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5700000002

第2章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好习惯(1)

有怎样的家庭,就有怎样的行为;有怎样的行为,就有怎样的习惯。

——作者

愉快沟通

不可想象,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沟通,会是一种什么情景!在一次初中生家长会上,我们见到一位母亲,她因无法和孩子沟通,一脸愁云,频频向周围的老师和朋友诉苦:“我那孩子,整天迷在网上,大人的话一句听不进去,他想些什么,我们不晓得,这样下去,咋办啊?”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与这位母亲同样的烦恼。

有一次,大儿子文晔由他爸爸带着去参观《美哉中华,爱我中华》图片展览,他爸爸要他一边参观一边做笔记。开始时,他认真按要求做了。过了一会儿,他停下笔,只顾参观。他爸爸问他:“怎么不做笔记了?”他没做声,仍然只顾参观。突然,他爸爸看到一则很好的解说词,要他记下来。没料到,他一声不响,掉转头就往展览厅外走。他爸爸赶紧跟上他,只见他气呼呼地径往家里走去。他爸爸叫他,他也不应。

他爸爸被孩子这突然的举动搞糊涂了:以前每次参观他都是认真做笔记的,今天开始也做了,为什么我说了一句话他就这样了呢?难道我的话说错了?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好几天,他都满脸不高兴。

他爸爸很想和他谈谈。

但看到孩子这个样子,他爸爸又觉得这时还不是谈的时候,于是便静静地等待着适当的机会。

终于有一天,文晔显得很高兴。他爸爸试探着问他:“那天参观有今天这么高兴,该有多好!”

没料到,他竟会这么回答:“你只知道叫我记笔记,没看到周围有多少人看着我,好象我这么不自觉,还要让大人催着……”

他爸爸这时才明白,原来是自己伤了他的自尊心。孩子虽小,可自尊心一点不比大人小,相反,却比大人更敏感,也更脆弱,最容易在大人的不经意间受到伤害。

他爸爸颇带歉意地说:“我到今天才知道你是这么想的,看来是我做得不对:只顾你的学习,没有想到其他。”

文晔没有再说什么。显然,他谅解了爸爸。

孩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做法:一有参观,便带上笔记本做笔记。

有了这次经历,我们仿佛找到了一条与孩子沟通的经验:遇到问题心不能太急,等一等,总能找到解决的机会和办法。

由于我们与孩子能进行比较好的沟通,所以我们与孩子之间没有什么不可以谈的,而且彼此常常从无拘无束的交谈中获得无与伦比的天伦之乐。

链接材料

家庭沟通,大致有四种状况:一是高难沟通,父母很难与孩子进行对话;二是浅层沟通,父母与孩子能基本实现对话,但孩子不愿将内心的想法向父母吐露;三是深层沟通,孩子愿将内心的“秘密”告诉父母;四是愉快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沟通障碍,彼此都能从交流中获得快乐。

愉快沟通,是家庭沟通追求的目标。

沟通的必要前提是什么?前提是:父母要认识孩子,也要让孩子认识自己。孩子有两个特点:一是生理特点。新生婴儿与十八岁的孩子是两个非常不同的生理阶段,新生婴儿要靠父母才能满足一切要求,十八岁的孩子理论上已完全独立。用对待新生婴儿的办法与十八岁的孩子进行沟通,显然是不行的。一是时代特点。孩子成长的时代已不是父母成长的时代,许多新观念、新思想、新做法,会把孩子塑造成不同于父母的新人,用上一代人教养孩子的模式来教养下一代,显然也是不行的。父母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化及时调整自己扮演的角色。

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有威信。这种威信,主要来自父母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力量,不仅会形成孩子强大的前进动力,而且还会让孩子产生向父母敞开心扉的信任感、安全感与尊敬感。但是,父母也是人,不是“权威”和“万能”的化身,也会犯错,也有软弱,也需要帮助,因此,应该让孩子认识自己这平凡的一面,不要怕自己头上在孩子小时候建立起来的“光环”随着孩子的长大渐渐失去,敢于向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和需要,这样,自己就能与孩子处在平等位子上,得到孩子的体谅、理解和帮助。

父母要认真学习沟通的方法。沟通其实并无特殊的妙方,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人们是如何愉快地应对、沟通,从中获取经验。可供父母学习的经验有哪些呢?

