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7900000020

第20章 批评要激励

批评离不了激励

生活中,少一分指责,多一点嘉许,不仅令事情做起来得心应手,也给予对方愉悦的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许多年以前,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工厂里做工。他一直喜欢唱歌,梦想当一个歌星,但他的第一位老师却不但没给他鼓励,反而使他泄气。他说:你不适宜唱歌,你根本五音不全,简直就像风在吹百叶窗一样。但他的母亲,一位穷苦的农妇却不以为然,她搂着自己的孩子,激励他说:孩子,你能唱歌,你一定能把歌唱好。瞧你现在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她节省下每一分钱,给她的儿子用来上音乐课。这位母亲的嘉许,给了孩子无穷的力量,也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那个时代最伟大、最知名的歌剧演唱家。

假若在这个小男孩的童年,没有母亲的激励与赞许,只有那位老师的无情打击,这个世界上也许就失去了一位著名的歌剧家。

用激励代替批评,是史金纳教学的基本观点。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以动物和人的实验来证明:当减少批评,多多激励对方时,人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比较不好的事会因受忽视而逐渐萎缩。

我们不应当怀着自己的私心或对事物不感兴趣,就对他人的行为采取贬低或批评的态度。没有爱迪生母亲对儿子孵鸡蛋行为的肯定与赞许,也许爱迪生就没有今日的辉煌成就;英国作家韦斯特若没得到老校长的激励,可能就没有今日无数本畅销书,英国文学史就缺少了不朽的一页。也许就是那一句微不足道的激励,给了那些需要动力的人无穷的力量,给那些身处逆境的人奋斗的信心。谁又能小视它呢?

在《孩子,我并不完美,这只是真实的我》这本书里,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评论道:激励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吝于把激励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那么就别吝啬你的那份阳光,让它普照周围的每一个人吧?

打一巴掌不忘揉三揉

指出别人的缺点,可能因与对方意思相违而伤害到对方,又可能因对方态度蛮横伤及自己,这时,需要用赞美的话语做中和剂,令对方反驳不是,发怒也不是,批评得有理有据,令其心悦诚服地接受。

首先必须设想一个限度,否则你的忠告也许会适得其反。当你要指出别人的缺点时,必须先认识到人类的脆弱及不完美,且保持着自我反省的心态和与对方一同背负过失的谦虚态度,让对方发觉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其次,为了免于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必须要事先准备些称赞的话,在批评他人之前,先将这副灵丹妙药给对方服下,然后再转入正题。当对方因你指出的缺点而感到难过和难以接受时,表扬就起了很大的中和作用。

我们经常看一些歌唱比赛、辩论赛。在专家点评时,他们经常用这种几乎是无往不胜的妙招:先指出选手的优点,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指出不足之处。比如对方是名歌手,就先指出他音质不错,台上表演力很强,但缺乏经验,细节处理不够好;如果对方是位辩手,可以先表扬他头脑灵活,才思敏捷,再指出他的一些失误。不仅是在这些比赛中,在谈判桌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在一切与人相处中都会用得着这一招先扬后抑法。老师为了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总会先分析这位学生的优点,进步的地方,然后再慢慢道出他的不足之处。这种方法会让人在心理上能够接受,面子上也过得去。既达到目的,又保住自己且不伤害别人,何乐而不为呢?

某部门科长有一天一大早见到他的一位女秘书,便夸她,你昨天拟的那份报告很好,我很喜欢。那位女秘书听了受宠若惊,很高兴。这位科长又不急不忙地接着说:可是,我说这句的目的,是要你心里高兴,今后打字的时候多加注意,不要有错别字。

这位科长的方法值得效仿。就像一种很苦的药丸,外面裹上糖衣,先让人感到甜味,容易一下子吞到肚里。于是药物进入肠胃,药性再发生作用。病人既不会感到药苦,难以下咽,又把病治好了。如果科长直截了当地指出,以后注意错别字,那位女秘书可能会觉得羞愧、难过,难以接受,或者还要争辩几句。这样,对秘书的规劝就失去了效果,还可能引起下属的不满,令双方不愉快。

良药未必苦口,批评也要讲究方法。不顾时间、地点、对方心理,直截了当、劈头盖脸的一阵冷言恶语,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学会和风细语地指出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好处多多?

