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52700000010

第10章 作文法述略(1)

吴江薛凤昌述

或问余曰:“文有法乎?”曰:“无有也。”曰:“从来古文家之评点与其所以论文累牍而未已者,无非法也。父师之所以教其子弟,与夫子弟之所以则效者,亦无非法也。子顾以无法语余,是何说欤?”曰:“有。古语不云乎!‘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是文者所以达我意志,而代我口舌者也。我有如何意志,则宣之口舌者,即作如何言语;达之笔墨者,即作如何文字。我之语有伦脊,文有条理者,即意志之有伦脊条理者也。乌得揭一定之成规以束缚之哉!顾在古文家之论文,徒拘拘于字句间,曰某句起得奇,曰某句顿得住,曰某句提得妙,曰某句收得淡远,非不详尽得当。而学文者若执此以为可探文章之妙用,而尽其能事,非特学者不敢自信,即人亦莫之许也。试浏览古人文字,无一字一句不可以为法,却无一字一句便可以为法。徒觉其简则有简之妙,繁则有繁之妙;淡则有淡之妙,浓则有浓之妙;曲则有曲之妙,直则有直之妙。其他笔之轻重顺逆,句之刚柔长短,靡不适如其分。一若不如是,不足以为文者;即在古人行文下笔之时,亦岂有一定之成法存乎其间。一若不如是,不足以明我意者;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止。执古人之一字一句,日聒于学者之耳,以是为学文之规矩准绳,亦见其隘也。刘海峰曰:‘古人文章可告人者,惟法耳。然不得其神而徒守其法,则死法而已。要在自家于读时微会之。’是知法本无定,拘于法以示人者,人之所不得已也。揆之古人之作文,曷尝有法之见,往还胸际哉?无法之说,固非诬也。”曰:“然则子今以作文之法,诏告于人者何居?”曰:“余岂乐为是哉!余亦不得已也。余惟初学为文时,一题到手,恒苦意窘。是病在意志之不发展,即有意而苦于不得达,或达矣而不能尽。是病在笔之善用,有意与笔而文之为道,思过半矣。顾犹有不工者,则非谋篇布局之未尽善,即修辞炼句之未尽工也。是以掇拾陈言,分章杂述,强名以法。俾学文者知所轻重而趋舍焉,犹扶学步之儿,仅能蹒跚而已,不可谓为规行也。且自学校代兴,分科习业,呫毕之勤,远逊曩昔。四子五经,昔之所诵习不去口者,今且有瞠焉而不知云何。若杂糅并列,吾恐本义不明,而于所以引用之者,更茫乎未有得。”是以兹编所引,惟限于孟子一书。阅者童年所习,至今或未尽忘,即忘亦不难寻绎。况孟子文章无美不备,桂林吕月沧、宜兴吴仲伦,尝言之矣!果循此而玩索焉,循其门径而窥其奥窍,则今之所强名为法者,知后必以无法之法终焉。若死守之而不暇他求也,不惟海峰氏之所不与,宁岂余之本旨哉!故撮其大旨,缀之简端,以明乎纂是编者,迫于不得已而强为之者也。人有欲遂其实而晔其光者乎?则自有养根加膏之大本大原在,又焉用此寻章摘句为!戊午六月十日,吴江薛凤昌序。

立意

意者,文之干也。故必先有意而后有文,意之高下,文之工拙系焉。苟一题到手,茫无意致,何能成文?人尽知之,于不能成之境,欲强为成之,则非敷衍,即剿袭耳。虽洋洋数千百言,实无一字一句出之意中,不啻痴人说梦,喋喋焉腾于口,而无一由中之言。人谁乐闻而信之哉!是故作文之法,立意为先。

欲立意,先审题。一题到手,务须反复涵泳,将题境意境融化为一,乃得以题中因说事项,逐一开写,必使题无剩义而后已。复次其先后所宜,而逐层布置,或以意化之,或以情申之,或以实事纪之,或以古事彰之,或以景物叙之,或融合为一片,而一气道尽。或揭其要义为主,而馀事附见;或题义甚繁,而蹙之使简;或题境过窄,而衍之使宽,而后所成之文,无一意不从题境中生出,斯无一语不从意境中说来。所谓不能移置他题,又不能移置他人,此文之最要者也。

