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82500000060

第60章 苏轼(3)

当时密州官吏常根据司农颁布的一系列法规敲诈农民,时常判人犯法。苏轼很气愤,说:“判人犯法,若自朝廷,谁敢不从。现在根据司农的法规行事,这简直是擅创法律。”众官听这番话都大惊失色,都劝苏轼不可轻举妄动。苏轼立刻上书,他在《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中说:“近司农的文书与制敕并行,而且不相符合。按照法律,篡动官文应判刑一年,现在司农之令专行,而人莫敢辩,我对此深感困惑!”朝廷时隔不久,取消了司农之法。

苏轼身先士卒积极为百姓谋利,他还心怀宽广,为国事担忧。宋朝边境屡为西夏与辽所侵,朝廷当时每年要向他们输银17万两,绢35万匹,才换得苟安,朝中有识之士无不为之愤激。苏轼一次祭常山回来途中围猎,他看着自己这支矫健的武装,良多感慨。希望朝廷能重用他,驰骋沙场,为国效劳。他赋诗:“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晋西凉主簿谢艾本是书生,善于用兵,苏轼认为自己能与谢艾一比。回府后,他作出了豪放激越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上半阕,诗人以孙权自比,下半闺又以魏尚自比,豪气满怀,幻想自己能奔驰于西北战场,击退胡虏。

苏轼所表现的习武、悼亡、农村生活等题材,都是以前词史上未曾有过的。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苏轼曾说《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这说明了苏轼创立豪放词派的主体自觉性。

密州时期,苏轼最有成就的词还不是上述两首《江城子》,而是流芳千古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熙宁八年十一月,葺修园圃之北的一个旧台,以作登览,他将此台命名为“超然台”,并作《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甫糟啜离,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这体现出苏轼身处恶境而自超然的人生。

苏轼次年中秋。与众人在超然台上欢饮彻夜达旦,大醉,面对中秋之夜的一轮清月,他不由想念远在济南的弟弟苏辙,因此做出首中秋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阀,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达到了较高的美学境界。

苏轼熙宁九年十二月,被移调为河中府。

熙宁十年二月,苏轼行至对京外,被告知不得入城。其内情,史无祥的记载。又政命为徐州太守。苏轼四月二十一日,到徐州太守上任。

苏轼到任不久。七月,黄河决口,洪水泛滥。城外大片田野已成汪洋一片,城内已成孤岛,城墙原不坚固,随时有被冲决的危险。城中几十万人民的生命危在旦夕。城中富户争相出城逃命。苏轼宣告:“有我在此,水绝不会入城。”他驱使富户回城。筑庐舍于城上,坐镇指挥民众加固、加高城墙。人手不够,他亲自去请属皇家指挥的禁卫军说:“大河将要冲垮城池,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卫军也当尽力。”军中头目见太守身先士卒,欣然从命:“太守都与民共战,我们理当效命。”兵卒们也投入了抗洪抢险。经过50多天的奋战,黄河复入故道,洪水终于被降服。

因护城有功,苏轼受到朝廷降诏奖谕。

苏轼呈奏朝廷,要求拨款拨物,增筑老城。城墙建成后,苏轼在其建了一座黄楼。

一年之后,苏轼在新城的黄楼之上饮酒赏景。他作《九日黄楼作》: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岂知还得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次年春天即发生大旱。苏轼又率领民众筑堤截洪,以积水抗旱,日夜奔波。苏轼又去城东石潭求雨,似乎老天爷体恤太守对人民的一片苦心,求雨雨到,苏轼很高兴。石潭距城20里,苏轼回来途经乡间农村,村民们都很热爱他们的太守,争先恐后出来欢迎。苏轼见到淳朴的乡亲,闻到春日田野的气息,心里也很愉快。苏轼途中所作五首《浣溪沙》,其中第四首:

获洗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谩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是苏轼在词史上的一个创举。

徐州附近有百步洪。苏轼一日,偕友人驾舟南下,写出了着名的《百步洪》诗二首: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鸟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这种“博喻”之法在诗歌创作中连用比拟,局阵开拓,古无此法,自先生创之”(《初白庵诗评》)。是前所未有之作。

