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23600000013

第13章

观有相无相门第五

问上门明有为无为二法俱无有相。此即破一切法体相皆尽。又上破有为相中有四门。破展转义前后一时。破不展转义到不到及已未门。此四能破门破有为相尽。破无为相亦有四门。一用有为破无为体门。二破无为相门。三无相有无为门。四无因待故无有无为门。若尔能破所破一切相穷。何因缘故更说此门。答所相是众病之根。上破虽穷今重以有无门更责有为无为相。汝必言有有为无为二种相者。此二法为前有相后以相相之。为前无相后将相相之。二门求不可得。云何言有为无为二种相耶。前门名为正破。此门名纵有。故更捡之。二者上破通相。谓生住灭通相一切有为法。今破别相。谓人瓶柱地各有于相。通别备穷相义方尽。又前破隐相。一刹那中有生住异灭。此事微隐难以取悟。今破显相如瓶柱等。即取悟为易。故说此门。又前破标相。三相能标别法体。是于有为今破体相。如热为火体相。捡标体二相俱无。诸相乃尽。以一切相尽则心无所取。故取相心断。又心则是相。求一切相不可得故则无心相。无心相故无能取。此则于外无数于内无心。彼已寂灭名为涅槃也。然相既无。无相亦无。亦相无相非相无相亦无。故四境绝四心断四言寂。则是实相法身佛性法界也。问有无为是能破为是所破。答具有二种。若直执有相则开有无二门责之故是能破。若执有无则有无是所破。问用何破破有无耶。答有二种。一借有破无借无破有。谓对缘假破。二就有求有无踪。名就缘假破。

此门亦三。一生起。二门体。三总结齐法。

偈上半开二门以破于相。下半摄法。有相无相不相者有二义。一者如柱。前已有圆相不须更将圆相相之。二前已有相更以相相是则无穷。无相亦有二义。一者若无圆相则无柱体相。无所相。二者物若无相以相相之终自不著。柱是有为。既作二门责。无为亦作二门责之。下半摄法者此二有故相有。二门无故相无。

长行释上下半。即二。释上半有无门即二。破有相中又二。一正破二结破。初又二。第一作相无用破。复次下第二重相破也。是故下第二总结。

无相中下破无相中相义。就文为四。初总标无相中相不相。何法名无相下第二责不见无相法。如中论无有无相法。以有为无为各有相故有有为无为。若无相则无有为无为也。如象有双牙下第三出无无相法。若离是相下第四结无无相法。

如是有相中者第二释下半。

是故相无所相下第三总结齐法。又为二。初别结无四法。次结三空。结无四法者。一明相无故可相无。二明相可相空故万法空。三物空故则无物空。次明物无物空故有为空。文处易知。有为空故下结归三空。

观一异门第六

问上已破通别隐显体标诸相竟。何故复有此门。答有二种义。一者外人不受上二门破明我自有相可相一义自有相可相异义。云何言无相可相耶。今破彼一异义故说此门。二者论主前二门破之虽穷。今踪有之重开一异以破外也。问何故重开一异。答一异之破是诸破中显。欲令观心易悟故就一异破。二者一异是十四难本六十二见根。今欲穷其根本就一异门破。一异门破者通问。上二门标体两相与所相为一为异。故名一异门破。然此一异非但破相可相。真俗惑解人法万义。但寄相可相一事以例诸法也。问此门为从能破立名所破立名。答具二义。外直立相可相。论主开一异二门责之。则从能破立名。望下救义立于一异。今破彼一异。从所破立名。若一异是所破还用对就二假。如上明之。问何故不题观相可相一异门直称观一异。答一为存略。二欲遍观一切法一异不可得故不别题相可相一异也。又上有相无相门从别立名。今从通受称。互举也。

