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2300000015

第15章 庄子的政治观(2)

商汤认为卞随是真正的贤人,所以要把王位让给他。卞随推辞说:“陛下想讨伐夏桀而找我谋划,必定是认为我奸诈;战胜夏桀后又让我为王,必定是认为我贪婪。我本来就生活在乱世,没有得到过安宁,而无道的人又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侮辱我,我实在不能再听到这样的话了。”于是就跳水自杀了。

商汤又要把王位让给务光,对务光说:“有智慧的人为人谋划,有武功的人实施谋划,有德性的人君临天下,这是古代传下来的规矩。先生为什么不能做天子呢?”

务光推辞说:“废除君上,是不义的;杀戮百姓,是不仁的;别人受难而我享其利,是不廉的。我听说:不是义者,不受其禄;无道之世,不处其士。况且要让我在这无道的世上做天子,我实在不忍再看见这样的世道了。”于是背着石头跳到卢水自杀了。

想当初周国兴盛起来的时候,有两位有志之士住在孤竹国。一位叫做伯夷,一位叫做叔齐。两人商议说:“听说周国出了一个人,好像能遵行大道,我们不妨去看看。”于是结伴来到了岐阳。

周武王听说后,派周公接待他们,与他们相商共同伐纣之事,并许诺给他们增加两级俸禄,列为一级官位。为了表示言而有信,杀牲祭祀,举行了立誓仪式。

伯夷、叔齐相对而笑说:“嘿嘿,真是奇怪,他们遵行的道不是我们所说的道。过去神农坐天下的时候,按时祭祀,表尽敬意,却不求福;对于百姓,竭尽忠信,却不求报。谁乐于当政就当政,谁乐于治国就治国,不借助别人的败坏而成就自己,不借助于别人的卑下而抬高自己,不因为遇到了时机就为己谋利。现在周国看见殷商衰败就想夺取政权,崇尚谋略而贿人以财,依附兵力而积蓄威势,杀牲盟誓而以此为信,宣扬善行而取悦于民,想要通过征伐而获得利益,这是在乱上加乱、以暴代暴呀。听说古代的有志之士,遇到治世不逃避责任,逢于乱世不敬且存身。当今之世,天下昏暗,殷商败落,与其和周国联手而玷污自己,不如避于世外以洁吾行。”

于是二人北上,避于首阳之山。到周克商,不食周粟,不饮周水,直到饿死。

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即使可以得到富贵,也不会依赖富贵。高尚其性,严律其行,独乐其志,不污于世,这是二人的节操呀!

舜想要把天下让给他的朋友北人无择,北人无择说:“陛下的为人真是奇怪呀!你本来是一个在田里种地的人,却到尧帝那里接受了天子之位。不仅自己这样,又想以这样的行为来侮辱我,我真羞于见到这样的人。”

到了清冷的深渊自杀了。

这些故事都遵从一个思想,以为王、做官为耻,以避王、逃世为洁。之所以如此,直接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根本的原因都是一条,那就是世上已经无道可言了,已经远离无为和自然。面对这样的人世,圣洁之人已经感到非常龌龊,要让他们参与其中,那就更是以污涂身,于是感到无法忍辱,只有杀身洁行、毁生保性。

在庄子看来,人世本是自然界自然而然变化的产物,还应该让它自然而然地变化下去。然而,由于人类智力的开发,它却没有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念改造它,使它失去了自然的本性,失去了往日的和谐,造成了物与物相克、人与人相残的混乱局面。这样的局面虽然是令人忧心的,但却不是人为的力量能够改变的。越是想用人为的力量去改变,就越是乱上添乱。比如夏桀无道而商汤代之,商纣无道而周武代之。这些所谓的代换,在庄子看来,都是以暴代暴,都是出于私利,都是发于主观,都在背逆自然。正因为这样,所以有志之士只有洁身自好,不与为伍。

