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18200000013

第13章 乡思如歌(4)

这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只一会儿工夫,学馆门前的永安桥、山塘街都被大雪笼罩了,天气十分阴冷,许多富家公子难受得搓手跺脚,听课也心不在焉起来。只有毕沅一人正襟危坐,认真听课,唯恐漏了一个字。这一切,沈老先生全都看在眼里,他想:雪越下越大,学生回家的路也越难走,索性就早些放学吧。在放学之前,他又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以“梅花”为题,作诗一首,明天一早交卷。毕沅回到灵岩山麓的茅舍,厚重的积雪压在屋面上,有几处已经漏塌,雪花从屋顶、门缝、窗洞各处钻了进来,室内与室外一样寒冷,但小毕沅丝毫不为所动,他正全心构思着老师布置的梅花诗……

第二天清早,毕沅被一阵若有似无的幽香唤醒,推开柴门,循香而觅,原来香味来自房屋东侧山岩旁的一株老梅。经过一晚冰雪的浸润,老梅沐雪开花,虽然着花不多,但清香四溢,让人神醉。此刻,毕沅灵感突现,他对昨天老师布置的“梅花诗”题已经胸有成竹了。

上课了,沈德潜要各位学生作“梅花诗”,当堂讲评。几位富家公子开始搜肠刮肚起来,有的把《诗经》翻了又翻;有的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眼望着天花板发呆;也有的装模作样写了几行,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半个时辰过去,还不能成篇。只有毕沅铺开纸来,略作沉吟,便一挥而就:

侧侧东风淡淡烟,萧疏最爱砚山前。

琴中旧曲谁三弄,江上相思已一年。

老干不花香亦烈,空腔著藓志逾妍。

几湾流水千寻壁,有客冲寒正泊船。

写罢,毕沅意犹未尽,又续写九首,把个沈老先生也看得激动不已。他见毕沅的《梅花十首》,不但写出了梅花的神韵和精神,更把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巧妙地融入进去,同时,还将自己对灵岩的钟情、对故乡的思念一一嵌入诗中,情真意切,字字珠玑。以毕沅这样的年龄,写出这样的好诗,作为老师的沈德潜又怎能不激动呢。他满怀期望地对毕沅说:“你能在林逋的‘暗香疏影’之外,写出如此好诗,真是别开生面啊。好好努力吧,前程不可限量啊!”

后来,毕沅果然没有辜负老师的厚望,于三十岁时高中状元,踏上了为官报国之路。

转眼已是乾隆三十四年的冬天,毕沅任甘肃道台已有四年。远在异乡的他被浓浓的乡思所扰,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一天,他早早起床,推窗一望,看见远山近树全都披上了一层银装,顿时,一种踏雪寻梅的冲动涌上心头。他只身一人披衣而出,在茫茫的雪地里漫游,他要寻找那一枝属于他的寒梅,他要效仿唐人“驿使寄梅”,把那份浓浓的乡思连同梅花捎寄给千里之外的江南亲人。无奈,他在雪地里漫寻了整整一个时辰,无功而返,不过,他心中的梅花已经找到。毕沅回到衙署,磨墨展纸,满腔乡愁从笔底流出:

三弄音传绿绮琴,山人为尔入山深。

有生孤注或高节,无意相逢惬素襟。

妙处不关色香味,悟时已彻去来今。

十年空谷云踪杳,薄蔼轻烟写一林。

此刻,毕沅诗思泉涌,攒积多年的思乡之情喷薄而出,十首梅花诗一气呵成。后来,他把这一组诗称为《后梅花十首》,以与前十首梅花诗相应,然后,又无限惆怅地加上了一段序言。他在序中特别思念恩师沈德潜,他感叹道:“恩师已经作古,又有谁人来评价这前后梅花诗之中的得失呢?”

