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97700000008

第8章 从摇篮到坟墓的旅程——人生礼仪民俗

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信矣。——《礼记·礼器》

近千“孺子”举行成人礼仪式

2010年10月31日,来自山东青岛的近千名孩子在孔子故里曲阜参加中华成人礼仪式。本次成人礼大典由新华保险青岛分公司、中国旅行社总社(青岛)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当天早上8点整,在四名乐手的引领下,近千名孩子穿过“万仞宫墙”,在杏坛右侧集结,静候即将开始的成人礼大典。8点40分,伴随着悦耳的韶乐,成人礼大典正式开始。

曲阜孔庙的成人礼

大典现场严肃庄重,随行父母为子女加冠,并向他们颁发成人证书。孩子们身着汉服,齐诵成人礼誓词,向至圣孔子行揖礼。“申大义,慎明志,安于道,达于仁。忠孝信智,温良恭俭。完美人格,然后君子。”参加成人礼的孩子们纷纷表示,在孔子故里参加成人礼的美好成长体验终生难忘。父母们也向他们送出了祝福,希望子女能健康成长,勇于承担责任,成为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人。近千名“孺子”正式成为“成年人”,开始逐渐担当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冠礼是古代社会为即将成年的男子举行的加冠礼仪,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孺子”成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与之相对,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由女孩的家长为其盘发,戴上簪子。冠笄之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成人礼仪。

自2009年起,曲阜孔庙开始举行成人礼仪式,目前已经接受海内外多个成人礼大典团队。“中华成人礼”是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方式进行创新而设计的。伴随着东方儒家思想在西方的广泛传播以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建立,“中华成人礼”也被包括欧美等国家在内的海内外青少年所了解。实际上,中华成人礼主要面向未成年人、青少年学生,年龄在15~20岁,界限比较宽泛,并没有严格的国界区分,任何国家的青少年都可以参加。

成人礼仪式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点,所安排的内容丰富精彩,用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曲阜大成殿,当加冠仪式上家长郑重地为孩子正冠时,当家长和孩子拥抱时,虽然没有过多的言语,但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亲情,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豪……

“中华成人礼”可以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启发心智,洗涤心灵,养成心怀感恩、铭记历史、胸怀天下、勇于奉献、珍惜友谊的优秀品格,从而受益终身。作为人生四大礼仪之一的成人礼,是未成年人迈向成人阶段的象征性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曾一度淡出人们视野的成人礼正在各地逐步恢复,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识记人生礼仪民俗的类型和功能。

2.概述人生礼仪民俗的主要内容。

3.编写人生礼仪民俗解说词,并进行解说演示。

人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要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进入社会,而每个人进入社会都需要通过各种礼仪予以接纳和承认。礼仪表现着象征和认同,亦是交流的媒介。在人生的历程中,出生时的祝贺仪式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而丧礼上的丧钟则是生命的终结。

人生礼仪又称生命礼仪,国际上称作“通过礼仪”,是指在人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此外,标志着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每年的生日庆贺活动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人生礼仪不仅存在于人际交往中,也存在于家族、家庭和个人成长经历中,且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

梁漱溟先生说:“礼的要义,礼的真意,就是在社会人生各种节目上要沉着、郑重、认真其事,而莫轻浮随便苟且出之。”中国古人对人生礼仪高度重视,倾其全力而为之,犹恐不及。中国古代不同阶段的人生礼仪,有许多常见或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带来的是新鲜、喜悦、兴奋,展示着壮丽的生命前景。

6.1 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和功能

中华民族是礼仪文化极其发达的民族,拥有完整的人生礼仪体系,且别具特色,有欢乐喜悦的诞生礼,有严肃认真的成年礼,有幸福祥和的结婚礼,有庄重安详的丧葬礼。

6.1.1 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

人生包括诞生、成年、婚嫁及死亡等阶段,据此可以将人生礼仪民俗分为下述四种主要类型。

1.诞生礼仪

诞生礼仪是人生的开端礼,又被称为“摇篮边的礼仪”,在人生礼仪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其中有许多有趣的环节,诸如报喜、送彩蛋、洗三、摆满月酒、过百岁、抓周等。

2.成年礼仪

成年礼又叫成丁礼或冠礼,女子成人礼称作“笄礼”。它是古老习俗的传承,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年男女只有通过成年礼仪,才能被社会成员认同,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

3.婚姻礼仪

婚姻礼仪又叫吉礼或嘉礼,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历来都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被称为“终身大事”。古时婚姻礼仪的内容主要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项。婚姻礼仪之所以受到格外重视,是因为古代社会人们重视子嗣观念的存在。

4.丧葬礼仪

中国古人重孝道,讲求慎终追远、事死如事生,极其重视丧葬和祭祀礼仪。丧葬礼仪是人生当中最后的“脱离仪式”,是人死后由亲属、友人、邻里为之举行殓殡、祭奠、哀悼的习俗惯制。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涵十分复杂,形式也多种多样。

过生日与祝寿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生日庆贺或祝寿是人生礼仪民俗的重要内容。现代人过生日时吹蜡烛、吃蛋糕,原是西方传来的习俗。据说,中国古代过生日的习俗源自唐人笔记小说。故事中说:唐玄宗当上皇帝后,逐渐冷落曾经共同患难的王皇后。后来,王皇后说起当年用新背心换来面粉为唐玄宗做面条过生日的事,提醒唐玄宗不要忘记当年之情。可见,生日吃面条在唐代已经出现了。面条长而瘦(与寿谐音),是用来表达祝福长寿的食物。

中国自古尊老。老人年过50岁过生日即为做寿,特别是以“十”为整数的寿诞即整寿更是备受重视。给老人做寿通常由子孙张罗,与其他人生礼仪相同,做寿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和经济实力的强弱,越是富贵人家就越讲究。

做寿的老人称作“寿星”或“寿翁”等。做寿时,亲戚朋友要携带礼物前来祝贺。传统的寿礼有寿幛、寿联、寿烛、寿桃、寿面、寿糕等。寿桃喻意“桃献千年寿”,寿面喻意长寿,寿糕喻意高寿。祝寿仪式通常在中堂举行,堂上挂大“寿”字,两侧挂寿联(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鹤算千年寿,松龄万古春”等),四周陈设寿幛等,香案上摆放寿桃、寿糕、寿烛等,堂内张灯结彩,红烛高照,一派喜庆景象。寿星居正中而坐,接受亲友、晚辈的祝贺、叩拜。仪式结束后,设宴款待来宾,宴席最后一种食物必是寿面。在许多地区,来宾要从自己碗里挑出最长的那根面条,加到寿星碗里,意为“添寿”。但寿星碗里的面条不能太满,因“满寿”意味着“尽寿”,不吉利。也有些地区是来宾先“添寿”,寿星吃完面条再开宴席。

6.1.2 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

人生礼仪将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通过非凡的程序加以强调和凸显出来,能够帮助个人通过人生过程中的“关口”,促成个人心智的成熟和发展,具有丰富的象征和暗示意义。

1.诞生礼仪的功能

诞生礼仪是人生的开端礼。新生婴儿呱呱坠地仅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存在,只有通过诞生礼仪才能获得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资格。同时,举办诞生礼仪也是为满足家人和亲友表达喜悦、祝福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2.成年礼仪的功能

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举行成年礼有不同的方式与内容。但总之,举行成年礼的最终目的都是使年轻人能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3.婚姻礼仪的功能