绵里藏针,批评有术

人人都喜欢表扬、激励,批评总是令人难堪的。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发现别人的错误而不能指出,甚至还要随声附和,那会是件多么令人难过、不安的事情。

因此,要摆脱说还是不说这种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需要掌握批评的技巧。批评是交际中最难把握的一种表达方式,要考虑时间、地点、对象等多种复杂因素,其宗旨是要照顾对方的自尊心,力求不伤害对方。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领导不分场合对其下属大声斥责,以为这样就可树立威信,下属才会服从他;一位家长不顾孩子的感受,唠唠叨叨不停指责孩子的缺点,以为这就是对他们的爱;一位老师一脸严肃在学生的考卷上指指点点,厉声训斥,以为这样他就会发奋学习;同事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不顾方式地指责对方的缺点、过失。他们的做法对否且不评判,看一下实际效果吧:这种批评方式往往事与愿违,即使对方感觉到自己的错误,也会强词夺理,甚至拂袖而去,弄得不欢而散。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私下与其交换意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弊,他就会心悦诚服,真正接受你的批评和帮助。

可见,批评的方法是关键,方法不同,效果当然也不同。批评成功的条件,基本概括起来有三条:一是心要诚;二是要有彻底、中肯的分析;三是运用恰当的批评方式。下面具体学习一下批评的方式吧。

启发式。要使对方从根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需要批评者从深处挖掘错误的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帮助他认识、改正错误。

幽默式。幽默式批评就是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以此缓解批评时紧张的情绪,启发批评者思考,从而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批评不但达到教育对方的目的,同时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

伏尔泰曾有一位仆人,有些懒惰。一天伏尔泰请他把鞋子拿过来。鞋子拿来了,但布满泥污。于是伏尔泰问道:你早晨怎么不把它擦干净呢?

用不着,先生。路上尽是泥污,两个小时以后,您的鞋子又要和现在的一样脏了。

伏尔泰没有讲话,微笑着走出门去。仆人赶忙追上说:先生慢走?钥匙呢?食橱上的钥匙,我还要吃午饭呢。

我的朋友,还吃什么午饭。反正两小时以后你又将和现在一样饿了。

伏尔泰巧用幽默的话语,批评了仆人的懒惰。如果他厉声呵斥他、命令他,则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了。

警告式。如果对方犯的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或者不是正在犯错误的现场,我们就没有必要真枪实弹地对其进行批评。可以用温和的话语,只点明问题。或者是用某些事物对比、影射,做到点到为止,起到一个警告的作用。

委婉式。委婉式批评也称间接批评。一般采用借彼比此的方法,声东击西,让被批评者有一个思考的余地。其特点是含蓄蕴藉,不伤被批评者的自尊心。

有一次宴会上,一位肥胖出奇的夫人坐在身材瘦小的萧伯纳旁边,带着娇媚的笑容问大作家:亲爱的大作家,你知道防止肥胖有什么办法吗?萧伯纳郑重地对她说:有一个办法我是知道的,但是我怎么想也无法把这个词翻译给你听,因为干活这个词对你来说是外国话呀?

萧伯纳这种含蓄委婉、柔中带刚的批评方式,针对性极强。

总之,批评的方法应以教育为主,用事实教育人,用道理开导人,用后果提醒人,从而使对方诚心诚意地接受批评。

小心翼翼跨过批评的雷区

批评他人一定要把握诚恳真实的原则。在选择批评语言时也要有所考虑。在选好批评方式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犯那些批评的忌讳。

忌恶语伤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因此批评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态度的严厉不等于言语上的恶毒。一个讲究说话艺术的批评者绝对不会用恶毒的话语去伤害、攻击对方,因为这样不但达不到应有的目的,还会暴露出此人心胸及修养上的一些问题。

周恩来总理在这方面是我们的典范。他总是抱着与人为善的至诚,对同志的缺点错误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令人心悦诚服。