苏轼到任后,派人到处勘察地下资源。元丰元年十二月,他们终于在徐州的西南面白土镇之北发现大量煤炭,开采出来试烧之日,当地百姓纷纷涌出观看,欢欣鼓舞。苏轼当时作《石炭》一诗:“根苗一发洁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煤炭的开采解决了当地的燃料问题,是为徐州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被任命为湖州太守。四月二十日到任后,苏轼按惯例给皇上上了一份《湖州谢表》。文中有云: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本是功轼的谦逊之语,未曾想朝中权臣正话反听,此时,王安石已罢相,朝中一帮权臣小人当道。认为所谓“新进”“生事”之语是讽刺他们。他们于是群起而弹劾苏轼,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由此酿成。

苏轼以诗托讽,早已引起他们的嫉恨。看到《湖州谢表》后,权臣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首先进呈札子弹劾。七月,权臣监察御史里行舒亶、国子监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连连上章弹劾。舒亶从苏轼诗中摘句:“陛下发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群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议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及事,应日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小则镁板,大则刻石。”网罗罪行。

上书朝延宋神宗,批令御史台派人去湖州将苏轼免官,并捉拿回京审讯。太常博士皇甫遵愿往,并要求押解途中每晚将苏轼关进当地监狱里,神宗以为大可不必。七月二十八日,皇甫遵偕儿子及二台卒火速出发。好友驸马王洗派人告诉了苏辙,苏辙立刻派人前去湖州报信。由于皇甫遵之子途中生病,耽误了半天,所以他们到湖州后,苏轼已经知道消息了。

皇甫遵带领台卒闯进太守府,两眼凶光毕露。苏轼见此情状,说:“我苏轼平日激怒朝廷颇多,今日必是赐死,死固不辞,请让我与家人诀别。”皇甫遵这才发话:“不至于如此。”苏轼看到公文,才知道是寻常的拘捕入京。台卒将苏轼拉出府门。苏轼家人见此情景,惊恐万状,抱头痛哭。苏轼对妻说:“你不能像杨朴之妻一样,做一首诗送我吗?”苏夫人听到此语,破涕为笑。苏轼于是从容上路。

押解途中,他在船过长江时,他曾想投水自尽。台卒看守很严,他又念及弟弟苏辙,没有自杀。

苏轼八月十八日,被押京中御史台狱审讯。苏轼被迫对自己以前的诗一一加以解释。李定在审讯后感叹:“苏轼奇才也!”“虽三十年所作文字诗句,引证经传,随问即答,无一字差舛,诚天下之奇才也!”但越是才华出众,越是引起这帮权臣的嫉恨。他们千方百计从诗句中寻找罪证,并逼苏轼承认,其捕风捉影有时达到了可笑的地步。副相王连有一次向皇上进谗言:“苏轼对陛下心吓不忠。”神宗吃了一惊,说:“苏轼虽然有罪,但对我好像不至于此,你何以知之呢?”王珪列举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中“根到九泉无曲处,岁寒惟有蛰龙知”两句,说:“陛下飞龙在天,而苏轼以地下的蛰龙自居,这不是不愿臣服陛下吗?’神宗不以为然:“诗人之作,怎能如此附会呢?他咏桧树,关我何事!再说并非只有皇帝才能称龙,自古臣子以龙自居的很多,如汉有荀氏八龙,诸葛亮不也自称卧龙?”一席话说得王挂无言以对。他们讯问苏轼“蛰龙”一语有无讥讽意义,苏轼的回答很机智:“王安石诗云:‘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做我所指的就是此蟠龙。”就把他们的嘴堵住了。

