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18200000012

第12章 乡思如歌(3)

我喜欢读范文正公的诗文,尤其是这篇气象万千、意蕴深邃的《岳阳楼记》,每读其文,再“想见其为人”,立刻会被文章立意的超俗高迈所吸引,更会被文正公的高洁人格和精神境界所感召。范仲淹的一生有过多方面的贡献,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这十四个字里,人们可以看到舍己为人的公心和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也可以发现伟大的抱负和痛切的忧国忧民意识。而这一切,恰恰是范仲淹为官做人品格修养的结晶体现。

“先天下之忧而忧”,就是要“有忧天下之心”,并把天下的安危治乱放在首位。而在君主****的社会中,能够为天下带来恩泽的职务,惟有宰相。很早的时候,范仲淹读书学道的第一个志愿,就是“要为宰辅,得时行道,可以活天下之命”。三十七岁时,范仲淹写有一篇《奏上时务书》,称“佞人未去,此国家之可忧也”,而当时所谓“佞人”,即当朝宰相。两年以后的居丧期间,他又冒哀写了《上执政书》,通篇洋溢着忧国忧天下之情,条分缕析地揭露各种时弊,痛快淋漓,无所顾忌,实为他后来政治改革的最初纲领。范仲淹将忧国与忧民视为一体,他在《邓州谢上表》中说:“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流露出他在做地方官时的种种忧虑。他在《渔家傲》中写道:“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与其说是他在冰天雪地刀光剑影之中对兵士、边民的同情,毋宁说是他对当时国情民情的深切体察而产生的自觉的忧患意识。

“智”者多忧,这个“智”指的是人们的政治嗅觉,这样的“智”者能在一片歌舞升平声中看到国家潜在的危机,忧心如焚,放胆直谏。范仲淹五十五岁时,针对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局面,积极实施变法改革,提出了以整顿腐败的官僚制度,澄清吏治为主要内容的十点意见,这就是著名的“庆历新政”。因保守派的阻挠,新政推行一年便被废除,范仲淹被撤去军政要职,外调做邠州知州。范仲淹虽遭贬抑,仍然志高气满,决不退缨,“处江湖之远”,却常挂念国事,在遭贬官罢相的第二年,写下了不朽的名篇《岳阳楼记》,借“记”重申夙志,为国分忧。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儒家文化尊崇的境界。范仲淹一生因直谏而屡致贬谪,但他依然积极地出仕参政,从不消极怨尤,用他的话说,就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由此我想到,世上不乏这样的“智”者,同样有着高度灵敏的政治嗅觉,同样能从浮华之中看出“忧”来,但他们选择的往往是从“忧”的困扰中逃遁出去,避世归田。所谓“独善其身”,实则“明哲保身”;所谓“退而思过”,不过是为自己的消极逃避寻点借口罢了。纵观古今,这样的“识时务者”实在比比皆是,正因为比比皆是,大家便心照不宣,还美其名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皆大欢喜,呵呵。

早在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轲提出,统治者要“与民同乐”。与其相比,范仲淹倡导的“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境界更加博大,是对儒家传统思想的修正和深化。为了天下人之乐,范仲淹一向视苦如甘饴,廉洁奉公,风清气正。天下不乐,他又何尝乐得起来?北宋士风,企慕富贵和耽于独乐是一种普遍现象,官僚们乐于买园置宅,颐养天年,忙于构建自己的安乐窝。在士绅们宅园遍地的情况下,只有范仲淹例外。据考,范仲淹从未为自己置过房产,一生都在衙署中度过,纵观古今吏者,此举应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为了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民庶同乐的理想,他却在苏州创置了义庄、义田,直至晚年财尽,《遗表》仍只字“不干私泽”。

这是怎样的一种品格和境界啊!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官场之中,范仲淹无疑是一位飘然掠过的冰清玉洁的风采人物。王安石尊他为“一世之师”,苏东坡赞他为“人杰”,黄庭坚称他“当代第一人”。我说,堪为万世作则者,非范公莫属也!在我的家乡木渎,父亲讲述的那个“清官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故事虽说有些神话色彩,但我想,一位封建时代的官吏,竟能赢得后人如此爱戴,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一篇《岳阳楼记》的缘故吧。

范坟山论雄伟远不如泰山,论绮丽比不过匡庐,但在我的心目中比任何名山大川都要来得重要。我喜欢在蒙蒙烟雨中独游范坟山,流连在荒冢野草之间,伫立于残碑断碣之前,静思默想,任细雨****我的额发,任思绪在历史长河中遨游。每次读山,都会生出一些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想起范仲淹主张的新政十议,想起戍卫西北边防的那位“小范老子”,又想起前些时候放映的《任长霞》,无数观众为之动容为之落泪,内中似乎存在着某些相似;想起清官故事,想起范公“先忧后乐”的名言,又想起那些为了满足贪欲私情而不惜动用国家社保基金、“先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不觉又有点讽刺意味了。