1952年,周恩来率政府代表团抵达前苏联,就我国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项目问题进行谈判。抵苏后,他把有关人员集中起来,逐字逐句讨论修改计划草稿。复印前,他又专门叮嘱一位同志把好最后校对这一关。但当周总理拿到稿子后发现仍然有差错,他并没有直接批评校对的同志。第二天,周总理来到代表团驻地与大家共进午餐时,特地与这位同志碰了杯,笑着说:罚酒一杯吧?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既亲切又严肃,使这位同志既内疚而又不会难堪,收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忌不分场合和对象。想要批评有效,不注意批评的场合和对象是不行的。那种企图用统一的模式裁判活生生现实的做法是要碰壁的。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作为被批评者,当然不想自己的错误或过失让更多人知道,批评者应当了解这一心理,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一下。批评的时候最好选择在非公共场合,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无法避免在人多的地方批评人,也要注意方式,注意讲话声音要小而有力,有理不在声高嘛。

古代有一位大将,他有许多门客。一天有位朋友问他:你是如何让那么多的门客仰慕你,追随你的呢?大将笑了笑说:这并没有什么。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要责备犯错误的人时,一定要他到我房里,在没有旁人的场合下提醒他。

就批评的对象而言,我们应当注意他的职业、年龄、性格、水平等因素。

在一些安全性要求很高的行业,一些小的闪失、差错就可能导致大的灾祸,这时批评就应当严厉;而对于一些要求员工自由发挥程度较高的职业,批评则应注重启发和引导。

不同年龄的人批评也有所差别:对年长者要用商量的语气,充分给予他尊重;对同龄人相对自由一些,或委婉指出,或与其商量;而对年轻人则可以采用启发式批评,促使其提高认识。

性格方面,因人而异。人的性格有多种,基本上分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种。外倾型的人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内倾型的人一般孤僻恬静,处事谨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前者可以直率些,而对后者则要委婉一些。对介于二者之间性格的人,可以随机应变,因人而异。

知识和阅历的水平也是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对水平高的人有时只需蜻蜓点水般地指出,无须多言,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对于水平低的人,要循循善诱,讲清利弊,使其明白是非。

忌捕风捉影,主观臆断。闻过则喜是中国的一句古训,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要使对方觉得批评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不得不接受,一个重要的前提便是实事求是。千万不能捕风捉影,凭空怀疑猜测,更不可听信流言,无中生有。这一点要比批评的方式更重要。只有掌握事实,才有资格、有底气开口教育人,否则很难令人信服和接受。有的人听风便是雨,不想后果,莽莽撞撞,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造成双方的误解。

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避免主观行事的倾向。有的人对别人抱有偏见,出了差错有时会不调查研究便将责任归罪于他,大肆批评。这种作风是千万要不得的。

忌喋喋不休,没完没了。有时批评话不在多,有效则行。一针见血地指出错误的实质使对方心悦诚服。往往那些似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说教令人难以接受,不愿听下去,更不要提改正错误了。

要做到批评时言语精炼,抓住问题实质。可以遵循以下思路:错在何处?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造成什么恶劣后果?怎样弥补损失?如何防止犯类似错误?只要解决了这几个问题,批评的目的便算达到,不必再喋喋不休了。

周恩来总理和曹禺曾有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建国后不久,曹禺等负责一次宴会的组织工作。由于缺乏经验,致使客人来了半个多小时才得以入座,其中也包括周总理。会后,周总理问及此事,曹禺脱口而出:这件事不是我办的。周总理听了严肃地说:革命工作分什么你我,出了问题应当大家承担,大家负责任。短短的一句话,就使曹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批评方式值得学习。

忌针对个人,伤及自尊。正确的批评应当对事不对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再优秀的人也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如果批评上升到对他的人格、能力、素质的指责,会伤及人的自尊心,懦弱者由此丧失信心,性格强烈者可能拍案而起,一争高下。这样做法是很不明智的。我们应允许他们犯错误,批评的目的是使其明白错误的原因,解决办法,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此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人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成长、提高的。

激发潜能,鼓励人心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说:真诚的鼓励和赞扬就像春天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和激情,能使失败变成前进的动力,亦能为成功的大厦添砖加瓦,使心与心的距离拉近。

因此,在交际中适时鼓励他人,用真诚的心感动他人也是一种艺术。鼓励的方法有许多种:

鼓励别人时应自信、诚恳,使对方认同、信任、依赖,这样鼓励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这主要表现在谈话过程中。你应当显得神态安详,言语肯定,表现出有把握解决问题的决心。如果自己都对这件事情没有把握,就谈不上去激励他人了。此外,要对其表示同情和理解,而怜悯则会令人难以接受,更加悲哀失望。

适当的驳论是扫清障碍的有力武器。需要鼓励的人往往抱守一个固有的观念而不愿放弃。比如一个不求上进的人,他固执地认为自己就是不行,自己就是比别人差,天生就不如别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明白:大家是平等的,谁比谁都差悄了多少,关键看后天的努力。只有先扫除了这一心理障碍,才能有效地进行第二步鼓励。

比差产生信心。当一个人为了某件事伤心欲绝时,告诉他还有比他更悲惨的人,以此达到心理平衡,减少伤心。人的心理往往是这样的,喜欢与他人攀比。好事情要比一比,坏事情也要比一比,当然是比谁受的伤害程度轻,虽然这里面可能会有人感到幸灾乐祸,但主要的是以此减轻他的心理压力,安慰他,劝导他。

一个年轻人因为失恋痛不欲生,别人不论怎么劝慰他,什么天涯何处无芳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都无法令他回心转意。他的母亲斥责他:为什么因为这件小事就想不开。当时你父亲去世,我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为了你我坚强地活下来,为什么你要轻易结束生命?接着他母亲又细细地叙述当初她的心情,终于令儿子回心转意。

用实例激发希望。空洞的说教往往会引起绝大多数失望者的反感和苦笑,但用事实说话,会使他们看到希望,奋发图强。所以用切身体验和身边实例去激励他人,比豪言壮语或空洞口号好得多。

展示希望。使被鼓励者更加清晰地看到希望,以此建立信心,激发行动的意念。

一名著名的小提琴家,一心一意想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小提琴家。可是由于小孩生性好动,总不耐烦每天枯燥地练琴。于是这位父亲对儿子说:亲爱的,你想以后成为闻名世界的小提琴演奏家吗?

当然了,我做梦都在想。我也坚信将来会实现这个愿望。儿子回答。

于是他的父亲微笑着对他说:既然有这么伟大的愿望,为什么不付诸行动呢?每天练琴如果三心二意是永远也不会实现你的小提琴家梦的。

从那儿以后儿子便开始认真地练琴,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

总之,鼓励人看似简单,要达到好的效果还是要动一番脑筋的。

鼓动他人的艺术

鼓励和鼓动是有所区别的。在一个群体中,为了某项活动或集体事业的成功,常常需要做好宣传鼓动工作。如何利用自己的口才鼓动群众齐心协力做工作,也需要一些技巧。

在集体中,如果缺乏这样一个给大家鼓励、希望的人,也许整个集体会像一团散沙,大家各行其是,没有共同的目标,没有凝聚力,往往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完成;如果有人积极鼓动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效果往往就大不一样了。

择时鼓动法。合理掌握时机,适时鼓动,做好宣传工作,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使处于抑制状态的人精神振奋,并可以使这种兴奋状态持久不衰。

奇语鼓动法。文似看山不喜平,做鼓动工作同样如此。一般的口号,人们司空见惯,因而不会产生太大的鼓动作用,只有妙趣横生、出人意料的奇言妙语,才能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1938年秋,冯玉祥将军在湖南益阳县给几万名老百姓作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说。他让一名士兵扛了一棵小树,左手握着小树,右手托着一个草编的鸟窝。把它放在树杈上,再从鸟窝里掏出几只蛋来。他把树比作国,把窝比作家,把蛋比作生命,把握住小树的手比作捍卫国家的人,庄重严肃地说:我们的祖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来保卫她,那就是要起来抗日。如果不抗日……边说边把手一松,树倒了,窝摔了,蛋也砸了。

