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15700000007

第7章 梁漱溟

【大师素描】

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他也被称为中国最天真的书生,最倔强的思想者。他是唯一一个敢和毛主席拍桌子唱反调的读书人,他也是第一个公然反对**********的读书人,他还是第一个提倡“乡村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的读书人。他年轻的时候曾想过自杀,老了遭批斗、挨打骂却要求自己坚强地活下去,最后他享有了近百岁的高龄。他自称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他的新儒学思想惠泽了无数人。他的正气傲骨、赤胆忠心、渊博学识、特立独行使他成为一代宗师。

他就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实践家、国学大师——梁漱溟。在这里,我们将感受他倔强求真的锋芒个性;领略他“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浩然正气;感悟他“无我为大、有本无穷”的智慧光芒。

第一章 国学大儒给青少年的“人生三补”

如今,补钙、补铁、补锌成了健康的时尚话题。的确,强健的体魄对于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精神的健康也绝不容忽视!面对而今青少年有傲气无傲骨、懦弱、软弱、思想天真脱离实际的精神缺失。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的智慧,无疑是解决青少年精神营养不良的最佳良药。为精神补钙,铸就一副傲骨,才能挺起脊梁做人;为意志补铁,养成坚强意志,才能告别懦弱无恒;为思想补锌,在实践中磨砺,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为精神补钙: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而今,在电视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补钙产品的宣传广告。一时间,仿佛人人都意识到了补钙的重要性。相信很多的青少年朋友们,都吃过爸妈给买的补钙产品。例如:盖中钙高钙片,三精牌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的确,补钙对于我们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补钙,可以让骨骼更加强健,可以帮助我们长得更高、更壮。然而,青少年朋友们,你们想过给自己的精神也补补钙这个问题吗?你们发现自己的精神是否也缺钙这种情况吗?

身体缺钙,我们会有很形象地感觉,比如腰腿酸软等。而“精神缺钙”却很容易被我们忽视。那么“精神缺钙”在我们青少年身上有什么症状呢?一份心理健康调查材料给我们列出了“精神缺钙”的症状:外表骄傲跋扈而内心空虚软弱、爱攀比来满足虚荣、自卑软弱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有羞耻心等等。可以说,在我们青少年身上“精神缺钙”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只是我们没有加以认识清楚罢了,这种“缺钙”的症状,如果任其发展那么我们的将来,在心理、精神方面绝对不会有健康的可能。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这种“精神缺钙”的症状呢?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给了我们答案。

梁漱溟先生曾说:人不可有傲气,但绝不可无傲骨。这句话其实就是解决我们“精神缺钙”的最佳良药。一个人,只有将骄傲的无知气焰给浇熄,铸就一副铮铮傲骨,他才能告别浅薄、软弱、羞耻,他才能活出高尚、坚强、自信。梁漱溟先生就是一个待人平和、毫无傲气,但有着铮铮傲骨的人。这里有他的两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1948年,******下野后,李宗仁上台代总统。李宗仁和梁漱溟都是广西人,他一度想拉拢梁漱溟这位广西老乡来为国民党效力。于是派国民党高级官员程思远去北碚看望梁漱溟先生,还送上一大笔钱,表示想见上梁漱溟先生一面。然而梁漱溟先生目睹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面对李宗仁高官厚禄的诱惑丝毫不动,以“行动不方便”为由婉言谢绝了李宗仁的邀请。至于程思远送来的钱,梁漱溟先生悉数笑纳,都充作了支持勉仁学校发展的教育经费。面对梁漱溟的铮铮傲骨,李宗仁也无可奈何。

建国后,梁漱溟先生担选为全国政协的委员,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的实际中,他发现了农民的生活非常疾苦。于是,在1953年9月中旬全国政协的第十九次常委扩大会议上,他直言地说道:“如今工人的生活如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如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指出:“我们的建国运动如果忽略或遗漏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那是不相宜的”,对当时忽视农村建设的现状给予了深刻地批评。他的这些话说出来后,引起了******同志的极大不满。在紧接着的中央政府扩大会议上,梁漱溟先生遭到了******同志的痛斥,面对******同志的痛斥,梁漱溟先生并不为所动,而是选择拍案而起,和******同志进行激烈地辩驳,并要求给予时间让他做详细的解释。这就是梁漱溟先生著名的“廷争面折”的故事。当时梁漱溟先生的激烈之辞让在场的所有中央委员都深感汗颜,都为他的铮铮傲骨而佩服不已。

人生就应当有一副傲骨。当你铸就一副傲骨来面对世俗生活中的种种困惑时,你才能坚持自己的品性和原则,不会因为困难或者权势而退缩,也不会因为个人的得失或安危而选择懦弱的沉默。当你带着一副傲骨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你折射出的将是崇高的人格魅力。一个有铮铮傲骨的人,在生活中,你会发现他非常地平易近人,非常地谦和,没有半点傲气可言。在现实的生活中,梁漱溟先生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十分平易近人、爱护学生的老师。