林语堂说:“下意识中,所有中国姑娘都梦想红色婚礼、裙子和喜轿;所有的西方女子都憧憬婚姻面纱和婚礼的钟声。”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婚姻礼仪的功能主要是:男女双方经过合法结婚程序而组成的家庭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结婚后所生子女的权利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的合法财产才能受到国家的保护。

4.丧葬礼仪的功能

古代社会高度重视丧葬礼仪且追求“厚葬”、“久丧”,其原因是:隆重的丧葬礼仪既是衡量子孙尽孝程度的重要标志,又对得到祖先荫庇以使家道昌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繁缛的丧葬礼仪也能表达死者亲属对死者的真诚怀念以及对灵魂存在论这种迷信思想既恐惧又有所求的复杂情感。

6.2 生命的恩赐——诞生礼仪民俗

诞生礼仪居于人生四大礼仪之首,是人从所谓“彼世”到达“此世”时必须举行的仪礼。它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涉及许多文化现象。几乎每个民族都传承着一套与妇女产子、婴儿诞生息息相关的民俗事象和礼仪规范。诞生礼仪因地域之别而具有不同的风貌和表现样式,但总的来看,大都包含诞生、三朝、满月、百岁、周岁五种主要礼仪,其具体表现形式也基本大同小异。

6.2.1 求子

古代人认为生命是上天赐予的。求子亦名求嗣,是指婚后不孕的夫妇为达到怀孕的目的向神灵祈求生育特别是生育男孩的习俗。这类民俗的仪式大多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求子的观念从新人结婚仪式上就已经得到体现,比如吃半生不熟的饺子,床上撒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早生贵子)等。

民间求子最常见的方式是向主管生育的虚造神灵和偶像祈子,神灵包括送子观音、碧霞元君、金花夫人、子孙娘娘、花蕊夫人、送子张仙、天后娘娘等。未孕妇女或未生男孩的妇女为达成愿望,或是带着香烛纸钱到神像前焚拜,或是在家中供奉送子观音。除向神灵求子外,民间另有许多求子风俗,比如拴娃娃、偷瓜送子、拍喜、棒打求子、投石求子等。较为知名的是泰山求子:上山时用石头压住树枝,喻意压中儿子;进香时,如果想求儿子,就用红线拴上“金男娃”,然后到庙上交“喜钱”;日后若是得子,要回来还愿,否则孩子可能会被收走。

怀孕为何称为“身怀六甲”

关于古代为何称女子怀孕为身怀六甲,主要有如下看法:

其一,传说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个甲日是上天创造万物的日子,也是妇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故称女子怀孕为身怀六甲,此说见于《隋书经籍志》所载《六甲贯胎书》。

其二,古时用天干与地支相配合来记录年份,甲排天干的首位,六十年里面有六个带甲的年份,故六甲代表六十年。古人寿命基本上也就五六十岁,称怀孕为身怀六甲,喻意着孕妇肚中孕育着新的生命。

其三,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并学会使用。周朝儿童入学时,首先要学“六甲”(即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遂以“六甲”代指孩童,称有孕为身怀六甲。

其四,按照道教的说法,六甲是供天帝驱使的阳神,道士可用符箓召请以祈禳驱鬼。“六甲”不但各有神职,亦各有神称。六甲皆属阳,后世的“身怀六甲”可能是求子时说的祝福之语,类似现在的“生个男娃”或“生儿子”,希望怀个男婴。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语言的演变,“身怀六甲”便泛指怀孕。

其五,有些观点认为,妇女怀孕期间非常痛苦,怀胎十月如同度过六十年(六甲)。六十年是人的生命周期,古时妇女生产危险性极大,所以用身怀六甲比喻以后生产要面对的生死关口。

6.2.2 庆生

古时妇人怀孕称为“有喜”,能为家族添丁当然是喜事,经过辛苦的十月怀胎后,瓜熟蒂落,临盆分娩,新生命降生,家庭血脉得以流传,皆大欢喜。孩子出生后,要周知亲友,谓之“报喜”,主要是向女方父母报喜,所持喜物主要有红鸡蛋、喜饼、公鸡(男孩)、母鸡(女孩)等。

其中,关于送红鸡蛋的由来有着多种版本的民间传说。比如相传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有个叫喜哥的小伙子与邻村的巧珍结婚,但两人婚后三年仍没孩子。这天,喜哥看到巧珍正在喂鸡,就说母鸡都能下蛋,你却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巧珍听到后郁郁寡欢,便生起病来。不久,喜哥发现自家的鸡居然生出个红皮的鸡蛋,便做汤给巧珍喝下。巧珍喝完红皮鸡蛋汤后,竟然怀孕并顺利生下了孩子。乡亲们听闻后,便向喜哥索要红皮鸡蛋,但他家的鸡已不下红皮蛋,喜哥只好将普通鸡蛋涂成红色,分发给亲朋好友。从此,孩子庆生、满月或新人成亲时使用红鸡蛋的习俗便流传开来。

当然,传说不足为信,但在中国古代分食红鸡蛋的传统在各地许多民族都存在。关于送红鸡蛋习俗的由来,主要的观点有卵生神话说、祥瑞之物说、图腾崇拜说、生殖崇拜说和辟邪禳灾说等,兹不赘述。

弄玉(璋)、弄瓦与悬弓、悬

《诗经·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意思是说,若生男孩,就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华美的衣服,给他玩白玉璋;若生女孩,就让她睡在地上,把她包在襁褓里,给她陶制的纺锤玩。由此可知,古代重男轻女的观念非常明显。

《礼记·内则》曰:“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若生男孩,就在侧室门左悬弓;若生女孩,就在侧室门右悬帨(古时女子所用的佩巾)。显然,诞生礼仪民俗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

6.2.3 三朝

三朝礼是小孩脱离孕期残余、正式进入婴儿期的标志。新生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请长辈吃“三朝酒”,举行“洗三”仪式。“洗三”的用意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祈祥求福。

中国民间视“洗三”为大吉之礼。据记载,宋时闽地百姓三日洗儿,家人及宾客都戴葱、钱,以祝愿此儿聪睿、进财。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婴儿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置红鸡子床前,使产妇焚香祷告,谓之拜床公床母,若产妇有病,令洗婆代拜。”“洗三”时为活跃气氛,使礼仪更加隆重,经常编些顺口溜,比如:“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要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洗腚沟,做知州。”洗毕,将小孩放到摇篮或床上,旁边放置干净的盆子,所有亲朋好友齐聚盆边,把铜钱、鸡蛋、花生等礼物放入盆中。

取名字的学问

每个人都有姓名:“姓”表示属于某个家庭,是血缘关系的体现;“名”则是个人独有的符号。中国人习惯孩子随父姓,这是父系氏族社会流传下来的规矩。现在“姓什么”出现了“自由化”的倾向,有些小孩开始随母姓甚至随外婆姓。“姓”是命中注定,但“名”可以自主,所以中国人绞尽脑汁希望给孩子取个别致的名字。

按照汉族的传统,孩子的名字通常由祖父母或父母等长辈来取,或是请有文化的亲戚、先生来取。小名比较随便,限于亲友之间使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通常取姓名的尾字与“小”搭配或叠字构成小名。旧时民间认为,阎王爷专门勾那些聪明伶俐的孩子的魂儿,家长就设法给孩子起个特别土气的小名,以避开勾魂鬼。老百姓还认为,越俗越贱的名字越容易养活,比如“二狗”、“大牛”、“铁蛋”等。也有人按照孩子的生辰八字,在名字中使用“鑫、森、淼、焱、垚”等字以弥补五行的缺损,或通过名字笔画的变化为孩子求吉辟邪。