看山归来,总觉得范坟山是一篇回味无尽的文章,是一股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又觉得范坟山是一位睿智的哲人,娓娓地向后人述说着一个亘古的真理……

观枫随感

深秋,天平山枫叶红了,寂寞的山林,升腾起一朵朵红色的云霓。

天平山是我国四大观枫胜地之一,论规模气势远胜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长沙岳麓山,而我也偏爱天平。

这种偏爱,源自一份浓浓的乡情和美好的童年回忆。我是在天平山附近长大的农家孩子,那时候,当然没有碰碰车,也没有电子游戏机,常玩的娱乐项目是伙伴们一起去天平山采摘枫叶,比谁采得多、颜色好。上学了,那殷红的枫叶便成了一枚枚特殊的书签;数年之后,那色泽红艳如初,且脉络更加清晰,似乎有生命的血液在脉管里奔腾,让人爱不释手。

而那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则使我的这种偏爱升华为一种敬意,那枫叶醉人的红色,也平添了几许凝重。从老师的介绍之中,我得知《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正是我们家乡人,幼年曾在天平山“断齑划粥”,专心苦读。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他的建义庄、办学校、修水利、立新政的显赫功绩,为世人传诵。山上原有古枫500株,便是范仲淹后裔从福建带回,现尚存380余株。在我看来,这一株株古枫,便是一束束火把,辉映着圣哲的业绩,更警示着后人,让人思索,给人启迪,催人奋进。

深秋赏天平红枫,如今已是苏州人秋游的传统节目了,但他们足迹往往只限于十景塘和御碑亭周围,而东侧山坞很少有人涉足。殊不知,曲径通幽,这里正是著名的“万笏朝天”和“范氏古墓群”所在。“万笏朝天”的故事,充满了后人对这位范文正公的敬仰之情,虽说有些神话色彩,但我想,一位封建时代的官吏,能赢得后人如此爱戴,这也许不仅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一篇《岳阳楼记》的缘故吧。范氏古茔前,有九株高大古枫,饱经风霜,盘根错节,俗称“九枝红”,每年重霜之后,这里的枫叶格外红艳,如珊瑚灼海,一片殷红。古人称它“非花斗妆,不争春色,”内中涵意倒似乎有些范公“先忧后乐”的意味了。

今年十月,天平山举行红枫艺术节,我也去轧闹猛。在拥挤的人群中,时常听人嘀咕:“这枫叶并没有红么。”忙抬头去看,果然枫叶青青,哪有秋的影踪。其实,天平山枫叶之魅,正在于她独有的色彩的渐变过程。入秋以后,枫叶并不一下转红,而是随气候变化逐渐由青变黄转橙呈红至紫,青、黄、橙、红、紫五色并存,缤纷斑斓,所以人称“五彩枫”。

由枫叶想及人生,岁月如风,生命如枫,人生经历的一次次磨炼,便是枫叶的一次次换色;枫叶经霜而红,而人生也只有接受了岁月之风的洗礼之后,生命之枫才会绽现出最为绚丽的色彩,实现人生的飞跃,精神的升华。纵使飘落枝头,也为那曾经有过的灿烂,而无愧,而不悔。

看枫归来,摘回一枚枫叶,愿这岁月的书签,伴我穿越人生的四季。

总想为你唱支歌

天平山的半山腰间有一清泉,注出如线,人称白云泉。又因其经一竹管流入钵盂,因此,又有称其为钵盂泉的。

因家住附近,幼年时便常与村上伙伴爬山嬉戏。那时候,天平山只能算是一座野山,没什么游人。高义园牌楼南侧没有现在那道深沟,游人可以自由进出,不买门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熟识这山上的每一块岩石,每一株古树。乐天楼附近原有许多古碑的,其中不乏一些大家的墨宝,我们几个爱好书法的用宣纸拓印了许多,可惜成年后几经搬迁,这些拓片也不知散佚在何处了。