上世纪40年代,在重庆、桂林办学期间,梁漱溟先生抱着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宗旨,接纳了不少穷困的学生。他明知有些师生是从事民主和学生运动的,也乐于保护。当学生被捕时,他多方奔走、呼吁,保释被捕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据当事人回忆,当时的勉仁国专一度成为民主运动的“保护伞”和“避难所”。

他的平易近人也是有口皆碑的。每遇有人相求,只要他认为在理,从不厌烦。复信不假他人之手,即在垂暮之年,一时无力作复,他都要在未复的函件上注明“待复”。对八方的不速之客,无论对方年长年幼,位尊位卑,他都竭诚相迎,客人告辞,送之门外,还鞠躬揖别。“梁漱溟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他已91岁高龄。发言者大多坐着讲话,他却15分钟一直站立,主持者三次请他坐下,他都谢绝了。

青少年朋友,骄傲并非都是坏事,假如你把你的骄傲全都刻进你的骨子里,为自己铸就一副铮铮傲骨,你么你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骄傲者”!而面对自己的骄傲之气、软弱之性、自卑之习,你所能做的就是正视它。学着梁漱溟先生那样,为自己铸就一副傲骨,为自己的精神补钙,挺起自己坚毅的脊梁。这么做了,你会发现你在他人眼里是多么自信、谦和、崇高!

为意志补铁: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面对意志的软弱、面对遇到困难和挫折的退缩、面对失败后的失落沮丧。梁漱溟先生在这里要提醒青少年朋友们,时时地为自己的意志补补铁,铸就自己坚强的意志,才能克服失败挫折的打击,才能让自己的生命闪耀着坚强不屈的光芒。那么如何为自己的意志补铁呢?其实很简单,为自己的意志补铁,只需要你在面对困难、挫折、失败之时,保持着一种坚强不屈的自信和乐观即可。

梁漱溟先生是在“十年****”中,唯一一个敢公然反对毛主席,和毛主席叫板而活下来的人。****中,在面对周围的一些大学教授不堪折磨,选择自杀轻生的现象,面对自己的妻子因批斗、打击而去世的噩耗、面对自己时时遭遇的批斗和打击,梁漱溟先生喊出了这样一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就是梁漱溟先生一辈子意志坚定、坚强不屈的真实写照。

1973年底,江青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划“批林批孔”运动。江青在某次大会上捎带批判了梁漱溟先生。在政协学习会上,人人要“表态”,梁漱溟先生却一直沉默不语。这时有人警告:“对重大政治问题保持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迫不得已,梁漱溟先生作了《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的长篇即席讲演。在众人追问他对“批林”的态度时,他说“我的态度是不批孔,只批林”,从而引起对他的大规模批判。1974年9月23日,对梁历时半年的批判会告一段落时,主持人询问梁漱溟先生对大家批判他的感想,梁漱溟先生超乎众人的想像,没有说出一句检讨自己的话语,而是脱口说出:“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当时让人心惊胆颤的话语。后来主持人勒令梁漱溟先生作解释。梁漱溟先生说:“‘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着只是坚信他自己的‘志’。他的什么都可以夺掉,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梁漱溟先生的意志是多么坚定。正是这种坚定的意志让梁漱溟先生“举世毁之而不加沮”,面对全社会对自己的批评斗争,他像个坚毅的猛士一样,誓不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始终坚持自己的“匹夫之志”。这种坚定的意志,这种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当时的阴谋家是一种震慑,对当时饱受折磨的正义人士则是一种鼓舞。而相比较我们现在的青少年们,在意志方面是怎样一种现状呢?

一份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显示:在面对一项比较艰巨困难的挑战时,有75%的青少年会选择放弃、10%的青少年尝试一段时间后选择放弃、只有不到3%的青少年最终坚持下来;而面对失败的打击,几乎100%的青少年会感到痛苦、沮丧;而在为人处世方面,当一个问题被60%的人肯定后,另外30%的青少年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只有不到10%的青少年会选择坚持……从众现象普遍、爱结成小团体、“小帮派”,恃强凌弱现象普遍……种种迹象都表明,现在的青少年朋友,在意志方面是多么缺失,意志软弱、害怕困难、恐惧超难度的挑战。在做人方面,人云亦云,圆滑从众,别说坚强不屈地坚持自己为人的原则了。很多青少年朋友在生活中,根本没有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原则。这些现象都是“意志缺铁”的表现。“意志缺铁”,在生活中就会选择软弱的逃避、选择从众的“明哲保身”,选择困难面前的放弃、选择失败后的一蹶不振。可以说“意志缺铁”危害无穷。