中国人取名字的代表性模式主要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一是情境法,以婴儿诞生前后的征兆、父母的感想、诞生时的情境作为取名的素材;二是期望法,在孩子名字中寄托父母的期望;三是言志法,将志向寓于名字之中。这三种方法不能涵盖所有的取名字的思路,但大致规律如此。同时,由于表示吉祥的常用汉字有限,因此导致重名现象很严重。

6.2.4 满月

古代人认为,女子产子后要休养一个月方能逐渐恢复,俗称“坐月子”。婴儿出生后要在襁褓中满一个月才可以出门。给孩子过满月就是庆祝“家有后人”、“添丁之喜”、“足月之喜”。满月礼仪民俗主要包括喝满月酒和剃满月头。

满月当日,主人家备好满月酒(或称弥月酒),亲朋好友携带礼物前来祝贺,特别是孩子的外婆更要事先准备好各种食物和孩子的衣裤鞋帽。老舍在《二马》中写道:“结婚后三年多,马威才降生了。马则仁在事前就给哥哥写信要钱,以备大办满月。”此处即是办满月酒。

剃满月头又称“落胎发”,这是满月礼中最重要的仪俗(亦有在百天、满周或二月二落胎发的)。婴儿的胎发受之于父母,剪胎发格外受到重视。剃发时不是将头发全部剃光,额头要留方正的“聪明发”,脑后要蓄长命的“百岁毛”。落下的胎发或用红线系好挂在床头镇邪,或制成胎毛笔留作纪念。其后,给孩子换上新衣新帽,佩戴上外婆送来的长命锁、关刀、梳子、圆镜等,以驱魔辟邪。

与生俱来的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从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了自己的属相。长期以来,十二生肖被涂上了神秘的色彩。过去民间认为,生肖属相与个人的命运关系密切,并由此形成了诸多的迷信与禁忌。

青年男女都愿意在龙年生儿育女,这样生下来的孩子就是“龙子龙孙”(现代人称之为“龙宝宝”)。民间认为属龙的与属虎的不能婚配,因有“龙虎斗,不相容”的说法;属羊的与属鼠的也不能结亲,因有“羊鼠一旦休”的说法;两个属虎的也不能结婚,因有“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鸡、狗相配会鸡犬不宁;虎、羊相配则羊入虎口;蛇、马相配则蛇缠马足。当然,这些说法早在东汉时期就受到过批判。

但人们对自己所属的生肖总是有着特殊的感情。比如属猪的人不愿听到别人说猪的坏话。宋徽宗属狗,便诏令天下严禁杀狗。狗肉是当时民间常吃的肉食。太学生们闻讯抗议,质问道:“神宗皇帝(徽宗之父)生于戊子年,生肖为鼠。为何当时不禁养猫?”而历史上真有不准养猫的人,唐代柳宗元所写《永某氏之鼠》载,有个属鼠的人,不准家人养猫和狗,更不准打鼠,结果家里老鼠成灾。

令人惊讶的是,生肖这种文化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而是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与中国生肖相似的国家有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古代巴比伦与希腊、埃及、印度等。生肖是在某个国家和地区首先出现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去还是由各个地区和民族独立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待解之谜。

6.2.5 百岁

婴儿出生100天称为百日,古称百晬,又称百岁、百禄。旧时以为,婴儿“三月能行,晬而能言”,长至百日,已基本脱离早夭危险,家人要为其举行庆贺仪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主家宴客、亲友馈赠礼物、外公外婆送首饰、银钱以及银锁,锁上有“长命百岁”等吉祥语。此日,多给婴孩照相,以作百日纪念。“百岁”忌讳称作“百天”,因人死后第100天的祭奠活动称作“百天”,且百岁含有长寿之意。

6.2.6 周岁

周岁又称实岁、足岁,是相对虚岁而言的年龄计算方法,也是现代社会广泛采用的方法。孩子出生满周岁时,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煞是可爱。抓周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首个生日庆祝方式。抓周又称试儿、试晬、拈周、试周。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出父母对子女的舐犊情深,具有家庭游戏性质,是饱含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不少著述均认为,抓周的习俗在南北朝时已普遍流行于江南地区,至唐宋时逐渐普及至全国。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至来岁生日,罗列盘盏于地,盛大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元代和明代称此习俗为“期扬”,到清代才有“抓周”、“试周”之名。其实,许多家长并不迷信,但仍主张让小孩抓周,权当是游戏和娱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孟子·离娄》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东汉赵岐《十三经注疏》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即不孝的三件事是:一是对父母的过错“阿意曲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二是家境贫困,父母年老,却不愿当官求俸禄以供养父母;三是不娶妻子,没有儿子,断绝后代。其中,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赵岐的解读使得封建社会中识字不多的老百姓都信以为真,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曲解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但是也有人指出,这实质上是赵岐的个人理解,而孟子的原意并不是说不生孩子就是最大的不孝,而是说不孝有多种表现,最不孝的是没有对长辈尽到后代的责任,这或许才是“无后”的本义。

6.3 社会的接纳——成年礼仪民俗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逐渐确定下来。从儿童到成人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标志就是成人礼。举行成人礼既是表示庆贺,又是教育的另外一种形式。这种仪式总是热烈欢快且严肃郑重的。成人意味着自己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结婚和建立家庭。从理论上讲,成年应当以进入社会生活要求的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为标准,但古今社会基本上都是以年龄作为标志,如周代男子成人年龄为20岁,隋代为21岁,唐代天宝年间为23岁。现代社会中,通常将18周岁作为成年的标志。

6.3.1 冠礼

根据文献记载和社会调查研究,可将成人礼分为考验、训诫和变形等三种类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变形型成人礼最为普遍,譬如改变服饰、断发文身、拔牙割礼等皆属此类。在中国古代影响最深的当数冠礼。古代的冠礼又称作加冠。《礼记·曲礼》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冠是穿礼服时所戴的帽子,加冠之后即成人。成人礼也叫成丁礼。成丁后,既能享受治人、祭祀、婚娶的权利,也有交赋税、服劳役的责任和义务。

冠在头上,地位尊贵,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冠礼,《礼记》将冠礼列为六礼之首,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加冠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根据《礼记·士冠礼》的规定,完整的冠礼仪式大致要经过筮日、戒宾、筮宾、宿宾、为期、陈设、就位、迎宾、始加、再加、三加、宾礼冠者、冠者见母、宾字冠者、冠者见亲长、醴宾、送宾归俎等程序。在周代,男子到20岁时,家族要在宗庙为其举行冠礼。男青年父亲先通过占卜选择吉日,并确定为青年加冠的嘉宾。加冠的程序是“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再加爵弁”,俗称“三加礼”。即:首次加黑麻布帽,称为“始加”;第二次加白鹿皮帽,称为“再加”;第三次加赤黑色平顶帽,称为“三加”。加冠时由专人唱“祝词”。加冠后,青年拜谢父母,再由贵宾为他起“字”。仪式结束后,家长送贵宾出庙门,设宴款待,并馈礼。被加冠的青年要拜访兄长姑姊、君长乡绅,以取得各方对其成年的认可。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称谓