这种演说实际效果就很好,巧妙地用比喻形象地说明大家与小家、国家与民众的关系,使老百姓懂得不抗日就会导致亡国、亡家、亡命的后果。

真情鼓动法。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用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行动去感动他人,激励他人,常常话语虽少,却胜过千言万语。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因为康生大搞极左路线,一大批同志蒙冤受整,党中央很快发现了这一极左倾向,及时纠正,在澄清是非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延安大礼堂向这些同志公开致歉。会议一开始,毛泽东同志首先代表党中央承担了责任,脱帽肃立,会场唏嘘声一时四起。毛泽东同志本来要讲一番勉励大家的话,要大家放下思想包袱,解脱精神枷锁,重新以火热的情怀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但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如何开口讲话呢?他捧起帽子,低沉地说:看来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我这个帽子戴不起来了。一句话重情长的话,似春风一样立即传遍全场。最先是前排的同志鼓起掌来,霎时会场掌声雷动,长久的掌声似春雷一样扫除了积压在每个同志心头的阴霾,会场立即振作起来,毛泽东同志在活跃的气氛中成功地完成了讲话。

如果毛泽东同志不先以情动人,改变会场气氛,达到领袖与群众心与心的交流,以后的讲话就不会如此深入人心了。

目标鼓动法。进行鼓动时,为其树立一个目标,使他为了这一目标而坚持不懈。

比如某班参加学校长跑比赛。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勇夺第一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个压力,也是个动力。为了它,全班上下一条心,互帮互助,发扬奋勇拼搏的精神,终于赢得了第一名。

气势鼓动法。这种鼓动法据说在夏禹、商汤、周武王时就已有之。后来这一方法常用于军事上及其他具有一定规模的活动上。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周恩来同志受党中央委托,亲赴西安,促成和平解决。当时张学良、杨虎城手下的军官非常冲动,主张杀掉蒋介石。面对那些异常愤怒、言词激烈的军官,周恩来同志劈头就提出几个问题:杀他还不容易,一句话就行了?可是,杀了他以后怎么办?局势会怎么样?日本人会怎么样?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会怎么样?各位想过吗?

周恩来同志一连5个发问,立即使愤怒的军人平静下来。接着周恩来同志又开导他们:这次抓了蒋介石,不同于十月革命逮住了克伦斯基,不同于滑铁卢打垮拿破仑。前者是革命胜利的结果,后者是拿破仑军事的失败。现在呢,虽然抓了蒋介石,可并没有消灭他的实力。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动下,加上英美也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以迫蒋抗日是可能的。我们要爱国,就要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考虑,不计较个人的私仇。

周恩来同志的这番话,有理,有据,有气势。在中国安定存亡的重大时刻更显出它的价值。

同类推荐
  • 心态是健康的良药

    心态是健康的良药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现代人们口中常说的一句话是“心态决定一切”,其实,你的心态同样也决定着你的身体健康。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活动中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是单纯的没有疾病状态。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心态问题导致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因此,只有净化心灵,让心灵的天空清净、明朗,你就可以拥有健康。
  • 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与陌生人交往的最大障碍就是“自卑心理”。“自卑就像受了潮的火柴,再怎么使劲,也很难点燃”,受这种心理支配的人总是表现得犹犹豫豫、缩手缩脚。这些看似寻常的问题不仅会限制你的社交活动,缩小你的社交范围;而且会给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阻碍。
  • 计高一筹

    计高一筹

    本选题是温暖千万人的成功智慧丛书!打造“中国信心”的人生励志装备丛书!无论寒冬暖春,信心都是力量之源。信心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与信任,来自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认识,来自勇往直前的勇气、胆识和锐气。信心是廉价的,谁都可以有;信心也是无价的,只有你的信心才能解救困境中的自己!
  •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内容涵盖了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的各个情况和分析。如如何拒绝熟人的“帮忙”;如何拒绝上司的无条件“加班要求”;在面对他人的“厚脸皮”时,有哪几种拒绝艺术,不驳他人面子,又不使自己为难;如何把握与同事与上司之间的关系等。本书文字幽默、轻松,有深度。通过一个个故事和实例,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真正做到“拒绝”。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关人际关系的书,一本有关如何轻松生活的书,一本有关如何真正做自己的书,还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 尽职尽责:如何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金牌员工

    尽职尽责:如何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金牌员工

    本书从摆正自己的位置、忠于自己的组织、对工作尽职尽责、适时给自己充电、马上行动起来、细节之处见精神、工作中没有任何借口、富有团队精神、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九个方面对如何成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员工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尽职尽责是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能处处以尽职尽责的态度工作的员工,即使从事最平凡的工作也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不平凡的员工。作为现代企业的员工,要创造出优异的业绩,就必须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个人价值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本书适用于企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员工的培训和员工个人阅读。
热门推荐
  • 我有一只兔子叫M