面对“意志缺铁”的种种迹象,“补铁”的方法还有就是多阅读古人坚强不屈的美德故事和学习梁漱溟先生用座右铭来时刻勉励自己树立坚定的意志。“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就是梁漱溟先生的座右铭,这句话便可看出梁漱溟先生有着多么坚定的意志和性格。而中国古人们意志坚定、坚强不屈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从春秋时期田卑愿跳油锅而不屈、到汉朝苏武感受苦难牧羊十九年而据降匈奴;从文天祥誓不投降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夏明翰的“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从司马迁的不畏帝威,身残而秉笔直书《史记》,到曹雪芹的举家食粥,忍饥挨饿著作《红楼梦》。我们古人先贤的身影中,无不闪耀着意志坚定、坚强不屈的光芒。可以说要是没有坚定的意志,不可能有万里长城的雄伟、没有坚定的意志,不可能有京杭大运河的畅通,没有坚定的意志,不可能有历史上无数个保家卫国奋不顾身的英雄先烈;没有坚定的意志,就不可能有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青少年朋友们,意志坚定是一种美德,坚强不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可贵气节,意志坚定才能在为人坚强不屈,能否意志坚定、坚强不屈是对人的严峻考验,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和品格高下的表现。所以,面对自己“意志缺铁”的严重情况,让我们学着梁漱溟先生的为人原则,写一则勉励自己养成坚定意志的座右铭,时时给自己意志补补铁,让自己的意志坚定刚毅起来。相信将来的你,也能喊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豪言壮语。

为思想补锌:思想付诸行动才能收获智慧

梁漱溟先生是一个主张将思想付诸行动的人。他非常推崇孔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做法,他曾说:依照孔子的看法,真正的君子就应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把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君子。梁漱溟先生一生自己的一生便是奉行“行胜于言”的一生,他将他的思想往往付诸于行动,在平时严谨为人、寡言少语,以致后来人们称梁漱溟先生为中国最后的一个“君子儒”。

相比之下,而今的青少年们往往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很多青少年朋友都有着丰富的思想,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非常的独到。让有些青少年参加各种奥林匹克竞赛,他们能解答出非常复杂的难题,可以说非常聪明,而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他们便束手无策。谈到一个计划,很多青少年都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说得天花乱坠,然而真正实施起来时,他们往往举步维艰。这种“思想上的巨人”可以说到处都有,虽然有思想是一件好事情,然而不将思想付诸行动,不经行动检验的思想有百害而无一益。一个“行动上的矮子”是不可能承托起“思想上的巨人”的,就算能承托起,那也是虚假的、荒谬的。这种空有思想而无行动的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思想缺锌”。可以说“缺锌的思想”必然导致着思想的不健全、不智慧、不合理。因为任何思想都必须经过行动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它是否正确合理。

从现在的广告中,我们便可以知道,补锌可以使一个人的大脑更加聪明高效的工作。补锌是有利于聪明智慧的。同样,为我们的“思想补锌”,也能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智慧,更加具有实际的意义,让我们的思想能够在行动中变为现实,而不是成为空想。梁漱溟先生就曾说:我一向喜欢行动而不甘于座谈。有出世思想便有出世生活;有革命思想,便有革命实践。特别为了中国问题,出路所指,赴之恐后,一生劳攘,亦可概见。现实里的梁漱溟先生的确就是一个勇于将自己的思想付诸于行动的人。

将教育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一直是梁漱溟先生的理想。上个世纪30年代,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动,主要源于中国近百年来受西方列强的冲击,中国文化处于青黄不接期。由于不断学习西方,一变再变,历经孙悟空式七十二变后把自己给变坏了。面对当时农村的极端落后和文化的凋敝。梁漱溟先生提出了“唯有乡村建设能挽回民族生命,促兴乡村产业,提高乡村人的一般文化素质,实现乡村自治,才算中国社会有进步。只有乡村有办法,中国才算有办法”的“乡村建设思想”。这个思想提出来后,梁漱溟先生没有将它束之高阁,而是选择了亲身的实践,将它付诸于行动。

从1931年开始,梁漱溟先生正式在山东邹平开始了他的“乡村建设运动”。他组建成立了乡村建设研究院,然后开展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从1931年开始,到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结束。梁漱溟先生历时七年的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运动一直进行着,尽管最后他的理想破灭了。但成绩也是明显的。“在兴办教育方面,建立了各类学校以开发民智,使儿童、妇女、成人都受到不同程度和内容的启蒙教育。在发展经济方面,通过乡农学校培养了一些技术人才,从事推广农业新技术,兴修水利,疏浚沟渠,组织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在改良风俗方面,利用村学乡学,倡导了敬老慈幼……等中国传统道德,禁止缠足、吸毒、早婚、赌博、斗殴等陈规陋习,有助于社会社会风俗的转变。”可以说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思想为我们现在的农村建设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意义。而梁漱溟先生通过这7年的亲身实践,更是摸索出了乡村建设的经验,如果他仅仅有着乡村建设的思想,而没有实践,那么他的思想是非常空洞的而没有实际意义的。此次运动后,梁漱溟先生又积极创办了勉仁学校。可以说梁漱溟先生一生都是不断思考着、不断行动着的人。正是他勇于将自己的思想付诸于行动,才使梁漱溟先生的思想充满着智慧的光芒。