天平山在幼年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不外乎枫、石、泉,乡人称为“天平三绝”。泉即白云泉,与前两绝相比,这一线清泉似乎逊色许多:论气势,远不如嶙峋奇兀的满山怪石;论色彩,更不及红艳动人的深秋红枫。因此,游天平山能记住这白云泉的似乎不多,记住的也多半是因了泉边临崖而建的白云茶楼。这茶楼在我幼时就有,喝茶人不少,特别是枫叶红了的季节,格外热闹。一是白云泉水质好,唐代茶圣陆羽品定此泉为“吴中第一泉”,用这钵盂里的泉水煮沸后沏茶,清甜甘洌,沁人心脾;再者茶楼建在半山,毗邻“一线天”,上山或下山者途经此地正好小憩,凭栏品茗,赏玩山景,自是神清气爽,身心怡然。茶楼本是清静所在,不过也时有吵架斗殴发生,大多是因争夺临窗的最佳位置而起。一场风波,便扰了游者的雅兴。只有孩子们不受干扰,问大人要了几枚硬币,倚在泉边向钵盂里扔角子玩。说也奇怪,那泉水流入盂内冒出盆沿许多,却不溢出来;那硬币在水面上漂浮,也不沉下去,小孩子们看了很是有趣,久玩不厌,总要大人拽了才不情愿地离去。长大后读了书才知道,那泉水一定是含有许多矿物质的,比重大,所以才会出现上述现象。现代科学认为:矿物质中含有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的。无怪乎山中老僧多长寿,多半是常喝山泉的缘故了。不过,现代人崇尚喝矿泉水,与茶圣陆羽相比,那可是晚了千年了。

从我记事起,白云泉似乎从没枯竭过。因为每次游山,我总要去看望它,就像看望一位儿时的朋友,听它琤的心语,看它洁白的容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山里人也不甘寂寞,他们意识到无形资产的价值:“白云泉”三个字就是无价之宝。他们把千年前的白居易请到岩壁上,那首古诗二十八个字全用红漆描过,让游人老远就能看见。白云泉名声大噪,很是吸引了远近的不少游客。他们喝着用自来水煮过泡就的绿茶,想象着白乐天以茶当酒微醺后的吟哦:“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那份悠闲,那份洒脱,真是绝妙感觉,味道好极了。尔后,踩着轻快的步子,乐哉悠哉地下山而去。

在茶楼北侧,白云泉依然不紧不慢默默地流着。没人怀疑杯中之物的真假,他们宁愿相信自己的感觉。其实这本不是最主要的,山里人收获钱财,游人收获的则是快乐和满足,各有所得,岂不快哉,而那默默流淌着的白云山泉,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千载重复之中,实现着自己对生命的超越。

偏有一位自命不凡的作家出言不逊:“面对着这么多的桂冠,这股小小的山泉或许会觉得受之有愧吧?它实在是太纤弱、太渺小了,全仗着诗人墨客的多情,它才得以名传四方。”是的,白云泉只不过是一线涓涓细流,它根本没有资格与浩瀚江河相比,也不配与气势磅礴的山中瀑布相提并论,可它是一个生命,是大山不息的精魂,尽管弱小,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追求。它不慕红尘的繁华,只留恋山间的清风和明月。它默默无闻地从远古流到今天流向未来,只那么细细的一线,却千年不竭。这份执着,这份自信,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苦苦追寻的一种生命境界吗?

白云泉,愿你不息的生命与大山一样永恒。

毕沅三写梅花诗

毕沅是清代太仓州镇洋县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去世,母子两人相依为命。毕沅的母亲张藻是娄东著名女诗人,为“西泠十子”之一,才华横溢,学识渊纯。毕沅六岁时,张夫人就教他《诗经》、《离骚》;到十岁时,毕沅已经通晓音韵,能诗善文,被人们称为“神童”。

看到沾沾自喜的毕沅,张夫人心中有些担忧,怕他听惯了赞扬声,从此不思进取,成为当代仲永。于是,她咬咬牙,把年仅十余岁的小毕沅只身送到百里之外的木渎镇,拜在了著名诗人沈德潜的门下。沈德潜的学馆之中有不少富家子弟,他们大都在木渎镇上构筑别业,饮食起居有家眷僮儿相伴,衣食无忧,生活舒适。而毕沅家贫,不要说购地起屋,就连高档一些的客栈都住不起,只能孤身租住在镇郊灵岩山麓的一农户家中,条件十分艰苦。因此,也常遭那些富家公子的讥讽。

同类推荐
  • 2013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 我与三弟争上

    我与三弟争上

    如果有人要问我,你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那我就这样回答你——兄弟之间的青葱岁月,平凡人生的真实写照。是的,这部书没有节外生枝的虚构,也没有浮华艳丽的辞藻,因为对亲人的最好怀念就是读他的书,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那么争上的事业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说就是他的精神价值,他毕生追求的理想情操,而这些都是不容亵渎的,更不能在文字上随意涂抹。基于这个原则,我写了他的一生,他的读书学习,他的工作生活,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壮志豪情,都是原原本本据实写来,既没有无限拔高,也没有轻描淡写。但是现在看来仍有诸多缺陷,比如日常生活的描述似乎少了,而重在一些大的线条的反映,这就不够生动。这一方面是他离家很早,我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另一方面是作者力有所未逮,这是我应该感到歉疚的。
  • 莲心