《礼记》在论及冠礼年龄时,以10年为单位,将人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概述为:“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另有古代对不同年龄的常见称谓如下:

始龀: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男孩八岁,女孩七岁。

黄口:十岁以下。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金钗:女孩十二岁。

豆蔻:女孩十三岁。

束发(志学):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年十五岁。

碧玉:女子十六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桃李:女子二十岁。

花信: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始室):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艾(知命或半百):五十岁。

花甲(耳顺):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喜寿:七十七岁。

耄耋:八九十岁。

米寿:八十八岁。

鲐背:九十岁。

白寿:九十九岁。

期颐:一百岁。

茶寿:一百零八岁。

双稀:一百四十岁。

6.3.2 笄礼

相当于男子冠礼的笄礼是古代女子的成人礼。笄是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但笄礼较之冠礼,其隆重性和热闹程度都相差甚远,不但仪式简单,而且相对私密。这主要是由当时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决定的。

古代无论男孩或女孩,头发都自然下垂,称为“垂髫”,或是将头发扎成两撮,垂于脑后,称为“总角”。《礼记·内则》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15岁是女子可以出嫁的年龄,要行笄礼,表示成年。《仪礼·士昏礼》曰:“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因此女子许嫁之年,亦称“及笄”。郑玄注曰:“其未许嫁,二十则笄。”未许嫁的姑娘至迟在20岁时也须举行笄礼。

民间女子的笄礼仪式在宋代朱子《家礼》中作过如下描述:“女子许嫁笄,母为主。前期三日戒宾,一日宿宾,陈设。厥明,陈服,序立。宾至,主妇迎入,升堂。宾为将笄者加冠笄。适房,服背子。乃醮。乃字。主人以笄者见于祠堂。笄者见于尊长,乃礼宾。”女子许嫁后,母亲为其主持笄礼。提前三日要将举办笄礼的安排周知宾客,前一日要再次登门邀请为女子行笄礼的主宾,并将应用物品布置停当。到行礼日,天明即要恭候嘉宾。女宾至,主妇迎接入堂。主宾为女子行笄礼。进内室换上霞帔,而后祭酒,用字。父亲带着女子去祠堂拜祖先,与长辈见礼,宴请宾客。全部程序与冠礼相比,省去“三加”程序,也不与地方长官和乡绅见礼,这是因为女子的社会活动与责任有别于男子的缘故。

待“字”闺中的“剩女”

《礼记·曲礼》曰:“女子待嫁,笄而字。”笄表示成年。待字闺中,指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有人认为,古时凡家中有子女出生,必请当地秀才或通达五术之人,排出八字,写在红纸之上,然后收藏起来。不论男女,到谈婚论嫁时,请命师合八字,故家中有未嫁之女,则是待人求八字或求人拿八字。这种观点未必完全准确。“字”本是会意字,从子,子亦声,意为在屋内生孩子。男女在加冠或及笄(成年)后,取“字”,表示具备成家生子的资格和能力。

现在所谓的“文字”,最早它们的含义是有区别的。文,是象形字,原来表示交叉的纹理,后来人们通过工具刻画成文字就出现了“文”的意义。字,最原始的意思应该是养育和抚养后代,引申为文字的滋生、增加。最原始的文字,应该属于“文”。

6.3.3 其他

除加冠和及笄以外,在中国古代还存在着其他的成年礼俗,比如少男穿裤、少女换裙。古代男女在成年以前,在穿着上基本没有明显区别。但到成年后,男子有权利穿裤子,因为男子要骑马上战场,保家卫国,穿下裳骑马多有不便;女子持家,是不需要抛头露面的,穿上裙子既得体又舒适。改换服装,就表示成年。当然,这是比较古老的成人礼仪式。现在南方的部分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再如,文身和染齿也是古老的成年礼俗。《礼记·王制》中说“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而《墨子·公孟篇》中也有“越王勾践,剪发文身”的记载。文身通常以男子居多,虽然文身的年龄没有明确的限制,但许多民族以文身为成年的象征。男子不文身,就不是勇士,会遭人鄙视。染齿是有的地区的女子成年礼俗,行礼的年龄大多在15岁,染齿标志着成年。染齿时,先将栗木熏出烟,再将黑烟烤在铁片上,用手蘸烟,涂抹牙齿变黑。

另外,在现在某些地区仍零散地保留着许多极具特色的成年仪式习俗。如在山西,依然可见的成人礼俗有开锁、蓄发、圆庙等。开锁是指在孩子进入成年时把他过满月或百日时戴的银锁、铜锁摘去,或者把用红线编的12个长命锁全部散开做成腰带,让孩子系上以示成年,直到结婚的前夜。蓄发是指农村的许多儿童小时留有特殊的发式,有的头上留有前拉拉,有的脑后拉着后缀缀,成年时要将这些全部剪掉,开始留成人发式,以示成人。圆庙是指小孩子儿时有病有疾,父母在奶奶庙前许下愿,如果在成人时仍无灾无难,就要在成年时进行还愿,以感谢神祇的帮助,使自己的孩子平安长到成年。

中国古代的性别教育

在中国古代,分性别举行成人礼与性别教育存在着紧密联系。人的性别和年龄都是人们主观无法改变的生理属性,又是与生俱来的社会角色与位置。所以,成人礼势必肩负着教育青春期孩子认识和接受性别社会价值规范的任务。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性别教育从孩子出生就已开始(弄玉悬弓与弄瓦悬帨),《周礼·内则》记载,孩子7岁时,男女童须“不同席,不共食”,分别施以不同的教育。女孩到10岁时,便要深居闺房,学习“妇功”(女红),以适应当时性别的社会分工(男耕女织)。出嫁前的3个月,女性教育的重点转向如何“为人妇”,主要是“妇言”、“妇德”、“妇容”等。而女教书(如《女孝经》、《女论语》、《女儿经》等)则将这套性别教育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值得注意的是,出嫁前的“为人妇”的教育,与原始成人礼的教育内容非常接近,也是教导未成年人如何尽快掌握步入成年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向成年过渡。

6.4 两性的合欢——婚姻礼仪民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礼仪是人生礼仪中的大礼,构成了两性共同生活的社会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生活内容。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体系化的繁复严整的婚礼习俗。这些习俗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和流变中形成的。尽管古代的婚礼习俗在当下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但其中的某些基本内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在现代婚礼的各种形式之中。当然,由于时代的发展、地域的差异,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婚姻礼仪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晚上办婚礼是“二婚”吗?