青少年朋友们,再美好的思想,如果离开了行动,就会变成空想;再完美的计划,离开了行动,也会失去意义。所以,面对自己光会想不会做,光能说不能做的“思想缺锌”现象时,一定记住梁漱溟先生将思想付诸行动的话语,为自己的思想补补“锌”,用行动来放飞自己的思想。

第二章 感悟一代宗师的处世智慧

国学的浩瀚让人叹为观止,国学的智慧让人受益无穷。这里国学大儒梁漱溟先生采撷国学的精华,用他一生对国学的感悟和自己生平的经历,向青少年讲述了处世的国学智慧。徜徉在一代宗师的智慧花丛里,你收获的将是为人处世的真谛。

相信这个世界会好的

梁漱溟先生有一部口述的巨著《这个世界会好吗》,在这部书中,梁漱溟先生回顾了自己八九十年的人生历程,评点了现代史上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思想人物。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缓缓地道出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其中梁漱溟围绕着“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样的一个话题,告诉我们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这个世界是会变好的,任何苦难都会过去。其目的就是要我们时刻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以说这种往好处想的思想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

如今,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就当以考试来说,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考试就能让人累得闯不过气来,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很多青少年小学时变带上了厚厚的眼镜片。而考试考好的人相对于考不好的人来说,还是少数。遭遇考试的不及格或者没有考个高分,就能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一个没有好成绩的学生,就好比一个没有事业工作的成年人一样,给人很不好的感觉。遭遇这些还不算什么,如果一个青少年要是没有温馨宽裕的家庭,背着贫穷的包袱,他就更会感觉生活毫无色彩……种种的原因,让我们年轻的身体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在这些压力的重负下,我们感觉世界简直不会好。谈起未来,悲观失落成了我们眼中经常闪现的目光。好像我们的一生真的会像“马太效应”一样:得到多的会得到越多,得的少的会越来越少。

这种悲观失落的情绪和心理的产生,的确是情有可原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要告诉自己:相信自己的世界会越来越好,相信自己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好。如果我们连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都不会的话,那么我们根本不可能树立起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可以说,在逆境中没有什么比积极乐观的心态更重要的了。当你抱着“世界会好起来”的心态来面对自己遭遇的不幸时,你会发现自己轻松了很多,悲观痛苦的感觉也减轻了不少。如果你时常这样想的话,渐渐地,你也就成为一个有着积极心态的人了。而一个有着积极心态的人,可以说他迟早会有成功的一天。

在《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本书中,梁漱溟先生回忆自己1937年前往延安去何毛主席谈话时的经历。梁漱溟先生说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所到之处,中国军队接连失利,当时“全国有一种崩溃之象”。他到延安去,看共产党有没有办法。他会见******后,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看法。******告诉他,中国非有这么一天不可,非有这么一个大灾难不可。但是,******完全不悲观,******将《论持久战》的思想讲给他听,日本想要吞并中国是妄想,中国肯定会打赢这场抗日战争的。后来的事实也正如******所言,八年后的1945年,日本最终战败。回忆这段经历时,梁漱溟先生说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对于一个领导人来说至关重要。当回忆自己在****前后那段坎坷多磨的时光时,梁漱溟先生告诉当时采访他的美国记者,促使他坚定地活下去的动力,就是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会好起来的。他坚信****终会平定,正是这种坚信,让他面对林林总总的批斗和打击,能够乐观看待。

乐观的人,凡事都会往好处想,他们的生活也会因此而充满了快乐和希望。悲观的人看不到生活中积极和光明的一面,在他们看来世界总是悲惨的,他们不相信“世界是会好起来的”,他们的生活因为自己这些消极的想法而变得黯淡无光。其实,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我们应该做的绝对不是悲观。而要学会时刻暗示自己,常往好的地方想,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想法所决定的。

中国有一位著名的国画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

有一次某人慕名买了一幅他亲手所绘的牡丹,回去以后,很高兴地挂在客厅。

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朵花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岂不是“富贵不全”吗?

此人一看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角总是不妥,拿回去预备请俞仲林重画一幅。俞氏听了他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这个买主,牡丹代表富贵,所以缺了一角,不就是“富贵无边”吗?