转眼已到乾隆五十四年的冬天,毕沅五十九岁,不久前,他刚被乾隆升任为湖广总督,虽说新官上任,但他没有丝毫喜悦,为官三十多年来频繁的波折和贬谪,乾隆的喜怒无常,使他对官场的风云变幻了如指掌,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退隐情绪。早在四年前,他已吩咐远在苏州的家人在灵岩山麓、他当年的苦读之地购买了五十亩地,依山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景致优美的灵岩山馆,在山坡上栽种梅花一千株,又在山馆之中另建了一座问梅禅院。看来,他是真想效仿林逋,以梅为妻,终老偕隐的了。如今,馆已建成,但自己却不能前往,窗外雪花飞舞,想来江南的梅树一定已经花满枝头,暗香浮动了吧。此刻的毕沅,已完全被这种思梅思乡之情控制,他推开门,跌跌撞撞往雪地深处走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毕沅满身泥水回到了衙署,寓居在此的好友、光福人徐友竹看见他一副狼狈相,忙问缘由。毕沅满怀深情地把自己思梅心切访梅不得的感受说了一番,眼睛之中已噙满了泪水。他来到书房,让徐友竹为他备好纸墨,一首《忆梅词》一挥而就:

香水溪,灵岩麓,翠微深处吟堂筑。门巷寂寥嵌空谷,手种梅花一千本,冷艳繁枝绝尘俗。此花与予久目成,任教消受书生福。春云荡漾日温暾,万顷寒香塞我门,一桥残月数村雪,茫茫玉蜨飞无痕……花灵曩日盟言在,垂订还山在几时。醒来凉月已三更,疏影依稀素壁横。香落琴弦弹一曲,尔音千里同金玉。花如不谅予精诚,请问邓尉山樵徐友竹。

毕沅在诗中对寒梅倾诉了无限的思念和愧疚之情,在他心目中,“香水溪,灵岩麓”那片秀美的土地便是他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官场充满险恶,他已无意久留,他想回去。

可惜的是,那座耗资十万两白银,历时五年而竣的灵岩山馆,毕沅生前一日也没有住过。嘉庆二年,毕沅病逝于湖广总督任上。遵其遗嘱,他的灵柩被安葬在灵岩山的东北麓(现木渎镇天平祥里村)。生前不能如愿,生后长眠于斯,这一点,总算是让毕沅圆了一个梦,他可以在另一个世界,与梅花相知相伴,直到永远。

古松园品雨

走在古镇窄窄的老街上,天空中竟有雨丝飘落下来,若断还续,很快,****了斑驳的粉墙和黛瓦,刚才还干扑扑的石板街面已湿湿地泛起了水光。心里企盼着从雨巷的尽头,走来一位紫丁香一样的女孩。这时,街上行人匆匆地来去,却不是我等的人。

在老街的屋檐下躲雨,一只孤独的鸟雀从雨中飞来,栖落在对面屋檐下,用尖尖的嘴梳理着被雨淋湿的羽毛。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伯从门里探身出来:到屋里来吧。我抬头望了望门楣上方,一块朱漆大匾上写着三个字,“古松园”,那朱漆有些褪色,显示着老宅的年纪。

我随老伯进了屋,见屏门上有幅漆雕的古松园鸟瞰图,墙上还有一些文字和图片。原来这是一处对外开放的景点。老伯告诉我:古松园的主人叫蔡少渔,清末时候木渎镇上的四大富翁之一,祖居太湖西山,后来在上海做洋货发了财,便在木渎置地造屋。说起来这房子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雨似乎下得更密了。雨水从檐口落下,滴在蟹眼天井里的一株芭蕉上,发出幽幽的回响。虽是仲春时节,空气里仍透出一丝凉意,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老伯说,你还是去后园茶楼上吃口热茶,驱驱寒吧。

