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25900000033

第33章 穿越黑暗的文学远征(3)

章诒和写出了人性的软弱和凶恶,写出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一切都是那么令人震惊:“只要你到监狱里打一个转儿,便会对人间之种种罪恶,震惊于歹毒和残忍。因贫穷而堕落,因黑暗而沉沦,因无知而愚昧。”

她完成了穿越人性黑暗和人生苦难的一次文学远征。对那些安于“身体写作”和“私人写作”的“新生代作家”来讲,对那些丧失历史感和缺乏苦难意识的当代叙事来讲,对那些满足于芜杂、粗糙的“消极写作”的“著名作家”来讲,章诒和的这次文学远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她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罪恶、黑暗和苦难,乃是文学叙事的重要内容,而一个小说家,倘若还不想碌碌无为,还想写出有价值的作品,那他就要有勇气直面一切形式的残缺和不幸,就要努力赋予他的写作以深永的悲剧意味和深刻的苦难性质,因为,文学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些方面。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文字中,我只爱以血书写者。他说的是真理。文学的根须是深植于血泪之中的。文学的美学建构,最终要有一个伦理的向度。没有血与泪,没有爱与恨,没有罪与罚,没有不幸和苦难,没有绝望与挣扎,就不会有伟大的文学。我们的文学之所以不发达,之所以不成气候,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它缺乏苦难感,缺乏悲剧精神,缺乏对血与泪、爱与恨、罪与罚的叙写。

章诒和的小说,写得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她对读者是尊重的,唯恐慢待了他们,所以,她的故事讲得很周到,很用心。在语言上,她的态度尤其严肃认真:力求上达,一丝不苟。

章诒和的小说语言,虽然不像她的散文那样珠飞玉溅,流光溢彩,但仍然保持了优雅不俗的风格。她喜欢用四字一句的构语模式。例如:

“饭菜齐备,碗筷摆好。”这八个字,排布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很是俊爽。

“大火最终熄灭。死者无数,全是犯人。”后面一句,别人写出来,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意思或许相去不远,但语感却全然两样的。

“收工时,夕阳敛去,四野烟笼,她一屁股坐在山坡,向着那条通山下的土公路,望了又望,有时能望到天黑。”这是真正的汉语,淡淡的意境里,内含着蕴藉的诗意,令人悠然意远,怦然心动。

她也用五字一句的对偶句式。例如:

“岁月重重去,隐恨日日生,‘钱袋’外表平静,私下议论却是越发恶毒了。”即使在叙写平淡事象的时候,也能将对仗工稳的诗句融进去,真是妙极了。

两字一顿的句式,也有。例如:

“风起,日落,时光不疾不徐地像水一样地流淌,带走了一段一段的岁月,而岁月把原来柔软的变得坚硬起来。”这句话,开首便两字一顿,然后接以长句,长短搭配,疾徐有度,是诗家的语言。

切切嘈嘈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章诒和更擅长的,是将散与整、短与长、文与白,自然而巧妙地搭配起来,所获得的效果是,读出来,好听,闭目想,如画,细咂摸,有味:“入冬的高原,特别空旷,辽阔。山风吹来,一无阻拦地呼啸而过,把身上仅有的一点温度也带走了。谁都把大棉袄紧紧裹好,两手有空就缩在袖笼子里。野草随风俯仰,树木枝叶纷披,景色霎时变得荒凉而沉郁。给人哀愁的,就是这风了。骤然而来,悄然而去,不详其所起,亦不知其所终。思之,令人肠断。”这样的语言,如佳酿醇酒;充实于字里行间的,全是诗意的情调和古典的风度。

一方面,章诒和小说的语言,具有散文的流丽和诗意之美,另一方面,在叙事上,她似乎也没有摆脱散文的羁绊。她放不下、也摆不脱那个写散文的“我”。昨日一切,刻骨铭心,不思量,自难忘。非同寻常的经历和创巨痛深的记忆,给章诒和的小说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但也给她的小说写作添加了负担,——要她把自己跟小说中所写的人和事分开来,实在太难了。还有什么比“我”的经历更像小说的呢?还有什么比“我”的讲述更真实、更动人的呢?

于是,像几乎所有开始学写小说的人一样,她选择了第一人称的叙事策略。表面上看,让“我”担当叙事人,似乎很方便,很凑手,其实,事情并不这样简单。“我”其实是一个很受限制的叙事者。事件多,头绪繁,事有为“我”所知者,有为“我”所见者,但也有为“我”的所见所闻所不及者,这就给叙事带来了难度,——作者必须将叙事的半径限定在“我”的经验范围之内,否则就会带来混乱和虚假的后果。对于这样的困难,谙知文章之道的章诒和,自然是清楚的,正像她在《芦花吹白上人头,镜里萧疏不奈秋——<;刘氏女>;笔谈》中所说那样:“一下笔,便知转换文体之不易。散文很自由,而小说首先遇到的就是人称问题。散文不用设置人物关系,而小说人物关系的设置就至关重要。散文里,自己想说什么说什么,在小说里,主观情感不可投入过多。一切都不熟悉,一切均需从头学起。所以,我很吃力!由于认真,故又很卖力。”