品亦三。初长行发起。

偈为二。上半牒相可相一异求之无踪。下半结破明一异无故相可相。

长行为四。一释偈本。二救。三破救。四总结。释偈本为二。初正释。次例破一切法。初又二。前释上半。次释下半。文处易知。

问曰下第二。又开三别。初总立义呵论主。第二别立义释成己宗。三结成义宗呵论主。初二句前总立总呵。相可相常成此总立也。何故不成总呵也。汝说相可相下别牒论主一异。今当别说许答一异。凡物下第二章别立义释成己宗。又二。前别立三章。如识相下释三章门。初章举识受二法证相可相一。此二种是心法也。只分别是识相。只识能分别。故相可相一也。如佛说下次举二事证相可相异。初举涅槃相可相异。以爱为能相。涅槃是所相。则举果也。如信者下释次信者相可相异。此举因。以三事为相。信为可相。如正见下第三举二事释第三章门。道具八事。正见为道小分。此举别法也。生住灭是有为家小分故名小分是能相多分是所相。此举总法。故此六事有于三双。初心法一双。次因果。后总别。是故下第三总结义宗以呵论主答曰下第三破救为二。前别破三事。次总结破。别破三事即三。破相可相一又三。第一明相可相一不应云因相知可相。此则是相相。如自触指复次下第二明相可相一不应分别是相可相。然法体既不可分别。亦无能分别智。第三明相因可相是果理不应一。汝说相异可相第二次破异。又三。一破二救三破救。初又二。第一破其所引二事。第二作无穷难。初破二事即二。破初事中又开二别。初得异堕非相破。次得相堕不异破。初得异堕非相破者。若爱与涅槃异者而爱非涅槃相。故名得异堕非相破。又此是谬引佛经破。源佛正说灭爱为涅槃体相。今乃谓所灭之爱为涅槃相。故名谬引佛经破也。若说爱是涅槃相下第二得相堕无异破。若言灭爱是涅槃体相者此得体相义。而灭爱即是涅槃不得言异。故名得相堕无异破。又汝说信者有三相破其第二事也。然水之与火理不相关可称为异。此三相由信而有。是因缘相成之法云何言异。若无信即无三事者释无异义。由信故有三。故三不得异信。又由信有三则信为能相。三为可相则相可相无定。汝云何言三定是能相信为可相。又相可相异者。第二纵异作无穷破。可相异相而可相谓相者。相异可相相复谓相。又同百论。若以相可相成何故一而不二。问曰下第二救。上有三破。今但救第三。救意云。物用灯照如可相须相。灯能自照故相不须相。则无无穷过也。答曰下第三破救为二。初指前无灯可引破。又自违前说下第二纵有灯违异宗破。汝上言相可相异。亦应有能照所照异。则堕二灯。今遂言灯自照。只是一照。相自能相。只是一相。即违异义宗。又汝堕亦一亦异。灯为能照。瓶是所照。则相可相异。灯能自照则堕相可相一。又汝说可相下破其第三。少分是相。余为可相此义不定。或堕一中或堕异中。若正见与道一则堕一中。若正见与道异则堕异中。三相亦然。若如毗昙及毗婆阇婆提义相与体异。则堕异中。若即法沙门成实等即堕一中。一异既除。此义亦破。

如是种种因缘下第四总结破。

是故相可相俱空下。大段第三总结一切法空。

观有无门第七

有无是诸见之根障道之本。故大小经论无不破之。但有无有二种。一通明有无。二别就四相论有无。通明有无者种种不同。若就因中有果无果论有无。第二门已破今不论之。若就有见为有空见为无。后观性门中自破。若就有为无为明有无者。观性门中已说。故并不就此三条明有无也。今但约四相论有无。以生住为有异灭为无。二者三相论之。生住是有灭相是无。今欲重破四相故。合四相为有无二义开共离二门责之。故云观有无门。问与中论破有无品何异。答中论就法体明有无。今门但就四相论有无。又中论通明有无。今别明有无。问上三门已破相。与今何异。答初门明大小二相不能相生。又破生相不能自生及能生他。第二门明法体有相无相不能相法。第三门直责能相所相一异无踪。今此门就能相中开共离二门捡不可得。故与上为异。又初门破通相。次门破别相。第三门重破别相。今重破通相。以破通别相则一切相尽。取相心不生入无相门。问何故重破能相。答今正欲明为无为一切法空。四相是有为之本次重破之。又异法辨生障无生偏重破。所以然者。即法辨生但须破法而相自无。异法辨生有二种障。一计别有生。故障于无生。二执别有法体。复障无生故须重破也。问何故但三门破法体。而四门破相。答取相是诸烦恼根。如净名云。贪欲为身本。烦恼为贪本。虚妄分别为烦恼本。是故难除。所以须四门广破。又空病著空不著于有。有病著有不空。而取相横计万法竖著四句。故此病难除。所以四门广破。又有此门来者上三门破有相便言有无相者。无相复取无相相。是故今破此有明本不有今何时无。未曾有有相岂有无相相耶。问今乃破四相云。破此有无何耶。答寄四相遍破一切有无也。问四相是事有无可相违。今有相为有无相为无是理有无。云何相违。答谁论违不违。但今起有无见则须破之。又事有无即事违。理有无即理违理不违。理非有无。