那人听了俞氏的解释,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

青少年朋友们,同样一件事情,但因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生活就是如此,幸与不幸其实只是想法上的问题。生活中的坎坷、失败、不幸在所难免,感到幸福的人,通常都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事物。相对的,感到不幸的人通常都抱着悲观的态度。事情往往还没有发生,他们就会在脑海中预想坏的结果。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抱着梁漱溟先生这种“相信这个世界会好的”的心态,凡事多往好的方面去思考吧,让自己的人生从此多些积极、多些乐观、多谢快乐。

倔强求真,不知真相就不妄下结论

梁漱溟先生曾被人称为“最天真的书生、最倔强的思想者”,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求真的一生。在《我自己的长短》一文中,他说:“我的长处,归结言之,可有两点:一点为好学深思,思想深刻;一点则为不肯苟同于人。”这种“不肯苟同于人”的求真直言性格,从下面这几句话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我们要看特务能不能把要求民主的人都杀完!我在这里等着他!

1946年5月11日、16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相继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时为民盟秘书长的梁漱溟先生闻讯后勃然大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这番话。他坚定地表示:他本想退出现实政治,致力于文化工作,但现在却无法退出了。后来梁漱溟先生冒着吃“第三颗子弹”的危险,代表民盟,赴昆明调查李、闻惨案,终将反动政府暗杀民主人士的罪行告白于天下。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1946年六七月间,******悍然在全国发动大规模内战,“政协决议”被撕毁。******由南京移居上海以为抗议。9月30日,******分别致函马歇尔、******,严正警告。梁漱溟先生为国共和谈不厌其烦奔走其间。10月10日,梁漱溟先生邀******回南京继续和谈。并于11日夜车返回南京。翌日晨抵达南京时,惊见报端已刊发国民党攻占张家口的消息。面对记者的采访,梁漱溟先生说了这句话。此话一时为媒体广为引用,成为痛斥******背信弃义的经典话语。

有人说,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却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

1953年9月中旬,梁漱溟列席中央政府扩大会议,应******之请作发言。11日下午,梁漱溟作即席发言重点谈农民问题,要求对农民施“仁政”。指出“我们的建国运动如果忽略或遗漏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那是不相宜的”。不料,这篇发言却引起了毛主席的极大的不满,梁漱溟遭到痛斥,酿成“廷争面折”的尴尬局面。

从上面的几句话中,我们就能看出梁漱溟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倔强、他的求真使他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正是在这种倔强求真精神的指引下,梁漱溟先生才成就了“国学大儒”,“中国最后一个君子儒”的美名。

讲述梁漱溟先生的这些故事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学习梁漱溟先生这种敢说真话,真实为人的品格。而今的青少年,敢说真话的人很少,一份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广州,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一个15岁的中学生,在学校报同学群殴,打断了三根手指头,当时很多同学都在围观。而后来当警察来调查这件事情时,却没有一个同学敢站出来讲句真话,充当证人,他们都害怕遭到那些打人的同学的报复。

从这则报导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青少年多么缺失正义的品格,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讲真话的现象是多么可悲。一个学校的良好环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维护,而一个社会的环境好坏更需要人们勇敢地去维护。我们必须培养自己敢说真话的勇气,养成凡事求个真、较个真的行为,学习梁漱溟先生倔强求真的高尚品德。当然,真实为人,凡事求真需要勇气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的是独立地思考,冷静的分析,在知道事情真相的基础上说真话,这样才是真正地求真,并真的能求道“真”!

梁漱溟先生在讲解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就曾说:对于孔子的这段话,可不要简单地认为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话,事实上,这是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是要和做人做事相结合的。对于一件事还不了解或无从判断时,就不要随便下结论,更不要随便批评。因为真正了解内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汉朝年间,当卫青挥军北伐匈奴的时候,前锋苏建、赵信两人,奉令率领三千骑兵深入敌境,单独与单于遭遇。双方大战下来,结果汉兵伤亡殆尽,赵信选择投降匈奴,苏建则只身逃回卫青营部。

这时,卫青的幕僚周霸说:“自从大将军出师以来,从未杀过一位有过失的将领。但现在苏建全军覆没,却独自活命回来,实在有损军威,将军应该将他斩首示众,借以建立威信。”但另一位姓安的幕僚,则说:“苏建等人仅以三千士兵,抵挡匈奴数万兵马,虽战而败,可是并没有投降之心。现在他拼命回来,却反而要被杀,实在没道理,也不公平。”接着他又说:“如果杀了他,等于是告诉全体官兵,除非是每战必胜,否则,如果没有战死,回来一样是死路一条。这岂不是间接鼓励官兵,倘若战事不利,就只有投降敌人这一条路?这在军纪危机的时候,对官兵的心理将有不良的影响,不可不慎啊!”

卫青听后觉得这位安姓幕僚的话非常有道理,于是说道:“我卫青带兵一向带心,不怕没有威信,也不必靠杀人来立威。同时,我向来不恃宠而骄,虽然领军在外,也不随意擅用生杀之权。有关苏建的功过,还是交由朝廷去定夺吧!”

