女后临朝称制,为祸更为猛烈。贞观之末,武后临朝,其后称制,杀唐子孙几尽,宫中之丑,千载指为笑端。韦后继之,秽声流闻,并为其所通之武三思,榜其丑行于天津桥,以倾陷张柬之等,寻又与安乐公主毒杀中宗。及玄宗平内难,开元之始,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是以败之。虽安史之变,不尽由于女宠,然色荒志怠,惟耽乐之从,是以任用非人而不悟,酿成大祸而不知,以致渔阳鼙鼓,陷没两京。而河朔三镇,从此遂失,唐室因以不振。追原始之祸,未尝不是色荒之贻害。

自西汉有外戚之祸,历代鉴之,崇爵厚禄,不予事权;然而一失其驭,犹有肺腑之变。汉武帝立其子而杀其母,以防女主乱政,实鉴于前代之祸。魏道武皇帝晚年有男(太宗明元皇帝),闻而大悦,乃大赦。太宗明元皇帝立为太子时,道武杀其母,召太子曰:“昔武帝召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与国政,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北史》)

明太祖鉴前代之鉴,立纲正纪,首严内教。洪武元年命儒臣修女诫,谕翰林学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至上下失序。历代宫闱,政由内出,鲜不为祸。惟明主能察于未然,下此多为所惑。卿等其纂女诫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明史》)

(3)帝王有意重用外戚以压抑其他势力

帝王左右任何一种势力,如果过分膨胀将会危及皇权。不愿受制之帝王在其能力不足以铲除某种势力时,总是利用一种政治势力压抑、打击另一种政治势力,以求达到权力的平衡。在两汉时代,最突出的情况,即异性与同姓诸王之叛乱,而不得不借助外戚。继而是外戚与宦官的递相擅权,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实际上构成两汉王朝宫廷斗争史。许多宦官正是在帝王授意下,扑灭外戚势力,因功封侯,攫取权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两汉宦官的肆虐又是外戚的猖狂所促成。其他朝代亦有类似现象。但当宦官势力极度膨胀之时,帝王同样感到难以容忍,又借助外戚或朝臣之力以消灭之。如汉桓帝曾与宦官单超等人合谋扑灭梁氏戚族,权柄转入宦官之手,“国政多失,内官专宠。”外戚窦武适时进言:“臣恐二世之难,必将复及,赵高之变,不朝则夕。”得到桓帝一定程度的信任。桓帝死后,窦武定策迎立灵帝,论定策功,被封为闻喜侯,任大将军职,“常有诛剪宦官之意”,外威势力一时又嚣张:“于是引同志尹勋为尚书令,刘瑜为侍中,冯述为屯骑校尉,又征天下名士废黜者……列于朝廷。”可见在宫廷斗争中,一旦出现权力倾斜,尽管旧的外戚势力被镇压,新的外戚势力有可能东山再起。

(4)因特殊事件而受重用

在封建社会后期,虽然鲜有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但一些外戚也因特殊事变而受到重用,如明代英宗时外戚孙继宗“以夺门功,参议国是”,并打破明代“外戚不典军政”的惯例,而掌军权。又如清代康熙时的外戚索额图因参与铲除擅政的权臣鳌拜集团,而加官晋爵,并屡屡干政,朋比徇私。

这里还要提及的是,一些未曾干政的外戚,虽不逐臭于政坛,未对政治生活带来影响,但却贪财恋色,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弊害,有如《明代·外戚传》所云:“所好不过田宅、狗马、音乐,所狎不过俳优、伎妾,非有军国之权,宾客朋党之势。”唐代以后外戚大多如是。这或许是汉唐以后,“外戚之祸,历代鉴之,崇爵厚禄,不予事权”所造成的另一种后果。