有无门亦三。长行如前。如偈说者引经偈。恐不信论主破故引经也。

偈为二。上半正破。下半释破。正破为二。初一时破。二前后破。有无者牒四相也。生住为有异灭为无。然四相体皆是有。但生住能令法有。异灭能令法无。故有无耳。有无一时无者。有无一时牒外义也。无者论主破也。一时则相害故皆无也。离无有亦无者前后破也。离无有者牒也。前有生住之有未有异灭之无。是故离无有有也。亦无者破也。既离异灭即生住之有。便不得起之故生住之有亦无也。此二句得破一家义。初破体同时。次破用前后。亦得破二家义。初破毗昙四相一时。次破譬喻四相前后。以一切有无不出前后一时。破此二即破一切尽矣。下半偏释初句一时义。又二。前句牒不相离。下句正破有。若不离于无无则常害有。故云有即常应无。汝乃言有不能自起假无得起。我则见此无。翻害汝有。令永不得起也。而言常者彼明四相三世常俱。生住若在未来异灭亦在未来。生住若来现在异灭与之同来。过去亦尔。既三世常俱。即生住常为异灭所害。故生住常无。亦异灭常为生住所害。即异灭亦是常无。今略举显边耳。帖文正尔。今次料简彼义。彼义云。体同时用前后。问若生相时有灭体未有灭用者。亦应待用灭方有。何烦预有耶。答彼云。有为之法不起则已。起则俱起灭则俱灭。若待用方有则灭自起不假生相。既不自起起必假生。虽未有用不得预有也。灭相用事生用则废而体不谢待灭方谢。用虽前后生灭则俱。问灭相用事生用则废。废此生用用为自废灭相废之耶。答住用既兴。得云住用废生用也。问生废称灭灭由住相应云住相是灭相耶。答灭相正灭法体。今论废者通相灭耳。非灭相灭。此义自成难解。生用废即无后生。云何言犹有生体至灭相起时方乃谢。若犹有生体云何生用废。如火有热用。热用若废火体则废。若犹有火体则犹有热用。若无热用犹有火体涅槃经呵云。譬如愚人求无热火。至此已来遂义难之。于理足屈。又问。有为一刹那无前后。虽有四相同一刹那刹那无前后。四相之用岂得前后。若用有前后则成四刹那。彼答云。刹那乃一时。要从生至满满时方归灭。虽不迳时不无满未满异。是故一刹那中有其四用。又问念念代谢若初未满后方满者。岂非延时长时耶。此终难解。又一刹那有四分。当有生用时后三分未有。若其终时前三分已谢。若尔者则非一刹那时。刹那无四时则无四用次第也。又依百论破之。若初分已有后三分。与初时共并则不名初中后分。若初中后分不得同时则一时中无有三分。故进退不可。又问四相是共有因。相生四用不并云何是共有因耶。答用虽不并相扶而有。岂非共有因耶。又问为是灭用扶生非灭用扶生。彼答云。生有生彼之用。灭有扶生之力。此力非是灭用之力。是扶生力耳。此亦难解。若灭体未有灭用以何扶生力。若已有扶生力则应已有灭力。若已有灭力则害于生。不生得起。

长行为四。一释偈本以合离破之。二救。三破救。四总结。释偈上下半即二。释上半复二。初释偈第一句。正明有无不得一时。指中论说者。三相品.本际品.成坏品并破有无一时义。若谓下释第二句离无有亦无。又为四。初取外意。是事不然下总非。何以故下释非。凡举二事释。一引前三相品明有法共生不应相离。次引阿毗昙明四相共起。婆沙提度并有此文。如相门说。是故下第四句总结。前明一时则为大乘论破。故指中论。次明前后则违小乘宗。故引毗昙破。故前后一时大小无取。又前引他破。次害自宗。自他无取。若不离无常下释下半。偈中但有不离。今长行欲对偈上半离不离故。今亦开离不离二关。初门就不离破。易见也。若离无常下就相离破。有既离无。则异灭不扶生住。即生住不得生也。此亦进退二失。不离则有常无之过。相离则有不起之失。释上半取二文。释下半就两义。文义无取。亦得为四。初破一时。次破前后。三重破一时。四重破前后。