接着,卫青将苏建送交朝廷议处。后来,朝廷也未将苏建处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遇到不能确定的问题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而不是只凭表面现象妄下结论。沉着冷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留有回旋的余地,才能使问题不至复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梁漱溟先生就曾经告诫我们:凡事都要想一想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对待。事情总会有起因,但起因往往隐藏在事物的背后,如果只凭感觉臆测就草率行事,肯定会出差错,后悔不迭。

人生需要求个真,唯有真,才能善,才能美。我们为人处事要求真,敢说真话,但绝对不能断章取义,只看其表不看其里,做到不知真相就不妄下结论。只有坚守这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品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真人”。

表里如一,不做虚伪的变色龙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了解变色龙这种动物吗?变色龙是种爬行动物,它们为了保护自己,会时刻变化自己身体的颜色,来和周围的树木花草的颜色一致,让天敌难以发现。可以说变色龙的变色这一能力,对于保护他们自己来说实在是太有帮助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存在着像变色龙一样的人。而和变色龙所不同的是,这些人善变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遭到危险,而是虚伪,表里不一,让别人很难知道他们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来欺骗他人。

对于虚伪的人,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痛恨。而虚伪的人又往往像变色龙一样,将自己隐藏得很深,让人难以发现,有时候我们甚至把这些人当作自己的好朋友。正因为这样,很多青少年朋友都上过虚伪之人的当。而上过当之后呢?便告诉自己以后再也不能相信别人了,渐渐地自己也走上了待人虚伪,表里不一的歧途。这种现象可以说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那么,我们该如何正视虚伪这个问题呢?梁漱溟先生给了我们答案。

在讲解《论语·八佾》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句话时梁漱溟先生指出:孔子在这里并不是谈鬼神,而是要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对于祭典保持着虔诚的态度,做人也一样,无论对生者或是死者,无论对别人知道的或不知道的事,都要坦诚正直、表里如一。可见,面对虚伪,我们绝不能“同流合污”,我们做的只能是在内心中树立坦诚正直,让自己成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虽然看起来有些老实,有点吃亏,但是从长远来说,表里如一的老实人绝不吃亏。

在《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本书中,当采访记者艾恺问梁漱溟先生:“为什么能够顶住******1953年9月的痛骂,在1974年能顶住政协的批判会”时,梁漱溟先生对艾恺说了八个字:“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正是这种做人表里如一的形象,让当时的红卫兵、批斗领袖们找不到任何他反革命等等的借口,正是这种表里如一的精神,让梁漱溟先生得到人民的信赖,让他成为了无懈可击、无可挑剔的直言猛士。可见,表里如一对于我们来说多么重要。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能给人带来信任、尊重和友谊,正直与诚实的人时刻都散发着绚烂的人性之光。而且这种高贵的品质有时甚至能够挽救我们整个社会。

2003年春,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全国人民陷入了恐慌。在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与SARS病毒的抗争中取得了胜利。作为抗非典阵营中的领军人物,钟南山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他仗义执言,一语千钧,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在“非典”传播之初的2003年2月18日,北京有关权威部门发布消息:“引起广东非典型肺炎的病因基本查清”,元凶是“衣原体”。并建议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然而,对于北京权威部门的这一结论,钟南山没有盲目相信,而是不畏权威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认为还需要在科学实验和防治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在当天下午,广东省卫生厅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讨论关于发布非典病因元凶是“衣原体”这一消息的问题。在钟南山之前的一些人,其中也有对这一结论产生怀疑的,但是他们都没有敢说出自己的看法,轮到钟南山发言时,他沉思良久,科学家的良知和临床实践,使他无法盲从这一结论,他摇摇头说:“大量的事实证明,临床症候与治疗用药均不支持这个结论。”他不同意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认为典型的衣原体可能是致死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致病原因。经过他有理有据的论证,广东省决策层采纳了他的意见,并坚持和加强了原来的防治措施。

4月初,由钟南山牵头的广州专家和香港专家的合作取得突破:在对40多例“非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清检测中,分离出两株冠状病毒。经检测初步认定,这极可能就是本次广东“非典”的重要病原体!

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可以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事实再次证明,钟南山的坚持是正确的。他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使广东成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有人曾替他担心,有一位朋友事后问他:“你就没想过可能会判断失误吗?要知道,稍有差池都可能有损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我只尊重事实和真理,明哲保身不是科学家的品格。明知不对还要盲从,受害的只能是患者。”

钟南山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道:“我就是想追求一个未知数,就是这个目的。是什么原因、什么病原体、什么源头、怎么治,这是我的领域,所以我希望能搞清楚,这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青少年朋友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一俗语生动地刻画了表里不一、虚伪者的形象。如果我们养成了虚伪为人,虚伪处世的习性,那么即使我们能骗人一时,但是总有一天会被人看破,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成为他人唾弃的对象。所以做人一定不能像变色龙一样善变而虚伪,要相信表里如一是一个品性正直的人应当坚守的原则。见风使舵、表里不一的“变色龙”一样的人危害无穷,我们绝不能做!

