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之以财而观其仁”这种方法是让识别对象管理钱财,来考察他是否廉洁。爱财如命的人谈不上忠诚,随时有可能被人重金收买,见钱眼开的人也不会为用人者尽心尽力地工作,脑子里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关于对金钱的种种心态和表现,最能体现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意图。有的人嘴上慷慨激昂,有的人行动举止上仿佛义薄云天,一旦涉及切身利益,都会为金钱争得面红耳赤、头破血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一般人都不好意思声称自己爱钱,对钱的感觉如同臭豆腐,是闻着臭,但是吃着香。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据《左传》记载,有人得了一块宝玉,把它献给子罕,并说:“这块石经有名的玉匠鉴定,证明它是宝玉,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却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假若你将玉给了我,那你我都失去了宝。不如你不送,岂不我们都保住了宝。”清人张清恪写过一篇《禁止馈送檄》,其中写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篇义正辞严的檄文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有人说:贪为私动,贿随权集,这话是很对的。通常情况下,有贪就有贿,有贿则养贪,二者互相利用,互为因果。不信看看那些腐败分子,几乎既贪污又受贿,这种人是国家的蛀虫,如不及早清除,将会造成大危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用人者不能不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