苏轼在狱中闻此杭州、湖州两地百姓斋戒数月,为他解免灾难。消息十分感动。密州、徐州的百姓得此消息焦急万分,诚心为苏轼祈祷。

苏辙奏请朝廷,愿纳还自己的一切官职为哥哥赎罪。

张方平、范镇等老臣纷纷上书皇上,为苏轼说情。

朝中宰相吴克也多次劝说皇上宽待苏轼。有一次,他问神宗:“魏武帝曹操这个人怎么样?”神宗说:“何足道也!”吴充说:“陛下以尧舜为法,瞧不上曹操在情理之中,但曹操这个人素善狂忌,犹能容下称衡,陛下怎么就不能容一苏轼呢?”吴克又有一次,会同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修起居注,进谏皇上:“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给人定罪。苏轼如此富有才华,若遭难,怕后世之人要说陛下不能容才。’神宗说:“苏轼招怨于众,是他们想害他,我倒不愿深究。”

太皇太后曹氏生前对苏轼印象很好,这年十月离世前她听说了苏轼下狱之事,特召来神宗说:“当年仁宗以科举得苏轼兄弟,曾高兴地说:‘我为子孙得两宰相。’今苏轼因作诗而下狱,会不会是仇人的中伤陷害呢?追究诗作,这也过分了些!”

苏轼在狱中由其子苏迈给他送饭菜。他与苏迈约定平时送菜、肉,如有不测,则只送鱼。一个月后,苏迈出外采粮委托他人代送,但没有作特别交代。正巧有鱼,别人就给送去了。苏轼见鱼,大惊失色,以为死期将到。他写了诀别诗。其中一首诗为“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了须还债,十口无家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由狱卒送给苏辙狱卒不敢私自隐藏,于是上呈。神宗读了此诗后,愈感苏轼诚意,觉得他可怜之至,从此想宽释于他,而对那些鼓动要严惩的谗言者拒而不听。

苏轼有一天晚上在狱中刚刚入睡,忽见两个人进来,扔下小箱子当枕头,就在苏轼旁边睡觉。苏轼以为是其他囚犯,也没注意,继续睡他的觉。睡至四更时分,苏轼忽感到有人推他并连连向他道喜,苏轼转身问:“怎么回事?”那两人对苏轼说:“安心熟寝。”提着小箱子就走了。原来这是皇上派人试探他,两人都是宫中太监,来监狱是想观察苏轼睡觉情况如何,结果听到苏轼鼾声如雷。神宗听到太监汇报后,对左右部下说:“我知道苏轼于心无愧。”

神宗本人其实本来也没有杀苏轼之意,十二月二十七日他宣布:“苏轼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与“诗案”有关系者,驸马都尉王洗被解除职务,苏辙被降为宪州酒监,与苏轼诗文来往的如张方平、司马光、范镇等22人,各被罚铜20斤。

苏轼被囚130日出狱。十二月二十八日,重见阳光的喜悦令他诗兴又起,却对酒杯浑是梦,偶拈诗笔已如神”。他禁不住技痒,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二首》:“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苏轼作完诗后,暗骂自己:“犹不改也!”

苏轼元丰三年二月一日,到达贬所黄州,黄州即今湖北黄冈,地处长江岸边,风景优美,物丰价宜。城外的赤鼻矾传说是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它引发了苏轼流传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苏轼此时是作为“贬臣”被押送此接受“监督改造”的,因此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既没有几分薪水,也没有什么好住处。刚一到时,他只能落脚在定惠院,与僧人同吃素食。苏轼到达之后,曾在信中对他自己的处境作过描绘:“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鱼稻薪炭颇贱,甚与穷者相宜。然某平生未尝作活计……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内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现寓僧舍,布衣蔬饮,随僧一餐,差为简便。以此畏其到也。穷达得丧,粗了其理,但凛禄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苏轼他一个人随僧吃住。

数月以后,家眷迁到,苏轼全家住到临江的一个旧驿亭里去了。驿亭正在江边,苏轼写道:“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此幸未始有也。”苏轼开始节衣缩食,厉行节约。他自己规定每天日常所用不得超过150钱。每个月初,他取4500钱,分为30份,挂在房梁上,每天用画又挑取一块,然后把画叉藏起来,如每天有剩余,就装进一个大竹筒里,用以款待不速之客。即用此法,苏轼囊中之钱也仅可勉强支撑一年多。