    莲心

    本书是作者从公开发表的几十万字里精选而成的散文集。乃体察万物留痕,书写灵魂成长。以文字为药,细烹慢熬,医治时光里温柔的疼痛和生命中隐秘的渴望。笔调清新优美,思想灵动澄明。如同一朵从血液里盛开的莲花,带来抵达人心的温暖和芳醇。
  • 人祖阿丹

    人祖阿丹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丰富多彩。但由于种种原因,开掘面世的极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少数民族文学的复苏,回族文学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在大的氛围的影响下,回族民间传说故事破土而出,更加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 我的天空你的城

    我的天空你的城

    和风乍起,吹皱一纸桃花笺,梵音如水,看不尽草长莺飞。在时光签上写下有你的凡尘,从夏云冬雪到秋之斑斓,关于青春和爱情的记忆终将沉淀,凝固成一幅斑驳的画。滚滚红尘中寻找岁月的痕迹,青春的稚拙翻出词牌中久违的感动,一个梦让烟花不落,理智的剑挑不断牵肠挂肚的情结,一城终老的愿几世流转,年华是辗转的落寞,醉了相逢的泪眼。云淡风轻,鱼书凭寄,空等的轮回开出寂寞的莲花。水过无痕,青丝暮雪,弹不断相思的五月。躲在繁华背后看笙歌散去的黄昏,跋涉的足迹散落在彼岸,寂静的夜,刻画一个有你的细节……行走在季节深处,寻找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热门推荐
  • 若是爱,为时不晚

    若是爱,为时不晚

    嫁给邢烨寒后,本以为低调隐忍就可以活命,老公却因为救情人拿自己的命去换。归来后,她倾其所有报复他,她看见他不开心,她觉得自己也难受……
  • 空洞乐园

    空洞乐园

    末法时代,贪愚痴横行。风雪洞的千年木头凭着一双拳头抽得天下第一鼻青脸肿,高纬度的半个神仙鼓弄风云扭转乾坤。那体弱多病的少年遛着狗行于尸山血海,明眸皓齿的女子笑吟吟地摁下了天基武器的按钮。......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人一笔一画地刻着“枪械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随后转身提起rpg。棋盘上行军走马又与兰斯洛特吵开了花。一人只身前往刑场,任天下评定。“没关系,都一样。”
  •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艾德尔冒险

    艾德尔冒险

    一名普通的石匠学徒,有着一个完全不普通的梦想。“我要成为未来的超超超级大神官!!!”——杰瑞·哈里当很多年以后,天空之城成为天空上最闪亮的那颗星星之时,他还记得自己的誓言。一个少年的奇迹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证道特种兵

    证道特种兵

    这是一个特种兵证道杀伐,挪世界,摆大阵,建新秩序,使地球成为所有世界的中心,使地球成为道源祖地的故事。通往异界的空间之门的封印破碎,使得一个特种兵决心维护地球和平,亲身冒险,前往异界走上一遭。一套坑爹的传承秘籍,创造一个无敌异世的强者。成就一个历经战斗无数,却从未一败的特种兵!兵锋所指,华夏108特种兵大将之所向,莫有敌手。地球战士,称霸武者世界!华夏战士威武!犯我中华者,远在异界,亦诛之!——吾,复姓华夏,名吕步!华夏世家之主!
  • 梓叶

    梓叶

    梓叶的和离卿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如表面那样的要好,还是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什么秘密?这些全靠你自己去看。
  • 有朝一日我定会天下独尊

    有朝一日我定会天下独尊

    女主陈熹微秉承稀世之姿出生以来就拥有超高智商家境优越全家宠爱还有一个情意相投的青梅竹马叶淮南两人琴瑟和鸣婚姻美满。然而那天的一场车祸从此改变了她的命运陈熹微醒来却发现自己好像穿越到了一个女尊王朝???更离谱的是自己的丈夫叶淮南居然变成了小小侍卫。算了算了开启追夫之路吧!——既来之则安之谁说女子不能创建盛世王朝?她要这大好河山唯她一人可坐享!
  • 为什么缺少天才

    为什么缺少天才

    什么是天才?天才的智商有多高?天才的情商有多高?本书告诉你智商、情商和天才的关系!书中具体包括了:天才的概念、优生优育与天才的关系、教育与天才的关系、天才的成长环境、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成为天才的条件等内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