绕过屏门,穿过天井,是一座高大气派的厅堂:雕花门窗,红木案几,字画古董,一如当年的富丽堂皇,只是地上的方砖有些已经开裂或凹陷。堂匾上端有一束光照着,细看之下,正中一根方椽上竟然镌刻着八只琵琶,从介绍中得知,这“八音联欢”,原是苏州评弹的曲牌,移用此处,无非体现一种祥和喜庆的气氛。遥想一百年前的这座厅堂之上,主人蔡少渔和亲友们在此推杯换盏,歌舞升平。也许,蔡少渔还是位评弹票友,喜欢在酒酣耳热之际,手抚琴弦,乘兴来上一曲《宝玉夜探》,也未可知。

正乱想之间,一座极为精致的雕花楼出现在眼前。脑海里迅速闪过巧夺天工、精妙绝伦等字眼,但这些都不足以形容我此刻的所见。这里所有的门窗、栏杆和梁架上,都镂刻了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隐喻着四季平安、快乐吉祥等美好愿望,尤其是栏杆的下枋雕刻了昭君、文姬、湘妃、洛神等八位古代才女,细腻传神,堪称一绝。此刻,雨丝从天空中扬扬洒洒而下,像是为这些女子遮了一袭纱帘,朦胧中愈发显得楚楚动人。

我想,蔡少渔一定有个聪颖秀丽的女儿,对她疼爱如自己的生命,因为,从这座江南无双的清代雕花楼里,我读出了一位父亲细腻的情感。

是的,蔡少渔应该有个女儿的,我凭栏向后院望去,那溟濛的烟雨里,分明已传来她清脆娇丽的嬉笑声。

跨出楼厅的侧门,我发现我竟然置身于一座宛转曲折的双层长廊之上,曲廊围合着的是一株苍老的古罗汉松,虬枝挺拔,老气横秋,起码有五六百岁的年纪了。古松园名当缘自于此吧。细雨梦一般飘落在细长的松叶上,凝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珠儿,悬在叶尖,像一个个轻盈而顽皮的精灵,躲在老爷爷长长的胡须里捉着迷藏。经过雨水的浸润,那松叶绿得愈发浓重了,仿佛微风一碰便要滴落下来。不远处,一株合抱粗的古银杏树参天耸立,光秃的枝桠间已有一片片嫩叶探出,像一只只绿色的耳朵,倾听着这座百年老宅上个世纪的秘密。

现在,我已坐在茶楼的窗前,啜一口香茗,咀嚼着蔡少渔的故事。楼前假山亭榭,曲桥清池,蔡少渔精心构筑的庭园,只我一人面对。

细雨无声。水榭边海棠花烂漫地开着。我在等谁呢?

南街风情

走出冯桂芬榜眼府第的后花园,一步就跨到了南街。这是古镇以清静幽谧见长的一条老街。漫步在狭窄的石板路面,或安坐于某处深宅里那被岁月磨亮了的红木太师椅上,聆听“笃笃”的足音在街头的一头响起,又在街巷的另一头消失,此刻的心情便如同这身旁的河水一样,安详平和,像是在寻找什么,又什么都不寻找,毫无目的地在小街上漫游,什么都不去想,感觉就像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于是,目之所及的一切景物,也便镀上了一层童年回忆的温馨。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童年温馨的回忆往往从水开始。坐上一叶江南的乌篷船,在胥江的水巷里欸乃而行。望两岸枕河人家,只露出窄窄的一线蓝天,白云在湛蓝的天幕上变幻着形状,如同看一部动态的“拉洋片”,总也看不厌。其实,不是云动,不是船动,而是那颗童年的心在动。此刻,那颗稚嫩的心早已穿越一座又一座圆圆的桥洞,停泊在南街那座岁月的老河埠上了。

从胥江河转入南街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胥江在两千五百年前因伍子胥开凿而名,运兵载粮,刀光剑影;而在二百五十年前,胥江河上商贾往返,百舸争流。胥江的水波印记着太多的荣耀和繁华。相比之下,南街河太平淡了,平淡得竟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就像作文中的起承转合,胥江向南界河的过渡从西安桥起笔,她和不远处的东安桥被人们亲昵地称为“姐妹桥”,与近在咫尺的小日晖桥又形成“双桥”。站在双桥上看落日归帆,读渔火点点,心头便涌上一种闲适、散淡的感觉了,这种感觉只属于南街。木渎旧“十景”中也便有了一个很平民化的景致:“姜潭渔火”。