综观封建社会的外戚,从时段上划分,可见一个显著的特点:唐以前的外戚干政较为突出,唐以后,干政的外戚则寥若晨星。唐以后外戚之所以少有,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帝王对外戚的防范逐步加强。早在西汉初,汉高祖与大臣誓约:“非刘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东汉光武帝鉴于前朝的教训,又有“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为政”的诏令;明帝时也有“权无私溺之授”之说。但当时由于缺乏其他有力措施进行防范,一纸诏令并不能防止外戚专权弄政。相反,外戚恩泽侯恰在此时出现。高祖时恩泽侯仅有三人,以后迅速增加,至平帝时已达39人。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公元66年)又为外戚“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四姓权右,咸各敛手”。但四姓子弟多为不法,逐渐变为地方豪强的代称。表明东汉外戚势力已比西汉更趋肆虐。北魏文帝对外戚干政“深以为诫”,首次用法律的形式对外戚加以限制:“著矫枉之法:幼主嗣位,母后不得临朝;外氏无功,时主不得封爵。”至唐,由于长孙无忌等外戚功臣的显赫,以及有关帝王对后妃的过于宠爱,此令不见袭承。宋初对待外戚政策有一个根本的改变,首先,对外戚的任用,遵循“崇爵厚禄,不付事权”的原则,“世戚勋旧之家,宠之以禄,而不贵以猷为。”使外戚有虚衔厚禄,而无职任实权。其次,对外戚怙势犯法者,“绳以重刑,亦不少贷”,“颇用重典,以绳奸慝”。后世沿袭此法而不怠。明代进而有“外戚不典军政”之规定:“不同铨选推举,径自朦胧奏请,希求进用,夤缘奔竞,乞恩传奉等项,阻坏祖宗选法者,俱问罪。”《大明律》还规定,“皇亲国戚”的直系亲属犯罪,“有司依律追问”,若旁系亲属“倚势虐害良民”,则“加常人罪一等”;如系“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正由于此。所以《明史·外戚传》称:“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

二是帝王不专宠后妃,后妃避引戚族。外戚当权干政,与帝王专宠后妃有一定联系。汉唐之际,后妃专宠,屡见不鲜。宋、元、明、清诸朝,后妃专宠者则甚少,客观避免外戚幸进。《宋史·外戚传》称宋朝:“仁、英、哲三朝,母后临朝听政,而终无家干政之患”。明代:“高、文二后贤明,抑远外氏。”太祖访得高后亲族,将授予官,后谢曰:“国家爵禄宜与贤士大夫共之,不当私妾家。”帝善后言,赐金帛而已,清初,亦不专宠外戚,握有实权之孝庄太后与慈禧太后,亦未曾引用戚族。

三是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封建官僚集团成为帝王依靠的主要力量。宋以后中央集权的加强已能杜绝外戚干政之贻患。在此前提下,帝王将军政大权集中于一身,皇权日益稳定。帝王已不把外戚作为王朝的一种助力,转而重用儒生官僚。说明封建王朝对后妃、外戚之祸的认识逐步提高,其防范措施也日趋严密了。

同类推荐
  • 武丁中兴

    武丁中兴

    武丁励精图治,使一个小方国,变成了一个强盛的帝国,他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他积极进取,对内重用甘盘、傅说、侯告等贤臣,对外他打造了妇好、虎、蟌、禽匕、沚等名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包围战,就出自武丁之手。当中华文明幼小时,他呵护了中华文明,使其不受摧残。四大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从没间断的文明。在这里,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面。
  • 天下唯一国

    天下唯一国

    千年前的战火无人见得,历史偏颇,赢诺心发诘问,时光穿梭,此生我为嬴政,看朕功盖三皇,德高五帝,天下万土,归于我一国!
  • 昭日岳魂
  • 北宋佞难当

    北宋佞难当

    这是一个发生在北宋赵祯年间的故事,路小娄作为一个21世纪的‘三好’青年却意外穿越到了这里,为了完成原本“吃好、喝好、玩好”的三好愿望,路小娄开始了新的‘平凡’之路。做唐宋九大家?太累、不干;跟包青天唱“智斗”?算了,怕死;跟回鹘、大理、辽、西夏、吐蕃搞贸易?那个……骆驼和马怎么骑?总之,伟人说的好:困难是有的,就是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不过路小娄的心思还是挺灵光。人生迷茫了?就去人多的地方转转,哪里人多就去哪儿,准没错。
  • 明末之风雨飘摇