古人以黄昏为吉时,“昏”是男女结亲的美好时辰。“婚”本写作“昏”,女字旁是后来加上去的。“姻”本来也没有女字旁,女子因之有丈夫,父母因之嫁女,故曰姻。《礼记》注疏云:“婿曰婚,女曰姻。婚以昏时来迎,女则因之而去,故名婚姻。”

现代有人认为晚上举行婚礼的是“二婚”,实则不然。晚上举行婚礼是中国古代的民俗。《说文》注“昏”字曰:“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说文》释“婚”为:“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以名焉。”郑玄《仪礼疏》注云:“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白虎通》亦曰:“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有观点认为“婚”字是由“女”、“日”、“氏”组成,意为女子在日落时改变自己的姓氏,虽未必准确,但非常有趣。目前南方许多地方仍保留着这种习俗,如上海以及沿海城市。事实上,晚上办婚礼可能将成为新的趋势。因为晚上办婚礼,新人当天的时间安排更加充裕,对于亲戚朋友来说也好安排时间,并且晚上的灯光和气氛更容易产生喜庆热闹的效果。有学者认为,北方人习惯在白天结婚是在清代以后,是由于政治原因造成的,政府实行“宵禁”,迫使年轻人将婚礼改在白天进行并延续到现在。

为什么在古代要规定“娶妇以昏时”呢?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一是因为男女情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比较幽秘,要借夜幕的掩盖进行,光天化日之下总不相宜,因此要选在晚上进行,所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二是古人将事物概括为阴阳两个概念。地为阴,天为阳;月为阴,日为阳;夜为阴,昼为阳;女为阴,男为阳。《白虎通·嫁娶篇》说:“所以昏时行礼何?示阳下阴也,亦阴阳之交也。”黄昏正是昼尽夜始、阴阳相交之时。女阴,男阳,男女婚媾,也是阴阳相交的意思。取昏时成婚,表示阴阳相交、阴阳和谐之意。

三是在人类社会进入族外婚姻阶段时,男子经常利用黄昏掠夺外族女子成婚,即抢婚。抢婚当以日落天黑时进行为宜。后来抢婚现象虽然消失,但“娶妇以昏时”的习俗没有改变。

6.4.1 古代婚俗概述

婚姻是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形式,是社会伦理关系的实体。婚姻不仅使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还因此形成了各种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的礼俗。正是由于其特殊的重要性,婚姻在中国传统社会历来被称为“终身大事”和“礼之本”。婚姻是两性结合、繁衍种族的根本性文化形式,古人认为“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政”,传统社会中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正是基于这种婚姻形态建立起来的。

婚姻礼仪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大约从伏羲时代开始即有男女婚嫁的礼仪,到春秋战国时期婚嫁制度更加完备。人类在群婚状态下,群居穴处,依赖原始欲望来繁衍后代,是不会存在婚姻礼仪的。历史学家们认为,礼的创始人是伏羲氏。伏羲创礼,自然包括创作婚礼,史载“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五帝时要求婚姻大事“必告父母”。至夏、商时期,又规定要“亲迎于庭”和“亲迎于堂”,这或可视为中国婚俗的萌芽。

古代文献记载、神话传说以及民俗活动表明,中国古代婚姻主要经过了杂乱婚、族外婚、对偶婚和文明婚等阶段。由原始群婚发展到专偶婚,是古代社会由蒙昧、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随着婚姻纽带连结范围的缩小,婚姻礼仪反而趋于繁复,并逐渐形成条文规定。中国以礼为基准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形成于周朝。相比于此前,这种进步的聘娶婚制,既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婚礼程序以及相应的习俗。

远古社会的婚姻习俗

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对人类婚姻的演变作出了如下梳理:首先是处于乱婚状态的人群;其次是以群婚为基础的血缘家庭;再次是普那路亚家庭,实行的是两个集团间的通婚;接着由通婚制过渡到对偶婚制,它以单偶婚姻为基础,但不是排他性的同居;最后由对偶婚制过渡到专偶婚制,即一夫一妻制。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吸收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将人类的家庭婚姻变迁与人类社会的三个发展阶段相对应,即:群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以上述论述为参照,中国古代婚姻习俗的变迁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原始群婚是人类祖先实行的两性偶合的关系,出现于人类的童年时期。当时,“其民聚生野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人们群居野处,无固定的配偶,两性交往也无任何习俗和理性的约束,因此不可能构成家族。男女无别,媾和无禁,两性关系顺其自然。

2.随着原始经济的缓慢发展和原始人生活经验的积累,特别是学会了火的使用,原始集团为了生计必须分成小集团,不得不分成血缘家族。在血缘家族内部,开始产生婚姻禁例,即排斥亲(父母)子(子女)通婚,只允许同辈男女(兄妹)发生两性关系。

3.伙婚又称亚血缘婚,伙婚制家庭亦即普那路亚家庭。伙婚与血缘婚的最大区别在于两性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禁例,即不准亲兄弟姐妹发生婚姻关系。伙婚制的特点是,一群兄弟和不是自己姐妹的另一群女子通婚,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男女之间互为“亲密的伙伴”。

4.对偶婚的特征是一男子和一女子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形成的一种不牢固的夫妻关系。较之于群婚,它是个体婚;较之于一夫一妻的专偶婚,它又是一种脆弱的、不稳定的夫妻关系。它是由群婚到专偶婚的过渡,所生子女仍然归属母系。由伙婚制发展到对偶婚制,又萌生出新的社会因素。在对偶婚家庭中,除亲生母亲外,已有可能确定亲生父亲。男子在生产劳动中所负的责任也日趋重要,使之在家庭经济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5.专偶婚俗称一夫一妻制婚姻。专偶婚制的确立,是以父权制取代母权制以及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专偶婚制自其产生之时起,就表现出男权至上的特点。《礼记》曰:“男帅女,女从男”;谚语云:“娶到的媳妇买到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这都是妇女卑下地位的写照。专偶婚较对偶婚要牢固、持久得多,更加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所谓“夫妇之道,不可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6.4.2 婚礼程序与习俗

《礼记·昏义》对古代婚姻礼仪的形式和意义作过完整描述,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而正昏礼也”,“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

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即为古代婚姻嫁娶的“六礼”。简单地说,纳采是初步商定婚姻意向,问名是问女子姓名,纳吉是卜算婚姻是否吉祥,纳徵是收受聘礼,请期是订婚嫁的日子,亲迎是男方迎娶新娘。后世虽然对“六礼”的名称多有并省和改易,但内容基本不变,并增加了不少琐碎的细节。历代婚嫁的程序不外乎是说媒、相亲、过礼、择吉、迎娶、拜堂、喜宴、闹洞房、回门等环节。

1.说媒和相亲

传统社会男女“授受不亲”,不能自由恋爱,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要经过媒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结连理”、“谐秦晋”,即结为夫妻。这种说合就是“说媒”或“做媒”,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称为“媒人”、“月老”或“冰人”、“冰斧”。说媒也叫议婚,即商议婚事。古代议婚主要是由男女双方家长完成的,议婚的基本原则是门当户对。议婚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双方的家庭情况(包括财产、社会地位、人口构成、为人口碑等)、男女双方的情况(包括年龄、属相、人品、身体、闺门声誉、不良嗜好等)。男女双方家长听过媒人介绍后,若有结亲意向,便开始着手相亲。

相亲是男女两家直接相看婚姻当事人。女家看女婿,男家看媳妇。相看女婿的形式多样,可约定时间和地点,或在集市上相见,或直接去男家串门,或是让媒人陪着男方来女家。相看媳妇时通常是在女方家里进行,男方或媒人以串门聊天的方式观察女孩的相貌、针线如何。相亲过程中,男女双方的意向经常通过比较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在有些地区,男孩来到女方家里,女孩若对男孩有意就为男孩斟杯茶,男孩若也有意就喝下。

何谓“门当户对”?