南街的小桥都很人性化,比如廊桥。桥上有廊,便称廊桥,而此廊却是两岸住户为了方便过往行人遮风挡雨特意加上去的。殊不知这种助人某种程度上便是助己,廊桥无意间成了两岸住户纳凉、听雨的绝好去处。雅兴来时,呼左邻、唤右舍,携上一壶老酒,数碟小菜,在廊桥之上推杯换盏,醉眼蒙眬间,凭栏欣赏错落有致的民居、整齐坚实的老岸,看那横伏于河面上的老树青藤,轻轻软软地拂着水面,又有东家小儿、西邻小女在耳旁哼着梦一般的儿歌,此种悠然岂不让陶令羡煞?!

廊桥往南有吉利、太平二桥,桥面均为平板石桥,拙朴平凡,不见得有多少特别之处,一经冠以此名,立意顿现,平安、吉祥的主题虽然老套,却特别真实。朴素的南街居民喜欢这样朴素的桥名,每逢婚嫁喜庆大事,他们必走太平、吉利二桥,他们希望这样的祝愿能在每个人身上都变成现实。

南街小桥的人性化,是这里的居民所赋予的。南街没有其他街巷里那种豪宅大园,南街人也便少了那种斯文人的做作和矜持、有钱人的睥睨和不屑,不过,他们的生活也便多了一些真实而恬静的细节。因为没有豪富大贾过往,南街便少了许多车马喧嚣,南街的街面也显得特别狭窄,人们倚在相对的楼窗口聊天,可以把手伸到对面的屋檐下。南街河南是运河,连接太湖,于是,便有太湖来的小网船悠行于窄窄的水巷之中,突然,从枕河人家的窗口放下一只装了钱的竹篮:“船上阿叔,帮我称三块洋钿银鱼。”船上人利索地抓起一把鲜鱼掂了掂放入篮中,竹篮悠悠拎起,不一会儿,鲜鱼的香味弥漫了半条水巷。

哦,对了,南街还是有一些豪宅记忆的。走进南街人引以为豪的那条“长弄堂”,备弄两侧由西向东各有五六进建筑,桥厅、门楼、天井、厢房、楼厅,以备弄为中轴线依次排列,可以想见老宅昔日是何等的规模和气派。还有一座据说是建于明代的老宅,大厅棹木的纱帽翅和砖雕门楼的鲤鱼龙门,显示着主人当年的显赫和风雅。不知是南街造就了南街人,还是南街人改变着南街的性格,这些历经了岁月沧桑的百年老宅,如今与周围的民居显得那么和谐,已没有半点贵贱之分、尊卑之别了。

南街河依然清清,依然有“笃笃”的足音在街巷的一头响起,又在街巷的另一头消失。小街依然清静如水。

当美丽成为一件武器

西施是越女。吴国和越国交战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她正在诸暨的苎萝溪里浣纱,做着一名清纯少女溪水般晶莹透明的梦。这时,西施的美还很淳朴,宛如溪边悄悄绽放的一朵野蔷薇,只是,常有鱼儿见了她,便悄悄沉入水底。是范蠡把她从清澈的苎萝溪拉入政治的漩涡,让一双柔嫩的肩膀去承载一个王朝的兴衰。