1、具体鼓励

如果孩子用电脑帮你打了一篇文章,你与其用评价性的赞语:“打得真漂亮!”不如用描述性的赞语:“版面设计得很好,标题位置恰当,字体选得合适。”后者比前者具体,更易激起孩子的成就感。

2、聆听倾诉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你能全神贯注听别人的倾诉,不多说自己的意见或反驳别人的说话,对方一定愿意与你进一步深谈。这个经验,同样适用孩子。

3、平行交谈

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自主性增强,有逆反心理,不太喜欢父母一本正经的说教。“平行交谈”有助于孩子对父母的谈话产生积极的回应。这种方式,要求父母与孩子边做活动边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彼此不必看着对方。活动可以是散步、逛市场、买菜、烧饭等。此时,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由,父母往往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而对自己的点拨,孩子也乐于接受。

4、身体语言

除了语言之外,音调、表情及肢体动作,都是有力的沟通工具。有人做过研究,在沟通的所有影响中,语言只占百分之七,音调占百分之二十三,表情及肢体动作各占百分之三十五。音调、表情及肢体动作,都是“身体语言”。孩子在表达感情时,尤其偏爱使用“身体语言”。所以,拥抱、牵手、抚摸头部、亲吻等,常能收到语言收不到的沟通效果。

5、幽默化解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很难完全避免不出现矛盾的。矛盾需要化解,幽默可奏奇效。区薇和她母亲那天有点不愉快,拉长着脸默不作声。吃晚饭时,她父亲故意拉长声音说:“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方流到嘴边!”她母亲说:“你扯些什么呀?”“我说那古人的脸真长,去年的一滴相思泪,流了一年才到达嘴边……”没等话说完,区薇扑哧一笑,全家顿时又沉醉在欢乐之中。

6、包容犯错

教育界有个着名的“柯里亚现象”:“柯里亚坐在课桌前,正当他把两手伸到袖筒里,准备取出答案时,他的目光突然与老师的目光相遇了,老师急忙把目光移开,然后从主考人桌边站起,沉默地走到窗前,柯里亚呆住了,等到他开始应考时,那位老师离开了教室,直到他答完,老师才又回到教室里来。从那以后,柯里亚再也没有舞弊过。遇到同学中有人偷偷提醒他时,他便总是想起老师默默走到窗前时的情景。”(苏霍姆林斯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这位老师包容了柯里亚的犯错,给了他改正错误的空间和力量!

7、尊重信任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做父母的要放下传统权威的角色,多听听孩子对事情的看法,多看看孩子对行为的反应,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干涉,尊重孩子的选择与判断,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相信孩子能正确处理自己遇到的情况。

8、避免铁口

孩子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父母妄加的否定性断语,如“笨蛋”、“没出息”之类,会像摘不掉的“标签”,跟随孩子一生。如果这种断语不断地说给孩子听,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真的变成“笨蛋”、“没出息”。澳洲家庭心理学家史帝夫·毕多夫称这种无意识行为是一种“无心的催眠”,会把孩子催向上面所暗示的有害方向。

9、善用餐桌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晚餐桌上,父母和孩子如果谈得投机,即使用完了餐,也还是不肯离去,继续津津有味的谈话。这一现象,被一位美国教育专家写进了书里:“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我根据二十六年来教育数以千计的孩子的体会,晚餐相聚很有效果。仅仅父母对孩子每晚说什么感兴趣这一点,就会给孩子们被尊重的感觉。”餐桌要变成交流的场合,需有轻松的气氛,父母要多听孩子的声音,不要对孩子进行说教;要讲些令人愉快的事情,让孩子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

10、写封书信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当面谈有时不是不便,就是收效甚微。给孩子写封信,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因为书信可给孩子郑重感,孩子不会充耳不闻;还可给孩子成熟感,孩子感到父母把自己当大人,责任感和理智感会大大增强;而且,书信易于冷静表达父母的思想和情感,可避免当面谈的情绪化倾向。

11、读书交流

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可营造家庭良好气氛,增进彼此间的沟通,有利于孩子增长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2、缩小范围