欲意境之高,必先积理富;欲积理之富,必先读书多。读书既多,则见解自超。昌黎所谓“沉浸醲郁,含英咀华,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渥者其光晔”。柳州所谓“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参之《穀梁》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以著其深”。近世曾文正亦曰:“长于《易》者,其言精深而奥洁;长于《诗》者,其言温雅而飘荡;长于《书》者,其言重硕而通达;长于《礼》者,其言严慎而暇愉;长于《春秋》者,其言浑朴而简峻;长于《史》者,其言恢奇而溥博;长于子者,其言纵厉而峭实。可知古人之文之不可及者,正其泽古之功深也。犹之布种于土,不经雨之润而日之暄者,吾未见其能有生长者也。枵腹而谈文字,其能有济者鲜矣。”

心思愈用则愈灵,愈濬则愈深。读书以濬之,作文以用之。少年握管构思,疾首蹙,苦无意致者,正坐其心不用思不濬耳。惟立意之程,亦有一定,最初为题之正面反面,如: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第六篇上十五章)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第四篇上十六章)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第一篇上二章)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第四篇上十九章)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第四篇下十八章)反正并见,虽非文之至者,而义则益显,进之则前后面之意义可得,如《孟子》见雪宫章,正意在乐民之乐数句,而前则曰: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此在同乐意之前也。而下则引晏子说景公事,颇得忧乐同民大意,以为题后之证。有题前而正意乃不突,有题后而正意乃不竭。又如齐人伐燕取之章,正齐王商所以待诸侯而止天下之兵也。其正文仅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数语,若径说入,苦无来历,故于正意之前,先说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倍地而不行仁政、以动天下之兵数语,以为反旄倪之由来。而复于其前引一诛君吊民之成汤,以见杀父兄之不当,反旄倪之不可缓。通篇文字,题前居多,故题前立意,文便纡缓不迫。又如天下大悦而将归已章,文至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已尽矣,忽又发出舜尽事亲之道一段题后文字,于以见舜之得亲顺亲,不特尽为子之道,所以化天下而定父子者,亦在于此。使前段文字,意义坚浑,故题后立意,文即宽绰有馀。此题前题后为不可少者。

又有题之对面,亦意思之最明显者。如: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第一篇上第五章)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第一篇下第一章)立意之最妙者,无过于旁面。意之出人意表,来去无端倪者,皆旁面也。正反前后及对面,皆可按乎题境而得,若旁面则千门万户,无方体之可言,非心思极灵活者,不易探得。然古人文字之妙,端在于此。孟子文中之具此者甚多,兹举一例如下:

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是时孔子当厄,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痈疽,与侍人瘠环,何以为孔子?(第五篇上第八章)是皆就题境言也。至立意之要,一忌浮浅,如记春景而曰风和日暖,柳绿桃红,论教育而曰开通风气,改良社会,是病在意之不能深入,故下笔行文无非通套;二忌晦昧,凡在见道说理,尤易犯此,作者虽竭意经营,阅者终莫明其故,是病在意之不显出。二者皆立意之不善者也。意之变化不测,吾不能详。请就其大者述之。

题境窄者意贵宽。凡题之无可发挥,或不能着笔者,皆窄题也。思路窄者,常为束手。然题境虽窄,必有至意寓乎其间,或从此推向题外,或别寓己意,括入题中,波澜富有,不露窘态,所谓于蚕丛鸟道而辟康庄者焉。如: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粮。于槖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第一篇下第五章)题境宽者意贵狭。凡题之意境宽广,摇笔即来者,不患文之不成,特患文之不精,如叙山景则林壑泉石,叙宴会则宾朋丝竹,几于千篇一律,所谓陈言是也。陈言务去,行文之要。故必寻得题之奥窍,一眼觑定,不稍放松。所成之文,自殊凡响。如:

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第三篇上第三章)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同上)至意有不可明言者,则不可不出之以喻。盖《易》有象以尽其意,《诗》有比以达其情。文之用喻,亦犹是也。《孟子》之文,工于取譬,有全用喻意而正意自明者。如: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第四篇下第二十五章)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欤?(第二篇下第四章)有详写喻意而正意一点即醒者: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第四篇下第三十三章)有正喻对举者: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第六篇上第二章)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第四篇上第二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第四篇上第九章)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第四篇上第三章)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第二篇上第四章)有正喻交融者: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第七篇下第二十一章)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第二篇上第五章)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第七篇上第二十三章)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第二篇上第二章)有喻意复杂者: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第七篇上第二十四章)有喻意简明者:

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第四篇下第一章)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第二篇上第九章)仁人心也,义人路也。(第六篇上第十一章)

有以喻意引起正意者:

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第一篇下第九章)以相类之意而分数层,有自宾而主者: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第一篇下第六章)有自下而上者:

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第五篇下第三章)此立意之大概也。引而申之,触类而通之,是在好学深思者。然意之为境,辟则广,否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雕琢则不成瑰宝,故文可不常作,而意不可不常立。

运笔

文所以立言也。故文之至者,必适如其意之所欲言,而无过与不及。意之所欲言者,约有二端:曰理曰情。就一己所知之理,而宣之于口,笔之于书,称我喜怒哀乐之情,而缀辞以写之,若披肝胆以示人,令人之读我文者,亦无不明我之理,感我之情,此文之用也,亦即文之至也。然凡事凡物,莫不有理,处常处变,莫不有情,繁赜奥曲,其无不曲当。以适如乎意之所欲言,亦岂易为者。居今日而读古人文字,则于情理之达,觉近世不如唐宋,唐宋不如两汉,两汉不如周秦,愈古则愈澈,非文有古今之殊也,其所以运笔者异也。

笔之为用,达意而已。顾自孔氏有“辞达而已”一语,枵腹浅陋者,殆无不藉为口实,以为义法不足重也,辞采不足尚也,达而已矣,他何所求?不知孔子之所谓达者,果如斯而已乎!《易传》、《春秋》,孔子之文也。然其言玩之若近,寻之益远,陈之若肆,研之益深,不特当日游夏不能赞一辞,即统古今之能文者,亦莫赞一辞。此文之至也,亦即辞之达也。夫意有浅言之而不达,深言之而乃达者;详言之而不达,略言之而乃达者;正言之而不达,旁言之而乃达者;质言之而不达,文言之而乃达者;直言之而不达,曲言之而乃达者;重言之而不达,轻言之而乃达者;顺言之而不达,逆言之而乃达者;其深浅、详略与夫曲直、轻重、顺逆之致,皆笔为之也。故立意之后,次以运笔。

运笔之巧,半由天资,半由人力,得之天者笔多灵,得之人者笔多厚。其中之机栝,固不可于字句间求之也。惜抱氏谓文之所以为文者八,曰格律、声色、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视乎辞,神理、气味视乎笔,辞可以迹象求,笔岂拘于迹象哉!要在多读古书,读书多则古人之句法笔法,烂熟胸中,参伍错综,应用不穷,行文之时,不必有摹拟之见,自然骎骎而入于古,无一淫声哇响犯其笔端,既不可以迹象求,宁可以寻章摘句见乎?兹特择其最显者录之,以为运笔时之一参考焉。

笔宜突兀不宜平。如:

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第七篇下第七章)不仁哉梁惠王也。(第七篇下第一章)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第六篇上第九章)

同类推荐
  • 听雨夜读

    听雨夜读

    相信我,说这话的不是书商就是书痴。至于有人说读书和吃饭、繁衍一样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那就更不可信。原因很简单,仅以我们中国为例,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鬼神泣”,就难得有什么书好读,从甲骨文的出现到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这期间的几千年,读书也很难成为普通人的事。读书真正得以普及,还就是这100多年来的事。所以我们今天还真不必妄自菲薄,据说2008年,我国国民人均读书仅458本,但是如果算上报纸、网络,肯定不止这个数。你不能说读报、读网文就不算阅读,虽然的确不算读“书”。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就一定要读书?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 晋江六十年戏剧选