然而,《刘氏女》还是被“我”给绊住了。虽然作者尽了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合乎逻辑地组织情节、展开叙事,但是,事实证明,如果选择了全知的第三人称叙事,她遇到的麻烦可能会少得多。尤其是当叙事的内容涉及的是杀人这种非常极端的事件的时候,“我”所面对的麻烦,就更多了。例如,刘月影杀人的心思,“我”怎样才能尽知其详?即使她对“我”的讲述足够详细,但要要将它转化为细致、真实的细节,仍然很难。而“钱袋”这个异性人物的复仇心理的产生过程,覃天聪的母亲对儿子和刘月影婚事的态度,就更非“我”所能轻易探知,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来交待“我”的叙事赖以展开的信息源的问题。除非像鲁迅在《祝福》中那样,巧妙地完成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叙事转换,然后将复杂的“断片”的叙事内容,“联成一片”,否则,单用第一人称来叙写如此纷杂的内容,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事实上,即使在《祝福》的第三人称的叙事部分,关于祥林嫂的叙事,依然被严格地限制在“听说”的范围之内。

然而,第一人称叙事的确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叙事方式。选择第一人称叙事曾经是一种流行的现代小说写作套路。有一位西方批评家曾作过统计,结果发现,自1921年以来,第一人称叙事占有极高的比例。1958年6月15日,茅盾在《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中说:“我并没作过统计,但本年三月份的六、七种期刊所登的长约五、六千字的短篇小说,其中百分之五十以上是用‘第一人称’的;《人民文学》三月号的三篇全是‘第一人称’。三月以后的各刊物,‘第一人称’的短篇小说还是比较多,而且每篇字数大都是五千到七千字。”为什么会这样呢?茅盾的解释是:“大概作者觉得这个方式适宜于写得短些”。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作者觉得采用这种叙事方式更方便组织和结构,也更容易获得真实可信的效果。然而,这是一种错觉。第一人称可以强化真实感,便于表达抒情性,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它也会削弱小说的整体感和客观性。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人物的命名。给人物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谁若把这看作薄物细故的小事,他就大错特错了。命名是一件庄严的事情,是一个神圣的仪式。它包含着作家对人物的理解和态度,也表现着作家的美学趣味。没有一个伟大的小说家是随便给人物命名的。然而,现在的不少小说家好像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在给人物起名字的时候,态度随随便便,表现出对人物的不尊重,让人读了极不舒服,看着就让人倒胃口。

《刘氏女》在对人物的命名上很用心,甚至有唯美化的倾向。尤其是女性人物,大都有一个很美很有诗意的名字:刘月影、苏润葭、杨芬芳、邹今图、张雨荷、骆安秀、易风竹。刘月影和张雨荷的名字,甚至有一点象征的意味——前者象征着人生的游移不定、变幻莫测,笼罩着一种凄迷而神秘的色彩,体现出作者对她的怜惜和同情的态度;后者则既象征着无辜者遭受风欺雨打的境遇,又象征着身陷泥淖依然不可污染的风骨和节操,体现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一种积极的道德评价。也许,有的读者也许会觉得,从监狱囚犯的名单上,一下子读到这么多美丽的名字,实在太过奢侈,甚至不够真实,但是,我相信,肯定还有另外一部分读者,他们宁愿这些不幸的女性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宁愿她们的名字有兰蕙的气息,珠玉的光泽,——这也算是对她们所遭受的不幸和痛苦的一点儿补偿。

至少,我愿意接受这种唯美的命名,愿意就此向作者致敬——能在最没有诗意的地方保持对诗意的热情,能在穿越人性黑暗和人生苦难的里程之后,依然保持着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这,难道不也是很值得尊敬和赞赏的吗?

2011年5月21日,平西府

同类推荐
  • 出入山河

    出入山河

    作家李锐近五六年一直生病、休息,小说鲜有问世,但他没有停止散文的写作。本书是李锐的最新散文自选集,共计35篇,分为3辑,既有对鲁迅、沈从文、赵树理、汪曾祺、史铁生以及托尔斯泰、福克纳、加缪等作家的深度解读,也有对当下浮躁的文学进行的清醒思考;既有多次游历国外、广泛交流的开阔视野,也有对身边事物的敏锐感悟。与作家前期的散文作品相比,这本散文集表现了一个作家的温情与悲悯。
  •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共分为七章,第一至五章按照编年顺序,依次记叙晚清时期、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文物事业;第六章记叙台湾、伪满洲国、华北、华中等沦陷区的文物事业;第七章记叙中国近代文物商业亦即古玩业的发展简史。此外,《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附录还原文辑选了1912年至1949年民国政府、日伪政权和中国共产党颁布实施的主要文物事业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42件,以方便读者研究参考。
  •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的一位天才诗人。在苏联时期,命途多舛,最后自缢而死。作品长期得不到出版。苏联解体后,国内出版界重新审视这段文学史,给茨氏以极高的评价。她的诗作,包括散文和书信,重获出版,尤其诗歌,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声誉。译者王家新是我国少数有实力的诗人,翻译过策兰等不少著名的外国诗人,译笔一流。本书所译作品多系首译,为国内其他茨氏文本所未见。
  • 英格兰乡村生活