孩子有做得不对需要指正的地方,尽量由父亲或母亲单独谈,万不可动员亲朋好友一起上阵。这样,可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提高沟通的效果。

13、冷冷再说

孩子和父母出现矛盾,不接受父母的劝导,不可“趁热打铁”硬要孩子“屈服”,宜让事情“冷一冷”,过些时候再和孩子沟通。

14、就事论事

孩子犯错,只可就事论事,不可旁及以往过错,算总帐。

15、家庭会议

遇到重大事情,如升学选择志愿,往往孩子有孩子的想法,父母有父母的想法,以家庭会议方式进行沟通,效果较好。父母陈述想法,要客观有理,意见只供孩子参考,不能硬要孩子接受;应让孩子充分发表意见,最终选择由孩子决定。

父母要及时摈弃不良的做法。比如:情绪化,一遇孩子有什么不良情况,不是理智地加以解决,而是冲着孩子发火;比如:一味指责,不管事情要紧不要紧,也不管孩子怎么想,只要看不惯,就责备孩子;比如:蛮不讲理,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命令”;比如:唠叨,一件事情,反复叮嘱,反复强调,让孩子生烦。这种种不良做法,不仅会堵塞与孩子沟通的渠道,而且会导致孩子走向父母希望的反面。

方法并非愉快沟通的全部,还有比方法更重要的东西。“如果认为‘沟通’只是技术问题,就未免太愚蠢了。比我们所学的任何技术更重要的是品质,例如:真诚、接纳、信任、尊重的态度,才是真正重要的。没有这些特质,一切技巧只是操纵与控制的工具而已,只会引起厌恶与沟通的崩溃。”这是一位英国教育专家对家长的提醒。

如果遇到与孩子沟通的障碍,家长不妨从自身的态度与方法两方面查查原因,往往能找到通往愉快沟通的途径。

独处

文晔曾写过一篇题为《人生》的文章。文章一开头便是:“有时,我喜欢独处。”他“独处”的时候,想些什么呢?

我爱纯洁明净的蓝天,蓝天上有朵朵白云悠然游过。

我爱枝叶繁茂的大树,它的虬枝、盘根像一座雕塑。

我爱夕阳,那红色的火球毫不犹豫地奉献出最后一点光和热……

此时,我就会想:人生是什么?我应该怎样对待人生?

原来,他“独处”的时候,在思索人生。

这时,他是一名初中生。

其实,文晔在小学时期就有独处的要求,只是独处时所想、所事与中学时期有很大的不同。

那时,我们住的房子不大,单独为孩子开一个房间几乎没有可能。有一天,文晔说:“这块地方归我。”他指着一张书桌所在的一小块地方,用手划了一个范围。我们当时这张书桌就是为他买的,只是他这么明确地要划定一块地方作为自己的“领地”,却是我们没有料到的。我们很尊重他的要求,他桌上和桌里的东西,我们都不轻易去动。在这个范围里,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捉来一只蜗牛,放在纸盒里,给它喂青菜嫰叶。

这种独处的要求,是孩子独立性的表现。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独特的要求、独特的事情。总之,他与周围一切人都不同,他要在芸芸众生中站立起来、显示出来。这种独立性,是极其宝贵的品质,对其一生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父母要保护孩子的这种独立性。让孩子独处,就是对这种独立性有效保护的方法之一。

文晔十三岁那年,我们要搬新房子。正式搬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带文晔和八岁的小儿子文昕到新房子看看。看完,我们要带他们回老房子。没料到,两人都要求留下来独立在新房子里住第一夜。我们怕孩子小,安全出问题,一下子犹豫了。但两人都说没事,一定要留下来。我们感到这是孩子独立性的又一次表现,于是便壮着胆子同意了他们的要求。第二天,我们了解到,两人尽情地玩到半夜才休息。

我们给两个孩子一个单独的房间。在这个房间里的事情,只要是力所能及的,都让他们自己安排、自己完成,比如整理书桌呀、打扫卫生呀、布置环境呀等等。我们还给孩子一些独处的时间,比如,饭前饭后、放学回家之后、周末和节假日等等,我们尽可能不去干扰他们,让他们自己支配,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着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爱莎多娜·邓肯,在总结自己成名的原因时说:“我母亲给了我一个充分自由的空间,让我学会真正的生活,勇敢地追求艺术。我觉得一个人一生要做什么事业,应当从小做起。现在有许多为人父母的,还不晓得他们所给予儿女们的教育,实足以使儿女走入平凡之途,使儿女无创造美好事物的机会。”

让孩子独处,孩子会成长得更好!