同类推荐
  • 可爱的共和国人

    可爱的共和国人

    本书为建国七十周年献礼之作。总书记说“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本书的主人公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中有港珠澳大桥的功臣林鸣总工程师,有《战狼2》电影的原型人物——我国年轻的外交官们,有总书记为其让坐的“山神”黄大发,有原子弹、氢弹主要研制者王淦昌,有被称为“农民伟人”的华西村老支书吴仁宝、有冒着生命危险去非洲援助抗击埃博拉的院士高福,有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捐助大学贫困生的白芳礼老人,有一生致力让大庆油田几十年高产的“新时代铁人”王启民,有“义乌市场”的缔造者谢高华、还有依然在远山参与时代大决战的青年扶贫队……在他们身上有一种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与无私及大智大仁,从这些平民英雄身上可以看到,无私与善良就在我们身边,无畏与勇敢就在自己身边,平凡和伟大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把本职工作做好、把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何建明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具有宏大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善于站在比较高的层面审视社会、历史和时代,挖掘和记录社会发展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生活和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代表作有《浦东史诗》《大桥》《那山,那水》《爆炸现场》《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国家》《忠诚与背叛》《部长与国家》等。30余年来出版40余部文学著作,改编成电影电视8部,作品被翻译到十几个国家。
  • 高平作家丛书:一个人的旅行

    高平作家丛书:一个人的旅行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回澜之诗

    回澜之诗

    《回澜之诗》是成都作家书系其中一本,为著名诗人杨然的诗集。诗集共收录了杨然历年来创作的百余首诗歌代表作,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诗集兼具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全面展现了诗人的创作风貌。杨然的文本立足于现实生活,将个人的经历,以及对历史、社会和时代的情感体验融入到诗歌中去,并多以大诗、长诗为主,最终得以达到拷问灵魂,还原生活的真实目的。
  • 中华文化书系——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

    中华文化书系——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

    本书主要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使得性情、习惯上产生了差异。
  • 华夏作家文库:一种寂静叫幸福

    华夏作家文库:一种寂静叫幸福

    萧萧春雨:我深深体会到,不静下来思考,是无法写作的。天界:那肯定。你看别人坐在那里,洋洋洒洒。一个晚上写出几首或几十行的诗歌,那是好诗吗?会有好语言吗?写诗就是经历一场战争。而战争,哪有不用精力和高度思维的?
热门推荐
  • TFBOYS樱花下的约定

    TFBOYS樱花下的约定

    幻星缘的第二篇小说,因为之前的小说。。。。失败了。。。所以重写啦!就是之后会写到长大之后,会有点黄哦!所以。。。。呵呵。。。。
  • 倾城毒妃

    倾城毒妃

    她风华绝代国色天资。她孤高清冷不予事事争锋。怎奈身处权贵之家,注定命与皇城有缘。自家妹妹阴差阳错与她共封美人入宫。她处处谨慎小心,只为保妹妹周全。她初入宫门,引来诸多算计。她备受皇帝荣宠,招至无数嫔妃侧目。妹妹魂断皇城,令她性情大变。复仇之火燃尽她所有良知。大仇未报她腹中之子又亡于他人之手。四面楚歌令她胆战心寒。她痛定思痛终绝地反击。。。。。
  • 螺旋之恋

    螺旋之恋

    人总是习惯去做些理所当然的假设,比如怀北,以为医生见惯生死,固然能举重若轻地面对分别;以为时间可以褪色一切,记忆自然抵不过海马的斑块缠结;以为好久不见,不如不见。比如璃秋,以为舞台的灯光,可以成全相认;以为相守的余生,可以弥补缺席的过往;以为我不去,你会来。南京,香港,台北,本拿比,用生活在别处的时光,终于明白:见惯了别人的大生死,却依然处理不好自己的小别离;岁月可以退化海马,长期记忆却最难磨灭;尽管不再见,却会常相念。灯光太刺眼,容易看不清;活在过去打败时间的人,才是世间最大的情敌;原来你不来,不是因为下雨。
  • 吃货,快到碗里来!

    吃货,快到碗里来!