谈到这里,我们对庄子有关生死、修性、养生、治国的学说能够有个整体的认识了。之所以论及这样一个话题,那是因为《庄子》书中在不同的地方谈到这些不同的问题时,所持的观点似有相互抵牾之处。比如,在生死学说中说生死一体,主张既不悦生也不避死,而在养生学说中又认为人生在世最宝贵的莫过于身体和生命,主张重身贵生;在治国学说中说: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而天下无道则修德养闲,而在所讲的故事中又全是讲的让王、辞官,宣传不以天下损己身。在养生学说中说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身体和生命,而在修性学说中又赞誉为了让王而损命捐生的人,如此等等。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区别甚至对立,并不是在其学说内部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而是出于谈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从庄子学说的基点出发,一项一项地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表面好似对立的说法,都是顺畅的。

庄子学说的基点可以归纳为四个字,那就是“自然、同一”。对它稍做解释,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然而然的,就这一点而言,它们都是同一的,没有差别。在庄子的学说中,这个基点既是站在宇宙角度观察人世得出的结论,又是生活在人世需要修养的精神境界。

从这一基点出发,生与死都是一样的,都是宇宙中的事物自然而然变化的过程,没有什么区别。正因为这样,所以说生死一体;所以作为体验宇宙大道的人既不悦生也不避死。

从这一基点出发,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归自然,身处千差万别的事物之中,心处自然为一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这就是混沌。

从这一基点出发,天下有道则在朝为王,天下无道则修德养闲。因为所谓有道就是天下在顺着自然而行。既然天下在顺着自然而行,则为王为民无不可,为王也不治天下,为民也不治天下,都不会有背自然的本性。所谓无道就是天下背离了自然而然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为王就如坐上了贼船,逆水而行,违背自然;在野才可身心自由,养生养心。

从这一基点出发,贵身养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人的身体和生命是天然的产物,使之享尽天年,是顺其自然的一条大道。

从这一基点出发,在天下有道时,为王也无妨,因为它与养生是一致的,都在遵循自然而行;在天下无道时,只能养生而不能为王,因为为王与养生相矛盾,矛盾的原因在于为王背于自然而养生顺于自然。有鉴于此,所以说“大道的精华,是用来养身的;有所剩余,再考虑治理国家;其中的废物,才用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的功业,在圣人看来是多余的事情,不利于保全身体、维护生命”。

从这一基点出发,在天下无道时,为王无耻,不如去死。因为只要顺从自然,生与死是一样的,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当生不生,与自然相背;当死不死,与天然相违。人生虽贵,但贵在自然而不在形体。当尚能自然而然地生活于人世的时候,那就养生;当不能自然而然地生活于人世的时候,那就去死。以保全自然为高洁,以丧失自然为耻辱;保全着自然而死,虽死犹生;丧失了自然而生,虽生犹死,这就是庄子的精神境界。

由此可见,在庄子学说中,或生或死,或治天下或不治天下,是在不同的前提下得出的不同结论。结论不同,但所以得出结论的原则是一样的,这就是顺天下之自然,视万物为同一。

帝王无为天下功

说庄子学说还不纯粹属于放弃社会责任、独善其身的范畴,并非无稽之谈,因为它提出了关于治国的一套理论。如果独善其身而不管天下,那就不必多此一举了。

庄子关于治国的理论,是沿着顺其自然的思路建造起来的。在他看来,天地人世都有一个自然的秩序。顺应着这个自然的秩序,天地人世就和谐;违背这个自然的秩序,天地人物就混乱。因此,肩负维护天下和谐责任的帝王,主要的职责是维护天地人世的原本秩序,不必有什么个人的建树,也不可有什么个人的作为。说得通俗一点,他只起一个监护作用,发现那些破坏自然和谐的东西而剔除之,没有破坏自然和谐的东西则垂手而观。只要他做到了这一点,天下自然大治。

庄子将这一理论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帝王无为天下功”。其意是说,帝王只要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天下,天下自然和谐,自然功成。

与此相对应,天下之所以出现大乱,原因不在别处,关键在于帝王超越了自己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主观建树,将自己的主观建树强加于天下。

《徐无鬼》中讲了一个“黄帝问童”的故事,其中点明了帝王治理天下的主要责任,故事说:

黄帝要去具茨山拜见大隗神仙,方明当他的驭手,昌寓做他的骖乘,张若朋为他管理前马,昆阍、滑稽为他管理后车。当车马行至襄城郊外的时候,七位圣人迷了路。

此时恰好有一个小童在那里牧马,于是黄帝上前问路说:“小娃娃,你知道具茨山吗?”