    明末之风雨飘摇

    俗话说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自古开国之君,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无不殚精竭虑,励精图治。然而后继之君,多骄奢,享富贵,不能居安思危,以致祸患积酿,无力回天者,比比皆是。本书借天启、崇祯两朝的皇宫内事,着重描述明熹宗与明思宗,以及其后宫与众臣只见错综复杂的关系,本书会尽可能地尊重历史事实,但也不乏增添一些趣味神话传说。
热门推荐
  • 武噬星辰

    武噬星辰

    吞天噬地,武动乾坤。这一个依靠吸收星辰之力来修练的世界。武道巅峰,掌劈乾坤,剑落星辰。星术至极,焚山倒海,毁山灭城。意外成为五行之体,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天地万物都是我修练的材料。人类,你已经无法阻止我成为强者。神……你也不行。【已完本《天才科学家》《全能宗师》,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票支持。】
  • 总裁对我动了心

    总裁对我动了心

    她与姐姐相比只是个普通的姑娘,却代替姐姐完成了两个家族之前的婚约。新婚之时,她被他逼到墙角:“这辈子,你都别想离开我。”她知道,他如今所表现出的都是假象。几年后她准备离开时,没想到回头就碰到了他。他再次将她逼到墙角,使其紧张万分。男人微微低下头,在她耳边沉声道:“你去哪里都逃不掉的。”一句话简介:我逃过了一切,却没逃过你!
  • 腹黑竹马:早安,我的呆萌小甜心

    腹黑竹马:早安,我的呆萌小甜心

    和宋知新一起长大的温故从小就收遍了女孩子的情书。慢慢的,从不在意到了处处防范。你,你,还有你。靠近我的竹马想做什么?还好竹马大人体贴,有时候还会帮上温故一两把,这才得以驱走了那帮虎视耿耿的恶女。不过,竹马大人,咱们可以在一起吗?直到在一起以后,她才知道,所谓的温柔体贴的竹马大人也不过是个腹黑男。“报告竹马,咱们可以分手么?”“你敢!”
  • 记忆足语

    记忆足语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相遇,相识,却不能人人都长相厮守。
  • 末日劫美人泪

    末日劫美人泪

    2012灾难不断,疫病成哀!她在中国遭遇爱人与朋友的背叛,雪崩穿越后的责任是帮北莫的太子登上王位。五段纠结之恋,诠释着爱情中的等待、阴谋、勇气、怀疑、占有和无悔的付出。在这场充满阴谋的血腥王位争斗中,得知真相的她是走向一直默默付出的前朝太子,还是选择北莫太子?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你好白龙

    你好白龙

    在他望向她的第一眼时,便坠入深渊。而她浑然不觉。
  • 饮食小窍门

    饮食小窍门

    本书的作者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食方面的小窍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负心王爷追逃妃

    穿越之负心王爷追逃妃

    “冷幕,你真的始终都没有爱过我?”花素沫沙哑的声音。“。。。。是”冷冷抛下这句话,然后离府而去。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在一起了。一纸休书,佳人泪。三个月后,冷幕的出现再次打乱了花素沫的生活。想挽回么,对不起,晚了。。。
  • 末世男神快递

    末世男神快递

    穿到这个世界十几年了,现在才发现,这……居然是小说构成的世界,啥?!几本小说?!玛丽苏女:我魅力无边,美男看见我都爱上我了,真是苦恼~穿越励志女:我坚强勇敢不怕苦,白莲花走开,男主是我的!重生复仇女:嗯,她害过我,杀掉!这个人骂过我,也杀掉!本土宅男:末世的美女是我的,都是我的!重生系统男:吻一下有积分很不错,但是为什么是个男的!表面冷清,内心呆萌的女主,带着她的男神女神们在末世拯(chi)救(he)苍(wan)生(le)。注意:1.新手写文文笔不好,雪梨尽量修改。2.女主女扮男装感情戏较少。3.写文配角描述较多。4.本文只是写出来自己看的,以上接受不了的请点叉,不好的地方提出来,请不要乱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