赏识

文昕九岁那年,她妈妈带他参加单位里举办的一个野外活动。活动结束回来的时候,他满面春风,一副高兴的样子,仿佛得了什么奖似的。

他爸爸见状,悄悄问他妈妈:“文昕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

他妈妈说:“他今天听了一天的表扬,这个说他聪明,那个说他漂亮,还有的说他这么小的人就‘三条杠’(指少先队大队委员臂章)了……”

赏识,对孩子的鼓励有多大!看似平常一句不起眼的话,可对孩子却是无比的褒奖,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强大的动力。

记得文昕还在幼儿班的时候,老师组织他们去慰问敬老院的爷爷奶奶,要排练一个表演节目。文昕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怕表演不好。我们和老师都鼓励他,说他行,还举例子给他听:“那次在大礼堂的表演,你的节奏感最强,老师不是表扬了你!”慰问那天回来,天已黑了,还下着小雨,我们见到他,他还是一副表演装,嘴唇上涂着口红,嘴半开半合,深怕把口红弄没了。我们问他表演得如何,他不断地点头,一脸得胜回朝的神情。

进入小学,他的班是实验班,采用着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倡导的“分进合击”教学方法。那天,张志公先生专程从北京来听他们班的课,检验实验教学的效果。他想写首诗欢迎张志公爷爷,但又怕写不好。他妈妈鼓励他:“你不是写过好些诗了吗?写吧,你一定能行。”他连夜把诗写好,但又担心班主任老师会不会同意在班上念,他爸爸说:“没关系,去试试吧!”果然,班主任曹老师非但同意了,还亲自帮他把稿子润色了一番。上课了,他极力镇定住自己,朗读完那首小诗,然后毕恭毕敬地将它献给张爷爷。张爷爷把他楼在怀里,亲了又亲……后来,他在《我和我的启蒙老师》中回忆这件事情时,写道:“我沉浸在一种特殊的感觉中,有自豪,有幸福,也有感激……”

文昕的自信心就这样慢慢地建立起来了。到小学三年级,他竟要竞选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员。

同类推荐
  •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条细细的链子,竟能拴住一头重达千斤的大象,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把它拴在柱子上。由于力量尚未长成,小象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锁链的束缚,于是它们渐渐地习惯了束缚,不再挣扎,直到长成庞然大物。虽然此时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可是大象却放弃了挣扎,因为在它的惯性思维里,仍然认为摆脱链子是永远不可能的。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拴住,而大象则是被看不见的习惯拴住。要想成为不被束缚的大象,需要我们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做起。改变习惯,你也能改变命运。你的手中,掌握着改变命运的秘密。
  • 把工作做到位(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把工作做到位(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在任何企业和组织里,将工作做到位的人,往往是最充实的,最具影响力的,在老板心中最具分量的,也是最容易脱颖而出的!本书全面剖析了一些职场人工作不能做到位的原因、表现,并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将工作做到位的高效执行者,给每一个力争上进、渴望辉煌的职场人士指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
  • 成长故事小百科-习惯与机会

    成长故事小百科-习惯与机会

    《成长故事小百科》这套书从目标、创新、习惯、机会、积极、快乐、学习、时间、勇敢、接受、口才、交往等12个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故事与点评、启迪与思考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广大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烦恼,以帮助大家树立自信、自尊、自强、自爱的信念。
  • 每天努力一点点

    每天努力一点点

    “努力即是成功的开端”,是一个最简单也最为通行的人生行动法则。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渴求早日把“成功”两字贴在自己的人生簿上,那么就应当毫无保留地去努力——用心思考行动计划、用力做稳心中目标。这正如美国著名行动大师杜勒姆所说:“天下没有不努力的成功,要么是不劳而获,要么是不期而遇。但它们都不是你真正的成功地图。相信自己的努力,就等于相信自己付出之后必有回报。因此,多一次努力,就多一次逼近成功的堡垒。”
  • 德行书