小童回答说:“知道。”

黄帝感到很惊奇,说:“你这个小孩子真奇怪,不仅知道具茨山,而且还知道大隗的住处。那么我来问你,你知道治理天下的道理吗?”

小童说:“治理天下,也不过像我这样罢了,有什么事情可做呢?我从小就在天地四方游玩,有一次犯了头晕目眩的毛病,碰到一位老人告诉我:‘你乘上时光的车子,到襄城的郊外去游玩吧。’于是我就来到了这里。现在我的病稍有好转,又要去天地四方游玩了。治理天下也就像我这样游玩观赏罢了,有什么事情好做呢?”

黄帝说:“游玩天下,的确不是我们这些人的事情。虽然如此,我还是想请你谈谈治理天下的道理。”

小童不愿说,黄帝一再问。小童无奈,只好回答说:“治理天下,与我牧马有什么两样呢?不过是将那些害马的东西剔除出去也就是了。”

故事以黄帝与小童的对话为背景,本身就有很深的寓意。其意是说,治理天下,说到根本上是不难连一个无知无能的小童也可胜任。如此简单的一件事情,竟然连黄帝这样的圣人都不知道,不但他不知道治理天下的道理,而且七个圣人在一起都迷失了道路,可见他们这些所谓圣人是多么无知。这些圣人之所以陷于无知,原因在于他们要寻找治国之道。治国之道本来就在眼前,本来不用寻找,而他们却偏偏不信,偏偏要找,鬼迷心窍,哪能不迷路呢?

因为黄帝坚持要问,所以小童不得已而回答了治理天下的道理。他说这个道理就是将那些害马的东西剔除出去。其意也是维护天下原本的自然本性,不要将其自然本性之外的东西强加其身。要说治国者的责任,也不过是维护天下的自然而已。这就是本故事的核心意义。

《天道》篇中对治天下的道理做了正面的论述。其文说:

帝王的品格,是以天地为根基,以道德为主导,以无为为常规。

实行无为,支配天下都还有余;实施有为,被天下支配都还不够。正因为这样,所以古人都很珍惜无为。在上的无为,在下的也无为,是在上的与在下的同样品格;上下具有同样品格,那是在下的没有尽到臣子的责任。在下的有为,在上的也有为,是在上的与在下的走着同一条路;上下走着同一条路,是在上的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在上的必须无为而支配天下,在下的必须有为而服务于天下,这才是不可更改的治国道理。所以,古代的那些圣王,智慧虽然能包容天下,也不去自己计谋;辩才虽然能驳倒万物,也不自己开口;力虽然在海内无双,也不自己作为。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永远遵循着天地的法则。上天从来不生产什么,可是万物却在那里不断孕育。按照这样的法则,帝王从来不做什么事情,而天下自然成就各自的功课。所以说,神秘莫测,谁也超不过上天;宏大富有,谁也超不过大地;地位尊高,谁也超不过帝王。从这个角度来说,帝王的品格与天地相匹配。这也正是所以能驾驭天地、驱使万物、支配人群的根本道理呀!

世上的事物,根本的东西掌握在上面人的手里,末梢的东西才掌握在下面人的手里;关键的东西掌握在君主的手里,琐细的东西掌握在为臣的手里。号令三军,调动五兵,这是职权中的细事;赏利罚害,使用五刑,这是政教中的细事;礼法度教,形名辨别,这是管理跌久细事;钟鼓之音,旗帜色彩,这是乐礼中的细事;哭泣程度,服饰样式,这是哀礼中的细事。以上五种细事,必须运用精神,精心思虑,然后才能使人们遵从。