    这是一个二货女主,没心没肺没眼色,缺钱缺爱缺调教;这是一个腹黑暖男,暖男是表象,腹黑是本质。不就是“敲诈”了一顿肯德基嘛,至于穷追不舍么?什么?还要写下欠条,要还的却远远不止一顿肯德基?真是一逞口腹之欲,却成为了别人嘴里的食物?冤家,快到碗里来!本着再见不相识的想法,基于不吃白不吃的原则,一时没忍住,吃了一顿便宜快餐,却把自己赔了进去。看着好欺负的人,怎么最后露出大灰狼的面目?两个冤家斗法,最终收获幸福。幸好,能再相逢;幸好,得此良缘。
  • 极品邪少混花都

    极品邪少混花都

    靠着一枚捡来的戒指,给李小邪带来绝妙的武功心法,还有各行各业的牛人让他召唤附体!从此李小邪文武双全、三百六十行样样精通,大装逼术大御女术更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一代超级牛人从此诞生……
  • 殿下,他在星空之上

    殿下,他在星空之上

    “重生实体······莫晚宿主,欢迎来到九域系统。”一代军火商人莫晚在十分不知明的情况下重生,这让她各种吐槽无奈,可是更坑爹的,是这个九域系统。时空任务,城域护战,单项PK,还有种种大乱斗······原来一个系统创造的生活,也是这么多(水)姿(深)多(火)彩(热)。被誉为无用花瓶的军火殿下和寒冷似铁的苍穹之王,他们最终会通向哪一条奇葩之路?可是为什么,她通过层层时间流域,看到的,却是如此景象······
  • 赐我一场空欢喜

    赐我一场空欢喜

    顾宁检查出癌症当天,丈夫挽着妹妹出现在医院,逼她移植骨髓。她躺在手术台上,红着眼忍着失去孩子的疼痛,看着不远处冷漠的男人,心渐渐冰冷决绝……“陆衍之,如果还有下辈子,我只求不要遇到你。”她的一辈子很短,遇见他,爱上他,嫁给他。而他的一辈子却很长,失去她,岁岁年年月月日日时时是漫长……
  • 天地蜉蝣

    天地蜉蝣

    战争中,这里能出动在天空形成绝对压制的仙法战舰、能够远程攻击的各种修士军团、近距离所向披靡的各种战团、能力各异的异族军队以及高悬空间断层深处能够施行毁灭打击的战略武器……和平中,这里又有那居于传说中的存在凌驾于天际,他们拥有一个个响彻诸天的名号,剑神、道圣、武尊、斗狂、玄极天帝……他的故事起始于那两件礼物,他带着两件礼物去过剑墟,入过邪渊,见过异族,斗过天魔,一件件尘封的往事也开始在他面前展开,有小人物的挣扎,有大神通者的算计。最后,他觉得应该为自己、为他人、还有这个世界做些什么……注:本书小前期铺垫,尽情挖坑,是一个披着仙侠外衣却拥有完全不同战争体系的世界。如无意外每天两章,中午12点一章,下午6点一章
  • 独家宠妻:墨少,请深爱

    独家宠妻:墨少,请深爱

    婚前,墨白宸处处针对顾七夕,毒舌就罢了,还处处用强,结婚用强,造软包子也用强,把她欺负的体无完肤!婚后,墨白宸化身妻奴,变法子宠妻。但顾七夕并不买账,变法子折磨他!”某天,“老公,我听说,公司给你招个美女秘书?”墨白宸立即取出茶几下键盘跪上,“老婆,我的疏忽,马上叫她滚!”某时,“老公,我听说,你请张学姐吃饭了?”墨白宸立即取出办公桌下键盘跪上,“老婆,我错了,我发誓,这辈子都不见她了,如若再犯,天打雷劈!”某夜,顾七夕一脚把熟睡的墨白宸踹到地上,“贱人,今晚,你又和张学姐见面了?”“老婆,我没见她!”就在这时,窗外打起响雷…墨白宸“…”立即取出床下键盘跪上,“老婆,今晚是意外,你听我解释…”
  • 传法正宗记

    传法正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