    德行书

    何谓道德?“道”的本来含义是道路,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德”是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是人们一贯坚持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东汉学者徐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德,外理于人,内得于已也。”西方学者认为,“道德是人控制的意识激情,找出一个内心的代言人,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外界和内心的规范的适应力量”。
热门推荐
  • 柠檬天使

    柠檬天使

    方柠尝只是平凡的人间女孩,失去母亲后投奔生父方齐声,却与方家子女格格不入,无辜地引来嫉炉,遭遇恶毒的陷害……她还不知自己正在经历一场人间奇遇。天使眼泪的灵气会有散尽得一天,那个在最危急时刻相救的人将所有灵气注入一块柠檬玉石送给她,使她成为了真正的人间天使。
  • 空寂的她

    空寂的她

    苏琳失了丈夫,独自带着女儿。她生的美,聪慧敏锐,但可惜性情空寂,可说了无情趣。她引得许多男人的垂青,也渴望重获新的快乐,可是如此性情空空如也的她,无法将感情维系长久,这是她与生俱来的缺陷,也是保护她不受困扰的法宝,要在剩下的生命中,如何平衡这份空寂,是她的修行。
  • 霸道总裁宠之麻雀变凤凰

    霸道总裁宠之麻雀变凤凰

    慕邵骞男主苏唯维女主三年前的一次偶然,苏唯维收了一笔钱,接近一个高三学生.却没想到她和雇主的谈话让慕邵骞听到,他无声的离开了三年后.当苏唯维准备回家的时候却正好遇到了回国的慕邵骞,而苏唯维却是失忆了....
  • 万重天

    万重天

    吾自异域来,细看荒古,万重天!(就是主角穿越到一个有着上万个小世界的异世界的有趣、好玩的故事。这个世界乱七八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存在的。)
  • 前妻请签字

    前妻请签字

    他说:“你签字,我给钱。”她答应了这桩以利益为目的的婚姻,婚后他仍是抢手的成熟黄金单身男,她是娱乐圈的绯闻天后。当他目的达成,她大着肚子递上一纸离婚协议。而她再次站到他面前,他有一个神秘儿子,却依旧逼她到墙角:“夏繁锦,抛夫弃子四年,你还舍得回来!签字复婚!”
  • 逆乱仙武

    逆乱仙武

    仙道飘渺......修行之路,越走越窄。当活下去,成为一种渴望。谁愿意为你,敞开大门?施舍...一线生机?浮生若梦,长生路,逆乱苍穹,主浮沉!
  • 挚我深爱着的小怪物们

    挚我深爱着的小怪物们

    这是一个小童话,送给我的童年,那些柔软而又孤独的时光,本文是小怪物瑞德,收到一封失踪多年的杰克船长的信,进行冒险,寻找到许多伙伴摆脱孤独,解开自己身世之谜的故事。本文是童话,,各位看客老爷我是高中生,读过一两本小说。。见谅
  • 庚子神鉴

    庚子神鉴

    我以为我感受到了时间,结果却发现我连自己都没有感受到!
  • 娘子别走

    娘子别走

    一缕来自未来的芳魂,附在了别人的身上,未来的日子,会是怎么样,不得而知。她前世的‘完美秘书’,今世的倾城才女,她的身上有着许多令人不解的谜团,引诱着人们不断的去探索。他风天行,冷酷残暴花心无情英俊总之一句话‘不是人’。京城四大家族,风家的少主,她的丈夫。他轩辕明堂,温温如亚的气质,让人有着如沐春风的感觉,当朝皇帝,后宫三千,却只想独宠她一人。他冰也,绝世杀手,冷酷少言,冷酷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火热的心
  • 我家娘子真威武

    我家娘子真威武

    ”娘子“”官人“西湖美景三月天嘞,春雨如酒柳·····不对!应当是你科举来我经商,从此不再受那按揭苦,夫妻双双把家还。----------陈小舒与相恋十年的未婚夫陈林萧一朝穿越,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三合村药罐子,以及药罐子的小媳妇。陈小舒与陈林萧立下宏图大愿,惟愿此生做个包租婆(公),大地主,富足无忧·······