谦让为人,低头走路才不会摔跤

在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有一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

这尊跪射俑能够享有“镇馆之宝”的荣誉,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出土的一千多尊兵马俑中,只有它保存得最为完整。据专家介绍说,这尊跪射俑之所以能够保存得如此完整,完全是得益于它自身的“低姿态”。原来兵马俑坑是土木结构建筑,经过几千年的时间,这种土木结构被毁坏殆尽,在兵马俑顶上的泥石倾覆下来后,高大的立姿俑自然首当其冲遭到了破坏。而低姿态的跪射俑却得到了保护。所以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后,这尊跪射俑依然完整地保持着原样,成了现在的“镇馆之宝”。

说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低姿态做人。只有以一种谦卑的心态,在与人交往、在集体生活中我们才能够保护自己,这种谦和为人、低姿态为人的智慧其实是一种生存之道。

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哲学》中说:孔子的美好品德可归结为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让”,就是“谦让”。这里的“谦让”表现出来的并不是消极的忍让,相反,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换句话说,“谦让”就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一种方圆处世的态度。可以说梁漱溟先生的话道尽了儒家思想的处世智慧,谦让是一种看似软弱的“退缩”,好比两人过桥,高傲者总是骄横地大踏步走,而谦让者会低着头,让人先过。而正是他低头的谦让,才满足了高傲者先过的虚荣,也使自己能顺利过桥。这其实就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

一个人只有懂得谦虚谨让,他才能成熟,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得好:低着头的是稻穗,昂着头的是稗子;低头的稻穗充满了成熟的智慧,而昂头的稗子只是招摇着空白的无知。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天地只有三尺,高于三尺的人要想长久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懂得低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现在,社会上很多学生呼唤自由和个性,在他们认为只有给自己个性的空间,让自己张扬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为此,他们到处宣传“个性张扬”论。模仿一些影片中的人物,将自己的头发染个颜色,自己的牛仔裤剪几个洞,在戴一副夸张的眼镜。为了追赶社会潮流,有些青少年朋友,狂妄得不得了,在大家上三五成群,看着自己不顺眼的人就上去踹一脚,听到一句不顺耳的话,就要找人单挑……这种“张扬个性,率意而为”的做法实在是危害太大了。这样的青少年朋友们,在观看那些古惑仔影片的时候,只看到了他们所谓的“风光”的一面,而没有牢记他们最终的可悲下场。当然,这种行为从某个方面来说是显示出了一个人的勇气和自信,但最终的结果太令人扼腕叹息了。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在青年时期,曾专门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昂首挺胸迈着大步,但是他刚一走进老前辈的大门就被门框狠狠地碰了头,疼得他一边用手揉搓头部,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了一截的门。这时,出来迎接他的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模样,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想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收获,而且把它作为自己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受益终生。

综观中国历史,也有关于这方面的非常好的例子。譬如,三国时期的刘备再三低头:从三顾茅庐到孙刘联合,每一次低头,都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成就“三足鼎立”的辉煌霸业。越王勾践低下高贵的头,从卧薪尝胆的艰苦种终于收回了越国河山。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父母的照顾中,但是我们总有一天要脱离父母的翅膀,独立的生活。而这个社会,错综复杂,变幻莫测。如果我们养成桀骜不驯、傲气为人的品性,那和街道上的那些小混混有什么区别。因此,趁现在我们还很年轻,很多思想和习惯很容易改正的时候,学会低头做人、谦卑处世。低头虽然看似软弱,可当我们低下头来时,便能给人谦让的感觉,毕竟谁都不会和一个谦让低头者过意不去。

所以,面对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让我们学会低头的智慧,低头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虽然不曾看到头顶的蓝天,然而我们绝不致在人生道路上摔跤。

同类推荐
  • 做人要本分 做事要圆滑

    做人要本分 做事要圆滑

    《做人要本分,做事要圆滑》是一把开启事业与人生成功的钥匙,不仅带给读者解读人心的意外惊喜,而且带给读者说话办事的实用策略和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方乃做人之本,圆是处事之道。不会做事,做人无从谈起;不会做人,做事南辕北辙。只有在做事中才能体会做人的道理,同样,只有在做人中才能体会做事的意义。真正的成功者无不深谙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奥妙真谛,所以才能达到无往而不胜的高超境界。
  • 职场的重要定位

    职场的重要定位

    我们每个人在步入社会后都会有选择职业的困惑,不知道哪一种职业最适合自己。一个青年如果整日无所事事,没有正当职业,那么他的生命也将没有价值了。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这份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利于社会,是否妨害别人的某些权利。
  • 你比别人差的不是才华,而是好好做事