    我有一只兔子叫M

    住在迷幻森林中的十五岁少年名和兔子M静静地生活着,他们的最爱始终是美味的蘑菇汤。而这终将被打破。迷幻森林中的奇迹之龙,脾气很臭的兔子M,目光深邃悠远的猎人,长者般温和的乌鸦赫尔墨斯……他们会在故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一次疼痛的成长。这是一片岁月的静好。这是一篇成人的童话。
  • 货物系统

    货物系统

    苏焕带着系统穿越了,系统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吃的和金钱,这让想当咸鱼的苏焕不得不出去奋斗(装逼)。
  • 学霸恋爱吗

    学霸恋爱吗

    快快快!!!在线等,挺急的!!! 分班和前男友在一班怎么办!!! 前男友能打能扛成绩优良话还骚!! 除了缺点全优点,小同学恋爱吗??!骚气十足腹黑学霸×表里不一一点就炸“小白兔”女主逆天双语。强强组合,放哨(少)cp。ps:女主人称一声林少爷。无第三者,双初恋,HE林挽: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里找到了它的天空。陈放:你是人间璀璨烟火。近处灯火遥远星河皆是你。·高考模式为江苏高考(其余省份不是很了解)·没有怀孕流产没有闺蜜小三上位之类的,青春不疼痛。·没有豪门世家
  • 田园萌妻相公心尖宠

    田园萌妻相公心尖宠

    原来人的心可以这么复杂,一颗心可以掰开几瓣来用——殇小黎本座的人,生是本座的,死亦是,想逃?除非本座死——墨辰我以为我们是有机会的,原来从一开始我们就是两条平行线——沈林
  • 《凤舞九天:倾城九公主》

    《凤舞九天:倾城九公主》

    一次浪漫的烛光晚餐,却让她识破爱人的计谋。原来他的深情是为了祖传的戒指。万念俱灰间纵身跳楼却悄然穿越千年。这一世,她发誓不再为爱疯狂,只为自己。可遇见他,只是个意外。当强者遇上智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大话芝麻官

    大话芝麻官

    “大人,我一进去就看见来福在暴打常伟!”“那他是用什么打的常伟呢?”“他用他那沙包大的拳头一拳一拳的打在常伟身上!”包星星张了张嘴,看了看来福空荡荡的右边衣袖,又看了看来福吊在脖子上包的严严实实的左手。“本大人觉得这个事情没那么简单啊……”
  • 永远是少女时代

    永远是少女时代

    作为少女时代的经纪人,谁能告诉我经纪人该做什么?难道只是陪吃陪喝陪玩陪逛街?“偶吧~陪我逛街好不好?”林霄:最近档期有点忙,逛街需要提前预约。偶尔也会有不长眼的。林霄:喂小子!离我们家九姐姐远点!——作者是无背景无经验小白——一本披着韩娱外表的都市书
  • 姑娘难为

    姑娘难为

    我原名叫李好好,取意為好好活著的意思,現在我確實好好活著,但我卻不是李好好了,我叫禹海棠,意為海納百川,棠棠之立,這個是禹海棠舅母說得!其實正真意義是禹海棠那不長命的娘喜歡海棠花。
  • 键仙创世录

    键仙创世录

    在神秘人的操控下,技术宅男陆铭穿越异世,遇上灵魂异世重生的神秘女子王巧渝,同来至地球,不同的出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飞天遁地的术法,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个以键入道,以键来修仙,以键盘为器,闯荡这个世界,让世人尊称一句键仙。一个风华绝代,满目星辰却唯你最亮。
  • 龙鸣千秋

    龙鸣千秋

    宇宙本是虚无,三大能量的相互融合与碰撞,才是宇宙的开始,从此也诞生了三大神明,后人称之为正能量之神,暗能量之神和念能量之神。他们创造宇宙,制定宇宙运行规则,但最后却也发现,自己也陷入了宇宙的轮回。在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也没有武魂,修炼的就是能量,能量便是宇宙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