    晋江六十年戏剧选

    晋江的戏剧种类多,戏剧市场大,戏剧创作水平高。本书收入徐书纪、陈述、庄长江、伍经纬、高永清、林衍初、张家羌等人的剧作8部。入选剧目或在国家、升级荣获大奖的,或演出场次多、观众人数多、覆盖地域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或对振兴戏剧、改变剧团面貌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能对晋江戏剧过去和现状起到窥一豹而见全斑的效果。
  •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本书如实反映了“11·24”特大海难的整个救助过程。灾难是不幸的,但在灾难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和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所表现出的高度负责精神,我们的干部群众所表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所表现出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是值得称道和弘扬的。本书客观分析发生“11·24”特大海难的深层次原因。这一事件有天灾,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也有人祸,管理上的漏洞和事故背后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漠视。如果我们能够像本书期盼的那样认真汲取教训,灾难也是一种财富,它警示我们不再忽视安全,不再淡漠生命,不再重蹈覆辙。
  •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四册为赋、杂文和其他一些内容:杂文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二十一篇外,另增加两篇,即《节录嵇中散<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书后》和《曹司空手植楝树记》。书简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五件外,另增加三十六件。经解诸文除《通志堂集》中的六十五篇外,另增补二篇。
热门推荐
  • 缔造万千

    缔造万千

    穿越到天荒大陆的苦逼杂役弟子墨白开启了一个神奇的图卷,发现了一个神奇世界。于是他每天的生活在每天课业完成后,变得更加丰富了,照看好世界,持续收割源力,把控世界走向。可以掌控这个世界的全部,墨白掀起了不一样的篇章,成为一个世界幕后的神,还是明面上的上帝?盘古是他的前世道身,鸿蒙传道因他而始,他缔造的众妙之门于虚空隐匿。太初生命的恐怖玄奇,荒,始,域三大太初巨头的之间的最终角逐,只为那混元如一。亘古不变的星空,古族横行,天妖万族的最后辉煌在此凝聚。造化玉碟的神奇瑰丽,洪荒巨擘鸿,罗两师兄弟之间的仙魔道统之争。在鸿蒙天内,为了夺取太初脊柱的两兽,看着被荒和域交战击碎的几乎支离破碎的不周山,身材伟岸的墨白眉头一皱,以神通伟力召唤出一扇永恒不灭的门户,将一头金色巨龙和一只带有蛇尾的青绿色玄武一击摄走。“不好意思,你们只是宠物,闹得动静太大就给在众之门里老实安分点。”创造太初,缔造洪荒,成就万千,永恒不朽。书友群:887321878
  • 豪门盛艳

    豪门盛艳

    千金小姐叶妮嘉因为破产而落难,又遭遇渣男在这个时候提出分手,在争执中却不小心得罪了霸道总裁林煜文。从此,两人开始了水火不相容的纠缠。
  • 无极石界

    无极石界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混沌未分。
  • 金陵物产风土志

    金陵物产风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秘巫之主

    秘巫之主

    当消失的灵气开始复苏,魔法、超凡生物等等逐一出现……ps1:书友群:726582990(普群),773431992(咸鱼VIP群)
  • 难熬是常有的

    难熬是常有的

    有感而发的夜晚烦躁之至以及对一些本质的感叹。说白了就是发牢骚。
  • 电竞大佬的移动空投

    电竞大佬的移动空投

    江山,孤狼型选手,单排枪神。言墨,运气型选手,天选之子。“你能不能刚一点,白瞎了这些物资”“为什么要刚,不刚我也能吃鸡”“…………”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属于你!
  • 彼岸花之魔法学院

    彼岸花之魔法学院

    她,天生与众不同,有着无人能及的魔法,是紫族唯一继承人,是紫族的公主【紫族是一个神秘的家族,紫族的每个人都有着非凡的魔法】。他,有着至高无上的魔法。在洛里斯魔法学院中,具有超能力的她和他会发生什么故事……
  • 都市邪王

    都市邪王

    腹黑顶尖特种兵强势回归,变身千金小姐的保镖!惩治恶少,救治诡病,美女环绕,看“东方邪王”霸气驰骋都市!他集邪恶与狂妄于一身,被无数上流社会的人恨之入骨,他破除着世界的黑暗,掀起了一场场腥风血雨,却在民众心中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最强特种兵在此,坏人们,准备接招吧!
  • 岚九爷

    岚九爷

    那个男人总是噙着笑,抢她的红糖,害她茶楼开不成就算了,他干嘛老用奇怪的眼神看她。每次都好像要把她吃了似的。也,什么,他要成亲了,不是吧,他不是不近女色,大家不都说他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