像上面这些的学问,古代已经有了,不过却不能作为事物的根本。君做主而臣服从,父做主而子服从,兄做主而弟服从,长者做主而少者服从,男子做主而妇女服从,丈夫做主而妻子服从。这些尊卑主从的关系本是天地运行表现出来的,圣人不过是效法天地而把它们移植于人世。天处上而为尊,地处下而为卑,这是光天化日之下显示出的地位呀;春夏在先,秋冬在后,这是四时的顺序呀。万物的变化,都有萌芽的过程;繁盛和衰败,都是变化的显现呀,像天地这样神圣的东西都有尊卑先后的秩序,那就更不用说人间的世道了。家族之中,崇尚亲近;朝廷之上,崇尚尊贵;乡里之间,尊尚年长;理事处世,崇尚贤德。这就是人间大道的秩序呀。谈论人间之道而不讲秩序,那就不是讲的道。谈人间之道而所谈的又不是所要谈的道,那还谈它做什么呢?

所以,古代明了人间大道的人,先明晓天的本性而后再明晓人的本性,明晓了人的本性而后再明晓仁义,明晓了仁义而后再明晓人的规范,明晓了人的规范而后再明晓形名的关系,明晓了形名的关系而后再明晓顺应次序,明晓了顺应次序而后再明晓宽恕原则,明晓了宽恕原则而后再明晓是非标准,明晓了是非标准后再明晓赏罚方法。赏罚分明了,愚蠢的和聪明的都各得其所,尊贵的和卑贱的都各处其位;贤能的和不贤的都按照自己的本性做事,他们的行为结果必定会有所区别,他们的名分必然由此而定。

按照以上的道理协助在上者,按照以上的道理抚育在下者,按照以上的道理管理事物,以上的道理修养身体,不必使用什么智谋,一定会顺其天然。达到了这个程度,也就实现了天下太平。这就是治理天下的最高道理。

可以看出,庄子的治国理论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治国的根本原则,这就是无为;第二个层次是无为的依据,这就是天地;第三个层次是无为在人世治理中的具体运用,这就是循序。将这一理论归纳起来,也就是遵循着天地的法则,实行无为的原则,顺应着人世的秩序,任其自然地变化。用《庄子》书中的原话说,那就是“以天地为宗,就是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以天地为宗”,就是以天地为根基,以天地为依据;“以道德为主”,就是以人世自身的本性为主导,以人世自身的秩序为主导;“以无为为常”,就是以无为为常规,以无为为原则。

在庄子看来,之所以要以无为为根本原则,那是因为无为是天地的自然法则,天地本来就是无为的。正因为天地是无为的,所以万物者得以按照自己的本性生长发育,天下才得以和谐相处。如果天地有为,那就会破坏万物自身的本性,就会打乱天下的和谐。天地无知,本来也就不会作为;人类有知,他是可以作为的。不过人的智能和力量是有限的,天下的事物是无穷的,用有限的能力去做无穷的事情,不但不能做好,而且势必做坏,就像拔苗助长一样,起到与愿望相反的效果。所以说:实行无为,支配天下都还有余;实施有为,支配天下都还不够。

同类推荐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本书内容包括:迈向成功的心态、存在就是真理、人的动机、进退的平衡、需求与恐惧、存在与危机、自我实现的特质、人性的价值等。
  •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回顾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下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心态即命运

    心态即命运

    本书是一本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建设的图书。全书分成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纠正心理失衡、克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化解压力、实现幸福人生等几大主题,是作者多年演讲的精华结晶,非常适宜年轻人阅读。
  • 伦理学与人生

    伦理学与人生

    本书系作者专心致志撰写22年而成的150余万字的《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修订版)之精粹。它几乎将每个理论问题都化为一个鲜活的人生案例,通过解析各个案例而系统展现伦理学博大精深之原理,因而名之为《伦理学与人生》。
热门推荐
  • 我和你呀如鲸向海

    我和你呀如鲸向海

    是一个关于大海的故事时间最难熬的就是等因为啊你不知道结局是疾疾而终还是良人归来我相信所有有心的等待都会有美好的结局这个故事有诸多不足但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 雨落何处