所谓门当户对,旧时是指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的男女双方适合结亲。古人所说的“门当户对”是有其合理性的。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两个家庭如果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对现实事物的看法相近,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但有时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也会把真正的缘分永远地相隔开来,甚至酿成悲剧。

“门当”与“户对”本是古民居建筑的组成部分,用于镇宅和装饰。“门当”是指大宅门前的石鼓,又叫抱鼓石。因其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老百姓认为能辟邪。文官的家用方形的“门当”,武官的家用圆形的“门当”。“户对”即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典型的“户对”为短圆柱形,代表古人重男丁的观念,意在祈求人丁兴旺。短柱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由于位于门户之上,且取双数,有的两个一对,有的四个两对,故名“户对”。不同级别的官阶对应不同数量的户对,是地位的彰显。“户对”的大小与官品职位的高低成正比。古时三品以下官宦人家的门上有两个户对,三品的有四个,二品的有六个,一品的有八个,只有皇帝的皇宫才能有九个。

古时有“门当”的宅院必须有“户对”,这是源于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后世,“门当”与“户对”经常同呼并称,并逐渐成为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

2.过礼和择吉

相亲满意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又叫“下定”、“下花红”等。男女双方要“换帖”,即交换生辰八字,并请算命先生推算两人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合八字后,男方要选个好日子去女方家“过礼”,即向女方赠送聘礼,聘礼的多少要看男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过礼在订婚仪式中占有重要位置,只要女方收下聘礼即承认婚约已定。

换帖订婚后,接下来就是确定结婚的时间,该程序在“六礼”中称为“请期”,通常由男方托媒人请女家择定迎娶的日期。之所以请女方择期,是因为许多人笃信“坐床喜”,期盼新婚之夜能让新娘怀孕,故而要避开例假日。当然更多的时候是男女双方请阴阳先生通过占卜确定吉日良辰。古人认为婚姻关系是天作之合,结婚的日期和时辰要顺应天时。嫁娶择吉的主要依据是看所谓“神煞”的当值秩序和新人的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或称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柱、月柱、日柱、时柱。中国古代使用干支计时法,即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其中包含着人出生时天体运行的基本状态。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民间所谓的“测八字”,又称算八字、解八字,是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判定命主的六亲、性格、婚姻、事业、财运等方面的情况。

3.迎娶和拜堂

男女双方择定良辰吉日后,便通知亲友,准备婚礼。婚礼是人生的头等大事,而且中国人向来讲究面子,所以举行婚礼十分讲究排场。古代的婚礼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在盛大的同时,也显得特别复杂。

按照惯例,婚礼当天清晨,女方要喝“出嫁酒”,男方则要备好午宴,并要张灯结彩,贴上大红喜字和婚联。出嫁的姑娘要“开脸”,即由母亲或姐姐梳妆打扮,佩戴凤冠霞帔,蒙上红盖头。男方鸣炮奏乐,带好礼物,发轿迎亲。到女家后,新郎拜见岳父母。接着女家开席,席间,女家可能会“刁难”媒人或新郎。早宴过后,新娘上轿。新娘上轿时要痛哭,以示对父母家人的依恋,即“哭嫁”。男家迎娶新娘时,要鸣炮动乐。伴娘搀扶新娘下轿,傧相上前赞礼,宾客向新人洒花。许多地区,新娘在入堂前后还要射邪、跨火盆、喝糖水等。

拜堂不在“六礼”之中,直到南北朝以后才成为民间必不可少的婚俗。拜堂仪式是在喜堂正面放上供奉诸神的“天地桌”,桌上除天地祖先牌位、龙凤花烛之外,还有盛满粮食的米斗,斗中插上弓、箭、尺、秤等物,俗称“三媒六证”(三媒指男女双方聘请的媒人及牵线搭桥的中间媒人,六证指斗、尺、秤、剪、镜、算盘),表示婚姻合乎礼法。吉时一到,燃香点烛,新人随司仪口令开始跪拜。司仪的口令一般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也有些口令如同歌谣,非常有趣,比如“香烟缤纷,灯烛辉煌;新郎新娘,双双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拜堂之后,是极度丰盛的婚宴。

洞房的由来

自汉代以来,闹洞房成了婚礼程序中的通行习俗。闹洞房又称“逗媳妇”、“吵房”、“戏妇”,分文闹和武闹两种,前者如“取筷子”、“吃香蕉”、“对诗”等,后者则比较不雅,甚至出现过因市洞房新人毙命的事件。

其实,“洞房”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汉代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北周时庾信的诗《和咏舞诗》中就有“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的句子,这里的洞房首次与花烛“携手”,但也不是描写新房的。到唐代,洞房常用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借以描写“闺情”,如“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等。由于盛唐时佛教流行,洞房还曾用来指僧人的山房,王维就有“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的诗句。直到中唐以后,洞房才逐渐引申为新婚的婚房。诗人朱庆馀在《近试上张水部》诗中写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也有人认为,洞房的真正发明者是黄帝。原始社会流行抢婚,不同部落之间经常发生这种现象。于是黄帝让成婚的新人在山洞里共同生活四十九天才能出来。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就会产生感情,夫妻关系趋于稳固。此后,便逐渐形成新人结婚要“入洞房”的习俗。

4.归宁(回门)

归宁,从字面解释就是向父母报平安,并使他们内心安宁。具体来说,是指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后世各地对归宁的称呼各异: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常把回门定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礼的最后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回门之日女家设宴款待,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则不同宿。古代妇女婚前属于父母,婚后属于丈夫及其家庭。归宁意味着女子与父母的正式告别。此后,除非是父母邀请,或是得到公婆、丈夫允许,且由丈夫陪同前往,妇人不得随便回娘家。

6.4.3 特殊的婚俗

相对于正常的婚姻来说,中国民间存在着多种特殊的婚姻类型,比如转房婚、入赘婚、典妻婚等。如下选作叙述。

1.转房婚

转房婚是兄妻弟婚、弟妻兄婚或父妾子婚的婚姻习俗,是原始社会族外群婚制的遗俗。古代女子出嫁后,便为男家的财产,寡妇必须留在男家转婚。

2.入赘婚

旧时遵循男尊女卑,女到男家成亲天经地义,但也有男到女家成亲落户的情况。男到女家成亲落户多是女家无兄无弟,为传宗接代招女婿上门。男到女家成亲落户要随女家的姓氏,常被人称为“倒插门”。

3.典妻婚

典妻婚是将妇女当做性工具或繁殖工具租典给他人使用的婚配变通形式,也是买卖婚姻的异体表现。由于家庭经济极度困难,丈夫无力维持生计,将自己的妻子典当(出租)给他人,而对方则以租金或财物租用他的妻子作为临时妻子,按约定的时间归还。

4.冥婚

冥婚也叫阴婚,是为死去的人找配偶,可以是死人,也可以是活人。冥婚包括嫁殇和迁葬两种情况。家长出于疼爱和思念,为儿女在阴间择偶,以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其实,这是人的感情寄托所至。

5.童养婚

童养婚俗称等郎婚。通常是在自己有子嗣之后,买进或抱养别人家的幼女作为养女,等长大成人与自己的儿子成婚。也有的人家即使膝下暂时无子,也买进或抱养别人家的女孩作为养女,准备生子并成人后为其完婚,以避免儿子成年后聘妻的高额彩礼,同时为自家尽早增添无偿劳力。还有的人自己早已成年,甚至已婚,但仍抱养幼女,待其长大后与自己结婚。

6.胎婚

胎婚是旧时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即双方家长于孩子尚未出生之时就约定的婚姻。也有怕男女长成后互不相认,或一方不守信诺,将衣襟裁为两幅,各执一幅为凭证者,称“指腹裁襟”或“指腹割衿”。统治者虽有禁止,但无实际效用。

