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82500000034

第34章 诸葛亮(3)

诸葛亮还忠于信念、矢志不移。在他病入膏盲,危在旦夕之时,仍不忘先帝刘备的托孤之重。他临终再次上表,苦口婆心地嘱咐后主刘禅,希望他能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布仁心于寰民,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谗奸,以厚风俗’。“两朝开济”的老臣诸葛亮,抱着一颗对事业的耿耿忠心,对后主的殷殷之心,离开了人世,实践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夙志。

诸葛亮总一国之政,尽心辅佐后主一事,晋朝人袁准大发感慨,他说诸葛亮“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国人不疑,连后主也不怀疑。在诸葛亮死后,曾担任过犍为太守的李邈,在后主面前说三道四,他以忠臣的面目给刘禅上书说:“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览表大怒,立即将诬及恩相诸葛亮的李邈下狱处死。为褒奖诸葛亮“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的煌煌功业和他忠贞谋国的精神,后主专门下诏,追溢诸葛亮为“忠武侯”。

诸葛亮公忠体国的精神,不仅影响了蜀汉朝廷的一代风气,也深深地教育了他的子孙后代。诸葛亮临终前,最担心的是8岁的爱子诸葛瞻不能成为“重器”。就是这个令诸葛亮放心不下的诸葛瞻,在后来魏国发动的灭蜀战争中,怒斩魏将邓艾劝降的来使,挥军大战,献身于保卫国家的疆场,死时年仅37岁。诸葛瞻继承父业,“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更难能可贵的是诸葛瞻长子诸葛尚,也随父在军,同时捐躯。后世在论及此事时,无不为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而赞叹不已。

诸葛亮的许多优秀品格,其身居高位而虚心向下,怀不世之才而谦恭好学的精神,也为人所称道。他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或向先帝后主,向同僚部下,表示自己多方面的不足与欠缺。认为自己的“赋性拙直”,还有加强修养的必要;他觉得自己的才智不足,说“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自己以“弱才,叨窃非据”,大有才力不能胜任之感;他还谈到自己“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的情况,清楚自己缺乏气魄胆略;他知道自己本来是躬耕田亩的布衣百姓,社会地位“卑鄙”,等等。诸葛亮对自己的长短优劣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总是强调利用一切机会,向同僚,向师友,向部下,甚至向敌人学习。

诸葛亮主张用学习的方法来弥补自己才智的不足,以便更好地为国家尽忠效劳。他指出:“为政之道,务在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之言,谋及庶土,则万物当耳目,众首佐其耳……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如果遇有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大众请教。他对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的作风推崇备至,认为这是他们增长才干、成为圣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诸葛亮在治蜀的活动中,处处表现出谦虚恭让的美德。街亭失守之后,他在严惩失职将领的同时,认真总结了战败的教训,着重从自己的组织指挥方面查找原因,根据自己的失误作了三件事:一是,给后主刘禅上《街亭自贬疏》,承认自己有“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授任无方”和“不知人”等失误,请后主批准他“自贬三等”的要求,以示督警。二是,为了接受官民的监督,记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他在“引咎自责”的同时,又将自己的过错公开在境内进行公布。三是,诸葛亮认为,虽然采取了“自贬三等”、“布所失于境内”的措施,但由于自己身居宰辅,地位宠隆,百官、将士以及民众未必敢讲真话。为了鼓励众人打消顾虑,他又专门下发了《劝将土勤攻己阙教》的教令。在这篇教令中,他再次承担了失败之责,表示了“明罚思过”的真诚态度。要求广大将士着眼于国家的大局,立足于北伐的伟业,“勤攻吾之阙”,随时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他认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贼可死,功可足乔足而待矣”。从这篇教令中看出,诸葛亮谦虚的品格。