    雨落何处

    他从小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看破红尘,目中无人,却也有一颗炽热的心,外冷内热。她从小就存在于孤单寂寞之中,性情冷淡,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外表却不失活泼与天真。她第一眼看他就莫名不顺眼,从没给过他好脸色。他却无法无天,一而再地挑战她的底线。几年后,他终于表露心声,她却面无表情地拒绝,仅为自己脑中的一丝执念。冰火相融,最后,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应了谁的念。
  • 去顾他留

    去顾他留

    去时无路莫敢回头,一分驻足别无他求。同一个世界下的两个我,又该如何去分辨取夺?
  • 其实我只想当一名矿主

    其实我只想当一名矿主

    BBC记者问唐风:你对自己的事业总结是什么?唐风:我其实是一名矿主记者:你还有其他的高科技企业?唐风:那不过是为了消耗我矿业资源埃克森美孚:唐总,我们讨论一下石油进口的合同澳大利亚:我们需要铁矿进口……记着:唐先生你这么多产业,人们都说你是经营之神,你有什么感想?唐风:其实我是一名矿主
  • 快穿之洛神她又不矜持了

    快穿之洛神她又不矜持了

    【男女双洁,1V1】洛笙怎么说也是三千世界的任务者了,为了空间界秩序也是尽心尽力,无奈走位太风骚,位面可哪撩,老大一个不愿意趁她霍乱一方后跑去现实世界度假期时…以一杯泡面把她拐进轮回空间……但,她听话才有鬼!其一是养成小世界,看的顺眼的孩纸全弄回来当牛养~其二是欺负系统成日常,论你如何讨好都给我小黑屋关着去!其三是轮轮转转竟还抓了只精分魄魄,执行任务秒变恩爱日常……老大:破洛笙你气死我,你是去度假还是去受罚?!洛笙:略略略~对不起,洛神花坏掉啦,回不去回不去~~系统:老大老大…跟洛神走好像有糖吃,我还是个三岁统,叛变不为过阿弥陀佛…——华丽分割线——讨论群群【QQ群:872947021】
  • 梦九望

    梦九望

    她,一梦入了他的九望城;他,一梦入了她的青雅岛。梦,绝隔了他们。当他的梦醒了,他还会回去他的九望吗?
  • 从姑获鸟开始

    从姑获鸟开始

    身如鸿毛,命如野草。见过最黑的夜,所以心中炽烈明亮的火焰,从不动摇。企鹅书友群724804514(已满)二群746668840全订群790852436
  • 地下迷城凤凰神殿

    地下迷城凤凰神殿

    古墓惊悚的游戏,于我们是枯燥乏味的,终结了我们的平静,凌乱了我们的思绪,挑战着我们的体能和精神的极限,涉险,遇险,脱险,虽化险为夷,却也险象环生,一切都出其不意,却又拿捏在古人的手中,沉睡千年的古墓,一个又一个的疑问,一个家族的传奇历史,颠覆历史的证据,一切不可思议都在地下的封闭空间寂静的展开了。。。
  • 梦想家之恋

    梦想家之恋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梦之城》在寻找勇于尝试新鲜人事物的朋友们。《梦之城》是开启新世界的钥匙,让你在睡梦中游玩一个有无限想像空间的世界。《梦之城》还在初步试验中,需要热爱生命的朋友们参与一段“梦之旅程”。有意愿者可将得到丰厚的酬谢金。”男女主角在现实世界是不相干的两个人,但在梦中相遇,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火花,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考验呢?
  • 万古邪主

    万古邪主

    天凰元年,太凰女帝统一仙武神界数千大陆。建神国,号称“凰”,威临仙武界。煌煌之威,九界十地,号令之下,莫敢不从。天凰元年初,仙武神界十大至尊之一,封号“太虚至尊”,太凰帝师,亦是太凰女帝的未婚夫,苏跃,在两人订婚的日子,突然盗取镇国神物“神火珠”,太凰女帝愤怒之下,令余下九位至尊追杀,苏跃不敌,自爆于仙武禁地跃天崖,仙武神界第一人,就此陨落。掌神火之珠,修逆天邪法,承上古神脉,炼万世邪性!这一世,苏跃誓要为一代邪神至尊!威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