“七出”与“三不去”

“七出”、“三不去”是西周时期解除婚姻的若干条件与限制。所谓“七出”,又称“七去”,是指女子若有下列七种情形之一的,丈夫即可休弃之: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其中,不顺父母(公婆)是“逆德”,不能生子是不孝,淫会乱族,妒会乱家,有恶疾不能共祭祖先,口多言会离间亲属,盗窃则违反公义。

按照西周礼制,女子若有“三不去”理由之一,夫家即不能休弃离异,这是对夫家休妻的一种限制。“三不去”具体是指: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其中,“有所娶而无所归”是指女子出嫁时有娘家可依,但休妻时已无本家亲人可靠,若此时休妻则将置女子于无可归之地,故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休妻。“与更三年丧”是指女子入夫家之后与丈夫同为公婆守过三年之丧,这种情况下妻子已尽子媳之道,不能休弃。“前贫贱后富贵”是指娶妻时贫贱,但娶妻后发家致富,按照礼制要求,夫妻应为一体,贫贱时娶之,富贵后弃之,义不可取,故不能休妻,所谓“糟糠之妻不下堂”。

“七出”、“三不去”制度是宗法制度下夫权的典型反映。作为西周婚姻制度的重要内容,“七出”、“三不去”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后世几千年传统社会中,解除婚姻的条件与限制,大体上没有超出“七出”、“三不去”的范围。

6.5 谢幕的挽歌——丧葬礼仪民俗

人生如戏,诞生礼仪是序幕,结婚礼仪是高潮,丧葬礼仪是谢幕。丧葬礼仪的产生是基于生者对逝者的哀悼,并掺杂着鬼魂崇拜的迷信思想。考古资料表明,葬俗起源于旧石器中晚期,已有数万年的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丧葬等级区分更加严格,仪式也日益复杂,所谓“生有所养,死有所葬”。十三经均对丧葬作过论述,《仪礼》和《礼记》中对丧葬礼仪的记述分别占到两书30%和26%的篇幅。可见丧葬礼仪在儒家行礼治的政治理想中所占的分量。而这些基本规定在其后的两千余年中为历代承袭,从帝王权贵到庶民百姓莫不遵循。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等多种形式,其中土葬是中原地区最为流行的葬式。入土为安,是中国古人的普遍观念。传统的丧葬礼仪大致有停尸、报丧、守灵、招魂、吊丧、入殓、出殡、下葬等环节,整个过程庄严肃穆、隆重气派。上述环节异常繁杂,也因地区、时代和社会等级不同而有所差异。

6.5.1 生死两分

关于死亡的判断,古代民众缺乏知识,常以“断气”作为标准;近代又以“心脏停止跳动”作为标准;当前医学又推出了“脑死亡”的新标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油尽灯枯般地无疾而亡(寿终)而且能在家中正室咽气(正寝),是令人羡慕的死亡方式,也能让生死两安。

1.属纩和招魂

属纩是用丝绵新絮检验人是否断气的方法。将弥留之人移居于正室,家属守在跟前。如果用属纩之法验明断气,众人便开始哭泣,并及时为死者擦洗身体,换上寿衣,拉开丧葬礼仪的大幕。

古人认为,初死者只是灵魂脱离身体,如果能够招回魂魄便能起死回生。因此,人死后要举行招魂仪式,古礼称为“复”。招魂者要头戴官帽,身穿朝服,从正屋东边的檐角登上屋顶,手持死者生前所穿衣服,两手分执领和腰,拉长声音,向北连喊三遍死者名字,然后将衣服从屋顶投下,有人接过衣服盖到死者身上,若死者仍未苏醒,便开始正式办理丧事。

2.报丧和奔吊

报丧是将家人死讯通传亲友,形式为口头或书面。丧家也可在自家门外贴上表示丧事的白纸或黄表纸(男左女右)周知街坊四邻。报丧之人通常不得进入别人家门。同时,丧家要设奠,搭设灵堂,摆上供品,缀挂挽联,点上长明灯。

丧家出嫁的女儿和在外的家人接到消息后,必须尽快赶回治丧、服丧,不得有半点耽搁,故称“奔丧”。

前来吊丧的人与丧家关系的亲疏远近不同,吊唁行为也会有所不同。较为亲近的人通常以哭泣表达悲痛,而关系普通的人只来吊唁慰问。吊唁时,有主事司仪,宾客行跪拜礼或“立奠”礼,家属跪谢。现在的吊唁仪式多表现为向遗体告别,鞠躬默哀。

3.入殓和出殡

入殓又叫入棺,意为将人的尸体移入棺木。入殓前,丧家要请阴阳先生推算入殓时辰。也有人家请道士,按死者生肖和死亡的月份干支,以五行说法,推算犯冲的生肖和忌讳事项,将其书写,张榜贴于墙,称为批“殃榜”。死者入棺时,凡生肖犯冲的族人、亲戚,必须远避,否则认为对丧家不利。入殓的时间,有死后三天、七天入殓者,也有死后当天入殓的,称“走马殓”。入殓时,要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尸体放入后,再于尸体两侧分置死者生前所爱之物、衣服、穿戴、饰物、生活用品和冥器等,并依次叠盖亲友所送的“重被”,最后盖上“子孙被”,然后盖棺。至此,入殓结束。孝子跪立棺头,其他亲戚围棺痛哭,从此阴阳两隔。

出殡是将灵柩运到埋葬或寄放的地点,是丧葬仪式的高潮。丧家请来司仪主持仪式。出殡时,首先是起灵,孝男孝女大哭跪拜,烧纸钱,出棺木,撤去灵堂。撤灵是让死者的魂儿不再停在灵堂,赶快转世投胎,不要给活着的人带来麻烦。出到村外十字路口时,要将凿眼的老盆(灵前烧纸用的)摔破。老,是民间对死的婉转称呼。人们认为,这只凿眼的老盆是死者要带到阴间使用的。凿眼或是摔盆都是想让死者早脱生,少受罪。摔盆者必须是长子,若长子已殁,则由次子继之,这象征着家庭继承人的地位。到达坟地时,孝男孝女跪在墓穴两侧恸哭。棺木下葬后,封墓加土,焚化纸扎,并作最后的祭奠。

丧葬礼仪中的“五服”

“五服”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按照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之间,服丧的服制各有不同,并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1.斩衰。“衰”音cuī,通“缞”。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为三年。

2.齐衰。音zīcuī。齐,下衣的边,通“纃”,“衰”通“缞”。齐衰是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麻布制作,断处缉边,因称“齐衰”。服期分为三年、一年、五个月、三个月。

3.大功。亦称“大红”,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作。服期为九个月。

4.小功。亦称“上红”,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作。服期为五个月。

5.缌麻。“缌”音sī。缌麻是次于“小功”的丧服,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作,做工也比“小功”细。

6.5.2 事死如生

《荀子·礼论》曰:“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古人崇信人死以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死者入土安葬后的礼仪风俗主要有暖坟守墓、做七烧百、年节祭拜等。暖坟守墓是为保护亲人尸体不受侵害的行为。古时孝子要在死者墓侧搭建“墓庐”,为先人“守丧”(守孝),并要遵守诸多禁忌,比如不吃荤腥、禁止夫妇同房等。