诸葛亮深知骄傲是学习的大敌,谦虚是提高的前提。由于他有这种可贵的认识,注意向同僚学习,注重向历史学习。广汉人任安,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节操清奇。诸葛亮与任安没有交往过,但知道他的名气。一次,他问秦宓:任安有什么突出的长处,秦宓说任安“记人之善,忘人之恶”。诸葛亮还向秦宓问过董扶所长,董扶也是“兼通数经”、“穷极图谶”的大学问家,在东汉末年,被大将军何进举荐为汉灵帝的侍中。秦宏告诉诸葛亮,董扶的优点是“褒秋毫之善,贬纤芥之恶”。诸葛亮间接地学习并发扬了任安、董扶的优点,并将它用于治蜀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的赏罚见解和主张。诸葛亮在学习前人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方面,也绝非一般俗士庸儒可比。他既谦虚认真,又不迷信古人,他立足现实,学以致用,博采众家之长。他在《论诸子》一文中,深刻而准确地分析了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如老子、商鞅、苏秦、张仪、白起、伍子胥等的所长所短,作为自己治国、治军及其治家、治身的借鉴。虚怀若谷是好学会学的前提,好学会学是增长才识的基础。诸葛亮所以能成为一位大智大勇的战略家、政治家,与他的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诸葛亮具有谦虚待人的精神,他在修身齐家、治国用兵中,总是采取持重审慎的态度。“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他毕恭毕敬地辅佐刘备,又小心翼翼、弹精竭虑的辅助后主。诸葛亮在治军方面,更是慎之又慎。作为全军统帅,他十分清楚“兵者凶器,战者危事”的道理;知道主要敌人曹魏统治较为稳定,是一个地广人众、实力雄厚、不可轻视的对手;再加上战争本身瞬息万变,不可知的因素很多,因此不能希望侥幸取得胜利。如在商定首次北伐用兵策略和路线时,丞相司马魏廷建议诸葛亮调拨5000精兵由他率领,直出褒中(今陕西褒城县),沿秦岭向东,再由子午谷向北,袭取长安。魏延认为,如此进军,只需10天的时间就能出奇制胜。但诸葛亮却觉得魏延的计划过于冒险,不如从坦途出发,稳扎稳打,这样才能保证战争“十全必克而无虞”。在整个北伐中原的战争中,诸葛亮总是精心安排,谨慎从事,从不贸然出兵,打无把握之仗。

诸葛亮在处理兄弟、子侄间关系这类敏感问题时,态度更加慎重,公私分得非常清楚。诸葛亮作为蜀国的托孤重臣,总理一国军政,长兄诸葛谨也是深受孙权亲重的东吴大将军,还有一个族弟诸葛诞在魏国被拜为镇东大将军,当时的人们将这种情况看成是诸葛氏家族的荣耀。诸葛亮与族弟没有联系,但与诸葛瑾却有着书信往来。当诸葛瑾奉孙权之命至蜀索还荆州时,多年未见的兄弟俩都非常清楚各自的地位、身份和使命,除在外交场合会面、交涉以外,“退无私面”。长期跟随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史书上也只说他在蜀国“官至长水校尉”,除此而外,别无所载。他对子侄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从不滥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们谋取分外的地位和利益。诸葛亮慎用亲属、任人避嫌,正是他过人和高明的地方,这在宗族关系极浓的封建时代,实在是不可多得。

诸葛亮对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有一种百折不挠的执着追求精神。而这种执着的追求则更多地体现在对国事的忘我操劳和对家事的廉俭自律方面。诸葛亮从步出隆中入世,到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整整27年。这期间,他先佐刘备15年,又辅刘禅12载。他忧劳半生,兢兢业业,事必躬亲的实干精神和作风,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暗弱无能的刘禅当国时期,诸葛亮更是日理万机,忧劳日甚,他既要不舍昼夜地谋画军国大计,又要废寝忘食地关照日常政务,甚至亲自处理任免刑赏等苛细公务,其劳心竭力的情形可以想见。