同类推荐
  • 张伯渊茶录

    张伯渊茶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岳华山志

    西岳华山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醒世录

    醒世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伤寒论辑义

    伤寒论辑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潮湿的火焰

    潮湿的火焰

    本书是作家金瓯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12篇作品。作品语言冷峻,有浓郁的存在主义风格,作家试图通过对人物心理和细节的刻画,表现当今社会人们无奈、悲观、空虚,却又极力想挣脱的生活状态。作品的涉及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读性强风,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
  •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反应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反应

    微表情,就是持续时间很短的面部表情,大概只有1/25秒,它一闪即逝,很难伪装,很容易暴露一个人真实的情绪、想法和心理状态。微反应,是指人类无法控制,也没办法伪装,在遇到有效刺激后第一时间出现的本能反应。
  • 木头修仙记

    木头修仙记

    飘渺修仙路,有机遇,有苦难,有欢乐,也有悲伤。沧海一声笑,烟雨醉逍遥。历尽人世间,酸甜苦辣甜,尝尽人世间,悲欢与离合。再回首,原来也是梦一场。薛颜(木头),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一个偶然的机遇,进入修真世界,没有大门派的无尽的修真资源,没有无穷无尽的福缘。在竞争激烈的修真世界一步一步的走来,历尽人世间的沧海桑田,最后终于飞升仙界。成就一方霸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长青古地

    长青古地

    舞界:以舞入道乐洲:以音登顶妖域:妖兽纵横北疆:奇术称尊南荒:以力封天天陆:凡血争锋远古之地,洪荒天宇,奇术纵横,一个身份神秘的少年从天路边缘走出,与天争锋,崛天陆、破南荒、穷北疆、闯妖域、惊舞乐、破梽悎、竖长青的传奇人生......
  • 重生猛虎之啸傲巅穹

    重生猛虎之啸傲巅穹

    刘熙穿越了,穿越到妖族地界内一头即将被饿死的小虎妖身上。于是,为了不被饿死的他,开始走上了一条专门坑蒙拐骗各种小妖们的道路。是谁,用一首小曲《大王叫我来巡山》唬的猛虎妖璃烟儿和虎妞一愣一愣的,将他当做了妖类先知大人,每日奉上三餐,只为了来听他讲一个故事?是谁,用《西游记》的故事配上一首《悟空》,唱哭了绝世大魔四象妖猿?从此引他为知音,甘心留在他身边当一个保镖?是谁,在面对生命威胁的时候,傲然崛起,从此踏上了一条主宰青云为爱成痴的狂野道路?在一切风光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历程。刘熙:其实,我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愿望只为了能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存下去,不被饿死!
  • 罪恶的枷锁 Ⅱ

    罪恶的枷锁 Ⅱ

    在父亲的生日会上,吴忌接到了一个神秘电话,来电人竟然是锡安首富的大公子方宸春。在对方的要求下,吴忌连夜赶到了首富的宅邸——梦幻庄园,结果被告知当红一线男影星夏涵被绑架了。在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吴忌参与到了二十四小时紧急赎人计划之中,但不料诸多意外接踵而至,一再打破吴忌的部署。结果,吴忌遭遇了他侦探事业中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他该如何挽救?又或者已经无法挽救……故事从2081年锡安市燥热的盛夏开始……此乃《罪恶的枷锁》第二部。
  • 明末特使

    明末特使

    ’特使到,流民笑,安心种地吃得饱‘这是流传祟祯十一年末的一首民谣。祟祯一时心血来潮,让明末多了‘流民安置特使’这一道官衔。尽管是无品无级,连起码的俸禄都没有,奈何文德生属于是有了阳光就能灿烂的人,照样当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他从收容流民入手,操练庄丁,收编官军,降伏流寇。打得多尔衮满地找牙,逼得顺治小儿出家当和尚......
  • 冒牌弟弟赖上门

    冒牌弟弟赖上门

    (新文:《带球快穿:傲娇鬼夫,放肆来》求宠!)自从刮到他的豪车,欧阳惠香顿时感觉这个男人无处不在,要么出现在宴会上帮她解围,要么突然出现在她的校园里,就连她离家出走到千里之外都能无意间碰到他,而且瞬间就被受伤失忆的他给赖上了。“邱天启,你要不要脸,明明比我大,还装我弟弟,还装五岁心智的小孩?”“老婆,脸有什么好要的,我只要你!”整个天和帝国的人都知道,他们那冷酷无情、嗜血成性的BOSS遇上欧阳二小姐会瞬间变身,这不,眼前这个不要脸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