因而苏辅作《初到黄州》诗: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做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苏轼在到黄州后例行的《黄州谢表》中,再不敢像《湖州谢表》那样发牢骚,而是诚惶诚恐感谢圣上不杀之恩:“伏惟此恩,何以为报!惟当疏食没齿,杜门思愆,深悟积年之非,永惟多士之戒。”在给位居文官的朋友的信中,他也是再三决心痛改前非——“平时惟子厚与子由极口见戒,反复甚苦。而某强狠自用,不以为然。今在囹圄中,追悔无路,谓必死矣。不意圣主宽大,复迂视息人间,若不改者,某真非人也。”(《与章于厚参政书二首》)

《答李端叔书》中他有一段: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权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尧尧至今,坐此得罪几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真可笑也。然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谗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譬之候虫时鸟,自呜自已,何足为损益。

苏轼在上述《答李端叔书》中对此理解颇透,他反思自己30年来的所作所为,感到病根即在逞己之所能,所以他“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他愿意“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不为人识”。混迹于百姓之中。

苏轼为彻底洗涤性情,清静根念,干脆“归诚佛僧”,他选择了城南安国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黄州安国寺记》)。从元丰三年滴居于此直至七年离开此地,苏轼5年间,带去安国寺。

苏轼此时并未背弃儒家用世之道,对儒家经典深入加以研究,撰写成了《易传》九卷,《论语说》五卷。苏轼是以一种宽广的胸怀接受佛老的,他择取其中的部分为我所用,而他所接受的儒家思想也并非僵硬不化的,故儒释道三家在苏轼心中是相通的。他并不像韩愈那样一定要以儒学排斥佛老,强作“入世”与“出世”之分,他反认为佛老之“养生治性”是对儒家的一种调剂。

同类推荐
  • 辛亥之父孙中山

    辛亥之父孙中山

    孙中山、秋瑾、刘青苛霞,是辛亥革命中三位具有特殊身份、特殊影响的特殊人物。其中,作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首举彻底的反封建人旗,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他被拥戴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详尽而细腻地表现了孙中山艰苦执着而充满豪情的一生,昭示了孙中山倡导并身体力行“天下为公”的宽阔胸怀与思想境界,同时也描写了他与宋庆龄真挚而伟人的革命爱情。
  • 李清照

    李清照

    全书展现了李清照丰富多彩的一生。李清照的少女生活是快乐的,无拘无束的。她出嫁以后,琴瑟和谐,夫妻恩爱。她与赵明诚一起品尝了宦海风波,一道回家隐居,品赏古玩,诗词唱和。在赵明诚外出读书与做官时,她又备尝离别相思之苦。中年以后,李清照连遭不幸,国破家亡、背井离乡,逃难到了南方。而后,灾难接踵而至。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赵明诚早逝,欲寻求生活幸福改嫁又被骗,离异后普遍遭亲友冷落,李清照最后在抑郁寡欢中默默辞世。全书通过文献材料梳理,结合李清照诗词创作的赏析,突出了李清照带有叛逆色彩的非同凡响的鲜明个性,揭示其个性与命运之间的某种联系。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宋庆龄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宋庆龄

    宋庆龄是二十世纪一位杰出的女性;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久经考验的前驱;是全体中国少年儿童慈爱的祖母。她鞠躬尽瘁,七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献给了世界和平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因此,她赢得了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 粉香情浓三尺戏台

    粉香情浓三尺戏台

    混乱的时代,一个男人,四个女人。爱,让她们相识;爱,也让他们相妒、相恨。然而,为了这样一个注定不平凡的男人,她们或是牺牲自己、或是退出情战、或是远走异乡,只为留给他一个最广阔的舞台。与其说他是她们的信仰,不如说是她们成就了这样一个璀璨的京剧巨星,抑或说,她们才是他舞台上最浪漫的主角。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二战史·地狱决斗

    二战史·地狱决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叁颜

    叁颜

    一个渣男,串起了三个女人的故事。可能是因情差点放弃自己工作,可能是因爱而失去自我,可能是因家庭而心生嫉妒……但她们原谅了彼此,同时也在互相治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纯属女人寻求独立的战争,无声地打响,无声地获胜。而这三个女人也该回到她们本身的人生轨迹上去了。
  • 城中之城