在诸葛亮后半生27年的生涯中,组织军事活动占去了他的大部分时间,耗尽了他半生的心血。在兵进南中时,除了制定战抚方略外,他还以宰辅之重,统率南征主力军亲临前线,亲自组织指挥了阵斩高定、收服越隽郡的战斗。他五月渡沪,深入到不毛之地,在盘江上游与孟获连战7次,最终使这个在南中地区颇有影响的渠师心悦诚服地归顺了蜀汉政权。后来的多次北伐曹魏的战争中,诸葛亮每战必至,甘冒矢石,亲临战场。据裴启《语林》记载:在与魏军对阵于渭滨之时,司马懿在交战之前,亲着戎装,派出侦察人员察看诸葛亮的动静。只见大战前夕的诸葛亮镇静自若,他“独乘素舆,葛巾,持白羽扇,指挥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司马懿听说后,叹息说:“诸葛君可谓名士矣。”司马懿仅从举止风采方面赞叹诸葛亮,诸葛亮在谈到自己屡屡亲临疆场时说:“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波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不负刘备托付,实现北伐曹魏的宏愿是诸葛亮半生操劳、事必躬亲的精神动力。

诸葛亮尽瘁国事、半生操劳的作风和精神,表现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上。蜀地的夏天,炎热难当,日理万机的丞相诸葛亮除紧张地操持朝廷大事以外,还要亲自校阅相府的簿书,整天忙得汗流泱背。犍为人丞相主簿杨禺页对这件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暗暗为诸葛亮担心。在杨禺页看来,诸葛亮是身负重任的托孤大臣,是国家和朝廷倚重的丞相,光军国大政已使他疲于奔命,怎么能为如此之琐事再费神耗力呢?于是,他转弯抹角地对诸葛亮进行了规劝,诚挚地希望诸葛亮以国事为重,珍重自己的身体。

杨禺页在指出“为政有体,上下不可相侵”之后,以治理家庭为例,打了个生动的比喻。他说:“治国与治家的道理一样,都该有个明细的分工。比如耕奴负责种田,侍婢负责做饭,雄鸡掌管打鸣报晓,狗管看家护院,防备盗贼,牛则负载,马则跑路。这样各司其事,井井有条,家务也不会旷废,家主就可以坐享饮食、高枕无忧了。如果这家主人一旦包揽了这所有的事情,样样都亲自去做,再也不分派手下的人去处理,结果只能搞得筋疲力尽,事情也办不好。难道这家主人的才智能力真的连奴婢鸡狗都不如吗?当然不是,关键在于他不懂得做主人的章法。正因为事有所司,所以古人把‘坐而论道’的大臣称之为三公,‘作而行之’的官员叫做士大夫。”他还举了历史上的两个事例,进一步说明设官分职、各有所司的道理。杨禺页最后满怀深情地说:“丞相身系国家安危,怎么可以亲自做这种校阅簿书的琐事,并且汗流终日,劳累至极,这岂不是太苦太累了吗?”诸葛亮听了杨禺页一番动情的话以后,称谢不已,更加器重这位深明事务轻重缓急的部下。杨禺页死后,诸葛亮悲痛难忍,以至于“垂泣三日”。诸葛亮之所以这样终生操劳,固然知道忧劳损身的道理,他更清楚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他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加勤奋操劳,更加忘我的做事。他受刘备托孤之重,惟恐自己做得不够,惟恐百官不能像他那样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他宁可躬亲细琐,不敢稍有疏漏,处处以身作则,事事身体力行。诸葛亮忠顺勤劳的作风不仅影响了蜀汉朝廷的一代吏治,给后世留下深刻的印象。

诸葛亮深知用人刑赏与治国安邦的关系,他从不马虎从事,连责罚20板子以上的轻刑他也要亲自过问,惟恐有半点疏漏。诸葛亮在统领全国军政要务,躬亲一般事务的同时,还能及时总结治军治国的经验教训,阐发自己的见解,发布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教令、文告等。后来陈寿搜集、整理的《诸葛亮集》,就有24篇,计10万余字。这是诸葛亮后半生实践的总结,心血的结晶。诸葛亮还写出《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章条,用以训厉百官。为保证北伐中原战争的需要,他又在前人经验和自己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改制出杀伤力极强的武器劲弩和灵便省力的运粮器具木牛、流马。