    英格兰乡村生活

    理查德·杰弗里斯著的《英格兰乡村生活》是一本关于英格兰乡村生活的散文,作者为英国自然文学大师理查德·杰弗里斯。书中生动而详细的描述了十九世纪的英格兰乡村生活,农业雇工的生存状况以及优美动人的田园风光,在杰弗里斯笔下,十九世纪的英格兰乡村生活淳朴粗犷,乡野间的动物和植物充满活力和欢乐,他用精妙的文字和广博的知识将这种欢乐呈现给读者,让人在阅读时尽享自然的宁静、生机、包容。
  • 战魂

    战魂

    本书以前美军海豹突击队队员真实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为读者详细记述了美国海军最精锐的海豹突击队队员的成长历程及参加的作战任务。全书共分3大部分,第1部分介绍了美军海豹队队员的选拔流程,通过怎样的魔鬼训练才能进入美军最精锐的海豹突击队;第2部分介绍作者作为海豹4队的指挥官参加了黎巴嫩战争,亲历了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的轰炸事件,以及作为多国维和部队在黎巴嫩参加的全部作战任务;第3部分讲述了作者通过黎巴嫩战争的洗礼,被进一步提拔到海豹中的王牌“海豹6队”担任突击小队指挥官,并详细描述了其在海豹6队所参加的秘密作战任务直到退役。
热门推荐
  • 战龙星辰

    战龙星辰

    遭灭门之祸,从此决心复仇,强吞幻文,半龙半人之身,脚踏数亿天才,走向神的道路,却发现一切皆是假象,灭神,灭人,灭龙,问苍茫天地,何人敢与我一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尊穆轩录

    至尊穆轩录

    他是天玄大陆中被家族抛弃的弃儿。却在玄天大陆中,一步步的成长起来。他是顶级炼丹师,他是宗师级炼器师,他是至高的驯兽师。他拥有众多美人的垂青。其中有的秀色可餐,有的秀外惠中,有的倾国倾城,有的国色天香。“好了少爷别打了,我知道你舍不得打我们,要是您还想打,大不了晚上我们脱光了让你打我了。”小荷嘻笑着跑开了。而小菊和小梅也一样:“少爷想打,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就脱光了让少爷打死好了。”看她俩的样子是如此的哀怨与悲痛欲绝,二人还作势要去解衣服,最后还用怨毒的眼神看着穆轩。看得穆轩脊背一阵发寒,最后很是无奈的说道:“你们俩个小妮子走吧,我不打你们了。”
  • 异能六小姐:对决吸血鬼痴傻王爷

    异能六小姐:对决吸血鬼痴傻王爷

    前言——{横跨几千年的时代距离,谁能与谁彷徨,谁又能与谁同殇?当真相被残忍剥开的时候,谁又能笑如初见,当兵戎相见的时候,谁又能为谁依旧守候千年}她是王牌特工,身怀异能的她意外穿越到古代废柴六小姐这具身体里。未婚夫是痴傻王爷?存心欺负她是废物么?他是一只王牌吸血鬼,拥有最纯正的血统,最高贵的姿态,却被追杀之后落得如此下场。当王牌异能特工遇上王牌吸血鬼,究竟谁,笑到最后?最后,所有的结局并非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并非都已启程,忘不了开始,猜不透结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火星先生

    火星先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生命因离太阳远近而依次更替,本书讲的是中转站——火星的故事。从金星到火星再到地球,生命也不全是星际转移,只有极少部分来自金星的星际转移,而所谓“先生”也不是先生女士,是火星的生命先生于地球。
  • TFBOYS之南星顾北辰

    TFBOYS之南星顾北辰

    那些我给你写过的情书,都已经微微泛黄。我们都没变,也都变了。
  • 白羊座少女成长笔记

    白羊座少女成长笔记

    青春在成长中度过,本书讲述了少女希希的成长故事。
  • 卿城无处不飞花

    卿城无处不飞花

    &ldquo;那一年,困魔窟四外白雪皑皑,除了雪以外看不到任何东西。有人说是老天爷知道上仙殒身悲痛之下化泪为雪,还有人说那雪是那位上仙用自己最后的法力为困魔窟里那位做了最后的庇护。&rdquo;&ldquo;那后来呢?&rdquo;&ldquo;后来?&rdquo;&hellip;&hellip;
  • 斗罗同人唐一家

    斗罗同人唐一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上的紫云愈加浓厚,变成黑色。。。“哇!!——”“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