    城中之城

    滕肖澜的这部《城中之城》,是正面强攻、极具挑战性的金融现实题材原创长篇小说力作。小说塑造了以赵辉、苗彻、陶无忌等为代表的两代金融人“文学新形象”,记叙了金融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领域的安全监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成就,以及新时代中国金融的新发展等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一部《城中之城》,折射出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建设与发展的辉煌,展现了中国当代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多彩图卷。
  • 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

    一连串的不幸始于一起经济案,祝宛晴的人生被彻底颠覆。为势所逼,她不得已做了“女体盛”。风月糜烂之地,向来都是权力与欲望的角斗场。游走于刀光剑影中的她,是否能够独善其身?两个同样优秀的男子先后出现,对她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是真情,还是骗局……
  • 这个对头有点甜

    这个对头有点甜

    [甜宠?不存在的,冤家才是正解]无端穿进一本书中,问:该如何是好?系统答曰:自然是按照提示完成任务,推进男女主感情啊!不惹事不找事的凌脕,莫名其妙被人打晕了不说,还穿书了?!最最最主要的是,穿书还要为男女主“打工”?这让单身狗情何以堪!然而,系统威胁:不完成任务,你就嗝屁吧!……萧峥浒上辈子和凌脕斗智斗勇,最终凌脕赢了。重来一世,萧峥浒誓要将凌脕那颗险恶的种子捂死。怎知捂着捂着,小种子忽然就长大开花了。……肖筱:脕脕,咱们去浪迹江湖吧!顾漠琛:凌脕,你是不是觊觎我媳妇儿已久?元锦华:阿脕,看我看我,我有钱有势,和我走吧。萧峥浒:你们都走开,一一是我的!肖筱,顾漠琛,元锦华,凌脕:……这个男人是谁?我们不认识!且看凌脕如何在线驯服小奶狗。
  • 无上神光

    无上神光

    玄天大陆一个由玄天之气所充满的世界!一座小城一位少年梦开始的地方!奇迹不是由天才创造而是勤奋(五大帝国)(十大秘境)(无上神界)宏大的世界铸造玄幻史诗。玄天大陆炽火帝国一座小城中一位少年,一代强者开始的地方!超强师尊铸就人生方向心中有了她可以对抗整个世界!成就无上神心开创神界新制序!《无上神光》是我第一部作品更新可能会有些慢望各位读者谅解,我会尽量每天两更,对于本部作品的许多问题望各位读者多多建议!我会积极改正,并带给各位更好的故事!谢谢!
  • 恣行明末

    恣行明末

    白山黑水铁蹄剽悍,川陕湖广流寇肆虐,江南天堂香艳淫逸,宫内宫外君昏臣庸……明末,一个诡异、动荡、酝酿着巨变的乱世。乱世出英豪,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名现代卧底警察穿越而至,快意恩仇,恣意花丛,笑傲宦海,驰骋沙场……还华夏以朗朗乾坤qq群:123092606
  • 农门娇女

    农门娇女

    末世强者姜阮在基地自爆之后穿越了成天祈朝被人推下河的小农女姜软软,爹死了,娘跑了,奶奶不疼,爷爷不爱,身边环伺着一群想要把她卖掉换钱的极品亲戚。身带植物异能和空间的姜阮冷冷一笑。想拿她换钱?可以,只要你敢拿命来换!凭借着自己的宝贝空间,姜软软养养名花,做做菜,研究研究化妆品,一不小心,成了一个美妆大佬,贵女圈的红人!最后,还被某只思谋已久的大灰狼一口叼进了狼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个游戏是个坑

    这个游戏是个坑

    李斐,一家小游戏公司的苦逼画师,因为《第二界》的突然发布,他幸运的成为了万千游戏行业中失业一员。失去了资金来源,房贷以及就快出生的宝宝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为了生活也加入了征战《第二界》的队伍。【ps:架空世界,混合种小说,请勿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