同类推荐
  • 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位美术教师,他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图说世界名人: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叙述了毕加索从出生、成长到成为一代大师的生命轨迹,《图说世界名人: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展现了他波澜牡阔、精彩辉煌的一生。
  • 刘邦创业记

    刘邦创业记

    这是一部草根闯荡终极职场的实录。刘邦出身农家,年过而立才当上了大秦帝国的基层乡镇干部。就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却在秦末的动乱中脱颖而出。他仅仅用了不足三年时间就把自己的几十名追随者变成了几十万,从泗水亭长混成了汉王。他又用了四年时间,与自己的朋友兼兄弟、历史上最强悍的军事家项羽争夺天下,最终把看似不可战胜的楚霸王逼死在乌江口。刘邦在当上皇帝后,又用了七年时间收拾秦帝国留下的烂摊子,打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汉王朝。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他的成功模式历经千年仍有借鉴意义。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莫奈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莫奈

    19世纪的欧洲文艺在战争的炮火中、机器的轰鸣中、科学的呼唤中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讲究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
热门推荐
  • 君上魔图

    君上魔图

    在这个世间,好好活着,才是人生唯一的大事。我,杨少君,正与魔,佛与道,我明白了,我要做主宰一切的君。
  • 豪门千金:总裁逮捕小逃妻

    豪门千金:总裁逮捕小逃妻

    他说:“我不愿意将就,我一直很清醒,清醒的看着自己沉沦,要我相信你的背叛,除非我死,她不要我,没关系,我要她,她就一辈子是我的。曼珠沙华是罪孽,美丽,妖艳,尽管绝望,可她依然散发罂粟的芬芳,就像站在彼岸的你和站在彼岸的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阵中仙缘

    阵中仙缘

    崔浩和王俊(段羽)亦师亦友,绝代双骄各有传奇!
  • 黄泉路远彼岸花开

    黄泉路远彼岸花开

    沙华,好久不见,这一别已是万年。我已经在这儿等了你百年,千年,万年,我都快记不清在这条黄泉路上遇到过多少张与你相似的脸,可怕的是,都不是你。你怨我么?怨,不怨,曼珠,我怨我自己,没有替你喝下她孟婆的汤。沙华,我不怪你,如果相爱注定不能相守,我们就放手吧!我们都是过来人,应该明白的,或许除了爱,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老和尚不是说了么?唯有放下,我们才有未来。曼珠,我不信他老和尚的话,纵使前尘往事都是梦,对我而言,万物皆空,唯情不灭,我爱你,曼珠,这不会变,就算有一日这黄泉断了,也不会。这是你我的执念,沙华。…………………
  • 帝王溺宠:王妃别跑

    帝王溺宠:王妃别跑

    她,乃大月国将军府嫡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虽然有个小小庶女挡路,但是她凌华有何惧,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他,乃南歌国九王爷,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哪料杀出个凌华!对他冷言相向不说,竟还与男子亲亲热热的!忍不了了,凌华,你是我的人!
  • 圣灾

    圣灾

    古老文明和外星文明的对抗,神的影子出现,这场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似乎在重复的命运,却拥有不同的结局,这一切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科技和异能相比,最终逊了一筹,可是当二者画上了等号之时,又会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当你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才越发觉得它的可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查理九世之永生的痛苦

    查理九世之永生的痛苦

    (我是查理九世之亡灵超度者和查理九世之月色之瞳的作者,月光姗姗,此文为虐)
  • 安可期请等等

    安可期请等等

    阳光刺眼,可穿过树叶时,放缓了脚步,温和了性情,待阳光洒到地面,就完全失去了棱角,呈现出随性的斑驳。许久或远方,阳光依旧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