    你比别人差的不是才华,而是好好做事

    好好做事:战胜你的“本能恐慌”教你好好做事!给你一个的迈入成功的机会!请速速查收!别以为人生可以混过去,只是泼醒你的冷水来得稍晚了一些。认真、创新、勤奋……不要相信鸡汤,要相信你自己。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一生中通过不断做事来提高自己,反省自己,充实自己。诗和远方就在你的脚下,祝你一帆风顺!
  • 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下)

    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下)

    2007年,美国PrimeTime公司隆重推出一部风靡全球的纪录片《秘密》,该片堪称成功学、财富学和人生指导的经典之作。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广受人们的追捧,原因是该片揭落了一个至大的秘密……据该片制版人朗达·拜恩介绍,《秘密》的灵感来源于一本失落百年的古书——《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正是这本书启发了她,让她与那些伟大的励志导师勒斯·华特斯、查尔斯·哈尼尔、罗伯特·柯里尔等相遇,从而拍出了这部经典的励志纪录片。
  • 像爱奢侈品一样爱自己

    像爱奢侈品一样爱自己

    像爱奢侈品一样爱自己,永远让自己Shine! 做升级版的自己,永不沧桑! 把自己的世界活得很大很大,看到最美最远的地平线! 既要温柔了岁月,也要惊艳了时光!……这是14年来一直奋战在女性时尚励志第一线的《时尚·COSMO》前总编辑徐巍给女孩们的成长信&挑战书。除了徐巍贴心感性又振奋人心的文字,书中还收录了她与蔡康永、冯唐、廖一梅、张艾嘉、陈文茜等11位客座总编辑的精彩对谈。风趣、大胆、韵味十足,你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女人,只要你,像爱奢侈品一样,爱自己。
热门推荐
  • 魔力江湖

    魔力江湖

    死后未去阎王殿报道,竟然还偶遇萌妹,白无的人生会怎么下去呢?
  • 农家甜妻有空间

    农家甜妻有空间

    堂堂特工成了十多岁的小农女,好在姐有空间在手,发家致富不是梦!爹疼娘爱哥哥宠,还有神秘人物保驾护航,日子不要太滋润。什么?极品亲戚上门打秋风,陷害谋家产?不怕,挥挥小手,一包药粉让他怀疑人生。什么?白莲花上门抢她男人?没事,且看本姑娘如何让白莲花明白,她是惹不起的神!
  • 青河浪子吟

    青河浪子吟

    青河汤汤,连接天界与凡间。其中天界因为百万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四分五裂,形成了一片片风格迥异的大陆。曾经称霸百花天的俞帝,与宿敌交战后,不幸陨落,在降生凡间三百多年后终于召回了自己的花铠,找回了当年的记忆。不过一波三折,噩耗连连,曾经的仆人因他而死,三百多年的爱人为了他被囚至今。两世为人,因果轮回,他会如何去应对这些困难?最终又会达到何种高度呢?正所谓脚踏江涛,目朗日月,且看他这一世的风云再起。
  • 无敌战尊

    无敌战尊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是一个暴力统治的世界而他发誓要成为这世界最强横的存在要以自己的意志俯视苍生。
  • 九歌飞云记

    九歌飞云记

    华国天才少年李九歌迷恋洪荒神话系统游戏,在雨夜暴毙而亡,神魂携带无尽洪荒系统穿越至异界飞云大陆一同名少年身上,自此谱写无尽传说。
  • 极皇武越仙

    极皇武越仙

    凡女小月青楼婢,剑破风云焚奴籍。盘虎岭上卸猛虎,清越怒斩采花徒。青云地宫镇魂链,烈焰光刀魔妖寂。噬骨魂毒缠不休,亘古冰棺祭广寒。未完待续....(ps:暂定,这是一个名为杨小月的女侠,在诡秘江湖中成为一代大魔王的故事...)
  • 古代教育简史(上)

    古代教育简史(上)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异能星际

    异能星际

    什么?地球竟被奇怪的外来生物毁灭!!!别担心,我们已找到合适的星球,让人类生存。异能、机甲应有尽有!可不要超神偶!
  • 重生之庶女归来

    重生之庶女归来

    身为庶女,处处不受待见,连丫头婆子都敢给她脸色看!身为庶女,爹忽略娘不在,大娘欺负姐姐踹!身为庶女,被放狗咬被推入河,生死垂危还不给药!身为庶女——凭什么啊!才九岁,容易么!睁开眼,商墨真替身体的主人打抱不平。既然穿来了,不好意思,祸害遗千年,是时候风水轮流转。(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无律的漆黑

    无律的漆黑

    虚拟游戏,不过是人们想象的世界。有些人的加入,是为了消遣;有些人的加入,是为了热爱;而有些人的加入,是为了逃避现实。或许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可以满足一切幻想的世界,用于缓解现实的压力。可当虚拟变成了现实,要如何接受这样的“现实”?也许,面对现实,不如创造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