做七是从人死那天算起,每七日一祭,直至七七。祭奠的方式主要包括烧纸、做法事等,目的是超度亡魂。许多地区比较重视头七和五七。烧百是死者去世后第一百天举行的祭奠活动。有的地方要求孝子守孝百日,百日之内要闭门谢客,不问世事,不准理发,不准洗澡。百日后出门的首要任务就是叩谢亲朋。

葬后的礼仪时间漫长,最长的能达到三年,即“久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祭奠的次数越来越少,隆重程度也越来越低。满三年后,祭祀死者的特殊仪式基本取消(以五和十为单位的周年祭祀除外),只能享受一般的年节祭祀。

游览民俗类博物馆

1.组织学生进入民俗类博物馆或陈列室现场开展活动,或借助专业实训教室、多媒体课件创设模拟实践环境。

2.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根据现有资料和所处环境,并结合人生礼仪民俗的相关内容,创作导游词。

3.分别请每组学生轮流模拟演示,鼓励学生进行适当发挥,并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4.每组学生模拟演示时,其他学生注意观察,给出评价意见。

5.通过录像回放,请学生对每组实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点评。

6.教师总结每组演示过程中的优缺点,挑选表现出色的学生重新模拟示范。

1.朱宁虹:《中华民俗风情博览·礼仪生活》,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2.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minsu/6963767.html.

3.高明强、刘祖乐:《世界人生礼俗大观》,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姜华敏:《民俗事象中的人生礼仪与音乐》,载《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5).

1.积极参与亲友的某项人生礼仪,认真做好记录,制成PPT,进行交流演示。

2.根据所学内容,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并制作中国传统婚礼(或其他人生礼仪)的策划方案。

1.概述人生礼仪民俗的主要内容。

2.如何看待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

3.分析人生礼仪民俗的旅游价值。

同类推荐
  • 印象西部——云南

    印象西部——云南

    云南,旅行者向往的天堂。历史悠久的苍山洱海、静谧神秘的泸沽湖、令人魂牵梦萦的香格里拉、风光绚丽的西双版纳、逶迤延绵的茶马古道、风情万种的泼水节、曼妙歌舞的傣族人家,富有特色的多元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走进云南,您可以感受色彩斑斓的神秘异域。
  • 梦想家的100张旅行地图(中国篇)

    梦想家的100张旅行地图(中国篇)

    本书是一本旅游指南,精选了中国各地最美的旅游景点推荐给读者,并从地理特写、漫游路线、旅行秘籍、适合人群等方面全方位地介绍了这些旅游胜地。
  • 导游理论与实务

    导游理论与实务

    本书的特色在于:引用了大量案例和配以操作实务与流程、课后训练题等,以增强内容的实践性、扩大导游人员知识面。让学习者真正从阅读的领悟(教学)、案例的参与(分析)之中体会到导游业务的精髓。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畅游台湾

    畅游台湾

    书是作者到台湾实地旅游考察而完成的一本旅游指南书,是即将奔赴台湾或者已经到达台湾的旅行人员必备的手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者天下

    者天下

    在魂者大陆上的每个人出生之后,都会拥有不同程度的灵魂力量。而对一些平凡人来说灵魂力量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对于一些灵魂力量高的人来说,他们的灵魂渐渐的会衍生出一种叫做“魂格”的东西。而拥有了魂格人经过修炼以后,都会拥有一些超越平常人的能力。甚至一些极端的存在还可以利用魂格的力量来开山辟地。所以在魂者大陆上,各国对魂格都十分重视,对那些拥有魂格的人都给与种种厚待。而渐渐新的职称就诞生了——‘者’
  • 玄真星斗

    玄真星斗

    所见之世,是否完整?修仙科技,孰强孰弱?普通少年,出生在两域相遇之时,本意为就此一生,殊不知命运已被安排!
  • 倩女幽魂之树妖姥姥

    倩女幽魂之树妖姥姥

    一轮残月下,生长了上千年古槐树,不愿成仙,只想做人……
  • 无忧经

    无忧经

    平凡之人究竟是何身份惨遭灭门追杀?又是何人在幕后算计那平凡少年?作为一个本性善良的少年又要前往何方?在面对国仇与家恨、大义与个人、阴谋与爱情之时,他又要如何?生活不公,弱者自伤否?生命不善,弱者暗自伤神否?江湖黑暗,弱者认命否?在生与死之间,看透尘世百态的他最终又要去往何方?
  • 从今天开始不当魔头

    从今天开始不当魔头

    “恭喜宿主成为魔教教主,成功激活大魔头系统。”“发布任务:斩杀太安县九世大善人林冲,奖励1000点魔头值!”“狗系统,你做梦,老子绝不会滥杀无辜!!”“任务失败,宿主将被雷劈一分钟!”王动沐浴在雷光中,面带微笑,《雷帝不灭经》更上一层楼。……王动,穿越者,魔教外门弟子。奋斗多年,终成魔教教主。继位大典,王动坐在教主宝座上。“有一句话憋在我心里很久了,一直不敢说,因为我怕说出来会被人砍死。但是现在不怕了,因为想砍我的人都被我砍死了,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说出这句话——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 绝世妖孽之天心玉魂

    绝世妖孽之天心玉魂

    她是应劫而生的双瞳之人,黑色瞳孔下藏着一双墨绿色的眸子,人妖混血的半妖人,是灾难的祸端,被人妖两族所不容,家破人亡的孤女,于妓院教坊中苟且偷生,只为等待时机,为爹娘报仇。他是这世间的守护者,拥有应龙真身,天下安定于他一人肩上,然而他偏偏遇见了她,从此开启了一段旷世奇缘。她是他的劫数,也是他的救赎。(虐恋情深+至尊甜宠,不虐不爽,不甜不营养)
  • 秦时明月之道家师叔祖

    秦时明月之道家师叔祖

    这是一个血腥的年代,华夏分裂七国争霸,内临强敌外有匈奴,征伐不断。这是一个辉煌的年代,诸子百家争鸣,道、儒、法、墨等个流派为文明开启了新的篇章。这一年,十三岁的嬴政扬起稚嫩的脸庞,登上了秦国的王座。这一年,一名面容冷峻的少年被鬼谷子领进了山门。这一年,道家天宗的众多弟子,迎来了一个年仅八岁的师叔祖。这一年,一个原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男孩站在太乙山之上。看着那广阔的千亩良田以及几座翠绿的山峰不由发出感叹:“道家真TM有钱”!书友群:666292552
  • 弑天武祖

    弑天武祖

    上古时期存在着十大血脉和七大武魂,拥有这样血脉和武魂的人最终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一块神秘的龙皇玉佩让一少年逆袭而起!终极武魂吞天噬地,不死天经威镇寰宇,祖龙圣血起死回生!闯圣域,震冥府,杀上天外天!神挡杀神,天挡弑天!以热血之躯弑天证道成就弑天武祖谱写万古传奇!企鹅群:92960215
  • 绝世妖妃冥皇盛宠妻

    绝世妖妃冥皇盛宠妻

    “冥王殿下,王妃又把二殿下给揍了”冥卫急匆匆进门,看着淡定喝茶的冥泽,神色慌张的开口。“哦?那还不快带几个人去帮王妃打人。”某人一脸淡定,惹的冥卫一阵无语不远处的冥渊哀嚎一声“哥!你管管你家媳妇!”听着亲弟弟的哀嚎声,冥泽挑了挑眉,选择无视并喝了口茶“哦对了,记得把他嘴捂上,免得打扰我媳妇的雅兴”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